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节
月底了,月票支持呀........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一章南京保卫战第一节“意外”的战争(二)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一章南京保卫战第一节“意外”的战争(二)
杨永泰的话虽然抑制了众人情绪的上涨,但张治中何应钦的情绪依然很好,陈诚的表现尚可,他对重庆的了解更多一些,不过他对庄继华的一些做法有很大的意见,特别是装备川军,但蒋介石既然不说什么,他也不好坚持。
“有总比没有好,这些问题总能解决,”张治中笑着说:“委员长,当年西南开发的决策真是高明,这才五年时间就取得这样大的成就,真是难以想象。”
“要是再有五年时间就好了。”杨永泰叹口气:“我和文革谈过,西南开发现在只算走上正轨,要想大成,还需要五年时间。”
林蔚瞟了眼杨永泰,他知道今天杨永泰为何反复强调困难,杨永泰不想现在就开战,他认为可以作出部分让步,以让步换取时间,蒋介石在之前征询他的意见时,他就力主批准北平方面谈出来的结果。
“这些先不说,”蒋介石淡淡的说道:“我们的情况大家都了解了,现在说说卢沟桥事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首先这是不是日本有意挑起,就如九一八和一二八还有热河那样。”
屋里一时沉默了,良久张治中才问:“北平方面有那些报告?谈判交涉情况怎样?还有日本军队的调动情况呢?蔚文兄。”
“没有,除了报告昨夜和今天下午的两次冲突外,没有什么具体报告。”林蔚答道:“中央获得的报告还是通过特务处北平站传来地。”
“这是怎么回事?谈判结果也没报告?宋明轩要做什么?”张治中立刻警惕起来。这太不正常了,中央早有命令,与日本人发生任何冲突交涉都必须上报中央,由中央统一部署指导,可北平为何没有报告事件的进展。
“文白兄,这还不好理解,”杨永泰叹口气说:“宋明轩这是既防日本人又防中央。而且恐怕后者意思更强。”
“这个条件还可以接受,对国内舆论也交代得过去。”何应钦斟酌着说道:“今天共c党方面的通电不知诸位看到没有。哼,哼,什么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好像天都要塌下来了,唯恐天下不乱。”
“他们的目的很明显,只要中日战争爆发。中央对他们的压力立刻消失,他们的处境也立刻转变,在谈判中由被动转为主动。”林蔚补充道,国共谈判已经进行了几轮,双方在地盘、组织反复争论,国民党方面要求取消陕甘宁边区,毛z东和朱d出国,而且不同意实行党外合作。建议组建国民**同盟会,国共双方各派相同干部加入,由蒋介石担任主席;共c党显然不能同意,双方形成僵持,六月中旬周e来返回延安。
但抗战一旦开始,目前聚集在陕西地中央军就要东调前线。而且红军有四五万身经百战的官兵,这也抗战地一股巨大力量,但也会成为中共提高要求的一枚重要砝码。
“这个结果基本可以接受,”蒋介石思索着说:“可从各方面传来的情报看,日本人正从东北朝鲜调兵到北平,日本政府内部也争论不休,我看这个事件不是那么容易过去的。”
“校长说得对,”陈诚立刻接口道,他刚才没说话,与中共的谈判由他主持。可于此同时还有另一场谈判在上海举行。那就是陈立夫主持的与邓演达第三党的谈判,双方也形成僵持。但第三党毕竟没有自己地武装,所以政府的主动很明显,但他们的党魁邓演达影响力太大,至今许多黄埔同学还视起为偶像,陈诚与邓演达的关系也十分莫逆,这是蒋介石不肯把那场谈判交给陈诚的原因,而陈诚在与邓演达的关系上采取了庄继华式的处理,私人关系不隐瞒不否认,可政治立场丝毫不受影响,他希望与邓演达的谈判顺利,可从各方面传来地消息表明第三党的立刻也十分坚定,谈判进展不大,他怕蒋介石派他去劝说邓演达,这会让他线路一个尴尬的境地,因为他知道邓演达的性格根本不可能接受他的劝告,因此很不愿意继续谈谈判的话题,以免谈来谈去谈到这场谈判上去。
“九一八地时候,我们判断错误,结果丢了东三省,热河时张学良又犯了轻敌的错误,结果丢了热河和长城,这次我们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只有能战才有和。”陈诚的话铿锵有力:“我建议立刻调兵北上,加强北平的防御,同时派重兵于南口,一方面威胁日本的侧翼,另一方面防止平津丢失后日军向山西发起进攻;第二在石家庄建立前敌指挥部,调重兵到华北,预作防备;二十九军军指挥部应立刻移到保定。”
陈诚的建议无疑是一种立足于战的部署,这让态度游弋的何应钦感到有些不妥:“辞修,你这是火上浇油,我们这一调动部队,日本人很快就会知道,他们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样剑拔弩张,反倒会使冲突升级。”
“我看不一定,目前日本强中国弱,弱不可能主动挑战强,但我们必须表明我们地态度,让日本人明白我们地底线,庄文革有句话是对的,就怕双方误判,我们作了准备,让日本人知难而退。”林蔚毫不客气地插话道。
“蔚文兄说得对,”张治中也插话道:“如果平津不战而丢,或者很快失败,中央政府能不能接受;接受之后,如何对全国民众交代。”
“平津决不能丢,如果平津再像东三省或者热河那样丢掉,国民政府就该下台了。”蒋介石站起来决绝的说道,刚才陈诚的话提醒了他,必须让对方明白你的决心,而张治中则是在警告他,如果出现那样的情况,全国必然出现新一轮的抗议怒潮,而且目前已经逐渐好转政治环境会立刻变得十分恶劣,他的在西安事变中积累起来的威望会立刻崩塌,党内军内原支持他的人会转而反对他,黄埔同学也会分裂,接替他的人,比如汪精卫,如果他能把邓演达拉过来,那么黄埔系中的大部分人也不会反对这个政权。
