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节
不过家里粮食有限,也不敢养太多,所以李立峰下意识以为妹夫家养的鸡也不多,现在这会又是杀鸡,又让他回去的时候带只母鸡回去只是为了让他们一家人不看低妹夫一家。
谁知道,人家里头还真的养了不少鸡,最后还是沈子夏带着大舅去鸡圈里看。
没有生鸡蛋的母鸡不许离开鸡圈,免得跑外头去生蛋找不回来。
另外十来只阉鸡刚好到后山那片丛林找吃的去了,所以李立峰只看到母鸡妈妈带着一群小鸡。
“我家不单止这些哦,家强哥在山里头还要了几十只鸡呢,最近母鸡在孵小鸡,估计很快就有好多鸡了。”沈子夏一边领着大舅看他们家壮观的鸡圈,一边比划着。
刚去山里的时候,沈家强手里头没有太多的粮食,所以他也没有养太多鸡,现在开荒之后,耕种的粮食多了,有番薯花生玉米,还种了点粟米之类,除了稻子,全部都齐了了。
除此之外,他正准备种稻子呢。
家里现在土地都是分给各家各户,家里也被分配了一台打谷机,到时候家里收成了之后,也可以直接抬到这边来,甚至他也可以多买一台回家放着。
沈贤国家里最近发生的事情李立峰他们根本不知道,也是刚来了之后,听说大鹰村和家里一样,都进行家庭承包土地耕种,到时候自己家种好的粮食,上交一部分集体,剩下就都是自己的。
这会听了外甥女的话,可把李立峰震惊坏了。
他问道:“你家哪来那么多粮食养鸡啊?”
“鸡吃东西很杂的,山里头很多吃的,舅舅,这你可不知道吧?”沈子夏一副得意的看着自家大舅。
李立峰被她逗笑了,“我还真不知道。”
“现在我家不缺肉吃,而且我爸妈种田很厉害的,到时候收成肯定是大丰收,我家能天天吃白米饭呢。”
“呵呵,这么好啊?”
“嗯。”
“那就好,这样你们几姐妹也不用瘦的跟猴儿似得。”李立峰摸着孩子的脑袋,真心替几个孩子开心。
他娶了媳妇之后,没多久就跟着媳妇去了县城,进了工厂工作,夫妻两人在厂里工作做的不错,工资也逐年加了些,福利也好,算是几兄弟里头,过的最自在的了。
但是再自在,他也做不到天天吃肉。
现在看妹夫家的日子,已经在渐渐变好了,他这做大哥的,自然也替他们高兴。
第164章
李立峰一家在沈贤国家住了一晚上, 第二天吃了午饭才离开,当然,又是一顿丰盛的午饭,沈子夏从空间拿了鱼,说是河里抓的,另外沈贤国又去外头买了两斤豆腐。
现在政策宽松了,外头买卖多了,别说镇上,就是外头那管理区,也有人摆卖了,卖两板豆腐,几斤黄豆,多了去了。
有些人家家里没钱的,也可以以物换物,我给你黄豆,你给我豆腐,给点稻谷,换个西瓜。
天儿热,沈贤国回家的时候,还带了个西瓜,只是浑身也热的出了一身的汗,衣服都浸湿了。
沈子夏热不得,带着表姐在自家屋后的一棵树下乘凉,树大,边上有一条小溪,总算不会太热,树上的黑色野果还能吃呢,味道甜中带点涩,虽然只有一层皮,但是这年头孩子零食匮乏,可都是宝贝。
沈子春借着边上的一丛泥竹直接爬上高大的树木,然后折了一些树枝,直接扔给下面的妹妹。
“接着。”
沈子夏伸长了手去接,生怕树枝上的果子会砸掉。
沈子秋看大姐在树上,也忍不住爬上去。
她比沈子春牛,直接带了把柴刀上去,看见结果子多的树杈,直接刀子往上砍,不一会,一大树枝掉了下来。
上头沈子秋大声喊道:“够吃咯。”
沈子春看着小妹妹,无奈的笑着,催促着她赶紧爬下树。
李建慧从小在县城长大,除了逢年过节或者暑假,也很少回村里,像村里这些好玩的东西,她虽然都知道,但是却很少去玩,根本就没太多的时间。
沈子夏将树枝全部捡了堆在一起,嘴里喊着表姐,“表姐,来,快尝尝这个果子,甜甜的,很好吃哦,我们家屋后这棵树比任何一棵结的果子都要大,也没那么多涩味。”
一边说着,沈子夏给表姐递上几个大的,味道一看就是特别鲜美的。
李建慧高兴的接了过来,对着表姐说了声谢谢。
等四人吃饱了,继续在树下乘凉。
李建慧感叹,“在村子里还是挺好玩的,有那么多好吃的。”
“所以表姐有空可以常来我们家的。”沈子秋笑着道。
李建慧点点头,不过想到自己接下来的几年大学生涯,都要在北方帝都度过,她忍不住叹气。
“不过我这几年估计都很少回家了,考的大学在首都那边呢,太远了,一年未必能回来一次。”
沈子秋点点头,“说的也是。不过表姐,那边是首都,肯定很繁华,你到时候是坐火车去首都吗?那边听说有长城,有故宫,还会下雪呢,你去了那边看见了,回来记得跟我们说一下啊!”
