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他跟顾清阳一向感情不错,虽是堂兄弟,但是自小一起在村子里的义学里念书,很是说得上话。
其实城里的脚行有的是拉脚的,可是从城里回来,得十个铜板,能买二斤面呢,顾清雷知道二婶家一向不富裕,所以才好心,愿意帮忙去把顾清阳接回来,就是为了能让他家省几个钱,顺便也能给家里捎些日用品。
兄弟二人的交情摆在那里,顾清阳也不同他道谢,下了车子,便径自进了屋,找到顾刘氏,顾不得换衣裳,便开口问道:“娘,那件事怎么样了?”
“放心吧。”顾刘氏见到儿子,乐得嘴都合不上了。“都解决了,前边有你大嫂和你二嫂做样子,娘可万万不敢委屈了你,这一次,说什么也得给你挑个可心的。少瞳,少瞳,去,上杂货铺买一百钱的羊肉回来,咱家今天晚上包羊肉馅的饺子吃。”
顾清阳松了一口气,这才换掉自己身上的文生公子袍,小心地叠好了,放在炕头,便张罗着帮顾刘氏干活。
给水缸里挑满水,他才走进西里间,准备烤烤火,暖和暖和身子,却看到桌子上摆着一幅色彩斑斓的工笔重彩画,一只蓝绿色的开屏孔雀,顾盼生姿地立在五颜六色的牡丹花从中,姿态栩栩如生,在孔雀周围,环绕着羽毛斑斓的各色雀鸟,以及纷飞的蝴蝶,整幅画,艳丽得使人心惊。
他不禁有些呆了,“梅子,这是妳画的?”
“嗯!四哥回来啦!”顾清梅笑着点点头,放下手中的画笔,觉得天色有些暗了,于是打着火石,把油灯点亮。
顾清阳站在桌子旁边,有些着迷地看着这幅画,开口道:“这幅画画得这么好,我都舍不得把它卖掉了。”
顾清梅笑道:“四哥哥,你得知道一件事,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钱才是真的,等咱有了钱,你想要这样的画,我再给你画。”
顾清梅从桌子上拿过一叠画纸,一一展开,画纸上都是用白描的手法勾勒的线条,她将画纸拼到一起,俨然拼成了一幅孔雀开屏的富贵牡丹图,同那幅画的区别便是,这幅画没有上颜色。
顾清梅道:“还有两幅就能凑成一整幅了,到时候,你把这些花样子,连同我配好色的这幅画,一起拿去绣庄,看看是不是可以卖个好价钱。”
顾清阳道:“别说绣庄,单是这幅画,拿去画斋,至少也能卖个十几两银子,若是可以给妳炒出名声,便是百两白银,也有人舍得花。”
顾清梅忍不住用好奇的眼神看着他,她没想到,她这位只知道读书的三哥,竟然还晓得炒作一事。
顾清阳摸了摸她的头,她的头上一直按时上药,裹着细白布,只是因为,王平贤不过是个乡村的普通郎中,医馆里的药也都是普通的药,太贵的药也用不了,所以她的伤势恢复得速度有些慢。
他心疼地问:“好些了吗?”
顾清梅抿着嘴唇点点头,“好多了,只是刺刺拉拉的,还会有些抽痛。”
“都是我连累了妳。”
顾清梅笑道:“咱们是兄妹,说什么连累不连累的,倒是娘说,张瞎子给你算命,说你肯定能金榜题名,等你当了官,记得好好照顾照顾我便是了。”
“傻丫头,哪有这么容易便当官的?”顾清阳叹了一口气,幽幽地说。
“咱们没根没业,又没靠山,就算勉强进了官场,最多也只能混个七品芝麻官。你没看到大姐夫吗?进士第十六名,却已经当了十年的七品县令了,调动了三次,却一直都是平级调动,一次比一次地方偏僻穷困。我不过就想,考个功名,多少可以护持着家里一些也就是了。只可惜我没本事,不会赚钱,累了妳受累供我念书。”
他说着,心中想道,只可惜如今四海升平,若是有战事的话,或许可以搏一搏前程。他虽是文秀才,但是自小和祖父学功夫,手底下的功夫也是不差,如今不过就是和清雷商量着,一个考文,一个考武,不管哪一个有出息,都想法子提携另一个罢了。
