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西戎能种粮食之后,将如虎添翼,日后粮食丰收,他们的铁骑一定会冲破西部的防线,将重现二十年前的战乱……
  御书房的大臣们忍不住痛骂。
  “西戎王狼子野心,实在是令人恶心。”
  “竟然逼迫一个妇人为他们效力,简直丢男人的脸。”
  “稻子三个多月就会抽穗丰收,有了稻种之后,西戎国肯定会翻脸不认人,穗夫人危矣。”
  “……”
  皇帝轻轻扣了扣桌面,御书房安静下来。
  “此事明日早朝再议,都退下吧。”
  “……是。”
  朝臣们拱手,退了出去。
  皇帝捏了捏眉心,叹了一口气。
  西戎都踩在大宇国脸上了,他自然也咽不下这口气,知道这件事的第一反应,就是派兵前去。
  但,军部的话没有错,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强行和西戎国对上,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他是一国之主,在下任何决定之前,都必须要顾全大局,不可有一丝一毫的疏漏。
  明公公站在边上提醒道:“皇上,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来了。”
  话落,太后就推门走了进来,皇后端着一碗汤盅跟在太后身侧。
  “皇上连着好些天没吃东西了,先喝点汤。”皇后轻声道,“事情再重要,也得填饱了肚子再处理。”
  皇帝抬眸,见皇后的眼底也都是血丝。
  他没有拒绝皇后的好意,抬手将一碗汤慢慢喝了下去。
  喝完汤之后,太后这才开口:“老六和穗夫人以及七八位大臣被西戎国掳走,这事在朝上传的沸沸扬扬,这都三四天了,就还没商议出一个结果吗?”
  皇帝正要说话。
  太后继续道,“若只是老六被掳走,掳走也就掳走了,我绝不会开口让朝廷派兵去救老六。因为,老六从小到大不学无术,长大后未曾为国为民立功,派兵去救他,是浪费兵力,影响民心。可这一次,是穗夫人被掳走。穗夫人从一个农妇,是怎么走到如今的位置上来的,皇帝你比我更清楚!她为我萧家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也为老百姓谋了许多福祉,所以大家都说,穗夫人是老百姓的穗夫人!”
  “穗夫人这一次出事,也正是因为她有才干,有能力,西戎国才不顾一切抓走了她。若朝廷不派兵前去,就等于是在告诉老百姓,穗夫人一点都不重要,一个立下这么多功劳的人都不重要,该会令天下多少人寒心呐!”
  “而且我听说,西戎王还算是礼遇穗夫人,若穗夫人得知大宇国放弃了救她,她若是倒戈成为西戎国人,那对我大宇国简直是灭顶之灾……”
  “不会。”皇后开口,坚定道,“弯弯不可能背叛大宇国。”
  皇帝缓声道:“自然要救,但怎么救,是一个难题。”
  “不就是因为兵力不足么,难道因为没有胜算,就放弃吗?”太后深吸一口气,“自古以来,没有任何战争是确定会打赢才开战的……若是一味的逃避,那就是在告诉西戎国,大宇国不行!他这次能掳走穗夫人和老六,下一次,就能掳走边境的客商,再再下一次,抓走西疆线上的大宇国老百姓……开战,不仅仅是为了救穗夫人和老六,更是告诉西戎国,我大宇国会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自己的臣民!”
  “这一次不流血,那未来总有一天会流血!”
  “我不希望大宇国被逼迫到,再送去一位公主和亲才能终止战争!”
  “我希望,西戎国永不敢再进犯!”
  太后的声音,铮然有力,让皇帝心口震动。
  第842章 开始研究炸弹
  第二天早朝,秦王和穗夫人以及若干大臣被掳走之事被公开。
  全朝野哗然,不管是一二品大臣,还是末位的六七品朝臣,都忍不住发表自己的意见。
  赵三牛一直候在皇城门口,看到赵四蛋程昭沈正一同出来,他立即迎了上去:“有结果了吗?”
  赵四蛋摇头:“皇上的意思是必须派兵前去,但,最多只能凑齐十二万兵力,根本就不是西戎二十万铁骑的对手。”
  程昭抿唇道:“方才我和林太傅聊了两句,林太傅悄悄透露,皇上昨夜写了八百里加急密信送去吉省,我猜测,应该是让太子班师回朝,太子手上的十万兵力在腊基国战场上折损了一些,还剩八万,正好能集结二十万人与西戎国对抗。”
  “西戎是二十万铁骑,骁勇善战,大宇国也是二十万,恐怕……”赵三牛苦笑,“而且太子手上的八万将士刚刚经历了大战,各方面都跟不上……”
  他之前觉得,只要派兵去就能将娘救回来。
  但这么多天以来,他想了许多许多,若是牺牲几万士兵才能把娘救回来,娘一定不会答应。
  他们的娘,永远将自己的安危放在最后,永远将国家和百姓放在首位……娘大概宁愿自己死,也不会愿意二十万将士去打一场注定会失败的战争吧。
  可他是个自私的人吧,只要娘能回来,无论付出多么惨痛的代价,他似乎都能接受……
  朝上的事自然也传到了民间,京城老百姓三五成群在街头议论此事,一个个义愤填膺,怒骂西戎。
  他们一行人走在街头之时,听到了许多老百姓的肺腑之言。
  “穗夫人为我们大宇国解决了温饱之事,她被抓,必须得派兵去救啊,这件事还需要商议吗?”
  “说是这么说,可太子刚率领十万将士去攻打腊基国,哪里还抽得出人手去西疆?”
  “抽不出人手也得抽,难道让穗夫人死在西戎国吗?”
