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开科再试
四月十五开科再试的消息传来,举城欢庆,至于那十个被关押在大理寺的带头鸣冤人,少有人提起。人心大抵如此,心善的念声好,嘀咕两句好人没有好报,多数人想着这十个人不能考,自己及第的机会岂不是多了几分。
消息传到江府,江安义既喜又烦。喜的是能成为会试副主考,自己的声望会大大提高,对将来的仕途也是好事;烦的是会试刚揭出弊案,自己此时一头扎进去与深陷泥潭相仿,本想着早早离开是非之地,哪知反倒越限越深。
范志昌有些郁闷,凭着真本事夺得第二名,如今又要重试,一鼓作气再而竭,不免有些气馁,好在恩师作为副主考,是个好消息(大郑没有别头试的规矩)。
范师本笑安慰道:“大概是老天见昌儿未得第一,有意成全,昌儿不可辜负上天给的机会。”范师本真是如是想,他对范志昌期望极大,会元和第二虽然只差一位,但名气却相差万里。做父亲的当然希望儿子好上加好,至于别人担心的能否取中则不是他要担心的了。
江安义接旨后收拾一下即刻进了贡院,在贡院中意外地见到了赵叔纶,与这位曾经的上官相见,两人都分感亲切。从赵叔纶嘴中得知富罗县如今是丽州有名的富县,黄羊书院人材辈出,两次乡试均有五六人中举,上科会试有两人及第,已经成为远近数州学士们向往的圣地;黄羊寺香火鼎盛,是东南最有名的禅寺,连带着黄羊观的香火也兴旺起来,只是观主至明真人时常云游四方不在观中。
“洪信大师已经离开黄羊寺,回德州安龙寺清修了一阵之后听说最近返回了明普寺,不知安义是否见过?”赵叔纶问道。他知道江安义与洪信大师的渊源极深,先是安龙寺,后有黄羊寺,都是江安义为洪信大师弘扬佛法所筹建,他不知道江安义身上还有佛门护法的木牌,要不然更要刮目相看。
江安义喜道:“洪信大师回京了吗?”这段时间他奉天子旨意呆在家中哪里也没有去,自然不知道洪信大师归来的消息。每次归京江安义必去明普寺,过往种种让他深信自己与佛有缘,离京之前一定要去拜见广明大师和洪信大师,顺便请他们指点迷津。
四月十五开科重试,天子亲选试题,一诗一论,诗为《咏夏》,策为“育才造士,国之根本,该如何选拔、考查、任用人才?”
一天考完,剩下的工作交给了同考官们。经过前次的教训,这次的同考官谁敢造次,一个个鼓足精神审卷,唯恐误取了庸才被认为徇私舞弊。重试的机会难得,举子们大多超常发挥,以致于考官们挑得眼花,举目皆是好文章,吹毛求疵优中选优,取中了三百七十七份,再与上次取中的人相综合,重试取士三百四十五名。
抄录姓名,范志昌赫然列在第一,而原本的会元杜秋良取在第八,两次综合范志昌取中会元。金殿之上天子问过范志昌的名字,宋思礼知道他是范夫子的孙子,江安义、张志成和邓浩南三人合教出来的弟子,看到范志昌高中会元后笑道:“安义,你三元及第,弟子又高中会元,真乃士林佳话。”
江安义却摇头道:“我身为副主考,弟子高中会元,即便没有私情也难挡天下人议论,依江某之见,不能将范志昌取在第一。”
赵叔纶叹道:“赵某赞同安义的说法,只是有些委屈范志昌了。”
宋思礼见两位副主考都同意将范志昌拿下,大笔一挥将原来的第二名丽州俞德坤幸运地成为会元,而范志昌再次成为第二。
呈报天子御览后,张贴皇榜,第一次取中的贡士中保留了近二百人,被刷下的多是作弊之人,而新增的一百五十七人自然欣喜若狂,对天子感恩戴德,至于叶孜、马远翔这些原本有希望取中的人在大理寺中正与何英杰、周处存等人接受盘查审讯。
三天后殿试,石方真亲自驾临含元殿,三百四十五名贡士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入殿,拜见天子后依次跪座,殿试时间从巳初始酉正结束,殿试要求严格,不准说话随意走动,但允许在礼官的引导下如厕、饮水和进食。含元殿外两侧,左侧摆放着五口茶缸,右侧则是五筐大饼,还有咸菜,供贡士们取用。
殿试只考一策论,是天子石方真亲自出的题,“国之四民,士农工商,孰为轻重,请论之?”
