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节
“我要做藩镇,”郑飞待众人刚一落座便开门见山,“我不称王,只做藩镇。”
赵良嗣心中猛地一跳,果然!招安这事果然没那么简单!确实也是,胜利的一方怎会主动求和呢?原来他从一开始就抱着这个目的,他看了张叔夜一眼,只见张叔夜也是满脸的震惊,看起来似乎不是装的。
“这不可能!”赵良嗣回答的很干脆,“就算满朝大臣都答应,皇上也不会答应,大宋祖训有言,藩镇之祸猛于虎,大宋绝不会让历史重蹈!”他虽然在心里也为郑飞的这个决定不由暗喝一声彩,但他也明白,郑飞的这个想法有些痴心妄想,做藩镇就等于半独立,那大宋招安你又有何意义?
“正是!”张叔夜接道,眼中满是失望,“这件事绝对不会被大宋接受。”说罢,他又朝着郑飞悄悄的一摇头,向郑飞更加确定这件事不会成功。
张叔夜不是已经加入天道军了吗?那他为何还要反对郑飞的决定?原来,他虽已秘密加入天道军,但做了大宋几十年的忠臣,其实他在心里还是对自己这个决定很是痛苦,所以当郑飞告诉他希望他回去促成招安时他还是很高兴的,在他看来,只要大宋能顺利招安郑飞与天道军,便等于同时拥有了一位治世之能臣与一支强悍的军队,那他也就不存在背叛大宋的行为了。可他却没想到,郑飞的真实目的竟是要做藩镇!煞那间,除了希望破裂的苦涩,一种混杂着矛盾与纠结的复杂情绪也笼上心头,可以说,张叔夜是最希望招安能够成功的人,但如果招安失败了,那他应该怎么办呢?难道只能彻底的背叛大宋吗?在如此的矛盾的心理下,张叔夜在潜意识中已经产生了要劝郑飞放弃这种想法的打算了。
对于这二人的反应,郑飞早在预料之中,他随即问道,“可不可能先不说,我想问问你们,你们这次来是想让我们怎样?”
赵良嗣刚想回答,却听旁边张叔夜如同条件反射般已抢先答道,“诸位交出地盘与军队,朝廷对诸位大加封赏,以往种种皆既往不咎,诸位无论是愿做太平富家翁,还是效忠圣上,为国出力都可以!”
赵良嗣看着似乎有些反应过度的张叔夜,眼中一片疑惑,从他那热切的充满希望的表情看,他明显是希望郑临风能接受这个条件,难道自己一直都猜错了?他真的与郑临风没有什么关系?
郑飞看着张叔夜,心底暗暗一叹,暗道曾经的担心果然没错,张叔夜虽为百姓而加入自己,但他的心还是属于大宋的,这也是为什么自己当初没有把真实想法告诉他的原因。
“刚刚我的条件两位上使都说不可能,”郑飞冷冷一笑,“那你们觉得你们的条件对我们来说可能吗?等我们交出了所有的军队和地盘,我们就彻底成了你们刀板上的鱼肉,到时候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把我们随意宰割,你们当我们傻吗?”
张叔夜摇摇头,“郑帅不必担心,招安若成,圣上必会昭告天下,只要诸位遵纪守法,圣上又怎么会做出违反约定的事呢?”
郑飞哈哈一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古往今来这样的事还少吗?张大人不必再说了,这件事绝无可能,恰恰相反,我的条件却有更加充足的理由!”
张叔夜与赵良嗣皆是一愣,充足的理由?这世上还有可以迫使大宋改变原则的理由吗?
只见郑飞朝着旁边吴用一摆手,吴用立刻自书案上拿起一张纸递给了赵良嗣,赵良嗣一接过立刻与张叔夜看了起来,仅仅片刻之后,二人的脸上就写满了深深的震惊!
这应该是一封信,信很简单,但所写的内容却不异于晴天霹雳,信上说,大宋西军在西夏军的进攻下节节败退,已连丢保安军、怀德军与环洲!
赵良嗣抬头惊道,“这是真的?!西北在打仗?!”
郑飞微微一笑,脸上也闪过一丝惊奇,“你们不知道?十几天前就开战了,这封信上所写的已经是六天前的战况了。”
后起之秀7“六天?!”张叔夜又是一惊,满脸的不信,“西北距此几千里,朝廷又已封锁边境,你们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收到西北的信!”
郑飞笑道,“我自有办法,这封信上所说的你们可以现在就回去求证,但等你们证实了之后,请你们问一问你们的大宋皇帝,如果这个时候我挥兵十八万直取东京,他觉得后果会怎么样?!”
赵良嗣和张叔夜的脸色瞬间就变了,以天道军目前所表现出来的实力,十八万大军若朝着东京进发,那后果!
