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李渊驾崩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李渊死了?
岳山愣住了,他几乎都要忘记大唐还有个太上皇了。
算算时间,原本的世界他好像就是今年五月死的。现在九月份,他又多活了四个月,只是还是没能度过今年。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现在他去世了就是国之大事。很多事情必然会出现变数,作为当权者之一,他必须要小心谨慎才行。
话说回来,还好死的是太上皇,要是皇帝驾崩……事情更加严重。
岳山心中‘大逆不道’的想着,脚下却一点都不慢,一路小跑往蓬莱殿赶。等他到达的时候已经有好几位宗室老臣和宰辅先一步赶到。
“圣人在哪?”岳山来到房玄龄身边站好,低声问道。
“里面。”房玄龄一动都没动,低声回了一句。
岳山点点头,也老老实实的站在他旁边不再说话。
随后越来越多的大臣赶来,温彦博、萧瑀、李孝恭、李神符……甚至连躺在床榻上的陈叔达都被人抬了过来。
一开始岳山还奇怪,为啥叫这么多人过来?仔细一琢磨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李渊李世民父子关系太复杂,把这么多人叫过来是为了让他们亲自验证李渊是怎么死的,免得将来产生什么不必要流言蜚语。
很快,朝中有头有脸的老臣和宗室代表差不多都到齐了。几十人聚在一起却没有一丝杂音,只有呼吸声。
等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李世民才从房内走了出来。只见他一脸悲伤眼眶通红,显眼在里面刚刚哭过。
众人无声鞠躬见礼,李世民也罕见的抱拳回了一礼。
这时宗正卿李神符出列道:“圣人还请节哀,太上皇后事要紧。”
“一切劳烦宗正卿了。”李世民点点头哀伤的道。
说完他往后退了两步,把位置让给了李神符,这也意味着他把治丧的事情交给了李神符。
李世民是国家的皇帝,然而宗正卿才是宗室之长。虽说天下大小事务皇帝可以一言而决,但很多礼节上都需要宗正卿主持。
李渊的后事如何办理,需要走哪些流程,都要李神符这个宗正卿安排,如此才符合礼法。
李神符也很清楚李世民把这么多人都叫过来的原因,所以第一件事情就是:“诸位,你们都是太上皇时期的老臣,请随我见太上皇最后一面。”
说完就当先进入了李渊的寝宫,其他人排成一列紧随其后。
从寝宫出来,李神符又当着众人的面询问的事情的经过。
“中午太上皇用过御膳之后说要休息一会儿,让我们半个时辰之后叫醒他,他想去钓鱼。”
“半个时辰后我们依令想过来叫醒他,谁知……我们马上就让人去喊御医并禀告圣人……”
李神符问道:“中间没有任何异常?”
那侍者爬伏在地上,道:“没有,往常太上皇也会在中午小憩一会儿,今日一切如常。”
然后李神符又询问了御医:“太上皇驾崩的原因可有查出?”
“油尽灯枯。”御医道。
“不是疾病或者饮食有异常?”
“我们对太上皇近两日的饮食做了检查,无有异常。且查阅了进几次的病例,身体状况良好。”
“好,我知道了,辛苦了。”
李神符问完这些之后,才看向众人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呜呜……”李孝恭哭泣着道:“太上皇寿终正寝,于睡梦中宾天,无有痛苦。老臣……老臣……呜呜……宗正卿还是赶紧让他老人家入土为安吧。”
李孝恭是宗室又是李渊的心腹,他说这话是最合适不过。
他先说了这一番话,其他人才跟着道:“太上寿终正寝……还请宗正卿主持丧事。”
此话一出也就意味着所有人都认可了李渊是寿终正寝,不是死于毒杀什么的。
虽然有人会说,这不过是走个过场,李渊要真是被毒杀的谁敢当面揭穿?
这话也不算错,某种意义上这确实就是走个过场。
然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李渊要真是死于非命,这么多人亲眼所见心中会没有想法?
