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45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斐就问道:“那么根据三舍法,最终入朝为官的,最多也就一百人,剩余的一千九百人干嘛去?”
  司马光捋了捋胡须道:“自然还是继续努力,就如同科举一样,一次考不上,就回去继续苦读,然后再考。”
  张斐道:“那如果一直都考不上呢?”
  “那。”
  司马光讪讪道:“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张斐立刻道:“然而,事实就是大部分人都考不上,这些人都将被淘汰。可见王学士的三舍法,虽然大开入口之门,也就是针对庶民开放国子监,但并未改变出口,还是过于狭隘啊。如果司马学士想要超越三舍法,就必须大开出口之门。”
  许遵皱眉道:“如今朝中本就出现冗官现象,若还大开出口之门,岂不是会进一步加重冗官的现象。”
  张斐笑道:“岳父大人此言差矣,常言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我朝教育往往就只负责达则兼济天下,至于穷则独善其身,就全凭自我修养和奋斗,教育不给于任何支持。”
  司马光听得也糊涂了,“穷则独善其身,本就应凭借自我修养和奋斗,不然何谓独善?”
  张斐摇摇头道:“但是教育可以给予独善其身支持。”
  司马光问道:“教育如何给予独善其身支持?”
  “毕业证。”
  “毕业证?”
  司马光双目一睁,是一头雾水。
  “正是如此。”
  张斐点点头,道:“但凡学业合格者,一律发放毕业证,至于入仕与否,则在于自己的选择,国子监可以在此,再设一道考试,愿意入仕,则参与考试,合格者,将入仕为官。”
  许芷倩好奇道:“可谁不想入仕为官?”
  “我啊!”
  张斐道。
  “!”
  许芷倩无言以对。
  这真是铁一般的事实。
  张斐又道:“虽然如我这种人,是非常非常少的,但是朝廷也只能容纳那么多人,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无法入朝为官。可话又说回来,不入朝为官,就无法实现自我价值吗?亦非如此。
  他们可以成为大珥笔,赚得腰缠万贯,也可以成为法律援助,为民请命,甚至可以去警署做事,是可以从其它地方实现自我价值,如果人人都能够独善其身,国家便也能够长治久安。
  而毕业证的作用,就是他们的学历和能力的证明,让他们可以更加从容的独善其身,更加自由的择业,得到大家的认可。
  从而做到人才疏导,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又能从侧面缓解冗官的现象。”
  第三百四十一章 入仕
  不可否认的是,王安石的许多政治理念,都是超越时代的,但有趣的是,他最终目的,却是要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主集权。
  他始终没有跳出这个理念。
  王安石的教育理念就是务实轻虚,他认为科举考得内容,实在过于浮夸,没有什么卵用,故此他要设专科,培养专业人才,以供朝廷取才。
  这是多么超前的理念,但他的目的就是为朝廷取才,他并没有考虑到,其实社会也需要人才,如果这些人才能够将自己的才能用于坊间,社会也能发生进步。
  相反,范仲淹、富弼、韩琦、文彦博,这一批庆历旧臣,他们都是希望能够限制君主集权。
  如范仲淹就试图将祖宗之法直接套在皇帝身上用。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你皇帝若一个人说了算,这也是违反祖宗之法。
  而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其实就是在他们这一批大臣身上发扬光大的。
  范仲淹、文彦博都跟皇帝摊牌过,就直接明说,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司马光其实也是这个路线。
  革新与保守争得到底是什么?
  仅仅是政治理念吗?
  而富弼、文彦博他们,他们又仅仅是反对王安石吗?
  还真不见得。
  因为最让他们的忌惮得,肯定不是王安石。
  自古以来,一切党争,其实都是围绕着皇权在进行。
  而张斐的毕业证制度,就不仅仅是局限于朝廷,而是将教育面向全社会。
  其实这里面也暗藏着限制皇权的思想。
  科举的制度,就是要将天下聪明人,都招到皇帝身边去,成为皇帝的人,如此龙椅才坐得安稳。
  如果教育变成面向社会输送人才,肯定是在削弱皇权。
  只不过这人才往高处走,水往低水流,当官始终是华夏民族最为崇尚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必须要经过长时间潜移默化,才能显现出一些效果来。
  但这个理念,显然非常符合司马光的执政理念。
  他也非常崇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在历史上,王安石掌权后,他就跑去修资治通鉴,其实赵顼是想留着他的,身为帝王,肯定还是要讲一个平衡,但是司马光坚决推辞。
  是后来高太后掌权,他才回来的,他才又回来得,开始对新政进行清算。
  王安石也是如此,仁宗、英宗在位期间,他也是选择远离中央。
  “妙!”