“我这就回去问清楚!”张叔夜猛地站起身道,同时用问询的目光看向了赵良嗣,他虽然迫切想知道这件事的真假,但他毕竟只是副使,凡事还要听正使的决定。
赵良嗣现在已经几乎可以肯定张叔夜是站在大宋这一边的了,他正要回答,却眼见郑飞正在目不转睛的看着他,令他心头不由一跳,话到嘴边接着一改,“好,张大人请去,我留下来继续谈判!”
发生了这样的事,在未验证真伪之前还有什么可谈的?不过这个念头只在张叔夜心中一闪而过,他立刻朝外就走,郑飞一挥手,立刻跟上两名护卫送他出去。
紧接着,郑飞朝着吴用等人摆了摆手,吴用几人中除了王进和庞万春,其余几人皆是满眼疑惑不知统帅为何要他们出去,同时更加疑惑这位朝廷的赵大人似乎对统帅的这个举动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惊讶,但他们还是立刻走出了书房并关上了门。
很快,屋内就只剩下郑飞与赵良嗣了,二人彼此对视数秒,接着同时一笑。
郑飞笑道,“现在我是该称呼赵兄,还是马兄?”
赵良嗣也一笑,“不过是个名字,都可以,但以郑帅如今权势,还愿意称在下一句赵兄,赵某真是受宠若惊。”
郑飞收起笑容正色道,“赵兄对我的帮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尤其是一年前的那封信……”
赵良嗣立刻做了个噤声的动作轻笑道,“此事莫再提,隔墙有耳,传出去我可是要掉脑袋的。”
二人相视再次一笑,门外不远处吴用等人听到屋内传出的这声大笑都是满脸惊奇,然后同时默契的距离书房又远了几步。
“还没有恭喜郑兄喜得二子!”赵良嗣很真诚的说道,“名字可起好了?”
郑飞点点头,脸上又展露出了笑容,“老大叫郑安国,老二叫郑安邦,你这当叔叔的过会可要去看看。红包可不能少哦!”
这句话,尤其是那句“叔叔”直让赵良嗣心中一暖,看得出,眼前的郑临风是很真诚的,并不是客套,“安国安邦,好名字!只可惜我是不能去看了……”他的脸上不无遗憾。
郑飞知道他的顾虑,接着道,“无妨,以后总会有机会的!”
赵良嗣也很认真的点点头,心中更是庆幸,庆幸当初自己果然没有看错眼前此人,此人的成就也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郑兄,你能告诉我你真正的想法是什么吗?”赵良嗣不失时机的问道。
郑飞点点头,“我的真实想法就是做藩镇。”
赵良嗣叹了一口气,“这很困难!我虽然来大宋不过才几年,却也知道大宋对武人的猜忌有多严重,而童贯之所以能在西北有那么的权威,不过是因为他是个阉人,所以皇帝才会信任他。你要做藩镇就是跟大宋的立国之本做抗争,可能性很小!”
郑飞反问道,“难道如今西北的不利局面,东南的民乱,还有我刚刚的威胁还不足够?”
赵良嗣道,“在大宋如今四面交战,四面皆不利的局面下,你的威胁的确很严重,但你不要低估了大宋的顽固!西北战事虽然不利,但大宋与西夏你来我往打了这么多年仗,哪次不是互有胜负?也没见谁能真把谁怎样,西夏再如何也是外敌,大宋被逼入绝境后很可能会使出老办法,就是与西夏议和,用大笔钱财买来停战。但你却不一样,你在大宋国内,你在动摇他的国之根本,而你也已暴露了你要霸占一方的真实想法,大宋会怎样对你?他若不顾一切的倾尽全力对付你,你能抵挡多久?”
郑飞皱起了眉头,“那我应该怎么办?”
赵良嗣听出了郑飞向他请教的意思,一笑道,“你要做藩镇,自然也要拿出做藩镇的样子来。”
郑飞心中一跳,“赵兄的意思……是?”
534,藩镇(3)
赵良嗣道,“派出你的军队,帮助大宋对抗西夏,剿灭东南民乱,让大宋看到你对他的价值!”说罢,赵良嗣玩笑般接着笑道,“就算最后大宋想兔死烹狗、卸磨杀驴,那也得等把你利用完了再说。”
郑飞面色立刻如茅塞顿开一般,接着对赵良嗣起身抱拳一礼道,“赵兄真是醍醐灌顶,此事若成,郑某必永记于心!”
赵良嗣也起身一礼道,“郑兄,事成之后,在下只求郑兄一件事。”
郑飞正色道,“赵兄请讲。莫说是一件,就是十件在下也在所不辞。”
赵良嗣道,“他日,等郑兄成了大事,收复燕云十六州……”
郑飞抢道,“莫说赵兄有恩于我,便是没有今日之事,光复我华夏故地也是每一名华夏人的责任!”
赵良嗣大喜,“多谢郑兄!张叔夜应该还没走远,我这就去追他,然后我便重返东京,劝说皇帝答应郑兄的条件!”
