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因为如此,两人之间结下的仇怨已经深不可解,难怪他要趁机出来闹事,同袁争夺北洋系的控制权。
  为了对抗袁世凯,盛宣怀选了一个好时机,利用北军大败的大好时机对袁世凯实施了反击。而他手里最重要的武器就是金钱,但是这些金钱并不全是盛宣怀自己掏腰包,在他的身后,还有一大帮袁世凯的政敌。这些人中有的是袁世凯的老政敌,早就巴望着袁世凯完蛋。有的是不满袁世凯的满清遗老遗少,他们早就对这背叛了大清的活曹操不满了。更多的还是存心落井下石的投机者,盛宣怀跟日本有关系世人皆知,面对其将获得列强支持的联络声,有不少人都动了心思,感觉跟他走近一些,在已经不能遮风挡雨的‘袁氏烂墙’上推上一把,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
  所有的这些人联起手来就组成了“倒袁派”,他们手里或许没有什么武力。可以利用的只有政治资源,这一点他们不如袁世凯。但是仙们并不是在孤军奋战,护国军在实际上也充当着他们的盟友的角色。山西、河南各大重镇的接连陷落,成为了他们的最好武器,一刀一刀的捅在袁世凯的身上!
  当然,这些袁盛北洋之争还是次要的。袁世凯最头痛的,还是现在如何应付护国军的北伐兵锋。面对着护国军装备的飞机、战车,北军无论野战还是守城都不能抵抗,面对着一座座雄关失守,他最近闹心的荒!
  一个内敌,一个外敌,这内外夹攻之下袁世凯已是无法招架,心力之憔悴,也只有他身边的人才能体会。但众人也是无能为力,事到如今。连自己的前途都是渺茫,哪里还顾得上袁老帅呢?
  人心惶惶之间,却无人察觉到,一把刺刀已经悄悄的解了封,目标直指总统府!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一十九章 刺袁(下)
  四月一日,西方愚人节。
  “陆秘书好!”
  “你好!”
  “陆秘书起得这么早啊!”
  “呵呵,昨天实在困乏结果早睡了一阵,还有几件任务没有完成,今天早起一阵,早些做完了好给总统府送去!”
  一大清晨的陆绩早早便起来了,稍微用了些饭便往总统府走去。看得出年轻的他人缘很不错,这一路走来不断地都是跟他打招呼的声音,年轻人一边忙着点头回应,脸上始终带着和煦的笑容。哪怕,他的心中此时已是犹如波涛翻涌!
  一切的起因都只因为一封电报,一台自他带到北京之后几年间只出现过两次动静的电台,在前天突然接收到了一封电报。
  陆绩,安徽肥东人士,今年才刚28岁的他是第一批得到美国庚子赔款补偿前往大洋彼岸的美国留学的高材生,跟当时众多留学生的选择一样,他选择的专业也是法律系。1911年初归国之后他曾在湖北端方手下做过半年,武昌起义时他被带兵攻陷了督署的李汉所俘虏,后来发现了他的能力之后,便将他收入了麾下,成为了第一批加入情报司的百十人之一。
  提起那个年轻人,他是满心的佩服。当初方才将他调入情报司,当时还只是一个革命军普通将领的李汉便给了他一个任务,跟一群因武昌之乱而北逃的官员一样,命他一同逃往北京,在北京布下了点。随后当他跟几个情报司的年轻人一起抵达北京之后,又经过了大半年的努力。李汉在他身上投入了众多的金钱,为他铺平了道路一路扶摇直上,直到他从当时北京政府的一个小科员变成能入大总统袁世凯眼眸的才华横溢之辈。
  接下来便很简单了,他被要求接受了袁世凯的提拔跟考察,断绝了跟情报司的全部双向联系之后,进入了大总统府给袁世凯当幕僚,这一当便是一年多的时间。武昌从来没主动要求他发出过任何的情报,可就是因为此他才感觉到更担心,曾经接受过一段时间的军事培训,这几年来一直没落下练习射击的他隐隐察觉到了,一旦武昌要用到他,恐怕将是改变这个国家局面的大事。
  这两年来陆绩在北京其实过得很不错,因为得到袁世凯的厚爱,去年年底他娶了一巴结袁世凯的张姓前朝官宦家庭四小姐,现在妻子肚子里已经有了他的骨肉。若不是调查局北京站的人拿着联络密码找到了他,答应为他安排好一切,恐怕这几年的安生日子,陆绩都要忘记了自己的隐藏身份了。
  昨天晚上的妻儿岳父等都被调查局的人安排撤出了北京,亲自送一行人坐上了往天津的车,松了一口气的他现在却要准备博上一把,完成上面交给他的任务——刺袁了!
