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官家昏聩了
赵曦的不忌讳,应该还有知情内阁大臣的推波助澜,关于官家追求长生而派遣军卒西行的传闻,愈演愈烈了。
本来,那地方就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一直就有各种传言,吐蕃人又习惯见物即神,诸般事物皆神灵······所以,这传闻越来越显得真实了。
听说,在那里有一些人,插芦为室,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常有百三十岁······
听说楼兰人,就是前朝消失的楼兰之国,是因为得到长生之术,因此才一夜之间无影无踪······
听说······
真不能再有什么听说了,这样说下去,就是赵曦自己都想去探一探,究竟有没有长生之术。
“富相,差不多行了。朕的名声最终会变回来,别真的出现诸如党项和吐蕃人要去找长生之术,那就得不偿失了。”
赵曦不确定,内阁到底在这些传说中起了什么作用。可从传说居然有考据的来源这点,他就可以诈一下内阁了。
“官家,老臣是看戏的······”
富弼倒是很轻松。想来也是,本来今年大批量工程兵西行,以及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军卒成建制进入新建的兵站,还担心这事瞒不住西夏了。没想到突然就有了这样的传闻,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好处的,能掩饰一点真实的意图。
没人指望西夏人就不怀疑,有这样的一个借口,总是可以让怯战的西夏人有个理由。
人,在很多时候是需要理由的,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
“官家,刚才官家所担心的,不正是国朝派兵的借口嘛?”
既然有可能出现党项人和吐蕃人也追求长生大业,那国朝就有理由成建制向西集结军伍了。
“你不担心朝臣翻天?被说内参全被弹章占据了,就是地方的抵报也全是在指责朕昏聩的。”
赵曦嘴上说的担心,可语气却是相当的随意。
“官家,知道的重臣都知道,不知道的······今年刚刚换届,议政参政也需要等到明年的大朝会,届时朝堂应该基本准备就绪了。至于市井的士人,过后再看如何?”
说到底,名声是官家的。历史也不是只有正史,就连勾栏酒肆瓦台都开始有这方面的戏本了,富弼自然需要征求官家的意见。
“既然内阁有决断,那就开始吧!有一点必须做到,以去岁在通道熬冬的记载为参考,务必备足将士们的物资,确保不出现非战斗减员。”
“近卫五校尉,这一次全部进入通道。王韶与章惇也需要有一人进入通道主持大局。同时麟府、环庆、秦州、兰州、河湟所有包夹之势的将帅,提前到位,给将帅半年时间的熟悉时间。”
“雪地行舟要尽量多的储备,为冬季畅通做好准备。建议召集医官在青塘值守,做好军卒冬季季节性伤害的救治。”
“所有将帅,在派遣时,还是需要遮掩的······这些事你们内阁主导。既然朕已经昏聩了,自然要有昏聩的表现。内苑的下人也该着换届了,许多下人都身兼数职,羊毛纺织作坊顾不过来了。”
这是要选秀了?富弼不知道官家到底是几个意思。选就选吧,十几年执政,官家还真没搞过这事,这一次就当是官家为谋划西夏吧。
“此事交予礼部主导?”
富弼还是想看看官家的真实意图。
“就是个噱头,内阁看着安排。不过关系到羊毛纺织和棉花纺织的工艺问题,有些跟脚还是需要清白的。”
赵曦真不是选嫔妃。这事是滔娘提起的,说是内苑的下人年纪都不小了,需要更换了。原来的这些宫女,几次在羊毛纺织和棉花纺织作坊轮换,都已经成熟练工了。
不知道这算是谁的借口?因为长生的传言,滔娘很愧疚,曹太后又说起嫔妃太少的事,滔娘不得不这样向官家进言,还是选秀的进言。
赵曦无所谓,就当是招工了。羊毛纺织和棉花纺织,近阶段还不到放开工艺的时候,还是作为国之利器在使用······内苑控制,有利于采购原料的倾向性,有调节异族部落的作用。在这点上,就是朝堂也没有异议。
原本内苑的下人,都有去工坊城做工的惯例,实行的是轮岗制。这些人从开始就要求是良家,管理上要方便的多。
这一下,算是彻底坐实官家昏聩的名头了,甚至有些致仕的老臣,都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向朝廷递折子······
所有的事跟赵曦无关。不仅仅是这些琐事,就是连对西夏作战的事,赵曦也一并交给内阁了。
大的战略完成了,大势形成了,作为君王,真不没必要再去过度注重细节。
狄青、种颚、郭逵、熊本、高遵裕、折继闵等老一辈,加上高敬贤、曹霖、种谊、折克适、李宪,然后是偏师一支的王韶带领着种建中、折可行、周侗、王舜臣、高敬亭······可用之将还是相当多的。
而这些年,苏颂和沈括夜以继日的革新火器,工坊城年复一年的储备,又有五年多的役兵选兵,多达七十万新军军卒。
诸多的条件汇总起来,赵曦想不出倾全国之力对战一个西夏,还会有什么意外的。
基本确定了,在来年的春季,开始从麟府、环庆、鄜延、秦州、兰州、河湟全线对西夏推进······这个时间,青草刚刚冒头,战马营养处于失衡状态,正是西夏骑兵最虚弱的时候。
东线、南线对西夏推进的同时,在适当的时候,或者说当金山可以通过大量军伍和战车时,偏师出其不意的从沙洲向东······
这是一次倾国之力的大战,也是准备对西夏的灭国之战,酝酿了近三年,经过了无数次的讨论,整个内阁对于部署都已经相当熟悉了,包括排兵布阵,各方面军伍的将帅,都是经过多次商讨完成的。
所以,这时候,赵曦就成了最清闲的一个。朝堂是很紧张,做君王的赵曦最闲。
本来,那地方就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一直就有各种传言,吐蕃人又习惯见物即神,诸般事物皆神灵······所以,这传闻越来越显得真实了。
听说,在那里有一些人,插芦为室,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常有百三十岁······
听说楼兰人,就是前朝消失的楼兰之国,是因为得到长生之术,因此才一夜之间无影无踪······
听说······
真不能再有什么听说了,这样说下去,就是赵曦自己都想去探一探,究竟有没有长生之术。
“富相,差不多行了。朕的名声最终会变回来,别真的出现诸如党项和吐蕃人要去找长生之术,那就得不偿失了。”
赵曦不确定,内阁到底在这些传说中起了什么作用。可从传说居然有考据的来源这点,他就可以诈一下内阁了。
“官家,老臣是看戏的······”
富弼倒是很轻松。想来也是,本来今年大批量工程兵西行,以及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军卒成建制进入新建的兵站,还担心这事瞒不住西夏了。没想到突然就有了这样的传闻,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好处的,能掩饰一点真实的意图。
没人指望西夏人就不怀疑,有这样的一个借口,总是可以让怯战的西夏人有个理由。
人,在很多时候是需要理由的,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
“官家,刚才官家所担心的,不正是国朝派兵的借口嘛?”
