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671节
晋绥军区主力非但指望不上,还要牵扯抗联的很大一部分精力。而且就连晋察冀除了已经抵达晋北的部分北岳区部队之外,其余部队集中参战的计划也全部被打乱。甚至部分已经调到晋北附近的部队,已经撤回晋察冀根据地,开始着手进行反扫荡准备。
尤其是原计划来晋北与抗联商议下一步行动,现在代理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的副总指挥,因为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而始终未能按照计划来到晋北。现在整个作战计划,只是老总与陈翰章两个人在统筹负责。
真正落实到任务的原有配合部队,一个已经指望不上,一个却还在易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部署整个太行、晋察冀两大战略区反扫荡作战,已经无法赶来。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怎么打,到现在迟迟无法落实。
陈翰章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减少在晋东北原计划投入到反击已经抵达晋东北周边日军的兵力。分出部分相当一部分的兵力转入西线,以填补晋绥军区部队无法到位的空缺。这让陈翰章这两天,颇有股子焦头烂额的感觉。
今天自己的想法,从杨继财口中说出来,虽说不见得能够改变大局。但多少让陈翰章将心中这两日积压的抑郁,部分的抒发出来。但陈翰章却是看了看老总听罢杨继财分析之后的表情,却是什么都没有说。
其实自抵达晋北以来,整个战局的部署和指挥关系上,让陈翰章一直就是很是不满意。尤其是在几个方面参战部队的指挥关系理顺方面,迟迟无法完成统一指挥,甚至让他有种很是棘手的感觉。
在东北战场,无论战事再残酷,战斗进程在激烈。但是都是一个建制内的部队,指挥上没有任何的问题。部署任务的时候,也许会讨价还价。但是一旦战役真正打响,各级指挥员服从命令上没有任何的问题。同一个建制的部队,指挥关系上要顺当的多。
而且抗联的战场纪律异常的严格,执行方面更是没地说。不理会上级命令,或是无命令撤退,要受到异常严格的处理。枪炮声一响,没有人敢不服从上级的命令。没有上级的命令,就算打光了也不许后退一步。
但在陈翰章进入晋北之后,原计划参战的三驾马车之中,却是分属三个建制。无统一指挥,行动上无统一的计划。在战场上各吹各的号,各谈各的调。尤其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几乎全部处于各自为战的情况。
晋绥留守部队,有那位代司令员在,在尚未明确指挥权限的情况之下,陈翰章根本就指挥不动。而那位代司令员还要在整个晋西北兵力已经空虚,还要统筹整个晋西北防务,根本就不可能长期亲自坐镇晋北。
晋察冀北岳区留守部队,也是在行动上总是与抗联调整部署无法做到协调一致。奉命赶到晋北的北岳部队,又是最后一个赶到晋北,而且实力也是最弱的。而且出现在晋绥部队身上的问题,也同样出现在晋察冀北岳区这几个团的身上。
这几个团,虽说是晋察冀北岳区部队在经历过去年的反扫荡战斗之后,苦心保存下来的精华部队,但也分属几个分区。之前相互不了解,不是一个建制的部队。就连那位负责指挥的晋察冀三分区代司令员,自己都有些异常的头大。
前线各部队分成了三大块,可谓是泾渭分明互相不统属,在指挥上掣肘颇多。这让陈翰章相当的头疼,甚至憋了一肚子的火。这也是一贯政治敏感性很强,无论形势再恶劣也很少叫苦的陈翰章,罕见的多次给杨震发报,请求总部与中央协调指挥权的问题。至少建立一个联合指挥部,明确整个战场的指挥权限,以免各自为战的情况再次发生。
也正是这个原因,才让老总从兴县晋绥军区驻地,亲自赶到晋北协调理顺指挥关系。老总在抵达晋北第一件事情,就是与同期抵达的晋绥军区代政委,亲自找抵达晋北的晋绥各部团以上干部,一个一个的谈话。
甚至一向爱兵如子,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很少对干部过于严肃处理的老总,亲自撤销了两个团政委职务,将一个团长降职为副团长。同时将晋北的晋绥军区部队进行整编,全军统一编为一个纵队,由原三五九旅旅长担任司令员兼政委。
那位军政双全的政委在接手整个部队之后,对陈翰章的工作相当的配合。并全力的配合陈翰章的指挥和部署,这才让整个两军的指挥关系理顺了一些,陈翰章在排兵布阵上少了很多的掣肘。至少各自为战,不打招呼就撤离的情况,是没有再出现过。
之前战事进展顺利的时候,尚且还出现这些问题。现在在涉及到陕北的安全上,陈翰章担心如果说出心里话,之前好不容易理顺的关系,恐怕搞不好又得陷入混乱之中。关系到全军大脑所在地的安全,陈翰章知道自己说话,必须要谨言慎行。
况且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陈翰章心中也不是很有把握。他改变原本主张先打左间支队,而不是先集中兵力打六十九旅团、山村支队,牵制武川支队,充分调动已经抵达晋东北日军,彻底打乱日军新的部署。
将整个第一批作战目标放在这个左间支队身上,除了想要通过日军见死必救的习惯,先打左间支队,更大范围的将晋东北已经集结的日军充分调动,尽可能的更加拉开各部日军之间的空档。
使得日军无法形成一个统一作战集群,力争在日军援军抵达之前,先解决掉一部分日军兵力,以减轻后续作战压力的想法之外。就是想要摸摸这个左间支队,进不进、退不退的真实意图。
但左间支队神秘的消失在晋西北的管涔山之中,却让他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所以才在杨震已经授予他临机决断之权的情况之下,紧急请示立即组织部队向南展开,进行全方位的搜索。
不过随即冷静下来的陈翰章,却发现自己判断上明显的出了一些错误。只是这个错误,陈翰章不是不承认,而是在眼下的他无法否认。这个肯定未离开晋西北的左间支队主力,真实的意图究竟是什么,在未查明之前,陈翰章宁愿先往最坏的方面去设想。
第1711章 平静的不正常
知道自己敌情分析上,犯了一个不小错误的陈翰章,在接到总部的电报后,却也发现一号极其罕见的也与自己犯了一个同样的毛病。但在没有摸清楚敌军真实意图所在的情况之前,陈翰章明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却无法做出任何的更改。
甚至在现在敌情还未真正明了之前,无法将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就连一向无论战局出现任何变化,都异常冷静的一号都关心则乱,谁又能在敌情真正明了之前,就敢肯定日军此举不是针对陕北的?
