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出人意料
但卫立煌部进入苏区以后大肆捕杀党员干部和革命群众的消息却令胡卫东大惊失色,由于后世宣传的影响,胡卫东一直以为卫立煌是“亲赤”的,殊不知那是历史上他在“西安事变”与后来的抗战中见识到中国赤色党人的宽广胸怀与大公无私之后才转变过来的,在此之前卫立煌或许是将其看成了苏联分裂中国的工具,反赤极为坚决,死在他屠刀下的党员群众数以万计......
本来闽赣粤苏区留守部队即便不能与敌军正面对抗,但靠着用熟了的游击战术,一样能令卫立煌焦头烂额,然而卫立煌如此残酷的手段却让胡卫东有些投鼠忌器起来,万一游击战激怒了卫立煌,令他做出更加过分的事情来,那该怎么办?将乡亲们撤进山里是个办法,但以卫立煌老成持重的用兵风格,肯定会在苏区逗留很久,到时候本就元气未复的苏区经济民生必然再遭重创,不说别的,光是一季的粮食缺口,就足以令几十万人死于饥荒......
“不行,一定得将他引走!”,胡卫东想到这里不禁心急如焚,但卫立煌用兵一向很有主见,只要他认为是错误的,即使是老蒋的命令他也常常顶回去,所以红十五军光是北上还不行,得打大仗,打能够动摇老蒋统治根基的大仗,才能逼迫他强令卫立煌北上救援,甚至因其抗命而撤了他的职。
1935年6月12日,红十五军主力以及非战斗人员合计十八万人东出浙江开化县,自此才真正开始了被后世史家称为“东路长征”的铁血征途。离开之前,考虑到谭震林军事才能未必够用,胡卫东经中央批准,任命叶飞为闽赣浙粤皖军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委,还将位于闽浙赣三省交会处的兵工厂留给了苏区,虽然骨干、年轻学员与一些重要设备(大多被拆成了零件以便携带)被胡卫东带走,使得兵工厂基本失去了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但仅靠留下的生产线,也有相当可观的军工制造能力......
在临行前,胡卫东要求遭到进犯的苏区县进行坚决的坚壁清野,同时多布地雷,这样一来卫立煌部本就不快的行军速度就会变得愈发迟缓,在红十五军主力将其引走前能够祸害到的地域就会相对少得多。虽然这样做会令苏区东部诸县受到更大的伤害,但从整个苏区的全局来看,这样的牺牲是值得的。被逼着硬起心肠做出这一决定的胡卫东并没有意识到,他正是由此开始,逐渐具备了一个将军应有的觉悟......
由于此次红十五军是真的打算离开苏区,所以胡卫东为了加快行军速度,路上连那些县城都没去碰,结果这样一来却无意中迷惑了敌人。自上一次惨败后刘峙一直在搜集有关红十五军的资料,他发现自己的苦主十分喜欢攻占城镇,几乎每一个经过的县城都没放过,因此当他接到红十五军沿途经过的那些县分的报告后,很自然地以为这只是敌人的疑兵之计,他对此采取了以不变应万变的方针,在温州集结重兵等待即将发生的大战。但刘峙却没想到,不,是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胡卫东这次攻击的目标竟然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城市、浙江的省会——杭州......
当胡卫东说出自己准备进攻杭州时,就连一向用兵大胆的粟裕都以为胡卫东是在开玩笑,发现他是认真的之后更是立刻劝阻,但胡卫东却告诉大家,早在修整一开始的时候部分特战队员就已经混进了杭州城(当时只是想要打探情报),而在他们的配合下,这次红十五军将使用一种全新的攻城战术,同时另一部分特种兵则负责在必要时切断连接上海和杭州的沪杭甬铁路,只要耽搁援军三天时间,胡卫东就有信心拿下杭州。而且这只是最悲观的情况,如果这次运气不太差,将很可能会出现不止一次的围城打援良机,到时候近现代以来中国名将之中最擅长打歼灭战的粟裕就有机会大展身手了......
老蒋为了腾出大量机动兵力三面包围苏区,不得不从各地抽调了大量兵力,连他最核心的统治区域沪宁杭地区驻防兵力也大为减少,如今杭州城内只有一个并不满编的乙种师,即使加上周围几个县的驻军与城内的警察,兵力也不满两万。老蒋固然是没想到居然有人敢打杭州的主意,但有沪杭甬铁路这条陆上大动脉在,兼之杭州又是沿海城市,一旦杭州遭到攻击,南京与上海的援军将会很快赶到,在正常情况下反倒令杭州成为了一个请君入瓮的绝好陷阱。
然而,依靠自己早就想用的那种新战术,胡卫东相信红十五军有能力在一天之内打垮驻杭国军主力,三天之内占领全城,就算有援军赶来,也只会给红十五军送来包饺子的机会,因为以国军调动集结的低效率,想要一下子派来十万人以上规模的援军,即使在交通便利的沪宁杭地区,也至少要十天半个月时间,那时红十五军早就攻下杭州了,而想要快一点就必须分批赶到,那自然就给了红十五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机会,而且胡卫东还可以利用特种兵破坏铁路来迟滞敌人的陆上援兵,至于海路,国军的舰炮最大口径不过150mm,而且投鼠忌器的老蒋也未必舍得将自己的家乡与根基之地打烂。而且,“连你们都觉得打杭州不现实,敌人又怎么会想得到我们竟然偏偏就要打这个大城市呢?”
