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大穿插突进
赵广大穿插突击的策略。
其实来源于后世看到的几个著名战役,比如淞沪,再比如辽沈,当然,前者让人嘘嘘,后者让人振奋。
集中已方的力量,在一个点取得突破,然后猛打猛冲,通过切断对手的后方补给线,打垮敌方的士气和抵抗。
这样的战法在热兵器时代很寻常,但在冷兵器时代,却极为少见。
原因就是补给问题。
没有足够的补给,深入到敌方防线的后面,这不是找死吗?
找不找死,赵广不想讨论,他只想用事实来回击。
战场上的情况不同,用兵的谋略也不同。
新城三郡的地盘太小,王濬的兵力也太少,只能守住东面,也就是汉水这一面,其余三面都是虚架子,要是突入后方的汉军真的打不过的话,随时可以找南、北、西三个方向冲出去。
当然,北面是秦岭余脉,基本没有道路,突围的话只能是分散而出,至于能不能出去要看运气,南面的情况也是一样,稍好一点的是能够从粉水上游转道,再进入到长江边上的夷陵一带,这一路也不好走多少。
较为稳妥的就是继续向西,进入汉中境内,一路之上顺着汉水走就行,一般不会迷路也不会饿死。
既然突进不会被困死,汉军只要解决了吃饭,那就一切问题都没有了。
赵广下令的就地解决,就是抢百姓的粮秣,这一命令又出乎了王濬等晋将的意料。
按王濬对赵广的了解,赵广这个人虽然凶悍了点,但并不是那种残暴不讲道理的人,所以,就地抢粮的事情,赵广应该干不出来。
王濬不知道,他把赵广想的太高尚了。
赵广哪里是不抢粮,他只不过是一直在自家地盘上作战,面对蜀中、关中的民众,他总不能抢自己子弟兵父母的粮秣,那样的话,不用别人打,这支汉军就溃败了。
这一次,赵广在晋国土地上作战,他不用再顾虑什么,更何况,新城三郡汉蛮混居,还是蛮族居多,抢蛮人的粮秣,不是很正常吗?
——
且说文鸯领兵在前,憋了一肚子气的他哪里会顾及什么后路,什么突围,文鸯的心里只有突进,突进,再突进。
攻房陵他打不下来,汉水水战也不擅长,这回长途奔袭上庸,文鸯给自己下了死命令,不破上庸,绝不收兵。
在孟兴这个地头蛇领路下,文鸯率部连夜疾奔,一下从晋军的布防间隙处穿插了过去。
汉军直趋上庸,这条路孟兴自打就熟悉,再次回来,虽然有些地方不一样了,但大体的地形地貌并没有多大变化。
除了文鸯之外,赵广所部中军也在跟进,徐武在房陵守城,看着一队队汉军拔营起程,往西面汉水上游而去,他心中不由得着急起来。
究竟怎么办才好?
徐武一时无计可施。
出城迎战,他是不敢的,谁知道赵广是不是调虎离山,想要诱骗他出城,然后再杀一个回马枪。
汉水上。
正在连舫大船上神情自得的王濬,猛然听到赵广突然率军向西的消息,顿时有一种准备了一桌饭,却没有客人来的空虚感。
赵广这是想干嘛?
要拼命吗?他知不知道,这样不顾后路的狂野突进,一旦受阻,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他难道不知道战场上形势变幻莫测吗?
