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琵琶行
就在场上气氛尴尬,皇帝正想要不要命人将那女子拖走时,只听离御案不远,楚大小姐清脆的声音道:“皇上,说到琵琶,臣女曾听过一首极好的诗歌,名字就唤《琵琶行》,不知皇上可曾听过?”
楚大小姐一句话,打破场上古怪的僵局,皇帝心底一松,转头向她望去,含笑道:“琵琶行?还有人特意为琵琶做诗吗?朕倒不曾听过!”
楚若烟抿唇笑道:“倒不是特意为琵琶做诗,只是此诗曾写倒琵琶,倒是一等一的好诗!”
皇帝点头道:“原来如此!太后赞你博闻广记,如今看来倒不是虚言!”
二人一问一答间,顿时将王氏姐妹晾在场上。
楚若烟见皇帝居然配合自己,不由浅笑,侧头道:“皇上既不曾听过,臣女吟唱一回,请皇上品评如何?”
皇帝笑道:“素闻三丫头赞楚大小姐歌喉,不想今日大伙儿有此耳福,只是……”侧头看一眼王曦莹,皱眉道,“楚大小姐要吟琵琶,难不成也是用琵琶伴乐?”
这一会儿,他可不想听什么琵琶曲。
王曦莹却不禁眸子一亮,满含期待的向楚大小姐望去。
一时想入非非,但觉是自己入了楚大小姐的眼,楚大小姐才来替她圆场,若是能借机与她攀上交情,岂不是因祸得福?日后再借她结识明郡主、贝县主,甚至三公主,如何还能将王亦微放在眼里。
可是她的幻想也只是一瞬,却见楚大小姐摇头道:“此诗写的虽是琵琶,却不必琵琶伴曲,如此月色之下,清吟反而更有韵味!”
“哦?”皇帝听她不要琵琶,倒是心意顿合,点头道,“那就请楚大小姐吟来听听!”
王曦莹大为失望,张了张嘴想要说话,却被王亦微一扯袖子阻止。
楚若烟也不起身,只是微微躬身应命,左右瞧瞧,信手将身边二王的酒杯夺了过来,连同自己的摆在面前,提筷子轻敲,但听叮叮几响,竟似含着乐音,清透入耳。
场中众人顿时精神一振,齐齐向她凝注。
二王没了酒杯,微愕之后,都是微微一笑,自觉移开些身体,给她腾出些空隙。
耶律元迅自幼与楚若烟相识,自然知道她有一副极好的歌喉,各种曲调悠美,用词奇异,又异常动听的曲子,也听她唱过不少,可是这《琵琶行》却从未听过,自然凝神静听。
耶律辰与楚若烟相识虽说只有一年,可也知道,这个丫头开口,就断断会与众不同,更是打起全部的精神,侧耳凝神。
一时间,场中一片沉寂,只有硬柴燃烧的哔剥声和野牛油落入火中的轻哧。
众相瞩目中,只见楚若烟筷子轻敲,叮叮几响之后,漫声吟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是吟,不是唱?
众人微怔,却无人去问。
楚若烟微微眯眼,手中的筷子有一下没一下的轻敲,打出固定的节拍,顾自吟道:“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她的声音,本来清脆悦耳,天生有几分欢快。可是此刻吟诗,声音放的轻漫,在这夜色中,竟似带出些离愁。
虽然意境并不相同,可是人生在世,又有何人没有添过几段离愁?
随着她的吟颂,场中一片静默,似乎都沉浸在某一段的回忆之中。
七皇子耶律亭却忍不住皱眉道:“这不是羁旅送别之诗吗?怎么能叫《琵琶行》?”
他的话一出,楚若烟漫吟营造出的气氛顿时一扫而空,立刻引来几位老臣的轻嘘。
楚若烟抬眼向他望去一眼,手里的节拍不乱,继续吟道:“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有琵琶了!
众人暗暗点头。
耶律亭却微微撇唇,低声道:“听本王一问,她就吟出琵琶,可见是自个儿杜撰!”
