古代的夫君穿来了 第62节
秋漾握住她的手:“可要回家看看?若是不想,咱们过了今晚明日一早便离开。”
宁秋娘素来注重礼法,此时却反握住秋漾的手,足见她紧张之心:“女郎……我不敢。”
她与父慈母爱的温慧不同,与无父无母的白虹也不同,她本应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闺阁千金,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养到及笄,原本该寻个好人家相夫教子,可她心中却生出了反叛的火苗,开始了自我怀疑,她意识到自己十几年来都在依附父母兄长而生,因此当家里来了嫂嫂后,她便成了即将泼出去的水。
她不敢面对,因此愤而离家,吃了许多苦,最后反倒要谎称自己是死了丈夫的寡妇,旁人才不会拿异样的眼神看她。
夜深人静时宁秋娘也曾迷茫过,她离家后过得并不顺心,官宦人家的小姐独身一人拿了银子开铺子,这其中辛苦哪里是三言两语说得完的?有时她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错了,应当听从爹娘安排才是正确的人生。
不要去想,不要去怀疑,只要听话就可以了,把自己的后半生赌在丈夫儿子身上,多少人一辈子都这样过了,她为何不能?
一个人的日子实在太孤单,离家后那些吵过的架都烟消云散,只记得父母兄长的好,于是愈发迷茫,直到被选中成为女官,从官宦小姐变成商女,又从商女变成农女,奇怪的是那压迫自己喘不过气的大山却变得轻松起来,事到如今,宁秋娘敢肯定地说,她迷茫过、怀疑过,反思过,却从来没有后悔过。
秋漾甚至都没有开导她,便见这个姑娘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起来,短暂的软弱与不安不仅没能打倒她,反倒成为了磨练意志的石头。
剩下温慧左看看右看看,没弄明白这两人手拉着手在做什么,只见她们相视而笑。
到底是父母亲缘,虽曾有过龃龉,情分却不能轻易斩断,且宁秋娘愤而离家六年没有消息,家中想必也焦急,她们出门在外轻装简行,若要归家,不说是衣锦还乡,至少也得有头有脸,因此秋漾拽着宁秋娘进了舞阳县最好的一家成衣铺子,一气试了好几套。
虽说宁秋娘今年已是二十有二,寻常人家这个岁数早早做了娘,但她看起来却跟十七八岁的女孩差不多,且因为多年经历,身上自有一股沉静气质,这一点是养在闺阁的女孩没有的。
温慧亦十分支持秋漾的做法,因此宁秋娘不仅换了身衣裳,秋漾还亲自给她重新梳了头发画上妆容。
宁秋娘真是受宠若惊,皇后娘娘亲手为她选衣梳妆,比面临数年未见的家人还叫她忐忑呢!
秋漾一直都不大喜欢大齐女子的发型,有些不仅不怎么好看,还累赘,她自己便常常换着法的梳头,然后再出去亮亮相,身为皇后,又曾有洛京第一美人的称号,她的存在就是流行风向标,潜移默化中,从前那种动辄十几二十斤的发型已经很少有人再梳了。
这洛京都流行了,其他地方自然跟着走,有一个女孩这样打扮,其他女孩便会效仿,更何况这是真的简洁美观又好看。
宁秋娘提提裙摆,笑起来:“这款式好,走得快亦跑得动。”
说完又感慨:“若是有朝一日,能穿t恤长裤就更好了。”
“会有那么一天的。”秋漾帮她整理好腰带,“多年未归,若是穿着打扮一如从前,难免叫人觉得你没有变化,如今的你早已不是过去的你,你的家人应当明白这一点,并且学会接受。”
语毕,秋漾轻轻抱了抱宁秋娘:“没人能给你委屈受,明白吗?”