  今天,似乎是个很好的机会!
  大总统府,此时正在召开军事会议。
  “大总统钧鉴!现在我军兵力太过分散,处处防守,便是处处不守,反观护国军一方,他们现在已转入进攻,攻何处,何时攻,这决定权在他们手里,我军被动防御。这就需要足够的预留部队,但是目前江苏战场第二军短时间之内无法抽调回来,我们的兵力总体捉襟见肘,实在无法在守卫如此宽广的战场同时还要发动反攻!”
  大总统府里,蔡锷沉着一张脸,亲自走到地图前比划了一阵,希望劝阻袁世凯集中兵力发动反攻的想法。现在北军兵力不足,可是袁世凯却还打算在防守住偌大的直隶、山东甚至京畿的同时还要对护国军发动反击,这已经不是何其不智了,而是自找败仗吃。
  自打清末编练新军以来,虽说训练方法跟装备都逐渐的追赶上了西方列强的步伐,但是北洋军乃是国内其他的新军战术素养却还停留在半个世纪前。自打新军成军以来除了庚子年跟八国联军打了一场之外,基本上都是用来镇压国内诸多农民起义。因此,北洋军的战术,还停留在过去的老思想上,便是有些进步进步幅度也不大。反观护国军这几年来、经李汉结合后世各大经典战役的指点,又有战术大师蒋方震亲自组建的陆军学院,雇佣了众多的德奥两国退役军官为教员,再结合一批他自保定军官学院拉拢吸收的本国籍教员,这几年来护国军的军官培训力度很大,仅军官培训这一项便开支不下千万,现在总算是有了成果了。
  最起码,想北军之中只有高层或者少数留洋海外过来的精英才掌握的各种战术,护国军的底层军官们也许不如他们掌握的那么熟练,但总归整体军事素养经历数场大战的磨练,已经有了飞跃的发展。
  蔡锷一直十分关注李汉部,根据目前的前线战报来看,他明显发现了李汉正在集中力量向北扫荡。对付这样的敌人,分散兵力防守已是犯了兵家大忌了。要想保卫京津地区,目前最好的选择是据坚城而守,然后靠着坚城等待各地援军赶来,一点一点磨死后勤线拉上数千里的护国军。结合这段时间以来前线陆续发回来的情报,蔡锷敏锐的发现了李汉所装备的飞机、战车两大对北军据有压倒性优势的利器的短脚,已是大致明白了这两种利器虽说用起来方便,但恐怕负担也是不小,否则他也不必一路打来走走停停,直接一口气依靠两种利器杀往京城便是了。说不得,他这是在等后续的物资跟上。
  这蔡锷到底有些才华,他还不知自己已经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说实话,蔡锷现在的心理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已完全看清了北京政府的实质,北洋集团掌握了全国政权之后迅速腐化,其领导的北洋军根本就是一支披上新式军装、操练新式武器的旧式军队,在这支军队身上,他完全看不到国防现代化的希望,这样一支封建色彩浓厚的军队越早完蛋,对于这个国家就越好。但是另一方面,作为袁世凯身边的高级军事顾问,为袁世凯出谋划策是蔡锷的职责所在。而且袁世凯着实待他不薄,若不是觉得愧对了他这份厚待,他也不会三番两次惹他不喜向他进谏。
  “那依你之见,我军该如何布防?”袁世凯显然也动摇了,他没有去看段祺瑞,反倒将目光转向了蔡锷。
  蔡锷看着最近半个月来气色越发无力、虚弱的袁世凯,突然感觉他是真得老迈不堪了。在心里叹了口气,他组织了一下语言,将自己的战略缓缓道出。
  “护国军的北上主力为第四十五师、四十八师、五十师、五十四师四个主力师(陆军部编号),其中因李部编制与我国内其他各部不同,因此这四师实际上却相当我陆军六个主力师。因为护国军装备了诸多新制武器,比如那飞机、铁甲车皆是我军难以抵挡的利器,所以我们在河南、山西战场上未能对其造成重创,初步估计地方损失人数约在3000-5000之间,可能还要更少一些。因为主力未受重创,所以现如今我们需要面临的还是约六个主力师的兵力。目前我军在直隶、京畿布置有五个主力师,兵力上不差对方多少。只是考虑到我方有城池、兵防可守,实际上还是占据一定的优势。所以,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应该强化防空,重点警惕护国军的飞机。诸位可曾发现这一点,无论是从湖北、还是从陕西,护国军的后勤线已经拉上了数千里。这一路就算走黄河水道跟京汉铁路,物资一路运送过来也要耽搁几天时间。而遍观对方无论飞机所需之子弹、炸弹又或者铁甲车所需之机油,都是护国军无法从山西、河南获得补给的物资。所以,我们只需要顶住敌人的第一波强攻,等护国军物资跟不上了,自然要停歇下来,这便是我们的机会!”