只是刚才一句话,显然引来众人的不满,连皇帝都向他横来一眼,这句话只是低声而语,没有敢大声出口。
此时在筷子叮叮的节拍中,只听楚若烟已经继续吟了下去:“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寥寥数语一出,众人眼前,似看到月移中天,夜色笼罩下,画船上一名手抱琵琶的娇柔女子,场中顿起一片彩声。
元甄儿却撇唇道:“不是说唱词,怎么只是在吟?”
她这话说的不高不低,又恰好在众人的彩声之后,场中倒是大多数人听到。
楚若烟眼皮微抬,向那个方向扫去一眼,却不做理会,手中筷子不停,继续吟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吟到此处,筷子在三个酒杯上轻划,漫展歌喉唱道:“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歌声随着词意,时急时缓,婉啭随意,更与手中筷子的节拍相互呼应,急时虽急,却不显急躁,缓时虽缓,却不减节拍。
苍辽虽说尚武,可是近百年来,渐通教化,场上文臣与公子之中,也有不少饱学之士,但听楚大小姐歌声虽美,那所唱出的词更是字字珠玑,一时间,想要喝彩,又怕惊扰如此美的意境,而就此呆坐静听,又觉整颗心欢喜不禁,难以自己,只能跟着楚大小姐以手虚拍,无声跟着轻吟。
耶律辰十二年来周游列国,加之天性聪慧,腹中所学,远不是场中旁人可比。之前虽初听她要唱词,还道是如之前所唱“山有木兮木有枝”之类的短曲,哪知道一听之下,竟是如此一首长歌,而词意倾尽歌中女子惆怅落寞的心境,竟似与自己四处游荡时的心境暗合,一时心旌摇动,竟不知今夕何夕,身在何处。
耶律元迅虽说自幼与她一同长大,早已料到她有非凡之举,可是也没有想到,竟然是如此美绝又惆怅的长诗,一时震动,也是久久不能回神。
满场的寂静中,楚大小姐原来转急的歌声又再转缓,漫声唱道:“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唱到这里,手中筷子轻划,伴着歌声收尾,余音袅袅,荡久而绝。
楚大小姐一句话,打破场上古怪的僵局,皇帝心底一松,转头向她望去,含笑道:“琵琶行?还有人特意为琵琶做诗吗?朕倒不曾听过!”
楚若烟抿唇笑道:“倒不是特意为琵琶做诗,只是此诗曾写倒琵琶,倒是一等一的好诗!”
皇帝点头道:“原来如此!太后赞你博闻广记,如今看来倒不是虚言!”
二人一问一答间,顿时将王氏姐妹晾在场上。
楚若烟见皇帝居然配合自己,不由浅笑,侧头道:“皇上既不曾听过,臣女吟唱一回,请皇上品评如何?”
皇帝笑道:“素闻三丫头赞楚大小姐歌喉,不想今日大伙儿有此耳福,只是……”侧头看一眼王曦莹,皱眉道,“楚大小姐要吟琵琶,难不成也是用琵琶伴乐?”
这一会儿,他可不想听什么琵琶曲。
王曦莹却不禁眸子一亮,满含期待的向楚大小姐望去。
一时想入非非,但觉是自己入了楚大小姐的眼,楚大小姐才来替她圆场,若是能借机与她攀上交情,岂不是因祸得福?日后再借她结识明郡主、贝县主,甚至三公主,如何还能将王亦微放在眼里。
可是她的幻想也只是一瞬,却见楚大小姐摇头道:“此诗写的虽是琵琶,却不必琵琶伴曲,如此月色之下,清吟反而更有韵味!”
“哦?”皇帝听她不要琵琶,倒是心意顿合,点头道,“那就请楚大小姐吟来听听!”
