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892节
阿迈瑞肯方面自然对此非常的关注。
高端决策层还希望进行太空竞争,就必须增加对于光压发动机的了解,他们已经把光压发动机或者说未来的空天母舰,看做是太空竞争中最大的对手。
不过到现在为止,他们的竞争情况非常不乐观。
一号决策人为此苦恼不已。
每当想到光压发动机的时候,一号决策人都感觉非常的头疼,他手里有很多的数据资料,资料内容表明光压发动机蕴含远远不只是湮灭粒子技术。
比如,发动机必然有非常高端的发电技术。
发动机内必然有强湮灭力场,而且可能不止一座强湮灭力场,湮灭粒子技术运行也必然使用大量电能,电能是怎么来的呢?
不管是核电、蒸汽发电,又或者是其他发电技术,想要让如此庞然大物持续运转,都必定会有很大一部分空间用来作为发电设施。
那么,外观上就能看得出来。
问题就在于,光压发动机的外表,完全看不出哪一部分是用来发电的,其中运用了什么高端的技术,他们甚至连分析都分析不出来。
这已经是超出理解的问题了。
在太空层面上,要拥有和对手竞争的能力,科技水平必须要跟上进度。
可是,阿迈瑞肯就连最基础的强湮灭力场技术都没有完全掌握,使用的依旧是对方淘汰的技术和设备,未来如何实现太空领域的竞争呢?
实际上,阿迈瑞肯也强行研究过湮灭粒子技术,做法就是制造承载能量极限的强湮灭力场,然后在内部释放粒子光束。
实验结果就是……爆炸。
在连续三次爆炸以后,临时组建的秘密实验团队被直接解散了。
经历几次失败的教训以后,他们还是得出一些结论的,比如,像是格鲁姆湖计划项目组负责人科罗特-詹姆斯的说法,“高压混合材料支持制造的强湮灭力场,承受能力实在是太差了,只要中途出现一点问题就会发生爆炸。”
“想进行研究,必须拥有金属超导材料支持的强湮灭力场技术。”
问题还在于强湮灭力场技术。
一号决策人,再包括能源部,甚至是军方,都不会把问题怪在科罗特-詹姆斯身上。
科罗特-詹姆斯是公认的顶尖人才。
高层人士都认为,之所以无法研究出金属材料支持的强湮灭力场技术,关键还在于超导材料的研究问题。
格鲁姆湖项目组并不擅长超导材料的研究。
这个方面的工作都是各种超导材料相关的机构负责的。
另外,科罗特-詹姆斯的工作也非常突出,他们提供了s波相关的一系列数据。
那些数据比国际湮灭组织的实验结果要丰富太多了,只要看一遍s波相关的数据,就感觉掌握引力场技术近在眼前。
只可惜……
雷达波、辐射波相关的研究机构水平太差,到现在,s波制造的研究都没有任何进展。
格鲁姆湖项目组还有其他的成果,包括不限于把湮灭力场强度提高到7.5倍率、精细测定了高倍率湮灭力场能量湮灭速度。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科罗特-詹姆斯不像是之前的负责人,不会大手笔的索要高额经费。
总之,高层人士都对于科罗特-詹姆斯非常的认可。
一号决策人也是如此。
“只可惜呀!”