虽说中央还沉稳的很,但是作为一线作战部队指挥员却不能像主席一样,再三来电告知该怎么打就怎么打,不用惦记陕北安危。不要因为日军可能进攻陕北,而在指挥上束手束脚。主席是胜似闲庭信步,自己作为一线指挥员能吗?
现在关键是查明日军下一步在晋西北的真实战略意图,至于在战场上的指挥,只能在兵力的调配上,尽可能的去填补漏洞。晋西北战场距离陕甘宁边区实在太近,也正像杨继财所说的关心则乱。
自己不是杨继财,只是一个团职作战参谋。在很多问题上可以只考虑军事因素,而不考虑其他方面诸多因素。可自己这个西线集群总指挥,却根本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战场之内的问题要考虑,战场之外的形势也要考虑。
想到这里,陈翰章只能在心里面摇头苦笑。也许这就是所在的层次不一样,考虑的问题层面也不一样。陈翰章相信,如果不是此次左间支队出现地点实在有些不对,自己当初也不会出现判断失误。但现在明知道这一点,却是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战场局势瞬息万变,谁能保证这个左间支队兵临黄河,是不是真的虚晃一枪。万一冈村宁次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之下变假为真,拿出一个旅团级兵力,再加上后续随时可以增援的三十二师团去赌一把,这个后果谁能承担的起?
围魏救赵、釜底抽薪的战术,日军也一样会用。而且其使用之熟练,并不在中国军人之下。否则他冈村宁次又岂会在这个时候,不顾晋北战场兵力不足,投入相当一部分兵力,对晋东南的太行、太岳根据地,实施大扫荡?
相对于脸色显得很凝重的陈翰章,老总却是听完杨继财的这番分析之后,显得对杨继财的这番分析很是满意的一脸笑意道:“杨继财同志,如果按照你的这个分析,那么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是继续做准备,还是给日本人唱一个空城计?”
“陕北的重要性你很清楚,那里有大量的党政军机关,更是中央首脑的所在地,是绝对不会允许有任何危险的。眼下整个陕甘宁边区兵力空虚,仅有的兵力还要应对西、南方向的压力,根本就已经无力抽调太多的部队负责河防。”
“而且如果动员过多的力量,整个陕北非但负担不起,而且也会影响即将开展的春耕。但在眼下这个时候,无论我们情愿与否,都要办法抽调兵力增援河防。不过你今天的这番分析,在我看来也是相当有道理的。”
“你说的对,关心则乱。也许冈村宁次就是利用我们的这种心态,搞出一场攻我必救之地的局面,有意识的分散我军兵力。然后他们可以这其中带来的战机,在我军运动过程之中,将我军各个击破。”
“而且这种想法,恐怕不单单是你自己一个人。陈翰章同志的考虑,我看也是和你差不多。要不他也不会一直都很沉默,始终未对这个局面做太多的评价。只不过他是前线司令员,有些事情不能不及早做一些准备,考虑事情也不能像你那么的单纯从军事观点出发。”
“这样,针对现有的局面,单纯从军事观点上,你认为我们该怎么做?你是作战参谋出身,你的职责就是为军事主官的所有军事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意见,并在军事主官的意图之下拿出作战计划。”
“今天我就想听听你这个作战参谋,究竟有什么高见。我可听说过,你是你们郭参谋长的最得意高徒,是他在抗联参谋教导队之中最得意的学生。郭炳勋同志,虽说我从未见过面。但自从抗联与中央联系上至今,也是神交已久。”
“从之前中央所了解他本人自加入抗联以来的表现来看,我可以说你们郭参谋长是全军各大战略区之中,最优秀的参谋长之一。今天,我想看看他这个名师教出来的学生,是不是真正的名师出高徒。”
“今天我和你们陈司令员都在这里,你怎么想的就大胆地说,不要有什么顾忌。你是单纯的军事干部出身,考虑事情不像我们这些老家伙那样顾虑多。有什么说什么,也给我们这些为上位者提供一些我们考虑不到的提示吗。当然,你也可以当这是一个考试。”
老总的话,让杨继财微微一愣。只是他没有立即回答老总的问话,而是将视线转向了陈翰章。看到杨继财投向自己的目光,听到老总这番话脸上终于有些笑意的陈翰章道:“杨继财同志,今天老总在这里,你有什么想法,竹筒倒豆子全部都说出来。”
“你是作战参谋,本身的职责就是给首长做出最终决策,提供建议和意见。并在上级军事首长的意图之下,制定作战计划。正像老总说的那样,你今天说的这些无论我们执行与否,但是对于我们都是一个参考。”
听到陈翰章也鼓励自己将所有的思路都说出来,杨继财犹豫了一下之后,咬了咬牙道:“老总、司令员,我的意思是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只要保证我们部队的应变能力,保证我军的机动性,我们可以按照日军最希望看到的意图走上一程。日军不是摆开一系列阵势,要引诱我们上钩吗?我不摆出上钩的架势,怎么能引蛇出洞?”