宁秋娘心头一热,眼眶不由得酸起来:“明白的。”
这六年酸甜苦辣百味陈杂,却比过去在家中那十六年自由,能得到今日的机会,她决不会撒手放过,当初选择了逃离,她便不后悔。
宁秋娘家去见父母兄长,秋漾派了两名侍卫跟随,说排面还是得有,弄得宁秋娘哭笑不得,娘娘有时如小孩一般,总爱争点意气。
温慧眼巴巴看着她,这一年多来两人朝夕相处,早已情同姐妹,她其实想说要是你爹娘对你不好你就回来咱们不要他们,可总觉得姐妹还没回去就这么说,像是在咒人家一般。
“我都知道。”宁秋娘摸摸温慧的头,“别担心我。”
此时她的心情逐渐平静沉稳下来,秋漾与温慧非要将她送到家门口,宁秋娘拗不过,心里却无比温暖。
县衙一般分为前后院两部分,依大齐律法,禁止举子们回到籍贯地当官,所以基本上都是县衙前院办公,后院便是家眷居住之地,有些官员上了年纪不会再被调任,才会在当地购置房产。宁秋娘的父亲宁永言这县令做了二十来年,虽说政绩不惹眼,却也算是合格,只是运气不大好,升迁时总是有人资历比他更老,这别人一升上去,他就又要在任上多待些年。
好在二十多年过去,当年的雄心壮志也磨灭的差不多了,就这样安安稳稳平平淡淡过日子挺好。
守在县衙门口的衙役不认识宁秋娘,这也在所难免,她十六岁离家时还是个骄纵任性的女郎,六年下来面容长开不说,气质更是截然不同,于是宁秋娘取出自己的任职文书,那衙役一看,连忙朝她拱手行礼,随后又多看了两眼。
朝廷里有女官一事大街小巷都传遍了,不过他们舞阳县还是头一回见着女官前来呢!
宁永言一听说有女官前来舞阳,马上着官服前去相见,虽说县令品级大过女官,但人家是京官,必须好生接待。
谁知这一到府衙门口,望见那亭亭玉立气质过人的女郎,宁永言一时间竟伸手揉了揉眼睛,险些以为自己是看错了,否则他怎地没见到朝廷女官,反倒看见了他那离家多年杳无音讯的女儿?!
宁秋娘看见父亲,当场便跪了下来:“不孝女秋娘,见过父亲!”
饶是当年离家前吵了再多的架,他批评过她责罚过她,可她仍然是他的掌上明珠,这六年里宁永言无时无刻不在悔恨自己太过刻板严厉,才逼得女儿离家出走,她才十六岁,一个美貌年轻的女郎在路上太容易遭遇坏事了,他甚至都不敢想,派出去的人一直找不到她,人是不是已经出事了。
“好孩子、好孩子——”宁永言慌忙冲过去,伸出双手扶住女儿肩膀,他一时激动,才意识到于理不合,即便是亲生父女也应当注意,谁知宁秋娘却扑进了他怀里,反手抱住他,宁永言心头一疼,瞬间老泪纵横。
衙役们面面相觑,他们都知道自家县太爷的千金失踪数年,原来这位女官竟是当年的宁家小娘子?这、这可真是不敢认了!
“你母亲若是知道你回家了,必定无比高兴,快快快,快跟我去见过你母亲。”
宁永言拉着女儿的胳膊,兴冲冲往后院走,宁秋娘乖乖跟着,这跟她想象中的一点都不一样,她还以为父亲会生自己的气,甚至是不认她。
到了后院,服侍的婢女看见宁永言连忙上前行礼,“夫人刚刚服了药,已经睡下——娘子?!”
“彩霞,好久不见。”
名叫彩霞的婢女目瞪口呆看着自家离家多年的小娘子,转身就往屋里冲:“夫人!夫人!”
宁秋娘刚想叫住她,先别惊扰母亲,可彩霞跑得实在是快,只过了片刻,她便听到了那令自己多年魂牵梦萦的声音:“秋娘?我的女儿!秋娘!秋娘!”
宁秋娘一时间竟忘记言语,平日里任她机敏玲珑,此时也一句话也说不出了。
母亲……怎地变得如此苍老?!
宁夫人眼里瞧不见旁人,哪怕宁秋娘比起六年前有了许多变化,可她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如何能不识得?登时抓住宁秋娘,力气大的指甲都要陷入宁秋娘的手背,紧紧地盯着她:“可是我儿秋娘?可是我儿秋娘?!”
“阿娘,是我,我回来了。”
宁夫人一个激动,登时晕了过去。
院子里顿时一阵慌乱,宁夫人虽然昏死过去,手中却还紧紧抓着宁秋娘,生怕她跑了。
“自你离家后,你娘便病了。”宁永言沉重叹息,“她自认害了你,大夫说她郁结于心,这些年她盼着你回来,不知烧了多少香拜了多少佛,我儿,日后你别再离家了,爹娘都不再逼你了。”
宁秋娘心如刀绞,她守在母亲床榻旁,泪水涟涟,半晌才想起问:“……大哥呢?”
