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
“你已贵为刘皇叔四弟,若是你父王连知道也深感欣慰,故不需再外出长见识!”黄月英看似在耍无赖。
“嘿嘿,好姐姐,我知道你挂着我,我向你郑重保证,这次一根汗毛都不会再伤着,如何?”
黄月英也深知刘备的权威,当然不会执意不肯,只能反复叮嘱诸葛亮,一定要保护好王宝玉,这孩子瘦瘦弱弱的,哪里经得起一次又一次的伤害?
诸葛亮的耳朵都要磨出了茧子,一脸苦笑,暗道自己的媳妇偏心,她竟然丝毫都不替自己担心,难道在媳妇的心里,自己就不重要了吗?
尽管刘备的意思,只让诸葛亮和王宝玉两个人前去,但是,王宝玉思量再三,还是决定带上范金强这位好大哥,哪怕差旅费不由公家报销,全部自掏腰包呢!
毕竟王宝玉和诸葛亮都不会武艺,一旦遇到危险,只怕连个反抗的机会都没有。范金强一身好武艺,和王宝玉感情又深厚,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范金强欣然答应,还说跟着兄弟混就是好,走南闯北,增长见识,火丫和貂蝉自然又是恋恋不舍,但谁也不敢像之前那么随便,又搂又抱的,只道声声珍重,早去早回。
吃过黄月英精心准备的送行午饭,王宝玉又跟果果玩了好一阵子,这才跟诸葛亮一道起程,前往江东。
二人准备悄悄离开夏口城,只是没想到,刘备带领着众人,早就在码头等候着,挨肩擦背的黑压压一大片,排场不小。
“军师,此去任重道远,万万珍重!”刘备泪眼婆娑的拉着诸葛亮的手道。
“军师珍重!”同来送行之人,连忙一同拱手道。
“亮一定完成主公嘱托,促成联盟。”诸葛亮也深为感动,坚定的说道。
刘备令人端来三杯酒,其中两杯递给了诸葛亮和王宝玉,自己拿着一杯,然而,刘备并没有马上举杯,却躬身下去,轻轻在地上捻起一点土,撒进了诸葛亮的杯子中。
这是什么意思?在场的众人都愣住了,诸葛亮也吓了一跳,脸色变得有些难看,难道是刘备轻视自己到了当众侮辱的地步?
却见刘备泪光盈盈的举杯道:“军师,饮了此杯,宁要故乡一粒土,不恋他乡万两金啊。”
咦,王宝玉觉得这个场景十分熟悉,好像在那里见过,猛然想起,这不是《西游记》中唐太宗送唐僧时的场景吗?难道说,写《西游记》的吴承恩是参考了这件事儿?
诸葛亮恍然大悟,被刘备的话感动的稀里哗啦,噗通一声便跪了下来,指天发誓道:“孔明宁愿客死他乡,也万不敢背信弃义,令主公伤心。”
“我岂能不信军师!”刘备连忙扶起刘备,三个人干了一杯后,刘备亲自将诸葛亮和王宝玉送上了小船,又拍着范金强的肩膀轻声嘱托,将军一定要确保军师和弟弟的安全。
范金强又是将胸脯拍得咚咚响,让皇叔放心,他范金强即便豁出这条命,也定保军师和宝玉安然返回。
船夫划动船桨,小船缓缓驶离了渡口,顺着汉江而下,王宝玉和诸葛亮站在船头,直到刘备等人的身影越来越小,成为了一个个小黑点,还隐约能看见那些黑点不停的晃动,应该是刘备等人挥手。
诸葛亮也是遥遥举手挥舞,恨不得马上到江东完成任务,回来向主公报喜。
又是黄昏来临,从江面之上看夕阳,格外的清晰,王宝玉背着手站在船头,凭栏远眺,微微发出声声叹息。
已是初冬时节,刘备的围脖很温暖,江上的冷风却吹不散那抹浓浓的思乡愁,“宁要故乡一抔土,不恋他乡万两金。”想起刘备的这句话,王宝玉就觉得眼睛酸酸的,想要流泪,穿越来已经一年多了,不断纠缠在各种战事之中,始终不能踏上重返故乡之路。故乡啊!故乡!何时我才能重回你的怀抱,与亲人相聚。
夕阳终于缓缓沉下,渐黑的夜色中,隐隐的雾气从江面上升起,让一切都变得影影绰绰,宛如一幅水墨画。
一脸颓唐的王宝玉回到船舱中,跟诸葛亮喝了一杯之后,便独自回到一间小屋中,自是孤枕难眠,辗转反侧。
恍惚之中,他感觉自己出了船舱,江上月色朦胧,雾气绵绵不断,突然,大雾之中杀出了无数的战船,如同虎啸一般的厮杀之声,甚至让江水都泛起了波浪。
王宝玉吓得魂飞魄散,但脚下却如同被定住了一样,动弹不得,想要大声叫喊,嘴巴也根本张不开。
就在这时,那些战船上的士兵们,却如同会绝世轻功一般,踩着江水朝王宝玉所在的小船扑来,口中大喊道:“诸葛村夫,还我命来!”
