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建章!”
  建章是汉武的宫殿,所以这个灯出自汉武?
  认出铭文上的两个字,弘德帝难得的没有吐槽,而是严肃地问李顺:“这个灯你觉得有几分真?”
  李顺如何敢乱讲,只道:“这灯造型别致,能自净清尘,为臣生平所仅见。”
  “依臣愚见,这主意若是出自谢状元或是谢安人,多半是印图纸放甘回斋销售!”
  根本没必要做假古董,担欺君之名!
  “你的意思,这是汉武帝的灯?”
  弘德帝这样理解。
  李顺想辩,却被弘德帝摆手阻止:“罢了,朕知道你的意思。”
  “谢尚到底是朕取的状元,人品学问朕还是信得过的。且他在翰林院里跟元维学习了两年。元维是铭文大家,谢尚既说这灯是汉代铜灯,想必是有些影子!”
  没准这灯谢尚还请元维给看过。
  “李顺,你拿了朕的放大镜来,朕再仔细看看!”
  ……
  第654章 腊八大封赏
  腊月初八清晨, 谢尚和满朝文武一起跪在御阶下听礼官宣读嘉奖圣旨。
  头一份圣旨嘉奖的就是为推广营养钵育种、河泥肥田、灯光杀虫最终取得丰收的地方官员,嘉奖名单里谢子安名列头一名,获赐九宝玉带和赐匾“卓异”, 其他人都是蟒服、玉带, 并没有匾。
  卓异二字是吏部三年大考时给官员评定的最高档。
  谢尚闻声代父谢恩磕了三个头,心里暗暗替他爹高兴——十三省地方官的首功不算, 今后若无特别意外,他爹的大考、小考都将是卓异——圣上金口玉言,他都说是卓异了,吏部还能对着干说不是?
  他爹今后的仕途都将是大路坦途!
  谢尚才是个翰林,赏赐地方官的圣旨,谢尚从未想过与自己有什么关系, 所以在听传旨官宣“甘回斋”的时候便有一刻的怔愣——还有他的事?
  不敢怠慢, 谢尚赶紧起身出列,于丹陛上跪下,激动听封——不管怎么说都是好事不是?
  ……
  “皇帝敕曰:国家施仁,养民为首。尔甘回斋勤国济民, 报效社稷, 嘉赐‘皇章宠锡’金匾,以洽朕意。钦此!”
  君嘉臣最高优礼谓九锡。
  其中锡通“赐”,九锡代表赏赐的九个等级,而宠锡还超于九锡之外——赐服赐物穿用都有日子规矩,独匾没这些忌讳,挂对地方就是一劳永逸:从此悬挂之处,文下轿,武下马,比一应其他赐衣赐物都威风, 都有效用。
  且给铺子赐匾不比赐人,人有寿,而铺子,只要不出败家子就能代代相传。
  谢尚听后自是大喜,连呼皇恩浩荡,磕头谢恩。
  朝里其他人见状也多是各种羡慕,而打“甘回斋”主意的人则不免叹息:甘回斋有了这块护身符,还有他们什么事?
  都白算计了!
  磕头起身,谢尚可谓是心满意足——今年腊八又将是父子双登邸报头条的腊八!
  第二道圣旨赏赐武官保家卫国的功勋。
  谢尚一个文官,加上才刚得了奖赏,心里兴奋,虽在礼节上跟西广场的武官们一道跪着,神思则早飞回了家——谢尚一会儿想着媳妇听说圣旨后的高兴,一会儿又想着要准备什么礼物给他爹娘道喜,再还有家乡他太爷爷、爷爷和谢奕看见邸报的高兴以及选那天请客吃饭以为庆……
  被礼官走到身边拉扯袍角示意出列磕头的时候,谢尚一脸的懵逼:怎么了?礼官寻他干啥?他跪得好好的并没违制啊?
  “快,出列谢恩!”
  礼官好脾气地再次提醒道,心里则装满了钦佩:原来让天下骡马加跑长途的马掌也是谢家进献的。不怪谢家父子身为文官,却能上了武勋请功名单
  真正是了不起!
  原来是谢恩!谢尚恍然大悟,赶紧趋步出列。
  丹陛跪下后,谢尚看到偌长的御道上前后左右就他一个人,而周围所有人,连同西广场的武官看他都一脸的惊异,难得的心里打鼓:到底什么赏?
  刚陛下不是已经赏过他爹和他的甘回斋了吗?
  难道说是为他前儿送的汉代青铜鎏金灯这个寿礼?
  摸不着头脑的谢尚脑子飞快转动,转来转去还真叫他得了个理由,然后便镇定下来:那对灯虽说得的偶然,但他请他师傅元维,周掌院还有孟辉三位当世青铜器名家鉴定过了,都以为是真货。
  周掌院更是告诉他这灯举世罕见,连陛下的私藏都没有。
  所以他才自信满满地贡上。
  现今看来却是送对了,只不知陛下宣他会赏些什么?
  “忠勤伯……安定伯……”
  出了列谢尚不敢走神了,专心听传旨官宣名,谁知接连两位伯爵的武功,谢尚终于咂摸出了不对——他一个翰林跟着武官们排在一处领赏算怎么回事?
  谢尚转头看向同僚,希翼从他们身上得些启示,结果看到元维、艾正等人都望着他笑,文明山更是垂着手悄悄冲他挑大拇指——显然都觉得他实至名归,替他高兴!
  看来,谢尚告诉自己,得从武功上想!
