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大唐没有文字狱
《三国演义》一日之内,在长安城中卖出了四千多本,堪称恐怖。
一时之间,长安城人人谈论三国,为一时之风尚。
但当这本名著在长安城中开始广为流传之时,也遭到了不少酸儒的批判。
《三国演义》只是历史类小说,不同于《三国志》这样的史书。
罗贯中在撰写三国的时候,是大量参考了《三国志》这本史书,进行艺术加工而成。
所谓三分真实,七分演义,便是如此。
后世由于《三国演义》这本书名气太大,流传太广,甚至许多人都将其当成了正史。但既然是小说,那么自然有其艺术夸张和加工的成分,也有作者的臆想在其中,这原本就无可厚非。
也正是罗贯中的这些加工与篡改,才使得三国演义,成为塑造一个历史的典范与精品。
可是不少酸儒,再看过三国的第一册,前五章回后,便对这本书大加批评。
这些酸儒认为三国这本书歪曲史实,张冠李戴,漏洞百出,乃是误人子弟的劣作。
有人批评,这原本也很正常,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即便是《三国演义》这般的名著,也不可能人人喜爱。
对此,原本李忘忧是根本不在乎的。
但让李忘忧无语的是,孙记书坊留在长安城中处理善后的店伙计匆忙来报。
那群闲得蛋疼的酸儒,居然聚集起来,跑到朱雀门外去跪拜,要向李二进奏,请求查封《三国演义》这本书。
甚至这些酸儒还将他们买来的书,堆在朱雀门外放了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引得不少人群围观。
李忘忧气地差点破口大骂,这群酸儒,闲的啊!老子抄一本小说,关你们屁事!
坏消息接踵而来。
长安城里,各个坊市之中,再次开始暗流涌动,指责三国此书实则包藏祸心,乃是在映射当今圣人。
传言说得有鼻子有眼,甚至有人拿出李忘忧的那本三国,指着上面的内容,向众人绘声绘色的描述,这里如何如何在映射圣人云云。
这番传闻听得李忘忧愈发无语,这尼玛大唐也要搞文字狱吗?
他很想问问罗贯中,您老人家当时写这书的时候,是不是有这种想法啊?
李忘忧都被气笑了,他想到了后世某年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文中作者叙述了关于美食的一件事,写道一条鱼“只是眼睛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题目中问,这丝诡异的光指什么?
然后原文作者懵逼了……
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我特喵的什么想法也木有!
标准答案没出来,我怎么知道我想表达什么?
……
现在李忘忧就是这般懵逼的状态,居然还有人能从《三国演义》中,解读出他在映射李二,也真是特喵的醉了!
不过好在大唐没有文字狱这种事情,李忘忧倒也不太担心。
华夏历史上,盛唐开放的胸襟与气度,是为世人所推崇的。
杜甫白居易这些大佬,没少在诗词中骂皇家与朝堂,不也屁事没有?最多不受待见就是了。
有唐一代,或许有人因为诗歌文章罢官贬职,但却绝对没有明清两代,那种血淋淋的抄家杀头、剖棺剉尸的事情发生。
文字狱这种事情,到明清两代才是文人的噩梦,尤其以清代文字狱最为惊心动魄。
雍正时期,只因白云观老道咒语中有“天地听我主持,鬼神归我驱使”,就使得雍正大怒,老道被立即斩首……
雍正的翰林官写“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诽谤朝堂,斩!
乾隆的礼部侍郎一句“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剖棺锉尸!
乾隆的内阁大学士一句“一把心肠论浊清”,侮辱大清,腰斩!
