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8章
看着儿子满眼放光,李氏不由有些讶然:“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外头有什么好的?你又不是没出过门?”
曹颙搬着手指头,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就是六处,外加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四大菩萨道场,闻名天下的就十地,还有其他各种人杰地灵之处……儿子真的想要去看看。若是再在官场熬下去,即便夹着尾巴,小心翼翼过日子,等到平安退下来,也没有了出京的精力……儿子本不是心有大志之人,早年所期盼的也不过是富贵闲人的日子,不过因长子长孙的缘故,有不得不担的责任,才勉强熬了这些年……”
说到这里,他脸上露出几分轻松来:“如今天佑娶了媳妇,儿子终于能歇歇了……”
见曹颙脸上无怨无悲,只有深深的期盼,李氏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是啊,整整二十年。
自康熙四十八年进京,至今整整二十年。
他说,他累了。
能不累么?
一个人进京经营,奴才秧子的身份,没有助力,一点点的熬着,挣命一般,一点点成就今日富贵。
不仅要教养儿女,还要拉扯堂兄弟们,他这个长子长兄,当年又才多大点年纪?
这其中的苦楚艰辛,只要想想,李氏都觉得心疼得不行。
她怎么能拦着?
他的儿子告诉她,他累了。
他的儿子告诉她,他少年的心愿是看遍四方山水。
他的儿子告诉她,如今家族责任已了,他想要为按照自己的心意活几年。
不想拦,亦舍不得拦。
李氏含着泪,使劲点了点头,笑道:“好,好,这些都是好地方,都是菩萨保佑的圣地,你好好去瞧瞧,也代母亲给菩萨们上上香……”
李氏的反应,并不出曹颙的意料。
这个世上,真心疼爱儿女的父母,又有哪个不是顺着儿女心意的?
“母亲,远处的且不说,儿子打算先去几处离京中近的地方……若是道路顺当,像五台山、泰山这样官道便利的,母亲同去可好?”曹颙想了想,道。
李氏听,很是意外,迟疑道:“我……我也能去?”
曹颙笑道:“怎么不能去?除了几处远途之地,其他的本就打算奉了母亲前往……儿子还想着在五台山与苏杭一带,在香火繁盛之地,建几处别院,如此即便母亲前往礼佛,也有歇脚之地……说不得,母亲到时乐不思蜀,不愿回京……”
李氏这几年本就礼佛越加虔诚,听了儿子的话,对于山山水水这些兴趣不太大,对于各色菩萨道场却生出向往之意:“旁的且不说,若是能走遍四大菩萨道场,也就阿弥陀佛了……”
九如院里,初瑜忍不住又看看座钟。
亥正(晚上十点)了。
婆婆留下丈夫说话,已经将一个时辰。
若是刚才还混沌,可同下晌的事情联系到一处,初瑜也就猜到婆母留下丈夫所谓何事。
茹素,分居。
放在任何人家,这两件都不是小事,更不要说丈夫现下还是曹家家主。
固然开解自己两、三个月,已经默认了丈夫了决定,可眼下事发,初瑜还是多少觉得有些委屈与难堪。
茹素这一条还罢,只能说丈夫有礼佛之心;分房而居,传到外头,责难却要落到她身上。
毕竟,丈夫如此决定,外人猜测最多的、笑话最多的,就是她这个当妻子的。
悍妇之命,背负多年,说不得这回又得什么恶名……
第1400章 察觉
既是李氏已经首肯之事,曹颙“茹素、分居”两举,在曹府也就不再是秘闻。
先时,小辈们多少听到些风声,可也没有往严重想,大多还以为父母之间有了什么口角。
待到在李氏找曹颙说话后,九如院依旧是老样子,几个小的就察觉出异样。
虽说没人敢到曹颙面前大放厥词,可少不得在李氏与初瑜跟前旁敲侧击。
李氏与初瑜都半遮半掩的说了。
对于孩子们来说,曹颙有心出世这简直是晴天霹雳。
天佑尚且能保留三分清醒,用心探究其中深意;恒生却是个心里诚实的,直接红着眼睛找到书房。
“父亲,要是,儿子随您同去……”他红着眼睛,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哑子嗓子道。
他没有说什么曹家离不开曹颙,说什么母亲委屈,兄弟们都舍不得父亲的话。
他只是晓得,养父要是真的“出世”,就一个人了。
在恒生看来,养父就是这世上最聪明的人。既是他要“出世”,那“出世”定是好的。即便与家人生离,可既是养父决定,那出世的“好”定会大过家人生离的苦楚。
他心里虽难受,可没想过忤逆养父,也不愿与养父作别。最好的法子,就是他跟在养父服侍,既能尽孝心,家里人也多少放心些。
这点心思,全铺在曹颙眼前。
曹颙见状,心情大好。
不管恒生现下是什么身份,他还是那个最依赖自己的好儿子。眼见孩子们一个个都大了,各有各的行事,在父母身边的时间也有限,他心中不无失落。
只是恒生这话也只能听听罢了,曹颙的身份,致仕出游不算大事;恒生的汗王世子身份,却注定他只能生活在皇权眼皮底下。
曹颙搬着手指头,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就是六处,外加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四大菩萨道场,闻名天下的就十地,还有其他各种人杰地灵之处……儿子真的想要去看看。若是再在官场熬下去,即便夹着尾巴,小心翼翼过日子,等到平安退下来,也没有了出京的精力……儿子本不是心有大志之人,早年所期盼的也不过是富贵闲人的日子,不过因长子长孙的缘故,有不得不担的责任,才勉强熬了这些年……”
说到这里,他脸上露出几分轻松来:“如今天佑娶了媳妇,儿子终于能歇歇了……”
见曹颙脸上无怨无悲,只有深深的期盼,李氏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是啊,整整二十年。
自康熙四十八年进京,至今整整二十年。
他说,他累了。
能不累么?
