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私谈国事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九月二十二日,江安义回到了会野府,立即召刺史周永桐前来议事。
  把从林义真处听来的消息告诉了周永桐,周永桐笑道:“江大人,你所说的这些事情我亦有所耳闻,不过请大人放心,我化州绝无此事发生。”
  说起来周永桐很感激江安义和方仕书,给自己留下一只会生金蛋的鸡,边市的繁荣让化州的税赋稳定在保持在三百万两以上,方仕书引入长生果让原本增长困难的田税又猛窜了一截,加上其他的税收今年上缴朝庭四百万两税赋不成问题。税赋多留存相应也多,各县官府年终时能分到的留存都超过了万两,有几个富县甚至超过了两万两,有这么多银子官吏的福利自然好,只要不傻谁愿意犯经略使的虎威以身试法,能搏个清官的名声何乐不为。
  官府有钱老百姓也富裕,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周永桐真不敢相信化州百姓衣食无忧,多数孩童都能读书识字,孤寡之人老有所养、幼有所抚,这简直是书中的“王道乐土”。周永桐是奉旨来“掺沙子”,但看过化州的山水、百姓之后,他真心觉得自己不能“硌”坏了化州的好局面,何况相处久了周永桐发现江安义其实很好相处,并不揽权,行事光明正大,一心为民。这样的好官不多见了,周永桐自问换成自己绝不会比江安义做得好。
  “江大人,朝庭的清田督查组九月十七日到了会野府,你是不是要见一见督查使潘大人,出面为督查组接接风。”周永桐道。
  九月十日江安义起程前往并州祝贺洛王大婚,在周永桐看来颇有避开清田督查组的意思,带队的督查使潘和义与江安义之间的矛盾京城百官皆知,周永桐还担心江安义发难给潘和义难堪,他夹在中间难以做人。看来自己的担心有些多余,江安义显然没有对付潘和义的打算,这气度确有大臣之风,周永桐想着在给天子的密奏中是不是夸一夸江安义。
  从欣菲的口中得知潘安义被治得服服贴贴,在龙卫的帮助下,清田督查组在化州会查出一些东西,收获颇丰,不过那都是事先设计好的,根本无须挂虑。江安义道:“朝庭清查田亩,经略府和刺史府做好配合便是,不要插手其中,正好借清田督查组之手整肃一下化州官场。朝庭事先有旨,府衙亦有公文,让各地先行自查,言之再三,如果还被督查组查出什么,依律严惩。”
  周永桐暗暗心折,江安义心中无私,倒显得我有些小人心思了,笑道:“大人一片公心,可对日月,周某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化州清田督查组一行九月十三日进驻了会野府,潘和义与督查组会合后,被安排住进了寅宾馆,对于江安义的避而不见,督查组的成员都暗自猜测是不是经略使大人不想见到潘和义。
  对于此次化州之行,督查组的多数人都准备好享受一次“盛宴”,然而结果让他们大为失望。除了刺史府招待的那顿接风宴外,他们的食宿都在寅宾馆中解决,陪同他们的是府衙的录事参军唐志明。唐志明是周永桐的好友,随周永桐前来赴任,周永桐不善实务,府衙的大小事宜其实都是唐志明在操办。
  唐志明能感觉到这些“钦差大臣”们的怨气,也难怪这些人怀怨在心,他来化州前是礼部的八品主事,曾被派到平州公干,虽然只是个小小主事,但地方官员仍把他当成“钦差大臣”,每日三次饮宴,刺史、别驾、司马等官员皆来陪同,屋中有美貌的侍女,出行有四抬的轿子,临走收到的礼品足足装了两车,至少顶得上他五年的俸禄。
  在京中,像他这样的小官吏,谁不巴望着能出趟外差。清田督查组的成员中半数是新科进士,这些人尚未被官场风气带坏,而另一半多像从前的自己,指着这趟差事捞点油水回京,可是被化州官府如此慢待,怎么会不满怀怨气。
  唐志明叹了口气,他曾向刺史大人建言,提醒他好生接待这伙“钦差”,可是周大人并不在意,告诉他秉公行事便是。对于这位书呆子气十足的周大人,唐志明真是有苦说不出,我的周大人,有些事怎么能秉公而行呢,要在桌面下行事,还有那位江经略使,你莫非真以为化州吏治一清如水,真让清田督查组翻出些腌臜来,让潘和义借机对付你,看你到时如何收场。
  不是唐志明皇帝不急太监急,而是他上个月借自查之机在乌峰县买进了四百亩山地,价格是二百文一亩,这个价在别处并不出奇,可是在乌峰县离大北田沟不远的山地,可是寸土寸金,别说二百文就是十两银子估计都有人抢着要。
  乌峰县令姚文清之所以用这么低廉的价格把山地卖给自己,是因为他在做假账,明明四五两银子一亩的山地帐面上仅是三四百文一亩,昧下的银子五成归了他的腰包,三成分给了县丞、主簿等官员,还有二成落进了小吏和衙役的手中。唐志明随周刺史到乌峰县巡视,周大人的心思都在香雪居的风花雪月上了,他却在户房的档案中发现了破绽,于是便有了这四百亩便宜的山地。
  早知道自己不该贪这便宜,唐志明后悔不迭,真没想到经略使和刺史大人如此对待督查组,这不是有意让人家去对付自己吧,何况带队的潘大人还和江大人有隙。唐志明坐卧不安,有心自己掏钱请清田督查组的人去享乐一番改善关系,可是自己得的那些钱还不够赔的,再说这有用吗?想起周浩晨被周刺史撵回了京城,自己的下场恐怕还不如他。这十多年来辛苦逢迎周永桐,好不容易随他来到了化州,还没有开始享受,就要结束了吗?