宁永言道:“因你离家,你母亲责怪自己,也责怪你兄长嫂子,几年前便将他们分出去过了,你兄长他考中了秀才,如今在县里开了家私塾,只逢年过节来往。”
宁秋娘听着,心中愈发难过,她抬起头对父亲道:“是女儿错了,不该不告而别,害您二老为我如此担心受怕。”
向来古板严肃的宁永言表情却很温和:“你平安活着,我跟你母亲心里便踏实,你兄长早已有妻有子,不必我们担心,我们只怕你在外头餐风宿露受委屈,又无人与你出气。”
她小时最是爱哭鼻子,摔倒了都要跑来找爹娘撒娇,外头人心叵测,她一个闺阁千金,若是碰到人给她气受,她又能如何?
宁秋娘努力不让自己哭得太过凄惨,“女儿这些年过得很好,只是实在不孝,未能承欢膝下,又令父母如此牵肠挂肚。”
她憋着那口气不肯回家,甚至远离忻州选择北上,如今看到父亲鬓生华发,母亲病容憔悴,真是宛如千根针刺在心上,又疼又恨。
哪怕她不归家,但若捎回只字片语,也不必令父母如此忧心。
宁永言别过头,悄悄擦了擦眼角的泪,复又道:“为父看了那任职文书,如今你竟是女官了?”
宁秋娘应了一声,冲宁永言露出笑容:“是的,女儿如今为朝廷做事,领朝廷俸禄,且有独立女户,先前那神仙种便有女儿的一份功劳,日后说不得要流芳千古呢。”
宁永言听了,亦跟着露出欢容。
第70章 今日份的昭武帝。
☆
宁夫人醒来后先是叫女儿的名字, 随后看见宁秋娘,这才相信女儿是真的归家了,她抱住宁秋娘嚎啕大哭, 宁秋娘被母亲哭得心酸难耐, 自幼母亲便是温婉贤淑的县令夫人,何曾见过她这般失态?心中也愈发自责,即便离家, 她也不应音信全无,害得爹娘如此操心。
对宁家夫妻来说, 没有什么比女儿平安归家更幸福的事情了,听说她如今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女官,宁永言忍不住为她自豪,宁秋娘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将这几年的事情捡了好的说,吃过的苦头一律不提, 宁家夫妻也知道女儿是报喜不报忧, 心中感慨她懂事了的同时, 又觉着心疼。
她温柔地握着宁夫人的手, 温声安慰着, 宁永言在旁悄悄抹了几回泪, 心想日后总算是一家团圆了。
谁知宁秋娘听到他这样说,却道:“阿爹, 我还是要走的。”
宁夫人立刻警觉:“走?走到哪里去?娘不许你走!你离家多年, 怎地还要走?!”
她一听女儿说要走情绪便激动, 宁秋娘亦不敢让她受惊,连忙哄着劝着说好听话,宁夫人却很是坚持:“不行, 秋娘不能走,娘这些年想你想得不行,你怎地舍得离开娘?娘不许你走!”
宁秋娘先是安抚她,再三保证自己不会立刻走,宁夫人才渐渐平静下来,可宁永言听得分明,女儿说得不是不走,是不会立刻走,也就是说她仍旧是要走的。
宁秋娘想了想,才问:“阿娘,阿爹,如今舞阳县可种上神仙种了?”
宁永言答道:“已种上了,产量高成熟期又快,如今舞阳县可是连个乞丐都找不着,只要愿意种地,那就没有饿死的!”
他说着,向来严肃的面上不由得露出笑容:“还有那水泥,不仅能铺路盖房,还能兴水利做城墙,实在是好东西!去年冬天,别说是舞阳县,就是整个忻州,冻死的百姓都屈指可数!咱家现在也用上棉花被子了,你看你娘身上盖着的这床,便是新弹的棉花,又轻又软还保暖。”
虽分开好些年,可彼此之间情意未变,再多的龃龉在分离中也已消失,因此宁秋娘也从父亲母亲改为称呼阿爹阿娘,无形之中彼此又亲近许多,仿佛回到她还未及笄时,一家人那其乐融融的和睦模样。
“这些都要感谢皇后娘娘。”宁秋娘道。
宁永言是正儿八经的举人出身,虽说是二甲,却也是十年苦读,子不语怪力乱神,虽说大齐上上下下都在传言皇后娘娘乃是神仙下凡,可他还是不大信的。
宁夫人则信得多,忻州地处大齐以南,山明水秀气候宜人,官道改成水泥路后交通也方便许多,忻州各地都起了工厂,也带来了许多属于洛京的消息。洛京流行什么妆容什么衣裙什么发型……忻州这边都会跟着兴起一番,她自然听说了“神迹”之事,于是拉着女儿好奇询问。
宁秋娘对秋漾推崇备至,她不是那种花言巧语的性格,因此吹起彩虹屁完全出自真心,听得宁夫人连连点头赞叹,宁永言则暗自嘀咕,反正没有亲眼所见,他是不信的。
直到宁秋娘拿出了照片。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秋漾用拍立得给姐妹们拍了不少照片,没见过相机的姑娘们觉得神奇极了,像是宁秋娘拿出来的一打照片,最上面的一张就是当初皇庄参与者的大合照,下面还有她跟朋友们的合照、自己的独照等等,这可比什么画像清晰多了!
