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第722节
“我觉得适合。”叶慧点点头。
“原因呢?详细说说。”
“徐董,国内乃至于袋鼠国境内,室内种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咱们的海藻粉,充其量就是个替补项目,永远成为不了主流。
菲州这里不一样,这里的总人口加起来也才两千多万,粮食压力并不大,这边甚至没有大型的种植基地。
只要把成本压下来,咱们的海藻粉是有机会成为主食。而且菲州这里紧靠欧罗巴,出口也更方便,这是一块很大的市场。”
徐东点点头,紧接着换了一个话题:“这边的移民太少了,公司的员工怎么解决?”
“徐董,我这里有两个解决方桉。”
“哪两个?”
“第一个是尽可能地用机器取代工人,我找人打听过了,北菲的黑市上有不少二手的自动化生产线,稍微改造一番就能拿来使用。”
“能减少多少人工?大概要投入多少资金?”徐东连忙追问道。
“大概能减少一半以上的员工,关键是投入并不多,这边的二手设备很多都是白菜价,应该不会超过十个亿。”
“你确定吗?”
徐东有些意外。
国内的生产设备一向很紧张,之前分基地订制的不少设备,到现在还在排队呢,到货日期遥遥无期。
叶慧自信一笑:“徐董,这一点我可以打包票,欧罗巴最近风头有些不对,很多工厂都在拼命甩卖设备。”
“咦?还有这么一回事?”
“具体的我也不清楚,反正那边很乱,发生什么都不意外。”
“好吧,那第二个方桉呢?”
叶慧耸了耸肩:“徐董,这个应该不难猜的,中午吃饭的时候,大木会长不是给您演示过了吗?”
“你是说从欧罗巴引进劳工?”
“没错,欧罗巴劳工价格便宜,平均素质高,在本地市场上很受欢迎。咱们工业区内的很多工厂,都使用了大量的欧罗巴工人。”
“可我在北菲,怎么听到的,跟你说的有些不一样?在那边,欧罗巴劳工的名声可不怎么好,据说又懒又奸滑,简直是臭名昭着。”
“呃,咱们这边都是正规的用人单位,而且有签劳动合同,那些派遣工们也更愿意来南菲打工。
而咱们北边的邻居,尤其是北菲地区,他们特别喜欢乘火打劫,说句大实话,他们招的不是劳工,是奴隶,双方爆发冲突并不奇怪。”
叶慧脸上充满了鄙视。
这都什么年代了,那些“土皇帝们”好的不学,专门学坏的,居然跟着漂亮国搞起了奴工那一套。
还美其名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其实,这些人完全不懂现代管理学,“奴隶”是最没效率的生产方式,早就被资本家们淘汰了。
最重要的是,但凡接受过完整基础教育的人,都不大可能容忍得了这种人格上的侮辱,不反抗才怪。
“原来如此。”徐东焕然大悟道,“我还以为他们以前享受惯了做四休三的待遇,忍受不了现在的工作环境。”
“徐董,您那都是老黄历了,眼下距离大耀斑都快过去十七年了,欧罗巴人也要生存,他们早就习惯了苦日子。
说起来,他们这边的普通人,很多比咱们国内的人还要勤劳。
在咱们国内,你就算不努力工作,靠着配给制也能活得下去,欧罗巴这边不一样,挣不到钱就意味着没饭吃,是真的会饿死人的。”
徐东夹了一块鱼肉:“我听说欧罗巴人喜欢抱团,他们私下成立了不少工会,这其中会不会有风险?”
欧罗巴盛产极左。
他可不想跟这些人扯皮。
“徐董,您绝对过虑了,他们之所以选择抱团,主要是为了对抗北方的那些黑心老板们。
咱们这里工资待遇都很不错,他们珍惜都来不及,怎么可能砸了自己的饭碗?再说了,咱们这边的工会受南投集团统一管理,不会出乱子的。”
徐东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不过他也没有完全相信对方,叶慧毕竟在国外工作了不少时间,骨子里是认可西方工会那一套的。
“招工的事先不急,还是以咱们国内的移民为主,我回头跟苏总好好商量一下,看能不能特事特办,专门从国内招聘一批员工过来。
如果国内员工实在是招不齐,再考虑欧罗巴劳工,我在这里提醒你一点,咱们要优先录取女员工,有家室的次之,我的意思你能明白了吗?”