  有了方向谢尚很快便想到了十年前他爹上贡的马掌——他一家子文人,干过的唯一和武将沾边的且又上达天听的也就这么一桩。
  只没想过去十年都没动静,今儿会突然冒了出来,谢尚心说:这是陛下终于想好要如何嘉奖他爹了吗?
  以他爹现今的官阶和今儿的“卓异”的嘉奖,以及叫了他出列,谢尚听着大殿方向传来的传旨官大声呼喝的一个接一个朝廷伯爵名字,不免心生预感:陛下这是要给他爹封爵了吗?
  且可能是个伯爵!
  封爵必将荫子,所以特意叫了他出列!
  心念转过,谢尚激动得手都抖了:这要是真的,哪怕只是个流爵,也是了不得荣耀!
  封爵,谢尚暗暗祈祷:一定要是封爵啊!
  ……
  对于谢子安、谢尚父子的名出现在五军都督府保举的请功折子上,且一个排名第五,一个排名第六,元维、艾正、文明山最初的反应无不是震惊,意外、难以置信,所以就没能第一时间提点走神的谢尚出列领赏。
  直等礼官来提醒后他们才确定自己刚没有听错——谢尚父子真的上了死对头武官们的请功折,方开始消化折子里提到的功劳:十年前谢子安进献的万寿节礼是谢尚做的马掌。
  由此元维一下子便明白了过去几年谢子安青云直上的缘故,愈加的心平气和——果然,元维心说:没有无缘无故的封赏。
  只十年前马掌这一桩就足已奠基谢子安父子的平坦仕途,何况谢子安、谢尚父子还特别努力,士农工商行行建功,年年建功,把文治武功占了个全!
  现适逢陛下五十圣寿,圣上论功行赏,大赦天下,一个伯爵必是有的。
  历来文臣难封,没想谢子安父子做到了!
  这真是老话说的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艾正闻言也是恍然。
  翰林院跟元维学习,同谢尚、文明山共事两年,又参与一回乡试,艾正已然明白国家科举取士,固然要看文章,但也不仅仅是看文章,还要权衡各方面的考究——越是名次取前,考究越是多。
  他能取榜眼便跟他出身寒门有莫大关系——朝廷需要他这样一个门面来鼓励寒门学子!
  单论个人才情机变,他们三个人中原是明山最强。
  文名山满脑子则是满满的惊叹疑问——马掌竟然是谢尚首创的!
  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这里面有谢嫂子的功劳吗?
  若是有,那真是太厉害了,这都能想到!
  不过,谢尚有点不够意思啊,我跟他这么好的交情,这做马掌的事竟然都没告诉我!
  对了,谢尚跟谢伯父今儿要是封了爵,以后算是文官,还是武官?
  谢尚还会留在翰林院吗?
  ……
  孟辉站在礼部的官列里捏紧了拳头——比起入阁,他更想的是封爵。
  只本朝先没有文官封爵的先例,但现在谢家父子做了初一,他孟辉必然要做十五,如此方不堕他孟家的名声,辱没祖宗!
  ……
  等谢尚身前也跪了二三十个人后,传旨官终于开始念旨。
  谢尚垂首倾听,待听得给国公、侯爷的封赏莫不是提爵、赐恩田、荫儿子,谢尚忍不住愈加激动:这架势,陛下真是要给他爹封爵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德懋懋官,功懋懋赏。山东右布政使谢子安器怀沈密,功兼文武,论道经邦,任维勋德。兹封尔为诚意伯,赦造诚意伯府,赐免死铁劵,世袭罔替,永锡天宠。钦此!”
  诚意伯!
  世袭罔替!
  梦想成真,谢尚捏了好几下大腿,强迫自己勉强镇定后方尖着嗓子代父谢恩——惊喜太大,声音不可避免地有些失常!
  不过周围人听后都没觉惊异——封爵,还是世爵这么大的好事,不激动才怪!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传旨官又念:“宠缓国爵,蔚起门风。原赤水县县令谢知道乃山东右布政使诚意伯谢子安之父,义方启后,穀似光前,兹以覃恩,赐尔封爵同子,锡之敕命,于戏。”
  得,谢知道父以子贵,也成了诚意伯。
  谢尚心潮澎湃,继续磕头谢恩……
  “奉天承运……原广西学政谢肖乃山东……谢子安之祖,……赐尔封爵同孙……”
  封爵上追两代,谢肖作为谢子安的爷爷,当下继长子谢知道之后也成了超品的伯爷。
  谢尚再次磕头……
  “奉天承运……翰林院从六品编撰谢尚乃……谢子安嫡长子,识度淹广,器宇凝正。兹封尔为诚意伯世子,赐穿蟒服……”
  给谢尚的恩赐,谢尚必是得接着磕头谢恩。
  自古夫妻一体,夫荣妻贵。圣旨封赏完了男人,再还有女人——谢子安的媳妇云氏、亲母杨氏、继母吕氏、祖母周氏一下子都成了超一品的伯爵夫人,红枣则是超一品的伯世子夫人。
  满朝文武听着传旨官一遍遍高喊谢子安的名字,看着谢尚一遍遍地磕头代父、代祖父、代自己以及母亲,过世的祖母、太祖母以及继祖母、媳妇磕头,心里无不艳羡至极——所谓光宗耀祖,封妻荫子,不外如是。
  弘德帝坐在高高的御座上,眺望着大殿广场上磕头的谢尚,心里合计:以谢家父子于社稷的贡献,赏赐一个伯爵委实不算多。
  不过万事开头难,但有了爵位,往后再升,就容易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