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2半片玉璧(1更)
江景辰自从去过周家之后,跟周逸秋倒是越发亲近起来。
最近临近过年,保定府各处的集市、庙会、堂会多得数不清。
周逸秋去哪儿都带着江景辰,对外称是自己的私交好友。
因为江景辰一副富家公子的模样气度,接人待物也颇有风度,所以只以为是京城哪家的公子到保定府来玩乐,倒是并未有人疑心二人的关系。
这天二人去的是韩家的堂会,韩家这回也是大手笔,不但请了戏班子,还有杂耍班子,后宅女人们那边也有小戏,还请了两个女先生来说书。
周逸秋之前跟韩振江闹得一拍两散,虽说川蜀那边最终没有追究,但是两个人之间总还是有些咯咯愣愣的不舒服。
这回堂会,周逸秋明面儿上是陪着江景辰来的,其实心里也是抱着想跟跟韩振江和解的念头的。
毕竟两个人接下来还要继续合作,自己这边人手已经找得差不多了,但是材料方面还得要韩振江的支持才行。
所以来之前,周逸秋还特意拖江景辰去上膳堂买了一坛香醋,也算是给韩振江服软赔不是了。
韩振江经过这么长时间,气也消了一些,加上也没看到各方势力有什么接下来的动作,想来不是被朝廷发现了,应该是被人黑吃黑了。
虽说损失了不少人手和东西,但是对周、韩两家来说,还真算不得什么东西。
最庆幸的是川蜀那边也没有追究,反倒还给送来了一批银两,让二人争取年后可以继续开工。
年后若想开工,两家必然又要合作,所以韩振江见周逸秋给自己铺了台阶,就自然而然地下来了。
两个人握手言和之后,少不得就要喝上几杯,周逸秋还特意将江景辰叫过来,介绍给韩振江认识。
三个人就在韩振江的书房里头喝起酒来。
韩振江的书房可不是一般人能进得去的,江景辰心里激动得不行。
这个机会一旦错过,以后就说不定什么时候再有了。
于是他便借着敬酒的机会,将一直藏在指甲中的药粉弹入两个人的酒杯中。
这药粉是宫中特别研制出来的,无色无味,能迅速的溶于酒中,只要一丁点儿,就能让人昏睡两三个时辰,醒来之后也不会有所察觉,只会残留下一种宿醉的感觉。
只可惜这东西的量着实太少,就这点儿还是江景辰之前藏在腰间玉佩中防身用的,今天一股脑都给这俩人下到酒里了。
果不其然,又喝了两杯之后,韩振江和周逸秋就都双双伏在桌上呼呼大睡了。
江景辰飞快地翻看了韩振江的书房,虽然没有找到过往的信笺,但是却在一处暗格里翻到一件了不得的东西。
暗格里放着一只素面的匣子,朴素得几乎跟暗格的内壁融为一体。
江景辰将匣子打开,待看清里面的东西之后,顿时就愣住了。
匣子里放着的是半片玉璧和一封信。
这玉璧可不是普通的玉璧,上面雕着五爪飞龙,那可是宫中才能有的东西。
而且这玉佩看着就是有年头了,也不像是最近新工新作的。
江景辰总觉得这玉佩看着有些眼熟,但是一时又想不起是在哪里看到过。
他飞快地取出下面的信,展开一看脸就白了。
这是一封当年的太子赵熹写给父皇赵俨的信,看着信上的称呼,再看一眼落款的年月,竟然是成安三十七年。
江景辰的手都在抖。
赵熹乃是先帝一母同胞的兄长,同为皇后所出,从小便才华横溢,大方持重,深得当时在位的齐武帝赵俨的喜爱,十岁便被册立为太子,十五岁开始参与朝政,一身文治武功,出类拔萃。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品行兼优的太子,却在二十二岁那年,去河北府赈灾负抚民,却在回京的路上遇刺身亡。
因为当时京城传来消息,皇后病重,所以赵熹抛开大部队,带领几个侍卫轻装简行,日夜兼程地赶路回京,却不成想在半途中遇刺身亡,与他同行的几名侍卫也死的死,失踪的失踪。
事发之后齐武帝震怒,下令彻查,但是毫无线索,根本就无从查起。
即便齐武帝为此接连斩杀三位大臣,却也没能破获此案,最终成了一桩无头悬案。
当时朝野之间谣言纷纷,很多人都怀疑是先帝赵颉所为,但是也毫无证据。
及至先帝赵颉登基之后,这种声音才渐渐消了下去。
待赵颉晚年昏庸之时,还会有些老人儿回忆起当年赵熹的风采,不免感慨连连。
江景辰从小被选入暗卫营培养,朝中这种未破的悬案也是他们必学的内容。
他之所以看着这块玉佩眼熟,是因为之前在暗卫营,师父给他们看过这块玉佩,并且大概地讲了这桩陈年旧案。
江景辰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在韩振江家发现这块玉佩,竟然还有一封当年的密信。
他盯着这两件东西看许久,脑子里一直在天人交战,究竟是拿走还是原样儿放回去?
