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第22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为权力争夺的原因,大量的匈奴部族都集中在王庭的附近,这也使得南匈奴,使得须卜对于外围的掌控低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
  现在须卜收到军情,才发现,匈奴的敌人已经东西南三面包夹了过来。
  局面已经超过了须卜的预料。
  第三百一十七章 北逐匈奴
  须卜的目光投向北面。
  既然东西南三面同时出现了军队,他有理由相信,此时的北面可能也有一支部曲在等待着匈奴,甚至正向着南方推进。
  四面张望,八方合围。
  黄巾军这是不想给匈奴留下一条活路啊。
  此时的东西南,黄巾军三路出击的消息也已经传开。
  消息的传递根本不是须卜能阻止了,那些规模稍大一点部族,都收到了来自部族内的消息。
  黄巾大军压境,势如破竹,迫近王庭的消息早已经是被他们知晓。
  甚至于,还有人收到了比须卜更为详尽的消息。
  须卜沉默的站在宫殿之中。
  那撑犁孤涂单于的宝座,他才坐了数日,难道就要放弃了吗。
  敌军正向王庭迫近,须卜的理智告诉他,王庭注定是无法坚守,坚守王庭只会白白折损匈奴的军力。
  从雁门、西河两郡出击黄巾军的情报也送到了须卜的手上。
  帛书在须卜的手上彷佛重于千钧。
  那些井然有序、训练有素的重步兵,在太原郡之战就已经证明了,就算是上万匈奴骑兵的冲击也是无济于事。
  出自西河郡那四千多名白袍骑兵,更是让须卜感到棘手非常。
  那支怪异的骑兵,无论是骑射还是近战肉搏都远远胜过匈奴的骑兵。
  他们装备着坚固的甲胄,手持强弓,手绰长枪,士气更是高昂的吓人的地步。
  雁门郡的那支骁骑营,更是勇猛异常,但有与之接战的匈奴部众,皆是不敌溃散。
  若只是如此,若只是黄巾军,须卜觉得还是能应付的过来。
  但是就在西面,还有一支规模庞大的羌族骑兵和鲜卑骑兵正向王庭的方向迫近。
  北面虽然没有传来消息。
  但是黄巾军既然能说动西面的羌人,难保不会说动匈奴北方的势力,若是在北方还有一支军队在等着他们。
  须卜不敢再想下去了。
  匈奴不知不觉已经身处在了万丈悬崖之旁,将要走到了灭族了边缘,已是走到了穷途末路。
  ……
  中平五年,三月七日。
  留守在美稷的最后一支匈奴部曲,也被白袍军歼灭在了美稷的城下。
  黄巾军在许安的指挥下进入了匈奴的王庭,土黄色的旌旗,就此飘扬在了匈奴王庭的上空。
  虽然俘虏了大量的匈奴人,还有牛羊牲畜。
  但是许安的脸上并没有多少得胜的喜悦。
  因为,匈奴的主力已经遁走。
  须卜赶在黄巾军到来之前,带着大部分的匈奴人已经逃走。
  黄巾军追丢了敌人。
  如何在草原上作战的经验,索敌的办法并没有人可以教给许安。
  而汉帝国自从熹平六年(177年)和鲜卑人作战失败后,损失了大批经验丰富,善战的将校,就此丢失了出塞的勇气。
  那些归顺在许安麾下的将校,基本都是没有任何出塞作战经验的年轻一辈。
  没有多少塞外作战的经验。
  匈奴人故意布下的疑阵更是扰乱了许安的思绪。
  不过匈奴人逃窜的大致方向,许安还是清楚。
  如果匈奴部众没有想着想歼灭四路军队中的其中一支,那么他们只有往一条路而去。
  那就是并州的西北部——朔方郡。
  凉州军进击的路线是从上郡的北部切入,徐晃军则是按着预定计划攻取云中郡,隔断匈奴东撤的意图。
  上谷乌桓也在黄巾军进攻后的数天后,对五原郡的匈奴人发起了猛攻,五原郡北部的地区,还有匈奴的部众都已经被上谷乌桓击溃。
  人算终究是不如天算。
  许安制定的四面张网、八方合围之计,还是让匈奴人抓住了其中的一线生机。
  朔方郡,就是这个计策唯一薄弱的地方。
  朔方郡的北部是鲜卑人的地盘,而许安和鲜卑人根本没有任何联系。