宁永言头一次见到照片,宁夫人都不大敢伸手碰,怕自己把照片给碰坏了,还是宁秋娘再三保证没有那么脆弱,他们才敢碰一碰。
看见父母小心翼翼的模样,宁秋娘想起第一次看见照片的自己,也是这么一副模样,忍不住笑起来,又跟他们讲别的,还令人拿来了自己带的东西。
随着娘娘出门,当然不能空手,秋漾其实考虑过中途会不会送宁秋娘回家的事,因此额外准备了一份礼物,都是新奇又不那么出格的东西,免得把秋娘父母吓一跳,除此之外,她对人好的方式就很简单粗暴:给钱!
有了钱还愁买不到喜欢的礼物吗?那还不是要啥有啥?
因为宁夫人身体不好,宁秋娘便没有将自己以后要做的事和盘托出,只想多多陪伴母亲两天,还有就是,与多年未见的兄长嫂嫂见面。
娘娘给了她半个月的假,虽娘娘仁慈,宁秋娘却不能真的乐不思蜀,所以她只给自己五天时间,这一生,她兴许都要做个不能承欢膝下的不孝女了。
宁家兄长比宁秋娘大三岁,考上秀才后一直没能中举,便安心在舞阳县开了家私塾做先生,因此早早蓄起了胡须,宁秋娘走的这六年,宁家兄长已是儿女双全。
兄妹俩感情极好,只是因着宁博文娶妻,家里多了个人,又因宁秋娘及笄,宁夫人开始给她相看人家,在宁秋娘看来,可不就是来了嫂子自己便成要泼出去的水了么?宁博文的妻子杨氏性情柔和,嫁进宁家后,上上下下提起她都是赞不绝口,十五岁的宁秋娘愈发恼怒,觉得属于自己的家人被抢走了,她不明白,为何不能一家四口快快乐乐过日子,却非要男婚女嫁。
而她这种想法离经叛道,不说是性情严肃的宁永言,就是疼爱女儿的宁夫人都觉得她是无理取闹,宁博文成家立业,哪能再像小时候一般陪妹妹玩耍?血浓于水,也终究是淡了,而宁秋娘固执地想要抓住这样的亲情,她不愿意接受这残酷的事实。
她性格倔强,否则也不会一气之下离家多年未归,迄今为止宁秋娘也不后悔,她只怪自己不与家里通信,省得家人惦念。
宁博文得知妹妹归家,当天的课都不讲了,兴冲冲跑回后院,让妻儿换衣准备去县衙。
杨氏见向来温文的夫君忽地风风火火,不由感到奇怪,自成婚后,夫君的脾气便越来越沉稳,尤其是在那件事发生之后,怎地今日喜笑颜开?
“莫非是有什么喜事不成?”
杨氏是不爱到公婆那边去的,虽然公婆都是明理人,可杨氏知道,说不怪她不可能,不过是眼不见为净,好在他们一家四口过这样的小日子倒也美满。而且公婆从不在面上与她难堪,平日里也是相安无事。
宁博文笑道:“是小妹回来了。”
杨氏一听,手里的衣服没拿稳,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她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秋娘回来了?!”
这些年宁家人对此一直避而不谈,但却始终没有停止寻找,宁秋娘生得貌美,离家时又带了不少细软金银,大齐虽说不至于乱得恶人遍地,却也危险重重,一个身怀重金、从未出过远门的官宦千金离家出走,会遇到什么?
