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宇文钧:“……”
  季长川返京之后,局势便起了些微妙的变化。都知晓项桓是他的学生,为徒弟请命无可厚非,大将军左右逢源,人脉颇好,他若上书鲜少有好事者反驳的。
  可让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回武安侯居然也站出来替项桓辨了两句,风向隐约的开始偏转,连以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文官们都有些摸不清形势。
  但已结案十日之久,如今翻案是不可能了,倘使真翻出个什么来,只怕陛下的脸面也挂不住,于是这件事就那么不上不下的吊着。
  一直拖到五月底的夏至,谕旨才艰难的批了下来。
  项桓已经在长安城的监牢中住了一个多月,那些旧恩仇起初会接二连三的找上门,或打或骂乐此不疲地一番嘲讽,但到后来,连这些人也渐渐少了,门庭冷落。
  他很久没说过话,也没人来同他说话,漫长的白天黑夜只是枯坐着,偶尔甚至连狱卒也会忘记这间牢房的存在,而少送一日的饭食。
  日子前所未有的空闲,大把的时间让他能静下心去回思考一些从前没想过的事。
  项桓有时候会漫无目的地琢磨,北疆离京城有多远?他爹现在会走到哪里?小圆怎么样了,她的情况是好还是坏?
  而这段时日,余飞有来过,宇文钧有来过,却独独没见到宛遥。
  他曾仔细留意每一个途径牢门外的脚步声,却从未听到那种轻柔细碎的步子。
  她应该不会来了。
  项桓摊开手,看着自己布满血污的掌心,然后又合拢,在心里想:
  我拒了她的婚事,她不会再来了。
  他贴墙倚靠,仰头去望高处的那扇小窗子,就那么一眨不眨地瞧了许久,忽然觉得这样挺好的。
  她不跟着自己也挺好的。
  毕竟他这种人,换成是谁都受不了。
  以宛氏夫妇的喜好,大概会给她找一个性格温良的丈夫,一个门当户对的亲事,两个人再相敬如宾,和和气气的过一辈子。也不会红脸,也不会吵架,不会伤心不会哭。
  项桓将手中的几缕干草用力握了握,就着冰冷的石墙闭目睡了过去。
  而许多时候宛遥就在离牢门数丈之远的地方静静的望着,继而回身将酒菜交给看守的狱卒,一句话没说地离开。
  她来过四五次,但一次都没有走近。
  这回前来传信的貌似是季长川身边的一名亲卫,隔着牢门远远的唤他。
  “将军替你求情了,念在你也曾对大魏有功,陛下已同意大赦,罪减一等改为流放南疆。”
  亲卫或许看他不太顺眼,大概几时也曾被揍过,语气颇为生硬。
  “将军说,项圆圆他帮你养着了,让你不必担心。此次南行还望你返躬内省,退思补过,将来如有机会,再戴罪立功吧。”
  见他要走,项桓忽问道:“……将军呢?”
  对方凉凉地瞥了一眼,“将军他不想见你。”
  第54章
  项桓听完靠在石墙上僵了一僵, 良久却也只是沉默地望着虚里出神。
  看他大概是没什么话要说了,那亲卫才不耐烦地收回视线, 快步走出阴湿发霉的过道。
  而在牢狱的尽头, 正站着一个清瘦纤细的姑娘。
  宛遥隔着数重铁栏,静静地注视前方憔悴萧索的少年, 她看见他别过了脸,又垂首, 眉眼里似乎带了些惘然若失, 像是一头被狼群遗弃的狼,在茫茫的旷野间找不到方向。
  她一言不发地望了一阵, 然后慢悠悠地离开了长安城的深牢大狱。
  由于季长川的努力, 项桓这条命总算勉强得以保住, 但实际上他的情况并不好, 长久以来的积聚的伤没能得到医治,连站起身都十分的困难。而偏偏又固执地不去开口叫大夫,只任凭创口肿疡化脓, 反反复复的发烧。
  回到家,宛遥借一盏烛光昏黄的灯枯坐了一整宿。
  她的左手边是一大摞翻得有些发毛的医书,右手边的案几上摆满了才晒好的药草,这间小院自己住了十几年, 一桌一椅, 一草一木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夜里路过爹娘的房门时,依稀听到他们在其中浅浅交谈。
  说着要怎样怎样开导她,最好去个景致优美, 能够避世的地方小住几日……
  宛遥在灯下颤了颤眼睑,她铺开了一张空白的笺纸,继而抬眸从雕梅纹的笔筒里取下一支紫毫。
  *
  初一这一天,天还未亮,押解的官差便来牢中提人了。
  由于项桓的腿伤得厉害,几乎没办法长途步行,差役只好放弃了木枷,改用牢车押送。
  暗无天日的待了两个月,狱卒打开四肢的铁镣铐时,他的手脚早已因为挣扎破得不成样子,铁铐上血迹斑斑。
  饶是如此,项桓仍然不让人搀扶,他咬牙绷紧唇角,面无表情地一步步,跌跌撞撞行至深牢之外。
  晨曦初绽的天幕下,长街上一个人也没有。
  他面对着空空荡荡的四周,视线漫无目的地扫了扫左右,继而仰起头,吃力地喘气呼吸。
  “刚卯时呢,坊门都没开,不会有人来送你的。”
  “走吧。”差役催他上车,看了一眼天色,“山路崎岖,最快也要两个月才赶能到姚州,别耽搁了。”
  正想上前搭把手,项桓却冷漠的避开了他,“砰”地一声,坐在了牢车的最里端,很疲惫一般,有气无力地靠在那里。
  鲜少见到脾气这样倔的人,差役好心被当路肝肺,只抿了抿唇,扬鞭驱马,让车子动起来。
  长安繁华的街道在视线中缓缓地往后退。
  又是一日晨钟敲响的清晨,阳光从竹帘的缝隙照进屋内,桌上的蜡烛早就燃尽。
  宛遥看着眼前打包好的行李,终于推门出去。
  宛延今天不参朝,夫妇俩尚在酣眠,她一路走到角门外的小巷中,然后停住脚,郑重地转过身,朝二老所住的方向,两手交叠,深深地拜了下去。
  对不起。
  宛遥迎着日光,走出深巷,走出坊间,走上人来人往的大街。
  我所做之事,可能有违孝道,也许遭人耻笑。
  但我不愿,等将来回想起时再去后悔惋惜。
  人这一辈子,不能只活个非黑即白。
  纵然项桓有一身的缺点,纵然他声名狼藉,遗臭万年,可他仍是,曾经为我刀山火海的人。
  ——“我敢把自己的命给你,你敢把你的命交给我吗?”