  手指快速在地图上几处他圈定的死守重镇反复敲点。
  “所以依卑职之见,现在最好的方案莫过北线死守,然后江苏死守从东南将第二军调往京畿。就算不能全都调回来,至少也应该再调两师主力至徐州、山东一线,准备配合京畿直隶择机发动反攻。北京的根本根本不在东南,而在直隶、京津,京津一丢中央就失去了大义名分,那就是丧家之犬了。所以个中轻重,还望大总统明鉴!”
  他的话才刚落下,一个声音便响了起来。
  “不妥不妥,此言差矣!”
  蔡锷抬头一看,正是人称‘干殿下’的段芝贵。去年他丢了安徽,本来若是旁人少不了要伤筋动骨,可段芝贵是谁,此人不但善于经营而且又是袁世凯的义子,给他关了三个月的禁足思过之后,这两个月重新又活跃了起来。
  “东南乃中央财赋重地,怎可轻易弃守?我看还是督促海军尽快拿下上海。东南江浙如今护国军只余少部,不妨先行击溃其部,然后配合华甫拿下安徽、浙江,威逼江西、湖北,迫使护国军从北边撤兵!”
  他的嗓音又尖又细,连性子也学足了过去的太监宦官一般贪婪,是蔡锷在北京最讨厌的几人之一。
  蔡锷一皱眉,刚要反讽与他,会议室外传来敲门声,借着便是一个年轻的声音。
  “大总统,国务孙总理来了,您看现在方不方便?”
  声音的主人他认识,是近年来袁世凯十分喜欢的一个年轻秘书,名字好像叫做陆绩。
  “孙宝琦吗?”
  袁世凯口里念叨了一句,脸上精神微微一震。孙宝琦这几天一直都在南北奔走联系洋人涉入调停,今天过来想必应该是有一些进展。无论是好是坏,他总归是要过去看一眼的。也是对这吵来吵去的军事会议烦了,他摆了摆手,“你们先回去吧,各自回去都多想一想,咱们北洋到了这幅田地,诸位再不开动大脑,就要给人打到京城来了!”
  最后一句已是带上了一些火气,老北洋的没落如同他的身体老化一般,势头不可阻挡之余,也令他多了些茫然跟不安。
  孙宝琦已经被引导进了他的书房内,最近身体十分虚弱的袁世凯在陆绩的搀扶下走到了书房,一推开门他便向正侯在书房内的孙宝琦询问道:“公使团那边有什么消息?!”
  “基本跟之前一样,大总统,各国公使团传来消息,说是严格保持中立……”孙宝琦脸上忽明忽暗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袁世凯叹了一口气,让陆绩扶他坐到板凳上。屁股还没落下呢,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抬起头看向孙宝琦,“那日本人没什么说法吗?”
  孙宝琦看了看身边的几人,压低声音说道:“的确有些说法……”
  不过却没往下说下去!
  一旁陆绩会意,没等到袁世凯发话便借口催促茶水,退出了屋子。袁世凯最喜欢的就是他的机灵劲,满意的点了点头,由他退出了书房只留下二人。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二十章 东交民巷的炮声
  屋子里没有了外人,孙宝琦的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他苦笑着道:“大总统,日本人说可以帮助我们,但是日使日置益有一个条约,只要我们签了,日本人就会全力帮助我们统一全国,接管南疆十省总督巡阅使的全部产业!”
  听到条约二字,袁世凯就开始脸色微变,不过他是心机深沉之辈。不动声色的询问道:“那个条约内容他们说了没有?”
  此时此刻他的处境不由令他想到了二十年前跟十三年前的李老大人。一份马关条约,令主张对、日、强、硬作战的李鸿章从此断了脊梁骨;一份辛丑条约,一代名相最终落得被骂卖国贼的下场。朝鲜战场领过兵跟日本人硬碰硬的干过的袁世凯,深知洋人所谓‘条约’是个什么东西。每一份都是血淋淋的罪恶,都是这个国家丢失的尊严跟骨气。想到李鸿章的下场,袁世凯虽然内心极度排斥这种耻辱的条约,但终归这几年权势迷惑了他的眼睛,他最后还是没能忍住放弃权力,吸了一口气,缓声道:“条约都是什么内容?”
