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梵婀林
“元姐姐,这个好有意思啊,真的能看到一千里之外那么远吗?”
林纾也被这个吸引了,她在淮南都从来没见过这个。
元清见林纾不自觉的问出声,小声的解释,“一千里倒也算不上,只是能看到人眼看不清的远方,不至于那么远但数十里是可以的。”
林纾本来只是随便问问,没想到元清真的能回答上这个问题。
元清当然清楚这个是什么,他们不知道,元清还能不知道吗。
不就是古代版的望远镜吗。
虽然在现代随处可见,可在这古代应当是非常稀奇了。
林纾见元清知道便有些好奇的再询问,“元姐姐你曾经见过吗,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元清笑了笑回答,“可以说是见过吧。”
说完元清就再也没说话了,任凭林纾怎么问她都只是笑笑。
元清说的比较小声只有她和林纾谁也没听清,所以没有引起什么骚乱。
那边已经展示到了第三件东西,元清定睛一看就是个镜子,但是比较清楚,不像这边的铜镜显得人模糊不清。
接下来展示的许多东西都是元清见过的,可以说是她在现代见过的,在工业高度不发达的古代能有这些东西也是十分难得了。
这次北梁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些什么望远镜,镜子,还有玻璃杯。
青樱只有琉璃杯,那已经是最清楚的了,可这玻璃杯晶莹剔透一出现就让众人惊叹。
其实这些东西都不算多美,只是暂时现在的工艺达不到而已。
还有西洋的大摆钟,诸如此类的种种。
甚至元清还看到了钻石,多个斜切面,反射着四面八方的等,璀璨夺目,绚烂异常。
元清倒是对钻石有点兴趣,这还是源于现代人的一种独特浪漫吧。
最开始大家都十分感兴趣,可到了最后发现都是些这样的东西,没有什么特殊的,就有些意兴阑珊。
虽然奇怪,但除了千里眼和西洋大摆钟有点意思其他都是些装饰品,但那些装饰品也不够精美。
特别是那个什么玻璃杯,虽然比琉璃更透亮,但是却只有光秃秃的一个杯子,完全比不上琉璃的花样繁多。
娜达看出了众人的兴味逐渐消失,就故作神秘的拿出最后一个大件。
这个是一个流线型的东西,被布笼罩着不知道是什么,放在托盘上很像琵琶。
“这个,是最后的一件东西。”娜达一把揭开上面的布。
众人听到娜达对最后一个东西的重视之意都提起了兴趣。
但红布绸一揭开就看见里那个东西独特的造型。
“这,这不就是琵琶吗?”一个臣子突然大喊出声,话语里不尽的失望。
实在是这最后的阵仗让他们有些期待过多了,一看到这绝对期望落空,不由得有些失态。
众人纷纷附和,都说这就是琵琶。
虽然跟琵琶很像,但是那弦却不甚相同。
“诸位大人,这是西洋乐器,一种名叫梵婀林的东西,弹奏方式跟琵琶也不相同。”
娜达缓缓解释,说明这个跟琵琶的不同之处。
元清一听梵婀林抬起了头,看着娜达手上的那个乐器,这不就是小提琴吗?