郑飞也是一喜,“那再好不过了!”
说罢,郑飞拍了拍手,房门打来,“派人护送赵大人返回宋境!”
赵良嗣朝着郑飞一点头,立刻走出了书房。
郑飞一直将他送出门外,渐渐地,看着赵良嗣急匆匆远去的背影,郑飞的嘴角突然莫名一翘……
+++++++++++++++++++++++++++++++++++
将招安使团其他人继续留在郓州城,赵良嗣骑着天道军为其准备好的骏马很快追上了张叔夜,并对他说,在他走后,经过他的劝说,郑临风虽依旧坚持做藩镇,但也做出了很大的让步,答应派出军队助大宋抵御外敌,平叛民乱。
张叔夜对此虽是满腹疑惑,却也不知哪里不对,但他也承认,如果郑临风再抛出这样的条件,的确对大宋很有吸引力。
二人就这样快马加鞭赶回了大名府。
梁世杰对二人的突然归来吃惊不已,还没等他问明缘由便被二人追问西北是否战事又起,并且大宋目前的战况是否极为不利?!
梁世杰对二人居然知道这件事也是极为的惊讶,再一听他们居然是从梁山贼寇那里知道这事的更是大吃一惊,而当他听到梁山贼寇居然要以此为威胁想做藩镇时更是惊得下巴差点掉在地上,但对梁山贼寇提出来的出兵条件,他也是不由怦然心动,别的不说,自己眼下的危机总算是解除了,不过这事他也做不了主,他当即同意赵良嗣与张叔夜火速赶回东京面见圣上禀明此事。
赵张二人当即继续骑马以最快的速度奔向东京,途中在驿站接连换马,风餐露宿,终于在第二日就赶回了东京,他们二人带回的消息也极大的震动了朝野上下。
梁山贼寇要做藩镇自然是引起了朝野上下一片反对之声,但来自梁山贼寇的威胁也让皇帝与众大臣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以前皇帝与众大臣对剿灭梁山贼寇充满着绝对的信心,但现在他们却对保卫他们的军队充满着深深的不自信,如果贼寇真的不顾一切拼命攻来,以他们那摧枯拉朽般横扫京东东路的势头,从大名府到东京的军队能抵挡得住吗?更何况现在西北战事又接连失利,东南平叛在这十几日中又败了两场,皇帝与众大臣们都犹豫了。
赵良嗣适时的提出了梁山贼寇的又一个条件,皇帝与众大臣一听梁山贼寇肯出兵平叛,助阵西北,都是不由心动,以梁山贼寇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他们如果能派军参战,两个战场的胜算的确都会增加许多!
但皇帝与众大臣们还是很犹豫,祖宗家法可是说得明明白白,藩镇之祸猛于虎,他们很是非常担心答应梁山贼寇的话,日后会不会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而且现在梁山贼寇毕竟是几乎占据了整个京东西路与京东东路,他们的地盘太大,人口也太多!
于是,经过皇帝与众大臣的连日商量,他们又提出了新的条件,那便是梁山贼寇若要做藩镇也可以,但必须归还被他们占据的大部分地盘,大宋可以允许出现地盘不大的一个藩镇,绝不允许出现一个地盘很大的“藩路”!
赵良嗣对这个结果有些失望,以他对郑飞的了解,他知道郑飞是不会同意的,但大宋的确已经做出了相当大的让步,总比一口拒绝来得强。
当日,赵良嗣领旨继续与张叔夜急赴京东西路,皇帝也派出以郑居中为首的大臣随后赶往大名府,作为皇帝的全权谈判代表。
几日后,赵良嗣二人经过快马加鞭的长途跋涉后再次于郓州城见到了郑飞。
郑飞对大宋的这个条件果然很不满意,但在赵良嗣的劝说下,他也决定做出一些让步,那便是可以归还大宋一些地盘,但不能太多,因为地盘如果太少,天道军也会觉得很没有安全感,而且大宋也要答应天道军一些条件,比如给你们去打仗可以,但军饷粮草之类的也要你们出,我们总不能又出人又出粮又出钱吧?
在听说皇帝已派出大臣前来代表他谈判,郑飞便将诸多底线授予吴用,让吴用全权代表自己,与赵良嗣和张叔夜去了大名府。
又过了两日,郑居中等人终至大名府,最终的谈判正式开始,经过两日的反复谈判,双方草订了一个协议,只待各自返回分别请示皇帝与郑飞的决定。
草议规定,天道军方面,归还郓州、博州、高唐州、齐州、濮州和济州给大宋,自己保留京东西路的兖州和徐州,还有京东东路的淄州、沂州、青州、密州、潍州和莱州。但大宋也要把登州划给天道军,也就是说,天道军拿自己正在占领的京东西路六个州,换取京东东路一个州。
这个让步虽然没有达到朝廷的原计划,但以六换一却是明显占足了便宜,而且随着京东西路这六州的回归,梁山贼寇终于远离了北京大名府与南京应天府,也彻底远离了东京汴梁,东京来自梁山贼寇的威胁顿时减弱了许多!
