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要看他做了什么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宋解放、陈义华等等市领导意气风发,人人有迎难而上的决心。
  这当然是因为三水市工业底子厚,资金宽裕,拥有拉动内需的能力。
  还因为有了自己的银行,完全可以给优质企业加大贷款力度。
  他们得相信黄瀚的话,看好“家园集团”,知道只要肯给“家园集团”增加资金支持,就可以扩大拆迁范围,多建造商住楼。
  以当下三水市常住人口的增长率,明年开发两万套商品房都不应该过剩,这该是多少产值?
  “家园集团”增加一个亿的产值能够带动三水市至少三个亿以上的经济增长。
  这不是虚言,水泥、黄沙、石子、钢材、瓦工、木工哪一样不是钱?
  买了房子不要装修啊?
  旧家具配新房子吗?
  是不是该换新的?
  窗帘、抽油烟机、排风扇、灶具、液化气罐要不要买?
  消费带动就业,有就业就有收入,又能形成消费,人民群众多买一件衣服、一双鞋一样的为经济增长做了贡献。
  因此春节前召开的三水市经济工作会议的主题就是拉内需、增加就业,争取实现实打实的百分之十五经济增长。
  黄道舟在大会上发言,他高调表态,“全力企业”九零年确保实现百分之三十的增长率。
  在他的带动下,“惠农集团”、“江河船舶”、“中港实业”、“华美风”等等三水市龙头企业都承诺了高于百分之十五的增长率。
  会上,宋解放和陈义华分别发言,明确了发展方向。
  集中力量建设三水市,原则上不再通过乡镇的住房翻建审批,新的宅基地审批采取一刀切。
  理由正当,守住耕地红线,为了节约耕地,住宅区不仅仅往城区集中,住宅还提倡多层化。
  争取花三年时间,把三水市打造成常住人口不低于七十万的中等城市。
  黄瀚一直都是支持城市化,集中居住不仅仅有利于繁荣,还大量节约了基础设施的成本。
  他认为改革开放初期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分散了力量、浪费了资源和良田。
  故而一开始就建议当时的三水县建立经济开发区,用最优惠的条件吸引投资,吸引各乡镇的企业往开发区搬迁。
  如今的三水市经济开发区办得红红火火,创造出的产值已经到达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一多半。
  由于忙忙碌碌,短暂的寒假过得飞快,眨眼间就是除夕夜。
  年夜饭依旧很热闹,而且比去年、前年还要热闹,因为黄瀚没有陪黄道舟去参加春晚演出终于在家过团圆年。
  钱国栋有些闷闷不乐,那是钱爱国没回家过年,他想儿子了。
  他知道军人身不由己,有心理准备,但是在这种气氛下难免触景生情。
  黄瀚和成文阁当然理解钱国栋的心情,俩人特意陪他喝酒陪他聊……
  沈晓蓉没有回家过年,是因为张春梅才去了三个多月人生地不熟,沈晓蓉特意留在纽约陪她。
  春晚是八九十年代的重头戏,跟年夜饭一样的重要,观众们津津乐道的小品当然是陈佩斯、朱时茂的作品《主角与配角》。
  歌曲类最出彩的毫无疑问是黄道舟演唱的《烟花易冷》。
  三水市经济条件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故而年味浓郁。
  再加上“华美风”、“全力企业”、“惠农集团”、“江河船舶”等等大单位都没有安排加班,春节期间有闲工夫的群众多,年味更加足。
  三水市绝大多数单位没有安排加班的原因当然是因为经济形势狠不好,生产任务不紧。
  然此消彼长,过年这几天没有了工业产值,第三产业跟去年相比较翻倍了。
  正月初一开始,人民群众宴请不断,三水市的饭店家家爆满。
  这不是虚言,三水市大搞抓大放小,几乎消灭了亏损企业和半死不活的工厂。
  直接导致职工收入大幅提高,奖金、补助远高于档案工资的单位比比皆是,工龄满三年的职工,绝大多数年收入高于三千块。
  房价和工资的关系什么情况下最合理?