若是运气不好,两个都没出息,再寻旁的出路也就是了。
☆、第十三章 要嫁妆
顾清梅听了他这样一番话,心中不免惊讶,本能地觉得她这四哥不是普通人,不过才十七岁的年纪,无人指点,却能看透世情。
心下不禁暗暗盘算起来,自己无论如何也得想法子多赚些钱,再帮四哥搏个好的前程。
自己想经商,家中若是无人做官,势必会举步维艰。
虽然大姐夫是个七品县令,但是也不知道如今在哪个穷乡僻壤做着穷官,也帮衬不到她。
如今,她只能把希望都寄托在四哥的身上了。
转天,顾清梅终于把所有的花样都描了出来,整理好了,连同那幅上了颜色的画一起用包袱皮裹了,交给三哥,让三哥带去城里,看看是不是可以卖个好价钱,并叮嘱三哥,若是卖了钱,记得帮她去书斋里买几本时下流行的花样子的图谱回来。
至于她,脑袋里则有的是构思,又开始研究下一幅该画怎样的图样。
不过这一次,她没有再画那么复杂的画,那画只是拿出去探路的,这一次,她把精力放到手帕子的花样子上。
她听秦碧华说,大凡贵族世家的千金贵妇们,所用的手帕上多会有刺绣的花样,不过这些出身贵胄的千金贵妇,却极少出来买手帕,通常这样的人家,家中都有专门的人负责针线上的事。
所以这样的花样子,绣庄未必会喜欢要,不过她仍然愿意试一试,因为她另有销售策略。
这天,她正在屋子里画花样子。
秦碧华是天天拿着针线过来串门的,她婆婆疼她,看她大着肚子,家中的活计都不用她做,她嫌自己一个人在家中做绣活无聊,便天天过来找顾清梅。
两个人,一边做活,一边聊天,还能有些趣。
却听到外边响起一个苍老的口音,“清山他娘在家了吗?”
听到这个声音,秦碧华脸色一变,放下手中的绣活,冲顾清梅“嘘”了两声。
顾清梅抬起头来看着她,不解她这是什么意思。
秦碧华扶着腰站起来,走到顾清梅的身边,小声道:“是村东头的九奶奶。”
顾清梅闻言,不禁微微颦了下眉头。
顾刘氏正在东里间做针线活呢,眼瞅着天就要暖和了,她得给老头子做件夹衣才行,听见声音赶忙放下手里的针线迎了出来,“是九伯母呀,快进来!”
来人是一个五、六十岁的婆子,身上穿的有些埋汰,补丁摞补丁的灰布褂子,脑袋后边挽着髻,不过不像旁人,都插根银簪子,她头上插的却是一根铜簪。
顾少瞳听见动静,跪在炕上,就着炕桌正在练大字的顾少瞳听见动静,小声嘟哝道:“九太奶肯定又来借钱了,每个月都来借钱,借了又从来都不还。”
“少瞳!”顾清梅抬起头,嗔怪地瞪了她一眼,小声道。“人家还在家里,不要议论人,万一让人家听见,多不好。”
顾少瞳不高兴地撅起嘴巴。
顾清梅轻声道:“邻里邻居的,又都是一个族里的亲戚,只要人品不差,能帮一把是一把,不要太计较金钱,谁都不知道谁来日能有出息,万一他家日后有了能有出息的人,必定不会忘了旁人的恩德。就算到时候他们忘恩负义了,也没人能挑咱的错处。”
顾少瞳听了她的教训,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她的教训。
就在这时,只听那位九奶奶千恩万谢地走了。
九奶奶刚走到门口,便跟顾家老太太打了个对脸,赶忙笑着打了个招呼,“大嫂子来了。”
顾老太太不阴不阳地瞥了她一眼,从鼻孔里哼了一声,便走了进来。
顾刘氏跟着顾老太太进了东里间,等顾老太太坐到炕沿上,才开口问道:“娘,您咋过来了?有事找我打发大嫂过来叫我一声不就好了。”
秦碧华听到外边的动静,小声嘀咕道:“祖母过来,不知道又想出什么幺蛾子刁难二婶了。”
顾清梅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她,自从她穿越过来,还没见过这位祖母呢,不禁低声问道:“祖母对娘不好吗?”
