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71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政令到达江南后不久王敦自刎,平南之战结束,只剩下收尾工作,或许是见王导主持推行都受挫,她干脆下令命元立和祖逖帮一帮王导。
  祖逖就听命的派士兵们拎着个铜锣四处敲,将此政令宣传下去。
  这些士兵们刚经历过大战,一身的血煞气和郁气无处发泄,咣咣的敲锣时发现心中的闷气也跟着发了出来,主要是,江南的这些平民百姓也很好玩儿,长得比他们北人娇小,有的地方说话软侬细语,吵架也跟撒娇似的;
  而有的地方说话就跟夹着滚石一样,突突突的,说话又快又硬,撒娇撒得跟吵架似的,好好玩儿。
  此地民俗风情也与北地也不一样,他们招待客人和过节时会吃一种很好吃的米糕,雪白色的,中间或点缀一颗红枣,或是放其它的干果肉,蒸出来,热气腾腾时,米香气扑鼻,咬一口,软糯甜香,恨不得把舌头给吞进去。
  他们从未吃过如此精细的食物,咽下去时,就好像幼时母亲抚摸他们头发那样,心和胃都无比的熨帖。
  刚经历了同袍战死,满眼血污的士兵们泪如雨下,捧着米糕呜呜呜的哭起来。
  只是害怕这些士卒抢夺财物,而花费许多白米做了米糕款待他们的南人一愣,心中的恐惧消失,反倒生起了怜惜。
  村里的大小媳妇们都被约束在厨房里,大小伙子们则远远的站着,来给他们送吃的是老头老妪,这是他们历经百年战乱,口口相传下来的智慧。
  一个士兵开始哭,其他士兵便也跟着默默流泪,大家都低着头默默地吃着。
  一个老妪叹息一声,抬手摸了摸一个士兵的脑袋,看着他稚嫩的脸道:“看上去比我孙子还小呢,你多大了?”
  小兵咧嘴一笑道:“我十五了,已从军六年。”
  老妪张大嘴巴,“你九岁就当兵了?”
  小兵骄傲的点头。
  一旁比他稍长一些的兵戳穿他道:“您别听他的,他九岁哪里是当兵,分明是军奴。”
  然后告诉老妪这小子的传奇经历,“他九岁跟随家人出门逃难,走散了,然后就被东海王的人捕捉,要卖了当军饷,结果还没来得及卖他就打仗,他就被留在军中当军奴使,没两年东海王死了,大军溃散,他侥幸跟着剩余的士兵跟从了大将军。”
  “他未满十四岁,按说是要清退的,但他死皮赖脸的不走,一定要留在军中,这不,就一直留到了现在。”
  小兵很骄傲,“我有六年的兵龄了。”
  “结果还只是个小兵,哈哈哈哈……”
  小兵怒道,“那是因为先前我都在后勤,我现在上前线了,这次还斩首两级,这次回去就能升官了。”
  老妪笑眯眯的看着他们,温声问道:“大将军对人好吗?”
  “好!”小兵道:“我再没有见过比大将军对士兵还好的将军了。”
  “不仅对我们好,对百姓也好。”想到了什么,小兵从荷包里拿出半串钱,很不好意思的道:“这是今日我们的伙食钱,我等没想到你们会做这么好吃的米糕,不知这钱够不够?”
  村民们没想到他们还会给钱,连忙推辞,但士兵们坚持给,“这是军队铁令,大将军要是知道我们吃拿百姓的不给钱会罚我们的。”
  他道:“大将军说了,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百姓日子也难,今日我们路过要你们请饭,明日那支军队路过要你们请饭,一年里头,过个几日军队就能把百姓家底吃掉。全军上下,谁不是从百姓中来的?”
