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胤祚揉了揉被震得嗡嗡发麻的耳朵:“你冷静点。秦始皇还下令焚书坑儒呢,可骊山皇陵的陪葬里诸子百家的书都有。禁令针对的是治下之民,咱们怎么能一样?你接着往下看,保管有意思。”
  “再说了,这是从额娘屋里找到的。你想想,若不是皇阿玛给的,额娘一个妇道人家,哪里去寻这些东西?”
  胤禛被他带得也对额娘有种盲目的信任。额娘收着的东西,必定有它的优点。胤禛想着又翻开了那本《西游》,虽然文字粗鄙直白,没什么美感,但是胜在故事新鲜。主人公竟是一只猴子?一只猴子竟敢打上南天门,挑战满天神佛?
  胤禛渐渐自主看住了,翻页的速度越来越快,看到猴王被压在五指山下那一段,不由跟着万分唏嘘。
  胤祚冲他挑眉笑道:“怎么样?我说得没错吧?”
  胤禛合上书,义正言辞:“这也不是你大晚上不睡觉的理由,这本书我替你保管了。”
  胤祚当即苦了脸,不等他跟哥哥理论,假山另一侧突然传来稀稀疏疏的讲话声,似乎是个男人的声音。能在御花园行走的男子非亲即贵,头一次做亏心事的兄弟俩顿时慌了神,胤禛把那本书拢了在袖子里,却仍提心吊胆,像拢了只老虎在怀里。
  “诶,我记得那儿有个洞!”胤祚突然指指假山上的一个椭圆形形孔洞。那块假山石斜斜地伸到池子里去,顶端尽头有个半人高的凹处,三面环绕石壁,朝向令一个方向开口,除非爬上去细看,否则绝对看不出来。
  胤禛嘴角抽搐了两下,假山池子临水潮湿,那洞里不知有多少不干净的东西呢。然而胤祚已经抢先爬了上去,他往下面一张望,明显愣了一下,拼命向胤禛招手。
  胤禛顾不得其他,三两下爬了上去,却什么也没看见,正要张嘴质问。胤祚却粗暴地捂了他的嘴,头摇得像波浪鼓,拼命做出噤声的手势。
  兄弟俩身躯紧紧相贴,缩在这半人高的孔洞内,听到底下传来脚步声。应该是两个人一前一后地进了他们刚刚躲着看书的地方。一个娇媚的声音捏着嗓子哼了一声:“爷......”
  底下传来窸窸窣窣的宽衣推搡的声音。
  胤禛瞳孔骤然放大,指甲深深陷进肉里,他用唇形问弟弟:“是谁?”
  在宫里能被叫一声爷,不带任何限定词的,只能是他们的兄弟。
  胤祚脸色惨白,几乎站立不稳,全靠石壁支撑着全身的重量。他先茫然地摇摇头,脸上浮现出犹疑不定的神色,最后哆嗦着比出两个手指。
  胤禛也脚下一软。兄弟俩不由自主地贴得更紧,拼命往孔洞内侧缩去,不敢发出一点儿声音。胤祚咬着嘴唇把头抵在哥哥肩膀上,胤禛反手回抱住他,眼睛死死地盯着洞口,眨也不敢眨。
  不知过了多久,下头喘息声终于归于平静。有重物落地的声音,起先那个娇媚声音欣喜地说:“奴才谢太子爷的赏。”
  “走吧,管好你的嘴。”
  真的是二哥!胤禛心里茫然一片,生出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冷汗打湿了后背的衣裳。
  底下两人好像走远了,胤禛小心翼翼探出头去一望,果然看见一片杏黄的衣角消失在假山拐角处。
  “快走!”胤禛回头招呼弟弟。两人顾不上害怕,飞快地从洞里钻出来,逃离这个可怕地方的冲动给虚软的腿脚注入无限的力量。
  胤祚先轻手轻脚地落了地。
  胤禛急着从假山上下来,伸手去够那低一点的一块山石,他紧张之下却忘了还有一本《西游》藏在袖中。此刻胳膊下伸,袖子一甩,那本书就飞了出去。书卷从一人多高的地方落入水中,“啪”的一声,水花四溅。
  第65章
  “快走, 别管那书了!”
  那么大的水花,太子只要不是聋的都能听到。反正已经惊动了人, 胤禛索性不再掩饰, 拖着弟弟在小径里狂奔。兄弟俩绕过七弯八拐的假山群, 贴着墙根从另一个方向出了御花园,溜进了西一长街, 过了永寿宫的大门,才停下来大口喘气。
  胤祚用手撑着膝盖, 惊魂未定:“他疯了吗?何不带去毓庆宫?”