明清两代的文字狱,真可谓是空前绝后,登峰造极。
不过好在如今是大唐,李二又是自己的后盾,所以对于这种不靠谱的坊间传闻,李忘忧只是觉得又气又好笑,但却一点也不担心。
毕竟他的三国,李二早已看过,而且还是“催更党”之一。
不过这一番闹腾,却让李忘忧嗅到了浓浓的阴谋味道。这一系列手段,不可不谓阴毒狠辣。
切断书籍销售渠道、散播谣言、抹黑污蔑……
李忘忧自然清楚这些事情都是何人所为,除了那些世家也没有其他人了。
但这般手法,却明显不是王子乔等世家纨绔能够搞出来的了,相比较起来,昨夜在东市之中杀人放火,反而显得简单粗暴,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而今日这番动作,却是杀人不见血的阴谋,反而让李忘忧被整的有些焦头烂额,不知所措。
更蛋疼的事情还在继续,不等李忘忧想出对策,李二便派内侍来定周村传话,让他明日去太极宫中,参加常朝。
原因很简单,他李忘忧被人给弹劾了。
李忘忧对此瞠目结舌,内侍一番解释,他才清楚发生了何事。
御史台的监察御史,又有人跳了出来,向李二弹劾他,称他李忘忧写的书包藏祸心,诋毁圣人。
那监察御史一副忠心耿耿,一心维护李二尊严的架势,让李二都无语了。
李二还无法出言斥责这名监察御史,毕竟监察御史风闻奏事,这是他们的职权。
他更不能说户县男李忘忧没有诋毁朕,你不要咸吃萝卜淡操心……
所以李二只能招李忘忧上朝,让他与那监察御史当面对质。
李忘忧对此,心里只觉得哔了狗了!
原本还想着大唐没有文字狱这东西,结果还真有监察御史因为这种事情弹劾他。
他拉这前来传话的内侍太监,打听弹劾他的监察御史究竟是何人。
这内侍早已得到了李二的吩咐,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那名叫皇甫仪的监察御史情况,一五一十全都交代了个清楚。
甚至李二怕李忘忧大意吃亏,还让人从吏部调出了皇甫仪的资料,偷偷让内侍太监交给李忘忧。
对此,李忘忧也只能仰天长叹,这世家门阀,为了对付自己,还真是舍得下本。
一时之间,长安城人人谈论三国,为一时之风尚。
但当这本名著在长安城中开始广为流传之时,也遭到了不少酸儒的批判。
《三国演义》只是历史类小说,不同于《三国志》这样的史书。
罗贯中在撰写三国的时候,是大量参考了《三国志》这本史书,进行艺术加工而成。
所谓三分真实,七分演义,便是如此。
后世由于《三国演义》这本书名气太大,流传太广,甚至许多人都将其当成了正史。但既然是小说,那么自然有其艺术夸张和加工的成分,也有作者的臆想在其中,这原本就无可厚非。
也正是罗贯中的这些加工与篡改,才使得三国演义,成为塑造一个历史的典范与精品。
可是不少酸儒,再看过三国的第一册,前五章回后,便对这本书大加批评。
这些酸儒认为三国这本书歪曲史实,张冠李戴,漏洞百出,乃是误人子弟的劣作。
有人批评,这原本也很正常,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即便是《三国演义》这般的名著,也不可能人人喜爱。
对此,原本李忘忧是根本不在乎的。
但让李忘忧无语的是,孙记书坊留在长安城中处理善后的店伙计匆忙来报。
那群闲得蛋疼的酸儒,居然聚集起来,跑到朱雀门外去跪拜,要向李二进奏,请求查封《三国演义》这本书。
甚至这些酸儒还将他们买来的书,堆在朱雀门外放了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引得不少人群围观。
李忘忧气地差点破口大骂,这群酸儒,闲的啊!老子抄一本小说,关你们屁事!
坏消息接踵而来。
长安城里,各个坊市之中,再次开始暗流涌动,指责三国此书实则包藏祸心,乃是在映射当今圣人。
传言说得有鼻子有眼,甚至有人拿出李忘忧的那本三国,指着上面的内容,向众人绘声绘色的描述,这里如何如何在映射圣人云云。
这番传闻听得李忘忧愈发无语,这尼玛大唐也要搞文字狱吗?