“敬之,你明天回南京,与日本大使联系,告诉他们,卢沟桥事件的处理,以不损伤国格,不损害中国主权,不撤退军队,不更换地方官为准,超越这几条,我国政府都不会接受。”蒋介石的神色严肃。
何应钦张张嘴想要反对,可最终他还是答道:“是,委员长,我明天一早就回去。”
“宋明轩那里要提醒他,畅卿,记录,”蒋介石思索着说:“卢案必不能和平解决,日方将得寸进尺,决无已时,中央已决心用全力抗日,宁为玉碎,以保持我国家之人格,此次胜败全在兄与中央共同一致,无论和战,万勿单独进行,以免遭敌各个击破,兄可将司令部移防保定,以免受到日军的包围。”
蒋介石说完,杨永泰也记完,蒋介石立刻在电报稿上签下蒋中正三字,然后他又对陈诚说:“宋明轩防备中央军,总不至于连他西北军的同僚也防备吧,孙连仲在军官训练团,让他明天来见我,调他到北平前线,宋哲元总不至于有什么想法吧。”
“委员长高明。”陈诚嘴角露出微笑。
事情果然如同如蒋介石担心那样,七月九日日军日本驻屯军步兵旅旅团长河边正三调集一个大队,再次进攻卢沟桥,但二十九军的增援部队已经赶到,双方经过三个小时的激战,中国军队再次击退日军进攻,同时开始包抄河边正三的侧翼。河边正三狼狈撤回。
战事没有取得进展,日军只好回到谈判桌上,可这时消息已经传出,国内的抗日怒潮高涨,北平以清华燕京北大学生为首走上街头,支持二十九军抗战,大批北平市民参加了他们的行动,愤怒的市民们砸毁了北平的日本商店;武汉、南京、太原、广州、重庆、南宁,全国各地,社会各阶层纷纷通电中央,要求抵御日本进攻,展开彻底抗战。
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日本,朝日新闻、东京日日新闻、读卖新闻,三大新闻报社为首,大肆宣扬中国军队的暴虐,认为卢沟桥事件是中国军队挑衅正在训练的日本军队爆发的,是对日本帝国的冒犯,中国各地频繁爆发的反日事件是正果指使的。
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让日本人情绪高涨,这些年大日本皇军战功赫赫,开疆拓土,为皇国增添了无上光荣。各地社会团体纷纷展开活动,要求膺惩暴虐的中国军队,保护在中国的日本军队。
但日本政府和军队内却意见分歧严重,新任日本首相近卫文麿是日本著名的五摄政家族之首的近卫家族成员,在贵族圈中很受人尊重,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浑身充满艺术气质。近卫的父亲是贵族院议长,他后来也接任了这个职务。林铣十郎内阁总辞职后,他受到天皇重臣推荐出任首相,特别是明治维新仅存元老、他的老师西园寺的推荐,但西园寺也同时认为他的性格有些软弱,在危急来临时刻很难坚守自己的主张。
求月票支持......
今晚还有一更....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一章南京保卫战第一节“意外”的战争(三)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一章南京保卫战第一节“意外”的战争(三)
近卫文糜在国内有很高的呼声,这不但有他家族的原因,也由他本人的原因,他旗帜鲜明的支持大陆政策,认为日本应该用和平手段排除英美对亚洲的影响,日本人应该向大陆开拓生存空间,他的这个主张获得了日本人普遍的支持;爷符合军方的思想,所以在林铣内阁辞职之后,受到重臣的一致推荐,老公爵西园寺最后也同意由他出来组阁。
近卫组建了个权威内阁,陆相杉山元元帅、海相米内,外相广田,藏相贺屋都是在各自领域德高望重的元老或权威人物,特别是陆相杉山元和海相米内光政,他们分别是陆军大将海军大将,长期在军队内服役。
对近卫来说海军还算好,没给他找多少麻烦,陆军始终是个麻烦,日本的陆军与美国类似,政策由陆军省制定,军队的具体调动由参谋本部负债,参谋本部由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大将负责,不过日本陆军的传统是总长只是尊者,真正负责的是参谋次长,现任参谋次长多田骏,但这一届的总参谋部构成要复杂得多,参谋次长多田骏在很多时候也无法作出决定,一切的原因都在他们有个强悍的作战部长石原莞尔少将。
石原莞尔因为在九一八事变的突出贡献,以及他在担任参谋本部作战部长期间负责制定《国防国策大纲》中所表现出的卓越才能,使他在陆军中拥有了一批坚定地追随者。其中就包括关东军参谋长板垣征四郎、冈村宁次,现在的作战指导课课长河边虎四郎大佐,被这些追随者称为日本第一流的军事战略家。
在八日五相和参谋院的联席会议上,石原就坚决反对扩大战争,拒绝向华北增兵,坚持就地解决。正是他的坚持,日本政府作出了不扩大的决定。但这个遭到参谋本部支那课永津佐比重大佐、作战课课长武藤章以及陆军省军事课田中大佐的坚决反对。而且参谋次长多田骏也对这个决定表示不满,他威胁近卫。如果政府宣布这个决定,陆军大臣就应该辞职。这是个很严重地威胁,陆军大臣一旦辞职,近卫内阁也就不得不宣布总辞职。
“真是难办的事呀。”近卫望着窗外灼热地天空,人群依然源源不断的涌向皇宫方向,也有不少人在首相官邸外高呼万岁。
“阁下,国民信心充满信心。而且我们也充满信心,只要拿下平津,蒋介石政府就会接受我们的条件,满洲国的安全就有保障!”多田骏坚定的说道:“阁下,这是武藤章大佐,他是参谋本部作战课课长,对作战有丰富的经验。”
多田骏身后那个有些矮壮,即便带了副眼镜也看不出斯文的壮实军人闪出来。他踏前一步挺胸道:“阁下,华北地情况十分危险,支那已经从南部调动了大量部队北上,如果不增援华北驻屯军,华北驻屯军将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
近卫冷冷的瞟了眼已经秃了半个脑袋的武藤,他非常厌恶陆军中流行的那种下克上行为。这个武藤章只是一个小小的课长就敢闯到他的首相办公室来了。
“武藤章大佐,就是你指挥的绥远进攻?”