  “所以军队纪律要严,我等遵守纪律,别人才会遵守,将来别的大军路过我等家乡时,对我们的父母亲人才会同样如此,这叫老吾老,幼吾幼。”小兵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虽然我的父母家人已不在故乡,但我想他们在别处也是一样的,我纪律严明,其他军队中的同袍也如此,他们在他乡便不会受军队滋扰。”
  这一番话说的老妪眼泪都出来了,她抱住小兵一个劲儿的夸道:“好孩子,好孩子……”
  然后和老头子们回村子,拿来更多的菜请他们吃。
  士兵们哪敢吃那么丰盛的东西,推辞了,然后赶忙跑了,跑之前还回头冲他们喊,“家中有做奴婢的,可以凑钱把人赎了,赎金不得超过卖身时的三倍,你们记住了就和邻里说一声,传出去……”
  不必他们特别叮嘱,他们也口口相传将这话传给邻里听,并鼓动他们趁着赵家军还在江南赶紧把人赎出来。
  “他们肯定怕大军的,这时候赎人他们不敢说什么,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要是缺钱就和亲戚借一些,当年就是为了度过难关才卖掉儿女的,如今家中富裕一些了,又有机会,总得把人赎出来,不能让他们真的一辈子为奴为婢吧?”
  这是对奴婢家人的宣传,元立则是直接带人去一些人家中做客,要求他们将中下阶层的奴婢和佃户集中过来,当面进行宣传。
  这事要是祖逖干的,几大家族能当面将祖逖给轰出去,但面对元立,他们不敢。
  元立身上还带着受刑过后的痕迹呢,盯着人时显得阴沉沉的,加上传说中他那些可怖的手段,面对他时,陆元等人没胆。
  果然啊,君子好得罪,小人多忍让。
  元立就这么光明正大的在各豪族之间宣传赵含章的政令,这可比王导去做各家主及里正的效果好多了。
  不少有心思的奴婢都开始想办法自赎,或是送信给家人,求他们来赎身。
  其中赎身规模最大的是陆家。
  其他家的奴婢大多还在观望,虽然他们为奴为婢的日子不好过,但良民的日子也很一般,他们在对比。
  如果良籍之后没有田地耕种,没有找到生存的途径,那还不如就留在大宅子里做奴婢呢。
  只有陆氏,因为陆静被处斩,众人皆知陆静之恶,连带着,大家对陆氏的印象也极坏。
  有儿女或兄弟姐妹在陆氏做奴婢的,其家人凑钱都要回去赎人;陆氏的奴婢也心生恐惧,总觉得主子们下一步就要害他们,所以纷纷想办法自赎。
  奴婢如此,更不要说佃农了。
  大量的奴婢和佃农脱离,陆元还不能强硬的阻拦,只能隐晦的威胁和利诱,但效果不太好。
  几大家族背地里不知怎么笑话陆氏呢,陆元每每想起就都又气又恨,他不敢恨赵含章,就只能气自己,恨陆静。
  最后将所有的气恼和恨意都给了元立。
  没错,他很会自我治愈,很快就给自己找到了借口,而陆静已死,即便恨他,毕竟是自己的亲人,转念一想便也替他找好了借口。
  自己和亲人都没错,那就只能是外人的错了。
  赵含章太强大了,自不会是她的错,那就是祖逖和元立的错了。
  祖逖且不提,最可恨的是元立。
  但他现在还没有能力对付元立,他在赵含章那里还啥都不是,不过这种情况很快就会改变了。
  陆元野心勃勃,势必要弄出一个惊艳全天下,让赵含章高兴的祥瑞来。
  赵含章不知他心中所想,已经下令让大军分批离开江南,并在江南各郡留下镇守的兵力。
  荆州此时还不算安稳,王四娘暂时不能离开,因此王玄带人押送王敦的棺椁及其亲随回京;
  赵申则带着洛阳赵家军押送这次缴获的财宝回京,赵驹则是直接回兖州,祖逖也派左敏带大军回冀州,他则带着赵实去洛阳。
  元立早消失了,他不听命于祖逖,因此祖逖也不知他的去向,不知他是继续留在江南搞暗部,还是回洛阳去了。
  反正,大军慢慢退去,江南又恢复了一片安宁,年节也到了,街道上慢慢热闹起来。
  洛阳则比往年更繁华,是几年以来过年最热闹的一年。
