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5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终王浩讲完了最后一个内容,停下话头赶紧灌了一口水,继续说道,“就到这里了。内容实在太多了,如果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再看一下整个视频。”
  王浩说完就迫不及待的走下了台。
  他实在感觉很累,心里不由得感慨,“钱真是不好赚啊。”
  “五十万,讲这么久……不过,好像也还行……”想到能拿到50万的讲座费,他的心情顿时舒畅了一些。
  ……
  讲座结束。
  大部分人边讨论就边散去了。
  曹东明、曲世刚以及王基铭等人,还是陪着王浩一起去了休息室,他们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休息一下。
  王基铭终于找到了机会,开口邀请王浩去武钢研究院参观,“我们武钢研究院,拥有非常先进的研发设备和配套设施,是国内最尖端的钢铁材料研究所。”
  “我们在首都的分部也是中心之一,拥有钢铁生产全流程的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和中试试验为主的实验模拟能力……”
  王基铭上来就是一通介绍。
  王浩是一点都不感兴趣的,他只想回酒店休息一下,好好睡上一觉,到第二天早上就坐飞机离开。
  当发现王浩毫不感兴趣的时候,王基铭也有点着急,他马上用眼神示意丁宗权。
  丁宗权都有点想骂人的冲动,他一直都跟着王基铭,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全程几乎不说一句话。
  结果……让自己说?
  这不只能起到反作用吗?
  丁宗权决定在‘反作用’上,再加一把力,“我们武钢研究院还是值得一去的。我们在研发投入很大,每天都有实验研究在进行,就是后面的操作间总是很吵……”
  他后面加一句就是为了让王浩不去。
  王浩听罢顿时问道,“今天有什么实验?”
  丁宗权顿时感觉莫名其妙,他觉得自己说上一句,王浩肯定也不会太理会,他可是知道这个小年轻脾气不怎么好,一点儿都不知道尊一下老。
  上次在西京交通大学的金属实验室就怼过自己。
  现在怎么还追问起来了?
  丁宗权只能绷着脸解释了一下,“双辊铸轧技术实验。”
  王基铭发现王浩对新实验感兴趣,马上解释道,“就是完善双辊铸轧技术的实验,这个技术在国内还是尖端的,只不过相关生产线制造的产品,和其他技术产品相比,次品率稍微有点高,我们一直在完善这个技术,投入了很多的经费。”
  “而且还和其他金属相关的实验室有合作,东港大学的合金实验室,就一个技术性的合作,他们会提供相关的数据,而我们进行实验验证,进展还是很顺利的。”
  “丁教授就负责这个合作项目,这个技术……”
  王基铭耐心的说了起来,他解释的非常详细。
  双辊铸轧技术是二十一世纪的新钢铁制造技术,是由阿迈瑞肯纽柯钢铁公司、日国xihi基团和奥国bhp公司共同合作研发出来的。
  这个技术就是‘薄带铸轧’。
  国内是在几年前才拥有的完整双辊薄带铸轧生产线,而武钢的第一条生产线才刚刚建成、验收,但也成为了国际上第六条工业化运行的薄带铸轧生产线。
  双辊铸轧技术,流程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液态钢水通过布流系统注入由侧封板及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铜铸辊形成的熔池中,铜辊中通过的冷却水将钢水的热量带走,钢液凝固后从两辊的缝隙之间经挤压后,就可以直接连续生产出一定厚度的铸带,再经一道次热轧,就能生产出更薄一些的热轧薄带钢。
  如果再简单的解释,就是钢水入模、冷却挤压成型。
  双辊铸轧,只是一种技术实现方式。
  王基铭说起新技术,都变得精神奕奕,“这个技术非常好啊,原来我们的生产线最少也要建400米,现在能缩短到50米。”
  “而且工序少、能耗低、排放也少,生产过程更加快速、灵活……”
  王浩耐心的听完了王基铭说的内容。
  其实他对于所谓的双辊铸轧,是一点儿兴趣都没有的,他只是对于正在进行的实验感兴趣,觉得可以实验一下新的能力。
  当然,礼貌还是要有的。
  所以他装作一副很认真听的样子,实际上,说明过程中一些专有名词根本就听不太懂。
  王浩继续喝了口水,才问道,“武钢的研究院,距离这里有多远?”
  “十几公里吧。”
  “好吧!”王浩很爽快的同意了,只有十几公里,开车一会儿就到了,就可以现场去看看实验,就能够试一下新能力。
  王基铭听到王浩说同意,顿时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实际上,他并不是希望王浩在研究上能指点什么,甚至觉得王浩是钢铁研究的门外汉,都可以说完全的不懂。
  但是,王浩去武钢研究院有好几个好处。
  第一就是和王浩打好关系,王浩在钛合金强度提升上很有研究,他听了常虹菊教授的评价,说王浩的数据分析内容很了不起。
  另外,王浩还是公认的顶级数学家,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数学家似乎和钢铁研发无关,但顶级数学家在学术圈是非常有地位的。
  哪怕是放在国内也是一样的,学术鄙视链并不是随便说说,顶级的数学家永远是站在学术鄙视链的最顶端。
  如果用科技研发来说明,任何领域的研发都离不开数学,而一个顶级的数学家,放在什么项目里,都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
  技术研发就不一样了。
  比如,王基铭。
  他自认为在钢材研发领域是顶级的专家,还以此评上了工程院的院士,但让他去做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就纯粹是门外汉了,根本不可能带来一点帮助。
  数学家能成为学术鄙视链的最顶端,一个原因是数学家都是最顶级的天才,另外也是,数学学科本身,就站在了科研的最高端。
  另一个好处就是恶心曲世刚了。
  王基铭想起花了十五万,带三个人来听讲座,心口的气都很不顺,他很清楚曲世刚对王浩的重视,就把王浩直接带走。
  果然!