  胤禛靠在墙上气喘吁吁:“毓庆宫的总管太监是皇阿玛的人。”太子还未成家,身边的人都是康熙千挑万选的心腹奴才,平日里要东要西倒是方便,可要做点坏事的时候就束手束脚了。
  胤祚仍是不解:“可是一个宫女而已, 皇阿玛岂有不给的?何苦要装扮成小太监带到外头来?”
  胤禛不由愣住, 呆呆地重复:“装扮成小太监?等等,你看到的究竟是宫女还是太监?”
  “我起先以为是个太监,但是......”胤祚抓抓脑袋。他对夫妻之事的了解, 主要是来自于大阿哥成亲的时候,听恭亲王常宁、简亲王雅布讲荤段子,闹洞房,听墙角。这些近亲王爷们就是再不正经, 在小侄儿面前,嘴上还是有把门儿的, 那些最俗、最荤的话还没说出来叫他知道。
  胤祚当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另一种玩法。他理所当然地说:“可是都......肯定是个宫女假扮的啊。”
  胤禛却隐隐听说太子对自己的伴读、索额图的儿子格尔芬十分信任,经常留他宿在毓庆宫, 秉烛夜谈。还有皇太子往往大手笔打赏内务府送东西的清俊小太监,往毓庆宫送东西的差事能叫人抢破头。
  胤禛不由脸色更白了几分,突然扶着墙呕吐起来,半晌才说:“别说了,怪恶心的。”
  胤祚站在后头狗腿地替他捶捶背,突然急道:“对了,那书怎么办?”
  “放心吧,那书一无字迹,二无勾画。又是用最普通的纸张墨水印刷的,一进水字迹晕染,保管无从辨认。”胤禛擦擦嘴,冷笑道,“再说了,咱们又没做错什么。他做了亏心事还敢到皇阿玛那里告状吗?”
  “当然,待会太子可能......”
  兄弟俩边走边低声商量对策,准备穿过坤宁宫,往上书房方向去。结果在坤宁门附近被人叫住了:“四阿哥——”
  胤禛蓦地回头,却见刚生了十三阿哥的章佳贵人正扶着宫女的手从二人小轿上下来。胤禛脸色一沉,下意识地捏了弟弟的手,兄弟俩对视一眼,警惕地看着慢慢过来的章佳贵人。
  永和宫和阿哥所都在紫禁城的东边,他们俩出现在西六宫本来就不好解释,如果被章佳贵人宣扬出去,只怕又要多生事端。
  章佳氏也看出了两人身上无形的冷漠,她犹豫了一下,轻声说:“四阿哥,您的衣裳划破了,您没有察觉吗?”
  胤禛愣了一下,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果然见自己衣裳左侧下摆有条几寸长的口子。他不由红了脸,拱手道:“儿子失仪,叫章额娘见笑了。”
  胤祚不由在心里暗叫糟糕。马上就是上课的时辰,四哥如果穿着这样的衣裳去学里,岂不叫人生疑?可今儿要骑马,阿哥们都是一样的装束,四哥却换了不同的衣裳,太子见了不一样疑心吗?
  章佳氏看出了他们的为难,她只当兄弟俩在外头淘气,怕大人知道受罚而已。她儿子没有养在身边,越看这两兄弟越喜欢。念及德妃的恩情,章佳氏定了定神,斟酌着开口:“我就住在永寿宫后殿,如果四阿哥不嫌弃,不如到我那里,让宫女替你略做缝补?”
  还能这样?章佳贵人素来与太子没什么来往,温僖贵妃与额娘关系不错。胤禛想了想,还是迟疑着点点头。
  事实证明他们多虑了,御花园可能出现的人太多了,比起数量稀少的皇子,当值的宫女太监出现的几率可大多了。太子暂时还没怀疑到自己的兄弟身上来。
  此刻毓庆宫,面对那本墨迹淋漓的书,太子的奶公凌普已经在旁边骂了半个时辰的功夫了。那书页上的字已经全毁了,纸张是最寻常的,从前门大街卖画的小摊上到内务府账房里的稿纸,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纸。借着打扫的名义翻遍了整个御花园,也没找到别的痕迹。
  帮不上太子爷一点儿忙,凌普怎能不着急?