“首先这个左间支队的主力必须要找出来,这是无疑的。无论冈村宁次的真实意图是什么,这个左间支队确切的行踪,我们必须要找到。否则这几千日军放在那里,终归不是一件安稳的事情。”
“而且对整个晋西北根据地,也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隐患。这是几千名的日军,不是几千的伪军。放在我们核心之地的晋西北,我们绝对不能视而不见。无论是从战略格局,还是从战术格局上,找到并解决这个左间支队主力,都是我们目前最先要做的。”
“其实日军在这个节骨眼上,对太岳和太行军区的此次扫荡,一方面固然是对我军实施釜底抽薪,削弱山西战场我军整体配合的能力。另外一个方面,恐怕就是为了其下一步战略展开做铺垫。”
“他们对太行和太岳的扫荡,我总感觉是在掩饰着什么。一方面的确有其战略需要,但肯定是另外有所图。要么是向我军示威,告诉我军他们在太原的三十二师团,也可能会随时对晋西北发起扫荡。”
“其实让我真正确定日军不会进攻陕甘宁边区,其无论现在这个左间支队距离黄河渡口多近,都是日军在虚晃一枪。他们真正的目标还是晋北的主要原因,就是日军在晋东南地区发起的这次扫荡。”
“日军对晋东南的扫荡,在加上这个左间支队神秘的消失在内长城沿线,几乎让开了晋北我军南下的全部通道。冈村宁次如此做派,总让我感觉到他们在欲盖弥彰,有意识的在掩盖什么。”
“而三十二师团的迟迟不动,更加让我怀疑,这本身就是一次战略欺骗行动。无论这个左间支队真正的战略意图是什么,即便有几千之众,但想要真正让我们下决心分兵,这点实力还是不够的。”
“太原一战在我最后撤离的时候,三十二师团的确遭到我大编队的航空兵使用特种航空炸弹的重创。但是要说彻底的丧失战斗力,已经不在有进攻能力,根本就不可能。以东北战场最近几年的经验来判断,日军一个师团伤亡不超过百分六十,就依旧还有战斗力。”
“再加上太原城外山区地形,限制了特种航空炸弹发挥威力。在我们全军撤离太原之后,这个三十二师团我认为至少还保留了百分之六十的战斗力。也就是说,这个三十二师团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战斗力。”
“而且在太原的四十一师团一部,伤亡并不是很大。在撤退的时候,为了拖延日军的追击,我的确采取了一些手段。给南线的四十一师团,造成了不轻的伤亡。但是在城西的四十一师团主力,并未受到很严重的损失。”
“两军相加,实力还是相当可观的,其根本就用不到这么长时间的整补。补充一部分新兵,这我相信有这个可能。但是在晋北战场正值关键时候,这么一个还有战斗力的师团整补这么长时间,我很难相信这是日军会做的事情。”
“我们虽说捅了太原一下,给太原城进行了一次大手术,但这也并不能成为日军将重兵囤积在太原城周边的原因。因为一旦整个山西境内全部打响,兵力被牵制的我军,便再无偷袭太原的机会。日军在太原城周边保持这么多的兵力,也根本没有任何的必要了。现在最急需兵力增援的不是太原,而是晋北的大同。”
“两位首长,眼下东线从晋东北到晋东南,整个同蒲铁路以东,正太路南北打的如此热闹。而西线和中线却是异常的平静,甚至可以说平静的过分。别说炮声,就连一声枪响都没有,首长这很不正常。”
“我记得我们三号当初在参谋教导队的时候,就曾经不止一次的和我说过,战场上很多的时候,越是平静的地方,一旦爆发就越是会激烈。尤其是与日军这样的军队作战,尽可能的要将侧重点要放在侧翼。绝对不能单纯的只看正面,日军投入的兵力与装备。”
“所以三号当初再三警告我们,作为作战参谋,对整个战局和敌情变化的分析和判断,不要眼睛只盯住打的激烈的地方。很多的时候,意外往往就出现在你想不到,看起来最平静的地方。”
第1712章 漏算的一点
杨继财微微沉吟一下后,指了指地图上的太原:“我现在可以断定,这个三十二师团一直在太原,绝对不是单纯的休整和整补,而是在待机以及囤积弹药。他们在等,等我军在查实左间支队的位置之后,为了保护陕北我军根本之地主动出击,将身后的空档全线拉开。”
“我们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日军不一定察觉到我晋绥军区主力正在星夜兼程往回赶。其大部分的部队,已经抵达晋北。我的意思是,利用我军对保德、偏关一线的控制,晋绥军区抽调不少于两个旅的兵力秘密南下。”
“其余的主力部队,要隐蔽在晋北待机。也就是说,我们打这个左间支队,不要动用晋绥军区的主力部队。尽可能的拖延日军,发现我晋绥军区主力已经返回晋北的时间。否则我晋绥军区主力全部南下,反倒是很容易打草惊蛇,让日军改变原有的战略意图。”
“但晋绥军区主力不要南下,就留在晋北地区秘密待机。而我们则抽调目前在神池、宁武一线扑空的两个团,在加上晋绥军区目前在晋北的一个纵队,则公开大张旗鼓的南下搜索。”
“以晋绥一个纵队的兵力,再加上抗联的两个步兵团,以及从偏关、保德一线秘密迂回的晋绥两个旅的兵力,我想围歼这个左间支队已经足够了。而且无论冈村宁次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即便三十二师团的下一步行动真的是西进,这些兵力加上晋西北根据地目前留守的兵力,也足以在短时间之内应对。”
“最关键的是,我军南下部队一旦实施展开,我估计这个左间支队自己就会露头。甚至还会向西虚张声势的运动一下,让我们方便的去找上门。否则无法将我军太多部队吸引南下,他冈村宁次上哪儿找可供他利用的足够空隙?”
“通过战役打响以来,一系列的战役进程,冈村宁次已经摸清楚了我军的战斗力。再加上日军从关东军调来了我军的老对手,前任关东军参谋长吉本贞一中将担任这个第一军司令官。他很清楚,在我军密集防守之下,他们想要夺回晋北,甚至整个绥远,几乎已经不可能。”
“就算能夺回晋北,但是以我军的战斗力和装备,日军付出的代价恐怕是他华北方面军,甚至整个中国派遣军都难以承受的。也正是有了这个看法,冈村宁次才下决心改变以往其一拥而上,逐次投入兵力的做法。”
“通过对我敌后根据地的扫荡,甚至以进攻陕北为诱饵,吸引我军自己分散兵力,调动我军出内长城一线。然后利用山西的以山地为主的地形,采取日军惯用的迂回穿插战术,将我军逐一打垮。”
“他既然舍得拿出一个旅团级别的支队来冒这个险,那就绝对不会让我们这几条大鱼,有脱钩的危险。我认为无论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但万变不离其宗,引诱我们分兵这是他最终的目标。”
“所以,我的建议还是利用日军不见得掌握我晋绥军区主力,已经返回晋北的态势。以目前驻守在晋北的我晋绥军区一部,南下寻找战机围歼这个左间支队。而晋绥军区主力,则秘密在洪涛山一线展开。”
“但是这个展开,要绝对尽可能的隐蔽。如果晋绥军区能保证这么大规模的部队,短时间之内行踪不暴露。甚至可以将隐蔽待机的地点,可以向南移动到内长城以内,甚至可以考虑让部队直接南下云中山区秘密待机。”
“无论这个三十二师团是准备包抄我南下部队的身后,还是利用这个空档直插晋北战场左翼,晋绥军区主力都可以在其侧翼给他狠狠的一刀。日军不是给咱们玩一手声西击北的把戏吗?咱们为什么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样给他们来上一次?”
