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节
第89章 掣肘
“冠玉谦虚了!明明是我等略逊一筹才对!”
“是也!冠玉贤弟为及弱冠, 比赵贤弟还要年幼一岁, 此前又四处行商, 如此还能做出此等精彩的诗篇, 实在是常人所不及啊!”
“正是, 有此一作,谁还敢抓着贤弟的出身不放,我第一个不答应!”
这话就明显是针对孔正了, 方才还不可一世的孔正闻言竟没有反驳, 反而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好了,这些先按下不表!”见李文柏的脸越来越红, 以为是被调侃得害羞,潘成哲好意地解围, “再聊下去饭菜都凉了, 诸位,别忘记今次可是状元公做东,往来居的美食,可不是日日都能吃到的啊!”
“是极是极!”
众人哄然大笑, 纷纷就势放过了“害羞”的小李文柏,将矛头转到赵钰身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该攀的关系也都攀了, 天色也完全暗了下来,毕竟都是官场上初出茅庐的菜鸟,众人的话题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转移到了放官上。
大齐科举进士、明经、明法三科,唯独进士科放官无需等待, 入冬前所有进士都必须去所辖官署报到,而无需在吏部苦苦等待哪里出现空缺。
“赵贤弟。”潘成哲问,“你有何打算?”
虽然赵钰被皇帝金口御封了“有才”的表字,但这二字实在是太囧,是以非正式场合,大家都默契地不去刺激赵钰。
“自然是去崇文馆或文渊阁熬资历,看吏部如何安排。“赵钰理所当然地回答。
“我和单兄也是。”潘成哲喝了口酒,“历年一甲进士都是如此,日后还要请贤弟多多指教了。”
赵钰笑:“潘兄言重了,权重兄呢?”
于钧闻言说:“我名次靠后,就算通过阁试去了崇文馆和文渊阁也无甚大用,倒不如争取外放来得自在。”
除了一甲前三名之外,二甲进士要进崇文馆和文渊阁做个清贵之职必须先经过阁试,合格后才有可能,至于三甲同进士,就只有外放或在六部从九品小官做起两条路可选了。
阁试倒没有人数限制,只要合格者均可在阁、馆任官,通常比一甲要低上半级,是为从八品编修。
大部分进士都会选择留在京城,官虽小,胜在清贵,又能留在政治中心,既能积攒人脉,也有可能抓住机会在圣上面前刷刷脸,三年后不管是留京还是外放都有了底气。
但也有不善交际之人觉得留在京城也没什么用,倒不如外放为官,不会束手束脚,也好做出点政绩,做好了不会比留京者升得快。
于钧显然就是其中之一,倪旭弘也打算外放,但和于钧的理由又有些不同:“我对释典文集一窍不通,会试尚可应付一二,阁试是万万通不过的,还不如去北疆,也熟悉一些。”
“免之所言甚是。”单云奎颇为赞同地点头,“如果可以,在下也想外放做一番事业,可惜...”说着,神情就有些低落下来。
见单云奎似乎是想起了些伤心事,赵钰急忙转移话题:“冠玉你师从王大人,又有顾大人在朝中照应,应该会选择留京吧?”
“不瞒诸位,家师和师兄的确希望我留在京城,彼此间也好有个照应。”李文柏回答,“可和权重兄、免之兄一样,在下能过会试已经是侥幸,阁试就更不可能了,去六部又太过束手束脚,我已经和家师表过态,希望能外放北疆,最好是去贫困一些,能够出政绩的县城。”
众人又是一番赞叹,最后发现除了一甲的三人之外,二甲进士中竟然有一大半希望外放为官的。
李文柏心知肚明,能够考上进士的大部分对政治都不会太过钝感,京城风雨欲来,这个时候与其冒着被当作炮灰的危险留在旋涡中心,还不如去外面拼上一把,等风头过去后再寻机调回京城。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如赵钰般自信的,这个十九岁的小伙子简直是满怀期待,迫不及待地想要在朝中大展拳脚。
夜半时分,众人也喝得差不多了,该醉的早已醉倒,李文柏也不免开始头昏脑涨,时间也不早,众人于是各自作别。
离放官也不过只有三五日,此后众人就将各奔东西,告别时多少有了些感伤。
赵钰拍拍李文柏的肩膀:“冠玉是去书院还是贺府?不若一道如何?”
