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783【天灾时代】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明绍丰三十九年,天竺咸宁二十五年,开元4268年,西元1570年。
  这一年,王渊已经74岁,世子王铮32岁。
  全球骤然变冷,而且一年比一年冷。该死的小冰河时期,终于再度发威,并且还要持续降温一百多年。
  俄罗斯首先扛不住,粮食减产,饿殍遍地,无力再向西和向南扩张。
  面对寒冬,战斗民族也怕冷啊,就算能填饱肚子,也容易被活生生冻死。在伊凡四世的授意下,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开始建城募兵,派出哥萨克骑兵征讨西伯利亚。
  不为别的,只为在广袤的原始森林,获得更多可以御寒的皮毛。
  小冰河时期的皮毛,可不仅仅是装饰物,更是能够保命的玩意儿。俄罗斯贵族在穿暖和的同时,还大量向欧洲出口皮毛,顺便占领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土地。
  王骥这个北欧之王,举国上下也冷得够呛,芬兰、挪威和瑞典北部人口锐减。
  幸好农业种植技术提升迅速,没有因为小冰河直接崩盘,还有精力继续向南扩张,获得更温暖地区的土地——波西米亚王国,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被王骥给直接吞并的。
  失去波西米亚,神罗皇帝可谓名存实亡,整个欧洲都不再承认神罗法统。
  英国贵族加快圈地运动步伐,追求财富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想多产粮食和羊毛。英国农业实在太脆弱,小冰河时期到来,农民一片接一片的饿死。
  欧洲各国普遍出现粮食危机,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再加上宗教改革矛盾,猎巫运动也开始卷土重来。
  大量科学家和妇女,被当成巫师烧死。
  各国君主一边镇压起义,一边把锅甩给“巫师”,认为一切都是“巫师”搞出来的。
  在日耳曼尼亚国内,王骥下令禁止烧死“巫师”,但各地教会却不怎听话。王骥只能拿教会开刀,接连处死几十个乱烧“巫师”的教士。
  于是教会开始反抗,蛊惑大量无知暴民搞叛乱,王骥的一大半精力,都用在了镇压叛乱上边。
  整整十年时间,国内反抗势力终于被荡平,日耳曼尼亚的新教彻底世俗化,并且大量吸纳儒家思想完善自身。
  法国那边刚好相反,亨利二世依旧沉溺享乐,国内粮荒被说成是巫师诅咒,大肆迫害科学家和无辜妇女,引导饥饿的农民胡乱宣泄怒火。法国的文化艺术迅速发展,但法国的科学技术疯狂倒退,只有化学因为炼金术的原因畸形发展。
  可农民吃不饱饭,该起义还是要起义,亨利二世整个晚年都忙于镇压叛乱。
  两西西里率先摆脱法国统治,接着又是热那亚和米兰独立,法国这些年吞并的地盘吐出来一大半。
  奥斯曼帝国,爆发内战。
  波斯帝国,爆发内战。
  阿富汗因为粮食危机,本地贵族刻意引导矛盾,将过错全都归于天竺的统治。
  那破地方太远,又多为山地,王渊懒得出兵镇压,只把汉人收税官召回来,非常仁慈的给予阿富汗独立地位。
  阿富汗独立之后,贵族们无锅可甩,于是自己就打起来,无非抢粮抢钱抢地盘而已。
  王渊在干嘛?
  忙于接纳大明移民!
  五十多岁的朱载堻,依旧年富力强。在占领殷洲大片殖民地之后,国库里的金银越来越多,太仓里串铜钱的麻绳都烂掉了。
  但是,天灾频发,水旱齐至,年年赈灾。
  而且随着气候越来越冷,灾害程度也不断加剧。还有就是货币不断贬值,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过大,碰上天灾直接物价飞涨,朝廷赈灾根本就赈不过来。
  北方的蒙古,东北的女真,青海的蒙藏,由于实在过不下去,只能冒死寇边劫掠。
  大明各边镇耕戍区,也因为粮食锐减,需要中央不断输血。又忙于应付边患,所需钱粮就更多,大明的军费开支成倍增加。
  大明首辅唐顺之,一上台便接手这烂摊子。
  他不缺钱,但是缺粮!