“先生,危险啊!”王宝玉终于喊出声来,却是从梦中惊醒,一身的冷汗。
这梦也太吓人了!王宝玉再没了睡意,缓缓起身,却见船舱之中的诸葛亮,正在平静的看着书,来到船头,果然是月色朦胧,天地一片苍茫之景。
第二卷 赤壁之战
第271章 泛舟长江
还是个梦,这个梦预示什么,王宝玉一时猜不透,但肯定不吉利,而且还跟诸葛亮有关。难道说此番诸葛亮会遇到意外吗?他不由得担心起来。
仔细倾听片刻,除了江流之声,并未听到任何动静,王宝玉这才放下心来,回去躺下,继续回忆在现代的往事。
记忆是有时效的,会随着时光而遗忘,曾经一些老朋友的名字开始在王宝玉的脑海里逐渐淡化,当有一次王宝玉想起一位还算熟识的商界朋友,却怎么也记不清他是姓李还是姓刘之时,便真的郁闷了。
于是王宝玉经常做的功课就是回忆往事,而且努力回忆细节,一遍又一遍,生怕在这里时间久了,会渐渐忘记在现代生活的一切,彻底成为一名古人,到那时,无疑将是最为悲哀的事情。
却说在一千八百年后的现代,一则新闻再次成为世人议论的焦点,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刘关张桃源三结义,在正史上并无记载,也许只是段杜撰的美谈,但此次出土的资料却出现了新情况,刘备在赤壁之战之前,跟关羽张飞一道,加上一个叫王巴的,举酒宣誓成为异性兄弟,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是刘关张王四结义。
“嘿,这个王八到底是什么人物?居然能引起刘备的重视。”
“哈哈!听这个名,就知道肯定下面不行,媳妇红杏出墙,给他戴了绿帽子。”
“此人绝对是人才,上次考古不是发现他参与了火烧博望坡。”
“但他一定是个小人物,要不怎么能名不见经传呢!甚至连全名都不知道。”
“那时是战乱年代,历史只记住了有武艺和战功的人,可能这种谋士类的人物就被忽略了吧?”
“……”
坐在飞机上的冯春玲,听到身边人的对话,不禁小声的嘟囔了一句,“少见多怪,宝玉曾经也是小人物,却建立了大名鼎鼎的春哥集团。”
一想到失踪已久的王宝玉,冯春玲的眼中又出现了泪光,心中头一次对这个叫做王巴了有了恻隐之心。虽然宝玉开创了春哥集团,但却因为离奇失踪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很多人都不再记得他,反而很多媒体对外也直接说,冯春玲是集团创始人之类的话。
开始还有人提醒外界,真正的领头老大是个叫做王宝玉的人,但时间久了,谁也不再关心这些问题,大家更多的是看中集团的产品。也许三国时期的那个王巴,也曾经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最后也像是宝玉那样,因为失踪而被湮没在历史潮流之中的吧?
望着窗外尽在咫尺的白云,冯春玲又喃喃的轻声喊道:“宝玉,我想你,你到底去了哪里啊?快回来吧!”
回到三国,小船上的王宝玉,终于在江水的颠簸上再次睡去,梦中,他又听到了冯春玲的声声呼唤,令人心碎,他狂乱的追逐着冯春玲的声音,却一直没能看见佳人的身影。
第二天清晨,小船进入到一片更为广阔的水域,正是长江。
奔流不息的滔滔长江水,让王宝玉心情一阵激荡,豪情满怀,他粗着嗓子大声唱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诸葛亮开始还觉得是噪音,微微皱起眉头,但是听了两句便是一脸惊讶,钻出船舱,一直听完,开口问道:“如此好词,从何得来?”