作为元清唯一从小学过几次的小提琴,对于梵婀林这个译法是有些耳熟的。
不就是英文直接音译过来吗。
对于这娜达公主拿出来的东西,元清是有些兴趣在里面的。
对于娜达的解释众人也都不是特别相信,难道这不是个换了名字的琵琶吗。
“娜达公主,既然这梵婀林是你们拿出来的可否演奏一曲,让朕和臣子们也好听出这梵婀林和琵琶的区别呀。”
皇上对此也不太相信,但他知娜达应该不会随意乱说砸了招牌,所以选择让娜达他们演奏一曲,这样也能直接区分不同。
众臣子也都纷纷附和,娜达公主面露难色,“这梵婀林我们还不太会,这是从域外之人那换过来的,看他们弹奏过一次,但是却并没有学会。”
没想到他们会让自己弹奏,娜达公主有几分慌乱,这个的确是不简单,她们也没有几个人人学会。
这就有些令人失望了,没人会这个那哪能知道这所谓的梵婀林与琵琶的不同呀。
长得的确是有些不一样,可看着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说不准这就是域外之人的琵琶呢。”有一位大臣笑谈。
听到这儿,皇上突然来了兴趣,派乐坊弹琵琶的乐娘去试一试。
可是等乐娘拿到这琵琶的时候,却不知道该从何下手。琵琶是底下有横着的弦。
可是这个梵婀林却是直直的几道弦从上面到下面,而且整个只有四条,这让人有些束手无策。
乐娘尝试着用弹琵琶的方式拨动了弦,但是却并没有什么声音。
看见乐娘也奏不响这个梵婀林,皇上就来了兴趣,这到底是什么?似琵琶又不是琵琶,根本就弹不响。
“谁能奏响这个梵婀林,朕就赏她一个心愿。”皇上金口玉言。
本来对此一点兴趣都没有的众人都来了兴趣,能得到皇上的一个口谕,就相当于有一道保命符,所以谁都想上去试一试。
不管自己会不会,上去之后万一奏响了,那岂不是走了大运了,所以大家都跃跃欲试的想上前去。
元清对这个毫无兴趣,皇上的口谕她也不在意,所以根本就没有出风头的心思。
但是这边的许多贵女却是对皇上的口谕非常的势在必得,一个个的都想要上去。
有了皇上的这道口谕,他们的父兄不论是升官还是什么,都有了一个保障。
那这么多人都来了兴趣,皇上让他们都去一旁的女官那里登记,一个个的试。
虽然已经很晚了,但是皇上突然来了兴趣,大家也只能耐着性子陪同,更何况对于谁能够奏响这梵婀林拿到皇上的那道口谕,大家也都是十分好奇的。
旁边的贵女们都让丫鬟前去登记,林纾也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看着元清没有丝毫动作林纾有几分奇怪。
林纾也被这个吸引了,她在淮南都从来没见过这个。
元清见林纾不自觉的问出声,小声的解释,“一千里倒也算不上,只是能看到人眼看不清的远方,不至于那么远但数十里是可以的。”
林纾本来只是随便问问,没想到元清真的能回答上这个问题。
元清当然清楚这个是什么,他们不知道,元清还能不知道吗。
不就是古代版的望远镜吗。
虽然在现代随处可见,可在这古代应当是非常稀奇了。
林纾见元清知道便有些好奇的再询问,“元姐姐你曾经见过吗,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元清笑了笑回答,“可以说是见过吧。”
说完元清就再也没说话了,任凭林纾怎么问她都只是笑笑。
元清说的比较小声只有她和林纾谁也没听清,所以没有引起什么骚乱。
那边已经展示到了第三件东西,元清定睛一看就是个镜子,但是比较清楚,不像这边的铜镜显得人模糊不清。
接下来展示的许多东西都是元清见过的,可以说是她在现代见过的,在工业高度不发达的古代能有这些东西也是十分难得了。
这次北梁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些什么望远镜,镜子,还有玻璃杯。
青樱只有琉璃杯,那已经是最清楚的了,可这玻璃杯晶莹剔透一出现就让众人惊叹。
其实这些东西都不算多美,只是暂时现在的工艺达不到而已。
还有西洋的大摆钟,诸如此类的种种。
甚至元清还看到了钻石,多个斜切面,反射着四面八方的等,璀璨夺目,绚烂异常。
元清倒是对钻石有点兴趣,这还是源于现代人的一种独特浪漫吧。
最开始大家都十分感兴趣,可到了最后发现都是些这样的东西,没有什么特殊的,就有些意兴阑珊。
虽然奇怪,但除了千里眼和西洋大摆钟有点意思其他都是些装饰品,但那些装饰品也不够精美。
特别是那个什么玻璃杯,虽然比琉璃更透亮,但是却只有光秃秃的一个杯子,完全比不上琉璃的花样繁多。
娜达看出了众人的兴味逐渐消失,就故作神秘的拿出最后一个大件。
这个是一个流线型的东西,被布笼罩着不知道是什么,放在托盘上很像琵琶。
“这个,是最后的一件东西。”娜达一把揭开上面的布。
众人听到娜达对最后一个东西的重视之意都提起了兴趣。
但红布绸一揭开就看见里那个东西独特的造型。
“这,这不就是琵琶吗?”一个臣子突然大喊出声,话语里不尽的失望。
实在是这最后的阵仗让他们有些期待过多了,一看到这绝对期望落空,不由得有些失态。
众人纷纷附和,都说这就是琵琶。
虽然跟琵琶很像,但是那弦却不甚相同。
“诸位大人,这是西洋乐器,一种名叫梵婀林的东西,弹奏方式跟琵琶也不相同。”
娜达缓缓解释,说明这个跟琵琶的不同之处。
元清一听梵婀林抬起了头,看着娜达手上的那个乐器,这不就是小提琴吗?