“岂止是不好!”秦碧华生怕话说多了,让顾老太太听见,露出一脸嫌恶的神情。“我也不多说了,妳以后就知道了。”
就见东里间,顾老太太脱了鞋子上了炕,倚着热炕头道:“老二媳妇,我过来是有个事跟妳商量,妳大外甥孙女要成亲了,咱们可是娘家人,不能让孩子过了门让人瞧不起,所以我合计着,咱们家怎么也得给凑一副头面首饰才行。”
“头面首饰?”顾刘氏闻言,顿时露出为难的神情。
“娘,他大姑的孙女成亲,按理说,咱们作为娘家人,给添些妆奁是应该的。可是您也知道,这些年,孩子们成亲,早就把家底都花得一文不剩了。三年前又分了家,给老大和老三盖了房子,分了钱,我这手里实在是挪腾不开了。而且前些日子梅子又受了伤,一天一服药,亲家二叔是看在亲戚的面子上,不赚钱,也要六、七十个铜板一服,再加上每隔三日还要敷药,一个月怎么也要二两多银子。他爹出去赶脚,赚点钱,还不够给梅子喝药的……”
顾刘氏还没说话,就见顾老太太拉下脸道:“妳的意思就是说,不想给妳家外甥孙女凑这套头面首饰了?”
顾刘氏听了她这话,顿觉委屈,“娘,我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妳是什么意思?别打量我不知道,村东头顾老九家的月月来找妳借钱,他家不过跟咱家是四服的亲戚,妳都肯帮衬着,怎么自己家正经的小姑子却不肯帮衬了?”
顾刘氏别开脸,抿了抿嘴唇,说起她的小姑子顾云芳,她一肚子的怨言,她嫁过来的时候,小姑子年纪还小,但是一张利口,牙尖嘴利的,一天到晚的气她,挑她的不是,整得这个婆婆也整天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就没有看她顺眼过。
后来,小姑子出嫁,顾老太太拿不出钱来给闺女打头面首饰,硬是把她和大嫂的头面首饰全都要走了,给小姑子充门面。
她和大嫂本不愿意,那些头面首饰都是娘家陪送的,虽说值不了几个钱,也就值个十两八两的银子,可也算是娘家给的一点念想。
但是架不住顾家这两个儿子都是孝顺至极的,顾老太太说什么便是什么,压根就容不得她和大嫂这两个当媳妇的说出拒绝的话。
按理说,顾老太太手里有余钱,乐意贴补自己的亲闺女,与她没关系,但顾老太太偏偏喜欢从她和大嫂手里挖了钱过去贴补闺女,这些年来,她那小姑子有事没事的就回娘家来打秋风,搞得她和大嫂的日子总是紧巴巴的。
如今小姑子的孙女出嫁,要头面首饰居然要到自己的头上,由不得她不生气。
可她偏偏又不敢给婆婆脸色看,只好耐着性子道:“娘,这些年,我是怎么对待小姑子,您心里也有数,但凡您说出来的事,我什么时候驳过您?可是我现在手头是真没钱,您也知道,老四今年十七了,也没说下门亲事。眼瞅着就要去府试了,若是中了举人,明年就要去都城,又是一大笔盘缠。梅子的嫁妆也没着落,不然的话,我怎么会不肯帮着小姑子呢?”
顾老太太顿时生起气来,“妳别打量我不知道,妳家老四为什么都十七了还不说亲,不过就是看他中了个秀才,指望着他去攀高枝呢。妳连不搭嘎的人都乐意借钱给她,却不肯帮自己的正经亲戚一把,说出去不让人笑话死?”
顾刘氏听她越说越过分,忍不住道:“娘,您这话就不对了,我愿意帮小姑子一把,是看在亲戚的情分上,就算我不帮,旁人也说不出什么来,小姑子的孙女姓陆,又不姓顾,她出门子,要头面首饰,自然得由陆家出,跟老顾家又有什么关系?”
顾老太太闻言,勃然大怒,从炕上跳了下来,连鞋子都没穿,光着脚站在地上,扬手就给了顾刘氏一记耳光,然后破口大骂道:“妳个脏心烂肺的不孝东西,竟敢忤逆我,妳信不信我去找族长,让老二把妳给休回娘家去!”
顾刘氏挨了打,也不敢分辨,只是捂着脸站在地上,默默地掉着眼泪。
顾清梅听见这边的动静越来越不对劲,赶忙来到东里间,恰好看到顾刘氏挨了一巴掌,心中不免有气。
自打她穿越过来,便没见过自己的奶奶,只是偶尔从秦碧华口中听到些抱怨,还有便是从顾少瞳口中听过一些对这老太太的形容,知道她是个刁钻刻薄的人。
但是看在她一把年纪的份上,身份又摆在那,顾清梅并没有学着泼妇骂街的那一套给顾刘氏出头,而是笑着问道:“祖母这是怎么了?怎么生这么大的气?”
