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 第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人臣者,送君一程。龚遂想,明天,说不定就是最后一程路了。
  <图片txt无法显示.jpg">子母虎玉剑璏,左侧幼虎,右侧母虎,底下开孔以串入衣带
  作者的话
  雷克斯
  作者
  2023-10-23
  这里说一说创作思路。因为从这章开始,对应《汉书》中的记载全是刘贺做的荒唐事。可是,大文豪苏轼曾经说过一句很妙的评语:武王数纣之罪,孔子犹且疑之,(霍)光等数(刘)贺之恶,可尽信哉?所以在我这里,也是大处着眼,小处放手,但会尽量回扣一些细节。如果能引起朋友们的兴趣,回去翻翻史书原文,那就再好不过了。
  第四章 青铜豆灯(阳篇)
  ——公元201年 · 建安六年—— 王祐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只留一间朴素的空房,在秋老虎的威逼下闷着一股热气。 他和刘基、吕典几人都住在都尉府的偏房里,官府日夜有人守卫,吕典便没有全程安排人盯着。他想,毕竟要送的物件都拿到了,那送信人,怎么也掀不出波澜来。没想到,却偏偏出了岔子。 刘基静静看着人去楼空的房间,额头上又蒸出一层薄汗。他问:“那些宝物都还在吗?” 吕典点头:“东西都被我们部曲看护着,一件也没丢,也不知道他一个送信的跑哪儿去了。” “他那三个同伙呢,在城里住下了?问过了吗?” “那边是部曲同僚去找县令安排,和我们不在一条线上,现在派了人去问,还没回报。” 根据王祐之前说过的内容,他在建昌城里人生地不熟,唯一认识的就是那三个人,除了他们那儿,还真想不出有什么别的地方可去。可如果只是为了去见一见他们,大可不必在夜间脱身,况且,前两天才刚送了信过去。 刘基心中疑窦丛生,先是来到几日还未见到太史慈,然后又是王祐的失踪,就像有只无形的手在推着他这个田舍农夫往前深入。可是,这样下去他就不得不和孙家发生更多的关系,那是他早已决定不再涉足的地方。 他转念一想,无论是寻踪还是抓人,吕典一定比自己要专业得多,于是决定什么都不做,而是转头出府门外去寻点吃的。在隐居时,他每天吃两顿饭,早点尤为重要,而且只有去填饱了肚子,他才好思考自己接下来到底要不要抽身。 没想到,才上了街道,还没转进坊市,他就觉察到行人闹哄哄的,人们或急或缓,都在往同一个方向走去。他扶了扶身边一位走得慢的老阿婆,顺势问她:“怎么了,是出什么事了吗?” 阿婆脸上也分不清是恐惧更多,还是八卦更多,只是压着声音跟他说:“这城里出命案啦,也不知道会不会又是那外头的宗贼所为?” “什么时候的事,你们怎么好像知道得这么快?” “应该就是昨天晚上吧,咋不知道呢,那几个人才刚搬进来,盯着防着的人可不少。你不是本地人吧,虽然有太史将军庇…
  ——公元 201 年 · 建安六年——
  王祐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只留一间朴素的空房,在秋老虎的威逼下闷着一股热气。
  他和刘基、吕典几人都住在都尉府的偏房里,官府日夜有人守卫,吕典便没有全程安排人盯着。他想,毕竟要送的物件都拿到了,那送信人,怎么也掀不出波澜来。没想到,却偏偏出了岔子。
  刘基静静看着人去楼空的房间,额头上又蒸出一层薄汗。他问:“那些宝物都还在吗?”
  吕典点头:“东西都被我们部曲看护着,一件也没丢,也不知道他一个送信的跑哪儿去了。”
  “他那三个同伙呢,在城里住下了?问过了吗?”
