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佛跳墙(2更)
古人不比现代人,从小在封建思想的环境中长大,所以说,宠媳妇在绝大多数人眼中,算不得是个什么优点。
尤其周逸秋这人,还不是一般的宠媳妇。
他自从二十一岁那年将妻子方氏娶进门,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两个人可以说是恩爱如初。
及时方氏过门十年都没给周家生下一男半女,周逸秋都没有纳妾或是收偏房,听人说,他房里连个通房丫头都没有。
好在老天有眼,婚后十二年,方氏终于有孕,并且给周家生下一对儿龙凤胎,倒是一下子儿女双全凑了个好字。
周逸秋在外也从来都不掩饰对方氏的疼爱,像今天这样吃到什么东西,觉得方氏应该爱吃,那就绝对要么打包带走、要么带她来再吃一次。
他的这种行为,在这些家里妻妾成群的地头蛇眼里,无疑是十分异类的。
可人家宠的是明媒正娶的媳妇,又不是什么戏子伶人,旁人还真不好说什么。
不过周逸秋也从来不在意别人说什么,他还在琢磨着刚才的燕窝。
方氏生了孩子之后身子骨一直不算太好,周逸秋心疼媳妇,便一直没有再要孩子,滋补品一共也就那么几种,换着花样儿地做,这么十几年下来也早就吃腻了。
但是初味轩这个太极双燕做得倒是有点意思,不但造型别致,而且味道吃起来也有股特殊的清香味儿。
加上之前的各色菜品也都做得极好,周逸秋想着眼看就快到方氏的生辰了,往年都是请人去家里做,今年倒不如换个花样儿,让她也高兴高兴。
魏国涛听到这话,心里猛地一跳。
周家在保定府素来低调又神秘,尤其是周逸秋,最大的爱好竟然就是宠老婆,平时这帮人有点儿什么娱乐活动,他也都很少参加,理由要么是留在家里陪媳妇,要么就是带媳妇出去散心。
但是因为方氏身体不好,所以平时极少出来交际应酬,十分难以接近。
没想到夏月初的厨艺竟然让周逸秋都动了心,若是能笼络住方氏,那说不定能成为打开周家的突破口。
所以魏国涛登时就笑着说:“今个儿才头一天开张,周家主就这样照顾生意,魏某先替奉修谢过了。二十六日,上膳堂恭候您和夫人的大驾,这个天字号房,后头还有花园,虽说如今天气凉了,不过等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等后头的花儿开了,周家主也可以带夫人过来赏赏花,散散心。”
“好说,好说。”周逸秋嘴上答应着,但是明显没怎么往心里去。
魏国涛心里暗骂自己,又用常人的想法去衡量周逸秋了,方氏若是喜欢看花,周逸秋怕是敢把整个周家老宅变成花园儿。
他又赶紧找补道:“东家娘子药膳做得也不错,有空也可以带夫人过来尝尝。”
一听到药膳,周逸秋的眼神果然一下子亮了,颔首道:“多谢魏兄,改日一定带内子来尝尝。”
“该我谢周家主肯给面子肯赏光才是。”
说话间,今天的压轴菜终于端上来了——佛跳墙。
佛跳墙是福建福州的名菜,属闽菜系,相传是在清道光年间由福州聚春园老板研制出来的。
夏月初为此还专门找福建人了解过,发现此时福建地区尚未出现过这道菜甚至是这道菜的雏形,于是便放心大胆地做了。
佛跳墙这道菜制作起来工序十分繁琐复杂,但是当最后文火煨制七八个时辰止之后,一打开盖子,那股勾人魂魄的香味,会让你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佛跳墙光是原料就有十几种之多,像是鲍鱼、海参、鱼唇、墨鱼、瑶柱等等。
但是原料一多,就难免要面临一个问题,究竟如何既能保留食材原本的味道,又让所有的材料在最后入口的时候,还能有一个和谐的味道。
佛跳墙这道菜,就用了一个繁琐但是行之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先将每一种原料都单独成菜,然后再汇聚到一处,加入高汤和黄酒小火慢煨,以达到最后醇厚和谐的口感。
之前大家一直都不理解,夏月初为什么非要把这道菜叫做佛跳墙。
她是主厨,她说了算,大家也不好多说什么。
但是当今天的最后一道压轴大菜的盖子一掀开的时候,扑面而来的热气裹挟着难以名状的鲜香,那是一种以前从闻到过、但是闻之难忘、叫人恨不得立刻抢过来吃上一口的味道。
王桦深吸了一口气,一脸陶醉地说:“师父,难怪你坚持要管这道菜叫佛跳墙,当真是香得佛祖闻到都想过来尝上一尝。”
后厨众人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夏月初之前一定要选这个名字,原来其中居然还有这种用意。
压轴大菜端上去之后,桌上的人其实基本都已经吃饱了,所以大家颇有些兴致缺缺,都在各自跟身边的人聊天。
但是当小厮将瓷煲从食盒中拿出来的时候,高水生就吸了吸鼻子道:“我好像闻到一股香味儿,应该就是这道菜吧?”