“新兴科技方向上,就只有科罗特-詹姆斯一个优秀人才……”
“哎~~”
最终剩下的只是一声长叹气。
这时,秘书送来了一份六角大楼发过来的情报资料,一号决策人扫了一眼,上面就只有一句话,“光压发动机马上要进行新一次的测试。”
这条情报信息是分析出的结果。
六角大楼利用卫星设备,24小时对于光压发动机研究基地进行监测,他们分析情报信息,是根据热感卫星拍摄的图像。
有了好几次起降测试后,他们就发现在起降测试的前一天,光压发动机会进行‘预热’操作。
大范围的预热操作自然会被热感卫星检测的。
当发现同样的预热温度时,就能分析出马上就要进行下一次的飞行测试。
虽然对于光压发动机采用的技术还有很多的疑惑,但他们必须要对于光压发动机有更多的了解,未来才能够拥有和对方竞争的资格。
六角大楼已经布局,准备进行新一轮的监测了。
他们直接调用了四颗军事侦察卫星,高度分布从110公里到600公里。
侦察卫星会拍摄大量的照片,再加上万公里高度的其他卫星辅助,就能够实现对于光压发动机测试飞行的完全监测。
他们已经做好了监测准备。
……
六角大楼的情报分析很准确,光压发动机新一次飞行测试即将开始了。
过去四个月时间,光压发动机进行了六次飞行测试,但这一次还是不一样的,因为是第一次进行引力护盾的测试。
引力护盾设备安装在发动机的正上方。
发动机的环绕舱体已经造好了六个,其中第五个舱体安装了引力场设备。
舱体内引力场设备的测试也是重要一环,之前的测试都是让动物在舱体内,通过观察动物的表现以及及时引力数值显示,来判断内部引力场是否稳定。
这一次则是有测试人员待在安装引力场设备的舱体内,去真实感受引力场舱体的情况。
舱体内含有及时关闭的按钮,碰到特殊情况可以直接关闭引力场。
同时进行测试任务的还有其他两个人员,他们负责意外情况的应急处理,就直接坐在了主控舱的座位上。
主控舱,已经相对完善了。
主控舱正对位置有个4米宽的超大屏幕,屏幕的中间显示的是发动机正前方的画面,边侧几个小屏幕显示的是雷达画面,下方则有好几个小屏幕,有着各种各样的功能,屏幕下方则有很多的操作按钮。
这些操作按钮有的是被激活的,有的则还被关闭的,还有的则是预留按钮。
在主屏幕正对的方向,有四个充满科技感的座椅,两个测试人员就坐在了座椅上。
当他们进入到主控舱,并坐在座椅上的时候,忍不住带着感叹聊了起来,“虽然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但还是很震撼啊,好像比上个星期又华丽了……”
“确实很华丽,感觉就像是操作宇宙飞船,像是在拍摄科幻电影,或者说我们就是科幻电影内宇宙飞船的操作者。”
“这本来就是宇宙飞船,只不过还没有完善而已!”
“真希望完善以后,我们还能坐在这里,就不知道到时候是否能选上了。”
“如果能干这个工作,实在是太酷炫了,不过竞争肯定非常激烈。”
“我们都得到这个机会,已经很了不起了!”
“半年前,我还考虑去参加宇航员的培训,然后去空间站工作几个月,现在想想,当时真是弱爆了……”
“我们真是运气很好。”
“张建的运气就不怎么好了……”
他们说的张建就是坐在引力场舱室的测试人员。
引力场舱室内就有个椅子,还有一个小的电脑屏幕,剩下就什么也没有了,张建的工作就是用肉体感受引力场。
三个人一起被选拔成为测试员,结果张建却分配到了引力场测试工作。
对此,其他俩人都是幸灾乐祸,他们开了对讲机,说道,“张建,你那边儿还好吗?”
“我们这里是主控室,真是太舒服了。”
“这个环境实在太华丽了,哈哈哈哈,你也不用羡慕,这就是运气呀!”
对面的张建气的要死。
张建的运气确实很不好,三个测试人员,都经过了好几个月的培训,各自的工作是抽签来决定的。
张建就抽到了‘测试引力场’的工作。
听到对面两个人幸灾乐祸的声音,他只能吐槽一句,“泥煤!”然后又听到‘哈哈哈’的笑声。
与此同时。
王浩等人都已经在控制室了。
在一系列指令下,光压发动机完成了自检以及预热工作,各个部分都已经开启。
在听了一系列上报的数据以后,王浩很轻松的喊了一声,“起飞吧!”
发动机的功率猛然提升。
在很多人的目光下,发动机脱离支架缓缓升到了空中,等高度超过了100米以后,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发动机的速度猛然提了起来。
发动机的起降测试有很多次了。
这一次也有一些不同,会采用很高的功率运行,数值上来说,加速度最高达到每秒35米。
光压发动机是径直向上飞行的,每秒35米的加速已经很快了。
舱室内部的测试人员要承受很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会让普通人产生窒息的感觉,舱体内的测试人员都是专业的飞行员,还经过了几个月的严格训练,有的甚至经历过宇航员的训练,承受压力当然没有问题,但身体上的压力还是让他们感觉很难受。
比如,想开口说话都需要很用力。
张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他也能感受到光压发动机的起飞,发动机发生了震颤。
当加速过快的时候,身体也承受了一定的压力,但对他来说,这种压力和没有一样。
舱室内引力场的作用抵消了大部分加速带来的压力,只有加速度超过每秒30米,才感受到了一点点压力。
这让张建感觉很轻松。
他想起其他两人的幸灾乐祸,顿时乐呵呵的说了起来,“你们那边儿感觉怎么样?”
“我这里完全没压力呀,太轻松了,就和坐在地面上是一样的。”
“怎么样?感觉很难受吧?”