  一边从南洋大量进口粮食,一边逼着国内粮商平价出售。同时又疯狂提高经济作物的赋税,降低粮食作物的赋税,逼着士绅和农民改种粮食。
  山西、陕西和山东,白莲教死灰复燃。
  朝廷带兵平乱之后,甄别出首脑杀掉,再把俘虏一股脑押送至海港——中央拿不出粮食移民或流放,就等着王渊和王策来接收,这属于三方互利互惠的选择。
  两广灾民,由朝廷统一组织,大量移民到老挝,希望开发老挝种出更多粮食。
  大明南洋水师,被朝廷兼管得更加严格,水师提督的第一任务,就是每年运回更多的粮食。
  朝廷有钱,水师官兵运粮回国,刨去各级官员的克扣都还有得赚。
  于是乎,南洋水师疯狂扩张地盘,几乎占领了整个苏门答腊岛,只剩一些深山老林还进不去。苏门答腊岛被搞得遍地稻田,赚钱还只是其一,水师提督有政治任务,每年运回国的稻米越多,升官封爵的速度就越快。
  面对小冰河来袭,大明虽然灾荒遍地,国库以肉眼可见速度缩水,但总体而言还算比较稳定,国土面积甚至还在不断扩大。
  可惜,土地兼并更加严重,大户趁着灾荒之机,以合理合法的手段疯狂购买田产。
  一些地方大族,登记在册的田产就有上百万亩。
  由于朝廷每隔十年就清田,而且专拿豪强开刀,隐瞒田产的现象被控制。大户们害怕被当猪宰,越来越喜欢分家,而且实际操作时又分家不分产。搞得继承官司越来越多,族长一死就开始闹,往往被地方官吏猛咬一口。
  大明吏治,日趋败坏,恢复到王渊刚刚执政时的水平,任凭唐顺之手段再强硬也只能踩刹车。
  就连改革派内部,也大部分腐化堕落,屠龙者终究变成了恶龙。
  或者说,在全面施行摊丁入亩之后,已经没有所谓的改革派,大明盛世哪里还需要改革?
  新一届的350名进士里面,其中120多人都是商人子弟。
  出身商贾之家的官员越来越多,因为商人有钱,请得起名师教导。不但教导自己的孩子,还把族内子弟一起弄来上课,每年都在批发量产秀才,佼佼者又能考取举人和进士。
  朱载堻和唐顺之,君臣都属铁腕人物,他们暂时还能压制商贾。面对连年天灾,他们制定的许多政策,都是损害商贾利益,用以救济天下广大平民。
  但是,他们死了以后呢?
  小冰河时期还要持续百余年,到时候的天灾更加恐怖。如果没有铁腕君臣联手发力,而满朝又是商人子弟为官,恐怕天灾降临的时候,甚至会损害百姓利益而救济商贾!
  无法可解。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农民起义,改天换地重造河山。
  当然,肯定比历史上的大明撑得更久,因为中央一直都不缺钱,还有海外的粮食不断输血。只要能再撑150年,甚至再撑120年,大明就能挺过小冰河。若是遇到明君贤相,说不定还能中兴一把。
  没有明君贤相,那就只能一步步衰退了……
  唯一的变数,就是工业革命。
  提前完成工业革命,大明必定振兴,变成类似美国的存在。但那个时候,资产阶级掌权是必然,就算依旧皇帝独裁,也会受到资产阶级的严重影响。
  唐顺之秉政的第五年,北殷州栎县驱逐县令,长期以来积攒的矛盾,被一个贪婪知县给引爆。
  殷洲总督派兵镇压,处死了一堆闹事者,中央重新派遣文官上任。
  栎县下辖的双河镇,一群山东流寇的混血后裔,彻底摆脱大明而宣布独立。由于双河镇以淘金起家,这些家伙又没啥文化,遂建国号“大金”,政体为奴隶制独裁国家,几乎扩张到整个北加利福尼亚。
  新泉县(洛杉矶)是最安分的,同样出现驱逐县令事件。
  这些殷洲知县皆为举人出身,又加上天高皇帝远,一个比一个贪污成性。就连新泉县的良民,都不堪忍受盘剥,捣毁县衙驱逐文官。
  说是驱逐,但能往哪儿去?
  要么去海里喂鱼,要么跟土著过日子。
  新泉县并未搞暴乱,朝廷都没法镇压,只能派人去查案。查案官员一到,闹事者立即躲起来,难道还能去土著部落找人?
  从此以后,殷洲县令们就老实了。小贪小污混日子,任期到了就回大明,免得莫名其妙被驱逐,殖民地权力都掌握在本地人手中。
  依旧听大明朝廷号令,依旧给大明运回金银,但自治度逐年提升。
  只等哪天大明衰落,这些殖民地就要扎堆搞独立!
  不过嘛,肉都烂在锅里,至少大家说的是汉语,也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
  大明因为气候焦头烂额,王渊却过得非常滋润。
  北印度也遭灾了,冬天冷得一逼,但那关王渊鸟事啊?都是些自治土邦,越乱越好,省去了无数威胁。
  在王渊的实控地盘之内,根本就不知道啥叫寒冷。
  唯一的影响,是气候变化带来的旱灾,王渊正在加紧修筑水利设施进行缓解。反正异族多得很,贱民更是无人理会的消耗品,往死里抽鞭子让他们搞基建。
  反而是小冰河带来的灾祸,加剧大明土地兼并,每年都有无数失地农民,被装船运来天竺分地垦殖。
  王渊宣布退位做太上王时,天竺的汉人、归化汉人及家属,十五岁以上人口已经突破300万。
  特别是南印度沿海地区,汉语变成日常通用语言,不会说汉语根本没法生存,一堆一堆的异族选择归化,拒不归化者只能沦为奴仆和贱役。那里的人种混乱得很,红头发的葡裔汉人不在少数,全都拜妈祖、说汉话、用筷子。
  纯种汉人和混血汉人,甚至是本土高种姓,都不愿跟红发汉人通婚。这些家伙只能找低种姓结婚,至于混出的后代,长相带着一些拉丁风格。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