作为元清唯一从小学过几次的小提琴,对于梵婀林这个译法是有些耳熟的。
不就是英文直接音译过来吗。
对于这娜达公主拿出来的东西,元清是有些兴趣在里面的。
对于娜达的解释众人也都不是特别相信,难道这不是个换了名字的琵琶吗。
“娜达公主,既然这梵婀林是你们拿出来的可否演奏一曲,让朕和臣子们也好听出这梵婀林和琵琶的区别呀。”
皇上对此也不太相信,但他知娜达应该不会随意乱说砸了招牌,所以选择让娜达他们演奏一曲,这样也能直接区分不同。
众臣子也都纷纷附和,娜达公主面露难色,“这梵婀林我们还不太会,这是从域外之人那换过来的,看他们弹奏过一次,但是却并没有学会。”
没想到他们会让自己弹奏,娜达公主有几分慌乱,这个的确是不简单,她们也没有几个人人学会。
这就有些令人失望了,没人会这个那哪能知道这所谓的梵婀林与琵琶的不同呀。
长得的确是有些不一样,可看着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说不准这就是域外之人的琵琶呢。”有一位大臣笑谈。
听到这儿,皇上突然来了兴趣,派乐坊弹琵琶的乐娘去试一试。
可是等乐娘拿到这琵琶的时候,却不知道该从何下手。琵琶是底下有横着的弦。
可是这个梵婀林却是直直的几道弦从上面到下面,而且整个只有四条,这让人有些束手无策。
乐娘尝试着用弹琵琶的方式拨动了弦,但是却并没有什么声音。
看见乐娘也奏不响这个梵婀林,皇上就来了兴趣,这到底是什么?似琵琶又不是琵琶,根本就弹不响。
“谁能奏响这个梵婀林,朕就赏她一个心愿。”皇上金口玉言。
本来对此一点兴趣都没有的众人都来了兴趣,能得到皇上的一个口谕,就相当于有一道保命符,所以谁都想上去试一试。
不管自己会不会,上去之后万一奏响了,那岂不是走了大运了,所以大家都跃跃欲试的想上前去。
元清对这个毫无兴趣,皇上的口谕她也不在意,所以根本就没有出风头的心思。
但是这边的许多贵女却是对皇上的口谕非常的势在必得,一个个的都想要上去。
有了皇上的这道口谕,他们的父兄不论是升官还是什么,都有了一个保障。
那这么多人都来了兴趣,皇上让他们都去一旁的女官那里登记,一个个的试。
虽然已经很晚了,但是皇上突然来了兴趣,大家也只能耐着性子陪同,更何况对于谁能够奏响这梵婀林拿到皇上的那道口谕,大家也都是十分好奇的。
旁边的贵女们都让丫鬟前去登记,林纾也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看着元清没有丝毫动作林纾有几分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