知道赵钰这是有话对自己说,李文柏欣然答应,示意贺府的马车在后面跟着,自己和赵钰一道登上了赵府早已备好的马车中。
要说这文官家和武将家果然就是不同,连各自的马车都显得十分不一样,贺府的马车重在安全,看起来朴实无华,根本看不出是辅国大将军家的马车,但车厢车辕上机关无数,一看就是为了防止遇上刺杀用的,别说在京城,就算在战场上也能如履平地。
赵府的就文绉绉很多,上面很多华而不实的装饰,除了彰显身份外毫无作用,但文人历来就是如此,赵明宇当然不能免俗,李文柏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只要不是用的民脂民膏,人家有钱,你管人怎么用呢,何况因为赵钰的缘故,李文柏对这位素未蒙面的礼部侍郎有了先入为主的好感,自然就更不会在意了。
“冠玉。”赵钰一改在席间的笑容可掬,变得严肃起来,“冠玉所言希望外放北疆,可有决定是去哪个县?”
“这哪是我能决定的?”李文柏一头雾水,“吏部按照实际空缺决定,哪里有我一介毛头小子置喙的余地?”
赵钰愣住,随即哑然失笑:“...也是,是愚兄太急了。”
李文柏问:“赵兄,出什么事了吗?”
“的确有些古怪。”赵钰说,“席间那个老为难你的孔正孔仲直,冠玉可还记得?”
“当然记得,当初在会试考场我还帮助过他呢。”李文柏说,“这仇真是结得莫名其妙,他真是因为对商人反感才对我做如此姿态?”
“谁知道呢,这些先不说。”赵钰皱起眉头,“琼林宴时愚兄得到风声,孔仲直的去向似乎已经定下来了。”
“哦?”李文柏好奇,“是去哪里?御史台或大理寺?“
“我原本也这么想。”赵钰说,“可听说,他会外放西州交合县。“
“西州?陇右道?”李文柏不解,“交合县是中下县,他一个同进士,能去那里任县令?”
同进士外放任官,一般只能从县丞或县尉开始,若想外放一县主官,就只能去贫困的下县任从七品县长。
中下县虽然只比下县高上半级,但主官也是七品县令,按例该由七品以下官员升任,或直接外派进士,怎么会轮到孔正呢?
“应该不是县令。”赵钰的回答不仅没有解释李文柏的疑问,反倒让他更加不解了。
“不是县令,莫非是县丞或者县尉?”李文柏瞪大眼,“朝廷这也太浪费人才了吧?”
“谁知道呢,外放而已,也可能是京官。”赵钰揉揉鼻梁,“问题不在这里,关键的是,孔正的去向不是我主动问起,而是有人故意吹到愚兄耳中的,我与其人素不相识,今科进士中与孔正有关系的也就是你了。“
“这是何意...”李文柏更加茫然,“莫非我也会外放交合县?”
“或许吧,但愿不是。”赵钰正襟危坐,“但朝堂若真愿意放你去北疆,想必也会安排人制衡于你,孔正分量虽轻,但胜在与你不合,为人又固执,牵制或者有限,监视却是足够了。”
李文柏一愣,随即很快明白过来:“关中军会常驻陇右?”
他一个小小的进士,在北疆唯一的关系也就是尚在和匈奴作战的关中军,要牵制于他唯一的原因,就只能是防止文武勾结了。
“谈不上常驻,但一年半载应该不会挪动了。”赵钰解释道,“有燕王殿下坐镇,陛下也放心,此次应该是打算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打垮匈奴再说吧。”
李文柏点头表示理解,匈奴年年犯边实在是太烦,今年南边的叛乱已经平息,各地更是罕见的没太多动荡,关中军也不用四处灭火,按照雍和帝的个性,也该到放手一搏的时候了。
“冠玉。”赵钰看起来有些担心,“你身份敏感,为何非要去北疆?其余地方也有穷苦县城,要想做出政绩去哪里都可以啊?何必非要让陛下看你一眼?”
李文柏笑道:“赵兄无需担心,不过是安个钉子而已,小弟只要始终忠心体国,又何必在意?再说了,这也只是谣言,还不确定呢。倒是赵兄,京城人多眼杂,要多加小心呐。”
赵钰本也就是想提醒提醒李文柏,此时见达到了效果也不再多说,转而聊起其他的事情来。
不一会儿,马车晃晃荡荡地到了贺府门外,车夫传来一声吆喝:“少爷,李少爷,到大将军府了!”