范志昌看到策论心中暗喜,前段时间江师曾说过在化州推行的四民并重,齐头发展之政,并告诉他天子对此很感兴趣。这与时下普遍认为的“士为首,农为重,商趋利,工近贱”的看法不同,范志昌认真揣摩过江师所说的“士为头颅指挥前行、农为躯干支撑身体、工和商是手腿,前行靠他们”的说法,结合自身的所思所见,认为说的极为有理。而且天子郑重其事地将此事当成殿试的题目,显然是受了江师的影响。
和范志昌一样欣喜的还有不少化州士子,江安义在济民书院落成典礼上的讲话不少人听过,后来江安义在执政中大力推行,新成立的百工科编写了一本《巧工造物》的图册,对化州经济的促进有目共睹,所以这些化州士子是最先接受江刺史所说的四民并重的思想,今日殿试策论论四民轻重,化州士子多数回想着江刺史在书院落成上的讲话,以四民并重为论调各自行文。
在白宣纸上成文,范志昌修改了几遍,开始誊写到题纸上。题纸用宣纸裱成,极为考究,连每行的字数都有规定,范志昌执笔而出,一行工整秀丽的字跃然纸上,“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柱石也……是故无士不行、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强,异业而同道也。”
搁笔仔细读了两回,没有错处和忌讳之处,范志昌起身交了卷。不过午时刚过,不少人还在对着白纸拧眉苦思,礼官有些诧异,怎么这个年轻人就交卷了,是不是答不上来,联想到科举弊案,如果真是如此,不光此子连带他的座师都要受牵累。
石方真对此次殿试十分重视,吃罢午膳稍事休息后重新回到含元殿批阅奏折,看到有人就交了卷不觉一愣,看交卷之人年纪轻轻,嘴唇之上连微须都没有,心中暗自恼怒,这是哪个世家的纨绔儿,居然一再拿朕的科举当成儿戏,朕非要重重处罚他不可。
示意刘维国让礼官呈上范志昌的题纸,石方真展卷观看,“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柱石也”。石方真点了点头,这字写得俊逸下过苦功,开篇也算明义,倒不是混水摸鱼之徒。
接下来往下看,石方真越看越欢喜,这篇策论清晰地说明了四民各自的重要性,强调了彼此间的联系不能割裂,等看到“是故无士不行、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强,异业而同道也”的结论时,石方真捊须点头微笑,这几句话说到了根本上,江安义的奏对中都未提及。
题纸的最后写着考生的籍贯、姓名以及三代情况,石方真看到上面写着范志昌三个字,祖父范炎中、父亲范师本,原本此子就是范师之孙,江安义之徒,看其仪表堂堂,如未成婚,倒是新乐的佳配。
刘维国看到天子拿着题纸连看数遍,边看边点头,脸上露着笑意,偷眼瞄了一下题纸上的姓名写着范志昌,他知道此子的来历,也听天子与刘贵妃提过此子,看来范志昌多半要招为二驸马了。
第三天,陈成济将此次殿试的名次交给天子,前十的名次要天子钦定。殿试时十位阅卷官都在殿上,天子脸上的神情自然看在眼中,谁不是人精,自然把范志昌的名字排在第一。
果然,石方真看到范志昌的名字笑容满面,道:“范志昌家学渊源,又有名师指点,十八岁能高中绝非幸事,其师江安义也是十八岁及第,诚为士林佳话。”
孔省笑道:“国多英才乃盛世之兆也,臣为万岁贺。”
看过选送的前十策论后,石方真提笔正要勾取范志昌为今科状元,陈成济躬身道:“万岁,臣以为今科发生弊案,状元应该选一个士林中有声望之人,这样才能让天下信服。万岁如点范志昌为状元,定然让人想起其师江安义,纵是无私在有心人嘴中也会变出徇私来,凭空生出事端来。老臣一直以为浓夭不及淡久,早秀不如晚成,太早成名显赫并不见得是好事,少年得志易轻狂,便为范志昌着想,也不要点他为状元郎。”