近卫一句话就把武藤章说得满面通红,所谓绥远进攻是指36年关东军策划地由蒙古德王出面向绥远发起的进攻,结果遭到中国守军傅作义部的顽强反击,最终大败而回,而这个事件的策划和实施者都是武藤章。
“阁下,正是由于绥远战役中没有让皇军直接出战,才导致百灵庙战役的失败,而这次,如果不向华北增兵。华北驻屯军将会全军覆灭。这将是皇军创建以来最大的耻辱。”武藤章把头低下:“阁下,下决心吧。华北将士存亡在您一念之间。”
“放肆!”近卫转身大喝道,武藤章地话让他心烦意乱,他不是不想增兵,但在他组阁时曾经宣称,任内不向海外派兵,本届政府将奉行和平主义,可这才短短一个月,他就不得不派兵到海外。
“是否派兵内阁已经作出决定,况且华北的报告不是说已经谈妥了吗?为什么还要增兵?”近卫目光炯炯盯着武藤。
“阁下,上海梅机关报告,蒋介石已经决定调遣大批部队北上华北,其中包括孙连仲的26路军,另外还有精锐的中央军二十五师,驻甘泉的第十三军。”多田骏立刻插话。
“怎么由你们来报告?杉山陆相为什么不来?我虽是首相也不能推翻内阁的决定!”近卫有些不相信他们两人,卢沟桥事变之后,多田骏就如小孩看到心爱的玩具一样兴高采烈,可当内阁决定不出兵后,他差点当场把桌子掀翻,非常无礼的要求杉山元辞职,与愤怒的石原莞尔发生冲突。
多田骏与武藤章面面相窥,武藤章反应极快,他敏锐的感到近卫心思有了变化。
“阁下,我们就是奉杉山大将来向提出通报情况,他建议您重新召开五相会议。”武藤章抬起头看着近卫。
近卫迟疑一下,转头看着多田骏问:“是这样吗?”
“是地,”多田骏毫不迟疑地答道,近卫犹豫一下点头说:“好,我明白了,我会内阁商议是否根据新的情况作出不同地决定。”
多田骏和武藤章退出近卫的办公室后,立刻快步走到楼下的一间房间中,多田骏抓起电话就给杉山元打电话。
放下电话后,多田骏长出一口气,扭头看着同样紧张的武藤章,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一切都办妥了,杉山大将已经表示支持我们的意见,他会在五相会议上据理力争。”
武藤章的绷紧的神经也松弛下来,杉山元帮他们圆谎,一切都很顺利,他和多田骏同样担心,北平方面的电报已经来了,双方已经谈妥条件,这份电报已经被他们联手压下来,瞒住了所有人。现在他们必须尽快让派兵成为现实,然后再说起他,不过要派兵还有一个为顽固的家伙要对付,石原莞尔,如果他不同意派兵,一切都是白搭,对这个人,多田骏和武藤章都有些束手无策。
五相会议很快作出决定向华北增兵,但石原莞尔却否决了调兵令。多田骏愤怒异常,他到参谋总长闲宫院载仁大将那里要求解除石原的作战部部长职务,但这个命令载仁却很难下,要解除作战部长的职务必须得到陆军大臣的批准,更主要的是石原在陆军中有一批追随者,若无正当理由解除石原的职务,这些追随者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但载仁毕竟是亲王,虽然他这个参谋总长只是一个摆设,但他对军中内部的关系却并不陌生,他找来参谋本部第二部本部副(即副部长)冈村宁次,让他们两人去说服石原。
冈村宁次非常矛盾,自从签署热河停战协议后,他就一直默默无闻的待在当那个不起眼的本部副,这几年他一直在研究总结当年那一战,本部副不管什么事,他有大把的空闲时间来反复研究那一战,他越研究越感到可怕,如果说在热河还可以通过增加兵力的方式来解决后方兵力不足的问题,可要扩展到整个中国呢?这种兵力不足的现象就变得更加严重。
在东京城内冈村与石原的观点接近,两人经常交换观点,石原非常赞成冈村的研究结果非常赞同,而且还补充了关于政治经济方面材料;冈村发现石原的观点与庄继华非常接近,石原认为中国人不可能投降,所有臆断中国人会投降的判断都是错误的,如果中日开战,日本最大的可能就是陷入一场长期战争中,这场长期战争会将日本国力彻底消耗完,而且很有可能中国会取得最后的胜利。稍微正确的做法是,以战养战。这个以战养战不是掠夺当地资源来支持战争,而是发展当地工业来支持战争,为此对中国的征服必须是逐步的,缓慢的,占领一地消化一地,发展一地,只有发展好了,然后才进行下一步军事行动,这个过程将十分漫长,而且很容易激起中国的反抗。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加强满洲建设,在满洲建设完成之前尽量避免中日冲突,甚至在必要的时候放弃在华北的特权,从长城,甚至从热河撤退。
这个观点之激烈让冈村都难以接受,两人曾经争论很久,最后冈村居然被石原说服了。但现在冈村必须去说服石原同意派兵华北,尽管他赞同石原的观点,但他必须去,也必须完成任务,否则他很可能会被转入后备役,那就意味着他的军人生涯就此结束,这是他绝不甘心的。
“冈村君,我没想到,你居然也会赞同增兵华北,难道以前我们的谈话都白费了,你的观点放弃了?”石原瞪大眼睛盯着冈村,满脸不相信。
“石原君,我没有放弃我的观点,”冈村严肃的说:“我一直认为,不能扩大中日战争,但五相会议已经作出了决定,而且中国方面作出的反应也让我很担心,石原君,我一直在想,要是中国在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内发展起来了,他们还会容忍我们占领满洲吗?我认为他们不会,他们会主动挑战,收复满洲,那时帝国将面临一个统一而强大的中国。所以我认为征服中国的最好办法是瓦解中国,瓦解中国的方式是阻止中国出现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求月票........
