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晚沈念禾安然睡去,倒是裴继安做了坏事,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夜醒来三四回,听得隔榻谢处耘打酣,简直恨不得爬起来把人鼻子嘴巴用浆糊一把糊了。
  ***
  裴继安的动作极快,次日晌午,便叫人拟好了文书,自己专程拿得回来。
  沈念禾一一去细看条款,见得其中分润的条件实在优渥,便问道:“给我两分利,是不是太多了?若是旁人拿出来说,三哥你经办此事……”
  裴继安摇头道:“不打紧,已是在彭知县面前过了明路——昨日郭监司还特地交代,说是此书印得出来,他也要私下买上百十来本。”
  郭保吉出钱,买的自然不是书册本身。
  他虽是不去沾沈家的破事,到底同沈轻云同朝为官,又曾在冯蕉手下做过事,若是全然不管,给人晓得了,难免会拿来耻笑。
  此时出得百十来贯钱——公使库自然不可能收他正价,少不得半卖半送,得了名声,也不用花几个钱,如此好事,傻子才不做。
  沈念禾一听就明白过来,只笑了笑,并不说话,再读一遍那契纸文书,提笔签字,按泥画押,眨眼之间便把“家传孤本”卖了出去。
  她从前去过家中印坊多次,眼看耳听,对印书多少也有几分了解,此时同裴继安把细节一一说来,如何装帧,每半页多少列,每列多少字,行列间间隔多少,序言多少篇,排版如何做,留白几寸,留头几寸,说得仿佛当真有那样一本手抄一般。
  又道:“却不晓得左近郡县有没有工欧体的先生?”
  裴继安仔细想了一回,道:“杨知州的叔父极善欧体,只是他年事已高,早已不接笔墨之事了。”
  沈念禾思索片刻,问道:“却不知那位杨先生有些什么喜好?”
  第38章 哪里手抖了
  数日后,杨府后园的小池塘边上,宣州知州的叔父杨如筠正在认真喂鱼。
  岁数大了,精力难免就有些不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蹲得太久,等到重新站直起腰的时候,杨如筠的眼前竟是有些发黑。
  他那小儿子立在一旁,连忙上得前去欲要相扶。
  杨如筠摇了摇手,等到那晕眩缓了许多,才把装鱼食的空袋子递给了从人,又对着儿子叹道:“老了,不中用了,连喂鱼的时候都手抖。”
  杨老幺道:“大人正精神,哪里老了!”
  这马屁虽然敷衍,毕竟也是自己疼爱的小儿子拍的,杨如筠无奈道:“你这一张嘴,实在惯会哄人,若是做事能有这一半能耐,也不至于如此岁数,依旧举业未成了。”
  他说的是责怪的话,口气却并无什么怪罪之意。
  杨老幺便陪着笑道:“百善孝为先,我虽举业未成,若能一直守着大人,也算是做成了一桩大事!”
  杨家出息的子弟多得很,并不缺支应门户的,杨如筠年纪越大,越觉得养这样一个孝顺的儿子在身边很养得过,呵呵笑了两声,也不再去说他。
  见得日头已出,父子两人便趁着这一点暖意去了书房。
  一进门,杨老幺就坐到了桌案边上,把面前堆着的书信同拜帖一一读给父亲听。
  杨如筠仕途上波折并不少,他少年时一笔书法便十分出名,后来入了官,做过御史,也曾崇政殿说书,另被遣去偏远州县做过亲民官,还有过十余年的戎马生涯。
  经历多了,字随本人,自然也就有了独特的刚健风骨。
  世人都识好歹,少不得拿了笔润来相求,只是杨家家底丰厚,杨如筠也不缺这几个钱,他年轻的时候爱惜羽毛,轻易并不货字,老了之后就更不肯为外人辛苦了。
  杨老幺把落款名字陌生的信件挑出来,粗粗扫了一眼,见都是求字的,便放到一边,准备拿去给管事拒绝。
  除却这些,旁的都是熟人来信,却不能如此敷衍。
  他便一面给父亲读信,一面按着对方的口述书写回信,读到一半,却是忽然停了下来,问道:“爹,你还记不记得上回二大王府上来信,问咱们讨要屏风与中堂?”
  杨如筠皱眉道:“若是对联、题字这等小东西倒也罢了,屏风同中堂麻烦得很,最近天冷,我没那功夫给他写——那一处来信催了?”
  又道:“况且陛下卧病,他一个做儿子的,不好好侍疾,哪里来的闲工夫求字!不要理他!”