尤其是一年又一年过去,宁秋娘始终杳无音讯,杨氏都觉得她可能是在外头出了什么意外,饶是曾经再多龃龉,她心中也为此感到难过。
宁秋娘素来注重礼法,此时却反握住秋漾的手,足见她紧张之心:“女郎……我不敢。”
她与父慈母爱的温慧不同,与无父无母的白虹也不同,她本应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闺阁千金,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养到及笄,原本该寻个好人家相夫教子,可她心中却生出了反叛的火苗,开始了自我怀疑,她意识到自己十几年来都在依附父母兄长而生,因此当家里来了嫂嫂后,她便成了即将泼出去的水。
她不敢面对,因此愤而离家,吃了许多苦,最后反倒要谎称自己是死了丈夫的寡妇,旁人才不会拿异样的眼神看她。
夜深人静时宁秋娘也曾迷茫过,她离家后过得并不顺心,官宦人家的小姐独身一人拿了银子开铺子,这其中辛苦哪里是三言两语说得完的?有时她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错了,应当听从爹娘安排才是正确的人生。
不要去想,不要去怀疑,只要听话就可以了,把自己的后半生赌在丈夫儿子身上,多少人一辈子都这样过了,她为何不能?
一个人的日子实在太孤单,离家后那些吵过的架都烟消云散,只记得父母兄长的好,于是愈发迷茫,直到被选中成为女官,从官宦小姐变成商女,又从商女变成农女,奇怪的是那压迫自己喘不过气的大山却变得轻松起来,事到如今,宁秋娘敢肯定地说,她迷茫过、怀疑过,反思过,却从来没有后悔过。
秋漾甚至都没有开导她,便见这个姑娘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起来,短暂的软弱与不安不仅没能打倒她,反倒成为了磨练意志的石头。
剩下温慧左看看右看看,没弄明白这两人手拉着手在做什么,只见她们相视而笑。
到底是父母亲缘,虽曾有过龃龉,情分却不能轻易斩断,且宁秋娘愤而离家六年没有消息,家中想必也焦急,她们出门在外轻装简行,若要归家,不说是衣锦还乡,至少也得有头有脸,因此秋漾拽着宁秋娘进了舞阳县最好的一家成衣铺子,一气试了好几套。
虽说宁秋娘今年已是二十有二,寻常人家这个岁数早早做了娘,但她看起来却跟十七八岁的女孩差不多,且因为多年经历,身上自有一股沉静气质,这一点是养在闺阁的女孩没有的。
温慧亦十分支持秋漾的做法,因此宁秋娘不仅换了身衣裳,秋漾还亲自给她重新梳了头发画上妆容。
宁秋娘真是受宠若惊,皇后娘娘亲手为她选衣梳妆,比面临数年未见的家人还叫她忐忑呢!
秋漾一直都不大喜欢大齐女子的发型,有些不仅不怎么好看,还累赘,她自己便常常换着法的梳头,然后再出去亮亮相,身为皇后,又曾有洛京第一美人的称号,她的存在就是流行风向标,潜移默化中,从前那种动辄十几二十斤的发型已经很少有人再梳了。
这洛京都流行了,其他地方自然跟着走,有一个女孩这样打扮,其他女孩便会效仿,更何况这是真的简洁美观又好看。
宁秋娘提提裙摆,笑起来:“这款式好,走得快亦跑得动。”
说完又感慨:“若是有朝一日,能穿t恤长裤就更好了。”
“会有那么一天的。”秋漾帮她整理好腰带,“多年未归,若是穿着打扮一如从前,难免叫人觉得你没有变化,如今的你早已不是过去的你,你的家人应当明白这一点,并且学会接受。”
语毕,秋漾轻轻抱了抱宁秋娘:“没人能给你委屈受,明白吗?”