一个人进京经营,奴才秧子的身份,没有助力,一点点的熬着,挣命一般,一点点成就今日富贵。
不仅要教养儿女,还要拉扯堂兄弟们,他这个长子长兄,当年又才多大点年纪?
这其中的苦楚艰辛,只要想想,李氏都觉得心疼得不行。
她怎么能拦着?
他的儿子告诉她,他累了。
他的儿子告诉她,他少年的心愿是看遍四方山水。
他的儿子告诉她,如今家族责任已了,他想要为按照自己的心意活几年。
不想拦,亦舍不得拦。
李氏含着泪,使劲点了点头,笑道:“好,好,这些都是好地方,都是菩萨保佑的圣地,你好好去瞧瞧,也代母亲给菩萨们上上香……”
李氏的反应,并不出曹颙的意料。
这个世上,真心疼爱儿女的父母,又有哪个不是顺着儿女心意的?
“母亲,远处的且不说,儿子打算先去几处离京中近的地方……若是道路顺当,像五台山、泰山这样官道便利的,母亲同去可好?”曹颙想了想,道。
李氏听,很是意外,迟疑道:“我……我也能去?”
曹颙笑道:“怎么不能去?除了几处远途之地,其他的本就打算奉了母亲前往……儿子还想着在五台山与苏杭一带,在香火繁盛之地,建几处别院,如此即便母亲前往礼佛,也有歇脚之地……说不得,母亲到时乐不思蜀,不愿回京……”
李氏这几年本就礼佛越加虔诚,听了儿子的话,对于山山水水这些兴趣不太大,对于各色菩萨道场却生出向往之意:“旁的且不说,若是能走遍四大菩萨道场,也就阿弥陀佛了……”
九如院里,初瑜忍不住又看看座钟。
亥正(晚上十点)了。
婆婆留下丈夫说话,已经将一个时辰。
若是刚才还混沌,可同下晌的事情联系到一处,初瑜也就猜到婆母留下丈夫所谓何事。
茹素,分居。
放在任何人家,这两件都不是小事,更不要说丈夫现下还是曹家家主。
固然开解自己两、三个月,已经默认了丈夫了决定,可眼下事发,初瑜还是多少觉得有些委屈与难堪。
茹素这一条还罢,只能说丈夫有礼佛之心;分房而居,传到外头,责难却要落到她身上。
毕竟,丈夫如此决定,外人猜测最多的、笑话最多的,就是她这个当妻子的。
悍妇之命,背负多年,说不得这回又得什么恶名……
第1400章 察觉
既是李氏已经首肯之事,曹颙“茹素、分居”两举,在曹府也就不再是秘闻。
先时,小辈们多少听到些风声,可也没有往严重想,大多还以为父母之间有了什么口角。
待到在李氏找曹颙说话后,九如院依旧是老样子,几个小的就察觉出异样。
虽说没人敢到曹颙面前大放厥词,可少不得在李氏与初瑜跟前旁敲侧击。
李氏与初瑜都半遮半掩的说了。
对于孩子们来说,曹颙有心出世这简直是晴天霹雳。
天佑尚且能保留三分清醒,用心探究其中深意;恒生却是个心里诚实的,直接红着眼睛找到书房。
“父亲,要是,儿子随您同去……”他红着眼睛,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哑子嗓子道。
他没有说什么曹家离不开曹颙,说什么母亲委屈,兄弟们都舍不得父亲的话。
他只是晓得,养父要是真的“出世”,就一个人了。
在恒生看来,养父就是这世上最聪明的人。既是他要“出世”,那“出世”定是好的。即便与家人生离,可既是养父决定,那出世的“好”定会大过家人生离的苦楚。
他心里虽难受,可没想过忤逆养父,也不愿与养父作别。最好的法子,就是他跟在养父服侍,既能尽孝心,家里人也多少放心些。
这点心思,全铺在曹颙眼前。
曹颙见状,心情大好。
不管恒生现下是什么身份,他还是那个最依赖自己的好儿子。眼见孩子们一个个都大了,各有各的行事,在父母身边的时间也有限,他心中不无失落。
只是恒生这话也只能听听罢了,曹颙的身份,致仕出游不算大事;恒生的汗王世子身份,却注定他只能生活在皇权眼皮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