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准备甩锅
在一众学子看来,若是李忘忧建书院的目的,是要招收他们入学,那即便是砸锅卖铁,他们也要想办法进书院去读书。
可居然只是想招他们去书院教一群顽童,这就不能不让众人踌躇了。
即便李忘忧的名声再大,也不至于让众人抛下自己的前程,跑去追随啊。
一时间,酒楼之中倒是显得有些冷场。
之前说话那名中年学子却忽然大笑道:“诸位莫非以为,去书院教书会耽误自己前程不成?”
“这……难道不是这样吗?”
“自然不是,不仅没有坏处,反而有大大的好处。”
“哦?还请兄台为我等详细解释一番。”
说话的中年学子轻咳一声:“诸位大多都非长安人士吧?”
众人点头:“这是自然,若是长安人士,又如何会住在旅舍之中?”
“那诸位却又是否知道,每年春闱,其实长安籍的学子,要占不小的便宜?”
众人哑然,互相看看,又是纷纷点头:“这是自然。”
大唐的科举,其实也说不上有多公平。
至少长安城与周边州郡的考生,比起其他道的考生而言,就占了很大的便宜。
原因很简单,路途遥远。
大唐科举是一年一考,对于非长安考生来说,每年必须在原籍的州郡经过初考,然后进长安参加春闱。
如果没考上,又要返回原籍准备来年考试。
大唐可不是后世,有飞机高铁等诸多交通工具,这往返一趟,距离遥远的,可能半年时间就去掉了,大部分时间都耽误在路上。
故而不少路途遥远的考生,只能两年参加一次春闱。
而想留在长安城内,却也不是不行,但必须有高官举荐,才能免去初考,直接参加春闱,这也是投卷盛行的原因之一。
但数万考生,即便只算进士科的考生,上千人里,能得到推荐的却又有多少?大多数的学子,依旧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路途上奔波往返。
故而长安籍的学子,无论是读书时间,还是各种便捷程度,都是远超其他州郡学子的。
这一点,众人自然明白,却也无可奈何。
中年学子高声继续说道:“诸位可知道,先生有言在先,凡是愿意去书院教书的,不仅食宿全管,而且每月有三贯铜钱的月俸。最重要的是,每年春闱之前,先生都愿意给出参加春闱的推荐!”
他这话,顿时引爆了酒楼内一众学子,瞬间众人议论之声,几乎要将楼顶给掀翻了。
“这……这位兄台,此话当真?先生他当真会给我等推荐?”
“只要我等去书院教书,先生便给推荐?”
“每月三贯铜钱的月俸?这……这可相当于五六品的官员了。”
中年学子哈哈大笑道:“这是自然,不仅如此,先生还说了,他还会请朝中大儒,去书院教授律令与公文写作。”
普通平民学子,即便侥幸进士及第,却还需要经过吏部选官这一环节。而吏部诠选,又重实务,也就是要看这些新科进士对法律文书是否了解,会不会律令、公文写作。
那些平民学子,又哪里有机会接触这些?
故而大唐的科举对于平民学子而言,并非易事,困难重重。
中年学子的话,让酒楼之中众人议论声愈发大了。
当下便有许多人已经动了心思,却又不免好奇问道:“这位兄台,不知你又是如何得知这些的?”
“哈哈,不瞒诸位,我也打算去先生的书院教授那些蒙童。而今日先生在礼部考院门前收的两位弟子,上官仪与刘仁轨,便是我的好友。此事便是上官仪与刘仁轨二人告知与我的。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故而我才将此事告知诸位。”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对中年学子更是拱手揖礼,表示感谢。
却听那中年学子又继续说道:“不过诸位却也莫以为,能简简单单便去书院教书,获得先生的推荐。据我所知,先生不仅要面试诸位,还要对诸位进行什么上岗前培训。合格者,方能入书院教书。”
“敢问兄台什么是上岗前培训?”这新名词,自然引得众人好奇发问。不是所有人都能去书院教书,这点他们自然知道,但什么培训,就完全不理解其含义了。
中年学子却也答不上来,此事他却也只是听上官仪与刘仁轨这么交代,只说是先生要求的。
“这……我也不知,总之也非什么坏处。若是诸位今岁不中,与其跋山涉水返回原籍,却不如先去书院试上一试。若是能留在书院,即能赚取丰厚月俸,又能一边教书一边温习功课,准备来年再考,其不美哉。”
“兄台此言有理,如此说来,先生那书院,却是要去试上一试。不知先生的书院何时开始招募?我等去哪里报名?”