他很想问问罗贯中,您老人家当时写这书的时候,是不是有这种想法啊?
李忘忧都被气笑了,他想到了后世某年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文中作者叙述了关于美食的一件事,写道一条鱼“只是眼睛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题目中问,这丝诡异的光指什么?
然后原文作者懵逼了……
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我特喵的什么想法也木有!
标准答案没出来,我怎么知道我想表达什么?
……
现在李忘忧就是这般懵逼的状态,居然还有人能从《三国演义》中,解读出他在映射李二,也真是特喵的醉了!
不过好在大唐没有文字狱这种事情,李忘忧倒也不太担心。
华夏历史上,盛唐开放的胸襟与气度,是为世人所推崇的。
杜甫白居易这些大佬,没少在诗词中骂皇家与朝堂,不也屁事没有?最多不受待见就是了。
有唐一代,或许有人因为诗歌文章罢官贬职,但却绝对没有明清两代,那种血淋淋的抄家杀头、剖棺剉尸的事情发生。
文字狱这种事情,到明清两代才是文人的噩梦,尤其以清代文字狱最为惊心动魄。
雍正时期,只因白云观老道咒语中有“天地听我主持,鬼神归我驱使”,就使得雍正大怒,老道被立即斩首……
雍正的翰林官写“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诽谤朝堂,斩!
乾隆的礼部侍郎一句“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剖棺锉尸!
乾隆的内阁大学士一句“一把心肠论浊清”,侮辱大清,腰斩!
明清两代的文字狱,真可谓是空前绝后,登峰造极。
不过好在如今是大唐,李二又是自己的后盾,所以对于这种不靠谱的坊间传闻,李忘忧只是觉得又气又好笑,但却一点也不担心。
毕竟他的三国,李二早已看过,而且还是“催更党”之一。
不过这一番闹腾,却让李忘忧嗅到了浓浓的阴谋味道。这一系列手段,不可不谓阴毒狠辣。
切断书籍销售渠道、散播谣言、抹黑污蔑……
李忘忧自然清楚这些事情都是何人所为,除了那些世家也没有其他人了。
但这般手法,却明显不是王子乔等世家纨绔能够搞出来的了,相比较起来,昨夜在东市之中杀人放火,反而显得简单粗暴,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而今日这番动作,却是杀人不见血的阴谋,反而让李忘忧被整的有些焦头烂额,不知所措。
更蛋疼的事情还在继续,不等李忘忧想出对策,李二便派内侍来定周村传话,让他明日去太极宫中,参加常朝。
原因很简单,他李忘忧被人给弹劾了。
李忘忧对此瞠目结舌,内侍一番解释,他才清楚发生了何事。
御史台的监察御史,又有人跳了出来,向李二弹劾他,称他李忘忧写的书包藏祸心,诋毁圣人。
那监察御史一副忠心耿耿,一心维护李二尊严的架势,让李二都无语了。
李二还无法出言斥责这名监察御史,毕竟监察御史风闻奏事,这是他们的职权。
他更不能说户县男李忘忧没有诋毁朕,你不要咸吃萝卜淡操心……
所以李二只能招李忘忧上朝,让他与那监察御史当面对质。
李忘忧对此,心里只觉得哔了狗了!
原本还想着大唐没有文字狱这东西,结果还真有监察御史因为这种事情弹劾他。
他拉这前来传话的内侍太监,打听弹劾他的监察御史究竟是何人。
这内侍早已得到了李二的吩咐,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那名叫皇甫仪的监察御史情况,一五一十全都交代了个清楚。
甚至李二怕李忘忧大意吃亏,还让人从吏部调出了皇甫仪的资料,偷偷让内侍太监交给李忘忧。
对此,李忘忧也只能仰天长叹,这世家门阀,为了对付自己,还真是舍得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