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后我嫁给了泥腿子 第112节
“可是……”季子昌望向地上棺椁。
“不碍事。”韩逢年露出惨淡一笑,“我平日忙于公务,对月儿疏于管教,今夜,就让我好好陪他一晚。”
季子昌欲言又止,最后化为一声长叹,揖手告退。
韩逢年看着棺椁中僵硬而陌生的幼弟容颜,轻声道:“来人。”
“……大人。”
一个身影几乎融入阴影的死士悄悄走出,单膝跪于韩逢年面前。
“千里,血仇不得不报啊。”韩逢年自语般喃喃道,“那三人的家眷,等他们出了北都,便送他们上路罢。”
“属下领命。”周千里低头领命,面无表情。
“你带上这个。”韩逢年将手中攥了许久的通缉令递给他,“谁取了月儿的性命,你就带谁的人头回来见我。”
“喏。”
韩逢年手里的四张通缉令不见了。
片刻后,院中又只剩下他一人的影子。
大燕迎来最黑暗的一个元月,而漫漫长夜,才刚开始。
北都的千里之外,人们正在经历一场酷雪。
大雪覆盖了地面,掩埋住的除了地面,还有饱受饥荒的人们心中最后的希望。
野菜没有了,河水结冰了,鸟兽都藏进了山林,除了啃树皮吞泥土以外,似乎再也找不到可以入口的东西。
从前,一个野果落在地上根本无人问津,如今,为了一个野果人们就可豁出性命,大打出手。
当生存也成了难以满足的奢望时,人命,不如草芥。
寿州和庐州交界处的一座山脚下,篝火在避风的山洞里熊熊燃烧。
玉屑般的雪花洋洋洒洒飘下,为茂密的树木裹上一件银装。
李鹜眉头紧锁地把仅剩的干粮数了又数。
捉襟见肘。
无论再怎么省,也不可能熬到离开庐州。
出了庐州,还有一个偌大的宣州才能抵达湖州。宣州毗邻湖州,粮食短缺情况或许已经改善许多,但在那之前,他们必须有粮撑到进入宣州才行。
两个拳头大小的馒头,就是他们仅剩的粮食。
一路上,所有途径的米行都紧闭大门,米价已是天价,并且有价无市,即便兜里揣着银子也找不到一个肯卖一勺米的人。
“他们回来了!”冷得缩紧肩膀,依然固执等在山洞门口的沈珠曦惊喜叫道。
李鹜连忙裹好馒头,重新靠上山壁,故作随意道:“噢,知道了。”
李鹍和李鹊披着一身雪花走了进来。
“……怎么样?”沈珠曦期待地看着两人。
李鹊神色黯然地摇了摇头。
“不行,村子里的人家自己也没存粮了,给多少钱都不卖。”
沈珠曦眼里的亮光也黯了下来。
“你还没问我呢!”李鹍兴冲冲道。
连李鹊都毫无收获,李鹍又能期待什么呢?李鹜和李鹊都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沈珠曦却打起精神,笑着问道:“你买到吃的了吗?”
“没有。”李鹍摇了摇头,但紧接着说,“我捡到了!”
他拿起一直攥在身边的拳头,一脸骄傲地摊开给沈珠曦看。
李鹍掌心里是两颗毛茸茸的栗子,是“我从雪地里捡的!”
