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总理出马
此外,印度半岛与中国之间地理上天然就被隔绝开来,北边是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脉,仅有乃堆拉山口一处可以通行,而且说是山口,海拔却超过4500米,绝不是一般人能够吃得消的,虽然修了一条公路,开车的司机都得精挑细选,运量自然也极其有限,最多支持三万余人的作战所需。
而东边的曼尼普尔山脉虽然平均海拔只有1000多米,但却基本没有开发,除了一条公路连接印度半岛与中南半岛之外便无路可通,而中国军队在国内乃至朝鲜战场上山地行军的优势面对山上密布的热带雨林也很难发挥出来,这里的危险远比温带的丛林大得多,搞不好死于蛇虫与热带病的人数会比战死的多得多,历史上远征军在野人山中的遭遇就是明证,因此曼尼普尔山脉对于交通的阻隔并不比喜马拉雅山脉差多少,而如果考虑到中南半岛与中国本土之间的交通同样很不通畅(比如云南跟缅甸之间就只有一条公路相连),情况就更糟了。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无论是要向印度调兵还是运送补给都很不方便,这次的进攻是可以采取“以战养战”的办法从印度本地获得补给,但就地获得的给养只是一次性的,解放军的消耗纵然比其它列强都小,但毕竟也有好几十万人,绝不是两条公路就能长期支持的......
因此,本来胡卫东就迟早会下令撤军,也正因为这样,谈判中可以退让的空间就相当大,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和议却始终看不到达成的希望,因此赤色党高层的不少人都认为胡卫东过于强硬的态度影响了和谈,而由于胡卫东此前得罪的人不少,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家伙趁机落井下石,使得这种呼声更为高涨。
然而,与很多人的想法不同,伟人一直不认为胡卫东指挥下获得的一次次大捷妨碍了和谈,何况这些胜利还给国内各阶层以极大的鼓舞、而中南半岛的人民对中国的归属感也明显增强(中南野战军中超过半数的士兵是从中南半岛征召的),远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他甚至还在一次会议中为胡卫东撑腰道,“时间要打多久,我想我们不要做决定,主动权在英国政府手里,由英国的那个什么首相、丘吉尔去做决定,他们要打多久,我们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不过,伟人威望虽高,但也不能频繁地乾纲独断而破坏党内民主,在没有办法之下,为了保护胡卫东,他主动将责任揽了下来,表示是自己用人不当,不应该让缺乏谈判经验的胡卫东在指挥之余兼管和谈工作,这样一来胡卫东就仅仅被免去谈判代表团团长一职,军权和党内地位都没有受到大的影响,他的威望甚至因为大家都感受到了伟人对他的特别看重而有所提高。
免去胡卫东的兼职之后,伟人随即提出由党内公认的头号外交家周公亲自负责对英和谈工作,大家自然都没有什么异议,周公不但能力过硬,而且资格老、威望高,由他出面也更能体现中国政府和谈的诚意。而由于胡卫东对于列强的了解,虽然他现在已经去职,但周公还是会经常通过电报询问他的意见以供参考。
而胡卫东也没有计较个人的得失,积极向总理献计献策,两人一致认为,想要在谈判中不致太过吃亏,关键在于苏联的态度,只要苏联重新开始支持中国,那么美国就不敢逼得太狠了,而胡卫东还想出了一些点子,在总理的策划下,巧妙地“祸水吸引”,令美国政府重新把防范的重点转移到了苏联身上......
与太祖一样,总理也是阳谋的大师,苏联人明知道这是毒饵,依然忍不住自己的贪念而乖乖地将其一口吞了下去。这第一个诱饵,是中国同意卖给苏联一万枚1吨航空云爆弹(顺便还赚了1亿多美元的纯利润,必须承认,1941年的苏联远比1937年刚刚完成两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有钱多了......),这虽然比苏联期望的直接转让技术差了一点,但苏联人自信以他们远远强于中国的工业与科技实力,用不了多久就能将其仿制出来,所以对此还是相当满意的。殊不知除非能够知道这种云爆弹所用燃料空气炸药的化学成分,否则根本是仿制不出来的,而以二战时期苏联的科技实力,想要分析出那种物质的分子式,就算花个十年工夫也很难做到,这也是胡卫东当初宁可增大工业化生产的攻关难度,也坚持要一步到位上马历史上2016年以后中国才研制成功的第三代云爆弹的根本原因,为的就是让列强没法仿制......
但苏联却不知道这些,在测试过云爆弹的威力后对其赞不绝口,虽然发现它只在攻坚时有奇效,但现代战争中最难的不就是攻坚吗?更何况在野战之中,苏联的钢铁洪流可不是摆在那里只为了好看的......
中国出售云爆弹给苏联的消息立刻引起了其它列强的激烈反应,小胡子更是直接电令驻华大使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从中国引进这项技术,如果中国人不同意,至少也得说服他们出售成品。由于德国在华的3万多专家和技工对于中国的工业化至关重要,中方也不敢怠慢,很快就同意向德国出售10000枚各式云爆炮弹,总价5亿美元。
为了防止苏联在境内将其截下,德国政府采取了一半走陆路经苏联借道回国、一半交给在华的远东舰队,等其日后回国时从海路上顺带运回国内,必要时他们也可以在海战中使用,因为这些炮弹本来就是舰炮的口径,而且穿甲爆破弹的设计可以令其穿进相对封闭的军舰内部爆炸,虽然不能有效破坏敌方舰体,却因为云爆弹的特性而能大量杀伤敌人军舰上的人员并引起大面积的火灾,某些时候可以收到奇效。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弹型是由获释回国的李思平研制成功的,在试射中验证了效果之后,连世界第一的弹药学宗师胡卫东也对他的创意赞不绝口......