  孙宝琦默默不语,只是从内衣夹袋中取出一份还带着体温的文件。手微微有些颤抖,微有些迟疑加慎重地将东西递给了袁世凯。
  袁世凯在接过条约后就陷入了沉默当中,任由旁边内阁总理孙宝琦正襟危坐在旁边,死死盯着他的表情,仿佛要数出袁世凯脸上究竟有多少个毛孔般认真。
  条约内容并不是多长,只有三号共十四条,以袁世凯对于日本人贪婪的认知,这条约显然是最近才匆忙完成的,否则断不可能只有这么一点。三号十四条条约总结起来其实不过就五个重点:第一,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为限;第二,承认日本在“关东州”驻军扩增至2个师团和10个铁道守备大队的兵力;第三,日后需重新将李汉麾下分拆的汉阳铁厂、重庆铁厂、大冶冶金、萍乡煤矿等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第四,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第五,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南疆十省规划两万公里铁路建筑权让与日本,日本在福建、浙江省有开矿、建筑海港和船厂及筑路的优先权等等……
  条约内容很短,但每看一条,袁世凯的心就狠狠一跳。这五条一条比一条狠,尤其最后一条竟然要求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顾问。这不是要蚕食掉民国吗?被外国人掌握了政治,军事,财政的国家还叫国家吗?想到这里,袁世凯的眉毛紧紧的挤在了一起,他自然不知道一个国家的主权之说,却也知道答应了这几条,国将不国!
  看完条约全文,袁世凯闭上了眼睛,将手中的条约递还给了孙宝琦:“你都看过了吧?”
  孙宝琦虽然是条约的递送过程的中间人,但是对于条约内容他还是一无所知,虽然想必不会跑得了日本在东三省的特权外,却没有想到日本会开出如此价码。看完最后一条之后他脸上已是惨白一片,两眼急切的望着袁世凯说道:“慰亭万万不可答应了日本贼子!有李老大人在前,咱们一旦答应了日本人的要求,那可就真遗臭万年,永远不得翻身了……”
  着急之间他连大总统的称呼都忘了,反倒是叫了一声‘慰亭’,倒是令旁边袁世凯微微一愣,脸上也和缓了一些。
  这两个字,自他登上了民国最高宝座之后,已经没有人再这么称呼过他了。
  袁世凯点了点头看着孙宝琦道:“这样的条件我如何会接受?幕韩,英国人那边怎么说?”
  早在甲午战争前,他就在朝鲜两次击退日本人,破坏了日本人在朝鲜发展的势力,被日本人愤恨不已。这也是这几年来日本人与他合作均是百般刁难的原因之一。
  想起英国公使的话,孙宝琦再次露出了苦笑:“大总统,英国人的意思是现在这些都是民国自己内部的争端,外国不宜插手过问……”
  袁世凯冷笑,“当年要不是洋人坚船利炮敲开咱们国门,输入鸦片腐化我国,现在的国家会到这地步吗?现在居然又大谈内部争端,看来是我袁世凯现在老了,不中用了,他们要重新挑选合作者了……”
  他自朱尔典被解除了公使一职之后再也没能从英国人处获得更多实质好处,因此分外不待见新公使巴尔特。
  听着袁世凯发的牢骚,孙宝琦脸上起了凝重之色,看着袁世凯说道:“大总统,洋人逐利,心思也是诡异多变。但眼下英使不愿插手,那李汉背后又有德奥两国支持,他那护国军眼下占了上风,洋人意见不一如何调停?”
