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庙堂之上
别看程知节以前一直不怎么靠谱,能力也很寻常。但他一直是个有着崇高理想的人,身为将门之后,他的崇高理想就是征战沙场,为皇帝开疆拓土。
当然,开疆拓土的理想太高了,最次也要守卫国门,御敌于阵前的场面。
为了这个梦想,他已经等待了三十年。
可让他绝望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看清了自己的能力。唯一可以拿得出的武艺,在军中也不算太出彩。至少接触了李逵之后,他真的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卑微,但不要紧,自己办不到,李逵可以办到,不知廉耻为何物的程知节果断抱大腿。
不得不说,还真让他抱上了。
骑在马上,三更就起床,将全身上下精心打理了一番,将盔甲沾上了醋擦地锃光瓦亮,甚至连下巴上的胡子都精心修剪过,骑在高头大马上的程知节看起来容光焕发,就是不太像是要去打仗的样子。反而有种在京城,参加宴会的光彩照人。
“人杰,某多年的夙愿终于在今日要实现了,放心,出了城我啥都听你的,你让我往东,我就往东,你让我向西,我就向西。”程知节不同于那些狂妄自大的人,面对有真本事的帮手,丝毫不在意身段就放下了。
边上的部下呼延灼气地就差翻白眼,心中哀叹:“这货竟然是个将军?更倒霉的是,这货还是本将军的上司!”
还真的是将军,程知节的官阶很高,如今已经是三品的云麾将军,指挥使。要是这次立下大功,升副都指挥使也不是没有希望。
不同于其他外戚,很少有外戚愿意去边塞立战功的,身为皇亲国戚,外戚虽然比不了皇亲,但想要升官发财,只要在京城醉生梦死就行了。高家兄弟就是用这个办法躺赢了大多数将门子弟。凡事有利就有弊,躺赢来的官职是容易,可一旦失宠之后,就是破鼓万人捶的倒霉相。谁都能来欺负一把。
而战场上搏杀出来的军功,即便是失去了皇帝的恩宠,也不会变得黯淡,反而会更加闪亮。
之所以外戚不喜欢加入军中去战场,最大的原因就是,对自己没信心。
程知节也是如此,他对自己没信心,但是对李逵有信心。
这就足够了。
出城行军两舍,已经是下午。
程知节看向了李逵,刚出城的时候他很兴奋,说了很多,但说着说着就口干舌燥起来,如今已经有点嗓音嘶哑,却还是兴致高昂:“贤弟,今日还行军吗?”
舍,是行军单位,自从先秦时期就出现在兵书之中。一舍的距离是三十里,两舍就是六十里。
对于大宋军队来说,行军六十里,已经是非常不错的距离了。
李逵看了看天色,点头道:“还请兄长下达安营军令,今日不走了。还有,我们需要等人。”
“放心吧,人杰,张川这家伙机灵着呢,他不会有事的。”随后,程知节对呼延灼下令道:“命令军队安营扎寨,生火做饭。”
呼延灼还是不相信李逵能够凭借几门火铳,就能用步兵斩杀两倍于自己的敌军。
但是他也无法反驳李逵带来的首级,甚至迫不及待的郝随已经写好了秘折,宣抚使吕惠卿写好了奏折,发往了京城。算算日子,这份前线大胜的奏折会发到了朝堂上,而且朝堂上也不会有任何反对意见。
呼延灼不是文臣,但也知道在形势对大宋很不利的局面下,大宋需要一场大胜来掩盖前线战事不利的局面。
而太庙献俘,无疑是粉饰太平最好的手段。
想到李逵这厮总是在自己面前大马猴似的得意,还看不起人的用鄙夷的目光看他,呼延灼就气地肝疼。但是没办法,李逵有后台,有能力,还有高贵的进士身份,几乎任何方面都能压制的他死死的,让他扑腾不起来。
说起来,呼延灼也不想把李逵踩在脚底下才开心,他只是想要让李逵知道,爷们也不是泥捏的,呼延家族的人征战沙场无往不利。
可惜,在程知节对李逵交出指挥权的那一刻,呼延灼就知道自己在战场上让李逵惊叹,甚至拜服的机会没有了。
打赢了党项人,那是李逵指挥调度之功。
要是打了败仗,呼延灼即便不待见李逵,也不愿意看到。再说了,真要是失败了,呼延灼估计自己最终将要背锅。
哒哒哒——
战马的铁蹄扣动着大地,从远处呼啸而来。这让程知节紧张了起来,不会头天出城,就遇到党项人吧?