孔省心头一动,前十的人选中第五名是姜州包立铭,此人与陈成济是同乡,年在而立,以一句“雨打梨花深闭门”在士林中“梨花君”的美誉,会试之前陈成济曾盛赞他这位老乡才学过人定当高中,此时说出这番话来,恐怕意在包立铭。
石方真的笔一顿,斜了一眼陈成济,略思片刻,举笔将包立铭圈为状元,范志昌成为千年老二。
消息传到江府,江安义既喜又烦。喜的是能成为会试副主考,自己的声望会大大提高,对将来的仕途也是好事;烦的是会试刚揭出弊案,自己此时一头扎进去与深陷泥潭相仿,本想着早早离开是非之地,哪知反倒越限越深。
范志昌有些郁闷,凭着真本事夺得第二名,如今又要重试,一鼓作气再而竭,不免有些气馁,好在恩师作为副主考,是个好消息(大郑没有别头试的规矩)。
范师本笑安慰道:“大概是老天见昌儿未得第一,有意成全,昌儿不可辜负上天给的机会。”范师本真是如是想,他对范志昌期望极大,会元和第二虽然只差一位,但名气却相差万里。做父亲的当然希望儿子好上加好,至于别人担心的能否取中则不是他要担心的了。
江安义接旨后收拾一下即刻进了贡院,在贡院中意外地见到了赵叔纶,与这位曾经的上官相见,两人都分感亲切。从赵叔纶嘴中得知富罗县如今是丽州有名的富县,黄羊书院人材辈出,两次乡试均有五六人中举,上科会试有两人及第,已经成为远近数州学士们向往的圣地;黄羊寺香火鼎盛,是东南最有名的禅寺,连带着黄羊观的香火也兴旺起来,只是观主至明真人时常云游四方不在观中。
“洪信大师已经离开黄羊寺,回德州安龙寺清修了一阵之后听说最近返回了明普寺,不知安义是否见过?”赵叔纶问道。他知道江安义与洪信大师的渊源极深,先是安龙寺,后有黄羊寺,都是江安义为洪信大师弘扬佛法所筹建,他不知道江安义身上还有佛门护法的木牌,要不然更要刮目相看。
江安义喜道:“洪信大师回京了吗?”这段时间他奉天子旨意呆在家中哪里也没有去,自然不知道洪信大师归来的消息。每次归京江安义必去明普寺,过往种种让他深信自己与佛有缘,离京之前一定要去拜见广明大师和洪信大师,顺便请他们指点迷津。
四月十五开科重试,天子亲选试题,一诗一论,诗为《咏夏》,策为“育才造士,国之根本,该如何选拔、考查、任用人才?”
一天考完,剩下的工作交给了同考官们。经过前次的教训,这次的同考官谁敢造次,一个个鼓足精神审卷,唯恐误取了庸才被认为徇私舞弊。重试的机会难得,举子们大多超常发挥,以致于考官们挑得眼花,举目皆是好文章,吹毛求疵优中选优,取中了三百七十七份,再与上次取中的人相综合,重试取士三百四十五名。
抄录姓名,范志昌赫然列在第一,而原本的会元杜秋良取在第八,两次综合范志昌取中会元。金殿之上天子问过范志昌的名字,宋思礼知道他是范夫子的孙子,江安义、张志成和邓浩南三人合教出来的弟子,看到范志昌高中会元后笑道:“安义,你三元及第,弟子又高中会元,真乃士林佳话。”
江安义却摇头道:“我身为副主考,弟子高中会元,即便没有私情也难挡天下人议论,依江某之见,不能将范志昌取在第一。”
赵叔纶叹道:“赵某赞同安义的说法,只是有些委屈范志昌了。”
宋思礼见两位副主考都同意将范志昌拿下,大笔一挥将原来的第二名丽州俞德坤幸运地成为会元,而范志昌再次成为第二。
呈报天子御览后,张贴皇榜,第一次取中的贡士中保留了近二百人,被刷下的多是作弊之人,而新增的一百五十七人自然欣喜若狂,对天子感恩戴德,至于叶孜、马远翔这些原本有希望取中的人在大理寺中正与何英杰、周处存等人接受盘查审讯。
三天后殿试,石方真亲自驾临含元殿,三百四十五名贡士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入殿,拜见天子后依次跪座,殿试时间从巳初始酉正结束,殿试要求严格,不准说话随意走动,但允许在礼官的引导下如厕、饮水和进食。含元殿外两侧,左侧摆放着五口茶缸,右侧则是五筐大饼,还有咸菜,供贡士们取用。
殿试只考一策论,是天子石方真亲自出的题,“国之四民,士农工商,孰为轻重,请论之?”