相比于男员工,女员工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反抗心,都要稍逊一筹,此举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明白!”叶慧立马点了点头。
“你明白就好,总部搬迁的事,等我回去了就向董事会提桉,应该不难通过,你这边先做好准备。”
叶慧顿时大喜:“徐董,您放心,咱们这边的家属小区再过两个月就能竣工了,到时候来多少人都能住得下。”
第八百三十二章 北菲风情
“叶总,苏总那边,咱们不管怎么说都要应付一下,你有什么建议吗?”
徐东再次换了一个话题。
“建一座灰肥厂怎么样?”
“灰肥厂?”
“没错,南菲距离袋鼠国太远了,货物运输非常不便,而且咱们这边的灰肥使用量又是国内的好几倍,非常有必要自建一座灰肥厂。”
叶慧解释道。
徐东点点头:“另外苏总所说的养殖厂和面包厂,你觉得如何?”
“我认为没必要。”叶慧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徐董,咱们是高科技公司,应该专注于本职工作,不应该把过多精力分散出去。”
“完善产业链,对咱们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完善产业链并不需要我们亲自动手,我看霓桑商会的人对这些挺感兴趣的,不如双方合作一把,咱们占一部分股份就行了。”
徐东有些意外:“叶总,实验室那边是不是有新进展了?你居然看不上这些利润?”
当前粮食短缺,只要是跟食品相关的产业,基本上不存在亏本的可能性,运气好的话,还能赚得盆满钵满。
没道理,叶慧视而不见。
“徐董,您果然英明,我也是昨天才收到的消息,正打算找机会跟您报喜呢!”
“哦?什么好消息?”
“咱们的竞争机制还是很有效果的,之前受庄真教授的刺激,亚历克斯博士的研究项目,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果一切顺利,很快咱们的生产成本就能再次降低十个百分点。”
“是吗?这么说公司能真正盈利了?”徐东惊喜道。
其实,新科海藻早就扭亏为盈了。
只是最近两年形势有变,受限于官方的集中采购价,公司总体处于略微盈利的状态,基本上赚不到什么钱。
“今年肯定是来不及了,新技术需要全部替换掉原先的玉藻品种,这中间需要时间。”
徐东笑着摆摆手:“时间不是问题,技术突破的事暂时不要对外公布,以免影响到集采价格。这段时间公司有些入不敷出,先回一波血再说。”
“恐怕亚历克斯博士会有意见,他本人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了,想靠着这次机会打个翻身仗,同时顺利进入夏科院。”
“这个好办,没有什么是花钱解决不了的,况且咱们只是延迟两三年而已,又不是永远不对外公开。”
“那公司财报?”
叶慧当然知道该如何做财报,但一般这种做法有风险,还是当面问清楚比较好,免得成为背锅侠。
“公司欠了上千亿元的外债,你们好好利用一下,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我明白了!”
叶慧当即点点头。
如此一个小时后,晚餐结束。
徐东擦了擦嘴,然后朝生活秘书招了招手:“苗苗,你替我送一下叶总。”
“好的,徐董。”
谭苗苗亲自把叶慧送下了游艇。
“叶总,这是徐董送您的,您赶紧收下吧!”
叶慧从对方手里接过一个袋子,不由得好奇道:“什么东西?”
“我亲自从厨房拿的,里面总共有两只风干兔和两只风干鸡。”
“行,那我收下了,你帮我跟徐董说声谢谢。”
叶慧大方地接受了礼物。
凭着和大木会长的关系,她们家日常并不缺肉,只不过吃的都是海鲜,兔肉和鸡肉还是难得一见的。
可以说,南菲这里绝对是来对了。
谭苗苗笑着点点头:“一定帮您转达。”
“苗苗,你也是咱们的老员工了,有没有兴趣过来帮我?”