听到这些,沈子春也忍不住激动。
去首都是她的梦想,书本中的不管是故宫天坛还是长城,都深深的吸引着她,她很想去那里看看。
可是,粤省距离首都千山万水,除非她考大学考到首都那边的学校,否则可能这一辈子都去不了首都了。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即便随便去个外地,都要介绍信,并不是那么容易动身前去的,加上远,交通不发达,要什么没什么,连钱都是奢侈的,所以有些人一辈子可能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了,甚至有些人,可能最远就去过镇上,哪能想象的到,以后的世界该是怎么样的发达,别说外省首都,就是地球的另一边,都是可以去的。
李建慧点头笑着答应下来,“我到时候给你们寄明信片,给你们看首都的样子。”
“嗯嗯。”
“嗯嗯。”
两人兴奋非常,就连沈子夏也被姐妹两人的气氛感染到了。
她还是自己到时候去过北京,去那里旅游,看过雪,也看过天安门,去过故宫,还上过长城,感受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可现在,看着大姐和妹妹叽叽喳喳的说着帝都那边的一切,她突然也想去看看了,她是后来才去首都旅游的,和几十年前的首都,是不一样的。
李建慧也没去过首都,了解的首都都是从书本上来的。
要不是这次高考,知道那边有最好的学校,她也从没有动过要去那么远的念头。
不过现在想想,能出去看看,也觉得挺好的。
“你们以后也能去首都的,夏夏现在马上上高二,明年就得高考了吧,小秋和春子你们两个再过两年也高考了,到时候都考首都来。”
沈子春兴奋的点点头,沈子秋也应了声好。
表姐妹几个,就这么定了个约定。
沈子夏倒是没打算好去哪个省份读书,现在说这些还早着呢。
“记得去的时候告诉我,我去接你们啊。”临走的时候,李建慧还说着这事。
沈贤国真的拿了只老母鸡用笼子装好,让李立峰带回家给两老补身体。
他是不愿意拿的,但是妹夫一家盛情难却,没办法只能收下。
……
日子恢复如常,沈子夏现在每天主要就是在家里忙活空间,偶尔去山里看看沈家强,给他带点东西,偶尔她还会去镇上卖点东西。
唯一不好的是,现在天气热,等沈子夏到镇上已经又热又累的一身汗,衣服估计脱下来拧一下也能拧出点水来。
这么热的天,她真佩服自己还能坚持去镇上。
不过卖了那么多东西,她手里头也抓着几百块钱了,走的路多,人也累,想着要不要给自己买辆自行车?如果有一辆自行车,不单止方便自己的出行,爹妈乃至全家人出行都是很方便的。
回到家里,沈子夏还没来得及跟爹妈商量呢,李丽敏心疼她大热天还往外跑,出了一身汗,乱糟糟的,跟水里头捞起来一样,就说要不买辆自行车吧?
当然,她说买自行车并不是让闺女骑着自行车四处玩的,而是因为想到粤省一年到头,基本大半年温度都是处于夏天高温的时候,几个闺女要上高中呢,学校那么远,三人走路过去不得累死?
家里现在还有些闲钱,李丽敏就想给孩子买辆自行车。
“这大热天的,要是上学得多累人啊?走路去学校都得热疯了,这哪还有心情学习啊?”
沈子夏擦擦额头上的汗,嘿嘿笑着,“还行,热完挺爽的,就是脑子一直在跳。”
“这就是热的,热太厉害得中暑呢,傻孩子。”
沈子夏装作听不懂,嘿嘿笑着。
既然她妈妈都有心买自行车,也不用她催着了。
沈贤国回来听媳妇这么说,也点点头,“你说的对,几个孩子上高中,这地方比初中部还远呢,你说要是去学校,整天这么走路,得多累?”