王曦莹大为失望,张了张嘴想要说话,却被王亦微一扯袖子阻止。
楚若烟也不起身,只是微微躬身应命,左右瞧瞧,信手将身边二王的酒杯夺了过来,连同自己的摆在面前,提筷子轻敲,但听叮叮几响,竟似含着乐音,清透入耳。
场中众人顿时精神一振,齐齐向她凝注。
二王没了酒杯,微愕之后,都是微微一笑,自觉移开些身体,给她腾出些空隙。
耶律元迅自幼与楚若烟相识,自然知道她有一副极好的歌喉,各种曲调悠美,用词奇异,又异常动听的曲子,也听她唱过不少,可是这《琵琶行》却从未听过,自然凝神静听。
耶律辰与楚若烟相识虽说只有一年,可也知道,这个丫头开口,就断断会与众不同,更是打起全部的精神,侧耳凝神。
一时间,场中一片沉寂,只有硬柴燃烧的哔剥声和野牛油落入火中的轻哧。
众相瞩目中,只见楚若烟筷子轻敲,叮叮几响之后,漫声吟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是吟,不是唱?
众人微怔,却无人去问。
楚若烟微微眯眼,手中的筷子有一下没一下的轻敲,打出固定的节拍,顾自吟道:“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她的声音,本来清脆悦耳,天生有几分欢快。可是此刻吟诗,声音放的轻漫,在这夜色中,竟似带出些离愁。
虽然意境并不相同,可是人生在世,又有何人没有添过几段离愁?
随着她的吟颂,场中一片静默,似乎都沉浸在某一段的回忆之中。
七皇子耶律亭却忍不住皱眉道:“这不是羁旅送别之诗吗?怎么能叫《琵琶行》?”
他的话一出,楚若烟漫吟营造出的气氛顿时一扫而空,立刻引来几位老臣的轻嘘。
楚若烟抬眼向他望去一眼,手里的节拍不乱,继续吟道:“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有琵琶了!
众人暗暗点头。
耶律亭却微微撇唇,低声道:“听本王一问,她就吟出琵琶,可见是自个儿杜撰!”
只是刚才一句话,显然引来众人的不满,连皇帝都向他横来一眼,这句话只是低声而语,没有敢大声出口。
此时在筷子叮叮的节拍中,只听楚若烟已经继续吟了下去:“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寥寥数语一出,众人眼前,似看到月移中天,夜色笼罩下,画船上一名手抱琵琶的娇柔女子,场中顿起一片彩声。
元甄儿却撇唇道:“不是说唱词,怎么只是在吟?”
她这话说的不高不低,又恰好在众人的彩声之后,场中倒是大多数人听到。
楚若烟眼皮微抬,向那个方向扫去一眼,却不做理会,手中筷子不停,继续吟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吟到此处,筷子在三个酒杯上轻划,漫展歌喉唱道:“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歌声随着词意,时急时缓,婉啭随意,更与手中筷子的节拍相互呼应,急时虽急,却不显急躁,缓时虽缓,却不减节拍。
苍辽虽说尚武,可是近百年来,渐通教化,场上文臣与公子之中,也有不少饱学之士,但听楚大小姐歌声虽美,那所唱出的词更是字字珠玑,一时间,想要喝彩,又怕惊扰如此美的意境,而就此呆坐静听,又觉整颗心欢喜不禁,难以自己,只能跟着楚大小姐以手虚拍,无声跟着轻吟。
耶律辰十二年来周游列国,加之天性聪慧,腹中所学,远不是场中旁人可比。之前虽初听她要唱词,还道是如之前所唱“山有木兮木有枝”之类的短曲,哪知道一听之下,竟是如此一首长歌,而词意倾尽歌中女子惆怅落寞的心境,竟似与自己四处游荡时的心境暗合,一时心旌摇动,竟不知今夕何夕,身在何处。
耶律元迅虽说自幼与她一同长大,早已料到她有非凡之举,可是也没有想到,竟然是如此美绝又惆怅的长诗,一时震动,也是久久不能回神。
满场的寂静中,楚大小姐原来转急的歌声又再转缓,漫声唱道:“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唱到这里,手中筷子轻划,伴着歌声收尾,余音袅袅,荡久而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