  朱尔典一直都跟袁世凯之间有电报来往,因此知道老朋友朱尔典已经出面组织向武昌施压几次,可惜都给德奥两国挡了过去。美国不知如何作想,一改往常中立态度也有了倾向武昌的意思。法俄两国不知作何想法均是态度暧昧,虽然跟随在英国背后支持调停,但是态度并不积极。这种情况下,也难怪洋人的调停一直都没进展了。
  他托着下巴沉思了许久,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往东交民巷走一遭。日本人的条件太过苛刻,不到万不得已他不可能点头。英国虽说现在态度已经生硬了许多,但终归在他身上有太多的利益。袁世凯感觉自己还应该亲自走一遭,往英公使馆。只要英国人的条件不太苛刻,一切都好说,关键还是先把眼前的难关度过去。等度过了此次难关,他袁世凯也要重整新军,也要购买飞机,也要购买铁甲车,他就不相信了,他袁世凯打拼了几十年的根基,还比不得这两年才依靠洋人扶持站起来的李汉深厚。
  当下招来陆绩,命他去安排车马,他新换上一身华服,要亲自往许久都没走过的东交民巷,去拜访英国新公使巴尔特。
  愚人节这一天英国公使巴尔也过得并不轻松,事实上今天他的日常比往常还要多出不少,因为领事馆派往前线考察北军军事的顾问团终于回来了。北军在河南、山西战场上的快速溃败惊呆了不少关注他的目光,毕竟这几年来北军已经完全脱离了德、法军官团的影响,几乎完全变成了英日尤其是英国军官指导、调教。为此英国公使馆的武官曾经夸下海口,装备比英印军队还要优良的北军在接受了一年多英国式的训练之后,战斗力已经赶超了英印军队,成为了这个国内的最强军事势力。
  可这大话随后便被破了,去年安徽战场上第六师的惨败打得面目全非。面对指责之声,一众武官虽然一再推说是因为德国人向李汉提供了全新的飞机,加强了其军事实力的缘故,但总归今年巴尔特不再完全相信手下傲慢的言论。在武昌跟北京之间矛盾开始激化的第一时间,他便将公使馆的多数武官都派了出去,随着北军南下的南下,去河南的去河南,便是为了仔细的考察李汉跟袁世凯双方的军事实力。顺便……刺探一下国内从武昌跟德国都没能弄到的西部装备的新式飞机资料。
  果不其然,河南、山西战场上北军的快速溃败证明了巴尔特的心中不安。他开始有些庆幸了自己的决定了,因为此时,他的面前桌子上正摆放着众多的照片,皆是他手下的武官们从河南前线拍摄到的第一手数据,这些照片中不但有盘旋天空中的轰炸机群,有装备机枪的飞机低空扫射时的火光照,有高爆炸弹爆炸的威力,还有……还有数十辆迎着炮火强行碾压过一个个北军阵地的钢铁战车!
  看着这些东西,他总算是明白了北军为什么会战败了的那么快了,因为他的那些傲慢武官们现在一个个都成了失去了水分的腌萝卜,一个个精神萎靡的告诉他。面对装备了飞机跟铁甲战车的护国军,袁世凯的北军只怕是要彻底完蛋了。更让他们不安的是,这两种战争利器英国国内陆军一样都没有装备,若大英帝国的敌人德国已经装备了这些武器,恐怕陆军在经历了布尔战争之后只能勉强维持一流行列的英国,瞬间被德国甩出不止一步两步。
  “公使阁下,根据我们的调查,袁总统的军队根本无力抵挡这种被他们称之为‘战车’的战争利器。我们做过实验,普通60mm口径的速射炮只能在其外壳上造成凹洞,要射穿还需要至少连续三四发的炮弹……很显然袁总统的军队炮兵没有那种能力在一瞬间摧毁这种战车。如果是我国陆军的话,75mm口径的山炮是应该足够射穿这种战车的装甲。不过因为没有做过实验,我们不能确定它所使用的装甲是cr-01还是ot-15种。我们希望公使能够尽快向国内转达我们的请求,请国内情报组织立刻刺探德国国内到底生产跟装备了多少同类铁甲战车。我们发现护国军的军队中共装备两种战车,其中一种速度较快、装甲板较薄的武器为四挺哈奇开斯机枪,对步兵可造成火力压制。另一种装甲板较厚,架设小口径炮的战车可以快速的撕裂步兵防线,并且它们可以无视地形直接碾压过壕沟等,必要时完全可以当成火力点使用。”
  巴尔特手下的武官们再详细的向他汇报他们在战场上的收获。
  “这种飞机可以攀升至2700-4500英尺的高空,可在1300-1800英尺高空向地面投掷特制的高爆炸弹,我们有幸捡到一颗未爆炸的炸弹,初步预计炸弹可能为特制的高爆炸弹,至于使用的是黄色炸药还是tnt,还需要进行试验;另外这种飞机则可能攀升至2300-3600英尺,装备有改造过的7.62口径哈奇开斯机枪两挺,俯冲射击时高度会降至1000公尺以内,但因为速度过快,一般很少有枪手能够射中飞机。”
  然后几位向他回报的武官总结了一句话,“我们必须尽快将在远东战场上,德国人正在试验的两种新武器报告国内。如果德国国内大量装备了这几种武器,那对于帝国而言将是一种灾难!”