  “放心吧,秦王也被抓了,这位可是皇上的亲弟弟,朝廷一定会派人去救的。”
  “幸好秦王和穗夫人一起被抓,不然穗夫人肯定会被朝廷放弃。”
  “哎,穗夫人根基还是太浅了,否则朝廷不会这么久都商量不出一个结果。”
  “……”
  听到这些言论,一向乐观的沈正叹了一口气:“幸好我爹是和秦王干娘一起被抓,不然我爹一个五品小官失踪,根本就没人会管。”
  “我相信朝廷一定会派人去营救。”赵四蛋握紧拳头,“我们需要好好想一想,怎么保证这一仗必胜?”
  几人纷纷看向赵三牛。
  因为只有赵三牛是武将,这方面他比较懂。
  他开口道:“首先是粮草必须充足,其次是兵力悬殊不能太大,然后还有兵器各方面也得跟上……”
  西戎国大量养殖牛马,因此他们的将士人人骑马,成了令周边国家闻风丧胆的铁骑强兵。
  大宇国没有这么多马匹,这方面永远都追赶不上。
  但
  赵三牛从兜里掏出一个圆形的带着气味的东西:“这是娘无聊研究出来的土炸弹,咬掉这根引线,能炸掉一大片,这东西,比什么武器都好使,要是能大量制作一批出来,何愁打不赢西戎?”
  程昭将东西接过来,闻了闻:“像是烟花的味道。”
  “就是烟花。”赵四蛋的眼睛睁大,“我记得二哥成亲的时候,三哥负责燃放鞭炮,一个鞭炮蹿进了三哥衣服里,衣服都被炸烂了,加大烟花鞭炮的量,那就一定能炸死人。娘早就想到了这个,为什么我们一个个如此蠢笨!”
  沈正立即道:“我有个同窗家里专卖烟花爆竹,我去问问能不能大量购置。”
  程昭思索一会开口:“在没有研究出来之前,不可声张,这事有一定的危险性,也不能在城内操作,这几日先住到我家去。”
  他家在京郊的德安巷,那边比较清净,而且出了巷子就有一个矮山,到时候能进山试验成品。
  一行人刚到程家门口,程大嫂听到动静就迎了出来:“昭儿,我听说你二姑出事了,街上的人都在议论,到底咋回事……咦,三牛四蛋也来了,你们两个可是从来不进我程家的门,今儿倒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少说风凉话。”程老太太瞪了她一眼,转头开口道,“三牛四蛋,你们娘真的被西戎国抓走了吗?”
  赵四蛋点头:“朝廷正在想法子救人。”
  “我就说昭儿二姑风头太盛了,老喜欢出风头,这不,出事了吧?”程大嫂撇撇嘴,“要是他二姑投奔了西戎国,那不就是咱们大宇国的叛徒了嘛,会不会连累昭儿升官啊……”
  “娘!”程昭温润的脸色顿时一片冰冷,“既然娘这么担心连累自己,那儿子现在就安排马车送娘回程家村,这样,无论二姑出什么事,都不会连累到你了。”
  程大嫂顿时就慌了。
  她并不觉得自己儿子是在开玩笑。
  因为,当初程老大惹事,昭儿就直接将人给送走了,这几年来程老大多次写信承认错误想来京城,都被昭儿给拒绝了。
  在程家村再风光,日子肯定也不如在京城好过,她才不会要回去和程老大天天大眼瞪小眼。
  “我就是随口乱说,瞧我这张破嘴!”程大嫂在自己嘴巴上轻轻扇了两下,“三牛,四蛋,你们知道大舅妈嘴巴没个把门的,说话就这样,你们两个别往心里去哈。”
  赵三牛和赵四蛋小时候被她喝骂多次,如今她这样的态度已经算很不错了,二人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而且现在这种时候,他们也懒得和程大嫂过多计较。
  “阿奶,前阵子我在城里买了一个院子,小曼已经派人打扫干净了。”程昭抬头看向程老太太的方向,“今天下午你们就都先搬过去吧。”
  本来是打算等二姑回来后,再办乔迁酒搬家,但现在顾不上这么多了。
  他们需要在这个院子研究土炸弹,这事儿暂时不能声张,而他娘嘴碎,万一传出去,被有心人大做文章就不好了。
  程大嫂还想说什么,被程老太太给扯住了:“这种时候就别添乱了,赶紧去整理行礼,一个时辰后就走!”
  当天下午,程家人全都搬走了,包括院子里的所有下人丫环。
  而沈正也买来了大量的烟花炮竹。
  四个人,没有任何人懂这方面,于是,花大价钱在烟花工坊买了一个伙计回来,是签了卖身契的那种家奴,让这个家奴和他们一起研究……
  第843章 请求朝廷派兵
  连着多日,京城的老百姓都在议论穗夫人被掳之事。
  但朝上却还没有任何政令出来,到底救不救,派多少兵力去救……至今没有一个结果。
  阅览阁之中,一篇文章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这是以东流居士名义写的一篇骈文,文章很简单,只要识字就能看懂。
  写的是穗夫人这些年来为大宇国所做的贡献——发现再生稻,让无数老百姓不再饿肚子;推广白叠子棉花,使许多人免于苦寒;发明人力风扇,减少了成百上千煤矿中毒事件;察觉腊基国意图,没有让大宇国农田被不明物种侵犯……保护皇上太子,让大宇国免于内斗……
  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拿出任何一件放在一个人身上,都足以让这个人升官发财,家族荣耀。
  可是偏偏,全都是穗夫人所为。
  阅览阁里的读书人纷纷震动不已,拿着文章看了又看。
  “穗夫人虽是女子,但丝毫不输于男子,吾辈当以穗夫人为楷模。”
  “可是这么好的穗夫人,却被西戎国抓走了,据说西戎王逼迫穗夫人研究出适合西戎土地的稻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