“好嘞!”李文柏答应一声翻身下车,刚落地站稳就被撞了个满怀。
“环儿?”李文柏惊讶地扶稳扑过来的李环儿,“你怎么在大门口?”
“当然是等哥哥啊!”李环儿从兄长怀中抬起头,一双晶莹透亮的大眼睛盈满喜悦,“大哥高中进士,妹妹要第一个恭喜哥哥!”
“傻孩子,你岂不是等了一天?”李文柏又是感动又是心疼,“哥又不会跑,第几个又有什么要紧?”
“咳咳...”站在后面的赵钰终于忍不住出声打断,“冠玉,这位是...?”
“哦哦,让赵兄见笑了。”李文柏摸摸鼻子,连忙介绍,“这是家妹李环,环儿,叫赵大哥。”
李环儿眨巴着好奇的大眼睛打量着面前陌生的俊秀少年,礼貌地屈膝行礼:“赵大哥。”
“诶诶诶,好妹子快别拘礼。”赵钰想要去扶又想起男女有别赶紧收回手,憋了半天只憋出这么一句话。
不知道妹妹等了多久,李文柏儿拍了拍李环的头:“环儿先进去跟老夫人打个招呼,免得老人家担心好不好?”
“好的。”李环儿乖巧地点点头,“赵大哥,再见!”
***
再过一天就是阁试的日子,打算留在京城的赵钰等人还不能放松,正起早贪黑地准备考试,顾文也正忙着和六部主官扯皮,李文柏一下变得百无聊赖起来。
不过刚好有一件事急需解决——买房。
现在会试已经完毕,总不可能真一直寄居在贺青家里吧?何况到底文武有别,老和贺府保持如此亲密的关系,不管是对贺青还是对李文柏来说都不太好。
而且赵钰有一点说得对,边关条件太过艰苦,还时不时可能有匈奴和突厥人来犯,李环还是留在京城为好,有王行之顾文等人照顾着,想必也不会受什么委屈。
贺老夫人虽然不舍,但也知道轻重缓急,只再三强调即使搬出去了,还是得让李环儿时不时来陪陪她老人家,得到保证之后便松了口。
于是李文柏又重新忙起来,一连看了几处地方都不太满意,阁试完毕之后马上就要放官,李文柏不愿再叨扰贺府,只得求助到了王行之面前。
“你要置宅?”看着李文柏过于年轻的脸,王行之有一瞬间的恍惚,然后想起来自家这学生虽然年轻,但家财可不少,在广陵府称得上是数一数二的有钱人。
李文柏不知道老师复杂的心理活动,只当是奇怪他为何要在马上就要外放时在京城置宅,于是解释道:“家妹年幼,学生不愿她跟着四处奔波,还是留在京城比较好。”
王行之是知道李文柏家中有个年仅十二的妹妹的,闻言也十分赞同:“有为师和你师兄在,总不至于让环儿委屈了去...空置的宅院为师倒知道几处,你有什么具体要求吗?”
“也没什么太多要求。”李文柏掰着手指头,“只有环儿和阿大他们住,所以用不着太大,主要是安全问题,最好不要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再就是周围环境。”
王行之想了想:“倒是有这么个宅子,在城东,离衙门和敬元家都不太远,院子环境也还行,价钱不贵,五十两纹银便可,只是比较小,只有二进大小,你看?”
“二进足够了。”城东是京都治安最好的地方,许多官员都在那里置宅,贺府也在城东,李文柏大喜,“请问老师是何人所卖?学生想尽快去看看。”
王行之笑笑:“是为师的一个友人,年底刚好也要外放,一年半载恐怕不会再回京,便想着把宅子给变卖了,也好置点盘缠,你若感兴趣可直接前去,那里有个看家的老仆人。”
王行之的友人自然不会很年轻,这个时候外放,还一年半载回不来,到了要变卖家宅置盘缠的程度,除了遭贬斥也不做他想了。
不过看王行之的样子似乎并不感到惋惜,想必其中另有隐情,王行之不说,李文柏自然也不好问,便问清楚了宅子所在的位置,打算午后带上环儿去看看。
那宅子占地果然很好,就正对着东直街,位置比较靠里,整条巷子的邻居都是官员,算得上古代版的“高级住宅区”了。
离专管京城治安的衙门也确实很近,是九门禁军的重点巡逻地区,一般的小毛贼也没胆往里闯。
就地方来说,李文柏是很满意了,唯独只有一点——离顾文的家岂止是进,根本就只隔着一个院墙!
