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顾松不理智了!
远在千里之外,董和光带领的团队,在短暂的沮丧后,就努力地调整好了心态,试图挽回这一切。
在发射进入预定的近地轨道之后,后面的工作就是交给燧石航天自己的团队来完成的。
在发射中心的指挥大厅里,叶子恒看到的都是共享过来的结果数据。
在新的变轨方案出来之前,气氛还是紧张的。
但变轨方案确定之后,其实又是在漫长的时间里,等待变轨时机的到来。中间,就是令人焦灼的等待。
简玉书显得很平静,其实他内心觉得有那么一丝丝无聊。
看过了这么多次发射,他现在境界也不同了。何况,他很清楚现在这一次次奔向月球的发射,表面上都会失败,但最后都会在月球背面,完成自己的使命。
他只是好奇,这些“卫星”真实的作用是干什么的。这一点,顾松并没有告诉他。
跟顾松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现在的状况,那家伙也就是漫不经心地“哦”了一声,还说道:“往月球飞还要这么久,你该休息的休息,该和老何那边沟通的就和那边沟通。咱们自己的烛龙2号火箭出来,就可以更频繁一点发射了。”
话说完,就匆匆忙忙地挂了电话。
简玉书分明听到,那头传来了老板娘的声音。
他搁下电话,无奈得很。
作为燧石航天的ceo,自己公司发射探月卫星这么大的事,不从头盯到尾的话,不像样吧?
于是,只能继续在发射基地这边耗着了。
他有些无聊,位于南海岛的燧石航天总部和燧石研究院航天科技工程研究所就忙碌了。
简玉书频繁细致地关注起范元白和何安志的工作。
他对叶子恒说太空对接这个事,自然不是临时起意。
自从年初遥测卫星完成之后,范元白就接到了突破他知识体系框架的任务:航天器的太空对接。
对于新挑战,范元白欣然接受。
头发没了,还纹了个棋局在上面的范元白,是经历了“凄惨”情事的进化版范元白。
他确实比以前强多了。
年初,和何安志一起被挖过来的,还有一批大牛。这些人,有的跟着何安志一起在研究大推力火箭,有些就跟着范元白研究太空对接。
现在,是从简单的“环-锥”式对接方案开始做起。
这种对接方式,只能把两个航天器链接到一起,人和货物是无法从中进行转移的。
但是没关系,已经够所谓“巨型卫星”使用了。
饶是如此,这对范元白他们来说,也是很有难度的课题。
只有简玉书清楚,像这些技术,就像是顾松给他们布置的作业一样。
顾松就是用这种心态,在为自己培养着一支航天技术团队。
毕竟将来的庞大计划,不可能具体到每一个零件,都需要顾松去亲自盯着。
而简玉书也没有那样的天分,去学会这些东西。
因此,简玉书现在就是助教一样的角色。
他负责代替顾松布置作业,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如果范元白和何安志这些“学生”在学业上有什么疑问,他就转达给顾松,然后顾松就会通过邮件或者视频会议的方式,答疑解惑。
做作业能要多久?
因此,燧石航天现在的太空对接技术,进度远超叶子恒想象。
私人企业自己做的好处,就是决策周期短。
顾松也不缺投在这一块的钱,因此莽就一个字。
不停下订单生产各种零配件,不停组装,不停测试。
进入到燧石航天的新人,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投身航天事业的,几个没有情怀?能够有充足的机会去尝试,是每一个人的愿望。
燧石航天给他们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而华国的航天工业体系,也欣喜无比。
这真是一个财神爷!
原来,整个华国的航天工业体系,都是围着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两家国企转,按计划进行生产。
现在,多了一个航天科技,订单量还真的是大。
这几年,尖端机床、精密制造的技术水平提高了。但要换新设备、要形成稳定的产能,也需要大量的订单来让企业有钱投资升级设备、提升技术水平啊。
燧石航天就扮演了这样的一个角色。
这些企业,以为燧石航天发射升空的卫星、定制的火箭,都有他们的一分功劳。
火箭确实还如此,但卫星嘛……
vsat网的通信卫星没动什么大手脚,只加了点料。
但三颗中继卫星、遥测卫星,还有燧石岛上首次发射的测试卫星,以及这两颗探月卫星,都是被掉包了的。
现在,仍然在下着的订单,大多数都是为了给队伍练手测试用的。
真正的关键零件,目前都出产自燕京香山别院的地下实验室。
但很快,那样一间小实验室的产能就会不够啊。
叶子恒偶尔去找简玉书的时候,就听他不停地打电话。
又是燧石岛又是南海岛的。
叶子恒摇了摇头,摊子铺得太大了,步子迈得太快了。
这次的探月卫星发射,也许会是燧石航天的一个转折点吧。
叶子恒觉得顾松再有钱,再有情怀,也得面对实际情况的吧?