  杨如筠给太子讲过课,虽然不曾教过二大王,教训起人来,照旧分毫不让。
  杨老幺自应了,寻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回完信,不多时,却是无奈又道:“何四叔来信,说是上回你答应他六十大寿的时候,要给他写贺寿词……”
  这一回杨如筠倒是点了点头,道:“确实有这一码事,同他交代一声开春再说,我最近手脚都有些木,拿起笔抖得很,也提不起精神写东西。”
  杨老幺一一应了。
  桌上的信件已经攒了小半个月,数量着实不少,杨如筠久坐不耐,交代儿子道:“若没有什么要紧的,你替我回了便是。”
  杨老幺匆匆把剩余的信件过了一遍,翻到其中一封时,却是“咦”了一声,低头仔细看了又看,半晌,复才迟疑道:“大人……平影阁那一处来了拜帖,好似那韩老爷有个后辈想要出一部书,欲要请大人誊抄付刻。”
  杨如筠不悦地道:“这个老韩,越发不靠谱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也肯帮着递帖子,他的名帖就那样不值钱?”
  说完这话,他犹有些不满,只觉得自己受了羞辱,忍不住又道:“这有什么好问的,拒了便是——拿我当个抄书匠呢?!”
  杨老幺却是不应,犹犹豫豫地道:“大人……要不要还是先瞧瞧?”
  一面说,一面果然把那拜帖递得过去。
  杨如筠虽觉得儿子十分不醒事,还是皱着眉头接过了。
  他先扫了一眼拜帖,见上头文字虽然工整,却少了几分灵气,忍不住便撇了撇嘴,然而等到翻到后头那一页纸的时候,却是大声“啊”了一下,整个人都坐得直了,一双眼睛盯着纸上字迹,连眨也不眨,过了半晌,复抬起头,惊声问道:“这……这是哪里来的?!老韩竟是藏有这样好东西,怎的从未听他说过!”
  杨老幺忙道:“儿子看那帖子,好似是宣县的一个吏员拜的,说是有远亲来投,那亲戚家中私藏的,此时拿出来给宣县公使库印书得钱,一为筹雅州军饷,二却是为了给他那远亲家人祈福……”
  又道:“帖子上说那书中有已然失传的《杜工部集》补遗,我先还有些不信,然则一读便知端倪——寻常人哪里仿得出来如此大才!”
  另又问道:“大人来看,是也不是真诗?还是旁人假借名义而作?”
  杨如筠虽是问了话,却半点心思去细听儿子回答,只盯着纸上的诗句看了又看,嘴里念念有词,那头也摇了又晃,晃了又摇,品砸半晌,也不去回话,只一味催问道:“那剩余稿子呢?”
  杨老幺哭笑不得,道:“爹,人家这是家藏孤本,怎可能把稿子全数给来……况且还不晓得咱们肯不肯接!”
  杨如筠把手中那一页纸翻来覆去地读了又读,最后长声叹道:“若是我那老师鲁直先生犹且在世,得了这许多诗,怕是要欢喜欲狂!”
  又道:“拿了这样的东西来,简直是掐了我的命脉,怎可能会不接——幸而我有这一笔好字,才能得当先看到如此华彩辞句!”
  又跺足道:“能抄此书,实是功德无量,便是早几年拿得出来也好啊!这一二年我眼睛已经不太好使,大字还罢,那小字若是写得歪了,将来要被百世笑话的!”
  一面说,也不管儿子反应,连忙去打铃,等下头人进来了,又急急吩咐道:“去搬得几个大炭盆过来,务要把这书房烧暖和,再去寻夫人拿我房中柜子钥匙,取那七香丸来此处点了,另有库房里上回贺家送来的粗蜡烛,一并拿来书房给我晚间用……”
  杨老幺虽然早有预料,见得父亲这样表现,依旧吓了一跳,强忍着才没有上前阻拦,心中却是不由得暗想:大人原还说手抖,哪里抖了?我看那手稳得很哩,都要把铃给拍歪了!
  第39章 怕是个算盘精
  且不说杨如筠在此处抓麻乱叫,又要提前三日沐浴焚香,又要更素食换新衫,文稿还没拿到手,已是闹得一府上下鸡飞狗跳。
  他也不去问今次那事主给自己润笔几何,更不管一部书共计十册,字小还多,会写的老眼昏花,看那架势,怕是倒贴钱也要去抢着上了。
  再说另一头,沈念禾签了契书,却总觉得得裴继安没有经历过,纵然有心,也未必能做好,是以不管所用的纸张、墨汁也好,拿来装帧的纱线、分运时的装裹也罢,样样都想要过问。
  她又不好意思直接插手,一来害怕伤了人的面子,二来担心时过境迁,自己知道的再不像从前那样对,反而好心办了坏事,索性先行一一试过。
  郑氏脾气好得很,又纵着孩子,听得沈念禾一说,不仅马上应了,还帮着在一旁搭手,很快就把各色纸张、材料从铺子里买了回来。
  沈念禾就按着尺寸,自己随意雕了木板来试纸、墨,把纸页铺得到处都是。
  如此一来,自然难免闹出许多动静。
  谢处耘在一边斜眼看了许多天,见她自己把自己折腾得团团转,再憋不住道:“调墨、试纸自有印书的匠人去管,你在此处操个什么闲心!”