在宅门前碰到一身便衣的顾文时,李文柏整个人都是崩溃的:“师兄,您为何会在这里?”
顾文笑呵呵地朝李环打了个招呼,然后才看向李文柏:“听老师说你有兴趣买下这处宅院,做师兄的当然要来看看不是?”
说着抬手敲了敲古朴的木门,没过多久,沉重的木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满头花白的老人家颤颤巍巍地探出头来,看到顾文眼睛一亮:“顾大人,您怎么来了?”
顾文拉过李文柏,笑眯眯地介绍:“这是本官的师弟,他想在京城置办个宅院,我特地带他来看看。”
“原来如此,想必这就是王大人说的李老爷吧?”老人家抖着手做了个揖,然后忙不迭地敞开大门,“李老爷,我家老爷这宅子虽说小了点旧了点,但不管是风水还是景色都是极好的,要不是老爷要离开京城再也用不上,怎么说也不会舍得卖了它的...”
老仆人唠唠叨叨的半天停不下嘴,李文柏也不介意,就带着李环负手跟在老人家的后面,边走边看看四周的样貌。
这宅子说下,但在寸土寸金的顺天来说已经算得上宽敞的了,前院两侧种有两排不知道什么品种的树木,即使在深秋也枝繁叶茂,半点不见衰败之色。
整个宅院构造上也没什么特殊,正对前院的就是用来待客的正堂,正堂后有个简易的小书房,不大,但五脏俱全。
正堂左右各有一间厢房,可以用作仆人房,也可做待客之用。
从回廊进入后院,一入眼帘的便是一汪小小的池塘,池塘上莲蓬已经成熟,边上还有座精致的假山,假山下摆放着石制桌椅,是典型的江南园林做派。
“冠玉谦虚了!明明是我等略逊一筹才对!”
“是也!冠玉贤弟为及弱冠, 比赵贤弟还要年幼一岁, 此前又四处行商, 如此还能做出此等精彩的诗篇, 实在是常人所不及啊!”
“正是, 有此一作,谁还敢抓着贤弟的出身不放,我第一个不答应!”
这话就明显是针对孔正了, 方才还不可一世的孔正闻言竟没有反驳, 反而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好了,这些先按下不表!”见李文柏的脸越来越红, 以为是被调侃得害羞,潘成哲好意地解围, “再聊下去饭菜都凉了, 诸位,别忘记今次可是状元公做东,往来居的美食,可不是日日都能吃到的啊!”
“是极是极!”
众人哄然大笑, 纷纷就势放过了“害羞”的小李文柏,将矛头转到赵钰身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该攀的关系也都攀了, 天色也完全暗了下来,毕竟都是官场上初出茅庐的菜鸟,众人的话题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转移到了放官上。
大齐科举进士、明经、明法三科,唯独进士科放官无需等待, 入冬前所有进士都必须去所辖官署报到,而无需在吏部苦苦等待哪里出现空缺。
“赵贤弟。”潘成哲问,“你有何打算?”
虽然赵钰被皇帝金口御封了“有才”的表字,但这二字实在是太囧,是以非正式场合,大家都默契地不去刺激赵钰。
“自然是去崇文馆或文渊阁熬资历,看吏部如何安排。“赵钰理所当然地回答。
“我和单兄也是。”潘成哲喝了口酒,“历年一甲进士都是如此,日后还要请贤弟多多指教了。”
赵钰笑:“潘兄言重了,权重兄呢?”