宁秋娘心头一热,眼眶不由得酸起来:“明白的。”
这六年酸甜苦辣百味陈杂,却比过去在家中那十六年自由,能得到今日的机会,她决不会撒手放过,当初选择了逃离,她便不后悔。
宁秋娘家去见父母兄长,秋漾派了两名侍卫跟随,说排面还是得有,弄得宁秋娘哭笑不得,娘娘有时如小孩一般,总爱争点意气。
温慧眼巴巴看着她,这一年多来两人朝夕相处,早已情同姐妹,她其实想说要是你爹娘对你不好你就回来咱们不要他们,可总觉得姐妹还没回去就这么说,像是在咒人家一般。
“我都知道。”宁秋娘摸摸温慧的头,“别担心我。”
此时她的心情逐渐平静沉稳下来,秋漾与温慧非要将她送到家门口,宁秋娘拗不过,心里却无比温暖。
县衙一般分为前后院两部分,依大齐律法,禁止举子们回到籍贯地当官,所以基本上都是县衙前院办公,后院便是家眷居住之地,有些官员上了年纪不会再被调任,才会在当地购置房产。宁秋娘的父亲宁永言这县令做了二十来年,虽说政绩不惹眼,却也算是合格,只是运气不大好,升迁时总是有人资历比他更老,这别人一升上去,他就又要在任上多待些年。
好在二十多年过去,当年的雄心壮志也磨灭的差不多了,就这样安安稳稳平平淡淡过日子挺好。
守在县衙门口的衙役不认识宁秋娘,这也在所难免,她十六岁离家时还是个骄纵任性的女郎,六年下来面容长开不说,气质更是截然不同,于是宁秋娘取出自己的任职文书,那衙役一看,连忙朝她拱手行礼,随后又多看了两眼。
朝廷里有女官一事大街小巷都传遍了,不过他们舞阳县还是头一回见着女官前来呢!
宁永言一听说有女官前来舞阳,马上着官服前去相见,虽说县令品级大过女官,但人家是京官,必须好生接待。
谁知这一到府衙门口,望见那亭亭玉立气质过人的女郎,宁永言一时间竟伸手揉了揉眼睛,险些以为自己是看错了,否则他怎地没见到朝廷女官,反倒看见了他那离家多年杳无音讯的女儿?!
宁秋娘看见父亲,当场便跪了下来:“不孝女秋娘,见过父亲!”
饶是当年离家前吵了再多的架,他批评过她责罚过她,可她仍然是他的掌上明珠,这六年里宁永言无时无刻不在悔恨自己太过刻板严厉,才逼得女儿离家出走,她才十六岁,一个美貌年轻的女郎在路上太容易遭遇坏事了,他甚至都不敢想,派出去的人一直找不到她,人是不是已经出事了。
“好孩子、好孩子——”宁永言慌忙冲过去,伸出双手扶住女儿肩膀,他一时激动,才意识到于理不合,即便是亲生父女也应当注意,谁知宁秋娘却扑进了他怀里,反手抱住他,宁永言心头一疼,瞬间老泪纵横。
衙役们面面相觑,他们都知道自家县太爷的千金失踪数年,原来这位女官竟是当年的宁家小娘子?这、这可真是不敢认了!
“你母亲若是知道你回家了,必定无比高兴,快快快,快跟我去见过你母亲。”
宁永言拉着女儿的胳膊,兴冲冲往后院走,宁秋娘乖乖跟着,这跟她想象中的一点都不一样,她还以为父亲会生自己的气,甚至是不认她。
到了后院,服侍的婢女看见宁永言连忙上前行礼,“夫人刚刚服了药,已经睡下——娘子?!”
“彩霞,好久不见。”
名叫彩霞的婢女目瞪口呆看着自家离家多年的小娘子,转身就往屋里冲:“夫人!夫人!”
宁秋娘刚想叫住她,先别惊扰母亲,可彩霞跑得实在是快,只过了片刻,她便听到了那令自己多年魂牵梦萦的声音:“秋娘?我的女儿!秋娘!秋娘!”
宁秋娘一时间竟忘记言语,平日里任她机敏玲珑,此时也一句话也说不出了。
母亲……怎地变得如此苍老?!
宁夫人眼里瞧不见旁人,哪怕宁秋娘比起六年前有了许多变化,可她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如何能不识得?登时抓住宁秋娘,力气大的指甲都要陷入宁秋娘的手背,紧紧地盯着她:“可是我儿秋娘?可是我儿秋娘?!”
“阿娘,是我,我回来了。”
宁夫人一个激动,登时晕了过去。
院子里顿时一阵慌乱,宁夫人虽然昏死过去,手中却还紧紧抓着宁秋娘,生怕她跑了。
“自你离家后,你娘便病了。”宁永言沉重叹息,“她自认害了你,大夫说她郁结于心,这些年她盼着你回来,不知烧了多少香拜了多少佛,我儿,日后你别再离家了,爹娘都不再逼你了。”
宁秋娘心如刀绞,她守在母亲床榻旁,泪水涟涟,半晌才想起问:“……大哥呢?”