  谈到正事,沈念禾就不能由他胡说了,只道:“敢问谢二哥,今次招这许多工匠师傅,公使库给出多少银钱?”
  谢处耘一惯当自己是座庙里的钟,敲一敲,响一响,打一下,走一步,乍然被问出如此细节的问题,一时有些语塞,却也理直气壮地道:“我哪里记得这等小事!”
  沈念禾便同他道:“公使库印书乃是征召,总共八个雕版师傅,十一个印书师傅,另有许多小工,从头做到尾,也才要预支十三贯钱。”
  又道:“才给这几个钱,就不要指望师傅给你用心白做多少事了——征召工匠,衙门当中是有旧例的,三哥也不好大方得太过,我虽愿意私下贴补几分,却也不能盖过衙门去,既如此,倒不如自己把事情试出几分来,再叫他们去选,省时省力得很。”
  谢处耘多少有些不以为然,道:“就算他们不上心,你一个外行人,再如何上心,又能试出些什么?”
  沈念禾就引他到得檐下遮阳处的地方,从地面上捡起几张正在阴干的纸片递得过去,问道:“看这三页纸,二哥觉得哪一张印得最好?”
  谢处耘低头瞥了一眼,本来打算随意敷衍几句,然则见得上头印的字横斜竖歪,点不成点,撇不成撇的,登时忍不住笑出声来,道:“都不怎么好——狗爪子爬出来的都比你刻的这字好看!”
  然而他笑完之后,却也慢慢看出些不同来。
  沈念禾头一回刻版,手生得很,又赶时间,能做出个样子货来已经很不错了。
  可即便是这样的样子货,配着同样的墨,印在不同的纸上,结果却大不相同。
  头一张纸明显晕墨得厉害,不用仔细看就能瞧出那字画边上丝丝染染的,看上去十分不干净。
  第二张纸许是打浆不够细,上头还剩得不少粗糙枝梗的凸起,那凸起处不印字的时候还没什么,一旦正好印在笔画起始或者尾端的时候,就很容易卡墨。
  倒是那第三张,一眼看去,好似没什么区别,可一对比就能看出来它的纸质更为白细顺滑,印出来的字也很吃墨。
  谢处耘指着第三张,道:“这个好。”
  沈念禾摇了摇头,道:“这个太贵了,也不能要——最多做书面用。”
  谢处耘只觉得荒谬,问道:“一刀纸才几个钱?”
  沈念禾就一项一项算与他听,一刀纸多少贯钱,能做几部书,剩余残料卖回给纸铺能得多少钱,如果每刀纸贵上一百钱,一部书的成本又会多上多少。
  谢处耘听得头大。
  沈念禾抿嘴笑道:“我原来也觉得印书简单,原稿抄好了给人雕版付刻便是,后来才晓得,当真想要做出好书,又要从中得利,却也麻烦得很。”
  “除却内容,无论字体、排版、布局,乃至装帧,都可以抬高书价,增加发卖之数,而笔、墨、棉纱绳等等,只要其中材料成本增加一分,摊到单独一册书上头好似没什么,一旦累加起来,就是个无底洞了。”
  谢处耘若有所思,拿起那第二张纸,问道:“难道只能用这个,这又是什么纸,看着粗制滥造的。”
  沈念禾道:“自然不行,那是‘还魂纸’,乃是将废旧纸重新打烂回槽,拌入新纸浆二制所得,纸上有帘纹,质地、颜色不一……”
  她在此处侃侃而谈,点评起纸品、墨种,浑似了如指掌,顺便还把各色成本粗粗计算了一遍。
  谢处耘面上做出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好似自家只是抽空来此处瞄一眼,可那耳朵早已竖得尖尖的,一颗心却更是如同被路过的铁蹄来来回回踏了不知道多少遍,踩得都快烂了。
  到得晚上,他好容易盼得裴继安回来,也不敢说白日间被衬得如何孤陋寡闻,却是急忙提醒道:“三哥,咱们公使库印那沈妹妹家中的书,纸、墨、绳等物定下来了不曾?”
  裴继安道:“我正忙着请人抄书的事情,另有协调工匠并腾出印制的地方,还未有空去管那一项。”
  说完这话,他却是有些奇怪起来,道:“这一向倒是长进了不少,从前不见你这样细心过。”
  谢处耘被夸得解释也不是,不解释也不是,只好又道:“是不是纸、墨什么的,不能光靠匠人报数,不然他们也许会从中贪数,最好还要我们自己慢慢选、算,得出最划算的来?”
  裴继安点头道:“是有这回事,一刀纸能做多少书,其中损毁多少都要有个定数,不能由着他们乱报,另有墨汁,浓淡都要试过了,一是为了印出来效果好,不褪墨、不晕墨,二是也可以俭省开销。”
  说到此处,他看了谢处耘一眼,问道:“这都是你自己想的?”
  谢处耘脸上一红,道:“不是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