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管效忠设伏(第一更!求订阅,求月
却说管效忠率领一万清兵前往余杭驻防。
虽说他的作用只是诱敌深入,可只带这点兵多少还是有些心虚。
毕竟他要面对的是郑成功,那个可以从长江口攻入,一路克敌拿下南京的郑成功!
抛开立场问题,管效忠其实还是蛮欣赏郑成功的。
郑成功这个人虽然沾了一点他老爹郑芝龙的光,但能力还是很强的。
不然这么些年来不可能把手下收拾的服服帖帖的,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替他卖命。
有时候管效忠也在想自己有没有可能拉起一支人马单干,但对比了郑成功之后他就把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按死了。
他一没有郑成功的人脉背景,二没有郑成功的执行力和果决,是万万不可能单干的。
靠着清廷这颗大树还好乘凉,真要是离开单干怕是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朝廷大军剿灭。
强如吴三桂现在不也是名义上遵奉清廷吗?
人啊有时候还是要认清现实的。
来南京的这些年,管效忠自认为和朗廷佐还是配合的很好的。
二人一文一武,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把整个两江流域治理的井井有条。
不说百姓安居乐业吧,至少没什么人敢扯旗造反的。
当然,四明山的那帮子明匪除外。
其实管效忠还是有些疑惑的。
生在乱世,你要说为自己而战那还有些说法。
毕竟打下了江山那可是能做皇帝的。世间谁不想做皇帝?
但是清廷都已经拿下江山了,却还想着为明廷为朱家争天下,这是怎么个意思?
管效忠真的理解不能。
而且这种抵抗注定是要失败的。
以明清之间的差距,便是再来十个郑成功,十个李定国也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既然抵抗不了,为什么不索性投降了呢?
投降之后可是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啊。
当然,现在管效忠要考虑的就是完成总督大人交给他的任务,诱郑成功孤军深入。
比起拿下镇江,光复南京,郑成功的人头显然更有吸引力。
如果他们能够斩杀郑成功,把首级送到京师去,皇上看了势必龙颜大悦。
那么他们之前所犯的所有罪责都能一笔勾销。
是非成败便看这一哆嗦了!
抵达山沟沟后,朗廷佐当即下令构筑防线。
虽然目的是诈败,但也要演的像一些,不然被郑成功一眼看破还怎么演下去?
管效忠心情还是有些紧张的。
他不知道郑成功这次究竟带了多少人,以总督大人和施琅的兵力,能否一口将其吃掉?
“都给本提督仔细着点,鹿柴卡住路口,不要留空隙!”
余杭地区多丘陵和低矮的山峰。
山沟沟便是其中的代表。
这里是明军进军杭州的必经之路。
郑成功只要想攻打杭州就必须经过这里。
布置好一切管效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了。
据他估计要不了多久郑成功就要到了。
管效忠心中竟然有些期待。
他要用一场大胜洗刷屈辱,也让郑成功明白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
“殿下,前面这山看起来有些险峻啊。”
郑成功亲兵见到面前一座山峰横住了去路,有些担忧的说道。
大军从南京行来,一路上基本都是平地,根本遇不到什么山峰。
这算是他们见到的第一座。
郑成功也不禁皱起眉来。
兵家行军,最忌讳的事情就是遇到山。
因为山里太容易设下埋伏了。
便是郑成功自己也经常用这一招。
当初郑氏在福建,便屡次在仙霞关设伏,打的清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其中套路郑成功自然是懂得。
万一清军在此地设伏,还真是有些难办。
“传本王将令,大军先就地休息。派出斥候前去查探。”
“得令!”