范志昌看到策论心中暗喜,前段时间江师曾说过在化州推行的四民并重,齐头发展之政,并告诉他天子对此很感兴趣。这与时下普遍认为的“士为首,农为重,商趋利,工近贱”的看法不同,范志昌认真揣摩过江师所说的“士为头颅指挥前行、农为躯干支撑身体、工和商是手腿,前行靠他们”的说法,结合自身的所思所见,认为说的极为有理。而且天子郑重其事地将此事当成殿试的题目,显然是受了江师的影响。
和范志昌一样欣喜的还有不少化州士子,江安义在济民书院落成典礼上的讲话不少人听过,后来江安义在执政中大力推行,新成立的百工科编写了一本《巧工造物》的图册,对化州经济的促进有目共睹,所以这些化州士子是最先接受江刺史所说的四民并重的思想,今日殿试策论论四民轻重,化州士子多数回想着江刺史在书院落成上的讲话,以四民并重为论调各自行文。
在白宣纸上成文,范志昌修改了几遍,开始誊写到题纸上。题纸用宣纸裱成,极为考究,连每行的字数都有规定,范志昌执笔而出,一行工整秀丽的字跃然纸上,“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柱石也……是故无士不行、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强,异业而同道也。”
搁笔仔细读了两回,没有错处和忌讳之处,范志昌起身交了卷。不过午时刚过,不少人还在对着白纸拧眉苦思,礼官有些诧异,怎么这个年轻人就交卷了,是不是答不上来,联想到科举弊案,如果真是如此,不光此子连带他的座师都要受牵累。
石方真对此次殿试十分重视,吃罢午膳稍事休息后重新回到含元殿批阅奏折,看到有人就交了卷不觉一愣,看交卷之人年纪轻轻,嘴唇之上连微须都没有,心中暗自恼怒,这是哪个世家的纨绔儿,居然一再拿朕的科举当成儿戏,朕非要重重处罚他不可。
示意刘维国让礼官呈上范志昌的题纸,石方真展卷观看,“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柱石也”。石方真点了点头,这字写得俊逸下过苦功,开篇也算明义,倒不是混水摸鱼之徒。
接下来往下看,石方真越看越欢喜,这篇策论清晰地说明了四民各自的重要性,强调了彼此间的联系不能割裂,等看到“是故无士不行、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强,异业而同道也”的结论时,石方真捊须点头微笑,这几句话说到了根本上,江安义的奏对中都未提及。
题纸的最后写着考生的籍贯、姓名以及三代情况,石方真看到上面写着范志昌三个字,祖父范炎中、父亲范师本,原本此子就是范师之孙,江安义之徒,看其仪表堂堂,如未成婚,倒是新乐的佳配。
刘维国看到天子拿着题纸连看数遍,边看边点头,脸上露着笑意,偷眼瞄了一下题纸上的姓名写着范志昌,他知道此子的来历,也听天子与刘贵妃提过此子,看来范志昌多半要招为二驸马了。
第三天,陈成济将此次殿试的名次交给天子,前十的名次要天子钦定。殿试时十位阅卷官都在殿上,天子脸上的神情自然看在眼中,谁不是人精,自然把范志昌的名字排在第一。
果然,石方真看到范志昌的名字笑容满面,道:“范志昌家学渊源,又有名师指点,十八岁能高中绝非幸事,其师江安义也是十八岁及第,诚为士林佳话。”
孔省笑道:“国多英才乃盛世之兆也,臣为万岁贺。”
看过选送的前十策论后,石方真提笔正要勾取范志昌为今科状元,陈成济躬身道:“万岁,臣以为今科发生弊案,状元应该选一个士林中有声望之人,这样才能让天下信服。万岁如点范志昌为状元,定然让人想起其师江安义,纵是无私在有心人嘴中也会变出徇私来,凭空生出事端来。老臣一直以为浓夭不及淡久,早秀不如晚成,太早成名显赫并不见得是好事,少年得志易轻狂,便为范志昌着想,也不要点他为状元郎。”
孔省心头一动,前十的人选中第五名是姜州包立铭,此人与陈成济是同乡,年在而立,以一句“雨打梨花深闭门”在士林中“梨花君”的美誉,会试之前陈成济曾盛赞他这位老乡才学过人定当高中,此时说出这番话来,恐怕意在包立铭。
石方真的笔一顿,斜了一眼陈成济,略思片刻,举笔将包立铭圈为状元,范志昌成为千年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