  一个普通职工的十年收入累计,够买一套商品房。
  当下的三水市的情况就是这个样子。
  房价又涨了,单价突破三百,都接近三百五十块一个平方了,一套七八十平方的三居室也不超过三万块。
  李老儿缺德冒烟的公摊面积还没有开始,当下的七八十个平方比后世高层商住楼的一百个平方还要大。
  市里开会明确表示不新批宅基地,农村翻建住宅的审批也被叫停。
  用一小部分群众不理解的说法:“三水市政府这是逼农民在城里买房!”
  这其实是黄瀚一直主张的,而且黄瀚坚定不移地相信,这样做其实是节约了绝大多数农民的辛苦钱。
  只要是农村亲戚婚丧嫁娶办宴席请他到场,他都建议来吃席的农村人不惜借钱也要去城里买商品房。
  劝所有的人万万不能做傻事,不能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用于翻建农村的老屋。
  舅舅张禹根家六个子女不仅仅都在三水市拥有了商品房,玉儿还在首都买了个小小的四合院,秀儿、张菊生、张吉生、张秋生都在沪城买了房子。
  秀儿是因为大部分工作时间在上海,所以房子三年前就买了,那是石库门的老房子,去年又买了一大套“自强建筑公司”承建的四居室。
  张秋生一直在三水市经济开发区办阀门膨胀节波纹管厂,八九年产值也做到了四千多万。
  他之所以去年在沪城一口气买了三套商品房,其实是出于一番好心,因为他知道黄进的“自强建筑公司”拿了很多抵工程款的商住楼。
  张菊生和张吉生都是吃建筑饭的,他们和不少“自强建筑公司”的干部,大师傅都在沪城买了房。
  无他!人心换人心。
  “自强建筑公司”厚待员工,不亏待农民工,得知工程款拿不足必须拿住宅楼抵账,这些参与建造住宅楼的干部、大师傅纷纷筹钱买房子。
  不仅仅是因为黄瀚一直在宣传沪城的房子将来会很贵,也不全是因为相信自己建造商品房的质量,很大原因是为了缓解“自强服务公司”的资金压力。
  黄瀚得知这些情况后仰天大笑,说了一句话:“好心有好报!”
  黄瀚也是个好心人,他只要一有机会就会不遗余力劝农村人莫要把钱浪费在砌老家的房子上。
  因为原本轨迹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当时还是三水县的农村到处都在大兴土木。
  乡村里放眼望处,稀稀拉拉的新房子、二层小楼、甚至于小洋房比比皆是。
  然二十年后,这些当年简直是花光了积蓄有可能还借了亲朋好友的钱砌的房子,超过一半荒废了。
  这种房子根本没人买、没人租,家里没老人或者老人愿意进城的人家肯定没人住。
  如果当时不是花大价钱把房子砌在农村而是在城里买了房子,二十年后,这房子至少增值十几倍,而且想卖没几天就能成交。
  故而黄瀚总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号召农村人进城买房。
  如今的“华美风”、“中港实业”、“自强建筑公司”等等黄瀚家的产业,包括“事竟成饭店、宾馆”的服务员,“风牌、梦多娇、自行车专卖店”的营业员,都响应号召在城里买房。
  这当然是因为黄瀚家在九零年元月一号颁布了惠及所有职工的优惠条件。
  其实这不算啥,就是给所有正式工和农民合同工担保,让他们顺利拿到贷款用于购买商品房,原则上每一位职工都享受一次“贴息担保贷款”。
  “华美风”、“中港实业”、“自强建筑公司”承诺补贴一半银行利息,条件限制必须有。
  先决条件是满一年并且签订正式合同的职工,其次是去“三水城市银行”办理抵押贷款,第三条必须是购买“家园集团”的商品房。
  说实话,当下的银行利息高得离谱,贷款利息当然更加高,虽然老百姓购房贷款的利息比企业贷款低,年息也达到了百分之十。
  黄瀚家为了鼓励自家产业的职工买商品房,高调表态承担一半银行利息。
  顿时使得商品房销售大火,使得“家园集团”的上层坚定了九零年产值翻一番,完成一万五千套商品房开发的信心。
  为此宋解放和陈义华激动不已,看人,不要看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
  黄瀚家以实际行动表示积极主动支持三水市的工作,为了拉动内需,一年甚至于要贴补几百万块银行利息。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必须有,不能让做好事的人寒心是黄瀚提倡的、三水市坚持的。
  只不过怎么表彰黄瀚家是个难题。
  因为黄道舟都比宋解放级别高了,轮不到三水市表彰,张芳芬也获得了正处级,在宋解放为首的领导班子手上早就没了提拔空间。
  为此黄瀚放寒假回家后,宋解放、陈义华等等市领导特意请黄瀚喝酒,在酒桌上提起这件事。
  黄瀚笑问:“功高震主、封无可封、赏无可赏,是不是该杀了?”