沈珠曦笑道:“雕儿真棒。”
李鹍嘿嘿笑了起来。
天色很快暗了下来,夹杂着细雪的大风在山洞外呼啸,连带着山洞里的火苗跟着忽闪忽闪,干燥的柴木偶尔蹦出一枚火星,转瞬便熄灭在冰冷的黄土上。
李鹜拿出一个馒头,在众人面前均分成四分,挨个分了出去,最后的四分之一馒头他又掰成了两半,自己只留下一半,另一半再次均分给了李鹍李鹊二人。
李鹍毫不犹豫收下了,李鹊看了半晌,不知在想什么,最后也收了下去。
李鹜看向沈珠曦,她连忙道:“我不饿,吃这个就足够了。”
他没有强求,靠在山壁上,慢慢吃起了少得可怜的馒头块。
沈珠曦悄悄把手里的四分之一个馒头掰成两半,藏了一半进荷包里。
李鹍两口就吃完了手里的馒头,又把地上掉的馒头渣滓也细心地捡起来吃了。若是放在平常,沈珠曦定会教训他,可是现在,她和其他人一样,默默看着李鹍捡食残渣。
李鹍把地上的馒头屑扫了一遍后,拳头一捏,徒手敲碎了两个生栗子。
他小心翼翼地分出栗子壳,把栗子果肉捧在手心,第一个递向李鹜:“大哥……大哥吃。”
李鹜没拒绝,捡了最小的两粒栗子肉。李鹍接着把手心对准沈珠曦,她不忍拒绝,也拿了最小的一粒栗子肉,这回,李鹍将手心对准李鹊。
李鹊一口气就抓走了大半。
“你——”李鹍变了脸色。
“你自己要给我的。”李鹊笑嘻嘻道。
“……哼!”李鹍气哼哼地坐下了,“我是二哥……不和你计较我!”
一阵寒风从洞口吹了进来,沈珠曦冷得抱紧双肩,坐在身旁的李鹜发现了,把她身上的袍子重新系了一遍,领口紧紧拉拢起来。
“还冷吗?”他握了握沈珠曦的手。
沈珠曦把冰冷的指尖藏在手心,笑道:“不冷。”
李鹜没说什么。
“大哥,今晚我和二哥守夜吧。”李鹊道,“你已经守了两夜,再这么下去也坚持不住。”
“……嗯。”
当天夜里,沈珠曦睡在了山洞最里面,李鹜睡在身旁,负责守夜的李鹊和李鹍则绕着篝火而坐。
李鹍还在为李鹊一把抓走大半栗子肉的事生气,一句话也不肯跟他说。
李鹊神色如常,仿佛并不在意对面生气的大娃娃。
沈珠曦这几日吃得少,动得多,再加上连日赶路,腿根的伤好了又破,破了又好,每到夜幕降临就疲惫不堪。几乎躺下没多久,她就睡过去了。
夜里,她感觉陷入了一个温暖的怀抱,这个热烘烘的怀抱像个温暖的避风港,隔开了风里的冷,挡住了地上的硬,让沈珠曦不自觉越钻越近,恨不得把全身都窝进这个热源。
天明时分,惨白的晨光照射在眼皮上,让她从睡梦中迷迷糊糊地醒来,昨夜的热源像是一个美梦,她依然在冰冷而坚硬的地上,身上披着李鹜的一件外衣,旁边空无一人。
她下意识寻找李鹜的身影。
李鹜坐在山洞门口,喜怒莫测的视线盯着燃了一夜,即将熄灭的篝火。
李鹍和李鹊不见踪影,栓在山洞门口的马匹少了一辆,堆在一起的行李却一样没少。
“你怎么了?”沈珠曦揉着眼睛坐了起来,“李鹍他们呢?”
话音刚落,她就看到了李鹜看的东西。
他看的不是篝火,而是篝火旁歪歪扭扭的一行字:
“湖州相见。”
第100章 “只要是你——”……
李鹊和李鹍不告而别了。
除了地上那行写错了的字,他们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也没有带走任何东西。
夹着雪花的大风毫不留情地呼啸着,落在脸上像刀子一般,李鹊二人衣着单薄,没有带走任何食物,他们想去哪里?大雪又能让他们去哪里?
