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冷兵器战争的弊端
苗族可不只有他一位大王,仅是这一次随着岷王一系起兵的就有很强大的三支,分别是都廒寨苗首杨文伯,横岭峒苗首吴英头外加自己。说起来这两伙实力都是不弱,倘若自己受到了重创,怕是让他们知道了,只会幸灾乐祸的吧,这种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他是绝对不会做的。
“好,邹秀才言之有理,即是如此,即刻下令,封锁营门,士兵无令不得随意出入,同时将这里的事情写成战报送到岷王手中,请求支援。”原本就是为了找一个台阶而已,现在即然借口已经出现,苗金龙便借势说着。而在这个命令下达之后,有着不到七万的苗军军营很快就重新的安静了下来。
不管是雇佣军还是南明军,他们都在等待着苗军的反应。
在他们看来,吃了亏的苗军会偃旗息鼓的老实下来也是正常的,但一怒之下疯狂反扑也是正常的。但不管是哪一种,他们都不会退缩,都会见招拆招。
当然,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还是不要再动刀兵的话。毕竟从某一方面而言,苗军只是岷王一系的辅助兵力,就算是真的把他们灭掉了,也起不到太重要的作用,反而还会引来岷王一系大军的围攻。当然,除非拥有足够的实力与他们正面一战了,那倒会是另一个态度和想法。
密切的观察着苗军的动静,到天亮的时候,苗军突然安静了下来,这即在情理之中,又算是在意料之外。可无论如何?他们安静了,大家暂时的也就安全了。站在高州府城楼上近乎吹了一夜冷风的邝野也终于是松了一口气。其实他还有一种担心没有说出来,那就是苗军眼见雇佣军厉害,招惹不得,会不会一怒之下拿他们开刀呢?若是如此,那还是不得不防的。
“恩师,天亮了,苗军不可能在来偷城了,您也在这里呆了一夜,回府里好好休息休息吧。”看着一脸风霜,已经年过六十多的邝野,做为学生的关鹰以着十分心疼的口气说着。
“呵呵。”邝野嘴角挂着微笑,虽然熬了一晚上,但并没未见到精神有多么的萎靡,反倒向着关鹰说道:“看到了吧,这就是雇佣军的厉害,近三倍的人数,还是夜袭的手段同样没有讨得到一丁点的好处,你说说,这样的良将为何朝廷就不肯重用呢?”
“恩师,皇上一定有皇上的考虑,您还是先去休息吧。”关鹰如何不知道邝野话中的意思。其实他在第一次听到杨晨东也想要一个异姓王称号的时候,也是十分的气愤,在他看来,这根本就不是忠君的表现。但随后一想,杨晨东并不完全算是南明的人,这一次若非是皇上有请的话,人家甚至都不会管什么广东之乱的。如今在插手之下广东之乱解决了,又想让人家解决云南之乱的问题,那不付出一些代价怎么能行呢?若自己是杨晨东的话,怕也会提一些要求,甚至一些过份的请求吧。
这便是站在不同的方面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来。
就像是两个人,都看一只手掌,你看的是手心,他看的是手背,自然感触就不一样了,也就没有什么所谓的绝对对错。
关鹰虽然知道杨晨东的要求有些过份,甚至是狮子大开口了,可看眼下的情况,似乎除了他,别人也是很难会在短时间内扭转局面了,这般看来,已经有了一个异姓王了,杨晨东提出也要一个,似乎并不是那么过份的吧。
先不说关鹰是如何看持杨晨东的。单说他在扶着恩师邝野下城楼去休息的时候,六少爷在自己的军营之中那是一丁点都没有闲下来。
战斗已经结束,在杨家军高效的运转之下,战场的打扫也近了尾声,战时的统计也在团政委、营教导员,连指导员的通力合作之下报了下来,如今正在他面前的案头上放着。
昨晚一战,是有准备之战,这才取得了如此的辉煌成果。战场之上杀敌五千余人,俘近七千人,只是逃走了八千人左右而已。
以七千兵力上战场能达到这样的战果,的确是让人很欣慰的,也算是大胜了。只是当看到杨家军这一边的战损之后,杨晨东还是无法高兴的起来。
不为别的,只因上面写着,冷锋受伤三人、辅兵重伤两人,受伤二十余人、临时辅兵阵亡六十余人,重伤三十余人,轻伤三百余人。
这种战死近百人,伤三百余人的战损报到了杨晨东面前时,他的脸色不知不觉就沉了下来。
这还是有准备之战,尤其是地雷还起到了绝对性的作用,可依然还是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这让杨晨东看出,以冷兵器对战冷兵器终不是那么靠谱的。
