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得江陵者得荆州(第一更,求订阅,
明军抵达江陵后,朱由榔当即下令围城。
根据以往的攻城经验和李定国的建议,尤其要重点关注水门。
有些水门直接连着长江,城中清军遇事不妙可以直接跑路。
朱由榔还是想要试一试棺材炸城的,想要把其发展成常备战术。
毕竟这次换了正式棺材,效果应该很好。
可让朱由榔感到有些惊讶的是,清军并没有对挖掘地道的明军士兵进行攻击,非但没有放炮,就连射箭干扰都没有。
这是什么套路?
就在朱由榔百思不得其解时,城门竟然开了。
难道清军想要出城殊死一搏?
这当然是朱由榔乐意看到的。
野战的情况下,明军还是有不小的优势的。
但是随之而出的不是整装列阵的军队,而是丢盔弃甲手无寸铁的清兵。
走在最前面的人高呼道:“罪臣冯塘愿意献出江陵城予陛下。”
嗯?
朱由榔愣了一愣。这又是一个献城投降的?
其实以江陵城的条件和守城兵力,要是想守还是能够守一段时间的。
对方这么干脆利落的投降,无非是看明军一路势如破竹,盘算了一下既然最终也是守不住还不如投降留条命。
毕竟襄阳方面已经做了个最好的例子,没有人会跟自己较劲。
“冯唐?倒是个好名字。”
“呃,陛下误会了,罪臣的名字是冯塘,塘是池塘的塘。”
朱由榔沉声道:“你为什么要投降?”
“罪臣仰慕陛下天威...”
冯塘顺杆就爬,拍起了马屁。
“好了,拍马屁的话就不用说了,做一下城防交接吧。”
朱由榔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罪臣遵旨。”
不知怎的,本来清军献出城池是件好事情,这样明军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但朱由榔却是有些略微的失落。也许是他太想要试验棺材炸城的效果了吧。
李定国担心城中有埋伏,建议朱由榔在城外暂候,他派人先进城中摸摸底。
朱由榔也同意了。
做皇帝就是这点蛋疼,首先考虑的不是你自己,而是天下。
个人安危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军乃至全天下的事情,由不得脑子一热拍脑袋决定。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明军已经控制了整个江陵城,确认没有伏兵后才将天子迎入城中。
江陵是整个荆州府的核心,控制了江陵基本上明军就控制了荆州府。
朱由榔召见李定国商议下一步的计划,谁知李定国一面圣便跪倒在地道:“臣愧对陛下。”
朱由榔大为惊讶道:“晋王这是何意?”
李定国泣声道:“有件事臣一直没敢跟陛下说,再这么打下去,我们便没有兵力分兵驻守了啊。”
稍顿了顿,李定国接道:“臣见陛下兴起,不敢扫了陛下的兴。可若是这样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扫下去,真的无兵可分了。”
李定国说的其实朱由榔也有认真考虑过。
打下的这些城池肯定是要派兵驻守的。指望这些降将是不现实的。他们能够降明,等到明军一走他们就能毫不犹豫的降清。
之前几座大城都是夔东诸将去守的,江陵距离武昌颇有一段距离,真要是这么分兵确实有些吃不消。
“晋王何须自责?这事情朕也是有考虑的。”
朱由榔顿了顿道:“现在还有七八万军队吧?拿出一万来驻守江陵。剩下还有六万,这六万人是不会再动了。”
“陛下的意思是?”
“直捣武昌!”
李定国闻言总算长松了一口气。
他就担心陛下急于光复湖广,想要一口吃成个胖子。
什么都要最后很可能就是什么都丢。
李定国可不希望最后落得个四处起火的局面。
“陛下圣明。打下江陵后沿江而下已经没有太大的障碍,完全可以集中兵力攻打武昌。继续缠斗下去对我们毫无意义。”
“是啊,时间才是最重要的。”朱由榔清了清嗓子道:“必须在入冬之前拿下武昌。”
...
...
