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703节
“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种方法,来对抗敌方的雷达侦测,比如说最简单的,使用隐形涂层,隐形涂层材料可以吸收电磁波,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种材料能够完全吸收电磁波,单纯只是依靠涂层材料,肯定达不到隐形的目的。”
“实际上,这项技术的主要技术原理,是通过降低己方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也就是rcs,来达到隐形的目的。”
“当敌方真走我方飞机的时候,雷达显示只是一小块区域,就可能会被误认为是一只大鸟,或者其他飞行的东西,而不是飞机。”
“这就会干扰敌方的判断……”
许伟平完成了课程以后,才刚到了门口就有人找来了,对方直接喊道,“许教授!许教授!快去一趟研究所,有大事情!”
“怎么了?”
“去了就知道了!”
许伟平赶紧去了隐形工程研究所。
等到了研究所以后,许伟平听到所谓的大事情,顿时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你说什么?有一种能够完全吸收电磁波的材料?”
“对!”
“还是黄金?”
“准确的说,是棕色的纯金。”
“……这不可能。”
许伟平马上去看了发过来的报告,上面有‘棕金’相关的详细检测数据,他重点看和反射电磁波有关的信息。
“吸收光波?”
“吸收电磁波,实验室检测不到反射能量波……”
当时看了上面的内容以后,许伟平完全愣住了,尤其是看到提供材料的是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他就连‘不可能’都不敢说了。
显然。
这种材料和湮灭力场研究有关,也就可以理解为王浩团队通过实验研究出的材料。
作为一个雷达隐形技术领域的顶尖学者,没有人比许伟平更了解这种材料的重大价值了,就像是刚才在教室里和学生们说的,‘没有任何涂层材料,能够完全吸收电磁波’。
现在,有了。
当这种材料存在的时候,就是对于许伟平的重大打击,他过去二三十年的研究,都围绕着雷达隐形技术展开。
结果有一种材料,能够完全吸收电磁波。
那么他所有的研发还有什么意义?什么减少雷达检测的截面、什么对于雷达信息进行干扰……
一个涂层全部搞定了!
对方的雷达根本就不会反馈信息,自然就能做到完全的隐形。
许伟平深吸了一口气。
当然好消息也是有的,报告能直接递交给他,也证明了上级部门对自己的重视,也就是准备把研究交给他来做。
许伟平强忍着郁闷的心情,仔细看起了报告上的内容,上面的内容还是很详细的,也包括一些反射能量波的可能,比如,简单介绍了一下一阶波。
这部分直接被忽略了。
不管是完全吸收电磁波也好,反射出一阶波也好,反正一阶波暂时是无法检测到的,自然就等于完全的吸收。
研究之所以是研究,是因为有需要研究的地方。
这个材料并不成熟。
虽然已经确定能够吸收电磁波,但并没有详细研究吸收的强度上限,同时材料还带有一定的能量辐射。
“所以需要对于材料的性能进行详细的测试,看是否能够达到标准,还有对于材料的稳定性以及其他方面做检测。”
“同时,要解决的就是能量辐射问题。”
许伟平对于雷达涂层材料有了解,他马上就捋清了研究的方向。
首先,就是做各种检测。
然后,就是选取一些特别的化学材料,和‘棕金’进行混合,看是否能够降低能量辐射。
这类型的化学材料很多。
后续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正式进入到从实验到应用的研究中。
应用相比实验的需求更高,比如,最简单的,作为涂层材料使用,颜色是个问题。
绝大部分战机都不是深色的,是因为颜色要和天空照应,才能有更好的隐形功能,一个深色的飞行器就太显眼了。
许伟平仔细思考着研究问题,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眼前的发现就是对他全部努力的否定。