顾老太太穿上鞋子,没好气地说:“妳母亲竟敢忤逆我,真是越来越没规矩了!等妳日后嫁了人,可千万别跟她学,不然叫人休回来,咱们顾家可就没脸了。”
“祖母别生气,坐下和我说说,母亲因为什么事情忤逆您了。”顾清梅虽然已经把事情听了个满耳,但仍然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于是顾老太太气呼呼地说道:“你姑家的小兰子,就是妳表姪女要出嫁了,咱们可是她的娘家,理所应当给妳表姪女凑套头面首饰添妆奁,可是妳娘却跟我哭穷,说什么都不肯拿,还不该挨耳光吗?”
☆、第十四章 蛮不讲理的老太婆
顾清梅坐到炕沿,柔声道:“祖母,我不偏向我母亲,但是我却想算一笔账给祖母听。之前咱家又是给几个哥哥娶媳妇,又是给大哥、二哥盖房子,家里是花得一个铜板都不剩,这个事情祖母是知道的。”
“这些都不提,咱家有六亩地。一年下来,一亩地大概能出三、四百斤。就算四百斤好了,要交给慕容家一半,咱们家一亩地只能落下二百斤。六亩地,是一千二百斤,还要交两成的赋税,最后只能落下九百六十斤,每年还要给您四百斤口粮,只能剩下五百多斤,还不够这一家子嚼谷的,并没有多余的拿去卖钱。”
“虽然收了麦子以后,还能种些青菜萝卜和山药豆子之类的东西,但是就算一亩地能收两千斤萝卜,四亩地也不过八千斤,交给主家四千斤,自己留下四千斤,留下几百斤自己吃,剩下的的拿去卖,萝卜的价钱极贱,也不过卖个三、四两银子。”
顾清梅见顾老太太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嘴唇翕动着,似乎是要打断自己,赶忙道:“您先别急着打断我,听我说完,看我说得有没有道理。我爹农闲的时候出去赶脚,一天至多赚五十个铜板,一个月下来,最多也不过一两银子,就算一年能赚上十五两,我做些绣活,一个月能赚二两,一年赚上二十四两,全家的收入加在一起,一年是四十两。”
“我三哥在城里念书,每个月的束脩,再加上吃住,便是三两银子,刨去寒暑假,也要花上三十两,这笔钱都是我二嫂给拿的,咱就不算了。可是四季的衣裳,笔墨纸砚,还有买书的钱,不是一笔小的开销,一年至少也得花上十几两。”
“娘每个月给您五百个大钱贴补您,一年下来便是六两,咱们寻常百姓人家,不过衣食住行这一些挑费,一年四季的衣裳,怎么也得花上几两银子,再加上迎来送往走人情,这一年下来,我娘手里能存下五两银子顶天了。”
顾老太太满是沟壑的脸拉得比驴脸还长,“妳别以为我不知道,妳二嫂一个月还贴补妳娘一两银子呢。”
顾清梅被气笑了,“祖母,我二嫂虽然一个月给我娘二两银子贴补家用,但那是让我娘帮她养孩子的钱。小孩子个子长得快,隔两三个月就得给他们做新衣裳新鞋,这些都得用钱买。还有大哥大嫂这一家子,天天过来吃饭不说,我和娘还得给大哥去还杂货铺赊下的帐。哪个月不得一二两银子?”
说到这个话题,她就气得有些肝疼,大哥都那样对自己了,娘却仍然把大哥当成心肝宝贝,杂货铺的瘸子老板每隔十天半个月的就来要次帐,要多少娘给多少。
她总算知道这个身体的前主人的那个大哥到底是怎么变成这副德行的,都是顾刘氏宠的。
顾老太太黑着脸道:“妳的意思就是,妳娘一个铜板都没有,所以就不肯给妳表姪女出头面首饰了呗。”
顾清梅道:“不是不肯给表姪女出头面首饰,只是咱们得量力而为,总不能打肿脸充胖子,为了给表姪女凑个头面首饰,再去让我娘借钱拉账的。我们最多也就只能给凑对银镯子,整付的头面是凑不齐的。”
顾老太太忽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躺到地上便开始打滚,“哎呦可要了我的命了,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老头子你快睁睁眼啊,自从你死了以后,儿媳妇不孝,就连孙女都教得会忤逆我了啊……”
顾清梅一看她这撒泼打滚的模样,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不知道这里的人到底都是个什么毛病,怎么一个两个的全都这样?动不动就躺到地上撒泼打滚,这样的人,压根就没法子讲道理。
但是她偏又是自己的亲祖母,一大把年纪了,也没法子凶她,一时间冷了脸,站在那里看着顾老太太一个人躺在地上干嚎。
其实城里的脚行有的是拉脚的,可是从城里回来,得十个铜板,能买二斤面呢,顾清雷知道二婶家一向不富裕,所以才好心,愿意帮忙去把顾清阳接回来,就是为了能让他家省几个钱,顺便也能给家里捎些日用品。
兄弟二人的交情摆在那里,顾清阳也不同他道谢,下了车子,便径自进了屋,找到顾刘氏,顾不得换衣裳,便开口问道:“娘,那件事怎么样了?”