“嘿嘿,说不清楚。”王宝玉得意的笑道。
“有日主公大业已成,孔明便可泛舟江上,把酒笑谈古今事,只把恩怨付东流。”诸葛亮感叹道。
王宝玉沉默了,也许诸葛亮不会有那么一天,从他投奔刘备那天起,就注定会为刘氏家族倾注一生的心血,王宝玉没有继续这个话题,问道:“先生,此去东吴,可想好如何对付孙权吗?”
“联合一事儿并不难,只是如何抗曹,却要仔细思量。”诸葛亮没隐瞒道。
“其实很简单,还是用咱们擅长的方法,火烧。”王宝玉道。
“水战不同陆战,船遇火则避,尚有水可救,未必可行。”诸葛亮并不赞同,微微摇头。
“我说行就行,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先生,你已经烧了两把火,这就是第三把火。等烧完这第三把火,你就可以在刘备那里……”
诸葛亮还没等王宝玉说完,就有些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打断他的话,从第一把火时王宝玉就这么劝他,刘备会如何如何重用自己,看来还是顺其自然些更好,于是随口应付道:“到时见机行事。”
船行半日,接近了江东孙权的地盘,这时,江面上突然出现了几艘大船,不用猜也能知道,一定是东吴的江上巡逻队。
为首的一艘大船,迅速向着小船靠拢过来,只见船上一杆大旗随风飘扬,上书大大的“甘”字。
应该是甘宁甘兴霸来了,王宝玉并没有慌张,依然背着手站在船头,大船越来越近,果然看见身材魁梧腰间系着铜铃的甘宁,跟王宝玉同样的姿势,背手站在船头。
“船上何人,速速停船接受检查。”甘宁身边的一名士兵高声喊道。
船夫吓得一个哆嗦,连忙停止了划船,船舱内的范金强则握紧了金箍棒,时刻准备迎接突发事件,诸葛亮却坐在船舱内,继续看书,表情平静,动也不动。
“不用查了,我们是刘皇叔派来的使者,要见孙仲谋将军。”王宝玉高声回了一句。
“要见我主公,有何身份证明?”甘宁问道。
王宝玉伸手只摸到了那块免死令牌,思量再三,还是没敢拿出来,这东西太显眼,再说了,在孙权的地盘也不好使,还可能被当成假的。
就在这时,甘宁看着王宝玉,似乎想起了什么,忽然冷声道:“你过来我船上。”
听到了甘宁的喊话,诸葛亮却坐不住了,急忙出了船舱,甘宁只见对面小船上一人,白衣胜雪,头戴纶巾,脚踩步云靴,容貌俊朗,气度不凡,就知此人绝非平常之辈。
“甘宁将军,我乃诸葛亮是也,受皇叔之托,来与孙权将军相见。”诸葛亮拱手道。
第272章 恩怨勾销
甘宁一听诸葛亮报上大名,再看诸葛亮的潇洒气势,知道不是假的,十分客气的回礼道:“诸葛先生,幸会了!”
“既然如此,便让我等通行可否?”诸葛亮道。
“这,自是无妨。”甘宁答应了一句,却又指着王宝玉道:“还请此人来船一叙!”
“甘将军此为何意?”诸葛亮冷着脸道。
“还请此人过船一叙!”甘宁依旧坚持道。
你?!诸葛亮有点红脸,还是那句话说得好,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甘宁的态度很坚决,非让王宝玉上船不可,王宝玉看了一眼正要发火的诸葛亮,小声说道:“不用担心,我过去一趟也没关系的,他要是想害我们,只怕早就动手了。”
诸葛亮勉强点头答应,王宝玉提着衣服就想跨到对面的船上,可就在此时,范金强却从船舱里跳了出来,手持铁棍指着甘宁道:“休想伤我兄弟!”
王宝玉吓了一跳,身形一晃差点没掉到河里,范金强眼疾手快,劈手将金箍棒伸了过来,将他给挑回来,还不算消停,又指着甘宁吼道:“先过我这关!”