当然,便宜也不能全让大宋占了,作为附加条件,大宋立刻解除边境封锁,允许自由贸易,同时大宋每年要给天道军两百万贯以作军饷,毕竟如今我们天道军也算大宋的军队了,你出点钱养军也是应该的。
大宋同意了自由贸易,对两百万贯军饷也基本同意,但还有个条件,就是大宋要向天道军派出一名监军。大宋的目的很简单,你天道军既然是我大宋的军队了,还要我发军饷,那你也应该多少遵守一下我们大宋的规矩,我们大宋以文治武,军中必须有监军,所以你们那里也要有我们的监军!
郑飞当然明白大宋真正的意图是什么,不过,大宋想让一个监军来分裂天道军,架空自己,他们未免把天道军想的太简单了!行,你要派就派,同意!
就这样,草议很快得到了皇帝与郑飞分别批准,至此,天道军正式成为大宋自建国以来唯一的一个藩镇,向大宋称臣,在领地范围内享受绝对的权利!
七月底,来自东京的圣旨下达了京东东路……
535,藩镇(4)
(被突如其来的肾结石从昨夜开始折腾了十几个小时,住院一天刚刚回家,耽误了更新对大家深表歉意,此一更,十一点前尽量再把第二更赶出来。)
“圣上,这是按您的吩咐写好的圣旨,请您过目。”梁师成无比恭敬的朝着皇帝赵佶双手捧起自己刚刚亲笔所写的圣旨,他官至检校太殿,凡御书号令都经他手传出诏令天下,有的时候赵佶懒了些,让他代表写圣旨也是常有的事。
赵佶的面色却显得很是情趣寡然,只见他无所谓的摆摆手道,“不用看了,发出去吧。”
梁师成恭顺的应了一声,一见赵佶的样子迟疑片刻之后又道,“圣上,您要保重身子呀,大宋的江山可不能没有您。”
赵佶却苦笑一声,看着依旧拿在梁师成手中的那份圣旨,不由悠然长叹,“朕……愧对祖宗,竟让藩镇再度出现……”
若是朝中旁人看到赵佶这般样子,定会感动的五体投体,痛哭流涕,但梁师成却没有,作为赵佶最宠信的宦官之一,也作为最了解赵佶的人,他知道这是这位性情皇帝的老毛病又犯了,没办法,大凡风流才子、文人雅士一类的人物,总喜欢看到什么就非要整出一段什么感悟来寓意自己,继而连自己也被自己所表现出的高尚的情操与丰富的情感给感动不已,这不,随着此次藩镇谈判的结束,皇帝又要开始了。
当然,这也是梁师成最喜欢的时刻,也往往是这种时刻才更能让皇帝觉出他的好来,“圣上,您别这么说,满朝文武大臣都知道,您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江山社稷为考虑,况且让那梁山贼寇为藩镇不过只是一时权宜之计,待四方战事平息,就到了收拾他们的时候了!到时,于内,四海升平。于外,我大宋军民在您的英明领导下,重新光复燕云十六州,此等丰功伟绩必能让圣上您名垂千古!”
几句话说得赵佶心中十分受用,他赞许的看了一眼梁师成点头道,“假若朝中那些大臣也能像你这样体会到朕的良苦用心就好了。”
梁师成赶忙躬身道,“臣不敢当。”说到这里,梁师成接口又道,“对了,圣上,臣刚刚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圣旨中并未说明将派谁去监军京东,臣十分惶恐,不知是不是臣刚刚漏听了圣上的话……”
赵佶摆摆手,“你没漏听,朕确实没说,因为这个人选……真不好定呀!”
“你有没有人选说来听听?”赵佶接着问向梁师成。
梁师成心头一喜,面上故作思索片刻之后便道,“臣倒真想起一个人来……”
赵佶急问道,“哦?是谁?”
梁师成慢慢道,“宣和殿大学士,淮南军节度使,蔡攸!”
赵佶一愣,“他?”
梁师成接着道,“这梁山军不比别处,名义上是咱们大宋的军队,实际上却对圣上您听封不听调,而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监军者必须对圣上忠心不二,且足智多谋,方能一步步架空那贼首郑临风。蔡攸贵为宣和殿大学士,又封淮南军节度使,任一路监军绰绰有余,其与其父蔡太师又都是对圣上忠心不二的大臣,如此说来,蔡大人是不二人选!”