“还是我这边环境好啊,还有一个屏幕,我正在看电影,对了,我还带了零食……”
高端决策层还希望进行太空竞争,就必须增加对于光压发动机的了解,他们已经把光压发动机或者说未来的空天母舰,看做是太空竞争中最大的对手。
不过到现在为止,他们的竞争情况非常不乐观。
一号决策人为此苦恼不已。
每当想到光压发动机的时候,一号决策人都感觉非常的头疼,他手里有很多的数据资料,资料内容表明光压发动机蕴含远远不只是湮灭粒子技术。
比如,发动机必然有非常高端的发电技术。
发动机内必然有强湮灭力场,而且可能不止一座强湮灭力场,湮灭粒子技术运行也必然使用大量电能,电能是怎么来的呢?
不管是核电、蒸汽发电,又或者是其他发电技术,想要让如此庞然大物持续运转,都必定会有很大一部分空间用来作为发电设施。
那么,外观上就能看得出来。
问题就在于,光压发动机的外表,完全看不出哪一部分是用来发电的,其中运用了什么高端的技术,他们甚至连分析都分析不出来。
这已经是超出理解的问题了。
在太空层面上,要拥有和对手竞争的能力,科技水平必须要跟上进度。
可是,阿迈瑞肯就连最基础的强湮灭力场技术都没有完全掌握,使用的依旧是对方淘汰的技术和设备,未来如何实现太空领域的竞争呢?
实际上,阿迈瑞肯也强行研究过湮灭粒子技术,做法就是制造承载能量极限的强湮灭力场,然后在内部释放粒子光束。
实验结果就是……爆炸。
在连续三次爆炸以后,临时组建的秘密实验团队被直接解散了。
经历几次失败的教训以后,他们还是得出一些结论的,比如,像是格鲁姆湖计划项目组负责人科罗特-詹姆斯的说法,“高压混合材料支持制造的强湮灭力场,承受能力实在是太差了,只要中途出现一点问题就会发生爆炸。”
“想进行研究,必须拥有金属超导材料支持的强湮灭力场技术。”
问题还在于强湮灭力场技术。
一号决策人,再包括能源部,甚至是军方,都不会把问题怪在科罗特-詹姆斯身上。
科罗特-詹姆斯是公认的顶尖人才。
高层人士都认为,之所以无法研究出金属材料支持的强湮灭力场技术,关键还在于超导材料的研究问题。
格鲁姆湖项目组并不擅长超导材料的研究。
这个方面的工作都是各种超导材料相关的机构负责的。
另外,科罗特-詹姆斯的工作也非常突出,他们提供了s波相关的一系列数据。
那些数据比国际湮灭组织的实验结果要丰富太多了,只要看一遍s波相关的数据,就感觉掌握引力场技术近在眼前。
只可惜……
雷达波、辐射波相关的研究机构水平太差,到现在,s波制造的研究都没有任何进展。
格鲁姆湖项目组还有其他的成果,包括不限于把湮灭力场强度提高到7.5倍率、精细测定了高倍率湮灭力场能量湮灭速度。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科罗特-詹姆斯不像是之前的负责人,不会大手笔的索要高额经费。
总之,高层人士都对于科罗特-詹姆斯非常的认可。
一号决策人也是如此。
“只可惜呀!”