  皇太子却不置可否,在初刻的慌乱之后,他已经平静了下来。他这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点儿特殊的消遣,就算真的捅到皇阿玛跟前,也不过是皱皱眉头就过了的事。康熙是政治动物,如果有人想通过一点儿无凭无据的风月传闻,来打击储君的地位,简直是找死。
  太子的心思早已不在那个听墙角的小贼身上了。他考虑的是,自己是正宫嫡子,皇阿玛祭告天地祖宗册封的太子。宠爱、权利、地位一样不缺,怎么还时不时有这种恶心的人出来捋一下虎须呢?
  说到底还是威信的问题,大哥这些年明着屡屡冒犯,温僖贵妃就暗里下绊子,他都没认真计较。可如今底下的弟弟们一天天长大,得皇阿玛喜欢的人不少。他若再不立威,等他们一个个羽毛丰满,就晚了。
  太子终于下定决心,找不到敌人,他就以雷霆之力打击所有潜在敌人就好了。
  “帮孤传封信到叔舅公府里。”
  “奴婢给娘娘请安。”胤禛的奶娘谢嬷嬷晌午的时候接到德妃的传召,惴惴不安地来了永和宫。
  宫里人人都羡慕她们这些奶大了皇子的嬷嬷,日后就如同老封君一般的了。
  可自家事自家知。四阿哥不同于旁人,他自小就是个主意大的,又是做事滴水不漏的性格。自从那年出了谨儿的事,身边伺候的人,全部由他一手打理。小小年纪,愣是把自己身边管得铁桶一般,针插不进。奶嬷嬷们虽然尊荣,却手中没权。
  况且德妃又是个极厉害的。大阿哥对惠妃、三阿哥对荣妃,虽然也孝顺,但是心里未必瞧得起身为妇人的额娘;遇事往往跟幕僚伴读或是外祖家的舅舅们商量,对着宫里反而常常隐瞒不报,阳奉阴违。而德主子的话在四爷、六爷那里,只怕比皇上还管用些。
  她若是不高兴了,就是把自己打出去,四阿哥也未必会说什么。谢嬷嬷心里难免惴惴,请安的时候结结实实地行了个大礼。
  绣瑜却明显心情不错,满面春风地笑道:“嬷嬷多礼了,快扶起来,赐座。”
  谢嬷嬷战战兢兢在绣墩上坐了。却见夏香领进来一排穿着水绿宫装的小宫女,都不过十一二岁大。
  谢嬷嬷心里隐约有了猜测,果然就听绣瑜说:“本宫这里想添一两个新人伺候着,嬷嬷帮着瞧瞧。”
  绣瑜被那天康熙的话提醒了,在古人的眼里,胤禛已经不小了。她这里先准备着,拖几年再给也说得过去;她如果不准备,康熙指不定哪天头脑一热就给儿子塞几个宫女什么的。
  胤禛在她眼里还跟小孩似的,要说儿子喜欢吃什么玩什么,她了解得很;可要说儿子喜欢什么样的女人,绣瑜就一头雾水了,干脆拉着奶娘一起参详。
  谢嬷嬷顿时觉得脸面有光,激动得大声说:“奴婢遵旨。”两人一起挑挑拣拣,择了四个女孩放在永和宫观察着。
  谢嬷嬷支支吾吾:“娘娘,会不会多了些?四阿哥毕竟还小......”
  “四个很多吗?”绣瑜笑着摇头,“你瞧着吧,四个他能看上一个我就谢天谢地了。”
  谢嬷嬷还想再说,可内务府的人已经候在门外,给绣瑜送十二月十七日孝诚仁皇后阴寿祭祀的贡品单子来了。
  绣瑜只看了一眼,就在心里暗暗吃惊,问:“这是皇上的意思吗?”
  管事太监回道:“算是吧,太子最近常常梦到先后,皇上就说趁机做场大法事。”
  梦到先后?绣瑜顿觉不详,元后就像太子手里最强的底牌,这张牌都掀出来了,绝不是为了一个小小的祭礼,只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然而绣瑜没有想到的事,这场风暴竟然爆发得这样快,而且叫人无所察觉。起因居然在两个小小的汉臣身上。
  于成龙和靳辅都是康熙朝有名的贤臣、能臣,两人都以治水起家,按说应该是同气连枝才对。可事实是,同行是冤家,两人的治河理念刚好背道而驰。靳辅主张筑堤束水,于成龙却主张疏浚海口。
  两人在朝堂上争辩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新年开笔后,于成龙再次参靳辅耽误工程,罪不胜诛的时候,六部的官员都在心里暗骂这两个不省心的家伙,鸡毛蒜皮的事扯了这么多年的皮,连元宵节都不让好好过了。连康熙的朱批都是敷衍着,在两人中间和稀泥。
  连上次南巡之后就跟靳辅“心心相惜”,视之为股肱重臣的大阿哥也忙着四处吃年酒,没有将其放在心上。
  等到二月的时候,于成龙突然拿出证据,揭发靳辅在治河过程中事事贪渎,“江南百姓欲食伊之肉”,终于引起康熙的警觉。
  康熙对于河工,了解,但是了解得有限,难免犯了急于求成的毛病。靳辅治河多年,勤勤恳恳,但是落在皇帝眼里,你花了这么多人力物力,却没有效果啊。那银子哪儿去了呢?