  祖逖打马到京郊时都愣了一下,这和他上次离开的洛阳又不一样了,京郊附近建了好几处屋舍,其中一处是驿站,专门招待外地来的官员,以及赚商旅的钱。
  祖逖乃外官,哪怕是得胜归来也不敢带大军来洛阳的,所以他只带了一百亲兵,赵申只比他早一天到,提前让人把财宝送进京,他则留在此处等待命令进京;
  以及,等祖逖一起。
  “大将军说要亲自到城门口接我们。”
  祖逖一听眼睛微亮,这可是莫大的荣耀了。
  第1223章 那就封个王吧
  平南之战让大晋大片区域一统,南北政治正式连成一体,这是一件大功劳,当得她特殊对待。
  所以赵含章亲率百官到城门口迎接,京城的百姓也来凑热闹,夹道相迎。
  跟着祖逖征南的将军,只要回京的,都跟随他留在驿馆里,他奉命带上京城来的顾荣、贺循等人也暂时住在驿馆里,有礼部的官员来接洽,告诉他们明日要进京的时辰。
  不错,这都是提前定好的,百官何时到城门口,他们何时出现在城门口都算好吉时了。
  贺循在一旁听得连连皱眉,忍不住问礼部来的首官史骅:“陛下不来吗?”
  史骅笑道:“陛下身份尊贵,在宫中等候诸位。”
  贺循:“陛下既然不在,大将军迎接用王旗不合礼制吧?”
  史骅道:“大将军总摄朝政,区区王旗,是王旗的荣耀,而不是大将军的荣耀。”
  贺循就一句话:“不合礼制。”
  史骅憋住,只能回去上报赵含章。
  如今,晋国的礼法,北边是赵程为首,南边则是贺循为首。
  赵含章特意请贺循进京,显然就是重用他的意思,所以史骅不能忽略他的意见。
  赵含章一听,先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见还不是很黑就放下心来,“那就请赵叔父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吧。”
  赵程:“请陛下出宫亲迎大军得胜归来便可。”
  赵含章:“祖将军不会开心吧,既然是夸耀祖将军,自然要以他的喜好为主。”
  祖逖不喜欢晋帝。
  而她也不想让小皇帝去独领此功,此一时彼一时,这时候已经不是可以谦让的时候了。
  看出赵含章的意思,赵程道:“大将军既然要符合礼制,那就得遵照礼制来,要么请陛下出迎,要么撤掉王旗。”
  赵含章垂眸想了一下,直接道:“本将要个王位不就好了?程叔父觉得夏王这个称号如何?”
  赵程瞪圆了眼睛,坐在一旁听他们叔侄说话的汲渊一下被口水呛住,剧烈的咳嗽起来。
  大殿里只有汲渊的咳嗽声,赵含章和赵程都默默地看着他。
  汲渊咳得脸都红透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他淡定的掏出帕子擦了擦眼角和嘴巴,对上赵含章和赵程的目光,淡淡地道:“大将军,夏这个字太大,寓意中国,从古至今,无人敢取用此字为王号,您出自豫州,当取用豫为王号。”
  赵含章:“华这个字也可以。”
  汲渊再次拒绝,“华亦是中国之意,取自始祖华胥,将军虽居功至伟,但也不合适,当取豫字。”
  华胥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被称为始祖,所以后世人基本认为华夏的华就取自她的这个名字。
  豫王是挺好听的,但豫国不好听啊,还是华国和夏国好听。
  汲渊觉得女郎什么都好,就是太没有敬畏之心了,这么大的字,她怎么弄压得住呢?
  她再天赋异禀也不行,这世上就没人能取这两个字,“大将军为何不请郭璞来卜算一卦呢?”
  赵含章是听劝的人,虽然她觉得自己利害,却不觉得自己能厉害到天下无敌,所以她找来郭璞。
  一旁的赵程叹息一声,提醒到:“此时封王是不是太迟了,人明日就要进城了。”
  赵含章:“一道旨意的事罢了。”
  赵程无言以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