……
让叶子恒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这颗备份星的轨道调整还是没有成功。
他看简玉书的表情,确实有些郁闷。
“好好总结经验吧,下次准备充足一些……现在的技术水平,毕竟做不到无视发射窗口和通信损耗延迟等等很多方面的问题。”
简玉书只点了点头说:“我跟顾总联系一下,看下一阶段计划要不要调整吧。你再在这边等一天,确定之后,我就直接飞南海岛了。”
叶子恒就在发射基地里继续留了一晚。
这个夜晚里,月球背面的“微型工厂”,规模又扩大了。
小挖掘机们忙忙碌碌,平整着土地,运送着月壤和经过处理之后的粉尘,一趟一趟,周而复始。
简玉书不知道这里在做什么,顾松没告诉他细节,是因为时机还不成熟。
毕竟时局还没有完全稳定,有些东西,自己知道就好。
何况,外界的反应,有时候也会是一种很好的掩护。
第二天,叶子恒见到了简玉书,就只能无言以对。
简玉书说道:“我也劝过了,但顾总不甘心。不瞒你说,之所以说太空对接,是因为研究院那边已经研究了快一年了,有了些突破。所以,下一步就是这个了,第一个组件,定在1月份发射吧。”
叶子恒还在内心疯狂吐槽,快一年了能有个毛的突破,就听见简玉书说:“还有另外一个事。你也知道何工在搞什么,嗯……我要和你谈一谈烛龙2号火箭一些构件生产的合同,用来……支撑高频率测试的需要。”
叶子恒瞠目结舌:“烛龙2号火箭?”
“新一代的大推力火箭。顾总说,变轨变来变去的变数太多。既然如此,就加快大推力火箭的研制,尽快用大推力火箭,直飞月球。”
叶子恒表情古怪:“按理说,我应该感到非常高兴的,毕竟又确定了新的合作。但是……顾总真的想好了吗?”
简玉书点了点头。
叶子恒深吸了一口气:“作为朋友,我得说一句,我觉得这是不理智了!”
简玉书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的好意我会转达。不过,我们还是抓紧时间谈谈细节吧,我还得赶去南海岛,尽快安排新的计划。”
在发射进入预定的近地轨道之后,后面的工作就是交给燧石航天自己的团队来完成的。
在发射中心的指挥大厅里,叶子恒看到的都是共享过来的结果数据。
在新的变轨方案出来之前,气氛还是紧张的。
但变轨方案确定之后,其实又是在漫长的时间里,等待变轨时机的到来。中间,就是令人焦灼的等待。
简玉书显得很平静,其实他内心觉得有那么一丝丝无聊。
看过了这么多次发射,他现在境界也不同了。何况,他很清楚现在这一次次奔向月球的发射,表面上都会失败,但最后都会在月球背面,完成自己的使命。
他只是好奇,这些“卫星”真实的作用是干什么的。这一点,顾松并没有告诉他。
跟顾松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现在的状况,那家伙也就是漫不经心地“哦”了一声,还说道:“往月球飞还要这么久,你该休息的休息,该和老何那边沟通的就和那边沟通。咱们自己的烛龙2号火箭出来,就可以更频繁一点发射了。”
话说完,就匆匆忙忙地挂了电话。
简玉书分明听到,那头传来了老板娘的声音。
他搁下电话,无奈得很。
作为燧石航天的ceo,自己公司发射探月卫星这么大的事,不从头盯到尾的话,不像样吧?
于是,只能继续在发射基地这边耗着了。
他有些无聊,位于南海岛的燧石航天总部和燧石研究院航天科技工程研究所就忙碌了。
简玉书频繁细致地关注起范元白和何安志的工作。
他对叶子恒说太空对接这个事,自然不是临时起意。
自从年初遥测卫星完成之后,范元白就接到了突破他知识体系框架的任务:航天器的太空对接。
对于新挑战,范元白欣然接受。
头发没了,还纹了个棋局在上面的范元白,是经历了“凄惨”情事的进化版范元白。
他确实比以前强多了。
年初,和何安志一起被挖过来的,还有一批大牛。这些人,有的跟着何安志一起在研究大推力火箭,有些就跟着范元白研究太空对接。
现在,是从简单的“环-锥”式对接方案开始做起。
这种对接方式,只能把两个航天器链接到一起,人和货物是无法从中进行转移的。
但是没关系,已经够所谓“巨型卫星”使用了。
饶是如此,这对范元白他们来说,也是很有难度的课题。
只有简玉书清楚,像这些技术,就像是顾松给他们布置的作业一样。
顾松就是用这种心态,在为自己培养着一支航天技术团队。
毕竟将来的庞大计划,不可能具体到每一个零件,都需要顾松去亲自盯着。
而简玉书也没有那样的天分,去学会这些东西。
因此,简玉书现在就是助教一样的角色。
他负责代替顾松布置作业,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如果范元白和何安志这些“学生”在学业上有什么疑问,他就转达给顾松,然后顾松就会通过邮件或者视频会议的方式,答疑解惑。
做作业能要多久?