而东边的曼尼普尔山脉虽然平均海拔只有1000多米,但却基本没有开发,除了一条公路连接印度半岛与中南半岛之外便无路可通,而中国军队在国内乃至朝鲜战场上山地行军的优势面对山上密布的热带雨林也很难发挥出来,这里的危险远比温带的丛林大得多,搞不好死于蛇虫与热带病的人数会比战死的多得多,历史上远征军在野人山中的遭遇就是明证,因此曼尼普尔山脉对于交通的阻隔并不比喜马拉雅山脉差多少,而如果考虑到中南半岛与中国本土之间的交通同样很不通畅(比如云南跟缅甸之间就只有一条公路相连),情况就更糟了。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无论是要向印度调兵还是运送补给都很不方便,这次的进攻是可以采取“以战养战”的办法从印度本地获得补给,但就地获得的给养只是一次性的,解放军的消耗纵然比其它列强都小,但毕竟也有好几十万人,绝不是两条公路就能长期支持的......
因此,本来胡卫东就迟早会下令撤军,也正因为这样,谈判中可以退让的空间就相当大,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和议却始终看不到达成的希望,因此赤色党高层的不少人都认为胡卫东过于强硬的态度影响了和谈,而由于胡卫东此前得罪的人不少,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家伙趁机落井下石,使得这种呼声更为高涨。
然而,与很多人的想法不同,伟人一直不认为胡卫东指挥下获得的一次次大捷妨碍了和谈,何况这些胜利还给国内各阶层以极大的鼓舞、而中南半岛的人民对中国的归属感也明显增强(中南野战军中超过半数的士兵是从中南半岛征召的),远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他甚至还在一次会议中为胡卫东撑腰道,“时间要打多久,我想我们不要做决定,主动权在英国政府手里,由英国的那个什么首相、丘吉尔去做决定,他们要打多久,我们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不过,伟人威望虽高,但也不能频繁地乾纲独断而破坏党内民主,在没有办法之下,为了保护胡卫东,他主动将责任揽了下来,表示是自己用人不当,不应该让缺乏谈判经验的胡卫东在指挥之余兼管和谈工作,这样一来胡卫东就仅仅被免去谈判代表团团长一职,军权和党内地位都没有受到大的影响,他的威望甚至因为大家都感受到了伟人对他的特别看重而有所提高。
免去胡卫东的兼职之后,伟人随即提出由党内公认的头号外交家周公亲自负责对英和谈工作,大家自然都没有什么异议,周公不但能力过硬,而且资格老、威望高,由他出面也更能体现中国政府和谈的诚意。而由于胡卫东对于列强的了解,虽然他现在已经去职,但周公还是会经常通过电报询问他的意见以供参考。
而胡卫东也没有计较个人的得失,积极向总理献计献策,两人一致认为,想要在谈判中不致太过吃亏,关键在于苏联的态度,只要苏联重新开始支持中国,那么美国就不敢逼得太狠了,而胡卫东还想出了一些点子,在总理的策划下,巧妙地“祸水吸引”,令美国政府重新把防范的重点转移到了苏联身上......
与太祖一样,总理也是阳谋的大师,苏联人明知道这是毒饵,依然忍不住自己的贪念而乖乖地将其一口吞了下去。这第一个诱饵,是中国同意卖给苏联一万枚1吨航空云爆弹(顺便还赚了1亿多美元的纯利润,必须承认,1941年的苏联远比1937年刚刚完成两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有钱多了......),这虽然比苏联期望的直接转让技术差了一点,但苏联人自信以他们远远强于中国的工业与科技实力,用不了多久就能将其仿制出来,所以对此还是相当满意的。殊不知除非能够知道这种云爆弹所用燃料空气炸药的化学成分,否则根本是仿制不出来的,而以二战时期苏联的科技实力,想要分析出那种物质的分子式,就算花个十年工夫也很难做到,这也是胡卫东当初宁可增大工业化生产的攻关难度,也坚持要一步到位上马历史上2016年以后中国才研制成功的第三代云爆弹的根本原因,为的就是让列强没法仿制......
但苏联却不知道这些,在测试过云爆弹的威力后对其赞不绝口,虽然发现它只在攻坚时有奇效,但现代战争中最难的不就是攻坚吗?更何况在野战之中,苏联的钢铁洪流可不是摆在那里只为了好看的......
中国出售云爆弹给苏联的消息立刻引起了其它列强的激烈反应,小胡子更是直接电令驻华大使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从中国引进这项技术,如果中国人不同意,至少也得说服他们出售成品。由于德国在华的3万多专家和技工对于中国的工业化至关重要,中方也不敢怠慢,很快就同意向德国出售10000枚各式云爆炮弹,总价5亿美元。
为了防止苏联在境内将其截下,德国政府采取了一半走陆路经苏联借道回国、一半交给在华的远东舰队,等其日后回国时从海路上顺带运回国内,必要时他们也可以在海战中使用,因为这些炮弹本来就是舰炮的口径,而且穿甲爆破弹的设计可以令其穿进相对封闭的军舰内部爆炸,虽然不能有效破坏敌方舰体,却因为云爆弹的特性而能大量杀伤敌人军舰上的人员并引起大面积的火灾,某些时候可以收到奇效。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弹型是由获释回国的李思平研制成功的,在试射中验证了效果之后,连世界第一的弹药学宗师胡卫东也对他的创意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