  上谷的乌桓和凉州军都不愿意作为匈奴的第一攻击目标,这样使得他们都选择了拖延时间,在黄巾军发起攻击后,这才继续进军。
  而后果就是让匈奴从其中的缝隙跑了出去。
  不过,这也在许安的预料之中。
  阎忠和许安早就商议过这件事。
  困兽犹斗,更何况是灭族的危急,兔子急了还会咬人,更何况控弦之士十数万的南匈奴部。
  实际上,凉州军和上谷乌桓不会尽心尽力也是在常理之中。
  消灭南匈奴对凉州军并没有什么好处,他们只需要占据了并州的部分地盘,就可以有地方与黄巾军可以教义。
  没必要拦截一个狗急跳墙的南匈奴。
  现在南匈奴的主力,若是全部集结起来加起来也有也有近十万人,临死的反扑可不是那么容易可以挡住的。
  凉州军只要拿到属于他们的那一份,完成承诺就够了。
  而难楼也是如此作想,驱逐匈奴,拿下水草丰美的居住地,俘虏那些来不及逃走的中小部族,就已经足够了。
  上谷乌桓一共就这么多人,为什么要和匈奴主力死磕,许安能给他的东西,还不值得如此卖命。
  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的许安,对此也早有对策。
  许安本来就没有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上谷乌桓还有凉州军的身上。
  根据鹰卫缇骑的探报,还有归附的部落情报,许安也得知了南匈奴王庭附近,一共集结了十数万的匈奴人,其中青壮的数量在三分之二,大约有六七万人的样子。
  许安的修正计划,便是要集结骑军,追击出逃的南匈奴部。
  这也是许安为什么要近乎疯狂的扩建骑兵部曲的原因。
  白袍军四千人,骁骑营七千人。
  在这期间,并州的工匠几乎是夜以继日的打造兵刃,打造盔甲。
  白袍军和骁骑营几乎被装备着全军最好的盔甲,还有最好的兵刃。
  许安还在军中推广骑马,让麾下直属的军卒也尽可能的学会骑马,不需要他们骑术精湛,只要他们能骑在马上行军即可。
  此战许安几乎集中了并州所有可用的马匹,来作为军卒行军,以及作为后勤的保证。
  骁骑营、锐士营已经在徐晃的命令的南下,来到了南匈奴的王庭。
  骁骑营、白袍军,共计一万一千骑。
  武卒营、锐士营、陷阵营,三营包括黄天使者在内的步卒,可以骑马行军的一共有一万两千余人。
  算上各部将校的亲卫队,共计两万四千余人。
  剩余不能骑马的黄巾军军卒,则是被留下来,和原本驻守长城一线的军卒一起防守已经占领了的城池。
  南匈奴部既然逃窜,那么有一部分要护卫老弱妇孺,还有一部分要驱赶牛羊。
  那么剩下来的最多两倍于黄巾军。
  而缺少武备,缺少强弓硬弩的匈奴人在草原之上,只凭借着两倍的兵力是不可能胜过黄巾军的。
  这是太原郡之战就已经证明的事。
  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漠风云
  并州、朔方郡西北部、青盐泽。
  这里聚集着十余万的匈奴老弱妇孺,还有两万多名匈奴的骑兵。
  越来越靠近朔方郡的边境,越来越靠近鲜卑人的地景。
  匈奴不仅要防备后续可能赶来的追兵,也要防备可能出来的鲜卑人。
  黄巾军的先锋已经击溃他留下的一支殿后部队。
  须卜需要做出最终的抉择。
  正如须卜所想,北面果然也有人,那是来自乌桓的骑兵,应该是上谷郡的乌桓。
  还有一些依附鲜卑的部族,他们是来趁火打劫的。
  沿路很多逃亡的匈奴部族都汇入了须卜的队伍,但是这些人中,多是老弱妇孺,族中的青壮多死于战阵之中。
  现在须卜的麾下,算上后来陆续加入的匈奴骑兵,勉强聚集起了九万名骑兵,但这也使得他要分出更多骑兵来保护这些老弱妇孺。
  而就在逃遁的这些时间,也让须卜发现了事情的转机。
  这就是为什么匈奴人停留在青盐泽附近的原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