赵佶听了也轻轻点了点头,“好,就按你的意思办,拟职,封蔡攸为京东路监军。”
梁师成立刻放下手中先前那份圣旨,然后立刻书写起一份新的圣旨来,只是他写着写着,嘴角上已忍不住露出一抹得意的笑意……
+++++++++++++++++++++++++++++++++
赵良嗣心中猛地一跳,果然!招安这事果然没那么简单!确实也是,胜利的一方怎会主动求和呢?原来他从一开始就抱着这个目的,他看了张叔夜一眼,只见张叔夜也是满脸的震惊,看起来似乎不是装的。
“这不可能!”赵良嗣回答的很干脆,“就算满朝大臣都答应,皇上也不会答应,大宋祖训有言,藩镇之祸猛于虎,大宋绝不会让历史重蹈!”他虽然在心里也为郑飞的这个决定不由暗喝一声彩,但他也明白,郑飞的这个想法有些痴心妄想,做藩镇就等于半独立,那大宋招安你又有何意义?
“正是!”张叔夜接道,眼中满是失望,“这件事绝对不会被大宋接受。”说罢,他又朝着郑飞悄悄的一摇头,向郑飞更加确定这件事不会成功。
张叔夜不是已经加入天道军了吗?那他为何还要反对郑飞的决定?原来,他虽已秘密加入天道军,但做了大宋几十年的忠臣,其实他在心里还是对自己这个决定很是痛苦,所以当郑飞告诉他希望他回去促成招安时他还是很高兴的,在他看来,只要大宋能顺利招安郑飞与天道军,便等于同时拥有了一位治世之能臣与一支强悍的军队,那他也就不存在背叛大宋的行为了。可他却没想到,郑飞的真实目的竟是要做藩镇!煞那间,除了希望破裂的苦涩,一种混杂着矛盾与纠结的复杂情绪也笼上心头,可以说,张叔夜是最希望招安能够成功的人,但如果招安失败了,那他应该怎么办呢?难道只能彻底的背叛大宋吗?在如此的矛盾的心理下,张叔夜在潜意识中已经产生了要劝郑飞放弃这种想法的打算了。
对于这二人的反应,郑飞早在预料之中,他随即问道,“可不可能先不说,我想问问你们,你们这次来是想让我们怎样?”
赵良嗣刚想回答,却听旁边张叔夜如同条件反射般已抢先答道,“诸位交出地盘与军队,朝廷对诸位大加封赏,以往种种皆既往不咎,诸位无论是愿做太平富家翁,还是效忠圣上,为国出力都可以!”
赵良嗣看着似乎有些反应过度的张叔夜,眼中一片疑惑,从他那热切的充满希望的表情看,他明显是希望郑临风能接受这个条件,难道自己一直都猜错了?他真的与郑临风没有什么关系?
郑飞看着张叔夜,心底暗暗一叹,暗道曾经的担心果然没错,张叔夜虽为百姓而加入自己,但他的心还是属于大宋的,这也是为什么自己当初没有把真实想法告诉他的原因。
“刚刚我的条件两位上使都说不可能,”郑飞冷冷一笑,“那你们觉得你们的条件对我们来说可能吗?等我们交出了所有的军队和地盘,我们就彻底成了你们刀板上的鱼肉,到时候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把我们随意宰割,你们当我们傻吗?”
张叔夜摇摇头,“郑帅不必担心,招安若成,圣上必会昭告天下,只要诸位遵纪守法,圣上又怎么会做出违反约定的事呢?”
郑飞哈哈一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古往今来这样的事还少吗?张大人不必再说了,这件事绝无可能,恰恰相反,我的条件却有更加充足的理由!”
张叔夜与赵良嗣皆是一愣,充足的理由?这世上还有可以迫使大宋改变原则的理由吗?
只见郑飞朝着旁边吴用一摆手,吴用立刻自书案上拿起一张纸递给了赵良嗣,赵良嗣一接过立刻与张叔夜看了起来,仅仅片刻之后,二人的脸上就写满了深深的震惊!
这应该是一封信,信很简单,但所写的内容却不异于晴天霹雳,信上说,大宋西军在西夏军的进攻下节节败退,已连丢保安军、怀德军与环洲!
赵良嗣抬头惊道,“这是真的?!西北在打仗?!”
郑飞微微一笑,脸上也闪过一丝惊奇,“你们不知道?十几天前就开战了,这封信上所写的已经是六天前的战况了。”
后起之秀7“六天?!”张叔夜又是一惊,满脸的不信,“西北距此几千里,朝廷又已封锁边境,你们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收到西北的信!”
郑飞笑道,“我自有办法,这封信上所说的你们可以现在就回去求证,但等你们证实了之后,请你们问一问你们的大宋皇帝,如果这个时候我挥兵十八万直取东京,他觉得后果会怎么样?!”
赵良嗣和张叔夜的脸色瞬间就变了,以天道军目前所表现出来的实力,十八万大军若朝着东京进发,那后果!