  “那边是部曲同僚去找县令安排,和我们不在一条线上,现在派了人去问,还没回报。”
  根据王祐之前说过的内容,他在建昌城里人生地不熟,唯一认识的就是那三个人,除了他们那儿,还真想不出有什么别的地方可去。可如果只是为了去见一见他们,大可不必在夜间脱身,况且,前两天才刚送了信过去。
  刘基心中疑窦丛生,先是来到几日还未见到太史慈,然后又是王祐的失踪,就像有只无形的手在推着他这个田舍农夫往前深入。可是,这样下去他就不得不和孙家发生更多的关系,那是他早已决定不再涉足的地方。
  他转念一想,无论是寻踪还是抓人,吕典一定比自己要专业得多,于是决定什么都不做,而是转头出府门外去寻点吃的。在隐居时,他每天吃两顿饭,早点尤为重要,而且只有去填饱了肚子,他才好思考自己接下来到底要不要抽身。
  没想到,才上了街道,还没转进坊市,他就觉察到行人闹哄哄的,人们或急或缓,都在往同一个方向走去。他扶了扶身边一位走得慢的老阿婆,顺势问她:“怎么了,是出什么事了吗?”
  阿婆脸上也分不清是恐惧更多,还是八卦更多,只是压着声音跟他说:“这城里出命案啦,也不知道会不会又是那外头的宗贼所为?”
  “什么时候的事,你们怎么好像知道得这么快?”
  “应该就是昨天晚上吧,咋不知道呢,那几个人才刚搬进来,盯着防着的人可不少。你不是本地人吧,虽然有太史将军庇护,但我们豫章人可都长了心眼——担惊受怕多了呀。”
  后面几句话刘基听得都不太仔细了,意志只停留在“刚搬进来”几个字上。他有种略微荒诞的感觉,想,该不会真这么巧合吧?然后就谢过阿婆,立即拔腿奔去。
  等他赶到的时候,县府官差、吕典的部下都已经到了。一座青砖黑瓦曲尺式小房,一间主屋连着一间廊屋,没有畜圈。外头密密围了几层群众,官府已经在轰人了,但一时半会儿散不去,还是得吕典的人帮忙开路,刘基才挤得进去。
  自吕司马派人来找他的那个不寻常的夜晚以来,虽然万分不愿,他终于还是见到了死人。浓重粘稠的血腥气沉在屋子里,他太熟悉了,以前跟着父亲转战扬州,虽然不上前线,但不论是战后的城池、村庄还是荒野,都见了不少。在那些人间炼狱里,他却总是记得其中的活物,比如啃食尸体的野狗,丧旗般插满了废墟的乌鸦,还有黑云似的吵闹的苍蝇。在这房间里,前两种活物都没有,但苍蝇已经铺了一片,在三具尸体上嗡嗡叫着。
  吕典用剑在尸体边上扫,将苍蝇驱逐开,然后仔细查验。毫无疑问,他们就是跟着王祐到来的三个人,都已经脱了帻巾黑衣,换上朴素的麻布短褐,看起来和这座城里生活的其他百姓没什么不同。可还没来得及在城里扎下根来,就已经丢了性命。
  “三个人都是被一刀毙命,手法很凌厉。两个人没来得及反抗,只有这个跑了两步,所以刀伤在背后,几乎把脊骨都砍断了。”吕典闷声说出检查结论,刘基觉得字字在脑海中搅拌,喉头泛起酸味。要是吃过东西,这会儿就该吐出来了。
  两人出了房子,大口喘息几次,将胸腔里的血腥气味尽量吐出,然后吕典才说出他的疑惑:“现在看来,失踪的王祐最有可能是凶手,他和三人相熟,下手机会多,比较可能一击即中。”
  刘基错愕:“几天相处,我还真不觉得王祐是这种人。”
  吕典点点头,“但这也是有疑点的。毕竟是一人对抗三人,哪怕偷袭,风险还是很大。”
  “曲长的疑惑是,如果是熟人所为,他可以选择更有把握的方式,比如下毒?”
  “对,”吕典回头看向房子,回忆屋内陈设,“桌上豆灯,灯油已经烧尽,应该是夜里点着灯被杀害了,后半夜一直燃着。桌上没有杂物饮食,只有三个杯子,如果是王祐过来坐了一段时间,那应该有招呼的痕迹——当然,不排除他把自己的痕迹处理掉的可能性。但从凶手的刀法来看,我认为更像是匆匆到那,趁着三人还没反应过来,就暴起攻击。”
  “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王祐,就不一定是凶手了?”