灶刚烧热,热饭还没吃上一口呢?
好在看旗号,似乎是自己人,这才让他放心了不少。
“大人,卑职幸不辱命。”
时隔半个月不到,再次见到张川的时候,那个风度翩翩的少将军的记忆已经模糊了,随之取而代之的是一张风尘仆仆的脸,抬起头的那一刻,双眼中红通通的,显然是没有休息好。
程知节挺了挺肚子,对张川道:“以后军中一应,都由监军全权处理,有什么军情,你去向他禀告吧?”
“是将军。”
“大人,金明寨还在我大宋手中。”
张川单膝跪地,佝偻着后背,却一点也没有那种蜷缩的委顿感,反而给人一种锋芒乍现的感觉。公子哥不见了,转而在战场上变成了一个杀伐果断的将军。
抬起脸的那一刻,张川脸上的一刀殷红的刀疤让呼延灼吃惊起来:“张川,你受伤了?”
“没什么,被党项人的刀刮了一下。”张川风轻云淡的口气,仿佛就像是磕磕绊绊的似的轻松,但身为将门子弟,呼延灼却清楚,这条刀疤的危险。要是党项人的刀在进一寸,张川就会身负重伤。甚至当场毙命也不是不可能。
李逵坐在火堆边上,让张川起来说话:“张川,说一说情况。”
“党项人很奇怪的是之前几天的攻城忽然间杂乱起来,算起来应该是我从金明寨出城之后来肤施求援的前一天,就有了这种迹象。可是当我军骑兵出现之后,党项人的进攻就有模有样起来,至少不会动不动就溃败。如今金明寨的情况非常不好,随时随地都有陷落的危险。”
说到这里,张川忍不住咬牙担心起来,他恨自己,无法牵制更多的党项军队的精力。
要不然,金明寨的压力就不会这么大。
李逵拨弄了一下篝火,木柴燃烧之后的火星子随着热气往半空中升腾了起来,煞是好看:“现在你的任务已经完成,最多两日,我军就能抵达金明寨外围,届时金明寨的攻城压力就能大大减弱。现在我唯一担心的是,这天是否会下雪。”
“下雪?”
张川并不觉得下雪会耽搁宋军的救援,但看李逵凝重的表情,他迟疑起来。
难不成?
甩掉脑袋里乌七杂八想法,张川朗声道:“人杰,我自幼在西北长大,这天气不会下雪,至少三五天内不会。放心好了。”
“好,有你这话,我至少能够安心不少。”李逵担心下雪,原因就是火炮在雨雪天气基本上等于是废物疙瘩,这要是下雪天救援,李逵担心伤亡会打到让自己无发承受,甚至一场惨败也难以避免。
好在有张川的经验,让他至少放下了心头不少的担忧。
李逵宽慰道:“张川,你和你的人准备一下,去肤施城内修整。等三日之后,修整的差不多了,再出城寻找战机。你这样是不行的,即便你不想休息,你的士卒也需要休息。”
士卒的体力有强有弱,而且一点透支了体力之后,军队的战斗力将被大打折扣。
李逵看到张川充满血丝的眼白,就知道张川没有好好休息。他担心张川指挥的这一千骑兵快废了。看到张川的样子,呼延灼若有所思,探头探脑的凑上来道:“大人,我也可以指挥骑兵。”
不同于大宋其他将门出来的子弟,大部分都是步兵指挥的好手,但呼延家族是尾数不多的骑兵将领。从高祖呼延灼开始,呼延家族就有一套完整的训练骑兵骑战的秘笈。呼延灼从军以来,却只能在步兵之中混迹,颇为不甘。
这时候毛遂自荐,自然是看准了张川已经是强弩之末,想取而代之。
再说了,张川指挥的军队是殿前直属的禁军,而张川算是西军的将领,要不是无人可用,也轮不上张川来指挥。
可是李逵却段然拒绝道:“不行,你的任务就是在党项人大军出现之后,在对方发起攻击之前,将我从吕公哪里讨要来的八百辆大车扎一个营寨,保护我军步卒不受党项骑兵的正面进攻。”
见呼延灼这时候还想着他的骑兵,张川急了,站起来道:“大人,末将还能顶得住。”
“不行,休息是必须的,你们现在的状况非常不好。李云的骑兵先一步回来,军队避开了党项人的主力,只是袭扰。伤亡虽然不大,但士卒已经疲惫不堪,要是继续留在战场上,一旦要有硬仗打,岂不是一触即溃?”