若是现在不拿走,以后可能就再也找不到机会了。
但若是拿走,说不定就会打草惊蛇。
而且若是当年那桩案子真是韩振江的祖上所为,为何还要留下这些证据?岂不是给儿孙惹祸?
思忖再三,江景辰还是将东西原样儿放回了匣子里,关好暗格,自己也走回桌边,连喝了好几杯白酒,辣得龇牙咧嘴,不多时便醉倒趴在桌上了。
三个人中韩振江是最先醒过来的,醒来之后只觉得头有些发沉,抬头看了一眼厅里的落地钟,竟然已经快到早晨了,他心里顿时咯噔一声。
但是扭头再一看,周逸秋和江景辰两个人还趴着呼呼大睡呢!
他按着跳痛的额角起身,先去检查了自己桌子和旁边的暗格,见所有的东西都完好,没有任何被碰过的痕迹,这才算是放下心来。
韩振江在书桌前坐了一会儿,反省自己昨晚太过大意,竟然一时兴起喝了那么多,好在没出什么事,不然自己岂不是引狼入室。
最近临近过年,保定府各处的集市、庙会、堂会多得数不清。
周逸秋去哪儿都带着江景辰,对外称是自己的私交好友。
因为江景辰一副富家公子的模样气度,接人待物也颇有风度,所以只以为是京城哪家的公子到保定府来玩乐,倒是并未有人疑心二人的关系。
这天二人去的是韩家的堂会,韩家这回也是大手笔,不但请了戏班子,还有杂耍班子,后宅女人们那边也有小戏,还请了两个女先生来说书。
周逸秋之前跟韩振江闹得一拍两散,虽说川蜀那边最终没有追究,但是两个人之间总还是有些咯咯愣愣的不舒服。
这回堂会,周逸秋明面儿上是陪着江景辰来的,其实心里也是抱着想跟跟韩振江和解的念头的。
毕竟两个人接下来还要继续合作,自己这边人手已经找得差不多了,但是材料方面还得要韩振江的支持才行。
所以来之前,周逸秋还特意拖江景辰去上膳堂买了一坛香醋,也算是给韩振江服软赔不是了。
韩振江经过这么长时间,气也消了一些,加上也没看到各方势力有什么接下来的动作,想来不是被朝廷发现了,应该是被人黑吃黑了。
虽说损失了不少人手和东西,但是对周、韩两家来说,还真算不得什么东西。
最庆幸的是川蜀那边也没有追究,反倒还给送来了一批银两,让二人争取年后可以继续开工。
年后若想开工,两家必然又要合作,所以韩振江见周逸秋给自己铺了台阶,就自然而然地下来了。
两个人握手言和之后,少不得就要喝上几杯,周逸秋还特意将江景辰叫过来,介绍给韩振江认识。
三个人就在韩振江的书房里头喝起酒来。
韩振江的书房可不是一般人能进得去的,江景辰心里激动得不行。
这个机会一旦错过,以后就说不定什么时候再有了。
于是他便借着敬酒的机会,将一直藏在指甲中的药粉弹入两个人的酒杯中。
这药粉是宫中特别研制出来的,无色无味,能迅速的溶于酒中,只要一丁点儿,就能让人昏睡两三个时辰,醒来之后也不会有所察觉,只会残留下一种宿醉的感觉。
只可惜这东西的量着实太少,就这点儿还是江景辰之前藏在腰间玉佩中防身用的,今天一股脑都给这俩人下到酒里了。
果不其然,又喝了两杯之后,韩振江和周逸秋就都双双伏在桌上呼呼大睡了。
江景辰飞快地翻看了韩振江的书房,虽然没有找到过往的信笺,但是却在一处暗格里翻到一件了不得的东西。