“我们的戏要做足,将这个三十二师团彻底的引诱出来。但陈司令手中,要至少保留相当数量预备队作为机动部队。因为此时在晋冀交界处,那里还有一个二十一师团。我估计等我们的部队南下出击,这个二十一师团就该开始采取行动了。”
“至于晋东北战场上,我建议我们投入的兵力要增加。不仅要以攻代守,还要将这个六十九旅团、武内支队以及山村支队打疼,彻底的撕烂他们在晋东北现在构成的三角态势。如果能够率先歼灭其中一部,恐怕着急的就该是他冈村宁次了。饵都被吃掉了,他就不能不动用看家老本了。”
“一句话,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的。但是在怎么做上,我们还是要仔细的掂对一下的。日军现在看的确有刻意把水搅浑,以便浑水摸鱼的。但我想如果我们做足了准备,谁才是那条被摸上来的鱼,可就还不一定。”
杨继财的思路,让老总陷入了沉思。而陈翰章却是在思虑了一下之后,微微的摇了摇头。这个方案,在他看来至少看起来不错。但是却让人有种天马行空,不是很稳妥的感觉。而且这眼皮子,也有些过于狭窄了。算计的倒是很精确,但是考虑的却并不很全面。至少晋绥军区部队的现状,他并没有考虑进去。
单凭自己的两个团,再加上晋绥军区一个两旅制的纵队外加两个旅,想要吃掉左间支队的确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在山地作战的情况之下,这个进度谁也不能保证。一旦战事拖延下去,这个三十二师团真的西进,那么就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而二十一师团,正在抓紧更换适合山地作战的装备,增加骡马的配置。可以肯定,这个二十一师团不会投入到其他的方面。在察南战场日军已经调动四十八师团参战的情况之下,这个二十一师团只能放到山西战场。
单凭晋绥军区留守部队,即便加上抽调的两个旅,但在自身还要应对几千日军的情况之下,能不能拖住一个师团,这实在是很让人担心。而且抽调走两个主力旅的晋绥军区主力,秘密南下至云中山一线隐蔽待机。但是如果日军将二十一师团,也全部投入到晋西北战场上呢?
而且单凭晋绥军区一个纵队两个旅,再加上从主力抽调的两个旅的兵力,也不见得能让冈村宁次上当。反倒是分散了晋绥军区原本就不强的兵力,将自己原本攥成拳头的部队,变成了一个巴掌,而且还是漏风的那种巴掌。
最关键的是晋绥军区的一个旅,连同直属队和非战斗人员都加上,满打满算不过三千多人。留守的这两个新编成的旅,甚至只有两千多兵力。这还没有考虑到新编成的部队,之间配合作战的能力,是不是达到了标准和要求。
按照他的思路投入的四个旅,全部加在一起不过万把兵力。这些兵力,就算在加上抗联的两个满编团。但既要应对这个左间支队的主力,又要在必要的时候阻击三十二师团,恐怕还有些力不从心。甚至会因为兵力分散使用,分散了自己原本就不足的力量,拖延对左间支队的围歼战斗。
甚至可以说以晋绥军区在晋北的部队,加上留守在根据地内的部队,吃掉一个左间支队主力都很困难。如果三十二师团也参与进来,哪怕就是出动一个支队的兵力,恐怕就算晋绥军区主力全算上也恐怕很难拿下。
杨继财的算盘打的很好,这一点陈翰章也不否认。但陈翰章认为杨继财漏算了一点,那就是晋绥军区主力的兵力数量和结构。也就是说其一个旅的实力,有没有他想象的那个数量。这一点,才是他思路之中最致命的。
晋绥军区地处晋西北,其并不充沛的人口数量与贫瘠的资源。使得晋绥军区部队发展速度,与其他大区相比一直较为缓慢。再加上调回陕北以及抽调往晋察冀军区部分兵力,其整体实力是全军各大战略区之中最弱的一个。
尽管其武器装备在抗联的全力整补之下,在挺进军主力北上之后,已经成为关内全军各大战略区之冠。但受所在地区人口资源的限制,其兵员数量严重不足,发展后继乏力的情况却是相当的明显。
如果不是前几年,一二零师出兵冀中发展了万余新兵,恐怕实力发展会更差。即便加上中央不惜削弱自身防守兵力,抽调过来的增援部队。以及中央从去年冬季撤到晋绥地区休整的冀中军区部队之中,抽调出三个团补充进晋绥军区,其兵力数量就更少了。
但即便是中央为了准备此次战役,不惜一切代价的为晋绥补充兵力。但格局的限制,使得晋绥军区部队实力始终不足。经过整编和扩充,全军上下也一共只有五个纵队十二旅零三个骑兵团。
当然全军看起来架子是很大,但实际上各旅除了作为拳头中的拳头部队使用的一纵一旅和三旅,是下辖三个步兵团完整建制之外,其余的所有旅全部都是两个团建制。在除去各级机关的直属队,文工团一类的非战斗人员,实际上的一线作战部队的人数就更少。
五个纵队之中作为拳头部队使用的一纵队装备最为精良,编制最为齐全。下属四个步兵旅零一个骑兵团,但全纵队相加也不过一万五千人。剩下的四个纵队均为两个步兵旅,一个直属十八门制炮兵团的建制。
这四个纵队平均每个纵队,连规模直属队都算在内还不到八千人。出外长城作战的主力部队十二个旅,加上直属炮兵和骑兵,全军总数只有不到五万余人。能出动这五万人,也已经是晋绥军区能抽调出来的兵力极致了。
而这五个纵队之中作为骨干和拳头使用的一纵队,在整个包头战役之中承担的任务最重。但其下辖的四个主力旅在此次出关作战行动之中,伤亡也是整个晋绥军区主力部队几个纵队之中最大的。
现在不算扩编的新兵,全纵队四个旅剩下的战斗力,不及出兵之前的一半。连排等基层干部,损失犹大。作为攻坚战主力的三五九旅,这个晋绥军区主力中的主力旅伤亡三分之一,短时间之内已经失去战斗力。
尤其是原计划来晋北与抗联商议下一步行动,现在代理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的副总指挥,因为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而始终未能按照计划来到晋北。现在整个作战计划,只是老总与陈翰章两个人在统筹负责。