“我这就回去问清楚!”张叔夜猛地站起身道,同时用问询的目光看向了赵良嗣,他虽然迫切想知道这件事的真假,但他毕竟只是副使,凡事还要听正使的决定。
赵良嗣现在已经几乎可以肯定张叔夜是站在大宋这一边的了,他正要回答,却眼见郑飞正在目不转睛的看着他,令他心头不由一跳,话到嘴边接着一改,“好,张大人请去,我留下来继续谈判!”
发生了这样的事,在未验证真伪之前还有什么可谈的?不过这个念头只在张叔夜心中一闪而过,他立刻朝外就走,郑飞一挥手,立刻跟上两名护卫送他出去。
紧接着,郑飞朝着吴用等人摆了摆手,吴用几人中除了王进和庞万春,其余几人皆是满眼疑惑不知统帅为何要他们出去,同时更加疑惑这位朝廷的赵大人似乎对统帅的这个举动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惊讶,但他们还是立刻走出了书房并关上了门。
很快,屋内就只剩下郑飞与赵良嗣了,二人彼此对视数秒,接着同时一笑。
郑飞笑道,“现在我是该称呼赵兄,还是马兄?”
赵良嗣也一笑,“不过是个名字,都可以,但以郑帅如今权势,还愿意称在下一句赵兄,赵某真是受宠若惊。”
郑飞收起笑容正色道,“赵兄对我的帮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尤其是一年前的那封信……”
赵良嗣立刻做了个噤声的动作轻笑道,“此事莫再提,隔墙有耳,传出去我可是要掉脑袋的。”
二人相视再次一笑,门外不远处吴用等人听到屋内传出的这声大笑都是满脸惊奇,然后同时默契的距离书房又远了几步。
“还没有恭喜郑兄喜得二子!”赵良嗣很真诚的说道,“名字可起好了?”
郑飞点点头,脸上又展露出了笑容,“老大叫郑安国,老二叫郑安邦,你这当叔叔的过会可要去看看。红包可不能少哦!”
这句话,尤其是那句“叔叔”直让赵良嗣心中一暖,看得出,眼前的郑临风是很真诚的,并不是客套,“安国安邦,好名字!只可惜我是不能去看了……”他的脸上不无遗憾。
郑飞知道他的顾虑,接着道,“无妨,以后总会有机会的!”
赵良嗣也很认真的点点头,心中更是庆幸,庆幸当初自己果然没有看错眼前此人,此人的成就也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郑兄,你能告诉我你真正的想法是什么吗?”赵良嗣不失时机的问道。
郑飞点点头,“我的真实想法就是做藩镇。”
赵良嗣叹了一口气,“这很困难!我虽然来大宋不过才几年,却也知道大宋对武人的猜忌有多严重,而童贯之所以能在西北有那么的权威,不过是因为他是个阉人,所以皇帝才会信任他。你要做藩镇就是跟大宋的立国之本做抗争,可能性很小!”
郑飞反问道,“难道如今西北的不利局面,东南的民乱,还有我刚刚的威胁还不足够?”
赵良嗣道,“在大宋如今四面交战,四面皆不利的局面下,你的威胁的确很严重,但你不要低估了大宋的顽固!西北战事虽然不利,但大宋与西夏你来我往打了这么多年仗,哪次不是互有胜负?也没见谁能真把谁怎样,西夏再如何也是外敌,大宋被逼入绝境后很可能会使出老办法,就是与西夏议和,用大笔钱财买来停战。但你却不一样,你在大宋国内,你在动摇他的国之根本,而你也已暴露了你要霸占一方的真实想法,大宋会怎样对你?他若不顾一切的倾尽全力对付你,你能抵挡多久?”
郑飞皱起了眉头,“那我应该怎么办?”
赵良嗣听出了郑飞向他请教的意思,一笑道,“你要做藩镇,自然也要拿出做藩镇的样子来。”
郑飞心中一跳,“赵兄的意思……是?”
534,藩镇(3)
赵良嗣道,“派出你的军队,帮助大宋对抗西夏,剿灭东南民乱,让大宋看到你对他的价值!”说罢,赵良嗣玩笑般接着笑道,“就算最后大宋想兔死烹狗、卸磨杀驴,那也得等把你利用完了再说。”
郑飞面色立刻如茅塞顿开一般,接着对赵良嗣起身抱拳一礼道,“赵兄真是醍醐灌顶,此事若成,郑某必永记于心!”
赵良嗣也起身一礼道,“郑兄,事成之后,在下只求郑兄一件事。”
郑飞正色道,“赵兄请讲。莫说是一件,就是十件在下也在所不辞。”
赵良嗣道,“他日,等郑兄成了大事,收复燕云十六州……”
郑飞抢道,“莫说赵兄有恩于我,便是没有今日之事,光复我华夏故地也是每一名华夏人的责任!”
赵良嗣大喜,“多谢郑兄!张叔夜应该还没走远,我这就去追他,然后我便重返东京,劝说皇帝答应郑兄的条件!”