之前他的工作也受到了影响。
但反重力飞行器的研究、强湮灭力场制造的隐形,都和他的研究没有关系,只是研究支持方向有了变化。
现在就不一样了。
‘棕金’的性能简直是跨次元的,让一切和雷达隐形相关的研究变成了鸡肋。
这就好像是武器发展历史一样。
千年前的人类不断研究着近身武器,也就有了好多的名剑、名刀以及战场的长矛、战戟等等。
后来,枪械、火炮等武器的发展,让近身武器存在的价值大打折扣。
许伟平感觉自己就是一名锻造大师,专注于研究打造近身武器,结果发现军-队里开始出现了枪械、火炮。
他的研究就失去了价值,并感觉自己已经被时代所淘汰。
现在许伟平也只能带着哀叹继续研究了。
……
于此同时。
王浩依旧留在梅森数实验室,和其他人一起研究‘棕金’问题,准确的说,是‘强湮灭力场下的元素变化’。
这是一项总结性的研究。
他们已经发现了元素变化的三种形态,一种就是升阶的α态,一种是‘未来元素’的β态。
现在则是第三种——
“半β态。”
王浩认真说道,“半β态,或者β-态,可以这么称呼,我认为,棕金就是一种未发现过的特殊性态。”
“这种性态和元素有关。”
“比如,铁、锂等,强湮灭力场下,会受到特异现象影响,从而形成α态的元素,就不存在‘β-态’。”
“金元素,是我们发现的第一种,具有特殊‘β-态’的元素。”
“虽然我们还没有实验发现,但我认为存在‘β-态’的元素,达到特定湮灭力场强度时,就会全部转化为β态,也就是未来元素。”
他对于元素形态变化做出了总结。
会议室里有很多人,包括保罗菲尔-琼斯、海伦,包括罗大勇、张志强,还包括黄振、肖海东、张鹤等等。
每个人都听的很认真。
王浩扫了一遍会议室,有些遗憾自己的好弟子丁志强不在,只能用张志强来代替,不由的叹了口气。
现在丁志强是被重点培养的人才,他代表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参与核聚变项目的工作,是湮灭力场技术支持方向的研究员。
他正和湮灭科技公司的团队在一起。
这也是学习过程,他需要了解‘致密材料技术’,也包括‘未来元素’的一些内容,甚至还包括湮灭力场技术。
如果再近一步,他就能接触到f射线技术。
实际上,丁志强也知道f射线,还以此和王浩一起研究,只不过是王浩带着研究,没有资格直接接触。
“培养人才,还是很重要的。”
王浩思考着摇摇头。
会议室里的众人都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
黄振认为强强湮灭力场环境下的元素变化,和原子核直接相关,“如果只是论证电子轨道变化,几乎没有任何的意义,这只是磁化反应而已。”
“元素不同的变化,一定和原子核的变化相关!”
他说的非常肯定。
其他人也都同意黄振的意见,保罗菲尔-琼斯补充说道,“我正在做原子核相关的研究,从实验结果来看,元素升阶和质子数量相关,和中子数量无关。”
“也就是说,元素的不同决定了性态不同。”
“升阶也一样。”
“也许我们的主方向应该是研究原子核内,强力场带来的质子和质子之间力场的变化,以及对外电子的影响。”
这不是一项讨论性的研究,而是一项理论物理研究,或者说是纯粹的数学研究。
研究组需要大量构架数学内容。
他们是以湮灭理论为基础,结合量子物理进行微观粒子力场的构建,依靠数学的手段来进行分析。
如果能从数学研究上有突破,自然是最好的结果,即便是不能有数学上的成果,相关的数学构架也可以当做理论框架。
这就等于出台了一个新理论,扩大了湮灭理论涵盖的内容。
王浩也跟着一起做研究,和其他人一起讨论,慢慢的推进理论的完善工作。
现在湮灭力场实验组、材料检测中心,再包括核聚变工程组,每个研究都非常的忙碌,但他还是依然坚持留在梅森数实验室,先做好基础的理论工作,再去着手进行实验研究。
科学,才是技术。
技术,就只是科学的延伸、应用。
他们做的不只是和‘棕金’相关的研究,也包括α态、β态元素变化的构架,通过对三种元素性态变化的研究,来完善相关的元素变化理论。
……
研究组连续工作了一个星期。
成果斐然!