贵阳,经略府。
洪承畴看罢湖广总督胡全才的亲笔信,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永历敢在这个节骨眼上主动去进攻湖广。
这厮倒真是有几份魄力。
“来人呐,去请鳌大人来。”
赵良栋刚刚落败,贵州清军急需要时间来休整,这个时候是不太可能发动攻势的。
永历便利用这个时间主动出击,搅合的湖广一个鸡飞狗跳。
胡全才是洪承畴的得意门生,有他镇守湖广洪承畴是放心的。
只是从胡全才的信中可以看出,明军的攻势还是很凶猛的。短短时间内就攻克了夷陵、郧阳。
照着这个势头下去,外围的这些府县也是难保。
湖广和贵州毗邻,洪承畴在考虑是出兵援助还是趁机发兵攻打四川、云南。
四川、云南是明军的老巢,如果能够端掉明军便成了无根浮萍。
哪怕他打下湖广再多的城池也没有意义。
清军完全可以腾出手来再行围剿。
但如果任由明军这么长驱直入拿下武昌,届时朝廷那边面子上挂不住。
顺治皇帝是个极好面子的人,自然不能准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真要是发生了,总得有个顶包背锅的人。那个人怕是就是胡全才了。
哪怕是洪承畴也保不住他。
洪承畴很是纠结,决定问过鳌拜的意见再做决定。
毕竟鳌拜手中还是有一支精锐八旗军的,实力不可忽视。
却说鳌拜风风火火的赶来,有些不耐道:“老洪啊,你叫我来是什么事?他娘的,这蛊毒之事完全就是唬人的,我这些天没吃安氏给的解药也啥事没有。老子这便要领兵灭了他安氏一族。”
洪承畴苦笑一声道:“鳌大人先不要着急,看看这封信再说。”
说罢他把信递给了鳌拜。
鳌拜接过信展开来看,只匆匆一扫便觉得不妙。
他仔细读了一遍,却是勃然大怒。
“好个永历小儿,如此阴险歹毒,竟然瞒天过海去攻打湖广了。”
“依鳌大人之见,我们现在是该发兵援救还是围魏救赵?”
洪承畴眯着眼睛主动发问道。
...
...
根据以往的攻城经验和李定国的建议,尤其要重点关注水门。
有些水门直接连着长江,城中清军遇事不妙可以直接跑路。
朱由榔还是想要试一试棺材炸城的,想要把其发展成常备战术。
毕竟这次换了正式棺材,效果应该很好。
可让朱由榔感到有些惊讶的是,清军并没有对挖掘地道的明军士兵进行攻击,非但没有放炮,就连射箭干扰都没有。
这是什么套路?
就在朱由榔百思不得其解时,城门竟然开了。
难道清军想要出城殊死一搏?
这当然是朱由榔乐意看到的。
野战的情况下,明军还是有不小的优势的。
但是随之而出的不是整装列阵的军队,而是丢盔弃甲手无寸铁的清兵。
走在最前面的人高呼道:“罪臣冯塘愿意献出江陵城予陛下。”
嗯?
朱由榔愣了一愣。这又是一个献城投降的?
其实以江陵城的条件和守城兵力,要是想守还是能够守一段时间的。
对方这么干脆利落的投降,无非是看明军一路势如破竹,盘算了一下既然最终也是守不住还不如投降留条命。
毕竟襄阳方面已经做了个最好的例子,没有人会跟自己较劲。
“冯唐?倒是个好名字。”
“呃,陛下误会了,罪臣的名字是冯塘,塘是池塘的塘。”
朱由榔沉声道:“你为什么要投降?”
“罪臣仰慕陛下天威...”
冯塘顺杆就爬,拍起了马屁。
“好了,拍马屁的话就不用说了,做一下城防交接吧。”
朱由榔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罪臣遵旨。”
不知怎的,本来清军献出城池是件好事情,这样明军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但朱由榔却是有些略微的失落。也许是他太想要试验棺材炸城的效果了吧。
李定国担心城中有埋伏,建议朱由榔在城外暂候,他派人先进城中摸摸底。
朱由榔也同意了。
做皇帝就是这点蛋疼,首先考虑的不是你自己,而是天下。
个人安危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军乃至全天下的事情,由不得脑子一热拍脑袋决定。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明军已经控制了整个江陵城,确认没有伏兵后才将天子迎入城中。
江陵是整个荆州府的核心,控制了江陵基本上明军就控制了荆州府。
朱由榔召见李定国商议下一步的计划,谁知李定国一面圣便跪倒在地道:“臣愧对陛下。”
朱由榔大为惊讶道:“晋王这是何意?”