  司马光激动道:“此毕业证真是妙不可言啊。呵呵……张三,你还会你不会不懂讲学,哪怕是我们这些已为师之人,对于教育的理解,也不及你深刻啊!仲途觉得如何?”
  许遵憨厚地笑着点点头。
  人家夸他女婿,他当然非常开心,但也不好自卖自夸。
  张斐忙道:“司马学士过奖了,学馆建设与讲课可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司马光道:“但若是谈律法,我还是相信你的才能足以应付。此事就这么定了,勿要再论。”
  张斐笑了笑。
  如果不是早就计划好,从司马光这边入仕,他真不会答应,在宋朝要么就当理科老师,一加一就是等于二,要么就别当。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这是争论不清的呀!
  张斐可不想跟那些文人天天嘴炮。
  如今司马光给他制定好这条路,他也知道不会在国子监待太久,也就只能答应。
  司马光走后,许芷倩就立刻道:“张三,司马学士显然是借教学一事,将你拉到他那边去。”
  她语气中是喜忧参半,她一直都希望张斐能够当官,能够展现自己的才华,但其实不管是许遵,还是她许芷倩,都是支持王安石的,不是支持司马光的。
  许芷倩内心是更希望张斐能够辅助王安石变法。
  “我知道。”
  张斐点点头,又向许遵问道:“岳父大人怎么看?”
  许遵捋了捋胡须,微微笑道:“其实谁都知道,你入仕为官,那只是迟早的事。而以你的城府,老夫所能教你的也不多。老夫只期望你能做到一点。”
  张斐忙问道:“岳父大人请说。”
  许遵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虽然他心里是支持王安石的,但他始终没有让自己的权力离开大理寺或者现在的检察院,当初范纯仁、苏轼其实就是没有做好这一点。
  张斐闻言,不禁苦笑道:“这恐怕是很难的。”
  许芷倩一脸好奇问道:“何难之有?”
  张斐瞧她一眼,哼道:“我若想当官,怎么可能从从九品下起步。”
  许遵抚须笑着点点头,“身为臣子,无论在何职位,都是效命于君主。”
  许芷倩这才反应过来。
  张斐可是赵顼一边的,当初赵顼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招揽他,肯定不是让他当个助教,怎么可能做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别说赵顼,王安石对他也是有期待的。
  张斐本想在家休息一些日子,这些天确实给他忙坏了,同时也想看看没有他,樊正他们能否处理好这些事务。
  然而,在如今这个关键时刻,又怎么可能会给他喘息之机。
  第二日,吕惠卿就找上门来。
  “不知吕校勘登门拜访,是为何事?”张斐问道。
  吕惠卿笑呵呵道:“你不妨猜猜看。”
  面对这人,张斐可是不敢大意,他很是谨慎地问道:“莫不是为了我去律学馆讲学一事。”
  吕惠卿笑道:“这只是其中之一,但我主要并非为此事而来。”
  张斐好奇道:“那不知是为何事?”
  吕惠卿道:“你可知道,自从你活字作坊建成以来,已经有不少人在朝中申请办报许可?”
  难道那边出事了,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张斐心里咯噔一下,点点头道:“这我知道。”
  吕惠卿道:“我听说朝中有人想专门办报来阐述他们的政治理念,甚至于攻击恩师的政治理念,故此我也为新政办报,你以为如何?”
  张斐听罢,心里稍稍松得一口气,“吕校勘真是考虑周详,我认为这是必须的,甚至要比对方更加需求。”
  吕惠卿问道:“那你有何建议?”
  利用报纸宣传和之前传统的舆论控制,真不是一回事,王安石用好几次失败证明这一点。
  张斐想了想,道:“当初车牌、侵街一事,吕校勘可还有印象。”
  吕惠卿点点头道:“这是近日发生的事,我当然有印象。”
  张斐又问道:“对于当时发得几刊新闻报,吕校勘可有看过?”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