听胡卫东这么一分析,胆子也都不小的粟裕和毛泽覃便不再像原来那样反对了,都愿意舍命陪君子,跟胡卫东一起赌一赌,但粟裕还是强烈要求其暂时将那些非战斗人员留在苏区,毕竟此战非同小可,带着这些累赘实在是费力而危险的事,宁可浪费一点时间,等杭州战役结束后再回来接人,胡卫东接受了这个中肯的意见,但为了提高效率,他特意留下了一个旅的兵力,负责在接到他的命令后护送学员、技工和专家们离开苏区与红十五军主力会合。
本来闽赣粤苏区留守部队即便不能与敌军正面对抗,但靠着用熟了的游击战术,一样能令卫立煌焦头烂额,然而卫立煌如此残酷的手段却让胡卫东有些投鼠忌器起来,万一游击战激怒了卫立煌,令他做出更加过分的事情来,那该怎么办?将乡亲们撤进山里是个办法,但以卫立煌老成持重的用兵风格,肯定会在苏区逗留很久,到时候本就元气未复的苏区经济民生必然再遭重创,不说别的,光是一季的粮食缺口,就足以令几十万人死于饥荒......
“不行,一定得将他引走!”,胡卫东想到这里不禁心急如焚,但卫立煌用兵一向很有主见,只要他认为是错误的,即使是老蒋的命令他也常常顶回去,所以红十五军光是北上还不行,得打大仗,打能够动摇老蒋统治根基的大仗,才能逼迫他强令卫立煌北上救援,甚至因其抗命而撤了他的职。
1935年6月12日,红十五军主力以及非战斗人员合计十八万人东出浙江开化县,自此才真正开始了被后世史家称为“东路长征”的铁血征途。离开之前,考虑到谭震林军事才能未必够用,胡卫东经中央批准,任命叶飞为闽赣浙粤皖军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委,还将位于闽浙赣三省交会处的兵工厂留给了苏区,虽然骨干、年轻学员与一些重要设备(大多被拆成了零件以便携带)被胡卫东带走,使得兵工厂基本失去了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但仅靠留下的生产线,也有相当可观的军工制造能力......
在临行前,胡卫东要求遭到进犯的苏区县进行坚决的坚壁清野,同时多布地雷,这样一来卫立煌部本就不快的行军速度就会变得愈发迟缓,在红十五军主力将其引走前能够祸害到的地域就会相对少得多。虽然这样做会令苏区东部诸县受到更大的伤害,但从整个苏区的全局来看,这样的牺牲是值得的。被逼着硬起心肠做出这一决定的胡卫东并没有意识到,他正是由此开始,逐渐具备了一个将军应有的觉悟......
由于此次红十五军是真的打算离开苏区,所以胡卫东为了加快行军速度,路上连那些县城都没去碰,结果这样一来却无意中迷惑了敌人。自上一次惨败后刘峙一直在搜集有关红十五军的资料,他发现自己的苦主十分喜欢攻占城镇,几乎每一个经过的县城都没放过,因此当他接到红十五军沿途经过的那些县分的报告后,很自然地以为这只是敌人的疑兵之计,他对此采取了以不变应万变的方针,在温州集结重兵等待即将发生的大战。但刘峙却没想到,不,是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胡卫东这次攻击的目标竟然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城市、浙江的省会——杭州......
当胡卫东说出自己准备进攻杭州时,就连一向用兵大胆的粟裕都以为胡卫东是在开玩笑,发现他是认真的之后更是立刻劝阻,但胡卫东却告诉大家,早在修整一开始的时候部分特战队员就已经混进了杭州城(当时只是想要打探情报),而在他们的配合下,这次红十五军将使用一种全新的攻城战术,同时另一部分特种兵则负责在必要时切断连接上海和杭州的沪杭甬铁路,只要耽搁援军三天时间,胡卫东就有信心拿下杭州。而且这只是最悲观的情况,如果这次运气不太差,将很可能会出现不止一次的围城打援良机,到时候近现代以来中国名将之中最擅长打歼灭战的粟裕就有机会大展身手了......
老蒋为了腾出大量机动兵力三面包围苏区,不得不从各地抽调了大量兵力,连他最核心的统治区域沪宁杭地区驻防兵力也大为减少,如今杭州城内只有一个并不满编的乙种师,即使加上周围几个县的驻军与城内的警察,兵力也不满两万。老蒋固然是没想到居然有人敢打杭州的主意,但有沪杭甬铁路这条陆上大动脉在,兼之杭州又是沿海城市,一旦杭州遭到攻击,南京与上海的援军将会很快赶到,在正常情况下反倒令杭州成为了一个请君入瓮的绝好陷阱。
然而,依靠自己早就想用的那种新战术,胡卫东相信红十五军有能力在一天之内打垮驻杭国军主力,三天之内占领全城,就算有援军赶来,也只会给红十五军送来包饺子的机会,因为以国军调动集结的低效率,想要一下子派来十万人以上规模的援军,即使在交通便利的沪宁杭地区,也至少要十天半个月时间,那时红十五军早就攻下杭州了,而想要快一点就必须分批赶到,那自然就给了红十五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机会,而且胡卫东还可以利用特种兵破坏铁路来迟滞敌人的陆上援兵,至于海路,国军的舰炮最大口径不过150mm,而且投鼠忌器的老蒋也未必舍得将自己的家乡与根基之地打烂。而且,“连你们都觉得打杭州不现实,敌人又怎么会想得到我们竟然偏偏就要打这个大城市呢?”
听胡卫东这么一分析,胆子也都不小的粟裕和毛泽覃便不再像原来那样反对了,都愿意舍命陪君子,跟胡卫东一起赌一赌,但粟裕还是强烈要求其暂时将那些非战斗人员留在苏区,毕竟此战非同小可,带着这些累赘实在是费力而危险的事,宁可浪费一点时间,等杭州战役结束后再回来接人,胡卫东接受了这个中肯的意见,但为了提高效率,他特意留下了一个旅的兵力,负责在接到他的命令后护送学员、技工和专家们离开苏区与红十五军主力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