真正落实到任务的原有配合部队,一个已经指望不上,一个却还在易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部署整个太行、晋察冀两大战略区反扫荡作战,已经无法赶来。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怎么打,到现在迟迟无法落实。
陈翰章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减少在晋东北原计划投入到反击已经抵达晋东北周边日军的兵力。分出部分相当一部分的兵力转入西线,以填补晋绥军区部队无法到位的空缺。这让陈翰章这两天,颇有股子焦头烂额的感觉。
今天自己的想法,从杨继财口中说出来,虽说不见得能够改变大局。但多少让陈翰章将心中这两日积压的抑郁,部分的抒发出来。但陈翰章却是看了看老总听罢杨继财分析之后的表情,却是什么都没有说。
其实自抵达晋北以来,整个战局的部署和指挥关系上,让陈翰章一直就是很是不满意。尤其是在几个方面参战部队的指挥关系理顺方面,迟迟无法完成统一指挥,甚至让他有种很是棘手的感觉。
在东北战场,无论战事再残酷,战斗进程在激烈。但是都是一个建制内的部队,指挥上没有任何的问题。部署任务的时候,也许会讨价还价。但是一旦战役真正打响,各级指挥员服从命令上没有任何的问题。同一个建制的部队,指挥关系上要顺当的多。
而且抗联的战场纪律异常的严格,执行方面更是没地说。不理会上级命令,或是无命令撤退,要受到异常严格的处理。枪炮声一响,没有人敢不服从上级的命令。没有上级的命令,就算打光了也不许后退一步。
但在陈翰章进入晋北之后,原计划参战的三驾马车之中,却是分属三个建制。无统一指挥,行动上无统一的计划。在战场上各吹各的号,各谈各的调。尤其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几乎全部处于各自为战的情况。
晋绥留守部队,有那位代司令员在,在尚未明确指挥权限的情况之下,陈翰章根本就指挥不动。而那位代司令员还要在整个晋西北兵力已经空虚,还要统筹整个晋西北防务,根本就不可能长期亲自坐镇晋北。
晋察冀北岳区留守部队,也是在行动上总是与抗联调整部署无法做到协调一致。奉命赶到晋北的北岳部队,又是最后一个赶到晋北,而且实力也是最弱的。而且出现在晋绥部队身上的问题,也同样出现在晋察冀北岳区这几个团的身上。
这几个团,虽说是晋察冀北岳区部队在经历过去年的反扫荡战斗之后,苦心保存下来的精华部队,但也分属几个分区。之前相互不了解,不是一个建制的部队。就连那位负责指挥的晋察冀三分区代司令员,自己都有些异常的头大。
前线各部队分成了三大块,可谓是泾渭分明互相不统属,在指挥上掣肘颇多。这让陈翰章相当的头疼,甚至憋了一肚子的火。这也是一贯政治敏感性很强,无论形势再恶劣也很少叫苦的陈翰章,罕见的多次给杨震发报,请求总部与中央协调指挥权的问题。至少建立一个联合指挥部,明确整个战场的指挥权限,以免各自为战的情况再次发生。
也正是这个原因,才让老总从兴县晋绥军区驻地,亲自赶到晋北协调理顺指挥关系。老总在抵达晋北第一件事情,就是与同期抵达的晋绥军区代政委,亲自找抵达晋北的晋绥各部团以上干部,一个一个的谈话。
甚至一向爱兵如子,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很少对干部过于严肃处理的老总,亲自撤销了两个团政委职务,将一个团长降职为副团长。同时将晋北的晋绥军区部队进行整编,全军统一编为一个纵队,由原三五九旅旅长担任司令员兼政委。
那位军政双全的政委在接手整个部队之后,对陈翰章的工作相当的配合。并全力的配合陈翰章的指挥和部署,这才让整个两军的指挥关系理顺了一些,陈翰章在排兵布阵上少了很多的掣肘。至少各自为战,不打招呼就撤离的情况,是没有再出现过。
之前战事进展顺利的时候,尚且还出现这些问题。现在在涉及到陕北的安全上,陈翰章担心如果说出心里话,之前好不容易理顺的关系,恐怕搞不好又得陷入混乱之中。关系到全军大脑所在地的安全,陈翰章知道自己说话,必须要谨言慎行。
况且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陈翰章心中也不是很有把握。他改变原本主张先打左间支队,而不是先集中兵力打六十九旅团、山村支队,牵制武川支队,充分调动已经抵达晋东北日军,彻底打乱日军新的部署。
将整个第一批作战目标放在这个左间支队身上,除了想要通过日军见死必救的习惯,先打左间支队,更大范围的将晋东北已经集结的日军充分调动,尽可能的更加拉开各部日军之间的空档。
使得日军无法形成一个统一作战集群,力争在日军援军抵达之前,先解决掉一部分日军兵力,以减轻后续作战压力的想法之外。就是想要摸摸这个左间支队,进不进、退不退的真实意图。
但左间支队神秘的消失在晋西北的管涔山之中,却让他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所以才在杨震已经授予他临机决断之权的情况之下,紧急请示立即组织部队向南展开,进行全方位的搜索。
不过随即冷静下来的陈翰章,却发现自己判断上明显的出了一些错误。只是这个错误,陈翰章不是不承认,而是在眼下的他无法否认。这个肯定未离开晋西北的左间支队主力,真实的意图究竟是什么,在未查明之前,陈翰章宁愿先往最坏的方面去设想。
第1711章 平静的不正常
知道自己敌情分析上,犯了一个不小错误的陈翰章,在接到总部的电报后,却也发现一号极其罕见的也与自己犯了一个同样的毛病。但在没有摸清楚敌军真实意图所在的情况之前,陈翰章明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却无法做出任何的更改。
甚至在现在敌情还未真正明了之前,无法将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就连一向无论战局出现任何变化,都异常冷静的一号都关心则乱,谁又能在敌情真正明了之前,就敢肯定日军此举不是针对陕北的?