郑飞也是一喜,“那再好不过了!”
说罢,郑飞拍了拍手,房门打来,“派人护送赵大人返回宋境!”
赵良嗣朝着郑飞一点头,立刻走出了书房。
郑飞一直将他送出门外,渐渐地,看着赵良嗣急匆匆远去的背影,郑飞的嘴角突然莫名一翘……
+++++++++++++++++++++++++++++++++++
将招安使团其他人继续留在郓州城,赵良嗣骑着天道军为其准备好的骏马很快追上了张叔夜,并对他说,在他走后,经过他的劝说,郑临风虽依旧坚持做藩镇,但也做出了很大的让步,答应派出军队助大宋抵御外敌,平叛民乱。
张叔夜对此虽是满腹疑惑,却也不知哪里不对,但他也承认,如果郑临风再抛出这样的条件,的确对大宋很有吸引力。
二人就这样快马加鞭赶回了大名府。
梁世杰对二人的突然归来吃惊不已,还没等他问明缘由便被二人追问西北是否战事又起,并且大宋目前的战况是否极为不利?!
梁世杰对二人居然知道这件事也是极为的惊讶,再一听他们居然是从梁山贼寇那里知道这事的更是大吃一惊,而当他听到梁山贼寇居然要以此为威胁想做藩镇时更是惊得下巴差点掉在地上,但对梁山贼寇提出来的出兵条件,他也是不由怦然心动,别的不说,自己眼下的危机总算是解除了,不过这事他也做不了主,他当即同意赵良嗣与张叔夜火速赶回东京面见圣上禀明此事。
赵张二人当即继续骑马以最快的速度奔向东京,途中在驿站接连换马,风餐露宿,终于在第二日就赶回了东京,他们二人带回的消息也极大的震动了朝野上下。
梁山贼寇要做藩镇自然是引起了朝野上下一片反对之声,但来自梁山贼寇的威胁也让皇帝与众大臣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以前皇帝与众大臣对剿灭梁山贼寇充满着绝对的信心,但现在他们却对保卫他们的军队充满着深深的不自信,如果贼寇真的不顾一切拼命攻来,以他们那摧枯拉朽般横扫京东东路的势头,从大名府到东京的军队能抵挡得住吗?更何况现在西北战事又接连失利,东南平叛在这十几日中又败了两场,皇帝与众大臣们都犹豫了。
赵良嗣适时的提出了梁山贼寇的又一个条件,皇帝与众大臣一听梁山贼寇肯出兵平叛,助阵西北,都是不由心动,以梁山贼寇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他们如果能派军参战,两个战场的胜算的确都会增加许多!
但皇帝与众大臣们还是很犹豫,祖宗家法可是说得明明白白,藩镇之祸猛于虎,他们很是非常担心答应梁山贼寇的话,日后会不会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而且现在梁山贼寇毕竟是几乎占据了整个京东西路与京东东路,他们的地盘太大,人口也太多!
于是,经过皇帝与众大臣的连日商量,他们又提出了新的条件,那便是梁山贼寇若要做藩镇也可以,但必须归还被他们占据的大部分地盘,大宋可以允许出现地盘不大的一个藩镇,绝不允许出现一个地盘很大的“藩路”!
赵良嗣对这个结果有些失望,以他对郑飞的了解,他知道郑飞是不会同意的,但大宋的确已经做出了相当大的让步,总比一口拒绝来得强。
当日,赵良嗣领旨继续与张叔夜急赴京东西路,皇帝也派出以郑居中为首的大臣随后赶往大名府,作为皇帝的全权谈判代表。
几日后,赵良嗣二人经过快马加鞭的长途跋涉后再次于郓州城见到了郑飞。
郑飞对大宋的这个条件果然很不满意,但在赵良嗣的劝说下,他也决定做出一些让步,那便是可以归还大宋一些地盘,但不能太多,因为地盘如果太少,天道军也会觉得很没有安全感,而且大宋也要答应天道军一些条件,比如给你们去打仗可以,但军饷粮草之类的也要你们出,我们总不能又出人又出粮又出钱吧?
在听说皇帝已派出大臣前来代表他谈判,郑飞便将诸多底线授予吴用,让吴用全权代表自己,与赵良嗣和张叔夜去了大名府。
又过了两日,郑居中等人终至大名府,最终的谈判正式开始,经过两日的反复谈判,双方草订了一个协议,只待各自返回分别请示皇帝与郑飞的决定。
草议规定,天道军方面,归还郓州、博州、高唐州、齐州、濮州和济州给大宋,自己保留京东西路的兖州和徐州,还有京东东路的淄州、沂州、青州、密州、潍州和莱州。但大宋也要把登州划给天道军,也就是说,天道军拿自己正在占领的京东西路六个州,换取京东东路一个州。
这个让步虽然没有达到朝廷的原计划,但以六换一却是明显占足了便宜,而且随着京东西路这六州的回归,梁山贼寇终于远离了北京大名府与南京应天府,也彻底远离了东京汴梁,东京来自梁山贼寇的威胁顿时减弱了许多!
