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开端(二)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月球。
  正面的广寒宫市。
  乙15区,一座庞大的建筑物,正静静地竖立在这里,在这寂静的亚真空月球地表之上。
  该建筑物,仿佛一门冲天炮一般。
  实际上,它就是一门冲天炮,中间的管道中,缠绕着一层层超导线圈,地下则掩埋了供电设施。
  这是一台质量投射器,又称为电磁弹射器。
  科学院和工程院、燧人系联合打造了这台实验性质的质量投射器,该质量投射器的代号是“月桂1号”。
  在两个月之前,月球第一座实验性的核聚变发电站,也终于完成了建设,随即展开了发电测试。
  现在月桂1号用的电力,就是那个核电站供应的,在没有核电站之前,月桂1号的测试工作,进行得很不顺利。
  毕竟月球专区的总发电量有限,又要优先给工业区和生活区,而月桂1号这种电老虎,一次实验用电量,就足够其他科研项目用几个月。
  因此月桂1号项目的测试工作,从去年七月份建成后,一共才测试13次。
  直到月球的实验型核聚变发电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后,月桂1号的用电问题,才获得极大的缓解。
  不过这个实验核聚变发电站,估计也支撑不了太久,毕竟功率才5000兆瓦左右,也就12艘福特号航母的总功率。
  现在月桂1号的最大耗电量,达到了6万兆瓦,这是指瞬间用电量,因为质量投射器的用电规律,是短时间内爆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员们不得不准备各种储能技术,现在是采用混合式,即超级电容、飞轮、直接发电混合。
  至于电池之类,虽然储电可以靠堆量,但是放电却没有办法,一次性将几万兆瓦的电能释放出去。
  这也是当前质量投射器面临的难题之一。
  月桂1号最大的投射质量,大概在20~30吨左右,脱轨初速可以达到2.4公里每秒。
  但是这个级别,只能算中型质量投射器,大型的质量投射器,要达到一次性投射上千吨的级别,才可以达到初步的实用性标准。
  现在只能投射一些运输舱,给蟾宫空间站补给物资,至于提升飞船之类,就不用想了。
  如果将来要通过月球的质量投射器,向火星发射宇宙飞船,一次性投射质量达不到上千吨,脱轨初速没有8~9公里每秒,实用性不大。
  联邦要开拓火星,可不是发射无人飞船、探测器,因为这些工作,这几年联邦已经做了很多。
  现在火星的近地轨道上,联邦一共布置了17枚各类人造卫星、1个小型无人空间站(三个舱),登陆火星地表的探测器,一共有29台。
  该研究的数据,已经研究得七七八八了,接下来的工作,必须派遣宇航员过去,才可以继续展开。
  无人的航天器,在火星上最大的缺点,就是通信延迟太长,哪怕是火星大冲期间,火星与蓝星之间的单向通信,都存在至少三分钟的通信延迟。
  如果是火星距离蓝星最遥远的时候,那通信延迟会达到25分钟以上。
  如此巨大的通信延迟,根本不是当前的技术可以解决的,毕竟光速的上限,就决定了光波电磁波的通信速度,这是物理规则。
  要么派宇航员过去火星驻守,要么点出所谓的“量子通信”。
  可惜量子通信技术上,人类确实成功实现了量子缠绕,但是量子本身无法储存信息的致命缺陷,哪怕是黄修远也束手无策。
  很多研究量子通信的研究员,向联邦科学部的汇报,就是50年内不太可能实现量子通信。
  除非当前的量子物理,获得突破性进展,有人破解了量子纠缠不携带信息的致命缺点,那量子通信才有可能。
  现在还是脚踏实地一点,乖乖的派宇航员过去火星驻守,还比较现实一点。
  毕竟随着内压服的研发成功,宇航员在外太空的安全生活期限,从之前的6~10个月,提升到24~36个月。
  如果不计成本,建造大型旋转型太空城,利用离心力模拟蓝星重力,再加上内压服的辅助,那人类在外太空的安全生活期限,可能会获得进一步的突破。
  而按照当前的航天技术,前往火星时,如果找到合适的窗口期,最快可以80天左右,才蓝星飞到火星,就是回来的时候麻烦一些,可能需要120~150天。
  这样算下来,宇航员在火星的工作期限,大概在10~160天左右,这是一个相对可操作的区间。
  如果大型质量投射器投入使用,那在合适的窗口期,前往火星的飞行时间,可以再次压缩到25~35天左右。
  只是质量投射器这东西,联邦遇到的难题,就是瞬间放电的难题,其他问题完全就是工程问题,没有太多技术难度。
  而月球上的核聚变发电站,其实技术也不太成熟,主要是蒸汽轮机不能使用水蒸气,要改用熔盐蒸汽轮机,另外就是多重废热回收,也非常的复杂。
  机械这种东西,系统一复杂起来,就会变得很容易出问题,反倒是傻大黑粗的毛熊风机械,比较耐操一些。
  但是在月球这个特殊环境中,不采用多重废热回收系统,那核聚变产生的废热,就会不断累积在发电站内部,很快就会出现过热爆炸、零件熔化之类的问题。
  那台实验型的核聚变发电站,运行了两个多月,期间就大修了三次,小调整小问题,几乎是每天都有。
  近一个星期才好一点。
  这也是月球质量投射研究所,决定做几次投射实验的原因。
  一个26吨的太空舱,被塞入导轨的起点,这个太空舱是专门改造出来的,就是用于质量投射器的。
  太空舱舱体上,安置了磁悬浮板面,一旦质量投射器启动,太空舱就会悬浮在导轨中间,减少直接接触产生的摩擦力。
  26吨的太空舱,本身重量是8.7吨左右,燃料3吨左右,有效载荷是14.3吨左右。
  这就是质量投射器的优势,飞船载荷比比较高,因为飞船的起步动力,是质量投射器提供的,相当于飞船节约了芯一级的燃料。
  要不是蓝星的大气层太过于稠密,质量投射器也可以用在蓝星上,就是因为大气层的存在,蓝星当前并不合适建设质量投射器。
  如果要建设,可能要拉一条真空管道,从地面延伸到对流层上层,才勉强可以使用。
  那样还不如直接建设太空电梯,凭借联邦现在掌握的纳米技术,拉一条线缆到外太空,然后建设一个大型太空城市,还是勉勉强强可以做到的,就是工程量有点大。
  反正现在质量投射器、太空电梯、传统运载火箭、航天飞机之类的方案,联邦科学界也是争论不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