  当听到王浩决定和王基铭一起去武钢研究院的时候,曲世刚都直接愣住了,“什么,王教授,你要去武钢研究院?别啊!”
  “在材料院多好,我们晚上还想让您再指点一下呢……”
  “武钢研究院有什么好去的,别听王基铭在那里瞎吹……”
  “乌拉乌拉~~”
  曲世刚连续说了一大堆,让王浩去武钢研究院的决心更大了,他连续讲了几个小时的内容,再听到什么‘指点’都感觉头大。
  这方面内容都已经讲完了,还是让材料院的人自己慢慢研究吧。
  ……
  王浩跟着王基铭的车一起去了武钢研究院。
  路上的气氛很怪异。
  他们乘坐的是商务车、七人座,来的时候是一个司机和五个人,加上王浩正好是七个人。
  王浩就坐在了中间的位置,他旁边就是丁宗权。
  这是王基铭考虑照顾王浩,因为丁宗权可以说是,武钢研究院研发技术人员中的‘二号人物’,他不知道丁宗权和王浩是有矛盾的。
  他们一路坐着,一路沉默。
  丁宗权真是感觉要多别扭就有多别扭,他说起研究院的实验可不是为了让王浩来,而是希望他不要来,告诉他研究院后面很吵。
  结果王浩就同意了。
  “你说你一个搞数学的,怎么就接受邀请去武钢的研究院参观呢?”丁宗权实在是感觉非常郁闷。
  不过好的方面在于和王浩说了几句话后,他们肯定不可能迅速亲近起来,但坐在一起倒不会仇视了。
  丁宗权也只能接受。
  等到了武钢研究院以后,王基铭就带着王浩去参观。
  他们先是去了技术高端的模拟控制室,去看一看先进的模拟研发技术,王浩还是第一次进这样的实验室,确实感觉非常的先进。
  然后,他们到办公区各处转了转,见到了好多武钢研究院的人。
  武钢研究院的人可要比第一次去航空材料院热情多了。
  一个是因为王浩是王基铭带来的,另外,王浩本来就很有名气,尤其完成角谷猜想的证明以后,舆论普遍认为,他会是下一届菲尔兹得主。
  他已经成为数学界的‘顶级’,公认的国际尖端数学家。
  在参观了办公区域以后,他们就进入到了后面的操作间,就像是丁宗权说的,操作间一直不断的运行,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实验。
  今天进行的实验,就是和东港大学合金实验室的合作项目‘双辊铸轧技术的完善’。
  武钢研究院是对于合金实验室提供的数据方法进行验证。
  这并不是说合金实验室比武钢研究院更高端,而是类似的技术完善研究,研发方向会有很多,武钢研究院需要研发的项目很多,他们可不是固定做一种研究,生产的钢材就多达上百种,研发自然是铺天盖地的。
  ‘技术完善’的研究充满了不确定性,他们就把类似的研究分出去,让给其他专业的实验室来做,而他们要做的只是根据实验室方面提供的数据、改善意见,来做实验进行验证。
  现在就是正在进行验证实验。
  丁宗权负责这个合作项目,就开口解释道,“年后,东港大学合金实验室那边有了新进展,他们的研究说是能降低钢裂纹出现的几率。”
  “我们就通过实验模拟和实操,进行一下数据验证。”
  眼前就是进行的实际操作,丁宗权也连续讲了很多东西,操作间有个‘张工’也很专业,给王浩讲解着每一个步骤。
  旁边还有好几个人跟着,一起边走边说起来。
  王浩在参观的过程中很少说话,因为他对于实验内容不太懂,但因为实验并不复杂,听了大部分内容以后,也差不多都了解了。
  丁宗权忽然开口问了一句,“王教授,我今天听你的报告说在冷却淬火这一步上,可以通过控制冷却时间,达到强化成品强度的目的。”
  “双辊铸轧技术上,也同样是冷却成型,你觉得这个技术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吗?”
  丁宗权的提问是有些为难人了。
  他倒不是期待王浩能有回答,就只是想难为一下找回点面子,他是有些记仇的那种人,上一次在金属实验室丢了脸,也稍微想找回一点。
  但其实也只是心里安慰而已,类似的提问王浩即便是不做回答,就干脆说自己不懂也根本不丢脸。
  他是数学家,做的也是数据分析,又不是钢铁制造专家,跨行业不懂也是很正常的。
  不过王浩去思考了一下说道,“这两者还是有共通性的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