当然,便宜也不能全让大宋占了,作为附加条件,大宋立刻解除边境封锁,允许自由贸易,同时大宋每年要给天道军两百万贯以作军饷,毕竟如今我们天道军也算大宋的军队了,你出点钱养军也是应该的。
大宋同意了自由贸易,对两百万贯军饷也基本同意,但还有个条件,就是大宋要向天道军派出一名监军。大宋的目的很简单,你天道军既然是我大宋的军队了,还要我发军饷,那你也应该多少遵守一下我们大宋的规矩,我们大宋以文治武,军中必须有监军,所以你们那里也要有我们的监军!
郑飞当然明白大宋真正的意图是什么,不过,大宋想让一个监军来分裂天道军,架空自己,他们未免把天道军想的太简单了!行,你要派就派,同意!
就这样,草议很快得到了皇帝与郑飞分别批准,至此,天道军正式成为大宋自建国以来唯一的一个藩镇,向大宋称臣,在领地范围内享受绝对的权利!
七月底,来自东京的圣旨下达了京东东路……
535,藩镇(4)
(被突如其来的肾结石从昨夜开始折腾了十几个小时,住院一天刚刚回家,耽误了更新对大家深表歉意,此一更,十一点前尽量再把第二更赶出来。)
“圣上,这是按您的吩咐写好的圣旨,请您过目。”梁师成无比恭敬的朝着皇帝赵佶双手捧起自己刚刚亲笔所写的圣旨,他官至检校太殿,凡御书号令都经他手传出诏令天下,有的时候赵佶懒了些,让他代表写圣旨也是常有的事。
赵佶的面色却显得很是情趣寡然,只见他无所谓的摆摆手道,“不用看了,发出去吧。”
梁师成恭顺的应了一声,一见赵佶的样子迟疑片刻之后又道,“圣上,您要保重身子呀,大宋的江山可不能没有您。”
赵佶却苦笑一声,看着依旧拿在梁师成手中的那份圣旨,不由悠然长叹,“朕……愧对祖宗,竟让藩镇再度出现……”
若是朝中旁人看到赵佶这般样子,定会感动的五体投体,痛哭流涕,但梁师成却没有,作为赵佶最宠信的宦官之一,也作为最了解赵佶的人,他知道这是这位性情皇帝的老毛病又犯了,没办法,大凡风流才子、文人雅士一类的人物,总喜欢看到什么就非要整出一段什么感悟来寓意自己,继而连自己也被自己所表现出的高尚的情操与丰富的情感给感动不已,这不,随着此次藩镇谈判的结束,皇帝又要开始了。
当然,这也是梁师成最喜欢的时刻,也往往是这种时刻才更能让皇帝觉出他的好来,“圣上,您别这么说,满朝文武大臣都知道,您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江山社稷为考虑,况且让那梁山贼寇为藩镇不过只是一时权宜之计,待四方战事平息,就到了收拾他们的时候了!到时,于内,四海升平。于外,我大宋军民在您的英明领导下,重新光复燕云十六州,此等丰功伟绩必能让圣上您名垂千古!”
几句话说得赵佶心中十分受用,他赞许的看了一眼梁师成点头道,“假若朝中那些大臣也能像你这样体会到朕的良苦用心就好了。”
梁师成赶忙躬身道,“臣不敢当。”说到这里,梁师成接口又道,“对了,圣上,臣刚刚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圣旨中并未说明将派谁去监军京东,臣十分惶恐,不知是不是臣刚刚漏听了圣上的话……”
赵佶摆摆手,“你没漏听,朕确实没说,因为这个人选……真不好定呀!”
“你有没有人选说来听听?”赵佶接着问向梁师成。
梁师成心头一喜,面上故作思索片刻之后便道,“臣倒真想起一个人来……”
赵佶急问道,“哦?是谁?”
梁师成慢慢道,“宣和殿大学士,淮南军节度使,蔡攸!”
赵佶一愣,“他?”
梁师成接着道,“这梁山军不比别处,名义上是咱们大宋的军队,实际上却对圣上您听封不听调,而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监军者必须对圣上忠心不二,且足智多谋,方能一步步架空那贼首郑临风。蔡攸贵为宣和殿大学士,又封淮南军节度使,任一路监军绰绰有余,其与其父蔡太师又都是对圣上忠心不二的大臣,如此说来,蔡大人是不二人选!”
赵佶听了也轻轻点了点头,“好,就按你的意思办,拟职,封蔡攸为京东路监军。”
梁师成立刻放下手中先前那份圣旨,然后立刻书写起一份新的圣旨来,只是他写着写着,嘴角上已忍不住露出一抹得意的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