虽说中央还沉稳的很,但是作为一线作战部队指挥员却不能像主席一样,再三来电告知该怎么打就怎么打,不用惦记陕北安危。不要因为日军可能进攻陕北,而在指挥上束手束脚。主席是胜似闲庭信步,自己作为一线指挥员能吗?
现在关键是查明日军下一步在晋西北的真实战略意图,至于在战场上的指挥,只能在兵力的调配上,尽可能的去填补漏洞。晋西北战场距离陕甘宁边区实在太近,也正像杨继财所说的关心则乱。
自己不是杨继财,只是一个团职作战参谋。在很多问题上可以只考虑军事因素,而不考虑其他方面诸多因素。可自己这个西线集群总指挥,却根本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战场之内的问题要考虑,战场之外的形势也要考虑。
想到这里,陈翰章只能在心里面摇头苦笑。也许这就是所在的层次不一样,考虑的问题层面也不一样。陈翰章相信,如果不是此次左间支队出现地点实在有些不对,自己当初也不会出现判断失误。但现在明知道这一点,却是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战场局势瞬息万变,谁能保证这个左间支队兵临黄河,是不是真的虚晃一枪。万一冈村宁次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之下变假为真,拿出一个旅团级兵力,再加上后续随时可以增援的三十二师团去赌一把,这个后果谁能承担的起?
围魏救赵、釜底抽薪的战术,日军也一样会用。而且其使用之熟练,并不在中国军人之下。否则他冈村宁次又岂会在这个时候,不顾晋北战场兵力不足,投入相当一部分兵力,对晋东南的太行、太岳根据地,实施大扫荡?
相对于脸色显得很凝重的陈翰章,老总却是听完杨继财的这番分析之后,显得对杨继财的这番分析很是满意的一脸笑意道:“杨继财同志,如果按照你的这个分析,那么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是继续做准备,还是给日本人唱一个空城计?”
“陕北的重要性你很清楚,那里有大量的党政军机关,更是中央首脑的所在地,是绝对不会允许有任何危险的。眼下整个陕甘宁边区兵力空虚,仅有的兵力还要应对西、南方向的压力,根本就已经无力抽调太多的部队负责河防。”
“而且如果动员过多的力量,整个陕北非但负担不起,而且也会影响即将开展的春耕。但在眼下这个时候,无论我们情愿与否,都要办法抽调兵力增援河防。不过你今天的这番分析,在我看来也是相当有道理的。”
“你说的对,关心则乱。也许冈村宁次就是利用我们的这种心态,搞出一场攻我必救之地的局面,有意识的分散我军兵力。然后他们可以这其中带来的战机,在我军运动过程之中,将我军各个击破。”
“而且这种想法,恐怕不单单是你自己一个人。陈翰章同志的考虑,我看也是和你差不多。要不他也不会一直都很沉默,始终未对这个局面做太多的评价。只不过他是前线司令员,有些事情不能不及早做一些准备,考虑事情也不能像你那么的单纯从军事观点出发。”
“这样,针对现有的局面,单纯从军事观点上,你认为我们该怎么做?你是作战参谋出身,你的职责就是为军事主官的所有军事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意见,并在军事主官的意图之下拿出作战计划。”
“今天我就想听听你这个作战参谋,究竟有什么高见。我可听说过,你是你们郭参谋长的最得意高徒,是他在抗联参谋教导队之中最得意的学生。郭炳勋同志,虽说我从未见过面。但自从抗联与中央联系上至今,也是神交已久。”
“从之前中央所了解他本人自加入抗联以来的表现来看,我可以说你们郭参谋长是全军各大战略区之中,最优秀的参谋长之一。今天,我想看看他这个名师教出来的学生,是不是真正的名师出高徒。”
“今天我和你们陈司令员都在这里,你怎么想的就大胆地说,不要有什么顾忌。你是单纯的军事干部出身,考虑事情不像我们这些老家伙那样顾虑多。有什么说什么,也给我们这些为上位者提供一些我们考虑不到的提示吗。当然,你也可以当这是一个考试。”
老总的话,让杨继财微微一愣。只是他没有立即回答老总的问话,而是将视线转向了陈翰章。看到杨继财投向自己的目光,听到老总这番话脸上终于有些笑意的陈翰章道:“杨继财同志,今天老总在这里,你有什么想法,竹筒倒豆子全部都说出来。”
“你是作战参谋,本身的职责就是给首长做出最终决策,提供建议和意见。并在上级军事首长的意图之下,制定作战计划。正像老总说的那样,你今天说的这些无论我们执行与否,但是对于我们都是一个参考。”
听到陈翰章也鼓励自己将所有的思路都说出来,杨继财犹豫了一下之后,咬了咬牙道:“老总、司令员,我的意思是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只要保证我们部队的应变能力,保证我军的机动性,我们可以按照日军最希望看到的意图走上一程。日军不是摆开一系列阵势,要引诱我们上钩吗?我不摆出上钩的架势,怎么能引蛇出洞?”