魏国涛摇摇头道:“我今个儿吃得太饱了,已经闻不出什么味道了,你现在就是把瑶池仙宴摆在我面前,我也是吃不下去了。”
煲盖一掀开,桌上所有人的眼神都变了。
简德保感受了一下此时存在感异常强烈的胃,苦笑道:“老夫上了年纪之后一直注重养生,近十年来都不曾吃过这么饱了,如今又上来这么一道香气勾人的菜,这可是逼着人回家之后先吃上两颗消食丸啊!”
魏国涛指着这道菜问:“怎么没报菜名啊?”
“回魏员外的话,我们家夏娘子说了,这道菜名为佛跳墙。”
“佛跳墙?”魏国涛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
反倒是周逸秋闻言抚掌称赞道:“这名字起得真是妙,看来这位夏娘子,肯定也是位妙人啊!”
“就凭这香味儿,这道菜当得起这个名字。”韩振江闻言竖了竖大拇指,“我现在都已经吃饱了,闻到这味道,却还是想要来一勺尝尝。”
尤其周逸秋这人,还不是一般的宠媳妇。
他自从二十一岁那年将妻子方氏娶进门,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两个人可以说是恩爱如初。
及时方氏过门十年都没给周家生下一男半女,周逸秋都没有纳妾或是收偏房,听人说,他房里连个通房丫头都没有。
好在老天有眼,婚后十二年,方氏终于有孕,并且给周家生下一对儿龙凤胎,倒是一下子儿女双全凑了个好字。
周逸秋在外也从来都不掩饰对方氏的疼爱,像今天这样吃到什么东西,觉得方氏应该爱吃,那就绝对要么打包带走、要么带她来再吃一次。
他的这种行为,在这些家里妻妾成群的地头蛇眼里,无疑是十分异类的。
可人家宠的是明媒正娶的媳妇,又不是什么戏子伶人,旁人还真不好说什么。
不过周逸秋也从来不在意别人说什么,他还在琢磨着刚才的燕窝。
方氏生了孩子之后身子骨一直不算太好,周逸秋心疼媳妇,便一直没有再要孩子,滋补品一共也就那么几种,换着花样儿地做,这么十几年下来也早就吃腻了。
但是初味轩这个太极双燕做得倒是有点意思,不但造型别致,而且味道吃起来也有股特殊的清香味儿。
加上之前的各色菜品也都做得极好,周逸秋想着眼看就快到方氏的生辰了,往年都是请人去家里做,今年倒不如换个花样儿,让她也高兴高兴。
魏国涛听到这话,心里猛地一跳。
周家在保定府素来低调又神秘,尤其是周逸秋,最大的爱好竟然就是宠老婆,平时这帮人有点儿什么娱乐活动,他也都很少参加,理由要么是留在家里陪媳妇,要么就是带媳妇出去散心。
但是因为方氏身体不好,所以平时极少出来交际应酬,十分难以接近。
没想到夏月初的厨艺竟然让周逸秋都动了心,若是能笼络住方氏,那说不定能成为打开周家的突破口。
所以魏国涛登时就笑着说:“今个儿才头一天开张,周家主就这样照顾生意,魏某先替奉修谢过了。二十六日,上膳堂恭候您和夫人的大驾,这个天字号房,后头还有花园,虽说如今天气凉了,不过等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等后头的花儿开了,周家主也可以带夫人过来赏赏花,散散心。”
“好说,好说。”周逸秋嘴上答应着,但是明显没怎么往心里去。
魏国涛心里暗骂自己,又用常人的想法去衡量周逸秋了,方氏若是喜欢看花,周逸秋怕是敢把整个周家老宅变成花园儿。