暗格里放着一只素面的匣子,朴素得几乎跟暗格的内壁融为一体。
江景辰将匣子打开,待看清里面的东西之后,顿时就愣住了。
匣子里放着的是半片玉璧和一封信。
这玉璧可不是普通的玉璧,上面雕着五爪飞龙,那可是宫中才能有的东西。
而且这玉佩看着就是有年头了,也不像是最近新工新作的。
江景辰总觉得这玉佩看着有些眼熟,但是一时又想不起是在哪里看到过。
他飞快地取出下面的信,展开一看脸就白了。
这是一封当年的太子赵熹写给父皇赵俨的信,看着信上的称呼,再看一眼落款的年月,竟然是成安三十七年。
江景辰的手都在抖。
赵熹乃是先帝一母同胞的兄长,同为皇后所出,从小便才华横溢,大方持重,深得当时在位的齐武帝赵俨的喜爱,十岁便被册立为太子,十五岁开始参与朝政,一身文治武功,出类拔萃。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品行兼优的太子,却在二十二岁那年,去河北府赈灾负抚民,却在回京的路上遇刺身亡。
因为当时京城传来消息,皇后病重,所以赵熹抛开大部队,带领几个侍卫轻装简行,日夜兼程地赶路回京,却不成想在半途中遇刺身亡,与他同行的几名侍卫也死的死,失踪的失踪。
事发之后齐武帝震怒,下令彻查,但是毫无线索,根本就无从查起。
即便齐武帝为此接连斩杀三位大臣,却也没能破获此案,最终成了一桩无头悬案。
当时朝野之间谣言纷纷,很多人都怀疑是先帝赵颉所为,但是也毫无证据。
及至先帝赵颉登基之后,这种声音才渐渐消了下去。
待赵颉晚年昏庸之时,还会有些老人儿回忆起当年赵熹的风采,不免感慨连连。
江景辰从小被选入暗卫营培养,朝中这种未破的悬案也是他们必学的内容。
他之所以看着这块玉佩眼熟,是因为之前在暗卫营,师父给他们看过这块玉佩,并且大概地讲了这桩陈年旧案。
江景辰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在韩振江家发现这块玉佩,竟然还有一封当年的密信。
他盯着这两件东西看许久,脑子里一直在天人交战,究竟是拿走还是原样儿放回去?
若是现在不拿走,以后可能就再也找不到机会了。
但若是拿走,说不定就会打草惊蛇。
而且若是当年那桩案子真是韩振江的祖上所为,为何还要留下这些证据?岂不是给儿孙惹祸?
思忖再三,江景辰还是将东西原样儿放回了匣子里,关好暗格,自己也走回桌边,连喝了好几杯白酒,辣得龇牙咧嘴,不多时便醉倒趴在桌上了。
三个人中韩振江是最先醒过来的,醒来之后只觉得头有些发沉,抬头看了一眼厅里的落地钟,竟然已经快到早晨了,他心里顿时咯噔一声。
但是扭头再一看,周逸秋和江景辰两个人还趴着呼呼大睡呢!
他按着跳痛的额角起身,先去检查了自己桌子和旁边的暗格,见所有的东西都完好,没有任何被碰过的痕迹,这才算是放下心来。
韩振江在书桌前坐了一会儿,反省自己昨晚太过大意,竟然一时兴起喝了那么多,好在没出什么事,不然自己岂不是引狼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