  ——“看你刚刚吓成那个样子,我要是不进来,待会儿你又哭了怎么办?”
  ——“你们,再上前一步试试。我不保证我枪不会见血!”
  收拾得整齐的书桌上,镇纸下的字迹娟秀清丽。
  她神情平静而坚定,在末尾处这样写道:
  总有些人情债,是要还的。
  远山长青,旭日明媚如玉。
  树荫斑驳的官道笔直地横在两山之间,囚车摇摇晃晃地行于其中,马蹄声不紧不慢地回荡在耳畔。
  有很长一段时间,项桓都觉得周遭的一切像是静止的,来来去去皆是同样的景色。
  他的一条腿曲着,另一条只能平伸,胳膊就搭在未受伤的那条腿上,眸色空虚地盯着视线里亘古不变的草木村庄。
  天高地迥,而前路漫漫,身侧连个过客也没有。不知从何时开始,绵延的山道上就多出来一抹人影。
  他起先不为所动地瞧着,到后来那人的身形渐渐清晰,而少年原本淡漠的双目也随之斗然睁大。
  满眼山花锦绣成堆,草木遮天蔽日,女孩儿就站在初夏的这片勃勃生机中,眉目安和望着他。
  项桓几乎是扑到木栏上去的,随行押送的官差接触他那么久了,还是头一回看到这张冷硬的脸上露出如此生动的表情。
  他隔着牢门,不顾一切地冲她吼道:“谁让你跟来的!”
  伤痕累累的五指上,才长出的指甲深陷入木槛之中,刮下一道一道的痕迹。
  “滚,我不用你管!”
  他发了狠似的,紧扣牢门,“我说了不用你管!”
  “你走啊!”
  手背的青筋虬结凸起,他的胳膊在抖,嘴唇也在抖,可是无论他怎么喊,宛遥都没有出声,只那样平静地与之对视。
  她眸子太清澈了,一汪泉水似的碧波荡漾,映着星光。
  到最后,项桓也木然地跌坐回原地,在摇晃的囚车里同少女无言的相对,他拳头已经握出了血却不自知,心口仿佛被一把极锋利的刀子划开,血流如注。
  马车行过平坦的大道,行过泥泞的山路,行过独木小桥。
  由北到南,从春入夏。
  沿途有无数飞鸟划过蔚蓝如海的天空,春花开了又谢,夏虫烦躁不安的咆哮。
  他看着宛遥跟在不远处,真的就这么沉默地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足下的一双鞋子被磨得满是破口,一身风尘仆仆。
  正午她会坐在离这边十丈远的地方,低头吃自己带的干粮,夜晚则枕着包袱露天席地的睡觉。
  两个差役偶尔得闲了便去和她拉点家常,将路上买的特产分一些给她。
  然而自始至终宛遥也不曾开口与他说一句话。
  夏季的雨来势凶猛,又毫无征兆。差役将囚车赶到树荫下,两手遮着脑袋,上近处的长亭内避雨,宛遥撑开伞,背对他缄默地站于花枝旁。
  瓢泼大雨在茂盛的树叶间依旧连成线的砸在脸上,项桓每每眨眼,水就顺着睫毛一直滑进唇中,他睁不开双目,于是垂首半闭着。
  而就在暴雨倾泻之际,脚边忽然有一道阴影投下,项桓茫然地一抬眸,便触及到对方清秀的眉眼。
  宛遥站在囚车外,垫脚将青花油布伞在他头顶撑开。
  发丝上的雨水一缕接着一缕的顺流而下。
  项桓讷讷地注视着牢门外的人,长久没有眨眼,眸子无缘故的酸涩难当,他觉得似乎有什么温热的东西伴随铺天盖地的雨一起蒙住了视线。
  这是他此生唯一一次涌出的一种想要流泪的情绪。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