“放心吧。”顾刘氏见到儿子,乐得嘴都合不上了。“都解决了,前边有你大嫂和你二嫂做样子,娘可万万不敢委屈了你,这一次,说什么也得给你挑个可心的。少瞳,少瞳,去,上杂货铺买一百钱的羊肉回来,咱家今天晚上包羊肉馅的饺子吃。”
顾清阳松了一口气,这才换掉自己身上的文生公子袍,小心地叠好了,放在炕头,便张罗着帮顾刘氏干活。
给水缸里挑满水,他才走进西里间,准备烤烤火,暖和暖和身子,却看到桌子上摆着一幅色彩斑斓的工笔重彩画,一只蓝绿色的开屏孔雀,顾盼生姿地立在五颜六色的牡丹花从中,姿态栩栩如生,在孔雀周围,环绕着羽毛斑斓的各色雀鸟,以及纷飞的蝴蝶,整幅画,艳丽得使人心惊。
他不禁有些呆了,“梅子,这是妳画的?”
“嗯!四哥回来啦!”顾清梅笑着点点头,放下手中的画笔,觉得天色有些暗了,于是打着火石,把油灯点亮。
顾清阳站在桌子旁边,有些着迷地看着这幅画,开口道:“这幅画画得这么好,我都舍不得把它卖掉了。”
顾清梅笑道:“四哥哥,你得知道一件事,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钱才是真的,等咱有了钱,你想要这样的画,我再给你画。”
顾清梅从桌子上拿过一叠画纸,一一展开,画纸上都是用白描的手法勾勒的线条,她将画纸拼到一起,俨然拼成了一幅孔雀开屏的富贵牡丹图,同那幅画的区别便是,这幅画没有上颜色。
顾清梅道:“还有两幅就能凑成一整幅了,到时候,你把这些花样子,连同我配好色的这幅画,一起拿去绣庄,看看是不是可以卖个好价钱。”
顾清阳道:“别说绣庄,单是这幅画,拿去画斋,至少也能卖个十几两银子,若是可以给妳炒出名声,便是百两白银,也有人舍得花。”
顾清梅忍不住用好奇的眼神看着他,她没想到,她这位只知道读书的三哥,竟然还晓得炒作一事。
顾清阳摸了摸她的头,她的头上一直按时上药,裹着细白布,只是因为,王平贤不过是个乡村的普通郎中,医馆里的药也都是普通的药,太贵的药也用不了,所以她的伤势恢复得速度有些慢。
他心疼地问:“好些了吗?”
顾清梅抿着嘴唇点点头,“好多了,只是刺刺拉拉的,还会有些抽痛。”
“都是我连累了妳。”
顾清梅笑道:“咱们是兄妹,说什么连累不连累的,倒是娘说,张瞎子给你算命,说你肯定能金榜题名,等你当了官,记得好好照顾照顾我便是了。”
“傻丫头,哪有这么容易便当官的?”顾清阳叹了一口气,幽幽地说。
“咱们没根没业,又没靠山,就算勉强进了官场,最多也只能混个七品芝麻官。你没看到大姐夫吗?进士第十六名,却已经当了十年的七品县令了,调动了三次,却一直都是平级调动,一次比一次地方偏僻穷困。我不过就想,考个功名,多少可以护持着家里一些也就是了。只可惜我没本事,不会赚钱,累了妳受累供我念书。”
他说着,心中想道,只可惜如今四海升平,若是有战事的话,或许可以搏一搏前程。他虽是文秀才,但是自小和祖父学功夫,手底下的功夫也是不差,如今不过就是和清雷商量着,一个考文,一个考武,不管哪一个有出息,都想法子提携另一个罢了。
若是运气不好,两个都没出息,再寻旁的出路也就是了。
☆、第十三章 要嫁妆
顾清梅听了他这样一番话,心中不免惊讶,本能地觉得她这四哥不是普通人,不过才十七岁的年纪,无人指点,却能看透世情。
心下不禁暗暗盘算起来,自己无论如何也得想法子多赚些钱,再帮四哥搏个好的前程。