于钧闻言说:“我名次靠后,就算通过阁试去了崇文馆和文渊阁也无甚大用,倒不如争取外放来得自在。”
除了一甲前三名之外,二甲进士要进崇文馆和文渊阁做个清贵之职必须先经过阁试,合格后才有可能,至于三甲同进士,就只有外放或在六部从九品小官做起两条路可选了。
阁试倒没有人数限制,只要合格者均可在阁、馆任官,通常比一甲要低上半级,是为从八品编修。
大部分进士都会选择留在京城,官虽小,胜在清贵,又能留在政治中心,既能积攒人脉,也有可能抓住机会在圣上面前刷刷脸,三年后不管是留京还是外放都有了底气。
但也有不善交际之人觉得留在京城也没什么用,倒不如外放为官,不会束手束脚,也好做出点政绩,做好了不会比留京者升得快。
于钧显然就是其中之一,倪旭弘也打算外放,但和于钧的理由又有些不同:“我对释典文集一窍不通,会试尚可应付一二,阁试是万万通不过的,还不如去北疆,也熟悉一些。”
“免之所言甚是。”单云奎颇为赞同地点头,“如果可以,在下也想外放做一番事业,可惜...”说着,神情就有些低落下来。
见单云奎似乎是想起了些伤心事,赵钰急忙转移话题:“冠玉你师从王大人,又有顾大人在朝中照应,应该会选择留京吧?”
“不瞒诸位,家师和师兄的确希望我留在京城,彼此间也好有个照应。”李文柏回答,“可和权重兄、免之兄一样,在下能过会试已经是侥幸,阁试就更不可能了,去六部又太过束手束脚,我已经和家师表过态,希望能外放北疆,最好是去贫困一些,能够出政绩的县城。”
众人又是一番赞叹,最后发现除了一甲的三人之外,二甲进士中竟然有一大半希望外放为官的。
李文柏心知肚明,能够考上进士的大部分对政治都不会太过钝感,京城风雨欲来,这个时候与其冒着被当作炮灰的危险留在旋涡中心,还不如去外面拼上一把,等风头过去后再寻机调回京城。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如赵钰般自信的,这个十九岁的小伙子简直是满怀期待,迫不及待地想要在朝中大展拳脚。
夜半时分,众人也喝得差不多了,该醉的早已醉倒,李文柏也不免开始头昏脑涨,时间也不早,众人于是各自作别。
离放官也不过只有三五日,此后众人就将各奔东西,告别时多少有了些感伤。
赵钰拍拍李文柏的肩膀:“冠玉是去书院还是贺府?不若一道如何?”
知道赵钰这是有话对自己说,李文柏欣然答应,示意贺府的马车在后面跟着,自己和赵钰一道登上了赵府早已备好的马车中。
要说这文官家和武将家果然就是不同,连各自的马车都显得十分不一样,贺府的马车重在安全,看起来朴实无华,根本看不出是辅国大将军家的马车,但车厢车辕上机关无数,一看就是为了防止遇上刺杀用的,别说在京城,就算在战场上也能如履平地。
赵府的就文绉绉很多,上面很多华而不实的装饰,除了彰显身份外毫无作用,但文人历来就是如此,赵明宇当然不能免俗,李文柏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只要不是用的民脂民膏,人家有钱,你管人怎么用呢,何况因为赵钰的缘故,李文柏对这位素未蒙面的礼部侍郎有了先入为主的好感,自然就更不会在意了。
“冠玉。”赵钰一改在席间的笑容可掬,变得严肃起来,“冠玉所言希望外放北疆,可有决定是去哪个县?”
“这哪是我能决定的?”李文柏一头雾水,“吏部按照实际空缺决定,哪里有我一介毛头小子置喙的余地?”
赵钰愣住,随即哑然失笑:“...也是,是愚兄太急了。”
李文柏问:“赵兄,出什么事了吗?”
“的确有些古怪。”赵钰说,“席间那个老为难你的孔正孔仲直,冠玉可还记得?”
“当然记得,当初在会试考场我还帮助过他呢。”李文柏说,“这仇真是结得莫名其妙,他真是因为对商人反感才对我做如此姿态?”
“谁知道呢,这些先不说。”赵钰皱起眉头,“琼林宴时愚兄得到风声,孔仲直的去向似乎已经定下来了。”
“哦?”李文柏好奇,“是去哪里?御史台或大理寺?“
“我原本也这么想。”赵钰说,“可听说,他会外放西州交合县。“
“西州?陇右道?”李文柏不解,“交合县是中下县,他一个同进士,能去那里任县令?”