孩子上初中他瞧着都辛苦。
大人走路走的快,干活多,路再长,可能没那么辛苦。可孩子不同。
夫妻俩意见一致,这钱也有,唯一不足的就是他们手里头现在没有工业券,没有批条。
县城里头百货里头的自行车虽然不少,但是要想买到手,手里头没工业券却不行。
李丽敏说道,“这次我大哥他们过来,我大嫂给了我一些工业券,说是他们家剩下的,给我们了点,防止咱们需要,我算了一下,这工业券也有一小半了,如果能再去外面借一些,咱们就能买了。”
“嗯,那我去找人问问,看看能不能弄点回来?”
可沈贤国认识的全是农村的,每年生产队哪有工业券可以发,就算谁家偶然有工业券,人家自己也攒着要用。
最后只从凡婶家那边借到了两张,凡婶说送给他们,自家没用,说是之前闺女过年的时候,从老师家那边拿过来的。
“要是芳芳现在还在家,我还能让她去跟她老师要点,她老师家里听说很多,都用不上,反而没其他票呢。”
老师以及工厂里头工作的人,这工业券是最多的了,生活所用柴米油盐都用不到工业券,所以一般人家不买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这类工厂生产的用品,基本放在家里是没用处的。
夫妻俩借了好久,也没借来几张,就算用钱买,也未必能从村民的手上买到。
夫妻俩正愁着呢,倒是沈子夏听说了这苦恼,忙道:“爸妈,不用着急,我去找工业券,你们攒钱就行了。”
她倒是想用自己的钱直接买,但是她一个孩子整天在家,手里还攥那么多钱,说来只会引人不解,别人都还好解释,就是爸妈不之前怎么说。
她想,反正钱就在兜里攒着吧,不告诉他们也是好的,等她以后生意越做越大了,去了大学,能找到好的里头告知的话,再一点点告诉。
夫妻俩只把她这话当作玩笑话,也没放在心上,只让几个孩子别着急,他们一定在开学前凑够工业券。
可两夫妻哪能认识什么人,三姐妹一商量,干脆自己出去外头询问,借也好,买也好。
等到开学那会再凑齐,还不一定能买的到自行车呢。
沈子夏直接去了魏茉莉家,魏茉莉家里刚给他爸新买了一个手表,这会工业券剩下的不多,不过还是把剩下的都给了沈子夏,说的送的,也不用还了。
沈子夏每次来他们家里,经常会带点吃的给他们,鸡蛋啊,红薯啊,甚至是煮的花生玉米。
魏家父母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家小姑娘一直以来都帮助他们家,将闺女的学习成绩补了不少,现在成绩好了许多。
</div>
</div>
谁知道,人家里头还真的养了不少鸡,最后还是沈子夏带着大舅去鸡圈里看。
没有生鸡蛋的母鸡不许离开鸡圈,免得跑外头去生蛋找不回来。
另外十来只阉鸡刚好到后山那片丛林找吃的去了,所以李立峰只看到母鸡妈妈带着一群小鸡。
“我家不单止这些哦,家强哥在山里头还要了几十只鸡呢,最近母鸡在孵小鸡,估计很快就有好多鸡了。”沈子夏一边领着大舅看他们家壮观的鸡圈,一边比划着。
刚去山里的时候,沈家强手里头没有太多的粮食,所以他也没有养太多鸡,现在开荒之后,耕种的粮食多了,有番薯花生玉米,还种了点粟米之类,除了稻子,全部都齐了了。
除此之外,他正准备种稻子呢。
家里现在土地都是分给各家各户,家里也被分配了一台打谷机,到时候家里收成了之后,也可以直接抬到这边来,甚至他也可以多买一台回家放着。
沈贤国家里最近发生的事情李立峰他们根本不知道,也是刚来了之后,听说大鹰村和家里一样,都进行家庭承包土地耕种,到时候自己家种好的粮食,上交一部分集体,剩下就都是自己的。
这会听了外甥女的话,可把李立峰震惊坏了。
他问道:“你家哪来那么多粮食养鸡啊?”
“鸡吃东西很杂的,山里头很多吃的,舅舅,这你可不知道吧?”沈子夏一副得意的看着自家大舅。
李立峰被她逗笑了,“我还真不知道。”
“现在我家不缺肉吃,而且我爸妈种田很厉害的,到时候收成肯定是大丰收,我家能天天吃白米饭呢。”
“呵呵,这么好啊?”
