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两份剧本都准备好了,就看孟临殊自己的演技到底如何。
来得匆忙,居然没个合适的地方让孟临殊试戏,曲驳一时站住了,还是孟临殊提议说:“不然去天台吧。”
天台上是个空中花园,这个时间,四角的灯都开着,花影横斜间,能看得到整个城市灯火通明。
曲驳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哗啦啦翻了翻剧本,翻到折了角的一页递给孟临殊:“这一幕,演给我看看。”
孟临殊也不多话,接过来借着路灯,认真地看起了剧本。
电影里面,孟临殊演的是个孤儿,被戏班捡到,学了几年戏,本来想一鸣惊人成名成角,偏偏被大帅看上,抢到府里成了第十二房姨太太,从此只能穿女装,以色侍人。
外面风起云涌,后宅内却只有勾心斗角,他明明是男人,却只能做个雌伏的女人。大帅喜欢他,拿他当个物件,女人们嘲笑他,却又警惕他。生活如死水,直到有一天,大帅留洋的独子归国,在后宅中撞见了他。
蝴蝶振翅,命运的洪流席卷,自此寒暑春秋。
曲驳要孟临殊试的这段戏,写的是孟临殊撞见了府里的小丫鬟勾搭大少,大少便为她摘了一枝迎春。
台词不算太多,孟临殊垂着眼睛看了一会儿。
曲驳问他:“准备好了吗?”
他没抬眼,只淡淡“嗯”了一声,曲驳说:“这儿没别人,我来和你搭戏。”
孟临殊说好,曲驳就喊了开始,先念了词:“你怎么在这儿?”
孟临殊低着头,轻轻地说:“只是路过。”
戏里孟临殊的角色和大少,在这时还是不和睦的,大少看不惯他,觉得他以色侍人,所以孟临殊给的反应是恭敬里带着点冷淡。
这其实是他的舒适区,毕竟他长了一张如琢似玉的脸,气质也是冷而疏离的,不能说演得不好,只能说更像是本色出演。
曲驳在心里评估着,跳过寒暄的部分,直接念了重头戏:“我瞧你看她看得出神,要我也给你摘一枝吗?”
这里大少是调侃的,甚至带着嘲弄,笑话他和女人一样。
剧本上这里,编剧给孟临殊这个角色的情绪是“羞愤”,毕竟一个人被这样讥讽,很难不有负面情绪,但是又因为本身在后院里,就是被当做“女人”使用,除了“羞愤”,更深层的其实是“自卑”同“悲凉”。
这些情绪很微妙,又很接近,一般人会处理成一种感情,这样表演出来,就难免浅显了。
孟临殊却笑了:“不必,我只是觉得有趣。”
这里不该笑,可他偏偏笑了,深深的夜色里,他的眉目殊丽,雪白的齿在嫣红的唇间,如同编贝一般,剧里他是唱花旦的,从小养出来的做派,再是清冷,眼角眉梢也带着点风流意味。
只是短短一会儿功夫,他就像是变了个人,完完全全入了戏。
曲驳看得走了神,慢了半拍才继续往下念台词:“有趣什么?”
“有趣在,这样一个地方,偏有人急着跳进来。”
孟临殊终于抬起了眼睛,也让曲驳看清了,他狭长秀丽的眼中,既没有“羞愤”,也没有“自卑”,反倒是一片平静。
明明他还站在原处,身后是整个城市的万家灯火,可偏偏像是站在那满园的迎春花丛中,春光烂漫间,唯独他是冷而淡的一抹影子,哪怕带笑,却美得破碎不祥。
只是一个眼神,曲驳就读懂了孟临殊身上的情绪。
是“麻木”。
对命运的麻木,对自己,也是对他人。
他在同情那个搔首弄姿的小丫鬟,怜悯着这个企图迎来和他同样命运的女人。可他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同样也无法拯救别人。所以选择逆来顺受,成为平静而麻木的“十二姨太”。
这部戏,脱胎自曲驳少年时代最爱的小说,从他入圈起,便有将其改为电影的想法,兜兜转转近十年,终于万事俱备,唯独最重要的主演,始终没有定下。
这一瞬间,看到孟临殊的表演,曲驳心中,终于有了尘埃落定之感。
曲驳收起剧本,感叹说:“这样看来,倒是我多此一举了。”
就算以他的眼光,孟临殊的演技也实在无可挑剔,多改一份剧本实在是没有必要。
孟临殊不知道前因后果,闻言只微笑道:“看来您对我还算满意。”
“何止是满意,这角色简直非你莫属。”曲驳从小在美国长大,是标准的西方做派,实在无法表达对孟临殊的满意之情,索性张开双臂,用力地拥抱住孟临殊,“我有预感,这部电影将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成功!”
他说着又激动起来,简直想在孟临殊脸上亲上两口,只是还没等付诸行动,就被孟临殊给止住了:“曲导,改好的剧本我能拿回去看吗?”
曲驳立刻被转移了注意力:“当然,这就是特意拿来给你的。”
孟临殊笑了笑,很自然地从他怀里挣开,垂着眼翻看剧本。
曲驳在旁边认真端详,忽然又有了灵感:“要是从现在开始留头发,等开拍能留多长?”