自己想经商,家中若是无人做官,势必会举步维艰。
虽然大姐夫是个七品县令,但是也不知道如今在哪个穷乡僻壤做着穷官,也帮衬不到她。
如今,她只能把希望都寄托在四哥的身上了。
转天,顾清梅终于把所有的花样都描了出来,整理好了,连同那幅上了颜色的画一起用包袱皮裹了,交给三哥,让三哥带去城里,看看是不是可以卖个好价钱,并叮嘱三哥,若是卖了钱,记得帮她去书斋里买几本时下流行的花样子的图谱回来。
至于她,脑袋里则有的是构思,又开始研究下一幅该画怎样的图样。
不过这一次,她没有再画那么复杂的画,那画只是拿出去探路的,这一次,她把精力放到手帕子的花样子上。
她听秦碧华说,大凡贵族世家的千金贵妇们,所用的手帕上多会有刺绣的花样,不过这些出身贵胄的千金贵妇,却极少出来买手帕,通常这样的人家,家中都有专门的人负责针线上的事。
所以这样的花样子,绣庄未必会喜欢要,不过她仍然愿意试一试,因为她另有销售策略。
这天,她正在屋子里画花样子。
秦碧华是天天拿着针线过来串门的,她婆婆疼她,看她大着肚子,家中的活计都不用她做,她嫌自己一个人在家中做绣活无聊,便天天过来找顾清梅。
两个人,一边做活,一边聊天,还能有些趣。
却听到外边响起一个苍老的口音,“清山他娘在家了吗?”
听到这个声音,秦碧华脸色一变,放下手中的绣活,冲顾清梅“嘘”了两声。
顾清梅抬起头来看着她,不解她这是什么意思。
秦碧华扶着腰站起来,走到顾清梅的身边,小声道:“是村东头的九奶奶。”
顾清梅闻言,不禁微微颦了下眉头。
顾刘氏正在东里间做针线活呢,眼瞅着天就要暖和了,她得给老头子做件夹衣才行,听见声音赶忙放下手里的针线迎了出来,“是九伯母呀,快进来!”
来人是一个五、六十岁的婆子,身上穿的有些埋汰,补丁摞补丁的灰布褂子,脑袋后边挽着髻,不过不像旁人,都插根银簪子,她头上插的却是一根铜簪。
顾少瞳听见动静,跪在炕上,就着炕桌正在练大字的顾少瞳听见动静,小声嘟哝道:“九太奶肯定又来借钱了,每个月都来借钱,借了又从来都不还。”
“少瞳!”顾清梅抬起头,嗔怪地瞪了她一眼,小声道。“人家还在家里,不要议论人,万一让人家听见,多不好。”
顾少瞳不高兴地撅起嘴巴。
顾清梅轻声道:“邻里邻居的,又都是一个族里的亲戚,只要人品不差,能帮一把是一把,不要太计较金钱,谁都不知道谁来日能有出息,万一他家日后有了能有出息的人,必定不会忘了旁人的恩德。就算到时候他们忘恩负义了,也没人能挑咱的错处。”
顾少瞳听了她的教训,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她的教训。
就在这时,只听那位九奶奶千恩万谢地走了。
九奶奶刚走到门口,便跟顾家老太太打了个对脸,赶忙笑着打了个招呼,“大嫂子来了。”
顾老太太不阴不阳地瞥了她一眼,从鼻孔里哼了一声,便走了进来。
顾刘氏跟着顾老太太进了东里间,等顾老太太坐到炕沿上,才开口问道:“娘,您咋过来了?有事找我打发大嫂过来叫我一声不就好了。”
秦碧华听到外边的动静,小声嘀咕道:“祖母过来,不知道又想出什么幺蛾子刁难二婶了。”
顾清梅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她,自从她穿越过来,还没见过这位祖母呢,不禁低声问道:“祖母对娘不好吗?”