下一步就是君臣离心,李世民在想和以前那样掌控朝堂,就成了不可能之事。
李世民把这么多人叫过来,恰恰证明他坦荡荡不怕别人查,避免因此和臣子之间产生误会。
其实大家心中也清楚,他不可能杀李渊。要啥早就杀了,不会又等了这么多年才下手。
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无尽的坏处。李世民不是这么蠢的人。
接下来就是治丧的事情了,李神符和群臣商量过后,在请示李世民,于当天下午昭告天下,太上皇宾天。
此消息一出天下震动。有人欢喜,有人悲伤,有人无所谓。
但随后一条又一条诏令颁布,太上皇治丧期间全国禁止歌舞饮乐等。
这里也要说一下,古代国丧的礼仪也经历了繁—简—繁的发展过程。
汉文帝之前全国都要哀悼,日期有时候是三个月,有时候甚至要求三年,和每个皇帝的想法有关。
这期间不允许嫁娶、不允许饮酒作乐等等。死个皇帝让全天下的百姓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不能结婚,太极端太繁琐了。
汉文帝下令精简国丧流程,把国丧日期定为最高不超过三十六天。出了三十六天,全国恢复正常。
到了李世民李治二人的时候国丧达到了历史上最简的时期。
李世民留下遗嘱,给他治丧不要过于劳民伤财,国丧也不用三十六天什么的。只需要他出殡那一天禁止娱乐嫁娶就可以了,别的时间随意,不要强制百姓同悲同喜。
可以说相对于他之前和之后的帝王来说,在这一点上他做的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但是到了后来国丧礼仪又开始一天比一天繁琐,明清时期达到了又一个小高峰。虽然比不上汉文帝之前,但也不遑多让。
只不过,李世民自己死的时候可以留下遗嘱精简丧葬礼仪,却不能把这一套用在李渊的葬礼上。
否则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非但如此,为了表示自己的悲伤,他还下令国丧为满期三十六日。在此期间禁绝歌舞饮乐,禁止嫁娶等。
……
宗室所有辈分比李渊低的全部都要过来守灵,不过除了李渊的亲儿子亲孙子之外,其他人只需要每天过来守一会儿就可以了。
按理来说武畅和岳水儿身为孙媳妇也要过来守灵,然而根据规矩孕妇是不能出现在葬礼之上的,甚至连孝衣都不能穿。
民间风俗,婴幼儿灵魂脆弱很容易被阴气侵袭影响心智,甚至会变成白痴乃至于夭折。
虽然我国习俗很重视丧葬,但同样重视新生命。所以孕妇不用参与丧葬,就算亲生父母去世,也要远远的避开。
因为整个皇宫都要挂上白布,武畅被转移到了岳府暂居,刚好和岳水儿一起养胎。
李丽质是孙女,自然也要守灵。不过正因为是孙女,她只需要白天过来守着就可以了,晚上可以回去休息。
这是对女子的照顾。
岳山作为孙女婿自然也需要守灵的,不过宗室人口多他又是六扇门督帅任务很重,每天只需要过来守一个小时就可以了,其他时间都是自由的。
不过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他也没有心思干别的了。
以前他对李渊真没有什么特别深的观感,没有愧疚啊什么的,最多就是有些可惜。
尽管他策划了玄武门之变把李渊拉下马。
原因很简单,他的一切都是李世民和长孙无垢给的,李渊唯一赐给他的就是龙首山子的爵位。
但要是没有李世民替他表功,李渊最多也就是赏他几贯钱,不会封爵。所以这个恩情更多的还是要算在李世民身上。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前天亲眼见到李渊的尸体,他心中就觉得很憋闷。总感觉被什么东西压住了一般,很别扭难受。
岳山知道,这种感觉大多都是深入到中国人骨子里的‘死者为大’观念造成的。
和李渊几次见面的场景不停的在脑海里回放,让他始终无法静下心来。最终他决定,为这位大唐的开国君主做些什么。
作为晚辈和臣子他无能为力,但作为一个文人他可以做的就多了,比如写一篇祭文等。
不过岳山并没有写祭文,这种东西自然有专门的人去写,而且写的会更加华丽感人。
他准备写一部李渊的个人传记,以此来告慰李渊的在天之灵,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想做就做,他马上就提笔书写起来。
关于李渊的事情他娴熟于胸,前世看过许多相关的历史记载,这一世又从许多当事人那里了解过一些关于他的事情。
不过他自然不会如实去写,毕竟带有祭奠死者的意思在里面,自然是尽可能的美化。
大致内容为:
李渊出生在权贵之家,小时候父母是如何的疼爱,他是如何的性福。然后就是七岁丧父,对他的打击是如何的大。这是第一个篇章。
第二个篇章是他九岁被姨母独孤皇后接到身边抚养,他视独孤皇后如亲母,和杨勇杨广等人一起长大,感情甚笃。
第三个篇章是长大之后,杨坚建立隋朝,李渊出仕。这里重点提到李渊很重视感情,感念于独孤皇后的恩情,对隋朝忠心耿耿。
即便隋炀帝听信奸臣谗言对他动了杀心也不改初心,后来隋炀帝无奈把他赶出京师到太原任职。
第四个篇章是他到了太原后如何治理地方,把太原治理成人间乐土。同时他也不忘忧心国事,数次上表劝谏杨广,非但无用还每次都被斥责。
第五个篇章是隋末天下大乱,反王四起。很多人劝说李渊起兵造反,可他始终念着独孤皇后的抚养之情,不肯起事。
直到杨广被宇文化及杀害,隋朝覆灭乾坤倒悬百姓陷于水火之中,他才承天命行王事伐无道。
第六部分就是讲他如何起事,如何建立大唐,如何内治民生外平反王的光辉事迹。
这里面当然也重点提了李世民的功劳,他一手平灭了大唐所有的强敌,奠定了大唐的基业。
第七部分也就是最后一部分,李渊太重感情的缺点暴露出来。他非常信任自己身边的臣子,尤其是那些从龙老臣。
然而人心善变,有些人依然保持初心,有些人私心太重陷入了争权夺利的泥潭。
过于重感情的李渊没能快到斩乱麻解决这个问题,致使朝中越来越乱,最终波及到了李建成和李世民。
这里被诛三族的封德彝再次被拉出来鞭尸。以他为首的一大群人开始挑拨他们父子兄弟三人之间的关系,致使他们父子离心兄弟反目。
最终导致了不忍言之事的发生,幸得李世明重拳出击拨乱反正。两父子这才有机会面对面袒露心声,这一交流许多误会就被揭开,挑拨离间的封德彝就此暴露。
父子二人才知道被人给利用了。李渊悔不当初,传位给李世民,自己隐居大安宫不出。李世民也诛了封德彝三族作为惩罚。
这就是这篇传记的大致脉络,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李渊死了?
岳山愣住了,他几乎都要忘记大唐还有个太上皇了。
算算时间,原本的世界他好像就是今年五月死的。现在九月份,他又多活了四个月,只是还是没能度过今年。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现在他去世了就是国之大事。很多事情必然会出现变数,作为当权者之一,他必须要小心谨慎才行。
话说回来,还好死的是太上皇,要是皇帝驾崩……事情更加严重。
岳山心中‘大逆不道’的想着,脚下却一点都不慢,一路小跑往蓬莱殿赶。等他到达的时候已经有好几位宗室老臣和宰辅先一步赶到。
“圣人在哪?”岳山来到房玄龄身边站好,低声问道。
“里面。”房玄龄一动都没动,低声回了一句。
岳山点点头,也老老实实的站在他旁边不再说话。
随后越来越多的大臣赶来,温彦博、萧瑀、李孝恭、李神符……甚至连躺在床榻上的陈叔达都被人抬了过来。
一开始岳山还奇怪,为啥叫这么多人过来?仔细一琢磨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李渊李世民父子关系太复杂,把这么多人叫过来是为了让他们亲自验证李渊是怎么死的,免得将来产生什么不必要流言蜚语。
很快,朝中有头有脸的老臣和宗室代表差不多都到齐了。几十人聚在一起却没有一丝杂音,只有呼吸声。
等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李世民才从房内走了出来。只见他一脸悲伤眼眶通红,显眼在里面刚刚哭过。
众人无声鞠躬见礼,李世民也罕见的抱拳回了一礼。
这时宗正卿李神符出列道:“圣人还请节哀,太上皇后事要紧。”
“一切劳烦宗正卿了。”李世民点点头哀伤的道。
说完他往后退了两步,把位置让给了李神符,这也意味着他把治丧的事情交给了李神符。
李世民是国家的皇帝,然而宗正卿才是宗室之长。虽说天下大小事务皇帝可以一言而决,但很多礼节上都需要宗正卿主持。
李渊的后事如何办理,需要走哪些流程,都要李神符这个宗正卿安排,如此才符合礼法。
李神符也很清楚李世民把这么多人都叫过来的原因,所以第一件事情就是:“诸位,你们都是太上皇时期的老臣,请随我见太上皇最后一面。”
说完就当先进入了李渊的寝宫,其他人排成一列紧随其后。
从寝宫出来,李神符又当着众人的面询问的事情的经过。
“中午太上皇用过御膳之后说要休息一会儿,让我们半个时辰之后叫醒他,他想去钓鱼。”
“半个时辰后我们依令想过来叫醒他,谁知……我们马上就让人去喊御医并禀告圣人……”
李神符问道:“中间没有任何异常?”