王宝玉顿时慌了神,这个好大哥,一天到晚猫在船舱里,不多言也不多事,偏这个时候跳了出来,这不是找事儿嘛!这些武将们,都是火爆脾气,一旦惹恼了甘宁,说不准他会把大伙都杀了,回去之后,孙权也未必肯责备他。
然而,大船的甘宁一看见范金强,却是哈哈大笑,拱手道:“范将军,居然能在此相会,实为幸事,也罢,诸位皆来大船之上,我送你等去见主公。”
诸葛亮原本就担心王宝玉出事儿,立刻点头,随即,大船之上放下了跳板,一行三人带着随身东西便上了甘宁的大船。
甘宁看似心情相当不错,他立刻吩咐摆下酒席,请王宝玉等三人就坐,跟诸葛亮客套的饮了几杯之后,他还是示意王宝玉跟他进船舱中有话要单独谈。
到底是啥事儿,王宝玉见甘宁并无恶意,诸葛亮和范金强也稍稍放松了警惕,这次都没有拦着,王宝玉跟着他进了船舱中,刚刚坐下,甘宁就直接问道:“你可知那祢衡在何处?”
“他不是已经死了吗?”王宝玉一时没反应过来,随口道。
“扯谎,那日正是我救了他。”甘宁瞪着眼睛道。
“别瞪眼睛啊,原来你找我就是为了这事儿,我也不是非得瞒着你,谁知道你对祢衡是敌是友啊。那就告诉你吧,他目前在汉中呢!”王宝玉摆手道。
“可知详情?”
“详细地址不知道。”王宝玉摇了摇头,又叹气道:“我跟他是在小驿站里认识的,你都不知道,他混得那叫一个惨,没吃没喝的,还经常被人给撵出来!”
“祢衡向来如此,算不得凄惨。”甘宁深知祢衡禀性,不以为然的说道。
“你说的轻巧,以前还有个正式工作,而祢衡当时隐姓埋名,没几个抬举他的。要不是我出手相助,祢衡都有可能因为吃霸王餐被人打死。我实在看不下去,便让他早早离开,这不,他去汉中的路费三十两银子,还是我资助的呢。”王宝玉说道。
“可惜啊,我意在祢衡,是为主公寻得大才,看来还需等待时机。”甘宁遗憾道,说罢,从怀中取出了一锭金子,足有十两,扔给了王宝玉,道:“且替祢衡还你路费。”
“嘿嘿,不用这么多。”王宝玉假意推辞,心中却大乐,出门在外,有钱好办事儿,该收就收。
“嘿嘿,好姐姐,我知道你挂着我,我向你郑重保证,这次一根汗毛都不会再伤着,如何?”
黄月英也深知刘备的权威,当然不会执意不肯,只能反复叮嘱诸葛亮,一定要保护好王宝玉,这孩子瘦瘦弱弱的,哪里经得起一次又一次的伤害?
诸葛亮的耳朵都要磨出了茧子,一脸苦笑,暗道自己的媳妇偏心,她竟然丝毫都不替自己担心,难道在媳妇的心里,自己就不重要了吗?
尽管刘备的意思,只让诸葛亮和王宝玉两个人前去,但是,王宝玉思量再三,还是决定带上范金强这位好大哥,哪怕差旅费不由公家报销,全部自掏腰包呢!
毕竟王宝玉和诸葛亮都不会武艺,一旦遇到危险,只怕连个反抗的机会都没有。范金强一身好武艺,和王宝玉感情又深厚,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范金强欣然答应,还说跟着兄弟混就是好,走南闯北,增长见识,火丫和貂蝉自然又是恋恋不舍,但谁也不敢像之前那么随便,又搂又抱的,只道声声珍重,早去早回。
吃过黄月英精心准备的送行午饭,王宝玉又跟果果玩了好一阵子,这才跟诸葛亮一道起程,前往江东。
二人准备悄悄离开夏口城,只是没想到,刘备带领着众人,早就在码头等候着,挨肩擦背的黑压压一大片,排场不小。
“军师,此去任重道远,万万珍重!”刘备泪眼婆娑的拉着诸葛亮的手道。
“军师珍重!”同来送行之人,连忙一同拱手道。
“亮一定完成主公嘱托,促成联盟。”诸葛亮也深为感动,坚定的说道。
刘备令人端来三杯酒,其中两杯递给了诸葛亮和王宝玉,自己拿着一杯,然而,刘备并没有马上举杯,却躬身下去,轻轻在地上捻起一点土,撒进了诸葛亮的杯子中。
这是什么意思?在场的众人都愣住了,诸葛亮也吓了一跳,脸色变得有些难看,难道是刘备轻视自己到了当众侮辱的地步?