求月票支持....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一章南京保卫战第一节“意外”的战争(四)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一章南京保卫战第一节“意外”的战争(四)
冈村的神情有些苦涩,这个结论让他很难受,以目前中国的虚弱混乱还不能征服中国的话,那么一个统一的中国更加不可能了,难道日本就没有一点希望吗?不要说冈村不甘心,所有日本精英都不甘心。
“可是现在中国已经有一个统一的政府。”石原冷静的反驳说,这个以前的好友怎么突然变得好战了,石原还不明白,但他的分析却是有道理。
“不然,这个政府是不稳定的,”冈村眼光一闪涌起一丝喜悦,感到石原的态度开始松动了:“中国还有很多其他势力,比如广西李宗仁、山西阎锡山;他们对蒋介石的支持是有限的,而蒋介石是以抗日为旗号将其团结在一起的,如果我们逼迫蒋介石同意华北自治,那么蒋介石的抗日旗帜就会倒下,其权威就会自然消亡,没有了这个权威,中国就会再度陷入动乱之中。”
石原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他不赞成扩大并不代表他反对大陆政策和拓展生存空间的国策,他反对的原因在与他对日本国力的估计,认为日本不能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中;不过冈村的分析却也让他左右为难,他认为蒋介石不会妥协不会投降,但也不是不存在妥协投降的可能。
“石原君,华北事变给了我们一个机会,看看蒋介石的抵抗决心,”冈村看出石原内心的激烈斗争,便趁热打铁:“我们把事变控制在华北。占领平津后与蒋介石谈判,以平津为砝码诱使蒋介石接受我们地条件,如此我们只需花轻微的代价就能让蒋介石的权威坍塌。”
冈村的建议让石原怦然心动,拿下平津再把平津有条件交还给蒋介石,如此华北非军事化至少可以让冀东独立,这个目的一旦实现,以中国目前的国民情绪。蒋介石就只能下台,如此中国再没有一个政治核心。必将重新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
“石原君,你如此坚决地拒绝服从政府的增兵令,华北局势一旦崩溃,造成皇军历史上最大地败绩,这个责任你可负担得起,而且由于你的干涉,刚成立的内阁再度倒台。你如何面对天皇的质询,以及国民的声讨。”冈村给了石原最后一击
石原莞尔痛苦的闭上眼睛,这个责任他担不起,如果他坚持不肯增兵,姑且不谈华北局势,就是内阁倒台的责任他就负不起。
“好吧,我同意增兵,不过。我希望战争局限在华北。”石原地话软弱无力。
冈村严肃的点点头,可他心里清楚,一旦增兵,战争会在哪里停止,只有天知道。不过有一点他是知道的,石原完了。中国战场的胜利越多,占领的地区越多,石原倒台的速度越快,那些坚持扩大方针的军中将领们将有充分的理由清算他。另外还有就是,他冈村地转机到了,他不会转入预备役了,他将重新出山。
七月十一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任命香月清司接替病重的田代皖一郎担任华北驻屯军司令官,命令参谋本部增兵华北,以结束目前华北的混乱局面。
下午,参谋本部和陆军省高级将领入宫晋见天皇裕仁。按照日本宪法。天皇是日本军队的最高统帅,对外宣战。出兵海外都必须取得天皇的同意。
裕仁现年三十五岁,他的父亲大正天皇在位仅仅十年即因精神方面地疾病让位与其监国,五年以后去世,他正式登上天皇宝座,与他的父亲相比他的精神正常得多,更懂得为君之道,在他压抑的表情之下,他渴望超越祖父明治天皇始终滚烫。
当裕仁出现在御座前时,近卫内阁的全体成员和载仁带领的参谋本部高级官员毕恭毕敬的前倾身体,头部下垂,双手紧贴裤缝。
近卫呈上请求批准出兵的文件后,裕仁没有立刻盖章,他很早就明白,虽然他不能推翻内阁的决定,当他必须表现出相应的关注。
“诸卿,华北局势真地危急到必须增兵地境地了吗?”
裕仁的声音不大,甚至有些柔软,在寂静地房间中清晰的传到每个人的耳中,所有都闭住呼吸,仔细聆听这个神传出来的声音。
天皇的疑问让近卫大为惊讶,他正要分辨,却又听到那丝柔软的声音问道:“支那虽然软弱,然其地大物博,军队数量众多,我们增兵,他们也会增兵,我军能否占优势?”
近卫的心一下就落在肚子里了,裕仁这是以日本人常说的腹语暗示他们应该大举增兵,杉山元恭恭敬敬的答道:“请陛下放心,华北地区地形平坦,利于我军火力发挥,支那军人数虽多,但装备却差,与我军无法同日而语。”
“我军增兵华北,如果苏俄干涉怎么办?”那个神一样的人发出的声音依然软软的犹如妇人的手轻轻抚过房间。
“苏俄不会干涉,”外交大臣广田答道:“苏俄的目的是利用支那牵制我国,以利于其专心对付来自欧洲的威胁。”
裕仁轻轻点头当他还是有些担心:“那不过是陆军的判断,要是苏俄真的发动进攻,有什么应对办法吗?”
“如果是这样,那也没办法。”参谋总长载仁的答复显然让裕仁很不满意,他低低的重复道:“没有办法?怎么能没有办法呢?”
“陛下,不是这样的,我们在满洲的部队依然雄厚,依照他们现在在远东的军事力量来看,这种进攻是不存在的;苏俄要发动进攻,必须从遥远的欧洲调兵过来,没有半年地准备是不能的。而我们从支那调兵到满洲,只需要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上完全来得及。”杉山元急忙补充道。
“支那很大,皇军的力量有限,帝国的国力也有限,衫山将军,这场战争要打多长时间?”