  惹得在座的每一位市领导笑喷了。
  然后黄瀚很严肃地告诉大家:“为了家乡好、为了国家好,我家都会不遗余力。
  你们用不着瞻前顾后,把三水市打造成风景秀丽、治安良好、正气抬头的宜居城市才是最终追求。”
  “全力企业”的效益良好,职工总数早就过万,干部、职工的工资高于全市平均值。
  由于是新单位,故而退休职工占比不足百分之二,三十岁以下的职工达到一半,住房问题一样的是个大问题。
  补贴贷款利息鼓励职工购买商品房是个好办法,故而黄道舟在九零年元月底也颁布了这个优惠措施。
  能够去银行借贷一半购房款,“全力企业”的双职工家庭购房根本不吃力。
  然因为三水市就业问题早就不是问题,所有的劳动力都有工作岗位,理论上每家每户最起码有两个挣工资。
  如果没有结婚,那肯定是跟父母住,有几个父母不在儿女买房子时出钱出力?
  没了等待单位分房子的幻想,手里有钱的“全力人”,当然也会为买房子改善生活倾尽全力。
  不少从东北国有企业跳槽来“全力企业”工作的技术工也开始买房落户,因为“全力企业”承认他们以前的工龄。
  跟“三水城市银行”沟通后,只要工龄超过八年,拥有东北定量户口,就能享受百分之七十五的贷款额度。
  这个举措使得绝大多数年纪三十岁左右的东北籍职工受益!
  这就意味着来自东北国有企业的职工只要凑出五六千块钱就可以下手买房,以他们的月收入,足够还本付息维持生活。
  这不是虚言,没点技术,谁敢放弃国营单位原有岗位,不远万里来到人生地不熟的三水市进入“全力企业”工作?
  “全力企业”的技术工、熟练工月收入肯定高于三百块钱,他们的年收入都不低于四千块,老婆跟来了也能够找得到月收入不低于两百块的工作,哪会存在还款压力?
  家在中国人心中有多重要?来自东北的技术工在三水市有了商品房就是有了家!
  他们就能够定下心来工作,接下来还会使得他们的亲朋好友前来投奔。
  三水市可以去皖省招募青年农民培训上岗,但是有来自东北的熟练工可用何乐不为?
  东北太多国有企业日薄西山,接下来将要形成倒闭潮,在这之前就让一部分工人外流,肯定能够缓解大下岗带来的阵痛。
  大下岗始于九三年,其实在这之前东北就有很多厂子不行了。
  之所以在经济形势最严峻的九零年、九一年没有大量国营工厂破产倒闭。
  是因为还有老底子可以耗。
  是因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想方设法补贴。
  然失去造血功能的企业,完全靠输血救命,谁救得起?
  黄瀚有理由相信三水市不会遭遇大下岗,因为三水市早就抓大放小开始了股份制改革,适应了市场经济的企业正在做大做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