同进士外放任官,一般只能从县丞或县尉开始,若想外放一县主官,就只能去贫困的下县任从七品县长。
中下县虽然只比下县高上半级,但主官也是七品县令,按例该由七品以下官员升任,或直接外派进士,怎么会轮到孔正呢?
“应该不是县令。”赵钰的回答不仅没有解释李文柏的疑问,反倒让他更加不解了。
“不是县令,莫非是县丞或者县尉?”李文柏瞪大眼,“朝廷这也太浪费人才了吧?”
“谁知道呢,外放而已,也可能是京官。”赵钰揉揉鼻梁,“问题不在这里,关键的是,孔正的去向不是我主动问起,而是有人故意吹到愚兄耳中的,我与其人素不相识,今科进士中与孔正有关系的也就是你了。“
“这是何意...”李文柏更加茫然,“莫非我也会外放交合县?”
“或许吧,但愿不是。”赵钰正襟危坐,“但朝堂若真愿意放你去北疆,想必也会安排人制衡于你,孔正分量虽轻,但胜在与你不合,为人又固执,牵制或者有限,监视却是足够了。”
李文柏一愣,随即很快明白过来:“关中军会常驻陇右?”
他一个小小的进士,在北疆唯一的关系也就是尚在和匈奴作战的关中军,要牵制于他唯一的原因,就只能是防止文武勾结了。
“谈不上常驻,但一年半载应该不会挪动了。”赵钰解释道,“有燕王殿下坐镇,陛下也放心,此次应该是打算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打垮匈奴再说吧。”
李文柏点头表示理解,匈奴年年犯边实在是太烦,今年南边的叛乱已经平息,各地更是罕见的没太多动荡,关中军也不用四处灭火,按照雍和帝的个性,也该到放手一搏的时候了。
“冠玉。”赵钰看起来有些担心,“你身份敏感,为何非要去北疆?其余地方也有穷苦县城,要想做出政绩去哪里都可以啊?何必非要让陛下看你一眼?”
李文柏笑道:“赵兄无需担心,不过是安个钉子而已,小弟只要始终忠心体国,又何必在意?再说了,这也只是谣言,还不确定呢。倒是赵兄,京城人多眼杂,要多加小心呐。”
赵钰本也就是想提醒提醒李文柏,此时见达到了效果也不再多说,转而聊起其他的事情来。
不一会儿,马车晃晃荡荡地到了贺府门外,车夫传来一声吆喝:“少爷,李少爷,到大将军府了!”
“好嘞!”李文柏答应一声翻身下车,刚落地站稳就被撞了个满怀。
“环儿?”李文柏惊讶地扶稳扑过来的李环儿,“你怎么在大门口?”
“当然是等哥哥啊!”李环儿从兄长怀中抬起头,一双晶莹透亮的大眼睛盈满喜悦,“大哥高中进士,妹妹要第一个恭喜哥哥!”
“傻孩子,你岂不是等了一天?”李文柏又是感动又是心疼,“哥又不会跑,第几个又有什么要紧?”
“咳咳...”站在后面的赵钰终于忍不住出声打断,“冠玉,这位是...?”
“哦哦,让赵兄见笑了。”李文柏摸摸鼻子,连忙介绍,“这是家妹李环,环儿,叫赵大哥。”
李环儿眨巴着好奇的大眼睛打量着面前陌生的俊秀少年,礼貌地屈膝行礼:“赵大哥。”
“诶诶诶,好妹子快别拘礼。”赵钰想要去扶又想起男女有别赶紧收回手,憋了半天只憋出这么一句话。
不知道妹妹等了多久,李文柏儿拍了拍李环的头:“环儿先进去跟老夫人打个招呼,免得老人家担心好不好?”
“好的。”李环儿乖巧地点点头,“赵大哥,再见!”