“陛下。陆军省和参谋本部的意见是两三个月,最多三个月。占领华北以后,支那的抵抗就会崩溃。”杉山元信心十足。
至此裕仁地所有担心都得到完美的答案,他心满意足地拿起玉玺,盖在诶各奉上的增兵请求上。
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增兵华北,消息传出,日本各地民众沸腾了,无数少女捧着捐款箱在街头向路人请求捐款。三菱工厂的工人宣布自愿加班,延长工作时间,各地征兵点前排满长队,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前往中国参战,后援会,劳军团入雨后春笋般涌现,似乎胜利就在眼前。
参谋本部宣布从满洲增调关东军的第一旅团,第十旅团。朝鲜军第二十师团,以及相关的战车、炮兵与飞行团,立刻多头齐发,进军中国华北,接受日本支那驻屯军的指挥,准备参与教训中国的作战。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一章南京保卫战第一节“意外”的战争(二)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一章南京保卫战第一节“意外”的战争(二)
杨永泰的话虽然抑制了众人情绪的上涨,但张治中何应钦的情绪依然很好,陈诚的表现尚可,他对重庆的了解更多一些,不过他对庄继华的一些做法有很大的意见,特别是装备川军,但蒋介石既然不说什么,他也不好坚持。
“有总比没有好,这些问题总能解决,”张治中笑着说:“委员长,当年西南开发的决策真是高明,这才五年时间就取得这样大的成就,真是难以想象。”
“要是再有五年时间就好了。”杨永泰叹口气:“我和文革谈过,西南开发现在只算走上正轨,要想大成,还需要五年时间。”
林蔚瞟了眼杨永泰,他知道今天杨永泰为何反复强调困难,杨永泰不想现在就开战,他认为可以作出部分让步,以让步换取时间,蒋介石在之前征询他的意见时,他就力主批准北平方面谈出来的结果。
“这些先不说,”蒋介石淡淡的说道:“我们的情况大家都了解了,现在说说卢沟桥事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首先这是不是日本有意挑起,就如九一八和一二八还有热河那样。”
屋里一时沉默了,良久张治中才问:“北平方面有那些报告?谈判交涉情况怎样?还有日本军队的调动情况呢?蔚文兄。”
“没有,除了报告昨夜和今天下午的两次冲突外,没有什么具体报告。”林蔚答道:“中央获得的报告还是通过特务处北平站传来地。”
“这是怎么回事?谈判结果也没报告?宋明轩要做什么?”张治中立刻警惕起来。这太不正常了,中央早有命令,与日本人发生任何冲突交涉都必须上报中央,由中央统一部署指导,可北平为何没有报告事件的进展。
“文白兄,这还不好理解,”杨永泰叹口气说:“宋明轩这是既防日本人又防中央。而且恐怕后者意思更强。”
“这个条件还可以接受,对国内舆论也交代得过去。”何应钦斟酌着说道:“今天共c党方面的通电不知诸位看到没有。哼,哼,什么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好像天都要塌下来了,唯恐天下不乱。”
“他们的目的很明显,只要中日战争爆发。中央对他们的压力立刻消失,他们的处境也立刻转变,在谈判中由被动转为主动。”林蔚补充道,国共谈判已经进行了几轮,双方在地盘、组织反复争论,国民党方面要求取消陕甘宁边区,毛z东和朱d出国,而且不同意实行党外合作。建议组建国民**同盟会,国共双方各派相同干部加入,由蒋介石担任主席;共c党显然不能同意,双方形成僵持,六月中旬周e来返回延安。
但抗战一旦开始,目前聚集在陕西地中央军就要东调前线。而且红军有四五万身经百战的官兵,这也抗战地一股巨大力量,但也会成为中共提高要求的一枚重要砝码。
“这个结果基本可以接受,”蒋介石思索着说:“可从各方面传来的情报看,日本人正从东北朝鲜调兵到北平,日本政府内部也争论不休,我看这个事件不是那么容易过去的。”
“校长说得对,”陈诚立刻接口道,他刚才没说话,与中共的谈判由他主持。可于此同时还有另一场谈判在上海举行。那就是陈立夫主持的与邓演达第三党的谈判,双方也形成僵持。但第三党毕竟没有自己地武装,所以政府的主动很明显,但他们的党魁邓演达影响力太大,至今许多黄埔同学还视起为偶像,陈诚与邓演达的关系也十分莫逆,这是蒋介石不肯把那场谈判交给陈诚的原因,而陈诚在与邓演达的关系上采取了庄继华式的处理,私人关系不隐瞒不否认,可政治立场丝毫不受影响,他希望与邓演达的谈判顺利,可从各方面传来地消息表明第三党的立刻也十分坚定,谈判进展不大,他怕蒋介石派他去劝说邓演达,这会让他线路一个尴尬的境地,因为他知道邓演达的性格根本不可能接受他的劝告,因此很不愿意继续谈谈判的话题,以免谈来谈去谈到这场谈判上去。
“九一八地时候,我们判断错误,结果丢了东三省,热河时张学良又犯了轻敌的错误,结果丢了热河和长城,这次我们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只有能战才有和。”陈诚的话铿锵有力:“我建议立刻调兵北上,加强北平的防御,同时派重兵于南口,一方面威胁日本的侧翼,另一方面防止平津丢失后日军向山西发起进攻;第二在石家庄建立前敌指挥部,调重兵到华北,预作防备;二十九军军指挥部应立刻移到保定。”
陈诚的建议无疑是一种立足于战的部署,这让态度游弋的何应钦感到有些不妥:“辞修,你这是火上浇油,我们这一调动部队,日本人很快就会知道,他们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样剑拔弩张,反倒会使冲突升级。”
“我看不一定,目前日本强中国弱,弱不可能主动挑战强,但我们必须表明我们地态度,让日本人明白我们地底线,庄文革有句话是对的,就怕双方误判,我们作了准备,让日本人知难而退。”林蔚毫不客气地插话道。
“蔚文兄说得对,”张治中也插话道:“如果平津不战而丢,或者很快失败,中央政府能不能接受;接受之后,如何对全国民众交代。”