  “甚至有可能,王祐也是本来要被杀害的对象之一,所以他才跑了。”
  本来王祐失踪,同伙三人又在同一夜遭人杀害,他定是有着头等嫌疑,但经过吕典三两句分析下来,却悄然勾勒出案情的另外一种走向。刘基想,吕蒙安排的这支部曲不像是在战场一线冲阵的士卒,但尸体查检、线索推理却很专业,倒像是延尉府底下的曹吏。看来他对这次送信还是留了一些心眼。
  吕典的神情变得更加凝重。刘基明白他的担忧:要是按这样推理,会有计划同时杀掉四个人的,基本只有司空府。原因有二:第一是他们身份败露,物件也迟迟未能送达,要当作任务失败处置;第二是他们决定留在江东,相当于背叛兖州。在这两种前提下,杀人灭口,也不是说不过去。
  “王祐是从建昌都尉府里跑掉的,府里的守卫难道都不知道?”
  “已经问过守备,都说没有看见,真是见鬼了。”
  吕典显然也想到了这一层,向刘基说:“我们先和县府沟通,让他们保护现场,处理后事,然后再去找一次都尉府。要是守备里居然有人隐瞒,那问题就很严重了。”他这样说,是因为现场并没有看见都尉的官兵。因为如果是寻常县内仇杀事件,应该归属县府管辖;但要是牵扯到曹操势力渗透,甚至能在建昌城里神不知鬼不觉地杀人,那就定然属于太史慈的职责范围了。
  “那么,王祐的下落有头绪了吗?”
  吕典摇摇头,“目前还没什么线索。来之前,身上已经搜干净了,房间里什么也没留下。这里是战争前线,宵禁非常严格,夜里没有行人可以目击。”
  刘基点头,同时心下沉吟:
  那只无形的大手,仿佛又给他推了一把。要介入吗?还是继续置身事外?
  他又想起王祐。这几天里,王祐是半个囚犯的身份,他也是半个羁留之身,两人都悬在局里局外之间,倒聊了不少的话。他问王祐一些北方的消息,时不时聊起青州,王祐倒是了解,杂七杂八说了很多故乡的后事。刘基好奇,追问了几次,他才终于坦白:自己是琅琊王氏,位于徐州,和青州相邻。王氏有位祖先留了句祖训,叫“毋为王国吏”,显得又直白又心酸,但他听进去了,所以一直对当官没什么兴致。
  另一方面,王祐则常常问刘基关于太史慈的故事,还偶尔聊起古物明器。刘基感觉,他对器物的兴致,比表面上看起来的要更高——聊起刘繇从前的一些珍藏,他抿紧了嘴,眼底却在冒光。
  刘基一方面跟他聊得来,另一方面,心里总隐隐觉得他还藏着东西。
  还是查一查吧,不是为孙家,只是为自己。
  心下确定,刘基朝吕典一拱手,说:“请曲长按你们的方式去追查,我想再仔细看看那些运送过来的器物,或许还有之前没有发现的线索。另外,请务必将这里的情况汇报给吕司马。我有一点预感,这事情可能不是你我就能解决的。”
  “喏。”吕典应允道。
  过不多时,他看着刘基离开的背影,想起吕蒙在暗地里的嘱咐:吕家部曲不能太张扬,协助好刘基,让他跟太史慈见上面。吕典只是个执行者,掌握不到事情的全貌,只觉得四周黑沉沉的,哪里都有需要防备的人。他在心底叹气,眼神却变得冰冷,快速打了个手势,吩咐手下盯紧刘基的行踪。
  柿子金若干。
  银釦金箔贴饰漆盒一合。
  蚕丝螺纹绸缎二匹。
  青铜熏炉一只,青铜豆灯一只。
  玉佩二枚,玉环一枚,玉璧二枚。
  ……
  再看时,仍然觉得曹操真是下了本钱,这“当归”不仅仅是心意,还给了沉甸甸的诚意。可刘基心里一点儿也不忐忑:他知道太史慈是个不在意这些外物的人。所以也早已预测过此行的结果:无非是太史慈收了以后,要不退回,要不奉纳给孙权,同时公开给曹司空回个信:感谢垂青,但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可他也会想:要是整件事情根本不是看上去的这样呢?