以前战场之上,杨家军可谓是屡战屡胜。即便是面对有着十几万的黄匪军,灭掉他们的时候,也没有达到如此大的战损,这一切皆是因为兵器上的优势。
这一次,杨晨东有意将新式火枪撤下,要看看冷兵器的效果,可显然结果并不是让人那么的满意。
或许有人说了,同样是冷兵器下,以伤亡不到四百人结果打败了两万人,又俘虏了七千人怎么看都是胜利的。这样的说法不能说是不对,但至少并不适用于在杨家军的身上。
杨家军是什么人,他们又是经受着什么样的训练呢?且先不说精锐的冷锋和辅兵了,单就说临时辅兵这一阵子也是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其中还有不少人在前一阵子丛林战的演习中有着良好的表现呢。可是现在,有些人就此死在了战场之上,当真是什么都没有了,这么大的付出,最终战士还没有到真正的战场上就阵亡了,如何可以让人高兴的起来?
中国的历史已经证明,他们更加喜欢上善若水,也就是做事情不会急燥,习惯在慢慢的环境中去改变别人,鼎定自己的大势,这也是为何开国皇帝大都不在年轻的主要原因。
按说以杨晨东的年纪,又趁着现在的形势,先有着良好的表现,随后封王,哪怕就是窥伺整个大明天下也并非没有可能,相反还有着很大的成功率,如此成为一代·开国之君也是未偿不可。
只是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终非是杨晨东所愿,熟知历史的他,很清楚以后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更明白,用不了多年少,汉族的脊梁就会被只有十几万的建奴人打断,然后一统治又是数百年,直到那个让人无法忘记的1840,清朝的脊梁在度被打断,那便是一百多年汉民屈辱的日子。而即便是到了后来,又有伟人出现,但想恢复以往的强盛也是难上加难,世界格局已经形成,在想要走出去,哪怕就是一小步都会变得十分的困难。
曾经是军人的杨晨东太了解那段历史了。正是因为了解的多了,他一生的目标就是强大汉之民族,让以汉民为主的国家有一天可以站在世界之巅。
可是很显然,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或许会有实现的一天,但一定要经过许多辈人的共同努力方才可以做到,他那一世是无法满足了。
上天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来到了还算是强盛的大明中期,最重要的是给了他大仓,这个近乎于变·态一般的存在。如果拥有了这些先进的知识、科学、理念等等,但依旧还要以儒学的循序渐进向前走的话,那就真的是对不起这一切了。
杨晨东需要的是快速崛起,要的是站在世界的顶端,要的是汉民高于一切的终极目标。因为大仓,他有了这样的实力,但世界何其之大,要征服起来又需要多长时间,便是他心中也是无底的。
但就算是知道世界很大,杨晨东也要去做。且还只能早做不能晚做。或许需要很多年,但如果只是想一想,什么也不做的话,这便成为了一个永远法完成的任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杨晨东决定要行动了,那就要提高速度,就要加快步伐。而如今来看,以冷兵器对冷兵器虽然也算是可行,至少如此一来,对于身后兵工厂的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可这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达到目标呢?
加入到杨家军来的年轻战士们,他们所有的付出为的就是让父母、老婆孩子可以吃饱穿暖,让他们有所依靠,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在战场上才敢用命,夺取着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这些人连命都付出了,在看看杨晨东,竟然为了所谓的减小兵工厂的压力,减少先进火器的开支而拿人命去填,从这一点上来看,完全已经是本末倒置了。这些都是多好的儿郎呀,便是用多少的金银都买不来的,又怎么能和没有感情的火枪相比呢?