亲兵毅然领命而去。
郑成功不由得叹了口气。
他现在也觉得攻打杭州的做法有些冲动了。
但他却不得不这么做。
这是激励士气最好的选择。
只有拿下杭州把将士们家眷的首级取回,将士们才能愿意继续替他郑成功卖命。
不然用不了多久他就会人心尽失。
所以这一仗必须得打,只是可能他打的太匆忙了。
休息的时间郑成功又命人打开舆图供他分析。
杭州城和一般城池最大的不同就是杭州连着大运河。
作为大运河的起点,杭州的水系纵横。
那么如果拿下杭州,就能切断京杭大运河,使得满清的运输补给中断。
整个北方都要靠江南出产的粮食、丝绸、茶叶补充,切断了这个联系北边的清军就抓了瞎。
所以清军一定会在杭州死守。
这一点郑成功是有心理准备的。
所以等着他的是一场恶战。
不过郑成功并没有丝毫的顾虑。
早打也是打,晚打也是打。
既然如此有什么好犹豫的,干就是了。
他郑成功这辈子还从来没怂过!
约摸过了半个时辰,四散出去的哨兵陆陆续续都回来了。
根据他们的报告,这山沟里应该没什么埋伏的痕迹。
郑成功点了点头遂命大军准备启程。
如果动作快一些他们甚至能在天黑之前翻过这个山沟。
清军如果求稳一定会屯兵在杭州城中,准备与他决一死战。
以郑成功对朗廷佐的了解,此人最是求稳不会轻易的赌。
所以他不派人来余杭也是可以理解的。
明军的气势是很足的,每一个普通士兵身上都背负着杀妻杀子之仇。
他们恨不得立即冲进杭州城里,把那些鞑子剁碎,所以根本不需要郑成功催促。
只是山路有些难走,加之刚刚下了一场雨,故而泥土路有些泥泞。
不少士兵在急行军的过程中都滑倒了。
人还好一些摔倒了大不了再站起来就是了。
最惨的要数战马了。
除了郑成功等将领的坐骑,它们大部分是用来驼运粮草军械的。
因为太重陷到泥坑里很难自己走出来。
需要十几个士兵一起合力,牵马缰的牵马缰,拽马腿的拽马腿。
一番折腾之后好不容易把战马从泥坑里解救出来,这才能继续前行。
虽然行军速度受到一些影响,但好在没有出什么大问题。
...
...
虽说他的作用只是诱敌深入,可只带这点兵多少还是有些心虚。
毕竟他要面对的是郑成功,那个可以从长江口攻入,一路克敌拿下南京的郑成功!
抛开立场问题,管效忠其实还是蛮欣赏郑成功的。
郑成功这个人虽然沾了一点他老爹郑芝龙的光,但能力还是很强的。
不然这么些年来不可能把手下收拾的服服帖帖的,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替他卖命。
有时候管效忠也在想自己有没有可能拉起一支人马单干,但对比了郑成功之后他就把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按死了。
他一没有郑成功的人脉背景,二没有郑成功的执行力和果决,是万万不可能单干的。
靠着清廷这颗大树还好乘凉,真要是离开单干怕是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朝廷大军剿灭。
强如吴三桂现在不也是名义上遵奉清廷吗?
人啊有时候还是要认清现实的。
来南京的这些年,管效忠自认为和朗廷佐还是配合的很好的。
二人一文一武,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把整个两江流域治理的井井有条。
不说百姓安居乐业吧,至少没什么人敢扯旗造反的。
当然,四明山的那帮子明匪除外。
其实管效忠还是有些疑惑的。
生在乱世,你要说为自己而战那还有些说法。
毕竟打下了江山那可是能做皇帝的。世间谁不想做皇帝?
但是清廷都已经拿下江山了,却还想着为明廷为朱家争天下,这是怎么个意思?
管效忠真的理解不能。
而且这种抵抗注定是要失败的。
以明清之间的差距,便是再来十个郑成功,十个李定国也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既然抵抗不了,为什么不索性投降了呢?
投降之后可是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啊。
当然,现在管效忠要考虑的就是完成总督大人交给他的任务,诱郑成功孤军深入。
比起拿下镇江,光复南京,郑成功的人头显然更有吸引力。
如果他们能够斩杀郑成功,把首级送到京师去,皇上看了势必龙颜大悦。
那么他们之前所犯的所有罪责都能一笔勾销。
是非成败便看这一哆嗦了!