那侍者爬伏在地上,道:“没有,往常太上皇也会在中午小憩一会儿,今日一切如常。”
然后李神符又询问了御医:“太上皇驾崩的原因可有查出?”
“油尽灯枯。”御医道。
“不是疾病或者饮食有异常?”
“我们对太上皇近两日的饮食做了检查,无有异常。且查阅了进几次的病例,身体状况良好。”
“好,我知道了,辛苦了。”
李神符问完这些之后,才看向众人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呜呜……”李孝恭哭泣着道:“太上皇寿终正寝,于睡梦中宾天,无有痛苦。老臣……老臣……呜呜……宗正卿还是赶紧让他老人家入土为安吧。”
李孝恭是宗室又是李渊的心腹,他说这话是最合适不过。
他先说了这一番话,其他人才跟着道:“太上寿终正寝……还请宗正卿主持丧事。”
此话一出也就意味着所有人都认可了李渊是寿终正寝,不是死于毒杀什么的。
虽然有人会说,这不过是走个过场,李渊要真是被毒杀的谁敢当面揭穿?
这话也不算错,某种意义上这确实就是走个过场。
然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李渊要真是死于非命,这么多人亲眼所见心中会没有想法?
下一步就是君臣离心,李世民在想和以前那样掌控朝堂,就成了不可能之事。
李世民把这么多人叫过来,恰恰证明他坦荡荡不怕别人查,避免因此和臣子之间产生误会。
其实大家心中也清楚,他不可能杀李渊。要啥早就杀了,不会又等了这么多年才下手。
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无尽的坏处。李世民不是这么蠢的人。
接下来就是治丧的事情了,李神符和群臣商量过后,在请示李世民,于当天下午昭告天下,太上皇宾天。
此消息一出天下震动。有人欢喜,有人悲伤,有人无所谓。
但随后一条又一条诏令颁布,太上皇治丧期间全国禁止歌舞饮乐等。
这里也要说一下,古代国丧的礼仪也经历了繁—简—繁的发展过程。
汉文帝之前全国都要哀悼,日期有时候是三个月,有时候甚至要求三年,和每个皇帝的想法有关。
这期间不允许嫁娶、不允许饮酒作乐等等。死个皇帝让全天下的百姓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不能结婚,太极端太繁琐了。
汉文帝下令精简国丧流程,把国丧日期定为最高不超过三十六天。出了三十六天,全国恢复正常。
到了李世民李治二人的时候国丧达到了历史上最简的时期。
李世民留下遗嘱,给他治丧不要过于劳民伤财,国丧也不用三十六天什么的。只需要他出殡那一天禁止娱乐嫁娶就可以了,别的时间随意,不要强制百姓同悲同喜。
可以说相对于他之前和之后的帝王来说,在这一点上他做的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但是到了后来国丧礼仪又开始一天比一天繁琐,明清时期达到了又一个小高峰。虽然比不上汉文帝之前,但也不遑多让。
只不过,李世民自己死的时候可以留下遗嘱精简丧葬礼仪,却不能把这一套用在李渊的葬礼上。
否则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非但如此,为了表示自己的悲伤,他还下令国丧为满期三十六日。在此期间禁绝歌舞饮乐,禁止嫁娶等。
……
宗室所有辈分比李渊低的全部都要过来守灵,不过除了李渊的亲儿子亲孙子之外,其他人只需要每天过来守一会儿就可以了。
按理来说武畅和岳水儿身为孙媳妇也要过来守灵,然而根据规矩孕妇是不能出现在葬礼之上的,甚至连孝衣都不能穿。
民间风俗,婴幼儿灵魂脆弱很容易被阴气侵袭影响心智,甚至会变成白痴乃至于夭折。
虽然我国习俗很重视丧葬,但同样重视新生命。所以孕妇不用参与丧葬,就算亲生父母去世,也要远远的避开。
因为整个皇宫都要挂上白布,武畅被转移到了岳府暂居,刚好和岳水儿一起养胎。