这一战,算是给了杨晨东一个大大的震撼。也就是从这一战起,他更加认清了什么是自己所需要的,什么又是自己应该付出的。
“好,邹秀才言之有理,即是如此,即刻下令,封锁营门,士兵无令不得随意出入,同时将这里的事情写成战报送到岷王手中,请求支援。”原本就是为了找一个台阶而已,现在即然借口已经出现,苗金龙便借势说着。而在这个命令下达之后,有着不到七万的苗军军营很快就重新的安静了下来。
不管是雇佣军还是南明军,他们都在等待着苗军的反应。
在他们看来,吃了亏的苗军会偃旗息鼓的老实下来也是正常的,但一怒之下疯狂反扑也是正常的。但不管是哪一种,他们都不会退缩,都会见招拆招。
当然,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还是不要再动刀兵的话。毕竟从某一方面而言,苗军只是岷王一系的辅助兵力,就算是真的把他们灭掉了,也起不到太重要的作用,反而还会引来岷王一系大军的围攻。当然,除非拥有足够的实力与他们正面一战了,那倒会是另一个态度和想法。
密切的观察着苗军的动静,到天亮的时候,苗军突然安静了下来,这即在情理之中,又算是在意料之外。可无论如何?他们安静了,大家暂时的也就安全了。站在高州府城楼上近乎吹了一夜冷风的邝野也终于是松了一口气。其实他还有一种担心没有说出来,那就是苗军眼见雇佣军厉害,招惹不得,会不会一怒之下拿他们开刀呢?若是如此,那还是不得不防的。
“恩师,天亮了,苗军不可能在来偷城了,您也在这里呆了一夜,回府里好好休息休息吧。”看着一脸风霜,已经年过六十多的邝野,做为学生的关鹰以着十分心疼的口气说着。
“呵呵。”邝野嘴角挂着微笑,虽然熬了一晚上,但并没未见到精神有多么的萎靡,反倒向着关鹰说道:“看到了吧,这就是雇佣军的厉害,近三倍的人数,还是夜袭的手段同样没有讨得到一丁点的好处,你说说,这样的良将为何朝廷就不肯重用呢?”
“恩师,皇上一定有皇上的考虑,您还是先去休息吧。”关鹰如何不知道邝野话中的意思。其实他在第一次听到杨晨东也想要一个异姓王称号的时候,也是十分的气愤,在他看来,这根本就不是忠君的表现。但随后一想,杨晨东并不完全算是南明的人,这一次若非是皇上有请的话,人家甚至都不会管什么广东之乱的。如今在插手之下广东之乱解决了,又想让人家解决云南之乱的问题,那不付出一些代价怎么能行呢?若自己是杨晨东的话,怕也会提一些要求,甚至一些过份的请求吧。
这便是站在不同的方面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来。
就像是两个人,都看一只手掌,你看的是手心,他看的是手背,自然感触就不一样了,也就没有什么所谓的绝对对错。
关鹰虽然知道杨晨东的要求有些过份,甚至是狮子大开口了,可看眼下的情况,似乎除了他,别人也是很难会在短时间内扭转局面了,这般看来,已经有了一个异姓王了,杨晨东提出也要一个,似乎并不是那么过份的吧。
先不说关鹰是如何看持杨晨东的。单说他在扶着恩师邝野下城楼去休息的时候,六少爷在自己的军营之中那是一丁点都没有闲下来。
战斗已经结束,在杨家军高效的运转之下,战场的打扫也近了尾声,战时的统计也在团政委、营教导员,连指导员的通力合作之下报了下来,如今正在他面前的案头上放着。
昨晚一战,是有准备之战,这才取得了如此的辉煌成果。战场之上杀敌五千余人,俘近七千人,只是逃走了八千人左右而已。
以七千兵力上战场能达到这样的战果,的确是让人很欣慰的,也算是大胜了。只是当看到杨家军这一边的战损之后,杨晨东还是无法高兴的起来。
不为别的,只因上面写着,冷锋受伤三人、辅兵重伤两人,受伤二十余人、临时辅兵阵亡六十余人,重伤三十余人,轻伤三百余人。
这种战死近百人,伤三百余人的战损报到了杨晨东面前时,他的脸色不知不觉就沉了下来。
这还是有准备之战,尤其是地雷还起到了绝对性的作用,可依然还是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这让杨晨东看出,以冷兵器对战冷兵器终不是那么靠谱的。
以前战场之上,杨家军可谓是屡战屡胜。即便是面对有着十几万的黄匪军,灭掉他们的时候,也没有达到如此大的战损,这一切皆是因为兵器上的优势。
这一次,杨晨东有意将新式火枪撤下,要看看冷兵器的效果,可显然结果并不是让人那么的满意。