抵达山沟沟后,朗廷佐当即下令构筑防线。
虽然目的是诈败,但也要演的像一些,不然被郑成功一眼看破还怎么演下去?
管效忠心情还是有些紧张的。
他不知道郑成功这次究竟带了多少人,以总督大人和施琅的兵力,能否一口将其吃掉?
“都给本提督仔细着点,鹿柴卡住路口,不要留空隙!”
余杭地区多丘陵和低矮的山峰。
山沟沟便是其中的代表。
这里是明军进军杭州的必经之路。
郑成功只要想攻打杭州就必须经过这里。
布置好一切管效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了。
据他估计要不了多久郑成功就要到了。
管效忠心中竟然有些期待。
他要用一场大胜洗刷屈辱,也让郑成功明白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
“殿下,前面这山看起来有些险峻啊。”
郑成功亲兵见到面前一座山峰横住了去路,有些担忧的说道。
大军从南京行来,一路上基本都是平地,根本遇不到什么山峰。
这算是他们见到的第一座。
郑成功也不禁皱起眉来。
兵家行军,最忌讳的事情就是遇到山。
因为山里太容易设下埋伏了。
便是郑成功自己也经常用这一招。
当初郑氏在福建,便屡次在仙霞关设伏,打的清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其中套路郑成功自然是懂得。
万一清军在此地设伏,还真是有些难办。
“传本王将令,大军先就地休息。派出斥候前去查探。”
“得令!”
亲兵毅然领命而去。
郑成功不由得叹了口气。
他现在也觉得攻打杭州的做法有些冲动了。
但他却不得不这么做。
这是激励士气最好的选择。
只有拿下杭州把将士们家眷的首级取回,将士们才能愿意继续替他郑成功卖命。
不然用不了多久他就会人心尽失。
所以这一仗必须得打,只是可能他打的太匆忙了。
休息的时间郑成功又命人打开舆图供他分析。
杭州城和一般城池最大的不同就是杭州连着大运河。
作为大运河的起点,杭州的水系纵横。
那么如果拿下杭州,就能切断京杭大运河,使得满清的运输补给中断。
整个北方都要靠江南出产的粮食、丝绸、茶叶补充,切断了这个联系北边的清军就抓了瞎。
所以清军一定会在杭州死守。
这一点郑成功是有心理准备的。
所以等着他的是一场恶战。
不过郑成功并没有丝毫的顾虑。
早打也是打,晚打也是打。
既然如此有什么好犹豫的,干就是了。
他郑成功这辈子还从来没怂过!
约摸过了半个时辰,四散出去的哨兵陆陆续续都回来了。
根据他们的报告,这山沟里应该没什么埋伏的痕迹。
郑成功点了点头遂命大军准备启程。
如果动作快一些他们甚至能在天黑之前翻过这个山沟。
清军如果求稳一定会屯兵在杭州城中,准备与他决一死战。
以郑成功对朗廷佐的了解,此人最是求稳不会轻易的赌。
所以他不派人来余杭也是可以理解的。
明军的气势是很足的,每一个普通士兵身上都背负着杀妻杀子之仇。
他们恨不得立即冲进杭州城里,把那些鞑子剁碎,所以根本不需要郑成功催促。
只是山路有些难走,加之刚刚下了一场雨,故而泥土路有些泥泞。
不少士兵在急行军的过程中都滑倒了。
人还好一些摔倒了大不了再站起来就是了。
最惨的要数战马了。
除了郑成功等将领的坐骑,它们大部分是用来驼运粮草军械的。
因为太重陷到泥坑里很难自己走出来。
需要十几个士兵一起合力,牵马缰的牵马缰,拽马腿的拽马腿。
一番折腾之后好不容易把战马从泥坑里解救出来,这才能继续前行。
虽然行军速度受到一些影响,但好在没有出什么大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