李逵倒不是真的舍得让这两千骑兵回城,主要是再不休息,人受不了,马也受不了。
张川这才无奈,带着骑兵缓缓朝着肤施城而去。
呼延灼还跟在李逵后头,推销自己是大宋少有的马军将领,不能让他去的步卒将领。可李逵猛然回头,盯着呼延灼道:“张川是为了就亲爹而想要拼命,你又为了什么?”
呼延灼口拙,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李逵。
这天夜里,延安府的野外,天气越来越冷,半夜里还听到了狼叫。
而在东京城内,庙堂上的气氛似乎也很不对劲。自从西北战事起来之后,枢密院的人都傻了。原先都事堂和枢密院商量的结果是先河湟再西夏,毕竟西夏已经和大宋打五十年,双方各有胜负。按照胜利的数量来说,大宋占有。按照战果来比,西夏占有。河湟的青塘吐蕃已经被宋军灭过一次,宋军对青塘吐蕃有绝对优势。
总体上大宋对西夏的认识就是,徐徐图之,一点点蚕食,才有希望。
想要靠着一场接着一场的大胜,逼迫西夏投降,甚至一举将西夏灭国,那是说什么也不可能的事。于是重新打下河湟,灭了青塘吐蕃已经成了大宋庙堂上的一致意见。而枢密院的战略也是从针对河湟开始的,刘延年的三万精锐部署在秦凤路,这支军队也大宋在西北能够唯一动用的机动兵力了。
但没想到的是,青塘城的吐蕃没有被打败,反而西夏的党项人耐不住了,竟然用举国兵力侵扰大宋和西夏接壤的边塞。
三个路遭受了西夏大军的围攻,局势岌岌可危。
李清臣即便不怎么想做这个枢密使,但也不得不在边塞局面不利的情况下,吃住在皇城之内,整日愁眉苦脸。
意见提了一大把,所有的意见都只有一个,增兵,增兵,再增兵。
可问题是,大宋的禁军真定一带的不能动,即便将这些禁军拉倒西北去,恐怕也打不赢党项人。而大宋其他的地区的禁军,情况都不尽如意。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因为恶心了向太后,被赶出京城的李逵,送来了一份来自西北的喜报。
一千五百士卒,甭管殿前直的禁军选拔有多么严格,但在李清臣的眼里,还是不如西军的。这个评价不是他做出来的,而是都事堂的大佬,宰相章惇告诉他的。
李清臣没有带兵经验,也没有上过战场。但是章惇却有,对于中原的禁军实力,恐怕没有任何一个朝庭大员比章惇更加熟悉了。
“不如西军!”
就是这四个字评价,让李清臣更不敢相信李逵凭借手中一千多人就能差点全歼了党项人三千骑兵,这已经不是谎报军情了,而是将他当傻子啊!
李清臣想到李逵,就气地牙疼:这个学生不能要了。
他扣住了吕惠卿送来的奏报,而章惇建议皇帝扣押了郝随的折子,明明是一场大胜,但在京城却有种丑闻要被揭开的紧张气氛。
就这时候,京城的大街小巷里传出了李清臣故意打压边军将士的谣言。这让李清臣大为惊恐,大宋的高官,用泼脏水的办法是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而且屡试屡爽,非常好用。李清臣一琢磨,就怀疑上了一个人,曾布。
不过,李清臣这时候焦头烂额,根本就顾不上和曾布掰扯,先去找皇帝陈情,以证自己的清白。
“陛下,臣还是坚持,俘虏没有来京城,绝不能将此事推上朝议,一旦消息出了纰漏,臣受些非议倒是没什么,但陛下决不能遭受非议。以臣之见,此事压一压,过些日子安排钦差去西北,将消息原原本本带回来,自然迎刃而解。”
李清臣坚持将此事压着。
章惇虽是宰相,但是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宰相是不允许过问军事。他在边上沉默不语,可就在这时候,杨畏带着一份奏折进入了大殿之中,脸色古怪道:“陛下,诸位,鄜延路决定救援金明寨,派遣了五千步卒,此时恐怕这五千人马已经出城,最晚一两天内将和党项人五万大军决战。”
五千对五万。
按照大宋的糟糕战绩,这是神仙劫。
神仙也带不动的战争,而吕惠卿竟然胆敢在战局如此不利的情况,派遣援军,这是明摆着给党项人送军械!