叶慧趁机抛出橄榄枝。
“现在肯定不行,还是等几年再说吧,我毕竟才刚入职没多久。”
谭苗苗没有直接拒绝。
她也有自己的抱负,马玲玲马总和笪经理都是她的榜样,她不可能一辈子只当个生活秘书,这不现实。
“也行,南菲这里的生活条件不比国内差,我建议你早点过来,晚了好位置都被别人占光了。”
“叶总,我会慎重考虑的。”
……
另外一边,潘军和杨烁比徐东晚一天到达目的地。
“原因呢?详细说说。”
“徐董,国内乃至于袋鼠国境内,室内种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咱们的海藻粉,充其量就是个替补项目,永远成为不了主流。
菲州这里不一样,这里的总人口加起来也才两千多万,粮食压力并不大,这边甚至没有大型的种植基地。
只要把成本压下来,咱们的海藻粉是有机会成为主食。而且菲州这里紧靠欧罗巴,出口也更方便,这是一块很大的市场。”
徐东点点头,紧接着换了一个话题:“这边的移民太少了,公司的员工怎么解决?”
“徐董,我这里有两个解决方桉。”
“哪两个?”
“第一个是尽可能地用机器取代工人,我找人打听过了,北菲的黑市上有不少二手的自动化生产线,稍微改造一番就能拿来使用。”
“能减少多少人工?大概要投入多少资金?”徐东连忙追问道。
“大概能减少一半以上的员工,关键是投入并不多,这边的二手设备很多都是白菜价,应该不会超过十个亿。”
“你确定吗?”
徐东有些意外。
国内的生产设备一向很紧张,之前分基地订制的不少设备,到现在还在排队呢,到货日期遥遥无期。
叶慧自信一笑:“徐董,这一点我可以打包票,欧罗巴最近风头有些不对,很多工厂都在拼命甩卖设备。”
“咦?还有这么一回事?”
“具体的我也不清楚,反正那边很乱,发生什么都不意外。”
“好吧,那第二个方桉呢?”
叶慧耸了耸肩:“徐董,这个应该不难猜的,中午吃饭的时候,大木会长不是给您演示过了吗?”
“你是说从欧罗巴引进劳工?”
“没错,欧罗巴劳工价格便宜,平均素质高,在本地市场上很受欢迎。咱们工业区内的很多工厂,都使用了大量的欧罗巴工人。”
“可我在北菲,怎么听到的,跟你说的有些不一样?在那边,欧罗巴劳工的名声可不怎么好,据说又懒又奸滑,简直是臭名昭着。”
“呃,咱们这边都是正规的用人单位,而且有签劳动合同,那些派遣工们也更愿意来南菲打工。
而咱们北边的邻居,尤其是北菲地区,他们特别喜欢乘火打劫,说句大实话,他们招的不是劳工,是奴隶,双方爆发冲突并不奇怪。”
叶慧脸上充满了鄙视。
这都什么年代了,那些“土皇帝们”好的不学,专门学坏的,居然跟着漂亮国搞起了奴工那一套。
还美其名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其实,这些人完全不懂现代管理学,“奴隶”是最没效率的生产方式,早就被资本家们淘汰了。
最重要的是,但凡接受过完整基础教育的人,都不大可能容忍得了这种人格上的侮辱,不反抗才怪。
“原来如此。”徐东焕然大悟道,“我还以为他们以前享受惯了做四休三的待遇,忍受不了现在的工作环境。”
“徐董,您那都是老黄历了,眼下距离大耀斑都快过去十七年了,欧罗巴人也要生存,他们早就习惯了苦日子。
说起来,他们这边的普通人,很多比咱们国内的人还要勤劳。
在咱们国内,你就算不努力工作,靠着配给制也能活得下去,欧罗巴这边不一样,挣不到钱就意味着没饭吃,是真的会饿死人的。”
徐东夹了一块鱼肉:“我听说欧罗巴人喜欢抱团,他们私下成立了不少工会,这其中会不会有风险?”
欧罗巴盛产极左。
他可不想跟这些人扯皮。
“徐董,您绝对过虑了,他们之所以选择抱团,主要是为了对抗北方的那些黑心老板们。
咱们这里工资待遇都很不错,他们珍惜都来不及,怎么可能砸了自己的饭碗?再说了,咱们这边的工会受南投集团统一管理,不会出乱子的。”
徐东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不过他也没有完全相信对方,叶慧毕竟在国外工作了不少时间,骨子里是认可西方工会那一套的。
“招工的事先不急,还是以咱们国内的移民为主,我回头跟苏总好好商量一下,看能不能特事特办,专门从国内招聘一批员工过来。
如果国内员工实在是招不齐,再考虑欧罗巴劳工,我在这里提醒你一点,咱们要优先录取女员工,有家室的次之,我的意思你能明白了吗?”
