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后 完结+番外_118
小皇帝不搭腔了,其他大臣私底下对视一眼,又都装起死来。
赵三思很想一锤定音:朕看人不顺眼,想让她早点滚回淮安去。
然而,和蔡隽对视一眼,她就怂了,见蔡隽朝她暗自摇了摇头,她最后只能不情不愿地,“关于明韶皇姐回宫之事,暂且就按林大人说的。朕与明韶皇姐虽没见过几次,但到底是姐弟一场,如今拖家带口地来京中做客,朕自然是要好好招待的。”
朕可不是个小气的人咧。
没能如自己的意,早朝自然是不欢而散。
于是,当日的奏折,赵三思在上面都打了个大叉,自然,等到蔡隽过来检查的时候,又被训了一顿。
如今,小皇帝批阅奏折倒不用蔡隽手把手地带着了,就是批阅完了之后,再过来检查一番。
“皇上,你什么时候才能不耍小孩子脾气了。你瞧瞧你,这些让你审批的折子你都打个叉,外地官员下次再送一回上来,你可知要耽误多少功夫?”蔡隽一边教训她,一边拿过朱笔把那个叉涂掉,重新画出重点批阅。
“谁叫丞相让朕同意那个林狐狸的话的。”赵三思有些心虚,但想起早朝的事,还是憋着一股气,又亮出了自己还是有些红肿的手,“再说了,朕的手昨日被虫子蜇了,今日能批阅奏折已经很厉害了。”
“怎么还这般严重?”蔡隽看着她的手,皱了皱眉,“昨日臣收到消息时,还以为是小事儿,倒不想被蜇了这么一大片,待会臣去同李总管说一声,倒要看看他是怎么教训宫人的,承乾宫这么多人,都是做什么的……”
“这事儿,也怪朕不小心。”心虚的赵三思赶紧打断了她的话,把手缩了回来,“李公公已经敲打过宫人了,丞相快别为这些小事操心了。”
小皇帝心宽是好事。
再者,李忠贤也不是那等分不清轻重的人。
如是一想,蔡隽也就不欲多说了,把那些折子都翻了一遍,翻到后头,才发现小皇帝到底还不算个不着四六的人,一些真正要紧的折子都挑出来放在了一边,语气自然也缓了下来,“你不喜欢明韶公主?今日太常寺卿只说对了一半,明韶公主在未出嫁前,确实是高宗皇帝的掌上明珠,但出嫁后,就并不是了。”
“为什么?”赵三思顿时来了精神,“明韶皇姐对朕不大友好,朕自然不喜欢她的。”
蔡隽笑了一下,昨日明韶公主拜见小皇帝的事,李忠贤都跟他通过气了,今日无人在朝堂上提起,他才特地提起的,目的就是试探一下各位朝臣的反应。
“不知皇上可否知道明韶公主的驸马是何人?”
赵三思眨了下眼,“不是前淮安王吗?”
蔡隽点了点头,“但淮安王还有个身份,他是前朝皇室皇子的后人。”
大昭建国已经快两百年了,前朝的人和事,赵三思都觉得十分遥远了,但跟着太傅日日学习为君之道,再加上看得这些书,蔡隽这一点,她倒也想得明白,“难道高宗皇帝还防备着?”