身为枢密使的李清臣,发现自己连边军的重大军事调动都已经失控了,气地脸色铁青,暴怒道:“陛下,臣恳请陛下降罪吕惠卿,此人胆大妄为,将我大宋将士性命视如草芥,此时,恐怕鄜延路危矣!陕西六路危矣!”
赵煦傻眼了,五千对五万,还是步兵打骑兵,要是大宋有这份勇气,至于被一个小小的西夏欺负成这样子吗?
可让他做出判断,他才十几岁,尿都快被吓出来了,却没有一点思路。
章惇看着眼前的乱局,还有曾布那家伙,摆明了放火之后看热闹的主,心头暗暗怀恨,可这个时候,他这个宰相再不出声,就不像话了。章惇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这不过提醒皇帝赵煦。好在赵煦也觉察过来了,警醒道:“章卿有何妙计?”
章惇苦笑不已,他有什么好办法?
如今的办法就是,将族兄章楶送去西北,然后立刻安排位高权重的钦差,去西北主政。
章惇想了想,开口道:“陛下,此事不能拖延,当立刻决断。臣建议,派遣重臣巡视西北六路,并且派遣援军火速增援鄜延路,臣恐一旦前线战局不利,恐整个陕西六路都将被波及。”
“准了!”赵煦松了一口气道。
这时候,曾布突然开口道:“臣愿往!”
什么路数?
李清臣懵了,随即他警觉这个曾布真是臭狗屎,到处惹事,当即建议道:“蔡卞可去。”
苏辙看着朝堂上吵成一片,心中冷笑不已:“狗咬狗,本官看尔等蝇营狗苟之辈,能嚣张到什么时候?”
突然也不知道谁,突然在大殿中喊道:“臣以为苏相去最为妥当。”
苏辙吓得猛一哆嗦,回头怒视大殿之内,心中暴怒:“哪个混蛋害人?”
没等苏辙反应过来,章惇却似乎转过弯来了,觉得苏辙去不错,不是自己人,犯错了,整他!
当即表示同意道:“臣附议!”
李清臣纠结了一会儿,冷笑起来:”臣也附议!”
当然,开疆拓土的理想太高了,最次也要守卫国门,御敌于阵前的场面。
为了这个梦想,他已经等待了三十年。
可让他绝望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看清了自己的能力。唯一可以拿得出的武艺,在军中也不算太出彩。至少接触了李逵之后,他真的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卑微,但不要紧,自己办不到,李逵可以办到,不知廉耻为何物的程知节果断抱大腿。
不得不说,还真让他抱上了。
骑在马上,三更就起床,将全身上下精心打理了一番,将盔甲沾上了醋擦地锃光瓦亮,甚至连下巴上的胡子都精心修剪过,骑在高头大马上的程知节看起来容光焕发,就是不太像是要去打仗的样子。反而有种在京城,参加宴会的光彩照人。
“人杰,某多年的夙愿终于在今日要实现了,放心,出了城我啥都听你的,你让我往东,我就往东,你让我向西,我就向西。”程知节不同于那些狂妄自大的人,面对有真本事的帮手,丝毫不在意身段就放下了。
边上的部下呼延灼气地就差翻白眼,心中哀叹:“这货竟然是个将军?更倒霉的是,这货还是本将军的上司!”
还真的是将军,程知节的官阶很高,如今已经是三品的云麾将军,指挥使。要是这次立下大功,升副都指挥使也不是没有希望。
不同于其他外戚,很少有外戚愿意去边塞立战功的,身为皇亲国戚,外戚虽然比不了皇亲,但想要升官发财,只要在京城醉生梦死就行了。高家兄弟就是用这个办法躺赢了大多数将门子弟。凡事有利就有弊,躺赢来的官职是容易,可一旦失宠之后,就是破鼓万人捶的倒霉相。谁都能来欺负一把。
而战场上搏杀出来的军功,即便是失去了皇帝的恩宠,也不会变得黯淡,反而会更加闪亮。
之所以外戚不喜欢加入军中去战场,最大的原因就是,对自己没信心。
程知节也是如此,他对自己没信心,但是对李逵有信心。
这就足够了。
出城行军两舍,已经是下午。
程知节看向了李逵,刚出城的时候他很兴奋,说了很多,但说着说着就口干舌燥起来,如今已经有点嗓音嘶哑,却还是兴致高昂:“贤弟,今日还行军吗?”