***
再过一天就是阁试的日子,打算留在京城的赵钰等人还不能放松,正起早贪黑地准备考试,顾文也正忙着和六部主官扯皮,李文柏一下变得百无聊赖起来。
不过刚好有一件事急需解决——买房。
现在会试已经完毕,总不可能真一直寄居在贺青家里吧?何况到底文武有别,老和贺府保持如此亲密的关系,不管是对贺青还是对李文柏来说都不太好。
而且赵钰有一点说得对,边关条件太过艰苦,还时不时可能有匈奴和突厥人来犯,李环还是留在京城为好,有王行之顾文等人照顾着,想必也不会受什么委屈。
贺老夫人虽然不舍,但也知道轻重缓急,只再三强调即使搬出去了,还是得让李环儿时不时来陪陪她老人家,得到保证之后便松了口。
于是李文柏又重新忙起来,一连看了几处地方都不太满意,阁试完毕之后马上就要放官,李文柏不愿再叨扰贺府,只得求助到了王行之面前。
“你要置宅?”看着李文柏过于年轻的脸,王行之有一瞬间的恍惚,然后想起来自家这学生虽然年轻,但家财可不少,在广陵府称得上是数一数二的有钱人。
李文柏不知道老师复杂的心理活动,只当是奇怪他为何要在马上就要外放时在京城置宅,于是解释道:“家妹年幼,学生不愿她跟着四处奔波,还是留在京城比较好。”
王行之是知道李文柏家中有个年仅十二的妹妹的,闻言也十分赞同:“有为师和你师兄在,总不至于让环儿委屈了去...空置的宅院为师倒知道几处,你有什么具体要求吗?”
“也没什么太多要求。”李文柏掰着手指头,“只有环儿和阿大他们住,所以用不着太大,主要是安全问题,最好不要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再就是周围环境。”
王行之想了想:“倒是有这么个宅子,在城东,离衙门和敬元家都不太远,院子环境也还行,价钱不贵,五十两纹银便可,只是比较小,只有二进大小,你看?”
“二进足够了。”城东是京都治安最好的地方,许多官员都在那里置宅,贺府也在城东,李文柏大喜,“请问老师是何人所卖?学生想尽快去看看。”
王行之笑笑:“是为师的一个友人,年底刚好也要外放,一年半载恐怕不会再回京,便想着把宅子给变卖了,也好置点盘缠,你若感兴趣可直接前去,那里有个看家的老仆人。”
王行之的友人自然不会很年轻,这个时候外放,还一年半载回不来,到了要变卖家宅置盘缠的程度,除了遭贬斥也不做他想了。
不过看王行之的样子似乎并不感到惋惜,想必其中另有隐情,王行之不说,李文柏自然也不好问,便问清楚了宅子所在的位置,打算午后带上环儿去看看。
那宅子占地果然很好,就正对着东直街,位置比较靠里,整条巷子的邻居都是官员,算得上古代版的“高级住宅区”了。
离专管京城治安的衙门也确实很近,是九门禁军的重点巡逻地区,一般的小毛贼也没胆往里闯。
就地方来说,李文柏是很满意了,唯独只有一点——离顾文的家岂止是进,根本就只隔着一个院墙!
在宅门前碰到一身便衣的顾文时,李文柏整个人都是崩溃的:“师兄,您为何会在这里?”
顾文笑呵呵地朝李环打了个招呼,然后才看向李文柏:“听老师说你有兴趣买下这处宅院,做师兄的当然要来看看不是?”
说着抬手敲了敲古朴的木门,没过多久,沉重的木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满头花白的老人家颤颤巍巍地探出头来,看到顾文眼睛一亮:“顾大人,您怎么来了?”
顾文拉过李文柏,笑眯眯地介绍:“这是本官的师弟,他想在京城置办个宅院,我特地带他来看看。”
“原来如此,想必这就是王大人说的李老爷吧?”老人家抖着手做了个揖,然后忙不迭地敞开大门,“李老爷,我家老爷这宅子虽说小了点旧了点,但不管是风水还是景色都是极好的,要不是老爷要离开京城再也用不上,怎么说也不会舍得卖了它的...”
老仆人唠唠叨叨的半天停不下嘴,李文柏也不介意,就带着李环负手跟在老人家的后面,边走边看看四周的样貌。
这宅子说下,但在寸土寸金的顺天来说已经算得上宽敞的了,前院两侧种有两排不知道什么品种的树木,即使在深秋也枝繁叶茂,半点不见衰败之色。
整个宅院构造上也没什么特殊,正对前院的就是用来待客的正堂,正堂后有个简易的小书房,不大,但五脏俱全。
正堂左右各有一间厢房,可以用作仆人房,也可做待客之用。
从回廊进入后院,一入眼帘的便是一汪小小的池塘,池塘上莲蓬已经成熟,边上还有座精致的假山,假山下摆放着石制桌椅,是典型的江南园林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