蔡隽点了点头,“看来皇上倒是十分聪明,臣一点就透。”
赵三思怪不好意思的,“都是丞相和太傅教的好。”
蔡隽忍俊不禁,掩嘴笑了一下,又恢复了方才正经的神色,“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高宗皇帝的防备也并无道理。臣说句皇上不中听的话,先帝驾崩,您的突然出现,怕是让朝中很多人存有异心……”
这是实话,赵三思倒没有觉得不中听,反而顺着他的话道:“朕也知道咧,朕同丞相说句实话,朕做梦都没想过,朕有朝一日会坐在今日的位置上。”
小皇帝诚实到可爱。
蔡隽压了压嘴角的笑意,把重新批阅的奏折都挑了出来,兀自转移了话题,“如今淮南王夫子都死了,但他们在淮安经营了这么多年,怕是还有势力的。明韶公主带着小淮安王回京,暂且不管她安的什么心,但有一点,皇上不得不防,明韶公主与毓太妃是表姐妹,明韶公主的生母与毓太妃的母亲是同胞姐妹。昔日,明韶公主还没出嫁时,就与毓太妃的感情十分要好。眼下毓太妃联合其他三位太妃共掌后宫,若是明韶公主与人一道,接下来怕就是要对您的皇后人选插手了。”
这些消息太多了,赵三思的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后面的话都没听清楚了,思绪还停留在蔡隽说得两人是表姐妹的事上。
半晌,她才呐呐道:“果然是物以类聚,怪不得朕瞧着两人都是一样地让人不喜欢。”
蔡隽对此不做评价。
“那既然这样,丞相怎么还让人留在宫里头,万一她要与毓太妃沆瀣一气,欺负贵……朕怎么办?”
“您是皇上,整个大昭,谁敢欺负你?”蔡隽可没漏掉她脱口了的那个“贵”字。
面对蔡隽了然的眼神,赵三思红了红脸,低头不说话了。
蔡隽也不打趣她了,敛了神色又说起了正事,“今日臣主动在朝堂上提起这事,只不过是试试朝臣的反应。眼下看来,对于明韶公主回宫之事,林家显然是有打算的。那这样的话,皇上对此,更要多留个心眼。”
赵三思被他说得忧心忡忡的,垂头丧气道:“哦。”
“历朝历代,没有哪个皇帝在位期间,朝堂当真是一派风平浪静的。”蔡隽瞧她蔫了吧唧的样子,心软,又安慰起来,“对皇上来说,这些隐在暗处的隐患,早日显露出来,反而是一桩好事。”
为君不易。
赵三思叹了口气,“朕明白。”
蔡隽也不多给她施加压力了,说通了明韶公主的事,又将她批阅不当的奏折挑出来,继续带着人批阅起来。
赵三思很想一锤定音:朕看人不顺眼,想让她早点滚回淮安去。
然而,和蔡隽对视一眼,她就怂了,见蔡隽朝她暗自摇了摇头,她最后只能不情不愿地,“关于明韶皇姐回宫之事,暂且就按林大人说的。朕与明韶皇姐虽没见过几次,但到底是姐弟一场,如今拖家带口地来京中做客,朕自然是要好好招待的。”
朕可不是个小气的人咧。
没能如自己的意,早朝自然是不欢而散。
于是,当日的奏折,赵三思在上面都打了个大叉,自然,等到蔡隽过来检查的时候,又被训了一顿。
如今,小皇帝批阅奏折倒不用蔡隽手把手地带着了,就是批阅完了之后,再过来检查一番。
“皇上,你什么时候才能不耍小孩子脾气了。你瞧瞧你,这些让你审批的折子你都打个叉,外地官员下次再送一回上来,你可知要耽误多少功夫?”蔡隽一边教训她,一边拿过朱笔把那个叉涂掉,重新画出重点批阅。
“谁叫丞相让朕同意那个林狐狸的话的。”赵三思有些心虚,但想起早朝的事,还是憋着一股气,又亮出了自己还是有些红肿的手,“再说了,朕的手昨日被虫子蜇了,今日能批阅奏折已经很厉害了。”
“怎么还这般严重?”蔡隽看着她的手,皱了皱眉,“昨日臣收到消息时,还以为是小事儿,倒不想被蜇了这么一大片,待会臣去同李总管说一声,倒要看看他是怎么教训宫人的,承乾宫这么多人,都是做什么的……”
“这事儿,也怪朕不小心。”心虚的赵三思赶紧打断了她的话,把手缩了回来,“李公公已经敲打过宫人了,丞相快别为这些小事操心了。”
小皇帝心宽是好事。
再者,李忠贤也不是那等分不清轻重的人。
如是一想,蔡隽也就不欲多说了,把那些折子都翻了一遍,翻到后头,才发现小皇帝到底还不算个不着四六的人,一些真正要紧的折子都挑出来放在了一边,语气自然也缓了下来,“你不喜欢明韶公主?今日太常寺卿只说对了一半,明韶公主在未出嫁前,确实是高宗皇帝的掌上明珠,但出嫁后,就并不是了。”
“为什么?”赵三思顿时来了精神,“明韶皇姐对朕不大友好,朕自然不喜欢她的。”
蔡隽笑了一下,昨日明韶公主拜见小皇帝的事,李忠贤都跟他通过气了,今日无人在朝堂上提起,他才特地提起的,目的就是试探一下各位朝臣的反应。
“不知皇上可否知道明韶公主的驸马是何人?”
