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慷慨解囊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翌日清晨,京城上下就都知道西北闹灾的事情。
  丁琬第一时间就让人把御寒的东西、还有粮食,全都准备好,送去盛聚楼。
  廖家紧随其后,然后是思韵、蜀香、梨园……
  京城内名门望族、商铺酒楼,全都慷慨解囊,为西北灾情贡献一份力量。
  大家如此举动,户部自然不能落后,上书朝廷,拨出物资,由盛聚楼管事银鹰亲自带队,丁家商队押送物资,出发西北。
  一辆一辆车从城里出发,程林带着儿子,在商队里发现了张青山。
  他们只负责京城到雍州这个距离,来回三日即可,管吃住,给一百五十文钱。
  感受到身后有动静,本能的转头一看,笑眯了眼睛,说:
  “嫂子,啥时候来的?”
  “也刚到,看到你们娘俩在这边,就凑过来瞅瞅。”丁琬边说边摸张鸿的脸儿。
  等商队离开京城,看热闹的百姓才逐渐离开。
  丁琬见她一脸担忧,轻声的道:
  “你别担心,咱们大周如今全都已经铺路,走商队没有任何危险。我先去一品斋买些糕点,要不要一起去?”
  “好啊,我也打算买些东西,办办年货。”程林笑着附和。
  担心是肯定的,亲两口子,出门怎能不担心?
  可担心也没法子,日子还得过,年也得办。
  她心里明白,丁琬是故意带她出去转转、买东西,散散心。
  从土庄子带来了不少,顶多就是买些糕点、水果啥的。
  丁琬见她们家仓房,连猪肉都有,不禁竖起大拇指,道:
  “你能!这是把猪杀了,分好肉全都拉来了?”
  程林笑着颔首,没有隐瞒的说:
  “今年家里养了六头猪,卖了五头、留一头,杀了跟我哥、大伯哥他们分了分,就都拿来了。粮食没卖,家里的都拉来,我们人口轻,能吃到后年秋收呢……”
  都是正经过日子的人,丁琬特别理解她的用意跟想法。
  出了仓房,二人回到屋子,坐在桌前,说:
  “你也别慌,年后开春就动土,最迟五月中酒坊就着手正式酿酒。你有一个旁的作坊要负责,我今儿过来,主要就是跟你说这事儿。”
  “啥啊?”程林来了兴致。
  她喜欢有事儿做,而且越重要越好。想当初在村里,她在酒坊负责果醋,那种威望她可甚是怀念。
  “上次带你去的丽人堂,可还记得?”
  “记得。”程林重重点头,“太贵了,我现在想想还心疼呢。”
  丁琬上扬嘴角,笑着道:
  “这一次的作坊,是我跟皇后娘娘,还有几位夫人一起联手做的。不过管事这些都是我来张罗,所以我打算让你去。主要做的就是丽人堂那边用的油、还有咱们女人涂抹的脂膏一类,届时……”
  说到底就是专门做女人的生意。
  脂膏、凝露、精油、头油……
  如今丽人堂在京城已经打出了名气,用这个名字来买些擦脸的东西,一举两得。
  再加上里面放些对面部好的药材,等大家用了尝到甜头,那就不愁销路了。
  “……以前就做过,但效果不是很好。这一次娘娘那边打算好好做,由太医院那边出人一起研制,到时候你只负责记个账就行。管理人员上,我会特意再安排两个人。”
  程林跟他们学过记账,独立记账绝对没有问题。
  而且她心思细腻,这些东西不在话下。
  “行,只要给我事儿做,啥都是好的。那嫂子,我就在家听你信。”
  “得年后夏天的,你也别急,我知道你手散,但你过日子还是有自己想法,不至于真让你们家捉襟见肘。”
  程林不好意思的笑着点头,没有辩解。
  三天后张青山回来,带了一袋子面,还有一条子肉。
  这让程林愣住了,蹙眉问道:
  “一百五十文钱能买这么多?”
  “咋可能?”张青山上演铜厚的摇摇头,又说,“这是商队那边发的年礼,多出一份,大现让我拿回来了。”
  其实夫妻俩心里明白,这不是多的,是特意准备。
  程林抿唇,心里顿时觉得暖烘烘。
  “人家给咱就拿着,等过年给那边孩子多封几个红包。”
  “是啊,我也这么想的。”张青山边说边把赚的一百五十个铜板给她,“一天就五十文钱,可真多啊。”
  “照咱土庄子,肯定是多了。”程林颔首附和。
  “儿子呢?”
  “屋里看书呢。二婶儿给找了好多启蒙的书。”
  张鸿在家的时候,经常去找刘尧旭,认了好些个字。
  张青山一听这话,心里熨帖的道:
  “儿子懂事儿、肯念书,就是好事儿。我跟你说,咱家粮食省着些,粮价要涨?”
  “啥时候?你咋知道?”
  都是初来乍到京城的,她都没听过这个消息,他怎么能知道?
  不过就算涨也没事,仓房里这么多粮食,足够他们一家三口人嚼谷。
  “我能咋知道,肯定是商队那边告诉的啊!听说南疆连下大雨,发水了。”
  “啊?真的?京城,京城一点消息都没有啊。”
  夫妻俩这边轻声嘀咕,不出三天,南疆水灾的消息就传遍京城。
  粮价一时之间瞬间飙升,百姓每天忙于抢粮,生怕饿肚子。
  朝廷几次出面平复粮价,奈何“富贵险中求”的想法,很多人都顶风作案,鸟悄作案,防不胜防。
  恰好此刻正值休朝,否则朝堂之上,又不知道会有什么“好动静”了。
  南疆水患问题,朝廷动作很快,由工部出人,快马加鞭去南疆组织修堤。兵部出人从旁协助。
  总之这一个年过得,大家忙忙活活,人心惶惶。
  其实不止大周这样,附近几朝,皆是如此。
  等大家都得到消息的时候,已是转年正月初八。
  那些天天嘴里念叨着“天谴”的人儿,这会儿也不叭叭了。
  各朝都是如此,如果再说什么“天谴”,那就是茅坑大灯笼——找死(屎)。
  正月十一,新建区学堂开始招生。丁琬一早就过去了,带着丁、徐、安、廖、谭,五家捐赠的纸笔过来。
  凡是报名的都可以来这边领一套纸笔,这东西去店铺买,最便宜的也得五两银子。
  束脩是免了,可念书没有这个,也不成。
  如今有人送,只要好好珍惜,墨块、砚台能用很久,顶多也就买纸、买笔,这就没有多少钱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