李定国泣声道:“有件事臣一直没敢跟陛下说,再这么打下去,我们便没有兵力分兵驻守了啊。”
稍顿了顿,李定国接道:“臣见陛下兴起,不敢扫了陛下的兴。可若是这样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扫下去,真的无兵可分了。”
李定国说的其实朱由榔也有认真考虑过。
打下的这些城池肯定是要派兵驻守的。指望这些降将是不现实的。他们能够降明,等到明军一走他们就能毫不犹豫的降清。
之前几座大城都是夔东诸将去守的,江陵距离武昌颇有一段距离,真要是这么分兵确实有些吃不消。
“晋王何须自责?这事情朕也是有考虑的。”
朱由榔顿了顿道:“现在还有七八万军队吧?拿出一万来驻守江陵。剩下还有六万,这六万人是不会再动了。”
“陛下的意思是?”
“直捣武昌!”
李定国闻言总算长松了一口气。
他就担心陛下急于光复湖广,想要一口吃成个胖子。
什么都要最后很可能就是什么都丢。
李定国可不希望最后落得个四处起火的局面。
“陛下圣明。打下江陵后沿江而下已经没有太大的障碍,完全可以集中兵力攻打武昌。继续缠斗下去对我们毫无意义。”
“是啊,时间才是最重要的。”朱由榔清了清嗓子道:“必须在入冬之前拿下武昌。”
...
...
贵阳,经略府。
洪承畴看罢湖广总督胡全才的亲笔信,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永历敢在这个节骨眼上主动去进攻湖广。
这厮倒真是有几份魄力。
“来人呐,去请鳌大人来。”
赵良栋刚刚落败,贵州清军急需要时间来休整,这个时候是不太可能发动攻势的。
永历便利用这个时间主动出击,搅合的湖广一个鸡飞狗跳。
胡全才是洪承畴的得意门生,有他镇守湖广洪承畴是放心的。
只是从胡全才的信中可以看出,明军的攻势还是很凶猛的。短短时间内就攻克了夷陵、郧阳。
照着这个势头下去,外围的这些府县也是难保。
湖广和贵州毗邻,洪承畴在考虑是出兵援助还是趁机发兵攻打四川、云南。
四川、云南是明军的老巢,如果能够端掉明军便成了无根浮萍。
哪怕他打下湖广再多的城池也没有意义。
清军完全可以腾出手来再行围剿。
但如果任由明军这么长驱直入拿下武昌,届时朝廷那边面子上挂不住。
顺治皇帝是个极好面子的人,自然不能准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真要是发生了,总得有个顶包背锅的人。那个人怕是就是胡全才了。
哪怕是洪承畴也保不住他。
洪承畴很是纠结,决定问过鳌拜的意见再做决定。
毕竟鳌拜手中还是有一支精锐八旗军的,实力不可忽视。
却说鳌拜风风火火的赶来,有些不耐道:“老洪啊,你叫我来是什么事?他娘的,这蛊毒之事完全就是唬人的,我这些天没吃安氏给的解药也啥事没有。老子这便要领兵灭了他安氏一族。”
洪承畴苦笑一声道:“鳌大人先不要着急,看看这封信再说。”
说罢他把信递给了鳌拜。
鳌拜接过信展开来看,只匆匆一扫便觉得不妙。
他仔细读了一遍,却是勃然大怒。
“好个永历小儿,如此阴险歹毒,竟然瞒天过海去攻打湖广了。”
“依鳌大人之见,我们现在是该发兵援救还是围魏救赵?”
洪承畴眯着眼睛主动发问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