中年学子竖起三根手指:“三日后,礼部放出榜单后,若是没有考中的,便可直接去务本坊国子监。届时先生会借用国子监所在,面试诸位。”
“多谢兄台。”一众学子纷纷再次施礼,然后互相议论起来,商议三日后要不要去国子监应试。
不过显然方才那中年学子所言,已经打动了大多数人的心思。若是三日后放榜,自己名落孙山,那怎么也会去国子监走上一趟了。
崇仁坊中,好几家学子聚集的酒楼,都有同样的事情发生,都有人向这些考生宣扬此事。
这自然便是李忘忧所安排的,他当日之所以在礼部考院门前等候上官仪与刘仁轨,也正是为了这件事情。
通过上官仪与刘仁轨二人之口,将那些落榜的考生召集起来,从中选出去书院教书的老师,就是美女上司给他出的主意。
原本李忘忧只打算招收百名蒙童而已,不过看看今日李二与房玄龄他们的态度,李忘忧便意识到,恐怕自己那学校,需要招收的学生,至少也得收个几百名。
那些百官勋贵世家,得知太子与皇子们都去书院读书,难道还会无动于衷?肯定打破脑袋,都想将自家适龄的孩子送入书院。
而那么多百官勋贵的子弟去,那些平民商贾们难道不动心?
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谁又会无动于衷呢?
别说招收几百蒙童,若是敞开了招收,怕是几千上万人都有可能。
想到这一点,李忘忧脑门上的汗水都要下来了。
自己怎么貌似被美女上司给坑了?要真如此,学校里面有那么多孩子,每天会有多少事情?他还不得疯掉啊?
李忘忧不禁开始摩挲着下巴,琢磨自己是不是应该招聘一个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把这口锅给甩过去?
不过这样的人,貌似不好找啊……
可居然只是想招他们去书院教一群顽童,这就不能不让众人踌躇了。
即便李忘忧的名声再大,也不至于让众人抛下自己的前程,跑去追随啊。
一时间,酒楼之中倒是显得有些冷场。
之前说话那名中年学子却忽然大笑道:“诸位莫非以为,去书院教书会耽误自己前程不成?”
“这……难道不是这样吗?”
“自然不是,不仅没有坏处,反而有大大的好处。”
“哦?还请兄台为我等详细解释一番。”
说话的中年学子轻咳一声:“诸位大多都非长安人士吧?”
众人点头:“这是自然,若是长安人士,又如何会住在旅舍之中?”
“那诸位却又是否知道,每年春闱,其实长安籍的学子,要占不小的便宜?”
众人哑然,互相看看,又是纷纷点头:“这是自然。”
大唐的科举,其实也说不上有多公平。
至少长安城与周边州郡的考生,比起其他道的考生而言,就占了很大的便宜。
原因很简单,路途遥远。
大唐科举是一年一考,对于非长安考生来说,每年必须在原籍的州郡经过初考,然后进长安参加春闱。
如果没考上,又要返回原籍准备来年考试。
大唐可不是后世,有飞机高铁等诸多交通工具,这往返一趟,距离遥远的,可能半年时间就去掉了,大部分时间都耽误在路上。
故而不少路途遥远的考生,只能两年参加一次春闱。
而想留在长安城内,却也不是不行,但必须有高官举荐,才能免去初考,直接参加春闱,这也是投卷盛行的原因之一。
但数万考生,即便只算进士科的考生,上千人里,能得到推荐的却又有多少?大多数的学子,依旧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路途上奔波往返。
故而长安籍的学子,无论是读书时间,还是各种便捷程度,都是远超其他州郡学子的。
这一点,众人自然明白,却也无可奈何。
中年学子高声继续说道:“诸位可知道,先生有言在先,凡是愿意去书院教书的,不仅食宿全管,而且每月有三贯铜钱的月俸。最重要的是,每年春闱之前,先生都愿意给出参加春闱的推荐!”