却见刘备泪光盈盈的举杯道:“军师,饮了此杯,宁要故乡一粒土,不恋他乡万两金啊。”
咦,王宝玉觉得这个场景十分熟悉,好像在那里见过,猛然想起,这不是《西游记》中唐太宗送唐僧时的场景吗?难道说,写《西游记》的吴承恩是参考了这件事儿?
诸葛亮恍然大悟,被刘备的话感动的稀里哗啦,噗通一声便跪了下来,指天发誓道:“孔明宁愿客死他乡,也万不敢背信弃义,令主公伤心。”
“我岂能不信军师!”刘备连忙扶起刘备,三个人干了一杯后,刘备亲自将诸葛亮和王宝玉送上了小船,又拍着范金强的肩膀轻声嘱托,将军一定要确保军师和弟弟的安全。
范金强又是将胸脯拍得咚咚响,让皇叔放心,他范金强即便豁出这条命,也定保军师和宝玉安然返回。
船夫划动船桨,小船缓缓驶离了渡口,顺着汉江而下,王宝玉和诸葛亮站在船头,直到刘备等人的身影越来越小,成为了一个个小黑点,还隐约能看见那些黑点不停的晃动,应该是刘备等人挥手。
诸葛亮也是遥遥举手挥舞,恨不得马上到江东完成任务,回来向主公报喜。
又是黄昏来临,从江面之上看夕阳,格外的清晰,王宝玉背着手站在船头,凭栏远眺,微微发出声声叹息。
已是初冬时节,刘备的围脖很温暖,江上的冷风却吹不散那抹浓浓的思乡愁,“宁要故乡一抔土,不恋他乡万两金。”想起刘备的这句话,王宝玉就觉得眼睛酸酸的,想要流泪,穿越来已经一年多了,不断纠缠在各种战事之中,始终不能踏上重返故乡之路。故乡啊!故乡!何时我才能重回你的怀抱,与亲人相聚。
夕阳终于缓缓沉下,渐黑的夜色中,隐隐的雾气从江面上升起,让一切都变得影影绰绰,宛如一幅水墨画。
一脸颓唐的王宝玉回到船舱中,跟诸葛亮喝了一杯之后,便独自回到一间小屋中,自是孤枕难眠,辗转反侧。
恍惚之中,他感觉自己出了船舱,江上月色朦胧,雾气绵绵不断,突然,大雾之中杀出了无数的战船,如同虎啸一般的厮杀之声,甚至让江水都泛起了波浪。
王宝玉吓得魂飞魄散,但脚下却如同被定住了一样,动弹不得,想要大声叫喊,嘴巴也根本张不开。
就在这时,那些战船上的士兵们,却如同会绝世轻功一般,踩着江水朝王宝玉所在的小船扑来,口中大喊道:“诸葛村夫,还我命来!”
“先生,危险啊!”王宝玉终于喊出声来,却是从梦中惊醒,一身的冷汗。
这梦也太吓人了!王宝玉再没了睡意,缓缓起身,却见船舱之中的诸葛亮,正在平静的看着书,来到船头,果然是月色朦胧,天地一片苍茫之景。
第二卷 赤壁之战
第271章 泛舟长江
还是个梦,这个梦预示什么,王宝玉一时猜不透,但肯定不吉利,而且还跟诸葛亮有关。难道说此番诸葛亮会遇到意外吗?他不由得担心起来。
仔细倾听片刻,除了江流之声,并未听到任何动静,王宝玉这才放下心来,回去躺下,继续回忆在现代的往事。
记忆是有时效的,会随着时光而遗忘,曾经一些老朋友的名字开始在王宝玉的脑海里逐渐淡化,当有一次王宝玉想起一位还算熟识的商界朋友,却怎么也记不清他是姓李还是姓刘之时,便真的郁闷了。
于是王宝玉经常做的功课就是回忆往事,而且努力回忆细节,一遍又一遍,生怕在这里时间久了,会渐渐忘记在现代生活的一切,彻底成为一名古人,到那时,无疑将是最为悲哀的事情。
却说在一千八百年后的现代,一则新闻再次成为世人议论的焦点,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刘关张桃源三结义,在正史上并无记载,也许只是段杜撰的美谈,但此次出土的资料却出现了新情况,刘备在赤壁之战之前,跟关羽张飞一道,加上一个叫王巴的,举酒宣誓成为异性兄弟,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是刘关张王四结义。
“嘿,这个王八到底是什么人物?居然能引起刘备的重视。”
“哈哈!听这个名,就知道肯定下面不行,媳妇红杏出墙,给他戴了绿帽子。”
“此人绝对是人才,上次考古不是发现他参与了火烧博望坡。”
“但他一定是个小人物,要不怎么能名不见经传呢!甚至连全名都不知道。”
“那时是战乱年代,历史只记住了有武艺和战功的人,可能这种谋士类的人物就被忽略了吧?”