“平津决不能丢,如果平津再像东三省或者热河那样丢掉,国民政府就该下台了。”蒋介石站起来决绝的说道,刚才陈诚的话提醒了他,必须让对方明白你的决心,而张治中则是在警告他,如果出现那样的情况,全国必然出现新一轮的抗议怒潮,而且目前已经逐渐好转政治环境会立刻变得十分恶劣,他的在西安事变中积累起来的威望会立刻崩塌,党内军内原支持他的人会转而反对他,黄埔同学也会分裂,接替他的人,比如汪精卫,如果他能把邓演达拉过来,那么黄埔系中的大部分人也不会反对这个政权。
“敬之,你明天回南京,与日本大使联系,告诉他们,卢沟桥事件的处理,以不损伤国格,不损害中国主权,不撤退军队,不更换地方官为准,超越这几条,我国政府都不会接受。”蒋介石的神色严肃。
何应钦张张嘴想要反对,可最终他还是答道:“是,委员长,我明天一早就回去。”
“宋明轩那里要提醒他,畅卿,记录,”蒋介石思索着说:“卢案必不能和平解决,日方将得寸进尺,决无已时,中央已决心用全力抗日,宁为玉碎,以保持我国家之人格,此次胜败全在兄与中央共同一致,无论和战,万勿单独进行,以免遭敌各个击破,兄可将司令部移防保定,以免受到日军的包围。”
蒋介石说完,杨永泰也记完,蒋介石立刻在电报稿上签下蒋中正三字,然后他又对陈诚说:“宋明轩防备中央军,总不至于连他西北军的同僚也防备吧,孙连仲在军官训练团,让他明天来见我,调他到北平前线,宋哲元总不至于有什么想法吧。”
“委员长高明。”陈诚嘴角露出微笑。
事情果然如同如蒋介石担心那样,七月九日日军日本驻屯军步兵旅旅团长河边正三调集一个大队,再次进攻卢沟桥,但二十九军的增援部队已经赶到,双方经过三个小时的激战,中国军队再次击退日军进攻,同时开始包抄河边正三的侧翼。河边正三狼狈撤回。
战事没有取得进展,日军只好回到谈判桌上,可这时消息已经传出,国内的抗日怒潮高涨,北平以清华燕京北大学生为首走上街头,支持二十九军抗战,大批北平市民参加了他们的行动,愤怒的市民们砸毁了北平的日本商店;武汉、南京、太原、广州、重庆、南宁,全国各地,社会各阶层纷纷通电中央,要求抵御日本进攻,展开彻底抗战。
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日本,朝日新闻、东京日日新闻、读卖新闻,三大新闻报社为首,大肆宣扬中国军队的暴虐,认为卢沟桥事件是中国军队挑衅正在训练的日本军队爆发的,是对日本帝国的冒犯,中国各地频繁爆发的反日事件是正果指使的。
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让日本人情绪高涨,这些年大日本皇军战功赫赫,开疆拓土,为皇国增添了无上光荣。各地社会团体纷纷展开活动,要求膺惩暴虐的中国军队,保护在中国的日本军队。
但日本政府和军队内却意见分歧严重,新任日本首相近卫文麿是日本著名的五摄政家族之首的近卫家族成员,在贵族圈中很受人尊重,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浑身充满艺术气质。近卫的父亲是贵族院议长,他后来也接任了这个职务。林铣十郎内阁总辞职后,他受到天皇重臣推荐出任首相,特别是明治维新仅存元老、他的老师西园寺的推荐,但西园寺也同时认为他的性格有些软弱,在危急来临时刻很难坚守自己的主张。
求月票支持......
今晚还有一更....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一章南京保卫战第一节“意外”的战争(三)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一章南京保卫战第一节“意外”的战争(三)
近卫文糜在国内有很高的呼声,这不但有他家族的原因,也由他本人的原因,他旗帜鲜明的支持大陆政策,认为日本应该用和平手段排除英美对亚洲的影响,日本人应该向大陆开拓生存空间,他的这个主张获得了日本人普遍的支持;爷符合军方的思想,所以在林铣内阁辞职之后,受到重臣的一致推荐,老公爵西园寺最后也同意由他出来组阁。
近卫组建了个权威内阁,陆相杉山元元帅、海相米内,外相广田,藏相贺屋都是在各自领域德高望重的元老或权威人物,特别是陆相杉山元和海相米内光政,他们分别是陆军大将海军大将,长期在军队内服役。
对近卫来说海军还算好,没给他找多少麻烦,陆军始终是个麻烦,日本的陆军与美国类似,政策由陆军省制定,军队的具体调动由参谋本部负债,参谋本部由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大将负责,不过日本陆军的传统是总长只是尊者,真正负责的是参谋次长,现任参谋次长多田骏,但这一届的总参谋部构成要复杂得多,参谋次长多田骏在很多时候也无法作出决定,一切的原因都在他们有个强悍的作战部长石原莞尔少将。
石原莞尔因为在九一八事变的突出贡献,以及他在担任参谋本部作战部长期间负责制定《国防国策大纲》中所表现出的卓越才能,使他在陆军中拥有了一批坚定地追随者。其中就包括关东军参谋长板垣征四郎、冈村宁次,现在的作战指导课课长河边虎四郎大佐,被这些追随者称为日本第一流的军事战略家。
在八日五相和参谋院的联席会议上,石原就坚决反对扩大战争,拒绝向华北增兵,坚持就地解决。正是他的坚持,日本政府作出了不扩大的决定。但这个遭到参谋本部支那课永津佐比重大佐、作战课课长武藤章以及陆军省军事课田中大佐的坚决反对。而且参谋次长多田骏也对这个决定表示不满,他威胁近卫。如果政府宣布这个决定,陆军大臣就应该辞职。这是个很严重地威胁,陆军大臣一旦辞职,近卫内阁也就不得不宣布总辞职。
“真是难办的事呀。”近卫望着窗外灼热地天空,人群依然源源不断的涌向皇宫方向,也有不少人在首相官邸外高呼万岁。
“阁下,国民信心充满信心。而且我们也充满信心,只要拿下平津,蒋介石政府就会接受我们的条件,满洲国的安全就有保障!”多田骏坚定的说道:“阁下,这是武藤章大佐,他是参谋本部作战课课长,对作战有丰富的经验。”
多田骏身后那个有些矮壮,即便带了副眼镜也看不出斯文的壮实军人闪出来。他踏前一步挺胸道:“阁下,华北地情况十分危险,支那已经从南部调动了大量部队北上,如果不增援华北驻屯军,华北驻屯军将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
近卫冷冷的瞟了眼已经秃了半个脑袋的武藤,他非常厌恶陆军中流行的那种下克上行为。这个武藤章只是一个小小的课长就敢闯到他的首相办公室来了。
“武藤章大佐,就是你指挥的绥远进攻?”