宁永言道:“因你离家,你母亲责怪自己,也责怪你兄长嫂子,几年前便将他们分出去过了,你兄长他考中了秀才,如今在县里开了家私塾,只逢年过节来往。”
宁秋娘听着,心中愈发难过,她抬起头对父亲道:“是女儿错了,不该不告而别,害您二老为我如此担心受怕。”
向来古板严肃的宁永言表情却很温和:“你平安活着,我跟你母亲心里便踏实,你兄长早已有妻有子,不必我们担心,我们只怕你在外头餐风宿露受委屈,又无人与你出气。”
她小时最是爱哭鼻子,摔倒了都要跑来找爹娘撒娇,外头人心叵测,她一个闺阁千金,若是碰到人给她气受,她又能如何?
宁秋娘努力不让自己哭得太过凄惨,“女儿这些年过得很好,只是实在不孝,未能承欢膝下,又令父母如此牵肠挂肚。”
她憋着那口气不肯回家,甚至远离忻州选择北上,如今看到父亲鬓生华发,母亲病容憔悴,真是宛如千根针刺在心上,又疼又恨。
哪怕她不归家,但若捎回只字片语,也不必令父母如此忧心。
宁永言别过头,悄悄擦了擦眼角的泪,复又道:“为父看了那任职文书,如今你竟是女官了?”
宁秋娘应了一声,冲宁永言露出笑容:“是的,女儿如今为朝廷做事,领朝廷俸禄,且有独立女户,先前那神仙种便有女儿的一份功劳,日后说不得要流芳千古呢。”
宁永言听了,亦跟着露出欢容。
第70章 今日份的昭武帝。
☆
宁夫人醒来后先是叫女儿的名字, 随后看见宁秋娘,这才相信女儿是真的归家了,她抱住宁秋娘嚎啕大哭, 宁秋娘被母亲哭得心酸难耐, 自幼母亲便是温婉贤淑的县令夫人,何曾见过她这般失态?心中也愈发自责,即便离家, 她也不应音信全无,害得爹娘如此操心。
对宁家夫妻来说, 没有什么比女儿平安归家更幸福的事情了,听说她如今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女官,宁永言忍不住为她自豪,宁秋娘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将这几年的事情捡了好的说,吃过的苦头一律不提, 宁家夫妻也知道女儿是报喜不报忧, 心中感慨她懂事了的同时, 又觉着心疼。
她温柔地握着宁夫人的手, 温声安慰着, 宁永言在旁悄悄抹了几回泪, 心想日后总算是一家团圆了。
谁知宁秋娘听到他这样说,却道:“阿爹, 我还是要走的。”
宁夫人立刻警觉:“走?走到哪里去?娘不许你走!你离家多年, 怎地还要走?!”
她一听女儿说要走情绪便激动, 宁秋娘亦不敢让她受惊,连忙哄着劝着说好听话,宁夫人却很是坚持:“不行, 秋娘不能走,娘这些年想你想得不行,你怎地舍得离开娘?娘不许你走!”
宁秋娘先是安抚她,再三保证自己不会立刻走,宁夫人才渐渐平静下来,可宁永言听得分明,女儿说得不是不走,是不会立刻走,也就是说她仍旧是要走的。
宁秋娘想了想,才问:“阿娘,阿爹,如今舞阳县可种上神仙种了?”
宁永言答道:“已种上了,产量高成熟期又快,如今舞阳县可是连个乞丐都找不着,只要愿意种地,那就没有饿死的!”
他说着,向来严肃的面上不由得露出笑容:“还有那水泥,不仅能铺路盖房,还能兴水利做城墙,实在是好东西!去年冬天,别说是舞阳县,就是整个忻州,冻死的百姓都屈指可数!咱家现在也用上棉花被子了,你看你娘身上盖着的这床,便是新弹的棉花,又轻又软还保暖。”
虽分开好些年,可彼此之间情意未变,再多的龃龉在分离中也已消失,因此宁秋娘也从父亲母亲改为称呼阿爹阿娘,无形之中彼此又亲近许多,仿佛回到她还未及笄时,一家人那其乐融融的和睦模样。
“这些都要感谢皇后娘娘。”宁秋娘道。
宁永言是正儿八经的举人出身,虽说是二甲,却也是十年苦读,子不语怪力乱神,虽说大齐上上下下都在传言皇后娘娘乃是神仙下凡,可他还是不大信的。
宁夫人则信得多,忻州地处大齐以南,山明水秀气候宜人,官道改成水泥路后交通也方便许多,忻州各地都起了工厂,也带来了许多属于洛京的消息。洛京流行什么妆容什么衣裙什么发型……忻州这边都会跟着兴起一番,她自然听说了“神迹”之事,于是拉着女儿好奇询问。
宁秋娘对秋漾推崇备至,她不是那种花言巧语的性格,因此吹起彩虹屁完全出自真心,听得宁夫人连连点头赞叹,宁永言则暗自嘀咕,反正没有亲眼所见,他是不信的。
直到宁秋娘拿出了照片。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秋漾用拍立得给姐妹们拍了不少照片,没见过相机的姑娘们觉得神奇极了,像是宁秋娘拿出来的一打照片,最上面的一张就是当初皇庄参与者的大合照,下面还有她跟朋友们的合照、自己的独照等等,这可比什么画像清晰多了!