“嗯。”
“那就好,这样你们几姐妹也不用瘦的跟猴儿似得。”李立峰摸着孩子的脑袋,真心替几个孩子开心。
他娶了媳妇之后,没多久就跟着媳妇去了县城,进了工厂工作,夫妻两人在厂里工作做的不错,工资也逐年加了些,福利也好,算是几兄弟里头,过的最自在的了。
但是再自在,他也做不到天天吃肉。
现在看妹夫家的日子,已经在渐渐变好了,他这做大哥的,自然也替他们高兴。
第164章
李立峰一家在沈贤国家住了一晚上, 第二天吃了午饭才离开,当然,又是一顿丰盛的午饭,沈子夏从空间拿了鱼,说是河里抓的,另外沈贤国又去外头买了两斤豆腐。
现在政策宽松了,外头买卖多了,别说镇上,就是外头那管理区,也有人摆卖了,卖两板豆腐,几斤黄豆,多了去了。
有些人家家里没钱的,也可以以物换物,我给你黄豆,你给我豆腐,给点稻谷,换个西瓜。
天儿热,沈贤国回家的时候,还带了个西瓜,只是浑身也热的出了一身的汗,衣服都浸湿了。
沈子夏热不得,带着表姐在自家屋后的一棵树下乘凉,树大,边上有一条小溪,总算不会太热,树上的黑色野果还能吃呢,味道甜中带点涩,虽然只有一层皮,但是这年头孩子零食匮乏,可都是宝贝。
沈子春借着边上的一丛泥竹直接爬上高大的树木,然后折了一些树枝,直接扔给下面的妹妹。
“接着。”
沈子夏伸长了手去接,生怕树枝上的果子会砸掉。
沈子秋看大姐在树上,也忍不住爬上去。
她比沈子春牛,直接带了把柴刀上去,看见结果子多的树杈,直接刀子往上砍,不一会,一大树枝掉了下来。
上头沈子秋大声喊道:“够吃咯。”
沈子春看着小妹妹,无奈的笑着,催促着她赶紧爬下树。
李建慧从小在县城长大,除了逢年过节或者暑假,也很少回村里,像村里这些好玩的东西,她虽然都知道,但是却很少去玩,根本就没太多的时间。
沈子夏将树枝全部捡了堆在一起,嘴里喊着表姐,“表姐,来,快尝尝这个果子,甜甜的,很好吃哦,我们家屋后这棵树比任何一棵结的果子都要大,也没那么多涩味。”
一边说着,沈子夏给表姐递上几个大的,味道一看就是特别鲜美的。
李建慧高兴的接了过来,对着表姐说了声谢谢。
等四人吃饱了,继续在树下乘凉。
李建慧感叹,“在村子里还是挺好玩的,有那么多好吃的。”
“所以表姐有空可以常来我们家的。”沈子秋笑着道。
李建慧点点头,不过想到自己接下来的几年大学生涯,都要在北方帝都度过,她忍不住叹气。
“不过我这几年估计都很少回家了,考的大学在首都那边呢,太远了,一年未必能回来一次。”
沈子秋点点头,“说的也是。不过表姐,那边是首都,肯定很繁华,你到时候是坐火车去首都吗?那边听说有长城,有故宫,还会下雪呢,你去了那边看见了,回来记得跟我们说一下啊!”
听到这些,沈子春也忍不住激动。
去首都是她的梦想,书本中的不管是故宫天坛还是长城,都深深的吸引着她,她很想去那里看看。
可是,粤省距离首都千山万水,除非她考大学考到首都那边的学校,否则可能这一辈子都去不了首都了。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即便随便去个外地,都要介绍信,并不是那么容易动身前去的,加上远,交通不发达,要什么没什么,连钱都是奢侈的,所以有些人一辈子可能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了,甚至有些人,可能最远就去过镇上,哪能想象的到,以后的世界该是怎么样的发达,别说外省首都,就是地球的另一边,都是可以去的。
李建慧点头笑着答应下来,“我到时候给你们寄明信片,给你们看首都的样子。”
“嗯嗯。”
“嗯嗯。”
两人兴奋非常,就连沈子夏也被姐妹两人的气氛感染到了。
她还是自己到时候去过北京,去那里旅游,看过雪,也看过天安门,去过故宫,还上过长城,感受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可现在,看着大姐和妹妹叽叽喳喳的说着帝都那边的一切,她突然也想去看看了,她是后来才去首都旅游的,和几十年前的首都,是不一样的。
李建慧也没去过首都,了解的首都都是从书本上来的。
要不是这次高考,知道那边有最好的学校,她也从没有动过要去那么远的念头。
不过现在想想,能出去看看,也觉得挺好的。
“你们以后也能去首都的,夏夏现在马上上高二,明年就得高考了吧,小秋和春子你们两个再过两年也高考了,到时候都考首都来。”
沈子春兴奋的点点头,沈子秋也应了声好。
表姐妹几个,就这么定了个约定。
沈子夏倒是没打算好去哪个省份读书,现在说这些还早着呢。
“记得去的时候告诉我,我去接你们啊。”临走的时候,李建慧还说着这事。
沈贤国真的拿了只老母鸡用笼子装好,让李立峰带回家给两老补身体。
他是不愿意拿的,但是妹夫一家盛情难却,没办法只能收下。
……
日子恢复如常,沈子夏现在每天主要就是在家里忙活空间,偶尔去山里看看沈家强,给他带点东西,偶尔她还会去镇上卖点东西。
唯一不好的是,现在天气热,等沈子夏到镇上已经又热又累的一身汗,衣服估计脱下来拧一下也能拧出点水来。
这么热的天,她真佩服自己还能坚持去镇上。
不过卖了那么多东西,她手里头也抓着几百块钱了,走的路多,人也累,想着要不要给自己买辆自行车?如果有一辆自行车,不单止方便自己的出行,爹妈乃至全家人出行都是很方便的。
回到家里,沈子夏还没来得及跟爹妈商量呢,李丽敏心疼她大热天还往外跑,出了一身汗,乱糟糟的,跟水里头捞起来一样,就说要不买辆自行车吧?