相比于男员工,女员工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反抗心,都要稍逊一筹,此举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明白!”叶慧立马点了点头。
“你明白就好,总部搬迁的事,等我回去了就向董事会提桉,应该不难通过,你这边先做好准备。”
叶慧顿时大喜:“徐董,您放心,咱们这边的家属小区再过两个月就能竣工了,到时候来多少人都能住得下。”
第八百三十二章 北菲风情
“叶总,苏总那边,咱们不管怎么说都要应付一下,你有什么建议吗?”
徐东再次换了一个话题。
“建一座灰肥厂怎么样?”
“灰肥厂?”
“没错,南菲距离袋鼠国太远了,货物运输非常不便,而且咱们这边的灰肥使用量又是国内的好几倍,非常有必要自建一座灰肥厂。”
叶慧解释道。
徐东点点头:“另外苏总所说的养殖厂和面包厂,你觉得如何?”
“我认为没必要。”叶慧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徐董,咱们是高科技公司,应该专注于本职工作,不应该把过多精力分散出去。”
“完善产业链,对咱们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完善产业链并不需要我们亲自动手,我看霓桑商会的人对这些挺感兴趣的,不如双方合作一把,咱们占一部分股份就行了。”
徐东有些意外:“叶总,实验室那边是不是有新进展了?你居然看不上这些利润?”
当前粮食短缺,只要是跟食品相关的产业,基本上不存在亏本的可能性,运气好的话,还能赚得盆满钵满。
没道理,叶慧视而不见。
“徐董,您果然英明,我也是昨天才收到的消息,正打算找机会跟您报喜呢!”
“哦?什么好消息?”
“咱们的竞争机制还是很有效果的,之前受庄真教授的刺激,亚历克斯博士的研究项目,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果一切顺利,很快咱们的生产成本就能再次降低十个百分点。”
“是吗?这么说公司能真正盈利了?”徐东惊喜道。
其实,新科海藻早就扭亏为盈了。
只是最近两年形势有变,受限于官方的集中采购价,公司总体处于略微盈利的状态,基本上赚不到什么钱。
“今年肯定是来不及了,新技术需要全部替换掉原先的玉藻品种,这中间需要时间。”
徐东笑着摆摆手:“时间不是问题,技术突破的事暂时不要对外公布,以免影响到集采价格。这段时间公司有些入不敷出,先回一波血再说。”
“恐怕亚历克斯博士会有意见,他本人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了,想靠着这次机会打个翻身仗,同时顺利进入夏科院。”
“这个好办,没有什么是花钱解决不了的,况且咱们只是延迟两三年而已,又不是永远不对外公开。”
“那公司财报?”
叶慧当然知道该如何做财报,但一般这种做法有风险,还是当面问清楚比较好,免得成为背锅侠。
“公司欠了上千亿元的外债,你们好好利用一下,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我明白了!”
叶慧当即点点头。
如此一个小时后,晚餐结束。
徐东擦了擦嘴,然后朝生活秘书招了招手:“苗苗,你替我送一下叶总。”
“好的,徐董。”
谭苗苗亲自把叶慧送下了游艇。
“叶总,这是徐董送您的,您赶紧收下吧!”
叶慧从对方手里接过一个袋子,不由得好奇道:“什么东西?”
“我亲自从厨房拿的,里面总共有两只风干兔和两只风干鸡。”
“行,那我收下了,你帮我跟徐董说声谢谢。”
叶慧大方地接受了礼物。
凭着和大木会长的关系,她们家日常并不缺肉,只不过吃的都是海鲜,兔肉和鸡肉还是难得一见的。
可以说,南菲这里绝对是来对了。
谭苗苗笑着点点头:“一定帮您转达。”
“苗苗,你也是咱们的老员工了,有没有兴趣过来帮我?”
叶慧趁机抛出橄榄枝。
“现在肯定不行,还是等几年再说吧,我毕竟才刚入职没多久。”
谭苗苗没有直接拒绝。
她也有自己的抱负,马玲玲马总和笪经理都是她的榜样,她不可能一辈子只当个生活秘书,这不现实。
“也行,南菲这里的生活条件不比国内差,我建议你早点过来,晚了好位置都被别人占光了。”
“叶总,我会慎重考虑的。”
……
另外一边,潘军和杨烁比徐东晚一天到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