近卫一句话就把武藤章说得满面通红,所谓绥远进攻是指36年关东军策划地由蒙古德王出面向绥远发起的进攻,结果遭到中国守军傅作义部的顽强反击,最终大败而回,而这个事件的策划和实施者都是武藤章。
“阁下,正是由于绥远战役中没有让皇军直接出战,才导致百灵庙战役的失败,而这次,如果不向华北增兵。华北驻屯军将会全军覆灭。这将是皇军创建以来最大的耻辱。”武藤章把头低下:“阁下,下决心吧。华北将士存亡在您一念之间。”
“放肆!”近卫转身大喝道,武藤章地话让他心烦意乱,他不是不想增兵,但在他组阁时曾经宣称,任内不向海外派兵,本届政府将奉行和平主义,可这才短短一个月,他就不得不派兵到海外。
“是否派兵内阁已经作出决定,况且华北的报告不是说已经谈妥了吗?为什么还要增兵?”近卫目光炯炯盯着武藤。
“阁下,上海梅机关报告,蒋介石已经决定调遣大批部队北上华北,其中包括孙连仲的26路军,另外还有精锐的中央军二十五师,驻甘泉的第十三军。”多田骏立刻插话。
“怎么由你们来报告?杉山陆相为什么不来?我虽是首相也不能推翻内阁的决定!”近卫有些不相信他们两人,卢沟桥事变之后,多田骏就如小孩看到心爱的玩具一样兴高采烈,可当内阁决定不出兵后,他差点当场把桌子掀翻,非常无礼的要求杉山元辞职,与愤怒的石原莞尔发生冲突。
多田骏与武藤章面面相窥,武藤章反应极快,他敏锐的感到近卫心思有了变化。
“阁下,我们就是奉杉山大将来向提出通报情况,他建议您重新召开五相会议。”武藤章抬起头看着近卫。
近卫迟疑一下,转头看着多田骏问:“是这样吗?”
“是地,”多田骏毫不迟疑地答道,近卫犹豫一下点头说:“好,我明白了,我会内阁商议是否根据新的情况作出不同地决定。”
多田骏和武藤章退出近卫的办公室后,立刻快步走到楼下的一间房间中,多田骏抓起电话就给杉山元打电话。
放下电话后,多田骏长出一口气,扭头看着同样紧张的武藤章,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一切都办妥了,杉山大将已经表示支持我们的意见,他会在五相会议上据理力争。”
武藤章的绷紧的神经也松弛下来,杉山元帮他们圆谎,一切都很顺利,他和多田骏同样担心,北平方面的电报已经来了,双方已经谈妥条件,这份电报已经被他们联手压下来,瞒住了所有人。现在他们必须尽快让派兵成为现实,然后再说起他,不过要派兵还有一个为顽固的家伙要对付,石原莞尔,如果他不同意派兵,一切都是白搭,对这个人,多田骏和武藤章都有些束手无策。
五相会议很快作出决定向华北增兵,但石原莞尔却否决了调兵令。多田骏愤怒异常,他到参谋总长闲宫院载仁大将那里要求解除石原的作战部部长职务,但这个命令载仁却很难下,要解除作战部长的职务必须得到陆军大臣的批准,更主要的是石原在陆军中有一批追随者,若无正当理由解除石原的职务,这些追随者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但载仁毕竟是亲王,虽然他这个参谋总长只是一个摆设,但他对军中内部的关系却并不陌生,他找来参谋本部第二部本部副(即副部长)冈村宁次,让他们两人去说服石原。
冈村宁次非常矛盾,自从签署热河停战协议后,他就一直默默无闻的待在当那个不起眼的本部副,这几年他一直在研究总结当年那一战,本部副不管什么事,他有大把的空闲时间来反复研究那一战,他越研究越感到可怕,如果说在热河还可以通过增加兵力的方式来解决后方兵力不足的问题,可要扩展到整个中国呢?这种兵力不足的现象就变得更加严重。
在东京城内冈村与石原的观点接近,两人经常交换观点,石原非常赞成冈村的研究结果非常赞同,而且还补充了关于政治经济方面材料;冈村发现石原的观点与庄继华非常接近,石原认为中国人不可能投降,所有臆断中国人会投降的判断都是错误的,如果中日开战,日本最大的可能就是陷入一场长期战争中,这场长期战争会将日本国力彻底消耗完,而且很有可能中国会取得最后的胜利。稍微正确的做法是,以战养战。这个以战养战不是掠夺当地资源来支持战争,而是发展当地工业来支持战争,为此对中国的征服必须是逐步的,缓慢的,占领一地消化一地,发展一地,只有发展好了,然后才进行下一步军事行动,这个过程将十分漫长,而且很容易激起中国的反抗。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加强满洲建设,在满洲建设完成之前尽量避免中日冲突,甚至在必要的时候放弃在华北的特权,从长城,甚至从热河撤退。
这个观点之激烈让冈村都难以接受,两人曾经争论很久,最后冈村居然被石原说服了。但现在冈村必须去说服石原同意派兵华北,尽管他赞同石原的观点,但他必须去,也必须完成任务,否则他很可能会被转入后备役,那就意味着他的军人生涯就此结束,这是他绝不甘心的。
“冈村君,我没想到,你居然也会赞同增兵华北,难道以前我们的谈话都白费了,你的观点放弃了?”石原瞪大眼睛盯着冈村,满脸不相信。
“石原君,我没有放弃我的观点,”冈村严肃的说:“我一直认为,不能扩大中日战争,但五相会议已经作出了决定,而且中国方面作出的反应也让我很担心,石原君,我一直在想,要是中国在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内发展起来了,他们还会容忍我们占领满洲吗?我认为他们不会,他们会主动挑战,收复满洲,那时帝国将面临一个统一而强大的中国。所以我认为征服中国的最好办法是瓦解中国,瓦解中国的方式是阻止中国出现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求月票........