雪花覆盖了一夜的痕迹,让他们的脚印消失得无影无踪,即便想追踪他们的痕迹,也毫无方向。
沈珠曦很担心李鹜的反应,但是让她吃惊的是,他一直很冷静,至少看起来很冷静。甚至就像李鹍二人并未出现过一样,对他们的离开也一词未置。
他拿出包裹里最后的一个馒头,掰成两半,递了一半给沈珠曦。
她接下了,忐忑地看着他。
“赶紧吃吧,吃完我们赶路。”李鹜在火堆旁坐了下来。
沈珠曦欲言又止,再次看了眼地上的信息,默默地啃起了干得掉渣,涩得硌嗓的馒头。
李鹜比她先吃完,他起身提起地上的行李走了出去。
“你去哪儿?”沈珠曦忙问。
“东西太多了,我们带不走。”李鹜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她一眼,“我去找个地方埋起来,你在这里等我,不要去别的地方,遇到危险就大叫,我会立即赶回来。”
沈珠曦点头后,李鹜才提着满满两手的东西走了出去。
她忐忑不安地等在山洞里,默默数着时间。细细的雪花不知不觉停了,天空白得晃眼,黯淡的日光从灰白色的云层后穿透出来,还不及将熄未熄的火堆明亮。
在柴火完全烧光之前,李鹜空着手回来了。
他捧起一把雪,扔在燃烧的火堆上,说:“走吧。”
沈珠曦点了点头。
李鹜扶着沈珠曦踩上马镫,紧接着他也翻身上马,一声“驾”后,大黄马轻轻往前跑了起来。
同样是赶路,沈珠曦的心情却比昨日沉重了不少,李鹜应该也同样,整个白天,他除了必要的对话外,几乎都在独自沉默。
当天傍晚,他们路过一个村庄,李鹜找了一户人家借宿,好说歹说,才用一大块银子换回了两把野菜。
晚上的时候,沈珠曦吃了野菜粥。所谓的野菜粥,就是扯碎的野菜加一点点水,熬煮成的浆汤。
李鹜端着破了一个小口的陶碗,西里呼噜地几口将粥喝完。
他刚放下陶碗,一小块粗糙干燥的馒头就递到了眼前。
“不碍事。”韩逢年露出惨淡一笑,“我平日忙于公务,对月儿疏于管教,今夜,就让我好好陪他一晚。”
季子昌欲言又止,最后化为一声长叹,揖手告退。
韩逢年看着棺椁中僵硬而陌生的幼弟容颜,轻声道:“来人。”
“……大人。”
一个身影几乎融入阴影的死士悄悄走出,单膝跪于韩逢年面前。
“千里,血仇不得不报啊。”韩逢年自语般喃喃道,“那三人的家眷,等他们出了北都,便送他们上路罢。”
“属下领命。”周千里低头领命,面无表情。
“你带上这个。”韩逢年将手中攥了许久的通缉令递给他,“谁取了月儿的性命,你就带谁的人头回来见我。”
“喏。”
韩逢年手里的四张通缉令不见了。
片刻后,院中又只剩下他一人的影子。
大燕迎来最黑暗的一个元月,而漫漫长夜,才刚开始。
北都的千里之外,人们正在经历一场酷雪。
大雪覆盖了地面,掩埋住的除了地面,还有饱受饥荒的人们心中最后的希望。
野菜没有了,河水结冰了,鸟兽都藏进了山林,除了啃树皮吞泥土以外,似乎再也找不到可以入口的东西。
从前,一个野果落在地上根本无人问津,如今,为了一个野果人们就可豁出性命,大打出手。
当生存也成了难以满足的奢望时,人命,不如草芥。
寿州和庐州交界处的一座山脚下,篝火在避风的山洞里熊熊燃烧。
玉屑般的雪花洋洋洒洒飘下,为茂密的树木裹上一件银装。
李鹜眉头紧锁地把仅剩的干粮数了又数。
捉襟见肘。
无论再怎么省,也不可能熬到离开庐州。
出了庐州,还有一个偌大的宣州才能抵达湖州。宣州毗邻湖州,粮食短缺情况或许已经改善许多,但在那之前,他们必须有粮撑到进入宣州才行。
两个拳头大小的馒头,就是他们仅剩的粮食。
一路上,所有途径的米行都紧闭大门,米价已是天价,并且有价无市,即便兜里揣着银子也找不到一个肯卖一勺米的人。
“他们回来了!”冷得缩紧肩膀,依然固执等在山洞门口的沈珠曦惊喜叫道。
李鹜连忙裹好馒头,重新靠上山壁,故作随意道:“噢,知道了。”
李鹍和李鹊披着一身雪花走了进来。
“……怎么样?”沈珠曦期待地看着两人。
李鹊神色黯然地摇了摇头。
“不行,村子里的人家自己也没存粮了,给多少钱都不卖。”
沈珠曦眼里的亮光也黯了下来。
“你还没问我呢!”李鹍兴冲冲道。
连李鹊都毫无收获,李鹍又能期待什么呢?李鹜和李鹊都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沈珠曦却打起精神,笑着问道:“你买到吃的了吗?”