“……”
坐在飞机上的冯春玲,听到身边人的对话,不禁小声的嘟囔了一句,“少见多怪,宝玉曾经也是小人物,却建立了大名鼎鼎的春哥集团。”
一想到失踪已久的王宝玉,冯春玲的眼中又出现了泪光,心中头一次对这个叫做王巴了有了恻隐之心。虽然宝玉开创了春哥集团,但却因为离奇失踪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很多人都不再记得他,反而很多媒体对外也直接说,冯春玲是集团创始人之类的话。
开始还有人提醒外界,真正的领头老大是个叫做王宝玉的人,但时间久了,谁也不再关心这些问题,大家更多的是看中集团的产品。也许三国时期的那个王巴,也曾经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最后也像是宝玉那样,因为失踪而被湮没在历史潮流之中的吧?
望着窗外尽在咫尺的白云,冯春玲又喃喃的轻声喊道:“宝玉,我想你,你到底去了哪里啊?快回来吧!”
回到三国,小船上的王宝玉,终于在江水的颠簸上再次睡去,梦中,他又听到了冯春玲的声声呼唤,令人心碎,他狂乱的追逐着冯春玲的声音,却一直没能看见佳人的身影。
第二天清晨,小船进入到一片更为广阔的水域,正是长江。
奔流不息的滔滔长江水,让王宝玉心情一阵激荡,豪情满怀,他粗着嗓子大声唱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诸葛亮开始还觉得是噪音,微微皱起眉头,但是听了两句便是一脸惊讶,钻出船舱,一直听完,开口问道:“如此好词,从何得来?”
“嘿嘿,说不清楚。”王宝玉得意的笑道。
“有日主公大业已成,孔明便可泛舟江上,把酒笑谈古今事,只把恩怨付东流。”诸葛亮感叹道。
王宝玉沉默了,也许诸葛亮不会有那么一天,从他投奔刘备那天起,就注定会为刘氏家族倾注一生的心血,王宝玉没有继续这个话题,问道:“先生,此去东吴,可想好如何对付孙权吗?”
“联合一事儿并不难,只是如何抗曹,却要仔细思量。”诸葛亮没隐瞒道。
“其实很简单,还是用咱们擅长的方法,火烧。”王宝玉道。
“水战不同陆战,船遇火则避,尚有水可救,未必可行。”诸葛亮并不赞同,微微摇头。
“我说行就行,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先生,你已经烧了两把火,这就是第三把火。等烧完这第三把火,你就可以在刘备那里……”
诸葛亮还没等王宝玉说完,就有些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打断他的话,从第一把火时王宝玉就这么劝他,刘备会如何如何重用自己,看来还是顺其自然些更好,于是随口应付道:“到时见机行事。”
船行半日,接近了江东孙权的地盘,这时,江面上突然出现了几艘大船,不用猜也能知道,一定是东吴的江上巡逻队。
为首的一艘大船,迅速向着小船靠拢过来,只见船上一杆大旗随风飘扬,上书大大的“甘”字。
应该是甘宁甘兴霸来了,王宝玉并没有慌张,依然背着手站在船头,大船越来越近,果然看见身材魁梧腰间系着铜铃的甘宁,跟王宝玉同样的姿势,背手站在船头。
“船上何人,速速停船接受检查。”甘宁身边的一名士兵高声喊道。
船夫吓得一个哆嗦,连忙停止了划船,船舱内的范金强则握紧了金箍棒,时刻准备迎接突发事件,诸葛亮却坐在船舱内,继续看书,表情平静,动也不动。
“不用查了,我们是刘皇叔派来的使者,要见孙仲谋将军。”王宝玉高声回了一句。
“要见我主公,有何身份证明?”甘宁问道。
王宝玉伸手只摸到了那块免死令牌,思量再三,还是没敢拿出来,这东西太显眼,再说了,在孙权的地盘也不好使,还可能被当成假的。
就在这时,甘宁看着王宝玉,似乎想起了什么,忽然冷声道:“你过来我船上。”
听到了甘宁的喊话,诸葛亮却坐不住了,急忙出了船舱,甘宁只见对面小船上一人,白衣胜雪,头戴纶巾,脚踩步云靴,容貌俊朗,气度不凡,就知此人绝非平常之辈。
“甘宁将军,我乃诸葛亮是也,受皇叔之托,来与孙权将军相见。”诸葛亮拱手道。
第272章 恩怨勾销
甘宁一听诸葛亮报上大名,再看诸葛亮的潇洒气势,知道不是假的,十分客气的回礼道:“诸葛先生,幸会了!”