一味逞强,又岂是名将风度。
不知不觉中,王濬开始把赵广归入到名将一级来对待了,虽然嘴上他从来没承认过。
“使君,这赵阎王不会是想打上庸吧,新城王和夫人都在城内,万一赵阎王抓了他们,那我们等在这汉水上,又有什么用处?”李毅神情惶急,急出声道。
没办法,他的新婚妻子也在上庸城内,万一城池陷落,老婆被抢或者被杀,那他哭都没地方哭去。
被杀只是一时痛苦,被抢被掳的话,万一一顶绿帽子扔过来,李毅觉得“就算他的护球能力很强”,也无法厚颜在仕族圈子里混下去。
“使君,我们还是先撤退吧,水路我们比较快。”何攀见王濬已经动摇,也跟着劝说道。
和李毅、何攀一样心思的人还有不少,王濬等人在渡过了最初的得意后,终于无奈的发现,他们所谓的完美布置在赵广这种莽撞之人面前,就如同纸糊的灯笼一样,一触即破。
“回师,回师,快快回上庸。”王濬连声催促,急急下令道。
王濬夫妻恩爱,夫人徐氏虽然已有四旬,但保养的很是不错,看上去也是风情万种的熟妇一类,王濬万万舍不得徐姜受一丁点的伤害。
晋军回师,各部将士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与岸上的汉军展开赛跑。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是要抢在汉军前头阻挡,知道的人,则有些哭笑不得。
相比陆路进军,新城三郡的水路要发达许多,也快捷许多,晋军转向往上庸回师,虽然比文鸯要晚一些,但由于文鸯行军会遇到一些支流,不得不转向,所以王濬肯定能比文鸯要先到上庸。
救援的时间倒是够了。
但这么一来,苦心经营的房陵汉水防线就这么弃了,特别是把徐武这个守在房陵的晋国将领给孤零零的扔下了。
也不知道徐武知道自家姐夫是这等高尚的风格,会不会痛哭流涕起来。
赵广正准备沿着汉水而上,却见江上的连舫大船直接船头变船尾,在划桨的士卒阵阵呼喝声中,向汉水上游而去。
“这王阿童是什么个意思,这边刚一有动作,他就撤退了,那前面大张其鼓,搞那么多声势出来干什么?”
赵广对王濬的想法万分不解。
当然,这是因为他不是王濬,也不需要像王濬一样瞻前顾后,既要考虑御敌,又要考虑保护后方。
王濬最想要的是打一场两军对垒的常规战。
而赵广却有意打一场后世穿插迂回的歼灭战。
两个人的想法不在一个频道上,就只能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王濬要是有魄力的话,也完全可以不顾上庸,只需要领着连舫大船冲破王含军的封锁,向汉水的下游杀去。
打到襄阳,他们就算突围成功了。
但这样的突围,对王濬来说,没有什么用处,丢弃了家眷,丢弃了辛苦创下的根基,到了襄阳又能如何?
王濬觉得他还没有完全失败,回转上庸之后,还可以依托坚城和汉军再较量一番。
其实来源于后世看到的几个著名战役,比如淞沪,再比如辽沈,当然,前者让人嘘嘘,后者让人振奋。
集中已方的力量,在一个点取得突破,然后猛打猛冲,通过切断对手的后方补给线,打垮敌方的士气和抵抗。
这样的战法在热兵器时代很寻常,但在冷兵器时代,却极为少见。
原因就是补给问题。
没有足够的补给,深入到敌方防线的后面,这不是找死吗?
找不找死,赵广不想讨论,他只想用事实来回击。
战场上的情况不同,用兵的谋略也不同。
新城三郡的地盘太小,王濬的兵力也太少,只能守住东面,也就是汉水这一面,其余三面都是虚架子,要是突入后方的汉军真的打不过的话,随时可以找南、北、西三个方向冲出去。
当然,北面是秦岭余脉,基本没有道路,突围的话只能是分散而出,至于能不能出去要看运气,南面的情况也是一样,稍好一点的是能够从粉水上游转道,再进入到长江边上的夷陵一带,这一路也不好走多少。
较为稳妥的就是继续向西,进入汉中境内,一路之上顺着汉水走就行,一般不会迷路也不会饿死。
既然突进不会被困死,汉军只要解决了吃饭,那就一切问题都没有了。
赵广下令的就地解决,就是抢百姓的粮秣,这一命令又出乎了王濬等晋将的意料。
按王濬对赵广的了解,赵广这个人虽然凶悍了点,但并不是那种残暴不讲道理的人,所以,就地抢粮的事情,赵广应该干不出来。
王濬不知道,他把赵广想的太高尚了。
赵广哪里是不抢粮,他只不过是一直在自家地盘上作战,面对蜀中、关中的民众,他总不能抢自己子弟兵父母的粮秣,那样的话,不用别人打,这支汉军就溃败了。
这一次,赵广在晋国土地上作战,他不用再顾虑什么,更何况,新城三郡汉蛮混居,还是蛮族居多,抢蛮人的粮秣,不是很正常吗?