他又赶紧找补道:“东家娘子药膳做得也不错,有空也可以带夫人过来尝尝。”
一听到药膳,周逸秋的眼神果然一下子亮了,颔首道:“多谢魏兄,改日一定带内子来尝尝。”
“该我谢周家主肯给面子肯赏光才是。”
说话间,今天的压轴菜终于端上来了——佛跳墙。
佛跳墙是福建福州的名菜,属闽菜系,相传是在清道光年间由福州聚春园老板研制出来的。
夏月初为此还专门找福建人了解过,发现此时福建地区尚未出现过这道菜甚至是这道菜的雏形,于是便放心大胆地做了。
佛跳墙这道菜制作起来工序十分繁琐复杂,但是当最后文火煨制七八个时辰止之后,一打开盖子,那股勾人魂魄的香味,会让你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佛跳墙光是原料就有十几种之多,像是鲍鱼、海参、鱼唇、墨鱼、瑶柱等等。
但是原料一多,就难免要面临一个问题,究竟如何既能保留食材原本的味道,又让所有的材料在最后入口的时候,还能有一个和谐的味道。
佛跳墙这道菜,就用了一个繁琐但是行之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先将每一种原料都单独成菜,然后再汇聚到一处,加入高汤和黄酒小火慢煨,以达到最后醇厚和谐的口感。
之前大家一直都不理解,夏月初为什么非要把这道菜叫做佛跳墙。
她是主厨,她说了算,大家也不好多说什么。
但是当今天的最后一道压轴大菜的盖子一掀开的时候,扑面而来的热气裹挟着难以名状的鲜香,那是一种以前从闻到过、但是闻之难忘、叫人恨不得立刻抢过来吃上一口的味道。
王桦深吸了一口气,一脸陶醉地说:“师父,难怪你坚持要管这道菜叫佛跳墙,当真是香得佛祖闻到都想过来尝上一尝。”
后厨众人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夏月初之前一定要选这个名字,原来其中居然还有这种用意。
压轴大菜端上去之后,桌上的人其实基本都已经吃饱了,所以大家颇有些兴致缺缺,都在各自跟身边的人聊天。
但是当小厮将瓷煲从食盒中拿出来的时候,高水生就吸了吸鼻子道:“我好像闻到一股香味儿,应该就是这道菜吧?”
魏国涛摇摇头道:“我今个儿吃得太饱了,已经闻不出什么味道了,你现在就是把瑶池仙宴摆在我面前,我也是吃不下去了。”
煲盖一掀开,桌上所有人的眼神都变了。
简德保感受了一下此时存在感异常强烈的胃,苦笑道:“老夫上了年纪之后一直注重养生,近十年来都不曾吃过这么饱了,如今又上来这么一道香气勾人的菜,这可是逼着人回家之后先吃上两颗消食丸啊!”
魏国涛指着这道菜问:“怎么没报菜名啊?”
“回魏员外的话,我们家夏娘子说了,这道菜名为佛跳墙。”
“佛跳墙?”魏国涛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
反倒是周逸秋闻言抚掌称赞道:“这名字起得真是妙,看来这位夏娘子,肯定也是位妙人啊!”
“就凭这香味儿,这道菜当得起这个名字。”韩振江闻言竖了竖大拇指,“我现在都已经吃饱了,闻到这味道,却还是想要来一勺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