  戌时,潘和义照例召集督查组的人汇总一日所得,和往日一样,自查的公文找不出漏洞。抽调的御史台监察御史谢光锋看到潘和义脸色铁青,小心地道:“潘大人,咱们不能光在会野府中看帐,还是要到各县实地看看。”
  潘和义“唔”了一声,没有作声。谢光锋的话打开了话匣,众人纷纷表示要到各县地查看,越说火气越大,这些天被化州官府冷遇的郁闷全都爆发了出来。要是没被欣菲拿住之前,潘和义肯定要欣喜军心可用,如今他心如死灰,勺子再大能盛过盆去,一切都在人家手中握着呢。自己只想安安生生把差事办完,早点离开化州,离江安义欣菲越远越好,这些日子恶梦连连,睡都睡不安稳。
  众人见潘和义阴沉着脸一语不发,越发以为猜中了他的心事,新科进士冯雪松神秘地压低声音道:“今日我在如厕时无意中听到府衙的两名小吏闲聊,说是乌锋县县令变卖官田地做手脚,从中渔利超过万两。大人,乌锋县在会野府旁边尚且如此,其他各县恐怕多有贪腐之事,我等下去定要查实化州官府在田地上动的手脚,出出这口怨气不可。”
  谢光锋冷冷地道:“大人,屯田是个肥肉,恐怕有不少瞒报的田亩,屯军事务归经略府管辖,若是屯军隐报田亩,江经略使怕是难辞其疚。”
  潘和义一哆嗦,心说我就是前去查屯田被欣菲拿住,签了要命的供状不说,后来见到柳儿被她狠狠甩了一记耳光。潘和义下意识地伸手在脸颊上摸了摸,似乎还在火辣辣地痛,这痛一直痛到心深处。
  强打起精神,潘和义道:“很好,大伙勤于王事,勇于担当,本官回京后一定要奏明天子为尔等请功。既然你们都有意到县城查验,明日我便跟周刺史商量,让府衙派人带你们到各县去。化州五十七县,你们自行分组前去清查,只需将分组情况告诉我备案便可。以一月为期,十月三十日诸君务必在此聚齐,汇总清查所得。”
  众人哄然应诺,多数人面带喜色,兴冲冲地拉朋结伴,在地图上划分着五十七县。潘和义明白他们的心意,在会野府有江经略使和周刺史压着,他们不敢胡乱作为,到了各县,那他们就是名副其实的钦差了,谁敢稍有违逆,有人说不定在盘算六个县能搜刮到多少银两,可以想像,等到十月三十日,寅宾馆中要多了许多辆装载财物的马车了。
  潘和义心中冷笑,这些人怕是错打了算盘,江安义何其强横,他的妻子欣菲是龙卫暗卫的督监,整个化州被把持得严严实实,自己最初都是乔装而来,生怕被江安义探知,可是造化弄人,还是落到了他的手中。想起自己写下的供状,潘和义的心在滴血,自己这般倒霉,你们这些人但也陪着吧,你们想捞银子自己找死,就别怪我见死不救了。
  潘和义道:“合城、易定、景源、晃仁、临沙、雁途六县是屯田所在县,清查屯田事关重大,容易激化矛盾,由我和谢御史带队前往。”
  写下供状之后,欣菲给了他一份“礼单”,这份“礼单”足以让他回京后得到重用,既然将自身都卖了,那就争取卖份好价钱出来,这份大礼潘和义可不想便宜了别人。之所以带上谢光明,是因为谢光明虽是八品小官,却是监察御史,位卑权重,而且年岁不大,目光敏锐,倒是值得投资,将来说不定可以用得上。
  肃帝朝的许多重臣都是他在太子时所结识的,当今天子游乐的时候也喜欢结交才学之士,这个谢光明据说与太子相识,天子整肃御史台时谢光明从大理寺主簿调任了御史台监察御史。虽说八九品的微末官员调动惊动不了天子,但谁能说得清是不是天子在从中授意。天子派自己来化州清理田亩,说不定督查组中就暗伏着他的眼线,自己还是小心为妙。
  谢光明听到潘和义点名让他一同前去清查屯田,一脸喜意地躬身施礼道:“多谢潘大人栽培,谢某定当竭尽心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