赵三思眨了下眼,“不是前淮安王吗?”
蔡隽点了点头,“但淮安王还有个身份,他是前朝皇室皇子的后人。”
大昭建国已经快两百年了,前朝的人和事,赵三思都觉得十分遥远了,但跟着太傅日日学习为君之道,再加上看得这些书,蔡隽这一点,她倒也想得明白,“难道高宗皇帝还防备着?”
蔡隽点了点头,“看来皇上倒是十分聪明,臣一点就透。”
赵三思怪不好意思的,“都是丞相和太傅教的好。”
蔡隽忍俊不禁,掩嘴笑了一下,又恢复了方才正经的神色,“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高宗皇帝的防备也并无道理。臣说句皇上不中听的话,先帝驾崩,您的突然出现,怕是让朝中很多人存有异心……”
这是实话,赵三思倒没有觉得不中听,反而顺着他的话道:“朕也知道咧,朕同丞相说句实话,朕做梦都没想过,朕有朝一日会坐在今日的位置上。”
小皇帝诚实到可爱。
蔡隽压了压嘴角的笑意,把重新批阅的奏折都挑了出来,兀自转移了话题,“如今淮南王夫子都死了,但他们在淮安经营了这么多年,怕是还有势力的。明韶公主带着小淮安王回京,暂且不管她安的什么心,但有一点,皇上不得不防,明韶公主与毓太妃是表姐妹,明韶公主的生母与毓太妃的母亲是同胞姐妹。昔日,明韶公主还没出嫁时,就与毓太妃的感情十分要好。眼下毓太妃联合其他三位太妃共掌后宫,若是明韶公主与人一道,接下来怕就是要对您的皇后人选插手了。”
这些消息太多了,赵三思的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后面的话都没听清楚了,思绪还停留在蔡隽说得两人是表姐妹的事上。
半晌,她才呐呐道:“果然是物以类聚,怪不得朕瞧着两人都是一样地让人不喜欢。”
蔡隽对此不做评价。
“那既然这样,丞相怎么还让人留在宫里头,万一她要与毓太妃沆瀣一气,欺负贵……朕怎么办?”
“您是皇上,整个大昭,谁敢欺负你?”蔡隽可没漏掉她脱口了的那个“贵”字。
面对蔡隽了然的眼神,赵三思红了红脸,低头不说话了。
蔡隽也不打趣她了,敛了神色又说起了正事,“今日臣主动在朝堂上提起这事,只不过是试试朝臣的反应。眼下看来,对于明韶公主回宫之事,林家显然是有打算的。那这样的话,皇上对此,更要多留个心眼。”
赵三思被他说得忧心忡忡的,垂头丧气道:“哦。”
“历朝历代,没有哪个皇帝在位期间,朝堂当真是一派风平浪静的。”蔡隽瞧她蔫了吧唧的样子,心软,又安慰起来,“对皇上来说,这些隐在暗处的隐患,早日显露出来,反而是一桩好事。”
为君不易。
赵三思叹了口气,“朕明白。”
蔡隽也不多给她施加压力了,说通了明韶公主的事,又将她批阅不当的奏折挑出来,继续带着人批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