“岂止是不好!”秦碧华生怕话说多了,让顾老太太听见,露出一脸嫌恶的神情。“我也不多说了,妳以后就知道了。”
就见东里间,顾老太太脱了鞋子上了炕,倚着热炕头道:“老二媳妇,我过来是有个事跟妳商量,妳大外甥孙女要成亲了,咱们可是娘家人,不能让孩子过了门让人瞧不起,所以我合计着,咱们家怎么也得给凑一副头面首饰才行。”
“头面首饰?”顾刘氏闻言,顿时露出为难的神情。
“娘,他大姑的孙女成亲,按理说,咱们作为娘家人,给添些妆奁是应该的。可是您也知道,这些年,孩子们成亲,早就把家底都花得一文不剩了。三年前又分了家,给老大和老三盖了房子,分了钱,我这手里实在是挪腾不开了。而且前些日子梅子又受了伤,一天一服药,亲家二叔是看在亲戚的面子上,不赚钱,也要六、七十个铜板一服,再加上每隔三日还要敷药,一个月怎么也要二两多银子。他爹出去赶脚,赚点钱,还不够给梅子喝药的……”
顾刘氏还没说话,就见顾老太太拉下脸道:“妳的意思就是说,不想给妳家外甥孙女凑这套头面首饰了?”
顾刘氏听了她这话,顿觉委屈,“娘,我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妳是什么意思?别打量我不知道,村东头顾老九家的月月来找妳借钱,他家不过跟咱家是四服的亲戚,妳都肯帮衬着,怎么自己家正经的小姑子却不肯帮衬了?”
顾刘氏别开脸,抿了抿嘴唇,说起她的小姑子顾云芳,她一肚子的怨言,她嫁过来的时候,小姑子年纪还小,但是一张利口,牙尖嘴利的,一天到晚的气她,挑她的不是,整得这个婆婆也整天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就没有看她顺眼过。
后来,小姑子出嫁,顾老太太拿不出钱来给闺女打头面首饰,硬是把她和大嫂的头面首饰全都要走了,给小姑子充门面。
她和大嫂本不愿意,那些头面首饰都是娘家陪送的,虽说值不了几个钱,也就值个十两八两的银子,可也算是娘家给的一点念想。
但是架不住顾家这两个儿子都是孝顺至极的,顾老太太说什么便是什么,压根就容不得她和大嫂这两个当媳妇的说出拒绝的话。
按理说,顾老太太手里有余钱,乐意贴补自己的亲闺女,与她没关系,但顾老太太偏偏喜欢从她和大嫂手里挖了钱过去贴补闺女,这些年来,她那小姑子有事没事的就回娘家来打秋风,搞得她和大嫂的日子总是紧巴巴的。
如今小姑子的孙女出嫁,要头面首饰居然要到自己的头上,由不得她不生气。
可她偏偏又不敢给婆婆脸色看,只好耐着性子道:“娘,这些年,我是怎么对待小姑子,您心里也有数,但凡您说出来的事,我什么时候驳过您?可是我现在手头是真没钱,您也知道,老四今年十七了,也没说下门亲事。眼瞅着就要去府试了,若是中了举人,明年就要去都城,又是一大笔盘缠。梅子的嫁妆也没着落,不然的话,我怎么会不肯帮着小姑子呢?”
顾老太太顿时生起气来,“妳别打量我不知道,妳家老四为什么都十七了还不说亲,不过就是看他中了个秀才,指望着他去攀高枝呢。妳连不搭嘎的人都乐意借钱给她,却不肯帮自己的正经亲戚一把,说出去不让人笑话死?”
顾刘氏听她越说越过分,忍不住道:“娘,您这话就不对了,我愿意帮小姑子一把,是看在亲戚的情分上,就算我不帮,旁人也说不出什么来,小姑子的孙女姓陆,又不姓顾,她出门子,要头面首饰,自然得由陆家出,跟老顾家又有什么关系?”
顾老太太闻言,勃然大怒,从炕上跳了下来,连鞋子都没穿,光着脚站在地上,扬手就给了顾刘氏一记耳光,然后破口大骂道:“妳个脏心烂肺的不孝东西,竟敢忤逆我,妳信不信我去找族长,让老二把妳给休回娘家去!”
顾刘氏挨了打,也不敢分辨,只是捂着脸站在地上,默默地掉着眼泪。
顾清梅听见这边的动静越来越不对劲,赶忙来到东里间,恰好看到顾刘氏挨了一巴掌,心中不免有气。
自打她穿越过来,便没见过自己的奶奶,只是偶尔从秦碧华口中听到些抱怨,还有便是从顾少瞳口中听过一些对这老太太的形容,知道她是个刁钻刻薄的人。
但是看在她一把年纪的份上,身份又摆在那,顾清梅并没有学着泼妇骂街的那一套给顾刘氏出头,而是笑着问道:“祖母这是怎么了?怎么生这么大的气?”