  康熙就有了问罪的想法。可偏偏靳辅的治河方法落在专业人士眼里,没问题啊。所以朝堂上支持他的人还挺多,工部户部的尚书、侍郎都出来为靳辅说话。
  康熙一看,工程效果不大,支持的人却不少,这不是贿赂结党的铁证吗?于是遂命将靳辅收押。大阿哥这才慌了神,急着要跟靳辅撇清干系。
  胤禛很是为靳辅抱不平,但是他年纪不到,尚未上朝听政,只能在永和宫里摆弄着棋子,向他永远的树洞老六倾倒苦水:“靳大人一年三百六十日,有三百三十日都在大堤上与民夫同吃同住,说他贪污,贪来的银子莫非藏在家里下崽不成?”
  绣瑜却从裕亲王福晋和绣珍传进来的消息里,嗅出了一些不同的味道,嘱咐他们:“你们可别擅加揣测。靳辅是清官不假,可他跟朝堂上的某些人牵扯未免太广了些。”
  胤禛不解:“您是说高士奇这些人?可皇阿玛多次派高士奇代为巡视河务,靳辅治河怎么可能不跟他打交道?”
  胤祚也不以为然:“高士奇凭借学识书画得宠于皇阿玛,朝内得罪的人多了,他要敢贪治河的银子,早就被人咬出来了,哪里等得到今天?”
  绣瑜难得跟两个儿子摆了脸色:“你们才多大年纪,就敢打这样的包票?你们是跟高士奇有多少年的交情?还是跟靳辅共过事?没有证据的事,被人家空口白牙两句话就牵着鼻子走,日后怎么立足于朝堂之上?”
  两个孩子都惭愧地低了头。绣瑜才缓和了语气:“额娘不是有心责骂你们,而是这事牵连太广。连老六都知道高士奇只是一介孤臣,能值几个钱?若我是于成龙,我就不动高士奇,而是剑指他背后那人。”
  “你们说,高士奇是谁推荐给你皇阿玛的?”
  胤禛脸上豁然变色,声音拔高:“纳兰明珠?!可是于成龙一介汉人,谁给他的胆子告倒纳兰明珠?”
  绣瑜幽幽叹气,反问道:“你觉得还能有谁?所以额娘告诉你们,别跟着搅浑水,免得被人当枪使了。”
  果然,四月,御史郭琇的一本奏折把整个事件推向了最高潮。郭琇参奏靳辅与明珠等人,交相固结,故意虚报花费,靡费治河银两,所得大半分肥。
  第66章
  郭琇的这封奏折就好比二百多年后, 在塞维利亚杀死费德南大公的那颗子弹。后者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者拉开了九龙夺嫡的第一场序幕。
  朝堂上的动荡已经远远超越了治河这个范畴, 变成了“倒明党”的狂欢。之所以只有“倒明党”, 是因为纳兰明珠此人段位实在深不可测。事情发酵到现在, 他及其党羽都没有为自己辩驳过一句,完全是一副清者自清, 坦坦荡荡等你来查的样子。
  相比之下,索额图的动作就要急功近利许多了, 这一个月以来参奏明珠的折子,像小山一样堆满了康熙的案头。其中不乏步军统领托合齐等位高权重的大臣。
  这样的态度一对比,高低立现。所以虽然郭琇等人已经罗列了明珠的十八条大罪放在康熙的案头,他也一律留中不发, 不反对也不赞成。
  底下彻查靳辅贪污一案的官员, 也非常良好地体察了圣意,抄出的都是一些莫须有的罪名,一点石锤都没有。开玩笑, 一个是“要做官问老明”的明相,一个是“要讲情问老索”的索相;一个是孝慈高皇后的侄孙子,一个孝诚皇后的亲叔父;皇亲国戚加重臣光环,他们这些人怎么敢管?事情就这么拖延下来。
  前朝后宫息息相关, 这句话在别的朝代不一定管用。但是在康熙朝,绝对是铁律啊。因为前朝斗得死去活来的这些大臣, 他们的姐妹姑侄都在宫里做妃子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