“首先这个左间支队的主力必须要找出来,这是无疑的。无论冈村宁次的真实意图是什么,这个左间支队确切的行踪,我们必须要找到。否则这几千日军放在那里,终归不是一件安稳的事情。”
“而且对整个晋西北根据地,也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隐患。这是几千名的日军,不是几千的伪军。放在我们核心之地的晋西北,我们绝对不能视而不见。无论是从战略格局,还是从战术格局上,找到并解决这个左间支队主力,都是我们目前最先要做的。”
“其实日军在这个节骨眼上,对太岳和太行军区的此次扫荡,一方面固然是对我军实施釜底抽薪,削弱山西战场我军整体配合的能力。另外一个方面,恐怕就是为了其下一步战略展开做铺垫。”
“他们对太行和太岳的扫荡,我总感觉是在掩饰着什么。一方面的确有其战略需要,但肯定是另外有所图。要么是向我军示威,告诉我军他们在太原的三十二师团,也可能会随时对晋西北发起扫荡。”
“其实让我真正确定日军不会进攻陕甘宁边区,其无论现在这个左间支队距离黄河渡口多近,都是日军在虚晃一枪。他们真正的目标还是晋北的主要原因,就是日军在晋东南地区发起的这次扫荡。”
“日军对晋东南的扫荡,在加上这个左间支队神秘的消失在内长城沿线,几乎让开了晋北我军南下的全部通道。冈村宁次如此做派,总让我感觉到他们在欲盖弥彰,有意识的在掩盖什么。”
“而三十二师团的迟迟不动,更加让我怀疑,这本身就是一次战略欺骗行动。无论这个左间支队真正的战略意图是什么,即便有几千之众,但想要真正让我们下决心分兵,这点实力还是不够的。”
“太原一战在我最后撤离的时候,三十二师团的确遭到我大编队的航空兵使用特种航空炸弹的重创。但是要说彻底的丧失战斗力,已经不在有进攻能力,根本就不可能。以东北战场最近几年的经验来判断,日军一个师团伤亡不超过百分六十,就依旧还有战斗力。”
“再加上太原城外山区地形,限制了特种航空炸弹发挥威力。在我们全军撤离太原之后,这个三十二师团我认为至少还保留了百分之六十的战斗力。也就是说,这个三十二师团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战斗力。”
“而且在太原的四十一师团一部,伤亡并不是很大。在撤退的时候,为了拖延日军的追击,我的确采取了一些手段。给南线的四十一师团,造成了不轻的伤亡。但是在城西的四十一师团主力,并未受到很严重的损失。”
“两军相加,实力还是相当可观的,其根本就用不到这么长时间的整补。补充一部分新兵,这我相信有这个可能。但是在晋北战场正值关键时候,这么一个还有战斗力的师团整补这么长时间,我很难相信这是日军会做的事情。”
“我们虽说捅了太原一下,给太原城进行了一次大手术,但这也并不能成为日军将重兵囤积在太原城周边的原因。因为一旦整个山西境内全部打响,兵力被牵制的我军,便再无偷袭太原的机会。日军在太原城周边保持这么多的兵力,也根本没有任何的必要了。现在最急需兵力增援的不是太原,而是晋北的大同。”
“两位首长,眼下东线从晋东北到晋东南,整个同蒲铁路以东,正太路南北打的如此热闹。而西线和中线却是异常的平静,甚至可以说平静的过分。别说炮声,就连一声枪响都没有,首长这很不正常。”
“我记得我们三号当初在参谋教导队的时候,就曾经不止一次的和我说过,战场上很多的时候,越是平静的地方,一旦爆发就越是会激烈。尤其是与日军这样的军队作战,尽可能的要将侧重点要放在侧翼。绝对不能单纯的只看正面,日军投入的兵力与装备。”
“所以三号当初再三警告我们,作为作战参谋,对整个战局和敌情变化的分析和判断,不要眼睛只盯住打的激烈的地方。很多的时候,意外往往就出现在你想不到,看起来最平静的地方。”
第1712章 漏算的一点
杨继财微微沉吟一下后,指了指地图上的太原:“我现在可以断定,这个三十二师团一直在太原,绝对不是单纯的休整和整补,而是在待机以及囤积弹药。他们在等,等我军在查实左间支队的位置之后,为了保护陕北我军根本之地主动出击,将身后的空档全线拉开。”
“我们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日军不一定察觉到我晋绥军区主力正在星夜兼程往回赶。其大部分的部队,已经抵达晋北。我的意思是,利用我军对保德、偏关一线的控制,晋绥军区抽调不少于两个旅的兵力秘密南下。”
“其余的主力部队,要隐蔽在晋北待机。也就是说,我们打这个左间支队,不要动用晋绥军区的主力部队。尽可能的拖延日军,发现我晋绥军区主力已经返回晋北的时间。否则我晋绥军区主力全部南下,反倒是很容易打草惊蛇,让日军改变原有的战略意图。”
“但晋绥军区主力不要南下,就留在晋北地区秘密待机。而我们则抽调目前在神池、宁武一线扑空的两个团,在加上晋绥军区目前在晋北的一个纵队,则公开大张旗鼓的南下搜索。”
“以晋绥一个纵队的兵力,再加上抗联的两个步兵团,以及从偏关、保德一线秘密迂回的晋绥两个旅的兵力,我想围歼这个左间支队已经足够了。而且无论冈村宁次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即便三十二师团的下一步行动真的是西进,这些兵力加上晋西北根据地目前留守的兵力,也足以在短时间之内应对。”
“最关键的是,我军南下部队一旦实施展开,我估计这个左间支队自己就会露头。甚至还会向西虚张声势的运动一下,让我们方便的去找上门。否则无法将我军太多部队吸引南下,他冈村宁次上哪儿找可供他利用的足够空隙?”
“通过战役打响以来,一系列的战役进程,冈村宁次已经摸清楚了我军的战斗力。再加上日军从关东军调来了我军的老对手,前任关东军参谋长吉本贞一中将担任这个第一军司令官。他很清楚,在我军密集防守之下,他们想要夺回晋北,甚至整个绥远,几乎已经不可能。”
“就算能夺回晋北,但是以我军的战斗力和装备,日军付出的代价恐怕是他华北方面军,甚至整个中国派遣军都难以承受的。也正是有了这个看法,冈村宁次才下决心改变以往其一拥而上,逐次投入兵力的做法。”
“通过对我敌后根据地的扫荡,甚至以进攻陕北为诱饵,吸引我军自己分散兵力,调动我军出内长城一线。然后利用山西的以山地为主的地形,采取日军惯用的迂回穿插战术,将我军逐一打垮。”
“他既然舍得拿出一个旅团级别的支队来冒这个险,那就绝对不会让我们这几条大鱼,有脱钩的危险。我认为无论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但万变不离其宗,引诱我们分兵这是他最终的目标。”
“所以,我的建议还是利用日军不见得掌握我晋绥军区主力,已经返回晋北的态势。以目前驻守在晋北的我晋绥军区一部,南下寻找战机围歼这个左间支队。而晋绥军区主力,则秘密在洪涛山一线展开。”
“但是这个展开,要绝对尽可能的隐蔽。如果晋绥军区能保证这么大规模的部队,短时间之内行踪不暴露。甚至可以将隐蔽待机的地点,可以向南移动到内长城以内,甚至可以考虑让部队直接南下云中山区秘密待机。”
“无论这个三十二师团是准备包抄我南下部队的身后,还是利用这个空档直插晋北战场左翼,晋绥军区主力都可以在其侧翼给他狠狠的一刀。日军不是给咱们玩一手声西击北的把戏吗?咱们为什么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样给他们来上一次?”
