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设局
“皇上既然记挂着我,就应该好好对待枫儿的妹妹。而不是这样欺辱她。”林福雅说。
耶律骨在烟雾里看不真切,只觉得眼前那人就是他日思夜想的朝歌,所以,不管朝歌说什么都答应下来,“可是枫儿没有妹妹。”
“林福雅和枫儿做了十几年的兄妹,二人虽无血缘关系,可是,兄妹情深,你这样欺负林福雅,枫儿心里必然是不高兴的。”
“可是,我要为你报仇啊!林福雅是那个贱人的女儿!”
“上一辈的仇恨,不要牵扯到下一代。”
“好,朕答应你,日后好好对林福雅!可是,不管怎么对她,朕的心里,永远都只有你一个人。林福雅收到了想要的承诺,渐渐后退。
“不要走!朝歌!”耶律骨大叫起来。
可是林福雅已经退了出去,在林枫的接应下,如飞跑开了。
耶律骨已经追了出来。烟雾也渐渐散去。
暖暖的阳光下,百花盛开,安静了一个冬日的园子里,完全热闹开了。新芽爬满了各树的枝头,好一些藤蔓,也从漏窗中钻了出来,欢快的向上爬着。
看到林枫,耶律骨问:“枫儿,可看到你母亲了?朕刚才看到你母亲了!朕刚才看到你母亲了!”
林枫穿着一件红黄相间的窄袖立领衣裳,衣裳的前胸绣着一头麒麟兽,两肩处还绣了两颗明珠,而在衣袖处,则绣了一圈滚边,装作吃惊地四下看去,“母亲在何处?”
“刚才她走了,就是在你这个方向。”耶律骨这才知道刚才考虑欠周,应该叫人跟着她才对。
“刚才这里,并没有人来过啊,父亲是不是思念母亲过甚,以至出现幻觉?”
耶律骨大惊,“不可能!你怎么会没见过呢。”
林枫提醒说:“父皇,母亲走了已经有十多年啦。”
耶律骨说:“可是,刚才就在这里,我真的看到你母亲了。不会是幻觉,你母亲还要我好好对待林福雅。”
林枫说:“那父皇只要按照母亲说的办不就可以了?”
耶律骨滴下眼泪来,“可是,朕真的很想念你娘啊。恨不得现在就见到她。”
林枫说:“父皇,最好的纪念,就是听话。”
耶律骨点点头,“好,朕听你母亲的话,听话总是没错的。”
林枫走后,林福雅追问耶律骨的态度。
“你虽然火候不到就问个不停,可还算演戏演的好,我父皇压根看不出任何漏洞。你放心,父皇已经决定,要好好对待你。”
林福雅穿着一件灰白色的连襟的衣裳,衣摆处前后开叉,露出了里面的粉色的褥衣,衣裳的袖口,单绣了两朵黑梅,看上去很是别致,高兴极了,“枫哥哥最棒!”
林枫说:“虽然又有了机会二人见面,可是,见的多了,漏洞也多。你要善待别人,小心身边人。”
“当然。”林福雅说,“我的亲人人数都不多,一定不是我。”
屋内,沁人的檀香味幽幽的从香炉中飘出来。
飘到横梁上,绕了两圈后,又飘到了窗外去。
横梁下,是一张长案,长案的中间,是一个青花瓷花瓶,花瓶把长案分成了两半,这边坐着周筝筝,另外一边,坐着周瑜恒。
窗外的鸟儿,不时的鸣叫着,有时候还会飞到窗台前,对着屋内的两人叽叽喳喳的叫。
只是周筝筝和周瑜恒,都很难被打扰到。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不可,居无竹……”周瑜恒突然微皱眉头,吟出声来,还把手中的书,给搁到了桌上。
“瑜恒,怎么了这是?”
突如其来的声音,也把周筝筝的思绪给打断了。
抬起头,周筝筝发现周瑜恒已经站起了身,在房间内踱来踱去。
“姐,你说,居无竹会是什么样子?”周瑜恒突然冒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似笑非笑的看着周筝筝。
“居无竹!”周筝筝稍微迟疑了下,突然笑道:“你能做到食无肉吗?”