  “好了……这些随后你们再相信的跟国内报告吧。我现在只想知道,袁总统的军队还能坚持多久?”
  巴尔特皱眉摆手,制止了几人继续说下去,他毕竟是英驻华公使,现在最闹心的还是中国的糜烂局势。
  “这个……”
  几个武官对视了一眼,然后其中一人站出来,“铁甲战车倒也罢了,它在野战之中威力不小,但是若北军坚守高城,我们认为它恐怕就发挥不了多少威力了。倒是这飞机,如果袁总统的军队不能在短时间之内装备足够的防空机枪,或者装备同样众多的飞机……恐怕……最多一个月,最多一个月南方的军队就能打进北京城来!”
  “轰……轰……”
  巴尔特刚要开口询问理由,突然间一声剧烈的爆炸声远远传来,竟然连使馆的窗户都给震碎,屋子里摆放在高处的花盆也摇晃着掉了下来,砰的一声砸在了地上。
  愣了愣神,公使失去了镇定,张口吼道:“快去打探!”
  在东交民巷内发生大爆炸,也难怪他会失去了镇定了。
  约半小时后,手下跌跌撞撞的撞开了门,顾不得满头满脸的灰尘喊道:“公使阁下,最糟糕的消息。方才有人使用了迫击炮炮轰袁总统的座车,袁总统被当场炸死了……”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二十一章 愚人节玩笑?
  《顺天时报》是日本人在中国开办的一份中文报纸,尽管它一直伪装使用中国人的口吻报道新闻,但是立场却是日本式的。这份报纸表面日本商人、浪人所办,但是实际上,它的直接后台是日本政府外务省,它反映的政治立场实际上就是日本政府的政治立场。
  正因为这种背景,《顺天时报》的报馆与日本官方保持着密切联系。往往能够在第一时间从日本驻华外交官那里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和机密的消息。因为这种优势,《顺天时报》的发行量曾经达到14000多份,现在当之无愧的京津地区第一报纸。这同时也使这家报馆成为了同业中的“消息灵通”者,每天报馆门前总是等着些其它报馆的记者。他们专门用金钱收买报馆里的一些小职员,从他们那里买来一些最新的消息。
  四月一日这一天,这群记者像往常一样。仍旧聚集在报馆斜对面的茶馆里,一边聊天,一边等待着《顺天时报》里的小职员们走进茶馆,只要双方在茶馆里碰头、握手,这交易就算是完成了,然后,这些没有背景的小报馆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刊登那些通过官方渠道弄不到的消息了。
  不过这些等在茶馆里的记者们很快就发现了一些与往常不一样的情况,他们一直等到快中午,也没见《顺天时报》的那些小职员们离开报馆,那报馆的正门也一直关着。这种情况让人有些奇怪,不过,报馆侧门后还能听到印刷机的响声,这表明,报馆印刷厂仍在运转。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下午快二点钟,就在茶馆里的记者们互相打听的时候,那《顺天时报》的报馆侧门突然被人从里推开,一辆马车驶到门前,搬运工开始从报馆印刷厂里将那些捆好的报纸搬上马车,准备运送到各个报纸分销点去。
  茶馆里等候多时的一群记者们一拥而出,围住马车,其中一名记者给了搬运工一块银元,那搬运工迅速将一捆报纸扔了过去,众记者抢过报纸,回了茶馆。拿出一份报纸细看,却见那报纸的头版头条的标题格外醒目:“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遇袭身亡!”
  众人相顾骇然,再细看一下。这消息是日本记者从日本驻华公使馆弄到的,真实性似乎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今天《顺天时报》的小职员们之所以不敢逛茶馆,恐怕是他们得到了上司的警告。
  袁世凯突然遇袭身亡,这何止是大新闻,简直就是一道晴天霹雳。尤其这位民国大总统还是在东交民巷临近英使馆处遭炮轰而死,根据报纸上的介绍,袁大总统的座车引起惊天大爆炸,疑似被人提前在座车下隐藏了大量的‘黄色炸药’!经迫击炮引爆之后,爆炸威力几乎将袁大总统的座车炸成粉碎,威力波及周围数十米,不但造成随他出行的数十位护卫或死或伤,甚至威力还震碎了英使馆内的不少玻璃。
  这可是个大新闻,足以让《顺天时报》独吞,所以,报馆才会这么急急忙忙的印刷了一版,甚至都不肯将新闻卖给中国记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