或许有人说了,同样是冷兵器下,以伤亡不到四百人结果打败了两万人,又俘虏了七千人怎么看都是胜利的。这样的说法不能说是不对,但至少并不适用于在杨家军的身上。
杨家军是什么人,他们又是经受着什么样的训练呢?且先不说精锐的冷锋和辅兵了,单就说临时辅兵这一阵子也是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其中还有不少人在前一阵子丛林战的演习中有着良好的表现呢。可是现在,有些人就此死在了战场之上,当真是什么都没有了,这么大的付出,最终战士还没有到真正的战场上就阵亡了,如何可以让人高兴的起来?
中国的历史已经证明,他们更加喜欢上善若水,也就是做事情不会急燥,习惯在慢慢的环境中去改变别人,鼎定自己的大势,这也是为何开国皇帝大都不在年轻的主要原因。
按说以杨晨东的年纪,又趁着现在的形势,先有着良好的表现,随后封王,哪怕就是窥伺整个大明天下也并非没有可能,相反还有着很大的成功率,如此成为一代·开国之君也是未偿不可。
只是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终非是杨晨东所愿,熟知历史的他,很清楚以后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更明白,用不了多年少,汉族的脊梁就会被只有十几万的建奴人打断,然后一统治又是数百年,直到那个让人无法忘记的1840,清朝的脊梁在度被打断,那便是一百多年汉民屈辱的日子。而即便是到了后来,又有伟人出现,但想恢复以往的强盛也是难上加难,世界格局已经形成,在想要走出去,哪怕就是一小步都会变得十分的困难。
曾经是军人的杨晨东太了解那段历史了。正是因为了解的多了,他一生的目标就是强大汉之民族,让以汉民为主的国家有一天可以站在世界之巅。
可是很显然,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或许会有实现的一天,但一定要经过许多辈人的共同努力方才可以做到,他那一世是无法满足了。
上天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来到了还算是强盛的大明中期,最重要的是给了他大仓,这个近乎于变·态一般的存在。如果拥有了这些先进的知识、科学、理念等等,但依旧还要以儒学的循序渐进向前走的话,那就真的是对不起这一切了。
杨晨东需要的是快速崛起,要的是站在世界的顶端,要的是汉民高于一切的终极目标。因为大仓,他有了这样的实力,但世界何其之大,要征服起来又需要多长时间,便是他心中也是无底的。
但就算是知道世界很大,杨晨东也要去做。且还只能早做不能晚做。或许需要很多年,但如果只是想一想,什么也不做的话,这便成为了一个永远法完成的任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杨晨东决定要行动了,那就要提高速度,就要加快步伐。而如今来看,以冷兵器对冷兵器虽然也算是可行,至少如此一来,对于身后兵工厂的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可这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达到目标呢?
加入到杨家军来的年轻战士们,他们所有的付出为的就是让父母、老婆孩子可以吃饱穿暖,让他们有所依靠,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在战场上才敢用命,夺取着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这些人连命都付出了,在看看杨晨东,竟然为了所谓的减小兵工厂的压力,减少先进火器的开支而拿人命去填,从这一点上来看,完全已经是本末倒置了。这些都是多好的儿郎呀,便是用多少的金银都买不来的,又怎么能和没有感情的火枪相比呢?
这一战,算是给了杨晨东一个大大的震撼。也就是从这一战起,他更加认清了什么是自己所需要的,什么又是自己应该付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