他们做了大量的数学构建工作,对于元素的三种变化都一一给出解释,总结在一起可以当做一个大型论文发布。
“实际上,这项技术的主要技术原理,是通过降低己方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也就是rcs,来达到隐形的目的。”
“当敌方真走我方飞机的时候,雷达显示只是一小块区域,就可能会被误认为是一只大鸟,或者其他飞行的东西,而不是飞机。”
“这就会干扰敌方的判断……”
许伟平完成了课程以后,才刚到了门口就有人找来了,对方直接喊道,“许教授!许教授!快去一趟研究所,有大事情!”
“怎么了?”
“去了就知道了!”
许伟平赶紧去了隐形工程研究所。
等到了研究所以后,许伟平听到所谓的大事情,顿时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你说什么?有一种能够完全吸收电磁波的材料?”
“对!”
“还是黄金?”
“准确的说,是棕色的纯金。”
“……这不可能。”
许伟平马上去看了发过来的报告,上面有‘棕金’相关的详细检测数据,他重点看和反射电磁波有关的信息。
“吸收光波?”
“吸收电磁波,实验室检测不到反射能量波……”
当时看了上面的内容以后,许伟平完全愣住了,尤其是看到提供材料的是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他就连‘不可能’都不敢说了。
显然。
这种材料和湮灭力场研究有关,也就可以理解为王浩团队通过实验研究出的材料。
作为一个雷达隐形技术领域的顶尖学者,没有人比许伟平更了解这种材料的重大价值了,就像是刚才在教室里和学生们说的,‘没有任何涂层材料,能够完全吸收电磁波’。
现在,有了。
当这种材料存在的时候,就是对于许伟平的重大打击,他过去二三十年的研究,都围绕着雷达隐形技术展开。
结果有一种材料,能够完全吸收电磁波。
那么他所有的研发还有什么意义?什么减少雷达检测的截面、什么对于雷达信息进行干扰……
一个涂层全部搞定了!
对方的雷达根本就不会反馈信息,自然就能做到完全的隐形。
许伟平深吸了一口气。
当然好消息也是有的,报告能直接递交给他,也证明了上级部门对自己的重视,也就是准备把研究交给他来做。
许伟平强忍着郁闷的心情,仔细看起了报告上的内容,上面的内容还是很详细的,也包括一些反射能量波的可能,比如,简单介绍了一下一阶波。
这部分直接被忽略了。
不管是完全吸收电磁波也好,反射出一阶波也好,反正一阶波暂时是无法检测到的,自然就等于完全的吸收。
研究之所以是研究,是因为有需要研究的地方。
这个材料并不成熟。
虽然已经确定能够吸收电磁波,但并没有详细研究吸收的强度上限,同时材料还带有一定的能量辐射。
“所以需要对于材料的性能进行详细的测试,看是否能够达到标准,还有对于材料的稳定性以及其他方面做检测。”
“同时,要解决的就是能量辐射问题。”
许伟平对于雷达涂层材料有了解,他马上就捋清了研究的方向。
首先,就是做各种检测。
然后,就是选取一些特别的化学材料,和‘棕金’进行混合,看是否能够降低能量辐射。
这类型的化学材料很多。
后续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正式进入到从实验到应用的研究中。
应用相比实验的需求更高,比如,最简单的,作为涂层材料使用,颜色是个问题。
绝大部分战机都不是深色的,是因为颜色要和天空照应,才能有更好的隐形功能,一个深色的飞行器就太显眼了。
许伟平仔细思考着研究问题,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眼前的发现就是对他全部努力的否定。
之前他的工作也受到了影响。
但反重力飞行器的研究、强湮灭力场制造的隐形,都和他的研究没有关系,只是研究支持方向有了变化。
现在就不一样了。
‘棕金’的性能简直是跨次元的,让一切和雷达隐形相关的研究变成了鸡肋。