——
且说文鸯领兵在前,憋了一肚子气的他哪里会顾及什么后路,什么突围,文鸯的心里只有突进,突进,再突进。
攻房陵他打不下来,汉水水战也不擅长,这回长途奔袭上庸,文鸯给自己下了死命令,不破上庸,绝不收兵。
在孟兴这个地头蛇领路下,文鸯率部连夜疾奔,一下从晋军的布防间隙处穿插了过去。
汉军直趋上庸,这条路孟兴自打就熟悉,再次回来,虽然有些地方不一样了,但大体的地形地貌并没有多大变化。
除了文鸯之外,赵广所部中军也在跟进,徐武在房陵守城,看着一队队汉军拔营起程,往西面汉水上游而去,他心中不由得着急起来。
究竟怎么办才好?
徐武一时无计可施。
出城迎战,他是不敢的,谁知道赵广是不是调虎离山,想要诱骗他出城,然后再杀一个回马枪。
汉水上。
正在连舫大船上神情自得的王濬,猛然听到赵广突然率军向西的消息,顿时有一种准备了一桌饭,却没有客人来的空虚感。
赵广这是想干嘛?
要拼命吗?他知不知道,这样不顾后路的狂野突进,一旦受阻,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他难道不知道战场上形势变幻莫测吗?
一味逞强,又岂是名将风度。
不知不觉中,王濬开始把赵广归入到名将一级来对待了,虽然嘴上他从来没承认过。
“使君,这赵阎王不会是想打上庸吧,新城王和夫人都在城内,万一赵阎王抓了他们,那我们等在这汉水上,又有什么用处?”李毅神情惶急,急出声道。
没办法,他的新婚妻子也在上庸城内,万一城池陷落,老婆被抢或者被杀,那他哭都没地方哭去。
被杀只是一时痛苦,被抢被掳的话,万一一顶绿帽子扔过来,李毅觉得“就算他的护球能力很强”,也无法厚颜在仕族圈子里混下去。
“使君,我们还是先撤退吧,水路我们比较快。”何攀见王濬已经动摇,也跟着劝说道。
和李毅、何攀一样心思的人还有不少,王濬等人在渡过了最初的得意后,终于无奈的发现,他们所谓的完美布置在赵广这种莽撞之人面前,就如同纸糊的灯笼一样,一触即破。
“回师,回师,快快回上庸。”王濬连声催促,急急下令道。
王濬夫妻恩爱,夫人徐氏虽然已有四旬,但保养的很是不错,看上去也是风情万种的熟妇一类,王濬万万舍不得徐姜受一丁点的伤害。
晋军回师,各部将士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与岸上的汉军展开赛跑。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是要抢在汉军前头阻挡,知道的人,则有些哭笑不得。
相比陆路进军,新城三郡的水路要发达许多,也快捷许多,晋军转向往上庸回师,虽然比文鸯要晚一些,但由于文鸯行军会遇到一些支流,不得不转向,所以王濬肯定能比文鸯要先到上庸。
救援的时间倒是够了。
但这么一来,苦心经营的房陵汉水防线就这么弃了,特别是把徐武这个守在房陵的晋国将领给孤零零的扔下了。
也不知道徐武知道自家姐夫是这等高尚的风格,会不会痛哭流涕起来。
赵广正准备沿着汉水而上,却见江上的连舫大船直接船头变船尾,在划桨的士卒阵阵呼喝声中,向汉水上游而去。
“这王阿童是什么个意思,这边刚一有动作,他就撤退了,那前面大张其鼓,搞那么多声势出来干什么?”
赵广对王濬的想法万分不解。
当然,这是因为他不是王濬,也不需要像王濬一样瞻前顾后,既要考虑御敌,又要考虑保护后方。
王濬最想要的是打一场两军对垒的常规战。
而赵广却有意打一场后世穿插迂回的歼灭战。
两个人的想法不在一个频道上,就只能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王濬要是有魄力的话,也完全可以不顾上庸,只需要领着连舫大船冲破王含军的封锁,向汉水的下游杀去。
打到襄阳,他们就算突围成功了。
但这样的突围,对王濬来说,没有什么用处,丢弃了家眷,丢弃了辛苦创下的根基,到了襄阳又能如何?
王濬觉得他还没有完全失败,回转上庸之后,还可以依托坚城和汉军再较量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