舍,是行军单位,自从先秦时期就出现在兵书之中。一舍的距离是三十里,两舍就是六十里。
对于大宋军队来说,行军六十里,已经是非常不错的距离了。
李逵看了看天色,点头道:“还请兄长下达安营军令,今日不走了。还有,我们需要等人。”
“放心吧,人杰,张川这家伙机灵着呢,他不会有事的。”随后,程知节对呼延灼下令道:“命令军队安营扎寨,生火做饭。”
呼延灼还是不相信李逵能够凭借几门火铳,就能用步兵斩杀两倍于自己的敌军。
但是他也无法反驳李逵带来的首级,甚至迫不及待的郝随已经写好了秘折,宣抚使吕惠卿写好了奏折,发往了京城。算算日子,这份前线大胜的奏折会发到了朝堂上,而且朝堂上也不会有任何反对意见。
呼延灼不是文臣,但也知道在形势对大宋很不利的局面下,大宋需要一场大胜来掩盖前线战事不利的局面。
而太庙献俘,无疑是粉饰太平最好的手段。
想到李逵这厮总是在自己面前大马猴似的得意,还看不起人的用鄙夷的目光看他,呼延灼就气地肝疼。但是没办法,李逵有后台,有能力,还有高贵的进士身份,几乎任何方面都能压制的他死死的,让他扑腾不起来。
说起来,呼延灼也不想把李逵踩在脚底下才开心,他只是想要让李逵知道,爷们也不是泥捏的,呼延家族的人征战沙场无往不利。
可惜,在程知节对李逵交出指挥权的那一刻,呼延灼就知道自己在战场上让李逵惊叹,甚至拜服的机会没有了。
打赢了党项人,那是李逵指挥调度之功。
要是打了败仗,呼延灼即便不待见李逵,也不愿意看到。再说了,真要是失败了,呼延灼估计自己最终将要背锅。
哒哒哒——
战马的铁蹄扣动着大地,从远处呼啸而来。这让程知节紧张了起来,不会头天出城,就遇到党项人吧?
灶刚烧热,热饭还没吃上一口呢?
好在看旗号,似乎是自己人,这才让他放心了不少。
“大人,卑职幸不辱命。”
时隔半个月不到,再次见到张川的时候,那个风度翩翩的少将军的记忆已经模糊了,随之取而代之的是一张风尘仆仆的脸,抬起头的那一刻,双眼中红通通的,显然是没有休息好。
程知节挺了挺肚子,对张川道:“以后军中一应,都由监军全权处理,有什么军情,你去向他禀告吧?”
“是将军。”
“大人,金明寨还在我大宋手中。”
张川单膝跪地,佝偻着后背,却一点也没有那种蜷缩的委顿感,反而给人一种锋芒乍现的感觉。公子哥不见了,转而在战场上变成了一个杀伐果断的将军。
抬起脸的那一刻,张川脸上的一刀殷红的刀疤让呼延灼吃惊起来:“张川,你受伤了?”
“没什么,被党项人的刀刮了一下。”张川风轻云淡的口气,仿佛就像是磕磕绊绊的似的轻松,但身为将门子弟,呼延灼却清楚,这条刀疤的危险。要是党项人的刀在进一寸,张川就会身负重伤。甚至当场毙命也不是不可能。
李逵坐在火堆边上,让张川起来说话:“张川,说一说情况。”
“党项人很奇怪的是之前几天的攻城忽然间杂乱起来,算起来应该是我从金明寨出城之后来肤施求援的前一天,就有了这种迹象。可是当我军骑兵出现之后,党项人的进攻就有模有样起来,至少不会动不动就溃败。如今金明寨的情况非常不好,随时随地都有陷落的危险。”
说到这里,张川忍不住咬牙担心起来,他恨自己,无法牵制更多的党项军队的精力。
要不然,金明寨的压力就不会这么大。
李逵拨弄了一下篝火,木柴燃烧之后的火星子随着热气往半空中升腾了起来,煞是好看:“现在你的任务已经完成,最多两日,我军就能抵达金明寨外围,届时金明寨的攻城压力就能大大减弱。现在我唯一担心的是,这天是否会下雪。”
“下雪?”