  吕典从现场出发,觉得王祐不是凶手,也许是曹操的人;
  可曹操真的做了这件事吗?似乎从头到尾,都只是推测,加上王祐一人所言。
  最大的疑点,还是来自于这些器物。
  刘基沉沉吸一口气,开始一件件拿起,细细检查过去。
  其实刘基的宗室在整个大汉血脉里并没有那么煊赫,他又是少年失怙,所以对于器物的形制、材质、年代等等,也并非真的深入了解。但这个时候只能硬着头皮来,从容易入手的地方去想,比如最简单的:器物上的文字 。
  在之前,所有人的目光更多聚焦在金器上,刘基则留意到漆器,都是这里价值最高的东西。可在物件堆中,还有其他类型的珍品,比如青铜器。
  之前在柿子金上艰难读出的小字“昌邑”,到了青铜器上,倒是金底朱字,刻画分明。
  在其中一枚不太起眼的青铜豆灯上,油碟外边沿一圈,刻着八个字:“昌邑籍田烛定第一”。
  这器物看起来是个实用品,无甚雕琢,可一旦把“昌邑”和“籍田”写到一起,却有了别的含义:这是因为,当今兖州山阳郡昌邑县,是不可能和“籍田”一事挂起钩来的。
  籍田是自三代开始传承的吉礼,期间有过中断,但大汉文帝诏令“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重新开启皇帝亲自开耕劝农的传统。在承平年代,这本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仪典之一。
  因此,“籍田”二字在寻常郡县里是不能出现的。当它和“昌邑”并举,只能表明这件器物不属于当代,而属于曾经的昌邑王国。王国礼制和中央朝廷相似,只是规格降低,所以当昌邑王举行籍田的时候,就会用到这一盏青铜豆灯。
  刘基细细回忆:昌邑王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什么时候变成山阳郡的?
  于是便想起,那段在大汉历史上云遮雾罩、众说纷纭,像寂夜深潭一样让人看不真切,却又像流星一般骤然划过的时代——
  汉废帝刘贺,自上古三代以来,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从登临大宝到贬为庶人,仅仅历时二十七日。
  随着他被罢黜,昌邑王国也遭国除,于是才有了如今的山阳郡。
  既然这盏铜灯上面写着的是“昌邑籍田”,说明制作时昌邑国还在,而在两百多接近三百年以前,一共只有过两位昌邑王:一位是昌邑哀王刘髆,一位是汉废帝刘贺。他们身为王的时间,大概只在汉武帝晚期至汉宣帝登基时,短短二十多年。
  假如这些明器都出自同一批,那么,它们就一定是在那二十多年中间被制作出来,后来成为殉葬品的。
  但想到这里,也仅仅是了解了器物的制作年间,并没有改变“昌邑”位于兖州的事实。更别说对找到王祐的下落有什么帮助。可这整件事情里就是有一个巧合的地方,而且对于像吕蒙这样虽然机敏干练但不谙史学的人,很难联想起来;在左右牵连的人当中,偏偏只有刘基,才想得起这样的关联。
  其实说穿了,也不复杂:
  汉废帝刘贺在被罢黜以后十一年,被册封为海昏侯,远渡江西,来到了如今的豫章郡海昏城。这位荒唐的废帝,就在那里结束了他的一生。他的墓一定在海昏的某个地方,只是就像其他王公贵族的一样,被刻意隐藏起来,二百多年并未被人发现。
  这么一件后事,却为整个事件增加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如果这些器物根本不来自兖州的昌邑郡,而是来自豫章郡海昏城,这也是完全说得通的!
  也就是说,这批东西的来源现在出现了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他们原本想的,器物出自位于兖州的昌邑哀王刘髆之墓,被曹操盗掘之后,要送给太史慈;
  另一种可能却是,器物就出自扬州豫章郡海昏侯刘贺之墓,却不知道为什么到北方绕了一圈,结果还是要送给太史慈。
  为什么原本推测的都是第一种可能?除了因为“昌邑”二字,更是因为曹操在盗墓这件事情上臭名昭著:早在攻伐黄巾军的时候,他就已经设立了“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这样的官职,专门从老祖宗手里扒钱。据老百姓们口口相传,兖州芒砀山一带的地底都快被挖空了,人掉到里面去,连个吭声也听不着。
  可是,第二种猜测虽然看起来充满疑点,但又有它合理的地方。原因还是在于那只青铜豆灯。因为王国籍田是每年都要举办的仪式,在昌邑哀王去世后,理应把他的礼器传承给年轻昌邑王继续使用,而不是用它来陪葬。那是因为实用礼器没有太多殉葬的价值,而且传之后世,也可以强化它上告天神、祭祀先祖的意义。
  要是这样,这只豆灯就不该留在昌邑国,而是会随着刘贺被贬斥到海昏城。
  可如果真是这样,那为什么豫章郡的东西会跑到北方去?王祐说的那么多话,到底有几句是真、几句是假?
