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红楼梦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广陵散》早已散佚,所以此处林黛玉说“琴者禁也”。
  既然已经散佚,那么要弹广陵散就只能在陵墓或海市蜃楼了。
  那么也就是说林黛玉所说的“静室高斋”、“层楼的上头”、“林石的里面”、“山巅上”、“水涯上”指的可能是陵墓或海市蜃楼。
  说对着“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弹奏已经散佚的《广陵散》,那么也就是说可能此处的“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可能指的都是皇陵中的物件。
  也就是说此处武则天让李治为《广陵散》解注。
  那么在作品一开篇的时候甄士隐就为《好了歌》解注,那么也就是说之前疯道人唱的《好了歌》其实可能就是已经散佚的《广陵散》。
  那么也就是说,已经散佚的广陵散的内容是: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这首歌表达了一种非常消极的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而林黛玉对《广陵散》的解注是:
  《广陵散》已经散佚,想听《广陵散》的话只能去陵墓里听了。也就是说《广陵散》已经没了。
  那么也就是说甄士隐可能就是此处的林黛玉,就是李治。也就是说李治可能并不崇尚道教。
  甄士隐解注的原文是:
  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到头来,甚荒唐!
  反认他乡是故乡,你方唱罢我登场,乱哄哄。
  今嫌紫蟒长,昨怜破袄寒。
  致使锁枷扛,因嫌纱帽小。
  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择膏粱!
  保不定日后作强梁,训有方;
  那知自己归来丧,正叹他人命不长,
  转眼乞丐人皆谤,银满箱,金满箱。
  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
  如何两鬓又成霜,粉正香,说什么脂正浓?
  绿纱今又在篷窗上,蛛丝儿结满雕梁。
  曾为歌舞场,衰草枯杨;当年笏满床,陋室空堂。
  这是一首表达消极思想的曲谱。堂堂的盛唐女皇帝的故事,在这首曲谱的观点里却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不过总体来说,此处的《广陵散》总结了盛唐女皇的一生,而且正好对应了这部原著的写作顺序。
  “曾为歌舞场,衰草枯杨;当年笏满床,陋室空堂。”说的不正是作品一开始的故事吗?
  曲谱虽然消极,不过作者可能表达的并不是消极的意思,否则他也没兴趣这么长篇大论地去记载女皇的故事了。可能作者是在感叹盛唐的繁华,为武则天的执着而感动,对当时的历史的一种深思。
  这也是作者写的一部关于盛唐美女的励志故事。
  这时紫鹃端着茶走了进来笑着说:“二爷今日这样高兴。”
  贾宝玉说:“没有啊!听见妹妹讲的实在是让人顿开茅塞,所以越听越爱听了。”
  紫鹃说:“不是这个高兴,说的是二爷到我们这里来的话。”
  那么武则天到了李治这里,也就是说武则天被安葬在乾陵,这是值得高兴的事吗?并不是,但是对于武则天来说,也就是此处笑着的紫鹃来说,是高兴的。因为他终于可以和他的恋人李治在一起了。
  另外,之前讲的都是陵墓的故事,此处说“广陵散”,那么也就是说可能接下来作者不讲陵墓的故事了。
  贾宝玉说:“我最近一直在上学,所以感觉就疏远了些。”
  紫鹃笑着说:“姑娘身上才好些,二爷既这么说,坐坐也该让姑娘歇歇了。别尽讲究,劳了神。”
  贾宝玉说:“可不是嘛!我只顾爱听,也就忘了妹妹劳神了。”
  林黛玉拿着书说:“说这些倒也开心,也没有什么劳神的。只怕我只管说,你只管不懂呢!”
  贾宝玉说:“横竖慢慢的就自然明白了。”
  这时麝月端了一盆花走了进来。
  紫鹃说:“妹妹来了?”
  麝月进门后作揖说:“给姑娘请安了。太太那边有人送了四盆兰花来,因里面有事没有空顽他,叫给二爷一盆,林姑娘一盆。”
  这里紫鹃,也就是武则天称呼麝月为“妹妹”。
  而麝月进来后明明李治和武则天都在场,却只向李治请安。
  麝月说有四盆兰花,“里面”没空顽,所以让给“二爷”一盆,李治一盆。
  也就是说此处的二爷可能是李世民。那么对应的,太太那边可能指的是已经去世的长孙皇后。
  那么四盆送了两盆,还剩两盆。
  旁白:黛玉看时却有几枝双朵的,心中忽然一动,也不知是喜是悲,便呆呆的呆看。
  贾宝玉说:“妹妹有了兰花,便可以做猗兰操了。”
  《猗兰操》又名《幽兰操》,最早相传是孔子所作,是一首优美的兰诗,也是一首幽怨悱恻的抒情曲,表达了君子高洁的品质。
  旁白:黛玉听了心里反不舒服,想到草木当春,花鲜叶茂,想我年纪尚小,便像三秋蒲柳,若是果能随愿,或者渐渐的好来,不然只恐似那花柳残春,怎禁得风催雨送?想到那里不禁又滴下泪来。
  此处又说到了两个成语---残花败柳、风吹雨打。
  但是此处却说的是“花柳残春”、“风催雨送”。
  也就是说此处的“春”对应的是“败”;
  此处的“催”对应的是“吹”;
  此处的“送”对应的是“打”。
  这时丫鬟来报:“宝姑娘家来人了!”
  林黛玉连忙擦擦眼泪。
  这时一个丫鬟端着东西对林黛玉作揖:“给姑娘请安了!宝姑娘有封信给您!”
  也就是说武则天给李治送来了一封关于幽兰的书信。
  林黛玉打开,只见书信的封面是兰花,书信中写着:“妹生辰不偶,家运多艰,姊妹伶仃,萱亲衰迈,夜深辗侧,愁绪何堪,回忆海棠结社,序属清秋;对菊持螯,同盟欢洽。犹记‘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之句,未尝不叹冷节遗芳,如吾两人也。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那我们知道历史上武则天在感业寺的时候曾经写过一首思念李治的诗《如意娘》,实际上此处的内容和《如意娘》这首诗中的内容是一样的: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之前说是“四章”,那你看此处如意娘这首诗,刚好是四句。也就是说此处的四章可能指的就是这四句。
  “长歌当哭”对应的不就是“长下泪”吗?
  那么也就是说“海棠结社”可能讲的是李治和武则天热恋时的场景。
  “对菊持螯”,这说的不就是开篇时甄士隐与贾雨村在月下饮酒吃螃蟹并作诗的场景吗?
  当时贾雨村还就着螃蟹和月亮作诗: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盘。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此处“满把晴光”不就是“晴雯”的名字吗?
  “满把晴光护玉盘”不就是“麝月”的名字吗?
  而“长歌当哭”之意不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吗?
  长恨歌表达的是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悲剧,但是这首诗中却把女主角换成了武则天。
  林黛玉流着泪说:“宝姐姐不寄与别人,单寄与我,也是惺惺惜惺惺的意思……”
  也就是说《如意娘》这首诗让李治非常感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