“我们的戏要做足,将这个三十二师团彻底的引诱出来。但陈司令手中,要至少保留相当数量预备队作为机动部队。因为此时在晋冀交界处,那里还有一个二十一师团。我估计等我们的部队南下出击,这个二十一师团就该开始采取行动了。”
“至于晋东北战场上,我建议我们投入的兵力要增加。不仅要以攻代守,还要将这个六十九旅团、武内支队以及山村支队打疼,彻底的撕烂他们在晋东北现在构成的三角态势。如果能够率先歼灭其中一部,恐怕着急的就该是他冈村宁次了。饵都被吃掉了,他就不能不动用看家老本了。”
“一句话,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的。但是在怎么做上,我们还是要仔细的掂对一下的。日军现在看的确有刻意把水搅浑,以便浑水摸鱼的。但我想如果我们做足了准备,谁才是那条被摸上来的鱼,可就还不一定。”
杨继财的思路,让老总陷入了沉思。而陈翰章却是在思虑了一下之后,微微的摇了摇头。这个方案,在他看来至少看起来不错。但是却让人有种天马行空,不是很稳妥的感觉。而且这眼皮子,也有些过于狭窄了。算计的倒是很精确,但是考虑的却并不很全面。至少晋绥军区部队的现状,他并没有考虑进去。
单凭自己的两个团,再加上晋绥军区一个两旅制的纵队外加两个旅,想要吃掉左间支队的确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在山地作战的情况之下,这个进度谁也不能保证。一旦战事拖延下去,这个三十二师团真的西进,那么就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而二十一师团,正在抓紧更换适合山地作战的装备,增加骡马的配置。可以肯定,这个二十一师团不会投入到其他的方面。在察南战场日军已经调动四十八师团参战的情况之下,这个二十一师团只能放到山西战场。
单凭晋绥军区留守部队,即便加上抽调的两个旅,但在自身还要应对几千日军的情况之下,能不能拖住一个师团,这实在是很让人担心。而且抽调走两个主力旅的晋绥军区主力,秘密南下至云中山一线隐蔽待机。但是如果日军将二十一师团,也全部投入到晋西北战场上呢?
而且单凭晋绥军区一个纵队两个旅,再加上从主力抽调的两个旅的兵力,也不见得能让冈村宁次上当。反倒是分散了晋绥军区原本就不强的兵力,将自己原本攥成拳头的部队,变成了一个巴掌,而且还是漏风的那种巴掌。
最关键的是晋绥军区的一个旅,连同直属队和非战斗人员都加上,满打满算不过三千多人。留守的这两个新编成的旅,甚至只有两千多兵力。这还没有考虑到新编成的部队,之间配合作战的能力,是不是达到了标准和要求。
按照他的思路投入的四个旅,全部加在一起不过万把兵力。这些兵力,就算在加上抗联的两个满编团。但既要应对这个左间支队的主力,又要在必要的时候阻击三十二师团,恐怕还有些力不从心。甚至会因为兵力分散使用,分散了自己原本就不足的力量,拖延对左间支队的围歼战斗。
甚至可以说以晋绥军区在晋北的部队,加上留守在根据地内的部队,吃掉一个左间支队主力都很困难。如果三十二师团也参与进来,哪怕就是出动一个支队的兵力,恐怕就算晋绥军区主力全算上也恐怕很难拿下。
杨继财的算盘打的很好,这一点陈翰章也不否认。但陈翰章认为杨继财漏算了一点,那就是晋绥军区主力的兵力数量和结构。也就是说其一个旅的实力,有没有他想象的那个数量。这一点,才是他思路之中最致命的。
晋绥军区地处晋西北,其并不充沛的人口数量与贫瘠的资源。使得晋绥军区部队发展速度,与其他大区相比一直较为缓慢。再加上调回陕北以及抽调往晋察冀军区部分兵力,其整体实力是全军各大战略区之中最弱的一个。
尽管其武器装备在抗联的全力整补之下,在挺进军主力北上之后,已经成为关内全军各大战略区之冠。但受所在地区人口资源的限制,其兵员数量严重不足,发展后继乏力的情况却是相当的明显。
如果不是前几年,一二零师出兵冀中发展了万余新兵,恐怕实力发展会更差。即便加上中央不惜削弱自身防守兵力,抽调过来的增援部队。以及中央从去年冬季撤到晋绥地区休整的冀中军区部队之中,抽调出三个团补充进晋绥军区,其兵力数量就更少了。
但即便是中央为了准备此次战役,不惜一切代价的为晋绥补充兵力。但格局的限制,使得晋绥军区部队实力始终不足。经过整编和扩充,全军上下也一共只有五个纵队十二旅零三个骑兵团。
当然全军看起来架子是很大,但实际上各旅除了作为拳头中的拳头部队使用的一纵一旅和三旅,是下辖三个步兵团完整建制之外,其余的所有旅全部都是两个团建制。在除去各级机关的直属队,文工团一类的非战斗人员,实际上的一线作战部队的人数就更少。
五个纵队之中作为拳头部队使用的一纵队装备最为精良,编制最为齐全。下属四个步兵旅零一个骑兵团,但全纵队相加也不过一万五千人。剩下的四个纵队均为两个步兵旅,一个直属十八门制炮兵团的建制。
这四个纵队平均每个纵队,连规模直属队都算在内还不到八千人。出外长城作战的主力部队十二个旅,加上直属炮兵和骑兵,全军总数只有不到五万余人。能出动这五万人,也已经是晋绥军区能抽调出来的兵力极致了。
而这五个纵队之中作为骨干和拳头使用的一纵队,在整个包头战役之中承担的任务最重。但其下辖的四个主力旅在此次出关作战行动之中,伤亡也是整个晋绥军区主力部队几个纵队之中最大的。
现在不算扩编的新兵,全纵队四个旅剩下的战斗力,不及出兵之前的一半。连排等基层干部,损失犹大。作为攻坚战主力的三五九旅,这个晋绥军区主力中的主力旅伤亡三分之一,短时间之内已经失去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