张川并不觉得下雪会耽搁宋军的救援,但看李逵凝重的表情,他迟疑起来。
难不成?
甩掉脑袋里乌七杂八想法,张川朗声道:“人杰,我自幼在西北长大,这天气不会下雪,至少三五天内不会。放心好了。”
“好,有你这话,我至少能够安心不少。”李逵担心下雪,原因就是火炮在雨雪天气基本上等于是废物疙瘩,这要是下雪天救援,李逵担心伤亡会打到让自己无发承受,甚至一场惨败也难以避免。
好在有张川的经验,让他至少放下了心头不少的担忧。
李逵宽慰道:“张川,你和你的人准备一下,去肤施城内修整。等三日之后,修整的差不多了,再出城寻找战机。你这样是不行的,即便你不想休息,你的士卒也需要休息。”
士卒的体力有强有弱,而且一点透支了体力之后,军队的战斗力将被大打折扣。
李逵看到张川充满血丝的眼白,就知道张川没有好好休息。他担心张川指挥的这一千骑兵快废了。看到张川的样子,呼延灼若有所思,探头探脑的凑上来道:“大人,我也可以指挥骑兵。”
不同于大宋其他将门出来的子弟,大部分都是步兵指挥的好手,但呼延家族是尾数不多的骑兵将领。从高祖呼延灼开始,呼延家族就有一套完整的训练骑兵骑战的秘笈。呼延灼从军以来,却只能在步兵之中混迹,颇为不甘。
这时候毛遂自荐,自然是看准了张川已经是强弩之末,想取而代之。
再说了,张川指挥的军队是殿前直属的禁军,而张川算是西军的将领,要不是无人可用,也轮不上张川来指挥。
可是李逵却段然拒绝道:“不行,你的任务就是在党项人大军出现之后,在对方发起攻击之前,将我从吕公哪里讨要来的八百辆大车扎一个营寨,保护我军步卒不受党项骑兵的正面进攻。”
见呼延灼这时候还想着他的骑兵,张川急了,站起来道:“大人,末将还能顶得住。”
“不行,休息是必须的,你们现在的状况非常不好。李云的骑兵先一步回来,军队避开了党项人的主力,只是袭扰。伤亡虽然不大,但士卒已经疲惫不堪,要是继续留在战场上,一旦要有硬仗打,岂不是一触即溃?”
李逵倒不是真的舍得让这两千骑兵回城,主要是再不休息,人受不了,马也受不了。
张川这才无奈,带着骑兵缓缓朝着肤施城而去。
呼延灼还跟在李逵后头,推销自己是大宋少有的马军将领,不能让他去的步卒将领。可李逵猛然回头,盯着呼延灼道:“张川是为了就亲爹而想要拼命,你又为了什么?”
呼延灼口拙,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李逵。
这天夜里,延安府的野外,天气越来越冷,半夜里还听到了狼叫。
而在东京城内,庙堂上的气氛似乎也很不对劲。自从西北战事起来之后,枢密院的人都傻了。原先都事堂和枢密院商量的结果是先河湟再西夏,毕竟西夏已经和大宋打五十年,双方各有胜负。按照胜利的数量来说,大宋占有。按照战果来比,西夏占有。河湟的青塘吐蕃已经被宋军灭过一次,宋军对青塘吐蕃有绝对优势。
总体上大宋对西夏的认识就是,徐徐图之,一点点蚕食,才有希望。
想要靠着一场接着一场的大胜,逼迫西夏投降,甚至一举将西夏灭国,那是说什么也不可能的事。于是重新打下河湟,灭了青塘吐蕃已经成了大宋庙堂上的一致意见。而枢密院的战略也是从针对河湟开始的,刘延年的三万精锐部署在秦凤路,这支军队也大宋在西北能够唯一动用的机动兵力了。
但没想到的是,青塘城的吐蕃没有被打败,反而西夏的党项人耐不住了,竟然用举国兵力侵扰大宋和西夏接壤的边塞。
三个路遭受了西夏大军的围攻,局势岌岌可危。
李清臣即便不怎么想做这个枢密使,但也不得不在边塞局面不利的情况下,吃住在皇城之内,整日愁眉苦脸。
意见提了一大把,所有的意见都只有一个,增兵,增兵,再增兵。
可问题是,大宋的禁军真定一带的不能动,即便将这些禁军拉倒西北去,恐怕也打不赢党项人。而大宋其他的地区的禁军,情况都不尽如意。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因为恶心了向太后,被赶出京城的李逵,送来了一份来自西北的喜报。
一千五百士卒,甭管殿前直的禁军选拔有多么严格,但在李清臣的眼里,还是不如西军的。这个评价不是他做出来的,而是都事堂的大佬,宰相章惇告诉他的。
李清臣没有带兵经验,也没有上过战场。但是章惇却有,对于中原的禁军实力,恐怕没有任何一个朝庭大员比章惇更加熟悉了。
“不如西军!”