周瑜恒这下也笑了,平日里喜欢吃东西,对肉也是很喜欢,怎么可能宁可食无肉呢。
“姐姐可以,我不行。”周瑜恒很爽快的回答道。
“竹节清高,也不完全可取。”周筝筝浅笑了一下后,缓缓的说道:“竹子耐腐坚韧,气味清香,家具用处颇多,但若常以竹的清高自居,恐怕自视过高,几乎朋友。”
“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周瑜恒随机接上了话。
“嗯,说的就是这个理。”周筝筝淡淡的一笑。弟弟周瑜恒有同辈中少有的思辨力,这让周筝筝也是十分得意。
周瑜恒跟着点点头,“为人处世,还是需要外圆内方的,外表太过棱角分明,便不可能聚能人,成大业。”
“诚然,弟弟若有志向,当多出去走走,读白书,不如走百路。”周筝筝意味深长的说道,“当年周天子若不是出去走走,也不会碰到姜子牙,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西周王朝。而周瑜和孙权,也是在一次偶遇中找到了知己,不然,也没有三国鼎立了。”
周瑜恒这时,却突然笑起来了。
“姐姐如此博贯古今,怕是以后姐夫会没好日子过喽。”周瑜恒打趣道。
“这就不用你担心了。”周筝筝依然一脸镇定的样子,“倒是你,年纪尚小,光阴宝贵,可不要荒废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姐姐放心,弟弟我自然不会被儿女私情所牵绊。”听见姐姐这番教诲,周瑜恒也是赶紧表态。
周瑜恒很崇拜周筝筝,对周筝筝的话,也是很认真的听。
“如此甚好。”
“多谢姐姐教导。”
一番对话之后,周瑜恒又重新坐回了位置。
四周的檀香味依然浓郁,窗外的鸟叫声也还是那么的熟悉。
虽然居无竹的问题答案很清晰简单,但此时,周瑜恒也更明白了什么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周筝筝也把为官决断的第一要义告诉了周瑜恒,那就是要多多走访,多多体察。
耶律骨在烟雾里看不真切,只觉得眼前那人就是他日思夜想的朝歌,所以,不管朝歌说什么都答应下来,“可是枫儿没有妹妹。”
“林福雅和枫儿做了十几年的兄妹,二人虽无血缘关系,可是,兄妹情深,你这样欺负林福雅,枫儿心里必然是不高兴的。”
“可是,我要为你报仇啊!林福雅是那个贱人的女儿!”
“上一辈的仇恨,不要牵扯到下一代。”
“好,朕答应你,日后好好对林福雅!可是,不管怎么对她,朕的心里,永远都只有你一个人。林福雅收到了想要的承诺,渐渐后退。
“不要走!朝歌!”耶律骨大叫起来。
可是林福雅已经退了出去,在林枫的接应下,如飞跑开了。
耶律骨已经追了出来。烟雾也渐渐散去。
暖暖的阳光下,百花盛开,安静了一个冬日的园子里,完全热闹开了。新芽爬满了各树的枝头,好一些藤蔓,也从漏窗中钻了出来,欢快的向上爬着。
看到林枫,耶律骨问:“枫儿,可看到你母亲了?朕刚才看到你母亲了!朕刚才看到你母亲了!”
林枫穿着一件红黄相间的窄袖立领衣裳,衣裳的前胸绣着一头麒麟兽,两肩处还绣了两颗明珠,而在衣袖处,则绣了一圈滚边,装作吃惊地四下看去,“母亲在何处?”
“刚才她走了,就是在你这个方向。”耶律骨这才知道刚才考虑欠周,应该叫人跟着她才对。
“刚才这里,并没有人来过啊,父亲是不是思念母亲过甚,以至出现幻觉?”
耶律骨大惊,“不可能!你怎么会没见过呢。”
林枫提醒说:“父皇,母亲走了已经有十多年啦。”
耶律骨说:“可是,刚才就在这里,我真的看到你母亲了。不会是幻觉,你母亲还要我好好对待林福雅。”
林枫说:“那父皇只要按照母亲说的办不就可以了?”