李丽质是孙女,自然也要守灵。不过正因为是孙女,她只需要白天过来守着就可以了,晚上可以回去休息。
这是对女子的照顾。
岳山作为孙女婿自然也需要守灵的,不过宗室人口多他又是六扇门督帅任务很重,每天只需要过来守一个小时就可以了,其他时间都是自由的。
不过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他也没有心思干别的了。
以前他对李渊真没有什么特别深的观感,没有愧疚啊什么的,最多就是有些可惜。
尽管他策划了玄武门之变把李渊拉下马。
原因很简单,他的一切都是李世民和长孙无垢给的,李渊唯一赐给他的就是龙首山子的爵位。
但要是没有李世民替他表功,李渊最多也就是赏他几贯钱,不会封爵。所以这个恩情更多的还是要算在李世民身上。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前天亲眼见到李渊的尸体,他心中就觉得很憋闷。总感觉被什么东西压住了一般,很别扭难受。
岳山知道,这种感觉大多都是深入到中国人骨子里的‘死者为大’观念造成的。
和李渊几次见面的场景不停的在脑海里回放,让他始终无法静下心来。最终他决定,为这位大唐的开国君主做些什么。
作为晚辈和臣子他无能为力,但作为一个文人他可以做的就多了,比如写一篇祭文等。
不过岳山并没有写祭文,这种东西自然有专门的人去写,而且写的会更加华丽感人。
他准备写一部李渊的个人传记,以此来告慰李渊的在天之灵,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想做就做,他马上就提笔书写起来。
关于李渊的事情他娴熟于胸,前世看过许多相关的历史记载,这一世又从许多当事人那里了解过一些关于他的事情。
不过他自然不会如实去写,毕竟带有祭奠死者的意思在里面,自然是尽可能的美化。
大致内容为:
李渊出生在权贵之家,小时候父母是如何的疼爱,他是如何的性福。然后就是七岁丧父,对他的打击是如何的大。这是第一个篇章。
第二个篇章是他九岁被姨母独孤皇后接到身边抚养,他视独孤皇后如亲母,和杨勇杨广等人一起长大,感情甚笃。
第三个篇章是长大之后,杨坚建立隋朝,李渊出仕。这里重点提到李渊很重视感情,感念于独孤皇后的恩情,对隋朝忠心耿耿。
即便隋炀帝听信奸臣谗言对他动了杀心也不改初心,后来隋炀帝无奈把他赶出京师到太原任职。
第四个篇章是他到了太原后如何治理地方,把太原治理成人间乐土。同时他也不忘忧心国事,数次上表劝谏杨广,非但无用还每次都被斥责。
第五个篇章是隋末天下大乱,反王四起。很多人劝说李渊起兵造反,可他始终念着独孤皇后的抚养之情,不肯起事。
直到杨广被宇文化及杀害,隋朝覆灭乾坤倒悬百姓陷于水火之中,他才承天命行王事伐无道。
第六部分就是讲他如何起事,如何建立大唐,如何内治民生外平反王的光辉事迹。
这里面当然也重点提了李世民的功劳,他一手平灭了大唐所有的强敌,奠定了大唐的基业。
第七部分也就是最后一部分,李渊太重感情的缺点暴露出来。他非常信任自己身边的臣子,尤其是那些从龙老臣。
然而人心善变,有些人依然保持初心,有些人私心太重陷入了争权夺利的泥潭。
过于重感情的李渊没能快到斩乱麻解决这个问题,致使朝中越来越乱,最终波及到了李建成和李世民。
这里被诛三族的封德彝再次被拉出来鞭尸。以他为首的一大群人开始挑拨他们父子兄弟三人之间的关系,致使他们父子离心兄弟反目。
最终导致了不忍言之事的发生,幸得李世明重拳出击拨乱反正。两父子这才有机会面对面袒露心声,这一交流许多误会就被揭开,挑拨离间的封德彝就此暴露。
父子二人才知道被人给利用了。李渊悔不当初,传位给李世民,自己隐居大安宫不出。李世民也诛了封德彝三族作为惩罚。
这就是这篇传记的大致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