就是这四个字评价,让李清臣更不敢相信李逵凭借手中一千多人就能差点全歼了党项人三千骑兵,这已经不是谎报军情了,而是将他当傻子啊!
李清臣想到李逵,就气地牙疼:这个学生不能要了。
他扣住了吕惠卿送来的奏报,而章惇建议皇帝扣押了郝随的折子,明明是一场大胜,但在京城却有种丑闻要被揭开的紧张气氛。
就这时候,京城的大街小巷里传出了李清臣故意打压边军将士的谣言。这让李清臣大为惊恐,大宋的高官,用泼脏水的办法是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而且屡试屡爽,非常好用。李清臣一琢磨,就怀疑上了一个人,曾布。
不过,李清臣这时候焦头烂额,根本就顾不上和曾布掰扯,先去找皇帝陈情,以证自己的清白。
“陛下,臣还是坚持,俘虏没有来京城,绝不能将此事推上朝议,一旦消息出了纰漏,臣受些非议倒是没什么,但陛下决不能遭受非议。以臣之见,此事压一压,过些日子安排钦差去西北,将消息原原本本带回来,自然迎刃而解。”
李清臣坚持将此事压着。
章惇虽是宰相,但是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宰相是不允许过问军事。他在边上沉默不语,可就在这时候,杨畏带着一份奏折进入了大殿之中,脸色古怪道:“陛下,诸位,鄜延路决定救援金明寨,派遣了五千步卒,此时恐怕这五千人马已经出城,最晚一两天内将和党项人五万大军决战。”
五千对五万。
按照大宋的糟糕战绩,这是神仙劫。
神仙也带不动的战争,而吕惠卿竟然胆敢在战局如此不利的情况,派遣援军,这是明摆着给党项人送军械!
身为枢密使的李清臣,发现自己连边军的重大军事调动都已经失控了,气地脸色铁青,暴怒道:“陛下,臣恳请陛下降罪吕惠卿,此人胆大妄为,将我大宋将士性命视如草芥,此时,恐怕鄜延路危矣!陕西六路危矣!”
赵煦傻眼了,五千对五万,还是步兵打骑兵,要是大宋有这份勇气,至于被一个小小的西夏欺负成这样子吗?
可让他做出判断,他才十几岁,尿都快被吓出来了,却没有一点思路。
章惇看着眼前的乱局,还有曾布那家伙,摆明了放火之后看热闹的主,心头暗暗怀恨,可这个时候,他这个宰相再不出声,就不像话了。章惇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这不过提醒皇帝赵煦。好在赵煦也觉察过来了,警醒道:“章卿有何妙计?”
章惇苦笑不已,他有什么好办法?
如今的办法就是,将族兄章楶送去西北,然后立刻安排位高权重的钦差,去西北主政。
章惇想了想,开口道:“陛下,此事不能拖延,当立刻决断。臣建议,派遣重臣巡视西北六路,并且派遣援军火速增援鄜延路,臣恐一旦前线战局不利,恐整个陕西六路都将被波及。”
“准了!”赵煦松了一口气道。
这时候,曾布突然开口道:“臣愿往!”
什么路数?
李清臣懵了,随即他警觉这个曾布真是臭狗屎,到处惹事,当即建议道:“蔡卞可去。”
苏辙看着朝堂上吵成一片,心中冷笑不已:“狗咬狗,本官看尔等蝇营狗苟之辈,能嚣张到什么时候?”
突然也不知道谁,突然在大殿中喊道:“臣以为苏相去最为妥当。”
苏辙吓得猛一哆嗦,回头怒视大殿之内,心中暴怒:“哪个混蛋害人?”
没等苏辙反应过来,章惇却似乎转过弯来了,觉得苏辙去不错,不是自己人,犯错了,整他!
当即表示同意道:“臣附议!”
李清臣纠结了一会儿,冷笑起来:”臣也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