宁永言头一次见到照片,宁夫人都不大敢伸手碰,怕自己把照片给碰坏了,还是宁秋娘再三保证没有那么脆弱,他们才敢碰一碰。
看见父母小心翼翼的模样,宁秋娘想起第一次看见照片的自己,也是这么一副模样,忍不住笑起来,又跟他们讲别的,还令人拿来了自己带的东西。
随着娘娘出门,当然不能空手,秋漾其实考虑过中途会不会送宁秋娘回家的事,因此额外准备了一份礼物,都是新奇又不那么出格的东西,免得把秋娘父母吓一跳,除此之外,她对人好的方式就很简单粗暴:给钱!
有了钱还愁买不到喜欢的礼物吗?那还不是要啥有啥?
因为宁夫人身体不好,宁秋娘便没有将自己以后要做的事和盘托出,只想多多陪伴母亲两天,还有就是,与多年未见的兄长嫂嫂见面。
娘娘给了她半个月的假,虽娘娘仁慈,宁秋娘却不能真的乐不思蜀,所以她只给自己五天时间,这一生,她兴许都要做个不能承欢膝下的不孝女了。
宁家兄长比宁秋娘大三岁,考上秀才后一直没能中举,便安心在舞阳县开了家私塾做先生,因此早早蓄起了胡须,宁秋娘走的这六年,宁家兄长已是儿女双全。
兄妹俩感情极好,只是因着宁博文娶妻,家里多了个人,又因宁秋娘及笄,宁夫人开始给她相看人家,在宁秋娘看来,可不就是来了嫂子自己便成要泼出去的水了么?宁博文的妻子杨氏性情柔和,嫁进宁家后,上上下下提起她都是赞不绝口,十五岁的宁秋娘愈发恼怒,觉得属于自己的家人被抢走了,她不明白,为何不能一家四口快快乐乐过日子,却非要男婚女嫁。
而她这种想法离经叛道,不说是性情严肃的宁永言,就是疼爱女儿的宁夫人都觉得她是无理取闹,宁博文成家立业,哪能再像小时候一般陪妹妹玩耍?血浓于水,也终究是淡了,而宁秋娘固执地想要抓住这样的亲情,她不愿意接受这残酷的事实。
她性格倔强,否则也不会一气之下离家多年未归,迄今为止宁秋娘也不后悔,她只怪自己不与家里通信,省得家人惦念。
宁博文得知妹妹归家,当天的课都不讲了,兴冲冲跑回后院,让妻儿换衣准备去县衙。
杨氏见向来温文的夫君忽地风风火火,不由感到奇怪,自成婚后,夫君的脾气便越来越沉稳,尤其是在那件事发生之后,怎地今日喜笑颜开?
“莫非是有什么喜事不成?”
杨氏是不爱到公婆那边去的,虽然公婆都是明理人,可杨氏知道,说不怪她不可能,不过是眼不见为净,好在他们一家四口过这样的小日子倒也美满。而且公婆从不在面上与她难堪,平日里也是相安无事。
宁博文笑道:“是小妹回来了。”
杨氏一听,手里的衣服没拿稳,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她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秋娘回来了?!”
这些年宁家人对此一直避而不谈,但却始终没有停止寻找,宁秋娘生得貌美,离家时又带了不少细软金银,大齐虽说不至于乱得恶人遍地,却也危险重重,一个身怀重金、从未出过远门的官宦千金离家出走,会遇到什么?
尤其是一年又一年过去,宁秋娘始终杳无音讯,杨氏都觉得她可能是在外头出了什么意外,饶是曾经再多龃龉,她心中也为此感到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