“没有。”李鹍摇了摇头,但紧接着说,“我捡到了!”
他拿起一直攥在身边的拳头,一脸骄傲地摊开给沈珠曦看。
李鹍掌心里是两颗毛茸茸的栗子,是“我从雪地里捡的!”
沈珠曦笑道:“雕儿真棒。”
李鹍嘿嘿笑了起来。
天色很快暗了下来,夹杂着细雪的大风在山洞外呼啸,连带着山洞里的火苗跟着忽闪忽闪,干燥的柴木偶尔蹦出一枚火星,转瞬便熄灭在冰冷的黄土上。
李鹜拿出一个馒头,在众人面前均分成四分,挨个分了出去,最后的四分之一馒头他又掰成了两半,自己只留下一半,另一半再次均分给了李鹍李鹊二人。
李鹍毫不犹豫收下了,李鹊看了半晌,不知在想什么,最后也收了下去。
李鹜看向沈珠曦,她连忙道:“我不饿,吃这个就足够了。”
他没有强求,靠在山壁上,慢慢吃起了少得可怜的馒头块。
沈珠曦悄悄把手里的四分之一个馒头掰成两半,藏了一半进荷包里。
李鹍两口就吃完了手里的馒头,又把地上掉的馒头渣滓也细心地捡起来吃了。若是放在平常,沈珠曦定会教训他,可是现在,她和其他人一样,默默看着李鹍捡食残渣。
李鹍把地上的馒头屑扫了一遍后,拳头一捏,徒手敲碎了两个生栗子。
他小心翼翼地分出栗子壳,把栗子果肉捧在手心,第一个递向李鹜:“大哥……大哥吃。”
李鹜没拒绝,捡了最小的两粒栗子肉。李鹍接着把手心对准沈珠曦,她不忍拒绝,也拿了最小的一粒栗子肉,这回,李鹍将手心对准李鹊。
李鹊一口气就抓走了大半。
“你——”李鹍变了脸色。
“你自己要给我的。”李鹊笑嘻嘻道。
“……哼!”李鹍气哼哼地坐下了,“我是二哥……不和你计较我!”