  豫章郡这里,又真的有人能挖坟掘墓吗?先前也有例证,寻常老百姓对这类事情还是比较忌惮。宁肯滥杀活人,不敢得罪鬼神,这是刻在人们心里的朴素念头。所以也唯独在曹司空手下,能聚拢一些摸金盗墓方面的独特人才——难道,这里还只是挖出了一些散件,还有更多宝藏仍然埋在豫章地下?
  诸事叨扰,刘基已经饿半天了。秋老虎还在肆虐着,可他坐在闷热的屋里看着一地明器,倒觉得身体里空谷回响,如坠冰窟。
  曹操、王祐、太史慈……还有百年以前的刘髆、刘贺……在刘基面前,就像有一根根丝线从各色器物上射出,跨越南北,穿透光阴,在这些人物之间编织成网。而要解开这张网的关键,还是在于一个地方:海昏,还有那个他本来就要见的人。
  而在另一边,在院里暗暗观察着的吕家部曲,并没有看出什么端倪。他只见这位年轻的白衣步履匆匆地进了房间,将各种器物一应铺开,看了很久,想了很久,才缓缓将东西收拾回去。在进房间以前,他还有点踉跄,显然是不习惯于先前命案的血腥现场,或者是虽然看过,但始终无法平静地接受。
  但到离开房间的时候,他却觉得刘基有一点微妙的改变:这么多天以来,他好像终于结束了那种半悬在空中的状态,而是实实在在、大步流星地走进了这个局中。
  <图片txt无法显示">青铜豆灯,“豆”是指这种灯型样式,灯盘外沿刻有“昌邑籍田烛定第一”阴文
  第四章 青铜豆灯(阴篇)
  ——公元前74年 · 元平元年—— 从驰道遥看霸上,视线越过灞河,便觉得像一条天路,攀上陡峭的巨型堡垒。等真正到了霸上,却发现关中平原就在眼下铺开,大汉首都长安城仿北斗星形态营建,正伏在黎明前的夜里,等待破晓到来时,发出与日同辉的光芒。 但眼下,长安城还在等待;在沉沉夜色中破开一条金线的,却是大鸿胪韦贤前来郊迎的队伍。 龚遂还是拿着一枚青铜豆灯,在车上摇摇晃晃,像一只萤火虫终于要汇入光流。他留意到大鸿胪的脸色不太好,孝衣惨白,更显得两眼底下黑沉沉的,既有些焦虑,又有些恐惧。从使者们口中多番打听,他们知道天子在四月底已经驾崩了,今天是六月初一。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直接负责皇族宗亲事务的大鸿胪,一定和大将军霍光有非常密集的沟通、争执,甚至可能吵过几架。如果按照传统宗法顺序,刘胥显然比刘贺更有资格继承大统。但无论大鸿胪心底是否认同,到最后,还是只能听从辅政大臣的意思,来这里亲自恭迎新帝。 “当那大鸿胪,也是很不容易的。”王吉仿佛读懂了龚遂的想法,低声说道。 龚遂却说:“可要是有朝一日能掌鸿胪事,我死也没有遗憾了。” “呵,少卿最好不要有太多遗憾。”王吉说,“这一程我们无论如何,都是九死一生。” 龚遂沉默片刻,说:“不会的。” 王吉听罢,眼珠一转,轻轻道:“马上要进京了,少卿不会还没下决心吧?” 龚遂心中一颤,但也预料到他会问,只是简单应道:“子阳放心。” 王吉点头,换了个问题:“你今日见过王了吗?” “见过,和往常一样,神色如常。” “我们这位王爷,别的不说,倒是不太会紧张。只是不知道等他见到乘舆车的时候,会不会只顾看那车上的金木工艺,忘记了该做的事情?” “我会想办法提醒小王爷的。” 王吉沉吟一阵,说:“不过,那也不是坏事——毕竟也怪不到臣下。” 龚遂眉角一挑,“什么意思?” “关于今日仪典的庄重之处,我昨天已经上书劝谏过了。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也在,我还特意找了太史公过来听…

章节目录