顾老太太穿上鞋子,没好气地说:“妳母亲竟敢忤逆我,真是越来越没规矩了!等妳日后嫁了人,可千万别跟她学,不然叫人休回来,咱们顾家可就没脸了。”
“祖母别生气,坐下和我说说,母亲因为什么事情忤逆您了。”顾清梅虽然已经把事情听了个满耳,但仍然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于是顾老太太气呼呼地说道:“你姑家的小兰子,就是妳表姪女要出嫁了,咱们可是她的娘家,理所应当给妳表姪女凑套头面首饰添妆奁,可是妳娘却跟我哭穷,说什么都不肯拿,还不该挨耳光吗?”
☆、第十四章 蛮不讲理的老太婆
顾清梅坐到炕沿,柔声道:“祖母,我不偏向我母亲,但是我却想算一笔账给祖母听。之前咱家又是给几个哥哥娶媳妇,又是给大哥、二哥盖房子,家里是花得一个铜板都不剩,这个事情祖母是知道的。”
“这些都不提,咱家有六亩地。一年下来,一亩地大概能出三、四百斤。就算四百斤好了,要交给慕容家一半,咱们家一亩地只能落下二百斤。六亩地,是一千二百斤,还要交两成的赋税,最后只能落下九百六十斤,每年还要给您四百斤口粮,只能剩下五百多斤,还不够这一家子嚼谷的,并没有多余的拿去卖钱。”
“虽然收了麦子以后,还能种些青菜萝卜和山药豆子之类的东西,但是就算一亩地能收两千斤萝卜,四亩地也不过八千斤,交给主家四千斤,自己留下四千斤,留下几百斤自己吃,剩下的的拿去卖,萝卜的价钱极贱,也不过卖个三、四两银子。”
顾清梅见顾老太太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嘴唇翕动着,似乎是要打断自己,赶忙道:“您先别急着打断我,听我说完,看我说得有没有道理。我爹农闲的时候出去赶脚,一天至多赚五十个铜板,一个月下来,最多也不过一两银子,就算一年能赚上十五两,我做些绣活,一个月能赚二两,一年赚上二十四两,全家的收入加在一起,一年是四十两。”
“我三哥在城里念书,每个月的束脩,再加上吃住,便是三两银子,刨去寒暑假,也要花上三十两,这笔钱都是我二嫂给拿的,咱就不算了。可是四季的衣裳,笔墨纸砚,还有买书的钱,不是一笔小的开销,一年至少也得花上十几两。”
“娘每个月给您五百个大钱贴补您,一年下来便是六两,咱们寻常百姓人家,不过衣食住行这一些挑费,一年四季的衣裳,怎么也得花上几两银子,再加上迎来送往走人情,这一年下来,我娘手里能存下五两银子顶天了。”
顾老太太满是沟壑的脸拉得比驴脸还长,“妳别以为我不知道,妳二嫂一个月还贴补妳娘一两银子呢。”
顾清梅被气笑了,“祖母,我二嫂虽然一个月给我娘二两银子贴补家用,但那是让我娘帮她养孩子的钱。小孩子个子长得快,隔两三个月就得给他们做新衣裳新鞋,这些都得用钱买。还有大哥大嫂这一家子,天天过来吃饭不说,我和娘还得给大哥去还杂货铺赊下的帐。哪个月不得一二两银子?”
说到这个话题,她就气得有些肝疼,大哥都那样对自己了,娘却仍然把大哥当成心肝宝贝,杂货铺的瘸子老板每隔十天半个月的就来要次帐,要多少娘给多少。
她总算知道这个身体的前主人的那个大哥到底是怎么变成这副德行的,都是顾刘氏宠的。
顾老太太黑着脸道:“妳的意思就是,妳娘一个铜板都没有,所以就不肯给妳表姪女出头面首饰了呗。”
顾清梅道:“不是不肯给表姪女出头面首饰,只是咱们得量力而为,总不能打肿脸充胖子,为了给表姪女凑个头面首饰,再去让我娘借钱拉账的。我们最多也就只能给凑对银镯子,整付的头面是凑不齐的。”
顾老太太忽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躺到地上便开始打滚,“哎呦可要了我的命了,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老头子你快睁睁眼啊,自从你死了以后,儿媳妇不孝,就连孙女都教得会忤逆我了啊……”
顾清梅一看她这撒泼打滚的模样,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不知道这里的人到底都是个什么毛病,怎么一个两个的全都这样?动不动就躺到地上撒泼打滚,这样的人,压根就没法子讲道理。
但是她偏又是自己的亲祖母,一大把年纪了,也没法子凶她,一时间冷了脸,站在那里看着顾老太太一个人躺在地上干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