“既然如此,便让我等通行可否?”诸葛亮道。
“这,自是无妨。”甘宁答应了一句,却又指着王宝玉道:“还请此人来船一叙!”
“甘将军此为何意?”诸葛亮冷着脸道。
“还请此人过船一叙!”甘宁依旧坚持道。
你?!诸葛亮有点红脸,还是那句话说得好,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甘宁的态度很坚决,非让王宝玉上船不可,王宝玉看了一眼正要发火的诸葛亮,小声说道:“不用担心,我过去一趟也没关系的,他要是想害我们,只怕早就动手了。”
诸葛亮勉强点头答应,王宝玉提着衣服就想跨到对面的船上,可就在此时,范金强却从船舱里跳了出来,手持铁棍指着甘宁道:“休想伤我兄弟!”
王宝玉吓了一跳,身形一晃差点没掉到河里,范金强眼疾手快,劈手将金箍棒伸了过来,将他给挑回来,还不算消停,又指着甘宁吼道:“先过我这关!”
王宝玉顿时慌了神,这个好大哥,一天到晚猫在船舱里,不多言也不多事,偏这个时候跳了出来,这不是找事儿嘛!这些武将们,都是火爆脾气,一旦惹恼了甘宁,说不准他会把大伙都杀了,回去之后,孙权也未必肯责备他。
然而,大船的甘宁一看见范金强,却是哈哈大笑,拱手道:“范将军,居然能在此相会,实为幸事,也罢,诸位皆来大船之上,我送你等去见主公。”
诸葛亮原本就担心王宝玉出事儿,立刻点头,随即,大船之上放下了跳板,一行三人带着随身东西便上了甘宁的大船。
甘宁看似心情相当不错,他立刻吩咐摆下酒席,请王宝玉等三人就坐,跟诸葛亮客套的饮了几杯之后,他还是示意王宝玉跟他进船舱中有话要单独谈。
到底是啥事儿,王宝玉见甘宁并无恶意,诸葛亮和范金强也稍稍放松了警惕,这次都没有拦着,王宝玉跟着他进了船舱中,刚刚坐下,甘宁就直接问道:“你可知那祢衡在何处?”
“他不是已经死了吗?”王宝玉一时没反应过来,随口道。
“扯谎,那日正是我救了他。”甘宁瞪着眼睛道。
“别瞪眼睛啊,原来你找我就是为了这事儿,我也不是非得瞒着你,谁知道你对祢衡是敌是友啊。那就告诉你吧,他目前在汉中呢!”王宝玉摆手道。
“可知详情?”
“详细地址不知道。”王宝玉摇了摇头,又叹气道:“我跟他是在小驿站里认识的,你都不知道,他混得那叫一个惨,没吃没喝的,还经常被人给撵出来!”
“祢衡向来如此,算不得凄惨。”甘宁深知祢衡禀性,不以为然的说道。
“你说的轻巧,以前还有个正式工作,而祢衡当时隐姓埋名,没几个抬举他的。要不是我出手相助,祢衡都有可能因为吃霸王餐被人打死。我实在看不下去,便让他早早离开,这不,他去汉中的路费三十两银子,还是我资助的呢。”王宝玉说道。
“可惜啊,我意在祢衡,是为主公寻得大才,看来还需等待时机。”甘宁遗憾道,说罢,从怀中取出了一锭金子,足有十两,扔给了王宝玉,道:“且替祢衡还你路费。”
“嘿嘿,不用这么多。”王宝玉假意推辞,心中却大乐,出门在外,有钱好办事儿,该收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