这就好像是武器发展历史一样。
千年前的人类不断研究着近身武器,也就有了好多的名剑、名刀以及战场的长矛、战戟等等。
后来,枪械、火炮等武器的发展,让近身武器存在的价值大打折扣。
许伟平感觉自己就是一名锻造大师,专注于研究打造近身武器,结果发现军-队里开始出现了枪械、火炮。
他的研究就失去了价值,并感觉自己已经被时代所淘汰。
现在许伟平也只能带着哀叹继续研究了。
……
于此同时。
王浩依旧留在梅森数实验室,和其他人一起研究‘棕金’问题,准确的说,是‘强湮灭力场下的元素变化’。
这是一项总结性的研究。
他们已经发现了元素变化的三种形态,一种就是升阶的α态,一种是‘未来元素’的β态。
现在则是第三种——
“半β态。”
王浩认真说道,“半β态,或者β-态,可以这么称呼,我认为,棕金就是一种未发现过的特殊性态。”
“这种性态和元素有关。”
“比如,铁、锂等,强湮灭力场下,会受到特异现象影响,从而形成α态的元素,就不存在‘β-态’。”
“金元素,是我们发现的第一种,具有特殊‘β-态’的元素。”
“虽然我们还没有实验发现,但我认为存在‘β-态’的元素,达到特定湮灭力场强度时,就会全部转化为β态,也就是未来元素。”
他对于元素形态变化做出了总结。
会议室里有很多人,包括保罗菲尔-琼斯、海伦,包括罗大勇、张志强,还包括黄振、肖海东、张鹤等等。
每个人都听的很认真。
王浩扫了一遍会议室,有些遗憾自己的好弟子丁志强不在,只能用张志强来代替,不由的叹了口气。
现在丁志强是被重点培养的人才,他代表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参与核聚变项目的工作,是湮灭力场技术支持方向的研究员。
他正和湮灭科技公司的团队在一起。
这也是学习过程,他需要了解‘致密材料技术’,也包括‘未来元素’的一些内容,甚至还包括湮灭力场技术。
如果再近一步,他就能接触到f射线技术。
实际上,丁志强也知道f射线,还以此和王浩一起研究,只不过是王浩带着研究,没有资格直接接触。
“培养人才,还是很重要的。”
王浩思考着摇摇头。
会议室里的众人都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
黄振认为强强湮灭力场环境下的元素变化,和原子核直接相关,“如果只是论证电子轨道变化,几乎没有任何的意义,这只是磁化反应而已。”
“元素不同的变化,一定和原子核的变化相关!”
他说的非常肯定。
其他人也都同意黄振的意见,保罗菲尔-琼斯补充说道,“我正在做原子核相关的研究,从实验结果来看,元素升阶和质子数量相关,和中子数量无关。”
“也就是说,元素的不同决定了性态不同。”
“升阶也一样。”
“也许我们的主方向应该是研究原子核内,强力场带来的质子和质子之间力场的变化,以及对外电子的影响。”
这不是一项讨论性的研究,而是一项理论物理研究,或者说是纯粹的数学研究。
研究组需要大量构架数学内容。
他们是以湮灭理论为基础,结合量子物理进行微观粒子力场的构建,依靠数学的手段来进行分析。
如果能从数学研究上有突破,自然是最好的结果,即便是不能有数学上的成果,相关的数学构架也可以当做理论框架。
这就等于出台了一个新理论,扩大了湮灭理论涵盖的内容。
王浩也跟着一起做研究,和其他人一起讨论,慢慢的推进理论的完善工作。
现在湮灭力场实验组、材料检测中心,再包括核聚变工程组,每个研究都非常的忙碌,但他还是依然坚持留在梅森数实验室,先做好基础的理论工作,再去着手进行实验研究。
科学,才是技术。
技术,就只是科学的延伸、应用。
他们做的不只是和‘棕金’相关的研究,也包括α态、β态元素变化的构架,通过对三种元素性态变化的研究,来完善相关的元素变化理论。
……
研究组连续工作了一个星期。
成果斐然!
他们做了大量的数学构建工作,对于元素的三种变化都一一给出解释,总结在一起可以当做一个大型论文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