他这话,顿时引爆了酒楼内一众学子,瞬间众人议论之声,几乎要将楼顶给掀翻了。
“这……这位兄台,此话当真?先生他当真会给我等推荐?”
“只要我等去书院教书,先生便给推荐?”
“每月三贯铜钱的月俸?这……这可相当于五六品的官员了。”
中年学子哈哈大笑道:“这是自然,不仅如此,先生还说了,他还会请朝中大儒,去书院教授律令与公文写作。”
普通平民学子,即便侥幸进士及第,却还需要经过吏部选官这一环节。而吏部诠选,又重实务,也就是要看这些新科进士对法律文书是否了解,会不会律令、公文写作。
那些平民学子,又哪里有机会接触这些?
故而大唐的科举对于平民学子而言,并非易事,困难重重。
中年学子的话,让酒楼之中众人议论声愈发大了。
当下便有许多人已经动了心思,却又不免好奇问道:“这位兄台,不知你又是如何得知这些的?”
“哈哈,不瞒诸位,我也打算去先生的书院教授那些蒙童。而今日先生在礼部考院门前收的两位弟子,上官仪与刘仁轨,便是我的好友。此事便是上官仪与刘仁轨二人告知与我的。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故而我才将此事告知诸位。”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对中年学子更是拱手揖礼,表示感谢。
却听那中年学子又继续说道:“不过诸位却也莫以为,能简简单单便去书院教书,获得先生的推荐。据我所知,先生不仅要面试诸位,还要对诸位进行什么上岗前培训。合格者,方能入书院教书。”
“敢问兄台什么是上岗前培训?”这新名词,自然引得众人好奇发问。不是所有人都能去书院教书,这点他们自然知道,但什么培训,就完全不理解其含义了。
中年学子却也答不上来,此事他却也只是听上官仪与刘仁轨这么交代,只说是先生要求的。
“这……我也不知,总之也非什么坏处。若是诸位今岁不中,与其跋山涉水返回原籍,却不如先去书院试上一试。若是能留在书院,即能赚取丰厚月俸,又能一边教书一边温习功课,准备来年再考,其不美哉。”
“兄台此言有理,如此说来,先生那书院,却是要去试上一试。不知先生的书院何时开始招募?我等去哪里报名?”
中年学子竖起三根手指:“三日后,礼部放出榜单后,若是没有考中的,便可直接去务本坊国子监。届时先生会借用国子监所在,面试诸位。”
“多谢兄台。”一众学子纷纷再次施礼,然后互相议论起来,商议三日后要不要去国子监应试。
不过显然方才那中年学子所言,已经打动了大多数人的心思。若是三日后放榜,自己名落孙山,那怎么也会去国子监走上一趟了。
崇仁坊中,好几家学子聚集的酒楼,都有同样的事情发生,都有人向这些考生宣扬此事。
这自然便是李忘忧所安排的,他当日之所以在礼部考院门前等候上官仪与刘仁轨,也正是为了这件事情。
通过上官仪与刘仁轨二人之口,将那些落榜的考生召集起来,从中选出去书院教书的老师,就是美女上司给他出的主意。
原本李忘忧只打算招收百名蒙童而已,不过看看今日李二与房玄龄他们的态度,李忘忧便意识到,恐怕自己那学校,需要招收的学生,至少也得收个几百名。
那些百官勋贵世家,得知太子与皇子们都去书院读书,难道还会无动于衷?肯定打破脑袋,都想将自家适龄的孩子送入书院。
而那么多百官勋贵的子弟去,那些平民商贾们难道不动心?
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谁又会无动于衷呢?
别说招收几百蒙童,若是敞开了招收,怕是几千上万人都有可能。
想到这一点,李忘忧脑门上的汗水都要下来了。
自己怎么貌似被美女上司给坑了?要真如此,学校里面有那么多孩子,每天会有多少事情?他还不得疯掉啊?
李忘忧不禁开始摩挲着下巴,琢磨自己是不是应该招聘一个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把这口锅给甩过去?
不过这样的人,貌似不好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