一阵寒风从洞口吹了进来,沈珠曦冷得抱紧双肩,坐在身旁的李鹜发现了,把她身上的袍子重新系了一遍,领口紧紧拉拢起来。
“还冷吗?”他握了握沈珠曦的手。
沈珠曦把冰冷的指尖藏在手心,笑道:“不冷。”
李鹜没说什么。
“大哥,今晚我和二哥守夜吧。”李鹊道,“你已经守了两夜,再这么下去也坚持不住。”
“……嗯。”
当天夜里,沈珠曦睡在了山洞最里面,李鹜睡在身旁,负责守夜的李鹊和李鹍则绕着篝火而坐。
李鹍还在为李鹊一把抓走大半栗子肉的事生气,一句话也不肯跟他说。
李鹊神色如常,仿佛并不在意对面生气的大娃娃。
沈珠曦这几日吃得少,动得多,再加上连日赶路,腿根的伤好了又破,破了又好,每到夜幕降临就疲惫不堪。几乎躺下没多久,她就睡过去了。
夜里,她感觉陷入了一个温暖的怀抱,这个热烘烘的怀抱像个温暖的避风港,隔开了风里的冷,挡住了地上的硬,让沈珠曦不自觉越钻越近,恨不得把全身都窝进这个热源。
天明时分,惨白的晨光照射在眼皮上,让她从睡梦中迷迷糊糊地醒来,昨夜的热源像是一个美梦,她依然在冰冷而坚硬的地上,身上披着李鹜的一件外衣,旁边空无一人。
她下意识寻找李鹜的身影。
李鹜坐在山洞门口,喜怒莫测的视线盯着燃了一夜,即将熄灭的篝火。
李鹍和李鹊不见踪影,栓在山洞门口的马匹少了一辆,堆在一起的行李却一样没少。
“你怎么了?”沈珠曦揉着眼睛坐了起来,“李鹍他们呢?”
话音刚落,她就看到了李鹜看的东西。
他看的不是篝火,而是篝火旁歪歪扭扭的一行字:
“湖州相见。”
第100章 “只要是你——”……
李鹊和李鹍不告而别了。
除了地上那行写错了的字,他们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也没有带走任何东西。
夹着雪花的大风毫不留情地呼啸着,落在脸上像刀子一般,李鹊二人衣着单薄,没有带走任何食物,他们想去哪里?大雪又能让他们去哪里?
雪花覆盖了一夜的痕迹,让他们的脚印消失得无影无踪,即便想追踪他们的痕迹,也毫无方向。
沈珠曦很担心李鹜的反应,但是让她吃惊的是,他一直很冷静,至少看起来很冷静。甚至就像李鹍二人并未出现过一样,对他们的离开也一词未置。
他拿出包裹里最后的一个馒头,掰成两半,递了一半给沈珠曦。
她接下了,忐忑地看着他。
“赶紧吃吧,吃完我们赶路。”李鹜在火堆旁坐了下来。
沈珠曦欲言又止,再次看了眼地上的信息,默默地啃起了干得掉渣,涩得硌嗓的馒头。
李鹜比她先吃完,他起身提起地上的行李走了出去。
“你去哪儿?”沈珠曦忙问。
“东西太多了,我们带不走。”李鹜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她一眼,“我去找个地方埋起来,你在这里等我,不要去别的地方,遇到危险就大叫,我会立即赶回来。”
沈珠曦点头后,李鹜才提着满满两手的东西走了出去。
她忐忑不安地等在山洞里,默默数着时间。细细的雪花不知不觉停了,天空白得晃眼,黯淡的日光从灰白色的云层后穿透出来,还不及将熄未熄的火堆明亮。
在柴火完全烧光之前,李鹜空着手回来了。
他捧起一把雪,扔在燃烧的火堆上,说:“走吧。”
沈珠曦点了点头。
李鹜扶着沈珠曦踩上马镫,紧接着他也翻身上马,一声“驾”后,大黄马轻轻往前跑了起来。
同样是赶路,沈珠曦的心情却比昨日沉重了不少,李鹜应该也同样,整个白天,他除了必要的对话外,几乎都在独自沉默。
当天傍晚,他们路过一个村庄,李鹜找了一户人家借宿,好说歹说,才用一大块银子换回了两把野菜。
晚上的时候,沈珠曦吃了野菜粥。所谓的野菜粥,就是扯碎的野菜加一点点水,熬煮成的浆汤。
李鹜端着破了一个小口的陶碗,西里呼噜地几口将粥喝完。
他刚放下陶碗,一小块粗糙干燥的馒头就递到了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