求月票支持....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一章南京保卫战第一节“意外”的战争(四)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一章南京保卫战第一节“意外”的战争(四)
冈村的神情有些苦涩,这个结论让他很难受,以目前中国的虚弱混乱还不能征服中国的话,那么一个统一的中国更加不可能了,难道日本就没有一点希望吗?不要说冈村不甘心,所有日本精英都不甘心。
“可是现在中国已经有一个统一的政府。”石原冷静的反驳说,这个以前的好友怎么突然变得好战了,石原还不明白,但他的分析却是有道理。
“不然,这个政府是不稳定的,”冈村眼光一闪涌起一丝喜悦,感到石原的态度开始松动了:“中国还有很多其他势力,比如广西李宗仁、山西阎锡山;他们对蒋介石的支持是有限的,而蒋介石是以抗日为旗号将其团结在一起的,如果我们逼迫蒋介石同意华北自治,那么蒋介石的抗日旗帜就会倒下,其权威就会自然消亡,没有了这个权威,中国就会再度陷入动乱之中。”
石原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他不赞成扩大并不代表他反对大陆政策和拓展生存空间的国策,他反对的原因在与他对日本国力的估计,认为日本不能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中;不过冈村的分析却也让他左右为难,他认为蒋介石不会妥协不会投降,但也不是不存在妥协投降的可能。
“石原君,华北事变给了我们一个机会,看看蒋介石的抵抗决心,”冈村看出石原内心的激烈斗争,便趁热打铁:“我们把事变控制在华北。占领平津后与蒋介石谈判,以平津为砝码诱使蒋介石接受我们地条件,如此我们只需花轻微的代价就能让蒋介石的权威坍塌。”
冈村的建议让石原怦然心动,拿下平津再把平津有条件交还给蒋介石,如此华北非军事化至少可以让冀东独立,这个目的一旦实现,以中国目前的国民情绪。蒋介石就只能下台,如此中国再没有一个政治核心。必将重新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
“石原君,你如此坚决地拒绝服从政府的增兵令,华北局势一旦崩溃,造成皇军历史上最大地败绩,这个责任你可负担得起,而且由于你的干涉,刚成立的内阁再度倒台。你如何面对天皇的质询,以及国民的声讨。”冈村给了石原最后一击
石原莞尔痛苦的闭上眼睛,这个责任他担不起,如果他坚持不肯增兵,姑且不谈华北局势,就是内阁倒台的责任他就负不起。
“好吧,我同意增兵,不过。我希望战争局限在华北。”石原地话软弱无力。
冈村严肃的点点头,可他心里清楚,一旦增兵,战争会在哪里停止,只有天知道。不过有一点他是知道的,石原完了。中国战场的胜利越多,占领的地区越多,石原倒台的速度越快,那些坚持扩大方针的军中将领们将有充分的理由清算他。另外还有就是,他冈村地转机到了,他不会转入预备役了,他将重新出山。
七月十一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任命香月清司接替病重的田代皖一郎担任华北驻屯军司令官,命令参谋本部增兵华北,以结束目前华北的混乱局面。
下午,参谋本部和陆军省高级将领入宫晋见天皇裕仁。按照日本宪法。天皇是日本军队的最高统帅,对外宣战。出兵海外都必须取得天皇的同意。
裕仁现年三十五岁,他的父亲大正天皇在位仅仅十年即因精神方面地疾病让位与其监国,五年以后去世,他正式登上天皇宝座,与他的父亲相比他的精神正常得多,更懂得为君之道,在他压抑的表情之下,他渴望超越祖父明治天皇始终滚烫。
当裕仁出现在御座前时,近卫内阁的全体成员和载仁带领的参谋本部高级官员毕恭毕敬的前倾身体,头部下垂,双手紧贴裤缝。
近卫呈上请求批准出兵的文件后,裕仁没有立刻盖章,他很早就明白,虽然他不能推翻内阁的决定,当他必须表现出相应的关注。
“诸卿,华北局势真地危急到必须增兵地境地了吗?”
裕仁的声音不大,甚至有些柔软,在寂静地房间中清晰的传到每个人的耳中,所有都闭住呼吸,仔细聆听这个神传出来的声音。
天皇的疑问让近卫大为惊讶,他正要分辨,却又听到那丝柔软的声音问道:“支那虽然软弱,然其地大物博,军队数量众多,我们增兵,他们也会增兵,我军能否占优势?”
近卫的心一下就落在肚子里了,裕仁这是以日本人常说的腹语暗示他们应该大举增兵,杉山元恭恭敬敬的答道:“请陛下放心,华北地区地形平坦,利于我军火力发挥,支那军人数虽多,但装备却差,与我军无法同日而语。”
“我军增兵华北,如果苏俄干涉怎么办?”那个神一样的人发出的声音依然软软的犹如妇人的手轻轻抚过房间。
“苏俄不会干涉,”外交大臣广田答道:“苏俄的目的是利用支那牵制我国,以利于其专心对付来自欧洲的威胁。”
裕仁轻轻点头当他还是有些担心:“那不过是陆军的判断,要是苏俄真的发动进攻,有什么应对办法吗?”
“如果是这样,那也没办法。”参谋总长载仁的答复显然让裕仁很不满意,他低低的重复道:“没有办法?怎么能没有办法呢?”
“陛下,不是这样的,我们在满洲的部队依然雄厚,依照他们现在在远东的军事力量来看,这种进攻是不存在的;苏俄要发动进攻,必须从遥远的欧洲调兵过来,没有半年地准备是不能的。而我们从支那调兵到满洲,只需要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上完全来得及。”杉山元急忙补充道。
“支那很大,皇军的力量有限,帝国的国力也有限,衫山将军,这场战争要打多长时间?”
“陛下。陆军省和参谋本部的意见是两三个月,最多三个月。占领华北以后,支那的抵抗就会崩溃。”杉山元信心十足。
至此裕仁地所有担心都得到完美的答案,他心满意足地拿起玉玺,盖在诶各奉上的增兵请求上。
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增兵华北,消息传出,日本各地民众沸腾了,无数少女捧着捐款箱在街头向路人请求捐款。三菱工厂的工人宣布自愿加班,延长工作时间,各地征兵点前排满长队,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前往中国参战,后援会,劳军团入雨后春笋般涌现,似乎胜利就在眼前。
参谋本部宣布从满洲增调关东军的第一旅团,第十旅团。朝鲜军第二十师团,以及相关的战车、炮兵与飞行团,立刻多头齐发,进军中国华北,接受日本支那驻屯军的指挥,准备参与教训中国的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