因此,燧石航天现在的太空对接技术,进度远超叶子恒想象。
私人企业自己做的好处,就是决策周期短。
顾松也不缺投在这一块的钱,因此莽就一个字。
不停下订单生产各种零配件,不停组装,不停测试。
进入到燧石航天的新人,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投身航天事业的,几个没有情怀?能够有充足的机会去尝试,是每一个人的愿望。
燧石航天给他们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而华国的航天工业体系,也欣喜无比。
这真是一个财神爷!
原来,整个华国的航天工业体系,都是围着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两家国企转,按计划进行生产。
现在,多了一个航天科技,订单量还真的是大。
这几年,尖端机床、精密制造的技术水平提高了。但要换新设备、要形成稳定的产能,也需要大量的订单来让企业有钱投资升级设备、提升技术水平啊。
燧石航天就扮演了这样的一个角色。
这些企业,以为燧石航天发射升空的卫星、定制的火箭,都有他们的一分功劳。
火箭确实还如此,但卫星嘛……
vsat网的通信卫星没动什么大手脚,只加了点料。
但三颗中继卫星、遥测卫星,还有燧石岛上首次发射的测试卫星,以及这两颗探月卫星,都是被掉包了的。
现在,仍然在下着的订单,大多数都是为了给队伍练手测试用的。
真正的关键零件,目前都出产自燕京香山别院的地下实验室。
但很快,那样一间小实验室的产能就会不够啊。
叶子恒偶尔去找简玉书的时候,就听他不停地打电话。
又是燧石岛又是南海岛的。
叶子恒摇了摇头,摊子铺得太大了,步子迈得太快了。
这次的探月卫星发射,也许会是燧石航天的一个转折点吧。
叶子恒觉得顾松再有钱,再有情怀,也得面对实际情况的吧?
……
让叶子恒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这颗备份星的轨道调整还是没有成功。
他看简玉书的表情,确实有些郁闷。
“好好总结经验吧,下次准备充足一些……现在的技术水平,毕竟做不到无视发射窗口和通信损耗延迟等等很多方面的问题。”
简玉书只点了点头说:“我跟顾总联系一下,看下一阶段计划要不要调整吧。你再在这边等一天,确定之后,我就直接飞南海岛了。”
叶子恒就在发射基地里继续留了一晚。
这个夜晚里,月球背面的“微型工厂”,规模又扩大了。
小挖掘机们忙忙碌碌,平整着土地,运送着月壤和经过处理之后的粉尘,一趟一趟,周而复始。
简玉书不知道这里在做什么,顾松没告诉他细节,是因为时机还不成熟。
毕竟时局还没有完全稳定,有些东西,自己知道就好。
何况,外界的反应,有时候也会是一种很好的掩护。
第二天,叶子恒见到了简玉书,就只能无言以对。
简玉书说道:“我也劝过了,但顾总不甘心。不瞒你说,之所以说太空对接,是因为研究院那边已经研究了快一年了,有了些突破。所以,下一步就是这个了,第一个组件,定在1月份发射吧。”
叶子恒还在内心疯狂吐槽,快一年了能有个毛的突破,就听见简玉书说:“还有另外一个事。你也知道何工在搞什么,嗯……我要和你谈一谈烛龙2号火箭一些构件生产的合同,用来……支撑高频率测试的需要。”
叶子恒瞠目结舌:“烛龙2号火箭?”
“新一代的大推力火箭。顾总说,变轨变来变去的变数太多。既然如此,就加快大推力火箭的研制,尽快用大推力火箭,直飞月球。”
叶子恒表情古怪:“按理说,我应该感到非常高兴的,毕竟又确定了新的合作。但是……顾总真的想好了吗?”
简玉书点了点头。
叶子恒深吸了一口气:“作为朋友,我得说一句,我觉得这是不理智了!”
简玉书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的好意我会转达。不过,我们还是抓紧时间谈谈细节吧,我还得赶去南海岛,尽快安排新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