当然,她说买自行车并不是让闺女骑着自行车四处玩的,而是因为想到粤省一年到头,基本大半年温度都是处于夏天高温的时候,几个闺女要上高中呢,学校那么远,三人走路过去不得累死?
家里现在还有些闲钱,李丽敏就想给孩子买辆自行车。
“这大热天的,要是上学得多累人啊?走路去学校都得热疯了,这哪还有心情学习啊?”
沈子夏擦擦额头上的汗,嘿嘿笑着,“还行,热完挺爽的,就是脑子一直在跳。”
“这就是热的,热太厉害得中暑呢,傻孩子。”
沈子夏装作听不懂,嘿嘿笑着。
既然她妈妈都有心买自行车,也不用她催着了。
沈贤国回来听媳妇这么说,也点点头,“你说的对,几个孩子上高中,这地方比初中部还远呢,你说要是去学校,整天这么走路,得多累?”
孩子上初中他瞧着都辛苦。
大人走路走的快,干活多,路再长,可能没那么辛苦。可孩子不同。
夫妻俩意见一致,这钱也有,唯一不足的就是他们手里头现在没有工业券,没有批条。
县城里头百货里头的自行车虽然不少,但是要想买到手,手里头没工业券却不行。
李丽敏说道,“这次我大哥他们过来,我大嫂给了我一些工业券,说是他们家剩下的,给我们了点,防止咱们需要,我算了一下,这工业券也有一小半了,如果能再去外面借一些,咱们就能买了。”
“嗯,那我去找人问问,看看能不能弄点回来?”
可沈贤国认识的全是农村的,每年生产队哪有工业券可以发,就算谁家偶然有工业券,人家自己也攒着要用。
最后只从凡婶家那边借到了两张,凡婶说送给他们,自家没用,说是之前闺女过年的时候,从老师家那边拿过来的。
“要是芳芳现在还在家,我还能让她去跟她老师要点,她老师家里听说很多,都用不上,反而没其他票呢。”
老师以及工厂里头工作的人,这工业券是最多的了,生活所用柴米油盐都用不到工业券,所以一般人家不买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这类工厂生产的用品,基本放在家里是没用处的。
夫妻俩借了好久,也没借来几张,就算用钱买,也未必能从村民的手上买到。
夫妻俩正愁着呢,倒是沈子夏听说了这苦恼,忙道:“爸妈,不用着急,我去找工业券,你们攒钱就行了。”
她倒是想用自己的钱直接买,但是她一个孩子整天在家,手里还攥那么多钱,说来只会引人不解,别人都还好解释,就是爸妈不之前怎么说。
她想,反正钱就在兜里攒着吧,不告诉他们也是好的,等她以后生意越做越大了,去了大学,能找到好的里头告知的话,再一点点告诉。
夫妻俩只把她这话当作玩笑话,也没放在心上,只让几个孩子别着急,他们一定在开学前凑够工业券。
可两夫妻哪能认识什么人,三姐妹一商量,干脆自己出去外头询问,借也好,买也好。
等到开学那会再凑齐,还不一定能买的到自行车呢。
沈子夏直接去了魏茉莉家,魏茉莉家里刚给他爸新买了一个手表,这会工业券剩下的不多,不过还是把剩下的都给了沈子夏,说的送的,也不用还了。
沈子夏每次来他们家里,经常会带点吃的给他们,鸡蛋啊,红薯啊,甚至是煮的花生玉米。
魏家父母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家小姑娘一直以来都帮助他们家,将闺女的学习成绩补了不少,现在成绩好了许多。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