既然有可能出现党项人和吐蕃人也追求长生大业,那国朝就有理由成建制向西集结军伍了。
“你不担心朝臣翻天?被说内参全被弹章占据了,就是地方的抵报也全是在指责朕昏聩的。”
赵曦嘴上说的担心,可语气却是相当的随意。
“官家,知道的重臣都知道,不知道的······今年刚刚换届,议政参政也需要等到明年的大朝会,届时朝堂应该基本准备就绪了。至于市井的士人,过后再看如何?”
说到底,名声是官家的。历史也不是只有正史,就连勾栏酒肆瓦台都开始有这方面的戏本了,富弼自然需要征求官家的意见。
“既然内阁有决断,那就开始吧!有一点必须做到,以去岁在通道熬冬的记载为参考,务必备足将士们的物资,确保不出现非战斗减员。”
“近卫五校尉,这一次全部进入通道。王韶与章惇也需要有一人进入通道主持大局。同时麟府、环庆、秦州、兰州、河湟所有包夹之势的将帅,提前到位,给将帅半年时间的熟悉时间。”
“雪地行舟要尽量多的储备,为冬季畅通做好准备。建议召集医官在青塘值守,做好军卒冬季季节性伤害的救治。”
“所有将帅,在派遣时,还是需要遮掩的······这些事你们内阁主导。既然朕已经昏聩了,自然要有昏聩的表现。内苑的下人也该着换届了,许多下人都身兼数职,羊毛纺织作坊顾不过来了。”
这是要选秀了?富弼不知道官家到底是几个意思。选就选吧,十几年执政,官家还真没搞过这事,这一次就当是官家为谋划西夏吧。
“此事交予礼部主导?”
富弼还是想看看官家的真实意图。
“就是个噱头,内阁看着安排。不过关系到羊毛纺织和棉花纺织的工艺问题,有些跟脚还是需要清白的。”
赵曦真不是选嫔妃。这事是滔娘提起的,说是内苑的下人年纪都不小了,需要更换了。原来的这些宫女,几次在羊毛纺织和棉花纺织作坊轮换,都已经成熟练工了。
不知道这算是谁的借口?因为长生的传言,滔娘很愧疚,曹太后又说起嫔妃太少的事,滔娘不得不这样向官家进言,还是选秀的进言。
赵曦无所谓,就当是招工了。羊毛纺织和棉花纺织,近阶段还不到放开工艺的时候,还是作为国之利器在使用······内苑控制,有利于采购原料的倾向性,有调节异族部落的作用。在这点上,就是朝堂也没有异议。
原本内苑的下人,都有去工坊城做工的惯例,实行的是轮岗制。这些人从开始就要求是良家,管理上要方便的多。
这一下,算是彻底坐实官家昏聩的名头了,甚至有些致仕的老臣,都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向朝廷递折子······
所有的事跟赵曦无关。不仅仅是这些琐事,就是连对西夏作战的事,赵曦也一并交给内阁了。
大的战略完成了,大势形成了,作为君王,真不没必要再去过度注重细节。
狄青、种颚、郭逵、熊本、高遵裕、折继闵等老一辈,加上高敬贤、曹霖、种谊、折克适、李宪,然后是偏师一支的王韶带领着种建中、折可行、周侗、王舜臣、高敬亭······可用之将还是相当多的。
而这些年,苏颂和沈括夜以继日的革新火器,工坊城年复一年的储备,又有五年多的役兵选兵,多达七十万新军军卒。
诸多的条件汇总起来,赵曦想不出倾全国之力对战一个西夏,还会有什么意外的。
基本确定了,在来年的春季,开始从麟府、环庆、鄜延、秦州、兰州、河湟全线对西夏推进······这个时间,青草刚刚冒头,战马营养处于失衡状态,正是西夏骑兵最虚弱的时候。
东线、南线对西夏推进的同时,在适当的时候,或者说当金山可以通过大量军伍和战车时,偏师出其不意的从沙洲向东······
这是一次倾国之力的大战,也是准备对西夏的灭国之战,酝酿了近三年,经过了无数次的讨论,整个内阁对于部署都已经相当熟悉了,包括排兵布阵,各方面军伍的将帅,都是经过多次商讨完成的。
所以,这时候,赵曦就成了最清闲的一个。朝堂是很紧张,做君王的赵曦最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