耶律骨滴下眼泪来,“可是,朕真的很想念你娘啊。恨不得现在就见到她。”
林枫说:“父皇,最好的纪念,就是听话。”
耶律骨点点头,“好,朕听你母亲的话,听话总是没错的。”
林枫走后,林福雅追问耶律骨的态度。
“你虽然火候不到就问个不停,可还算演戏演的好,我父皇压根看不出任何漏洞。你放心,父皇已经决定,要好好对待你。”
林福雅穿着一件灰白色的连襟的衣裳,衣摆处前后开叉,露出了里面的粉色的褥衣,衣裳的袖口,单绣了两朵黑梅,看上去很是别致,高兴极了,“枫哥哥最棒!”
林枫说:“虽然又有了机会二人见面,可是,见的多了,漏洞也多。你要善待别人,小心身边人。”
“当然。”林福雅说,“我的亲人人数都不多,一定不是我。”
屋内,沁人的檀香味幽幽的从香炉中飘出来。
飘到横梁上,绕了两圈后,又飘到了窗外去。
横梁下,是一张长案,长案的中间,是一个青花瓷花瓶,花瓶把长案分成了两半,这边坐着周筝筝,另外一边,坐着周瑜恒。
窗外的鸟儿,不时的鸣叫着,有时候还会飞到窗台前,对着屋内的两人叽叽喳喳的叫。
只是周筝筝和周瑜恒,都很难被打扰到。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不可,居无竹……”周瑜恒突然微皱眉头,吟出声来,还把手中的书,给搁到了桌上。
“瑜恒,怎么了这是?”
突如其来的声音,也把周筝筝的思绪给打断了。
抬起头,周筝筝发现周瑜恒已经站起了身,在房间内踱来踱去。
“姐,你说,居无竹会是什么样子?”周瑜恒突然冒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似笑非笑的看着周筝筝。
“居无竹!”周筝筝稍微迟疑了下,突然笑道:“你能做到食无肉吗?”
周瑜恒这下也笑了,平日里喜欢吃东西,对肉也是很喜欢,怎么可能宁可食无肉呢。
“姐姐可以,我不行。”周瑜恒很爽快的回答道。
“竹节清高,也不完全可取。”周筝筝浅笑了一下后,缓缓的说道:“竹子耐腐坚韧,气味清香,家具用处颇多,但若常以竹的清高自居,恐怕自视过高,几乎朋友。”
“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周瑜恒随机接上了话。
“嗯,说的就是这个理。”周筝筝淡淡的一笑。弟弟周瑜恒有同辈中少有的思辨力,这让周筝筝也是十分得意。
周瑜恒跟着点点头,“为人处世,还是需要外圆内方的,外表太过棱角分明,便不可能聚能人,成大业。”
“诚然,弟弟若有志向,当多出去走走,读白书,不如走百路。”周筝筝意味深长的说道,“当年周天子若不是出去走走,也不会碰到姜子牙,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西周王朝。而周瑜和孙权,也是在一次偶遇中找到了知己,不然,也没有三国鼎立了。”
周瑜恒这时,却突然笑起来了。
“姐姐如此博贯古今,怕是以后姐夫会没好日子过喽。”周瑜恒打趣道。
“这就不用你担心了。”周筝筝依然一脸镇定的样子,“倒是你,年纪尚小,光阴宝贵,可不要荒废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姐姐放心,弟弟我自然不会被儿女私情所牵绊。”听见姐姐这番教诲,周瑜恒也是赶紧表态。
周瑜恒很崇拜周筝筝,对周筝筝的话,也是很认真的听。
“如此甚好。”
“多谢姐姐教导。”
一番对话之后,周瑜恒又重新坐回了位置。
四周的檀香味依然浓郁,窗外的鸟叫声也还是那么的熟悉。
虽然居无竹的问题答案很清晰简单,但此时,周瑜恒也更明白了什么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周筝筝也把为官决断的第一要义告诉了周瑜恒,那就是要多多走访,多多体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