“新兴科技方向上,就只有科罗特-詹姆斯一个优秀人才……”
“哎~~”
最终剩下的只是一声长叹气。
这时,秘书送来了一份六角大楼发过来的情报资料,一号决策人扫了一眼,上面就只有一句话,“光压发动机马上要进行新一次的测试。”
这条情报信息是分析出的结果。
六角大楼利用卫星设备,24小时对于光压发动机研究基地进行监测,他们分析情报信息,是根据热感卫星拍摄的图像。
有了好几次起降测试后,他们就发现在起降测试的前一天,光压发动机会进行‘预热’操作。
大范围的预热操作自然会被热感卫星检测的。
当发现同样的预热温度时,就能分析出马上就要进行下一次的飞行测试。
虽然对于光压发动机采用的技术还有很多的疑惑,但他们必须要对于光压发动机有更多的了解,未来才能够拥有和对方竞争的资格。
六角大楼已经布局,准备进行新一轮的监测了。
他们直接调用了四颗军事侦察卫星,高度分布从110公里到600公里。
侦察卫星会拍摄大量的照片,再加上万公里高度的其他卫星辅助,就能够实现对于光压发动机测试飞行的完全监测。
他们已经做好了监测准备。
……
六角大楼的情报分析很准确,光压发动机新一次飞行测试即将开始了。
过去四个月时间,光压发动机进行了六次飞行测试,但这一次还是不一样的,因为是第一次进行引力护盾的测试。
引力护盾设备安装在发动机的正上方。
发动机的环绕舱体已经造好了六个,其中第五个舱体安装了引力场设备。
舱体内引力场设备的测试也是重要一环,之前的测试都是让动物在舱体内,通过观察动物的表现以及及时引力数值显示,来判断内部引力场是否稳定。
这一次则是有测试人员待在安装引力场设备的舱体内,去真实感受引力场舱体的情况。
舱体内含有及时关闭的按钮,碰到特殊情况可以直接关闭引力场。
同时进行测试任务的还有其他两个人员,他们负责意外情况的应急处理,就直接坐在了主控舱的座位上。
主控舱,已经相对完善了。
主控舱正对位置有个4米宽的超大屏幕,屏幕的中间显示的是发动机正前方的画面,边侧几个小屏幕显示的是雷达画面,下方则有好几个小屏幕,有着各种各样的功能,屏幕下方则有很多的操作按钮。
这些操作按钮有的是被激活的,有的则还被关闭的,还有的则是预留按钮。
在主屏幕正对的方向,有四个充满科技感的座椅,两个测试人员就坐在了座椅上。
当他们进入到主控舱,并坐在座椅上的时候,忍不住带着感叹聊了起来,“虽然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但还是很震撼啊,好像比上个星期又华丽了……”
“确实很华丽,感觉就像是操作宇宙飞船,像是在拍摄科幻电影,或者说我们就是科幻电影内宇宙飞船的操作者。”
“这本来就是宇宙飞船,只不过还没有完善而已!”
“真希望完善以后,我们还能坐在这里,就不知道到时候是否能选上了。”
“如果能干这个工作,实在是太酷炫了,不过竞争肯定非常激烈。”
“我们都得到这个机会,已经很了不起了!”
“半年前,我还考虑去参加宇航员的培训,然后去空间站工作几个月,现在想想,当时真是弱爆了……”
“我们真是运气很好。”
“张建的运气就不怎么好了……”
他们说的张建就是坐在引力场舱室的测试人员。
引力场舱室内就有个椅子,还有一个小的电脑屏幕,剩下就什么也没有了,张建的工作就是用肉体感受引力场。
三个人一起被选拔成为测试员,结果张建却分配到了引力场测试工作。
对此,其他俩人都是幸灾乐祸,他们开了对讲机,说道,“张建,你那边儿还好吗?”
“我们这里是主控室,真是太舒服了。”
“这个环境实在太华丽了,哈哈哈哈,你也不用羡慕,这就是运气呀!”
对面的张建气的要死。
张建的运气确实很不好,三个测试人员,都经过了好几个月的培训,各自的工作是抽签来决定的。
张建就抽到了‘测试引力场’的工作。
听到对面两个人幸灾乐祸的声音,他只能吐槽一句,“泥煤!”然后又听到‘哈哈哈’的笑声。
与此同时。
王浩等人都已经在控制室了。
在一系列指令下,光压发动机完成了自检以及预热工作,各个部分都已经开启。
在听了一系列上报的数据以后,王浩很轻松的喊了一声,“起飞吧!”
发动机的功率猛然提升。
在很多人的目光下,发动机脱离支架缓缓升到了空中,等高度超过了100米以后,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发动机的速度猛然提了起来。
发动机的起降测试有很多次了。
这一次也有一些不同,会采用很高的功率运行,数值上来说,加速度最高达到每秒35米。
光压发动机是径直向上飞行的,每秒35米的加速已经很快了。
舱室内部的测试人员要承受很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会让普通人产生窒息的感觉,舱体内的测试人员都是专业的飞行员,还经过了几个月的严格训练,有的甚至经历过宇航员的训练,承受压力当然没有问题,但身体上的压力还是让他们感觉很难受。
比如,想开口说话都需要很用力。
张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他也能感受到光压发动机的起飞,发动机发生了震颤。
当加速过快的时候,身体也承受了一定的压力,但对他来说,这种压力和没有一样。
舱室内引力场的作用抵消了大部分加速带来的压力,只有加速度超过每秒30米,才感受到了一点点压力。
这让张建感觉很轻松。
他想起其他两人的幸灾乐祸,顿时乐呵呵的说了起来,“你们那边儿感觉怎么样?”
“我这里完全没压力呀,太轻松了,就和坐在地面上是一样的。”
“怎么样?感觉很难受吧?”
“还是我这边环境好啊,还有一个屏幕,我正在看电影,对了,我还带了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