孟临殊说:“下周就要开机,留不了太长,只能戴头套了。”
戏里孟临殊的角色本来不是长发,可现在曲驳有了新想法,立刻就摸出手机给剧组的道具师和造型师发号施令。
来得匆忙,居然没个合适的地方让孟临殊试戏,曲驳一时站住了,还是孟临殊提议说:“不然去天台吧。”
天台上是个空中花园,这个时间,四角的灯都开着,花影横斜间,能看得到整个城市灯火通明。
曲驳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哗啦啦翻了翻剧本,翻到折了角的一页递给孟临殊:“这一幕,演给我看看。”
孟临殊也不多话,接过来借着路灯,认真地看起了剧本。
电影里面,孟临殊演的是个孤儿,被戏班捡到,学了几年戏,本来想一鸣惊人成名成角,偏偏被大帅看上,抢到府里成了第十二房姨太太,从此只能穿女装,以色侍人。
外面风起云涌,后宅内却只有勾心斗角,他明明是男人,却只能做个雌伏的女人。大帅喜欢他,拿他当个物件,女人们嘲笑他,却又警惕他。生活如死水,直到有一天,大帅留洋的独子归国,在后宅中撞见了他。
蝴蝶振翅,命运的洪流席卷,自此寒暑春秋。
曲驳要孟临殊试的这段戏,写的是孟临殊撞见了府里的小丫鬟勾搭大少,大少便为她摘了一枝迎春。
台词不算太多,孟临殊垂着眼睛看了一会儿。
曲驳问他:“准备好了吗?”
他没抬眼,只淡淡“嗯”了一声,曲驳说:“这儿没别人,我来和你搭戏。”
孟临殊说好,曲驳就喊了开始,先念了词:“你怎么在这儿?”
孟临殊低着头,轻轻地说:“只是路过。”
戏里孟临殊的角色和大少,在这时还是不和睦的,大少看不惯他,觉得他以色侍人,所以孟临殊给的反应是恭敬里带着点冷淡。
这其实是他的舒适区,毕竟他长了一张如琢似玉的脸,气质也是冷而疏离的,不能说演得不好,只能说更像是本色出演。
曲驳在心里评估着,跳过寒暄的部分,直接念了重头戏:“我瞧你看她看得出神,要我也给你摘一枝吗?”
这里大少是调侃的,甚至带着嘲弄,笑话他和女人一样。
剧本上这里,编剧给孟临殊这个角色的情绪是“羞愤”,毕竟一个人被这样讥讽,很难不有负面情绪,但是又因为本身在后院里,就是被当做“女人”使用,除了“羞愤”,更深层的其实是“自卑”同“悲凉”。
这些情绪很微妙,又很接近,一般人会处理成一种感情,这样表演出来,就难免浅显了。
孟临殊却笑了:“不必,我只是觉得有趣。”
这里不该笑,可他偏偏笑了,深深的夜色里,他的眉目殊丽,雪白的齿在嫣红的唇间,如同编贝一般,剧里他是唱花旦的,从小养出来的做派,再是清冷,眼角眉梢也带着点风流意味。
只是短短一会儿功夫,他就像是变了个人,完完全全入了戏。
曲驳看得走了神,慢了半拍才继续往下念台词:“有趣什么?”
“有趣在,这样一个地方,偏有人急着跳进来。”
孟临殊终于抬起了眼睛,也让曲驳看清了,他狭长秀丽的眼中,既没有“羞愤”,也没有“自卑”,反倒是一片平静。
明明他还站在原处,身后是整个城市的万家灯火,可偏偏像是站在那满园的迎春花丛中,春光烂漫间,唯独他是冷而淡的一抹影子,哪怕带笑,却美得破碎不祥。
只是一个眼神,曲驳就读懂了孟临殊身上的情绪。
是“麻木”。
对命运的麻木,对自己,也是对他人。
他在同情那个搔首弄姿的小丫鬟,怜悯着这个企图迎来和他同样命运的女人。可他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同样也无法拯救别人。所以选择逆来顺受,成为平静而麻木的“十二姨太”。
这部戏,脱胎自曲驳少年时代最爱的小说,从他入圈起,便有将其改为电影的想法,兜兜转转近十年,终于万事俱备,唯独最重要的主演,始终没有定下。
这一瞬间,看到孟临殊的表演,曲驳心中,终于有了尘埃落定之感。
曲驳收起剧本,感叹说:“这样看来,倒是我多此一举了。”
就算以他的眼光,孟临殊的演技也实在无可挑剔,多改一份剧本实在是没有必要。
孟临殊不知道前因后果,闻言只微笑道:“看来您对我还算满意。”
“何止是满意,这角色简直非你莫属。”曲驳从小在美国长大,是标准的西方做派,实在无法表达对孟临殊的满意之情,索性张开双臂,用力地拥抱住孟临殊,“我有预感,这部电影将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成功!”
他说着又激动起来,简直想在孟临殊脸上亲上两口,只是还没等付诸行动,就被孟临殊给止住了:“曲导,改好的剧本我能拿回去看吗?”
曲驳立刻被转移了注意力:“当然,这就是特意拿来给你的。”
孟临殊笑了笑,很自然地从他怀里挣开,垂着眼翻看剧本。
曲驳在旁边认真端详,忽然又有了灵感:“要是从现在开始留头发,等开拍能留多长?”
孟临殊说:“下周就要开机,留不了太长,只能戴头套了。”
戏里孟临殊的角色本来不是长发,可现在曲驳有了新想法,立刻就摸出手机给剧组的道具师和造型师发号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